咏春拳木人桩理论知识
十八种咏春拳手部防御动作「附咏春木人桩实用功法」

十八种咏春拳手部防御动作「附咏春木人桩实用功法」十八种咏春拳手部防御动作(图解)
咏春木人桩实用功法一百六十五法
咏春《木人桩法》创自峨眉派五梅大师,它是咏春门高级搏击拳术,对此桩的练习法,最重要的是得
到相当时日的学习才能奏效,练桩的目的,能使练习者身手灵敏,桥手坚实,此中包括拳法中的擒、拿、
挂、捎、插、抛、挤、标、顶、撞、七字。
穿桥、伏手、搭手、摊手、偷漏、撩阴虎尾,勾脚等法。
下列
为咏春木人桩实用功法一百六十五法的扫描版,点击即可放大察看。
•注:下图为咏春拳一代宗师叶问的116式木人桩法其中的一部分内容(香港版,从右往左看)。
咏春拳经:木人桩

2004-12-22 16:38:00 陈君翎 李篷
据发国时期的“我是山人”等编写的坊间武侠小说介绍,福建南少林寺有这样一条规定,凡少林弟子(当然是武僧)经过数年的习武,在准备出师前,一定要以过一条黑暗的长廊(可能会有若干盏若明若暗的青灯)与108个由机关操控的(有非凡武功)的木人搏斗,使出混身解数把木人逐一击倒(反正击倒、摔倒、扳倒均适从尊便)后,方可走出少林寺大门口。在大门口还安放一个内中烯烧木炭的铜鼎,铜鼎被子火烧得通红通红。出师弟子一见铜鼎马上龙腾虎跃上前,以最快的速度把铜鼎移开(不能慢,否则会浓度烧伤)使寺门大开。这时该名弟子就可拜别恩师大踏步走向社会,成为正宗的少林弟子了。另外,在弟子奋力移开铜鼎时,火红的铜鼎会在弟子身上烙上“少林”烙印,一条张牙舞爪的猛龙横贯弟子的前胸并向两臂内侧廷伸,这等于是少林寺向毕业弟子发放毕业证书了。真的是血和火的洗礼。据说能正式“毕业”的弟子并不多,但能正式出师的弟子几乎都有一番成就,如洪熙官、方世玉等人。至于那些无法打倒108个木人的弟子,又耐不住“冬练三九夏练三伏”的苦楚,无法正门出师,则只好从后山的下水道溜出社会,但这些人的功夫则与正门弟子相距甚远。可风,少林弟子也分三六九等,正所谓同台食饭各自修行。
在清朝道光年间,粤北南雄陈庄一位村姑陈四妹(陈宝鑫侄孙女,精咏春拳),下嫁广州丁关十二甫水果商贩伍致良。随后陈四妹把咏春拳授于夫君。伍致良日夜练咏春拳,技成后设馆招徒,人称西关“咏春良”。这是咏春拳第二次进入羊城的情况。此后咏春拳就以一雅一俗的途径在广州传播。所谓“雅”者,就是梁博流自传授咏春拳于红船粤剧戏班龙虎武师黄华宝、大花面锦、高佬忠后,咏春拳开始在戏班流传。据说西关的红船咏春武馆,保留至60年代。凡粤剧武生,皆要练此派拳法。梁博流入室弟子之一高佬忠反功夫传于女婿肖丽辛又把咏春拳传于粤剧界人士李文茂。李文茂后来组织反清起义响应太平天国运动。举事前,不少红船子弟聚集在广州西关黄沙同吉大街李从善先生家中,即粤剧庆会馆内,由李文茂亲授红船咏拳。后来李文茂率领梨园弟子打到广西亦有人练咏春。其时粤剧界中的曾三多最为有名。所谓“俗”者,就是陈四妹之夫伍至良在广州西关创立咏春武馆后,咏春拳就在西关一带的果贩车夫、茶楼三行佬等“下九流”中传播开来。这是清代道光年间的事情了,距今约170多年。至今广州西关坊间仍留存南雄咏春拳,其中姣姣者当属伍至良后夫伍庆权先生。
咏春拳木人桩的练习要诀

咏春拳⽊⼈桩的练习要诀叶问宗师于1949年抵港并开始传授泳春拳,但当时在⾹港并未有⽊⼈桩,以往在佛⼭的⽊⼈桩都是整⽀桩藏在地下的,⾹港的多层式⼤厦结构,不能安装;在没有⽊桩的情况下,宗师只好将桩法当作拳套⼀样教法,这种打法名为“脱⼿桩”。
