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程流体机械课程设计

过程流体机械课程设计
过程流体机械课程设计

课程设计论文

论文题目: 过程流体机械课程设计学科专业: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

摘要

为了了解叶轮内部流动特性,自行设计了叶轮,采用5片普通圆柱形叶片进行内部流动特性数值模拟,得到两种工况下的叶轮内部流场分布,分析了不同流量下的流量—扬程和流量——效率关系。计算结果表明,扬程随着流量增大而减小,效率随着流量增大而减小,到达最佳工况点之后,效率开始下降。

关键词:离心泵;水力设计;流量;内部流场;数值模拟

目录

摘要

第一章叶轮水力设计 (1)

1.1已知设计参数 (1)

1.2泵的设计参数和结构形式计算和确定 (1)

1.2.1泵形式及级数的确定 (1)

1.2.2 泵效率计算 (2)

1.2.3泵的轴功率 (2)

1.3叶轮主要几何参数的计算和确定 (3)

1.3.1泵轴传递的扭矩 (3)

1.3.2泵的最小轴径 (3)

1.3.3叶轮轮毂直径d h (3)

1.3.4叶轮进口直径D j的初步计算 (3)

1.3.5叶片进口直径D1的初步计算 (4)

1.3.6叶片出口直径D2的初步计算 (4)

1.3.7叶片进口宽度b1 的初步计算 (4)

1.3.8 叶片出口宽度b2的初步计算 (5)

1.3.9 叶片包角φ (5)

1.3.10 叶片出口圆周厚度 (5)

1.3.11叶轮叶片进口安放角 (5)

1.3.12 叶片进口速度 (6)

1.4叶轮主要几何参数 (6)

第二章欧拉方程性能计算 (7)

2.1离心泵的理论扬程 (7)

2.2 考虑有限叶片数的影响 (7)

第三章计算流体力学方法及分析 (9)

3.1计算模型的建立 (9)

3.2网格划分 (11)

3.3 流场计算边界条件 (12)

3.4数值模拟基本参数 (14)

3.5数值模拟结果分析 (14)

3.5.1 叶轮内部流场的压力分布 (14)

3.5.2 速度分布 (16)

3.5.3水泵扬程和水力效率的预测与收敛图 (18)

3.6总结 (20)

参考文献 (22)

第一章 叶轮水力设计

1.1已知设计参数

流量Q =20m 3/h 转速n =1450r/min 比转速 80—100

1.2泵的设计参数和结构形式计算和确定

1.2.1泵形式及级数的确定 泵的比转速【1】

39.823.6)65.3(3

/4—==s

n Q n H (1-1) 取为7mm ,故

66.917

3600

/20145065.365.34

34

3=??=

=

H

Q n n s (1-2)

故泵的水力方案为:单级单吸式离心泵。

泵的进口直径

取泵的流速s v

=2.7/m s ;

s

v Q Ds ?=

π4

= =55mm (1-3)

取为55mm

泵的出口直径

Ds Dd )7.01(-= (1-4) 由于该泵为中型扬程泵,故

D D s

d = =55mm

重新计算泵的进出口速度

错误!未找到引用源。=2.338m/s ,取为2.4m/s

1.2.2 泵效率计算

(1)水力效率【1】

849.01450

3600/20lg 0835.01lg 0835.0133

=+=+=n Q h η (1-5) (2)机械效率【1】

923.0100107

.016

7

=??

?

??-=s m n η (1-6)

(3)容积效率【1】

967.033

.9168.011

68.0113

23

2=?+=

+=

--s

v n η (1-7)

(4)总效率【1】

758.023.0849.0967.0=??==h m v ηηηη (1-8) 1.2.3泵的轴功率

kw gQH N 52.0758

.010007

36002081.91000=??÷?==

ηρ (1-9) 4.0==ηN N

e

1.3叶轮主要几何参数的计算和确定

1.3.1泵轴传递的扭矩

m N n N M e n ?=?==63.21450

4.0955010*5

5.93

(1-10)

1.3.2泵的最小轴径

对于45号钢,经调质处理之后HB =241–286,25/10)540441(][m N ?-=τ 取 25/10540][m N ?=τ,则最小轴颈

[]mm Mn d 24.610

5402.063

.22.035

3

=??==τ (1-11) 1.3.3叶轮轮毂直径d h

取系数k =1.3,则

mm kd d h 5.724.63.1=?== (1-9)

取为8mm

1.3.4叶轮进口直径D j 的初步计算

D 0可由系数速度系数法求得

【2】

mm n Q K D o o 46.591450

3600

/200.433

=?== (1-10) K 0——系数,根据统计资料选取 主要考虑效率 K 0 =3.5—4.0 兼顾效率和气蚀 K 0 =4.0—4.5 主要考虑气蚀 K 0 =4.5—5.5 此处取 K 0 =3.8 对于穿轴叶轮:

mm d d D h o j 53.595.746.59222

2=+=+= (1-11)

取为60mm

1.3.5叶片进口直径D 1的初步计算

由于泵的比转速为91.66,故k 1应取较大值0.93

mm D k D j 73.55609.011=?== (1-12)

取为56mm

系数k 1的数值范围为k 1 =0.7–1.0 1.3.6叶片出口直径D 2的初步计算

目前离心泵设计中普遍采用的速度系数法提出的叶轮外径的计算公式[1] mm n

gH

n n gH k D s D 94.15221002.