直⾄20世纪50年代中期才有弟⼦想出⽤⽊横梁承托⽊⼈桩,成为横担桩;同门何联甚⾄改⽤弹妥做承托,成为弹⼸桩,后来做⽊⼈桩最多的便是古⽣。
叶问宗师⽣前所⽤过的⽊⼈桩,现在摆放于佛⼭叶问堂内以供纪念。
咏春拳⽊⼈桩乃味春拳独特的器械训练,分⼋节共116式,是功咏春拳的精华和练功所在,⽊⼈桩有三⼿⼀⾜,是练功者的假想敌,⽊⼈桩的构造和尺⼨均有严格的要求,以符合练功者的需要。
⽊⼈桩法与咏春拳套和⼋斩⼑法相辅相成,练习⽊⼈桩法,可锻炼⾝形步法的迂回变换和进退的⽅位⾓度;要达致符合法度的⽔准,拳脚腰马要进⼊合⼀的境界,练习⽊⼈桩是不⼆法门。
⽊⼈桩的锻炼分三个阶段,最先练好116式的固定桩法,然后于每节中各选⼀式,即共⼋招的实⽤动作反复磨练,称为“磨桩”;“磨桩”之后,可进⼊第三阶段,这时⽆固定形式,可把已经学到的咏春拳法⾃由在⽊⼈桩上发挥出来。
上述的其实并⾮练桩的主要⽬的,练桩最重要的是练好⾃⼰的招式动作的位置,使御敌时更加准确,以补充鹅⼿的不⾜,鹅⼿时,对⼿随意⾛动,我们只可照顾到敌我的变化,却很难练好⾃⼰的位兰,⽽⽊桩是固定的,我们借此⽽令⾃⼰的架式、⼿法更准更美。
很多⼈对⽊⼈桩有错误的看法,其⼀是打桩要⽤⼒、够劲,⽬的是练硬桥⼿。
如果真是这样,扰⽆须练桩法,随便乱敲沈可以达到⽬的;其次是以为⽊⼈桩很神秘,学会鱿天下⽆敌,故很多师傅会辟室教授,并叮嘱学习的弟⼦不可另传其他师兄弟,更会收取丰厚的开桩利是。
其实,桩并不神秘,其作⽤是什么呢?⼤家都知道咏春拳的⼀个重要环节是黐⼿,须勤练,但有时想黐⼿却找不着对⼿,就可找桩当对⼿,所谓“⽆师⽆对⼿,对镜与桩求”。
在表⾯上看来,跟⼈练习黐⼿较跟桩好,因⼈会动,有反应;桩则不会动,没有反应,但其实打桩亦有其优点,就是位五。
咏春拳基本功动作之咏春拳站桩和中线原理图解

咏春拳基本功动作之咏春拳站桩和中线原理图解咏春拳正右站桩:正确的正右站桩法为双脚分立,宽度不宜过宽或过窄,将身体的重量平均分落于双脚上,双膝微屈,上身保持正直,双手置于身体的中线上,右手置于左手前即成右站桩,左手在右手之前即成左站桩。
咏春拳正左站桩:咏春拳右站桩:以正右站桩之步法站立,然后将右脚前移一步,身体以侧面对敌,身体重量大部分落于后脚上,膝盖仍保持微屈,双手护于身体中线上,右手在前,左手在后成右站桩,左站桩与右站桩方法相同,惟将左脚前移,左手置于右手之前即成。
咏春拳左站桩:咏春拳右坐马桩:右坐马桩即以正右站桩步法将身体转向左方,以身体右侧对敌,双膝弯曲,将身体重量落于右腿上,右手在前,左手在后,掌心转向下,而左手之位置应微微降低,双手仍护于身体中线上。
左坐马桩与右坐马桩之要领相同,惟将身体转向右方,双手之位置相对改变即可。
咏春拳左坐马桩:中线原理是咏春拳中极为重要的一个原理,中线原理可说是咏春拳基本攻防技巧的核心,它的应用极广,在咏春拳的桩法、手法及各种进退法中都占有极重要的地位,如果不谙中线原理,则难练咏春拳之最高境界。
以下举例说明双手改变位置时仍应保持在中线上移动的原理。
1.正右站桩法中,由于右手及左手皆护在胸膛的中线上,便形成一最佳之摆桩姿势。
2.正右站桩法变为左站桩时,姿势不变,双手移动时保持在中线上移动,便避免露出身体的空门。
3.做标指攻击时,手指由中线位置上直线击出,身体的空门并未暴露出,虽是一个攻击的动作,但同时仍具有防御的作用。
如左手之标指攻击已经完成,左手已伸直在前,右手在后,但双手仍在中线上,当右手准备出击之同时,左手顺着原出击路线收回,即保持在中线上移动;右手继续向前击出,左手继续后收的动作,当右手完全伸直,而左手亦恢复至原先位置时,此动作便算完成,双手的位置虽已互换,但双手只在中线上做上下及前后之动作。
4.左站桩法中,左手前伸护在中线上,改为右站桩法时方法相同,将右手前伸护在中线,但不论身体或双手之位置如何变换,其中线则永远不变。
咏春木人桩制作

木人桩制作:咏春的木人桩的尺寸,应当灵活掌握,以符合自己为要求。
桩身直径约27-30厘米。
量一量自己的腰就知道了。
桩手长度等于自己出子午锤握拳时拳面到肘尖长度。
桩手前部直径等于自己手腕直径。
桩手后部直径等于前臂近肘处直径。
上面两支桩手的八字角度等同于自己双手同时归肘,出标准内摊(左手上,右手下)所形成的角度。
最上一支桩手离地尺寸等于自己心窝中心点离地尺寸。
第二支桩手离地尺寸等于右臂出标准内摊时肘部离地尺寸作为桩手榫口中心点。
第三支桩手前端离地尺寸为右手出标准底锤时拳面离地尺寸,置于中线位置垂直伸出。
桩脚角度为一腿伸直站立,另一腿出中撩阴时微曲形状,桩脚上端之下部与桩身接触处离地为起撩阴之腿的股关节位离地尺寸。
如果采用会阴离地尺寸,可能会比较低了点。
桩身上部包棉尺寸可采用自己扎钳阳马(高桩少少)时头部至颈部的一段长度。
可于自己鼻子高度的位置加一条三厘米的分色带,以明确要害位置。
习惯攻击此区,因为搏击时这个高度一定是敌面门三角区位,包括下巴。
如果定得太低,会是颈的位置,或者会打不中。
做桩要做活桩,不要做死桩。
如果自己想训练与自己身形相称的对手放对,则按此尺寸做桩。
如想打高一个级别,则所有数据乘以1.06,为一级,乘以1.1为二级。
一般能打高一级已足够。
桩身采用坚硬的实木做为合适,比较长久,也适合于家居格调。
桩手可采用两种形式,首先采用软身少少的木材,如杉木等,榫口误差(即保留松位)可适当放大少少,约3毫米左右,初上桩时不至于手桥太伤。
第二可采用坚硬的实木,榫口位误差缩小到1.5毫米左右。
桩手不赞成包棉,因会增大桩手直径,令自己练时失形。
角度的确定,可采用15进制,因360度的圆周等分24分,即24个节气位,是从古到今都在采用的形式。
先用三维软件按自己测定的数据制作一支桩试试,从各个角度看看比例会否太过疏或密,肥或瘦,对比从网络上下载的师傅级人马的木人桩,适当加以调整。
不要太教条。
咏春拳木人桩

咏春拳木人桩
著名演员甄子丹与王志鹏打木桩
木人桩
介绍:木人桩是咏春其中一套器械练习方式,是咏春拳独有的训练拳脚、手法、身法的器械。
相传是红船上的咏春祖先前辈因无对手练习及红船上地方夹窄而设计出来的自我练习方法。
木人桩是咏春拳徒手搏手训练系统中最后一套训练方式,亦集小念头、寻桥、标指的手法、步法、腿法融合于一身,“木人桩法”主要锻炼平时较少用或较难用其它方法锻炼的打人技术。
木人桩共有一百零八个动作,又称一百零八式木人桩法。
锻炼另一种反应,熟练补救自己在步法或手法上已产生的错误(错手),快速改变迂为直地打人取胜。
锻炼脚法,主要有八种实用脚法应用于不同方向,例如中线正身脚,侧身踢腿,踩腿等。
锻炼败形(失形)身法补救,例如被拖失稳劣势下运用。
咏春少用擒拿手(包括错骨),对练难用真力。
攻击要害,例如头部,使动作有拍子节奏感。
还可锻炼消打同时的时间性,角度方向以及其它等等。
咏春拳木人桩是怎样的?

咏春拳木人桩是怎样的?叶问木人桩法咏春木人桩几乎可说是咏春拳的代名词。
木人桩是很著名,但常常被误解的,它被认为是要真正掌握咏春这门功夫的最有作用的工具。
林文学(Gary Lam)师傅,一位黄淳梁咏春行家,描述木人桩是作为咏春拳练习者精益求精达到高层次技能必不可少的。
我们练习木人桩的目标是练咏春拳本身的目标是一样,那即是整合和调和一个人所有的训练成为协调和灵活的咏春功夫概念和技能的表现。
黄淳梁师傅常说受控于咏春是一种错误,咏春只是一个名称,而不是某种教条。
要真正掌握咏春拳这一点是极为重要的,不要把咏春看作一个静态的和僵化的习武方法,而是作为使我们能够发展和探索概念和技能一种形式,这也是所有最高层次武术的表现。
练咏春拳的一个崇高目标是超越咏春拳的外观和形式,用一种自然的和不先设定的方式自由地表现出咏春本质。
木人桩训练是理解和实现这一崇高目标其中一个重要步骤。
木人桩的构造有三只手臂,一条腿和桩的躯干代表对手的身体。
传统的木人桩是安装在墙壁上或植入地里。
这提供了一个练习对对手内外门角度做动作的稳定三维(3D)表面。
传统的套路有108个动作,在扩充之后现在拥有120式。
发生这样的变化,是因为咏春不是一个静态的武术,它总是寻求改善,发展和创新。
如从咏春拳老师应用的经验而来的创新。
例如林师傅的老师黄淳梁师傅根据多年的比武经验,和获得咏春宗师叶问赞同之后,作出了一些修改。
林师傅表示掌握咏春拳技术及应用需要四个基本素质。
林师傅认为这四个素质在作为掌握许多事物,不仅在练习武术上,极为重要。
Mitch师兄,一个220磅(约100公斤)健美运动员和林师傅资深学生,当被问及他在学习什么样的咏春,他回答:「可怕的咏春拳」。
咏春拳在这个层面是这四个特质合在一起的产物而做出的一个协调一体动作。
这四个素质是:1.准2.稳3.快4.劲为了达到最高水平的能力和有朝一日成为林文学咏春拳系的毕业生,学生必须要具有这些素质。
木人桩提供了加强和汇集掌握这四个特质的机会。
咏春拳木人桩怎么做

咏春拳木人桩怎么做
一、咏春拳木人桩怎么做二、练习咏春拳的好处三、练武不当造成的影响
咏春拳木人桩怎么做1、咏春拳木人桩怎么做
木人桩是咏春门高级搏击术,木人桩是模仿人体做的,它假设一个人从不同角度的攻击。
打桩可练习擒,拿,捎,插,抛,挤,标,顶,撞,穿桥,伏手,搭手,摊手,偷漏,撩阴虎尾脚,勾脚等咏春技法,目前市面上出售的成品木人桩一般是用樟木和水曲柳木做的。
个人自己制作最好选择杉树,硬度形态都比较适合而且比较好找
2、木人桩的简介
木人桩是咏春拳独有的训练拳脚、手法、身法的器械。
木人桩是将小念头、寻桥、彪指三套永春拳的攻法手法、步法、腿法融合在一起的一种模拟练习,它充分体现了永春拳的实路意识与技击方法。
通过练习木人桩。
可将永春拳的所有手法脚法揉合到自由搏击中去。
拳论有云:化桥觅对手,有师更需求;无师无对手,镜与桩中求。
《咏春拳木人桩》是关于介绍木人桩练习技巧的专著。
3、咏春拳练木人桩的秘诀
准“字诀常见一些习武者,功力颇深,却无法战胜对手。
为何?关键是准确度不高,任凭你猛冲猛打,也只是招招落空而已。
迅”字诀。
曾有一位功高德深的武林老前辈在晚年总结自己一生的习武心得,仅仅概括为一个字,即“迅”。
许多人不以为然,而真正有悟性、有实践的习武者则会视之为无上心法!各门各派的武功,特色各异,但讲究速度,却是共通的道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咏春拳木人桩理论知识
咏春拳木人桩理论知识
木人的由来:
早在两千年前,中国少林寺的和尚们就已经用这种智能训练工具来改进他们的武术教育了。
据传说,福建的南少林寺发明了这种人
造的陪练伙伴。
“有一个走廊上摆了108个木人,它们摆出108种
进攻的姿势,”咏春拳专家成威廉说,“这些和尚常常走出殿来,
和这些木人一起练习他们的攻防技术。
”
三个世纪前,这座庙宇变为一片废墟。
在幸存者中有个尼姑叫作能慧。
她在这些木人的原理上创建了一种新的训练装置。
“这个木
人有三个胳膊、一条腿,可以实现原先的108个木人所演示的108
个动作”,成教练说。
过去,木人是用一个大的树干做成的,有的木人有九英尺高,底部是锥形。
“在地上挖个洞,其中3到4英尺要埋在地下,”成威
廉说,“当木人被攻击时,他会轻微晃动,训练者就不致硬碰硬。
”
在传统的少林功夫中,和木人硬碰硬是为了训练人们的力量,以备应战。
尽管一些武术家今天仍然热衷于此,但咏春拳却并不建议
这样作。
相反,它用木人来训练人们减弱敌人的进攻力度的能力。
这一点很重要,尤其对于那些必须对付一个比自己高或壮的人,还
有那些想要训练自己的防御能力的人。
有付出必有收获:
木人能帮助你更好地认识咏春拳的基本原则:避免以力对力。
正确的角度、平衡点、出拳的准确、及时、灵活、打击的位置、速度
和力量都能得到训练。
当然,训练也会教给你各种各样的其它技能
和能力。
也许最明显的是坚硬程度的提高。
“咏春拳用手掌和前臂来挡敌人的攻击,因此有必要增强这些部分的坚硬程度。
木人训练就可以做到这一点,”成威廉说。
虽然木人没有生命,但它会提高你的视觉和动作反应能力。
它教你如何进行击打和封堵,使你能快速反应。
当你躲避迎面来的攻击或象征敌人胳膊的木人的臂时,有一个瞬间的接触。
这一个瞬间的接触就是你趁机反击的最好时机。
不过,在一个旁观者看来,你的全速进攻和防守几乎是同时进行的。
日积月累,和木人打交道会帮助你学会反攻。
这样就使你的反应能力迅速提高,对于提高你实战的效率大有益处。
木人训练也会使你的视觉反应变快。
与接触反应能力相比,视觉反应还要一些想象力和注意力。
因为在你做动作时你必须假装不知道下一步应该是什么。
在你对下一个攻击感到惊奇时,你就会用你的`眼睛盯着你的木头对手。
注意安全:
因为木人通常都是用柚木做成的,在开始训练时,你的动作必须缓慢而柔和,以避免造成意外伤害。
当然,在你的技术和准确度提高后,你可以速度快一些,用力大一些。
“在木人训练中,手臂的防护区域是手掌和前臂的内外侧”,成威廉说,“在身体下部,主要是膝盖下部的小腿内外侧。
无论你用身体的哪一部分攻击,都必须注意减少身体和木人之间的碰撞——特别是骨骼和穴位。
”
当用手战斗时,你的武器是手掌的根部、掌的侧面、指关节和腕关节。
对脚而言,主要是脚尖、脚侧和脚后跟。
如果木人身上裹上了防护垫,那你也可以训练你的肘和膝盖。
不过,如果没有正确的防护措施,会对胳膊和腿造成意外的严重伤害。
永远记住,你的目标是减弱敌人的攻击力量。
你不可能避过一个迎面而来的力量。
在你想要改进自己的速度和力量之前,要下苦功学会这一基本法则。
这样,你就会提高你的避免受伤的能力。
“初学者只要在训练的初期耐心些,小心些,就一定能从木人训练中既学到东西,又不会受伤,”成威廉说,“关键是对木人要有很好的了解。
”
木人训练的最终目标是练好基本功,当你面对真人的时候就会感到。
它会使你在面对敌人时不假思索地做出正确的反应。
然后,无论你练习哪种武艺,你都会为各种紧急情况作好准备——因为木人曾经是你的良师益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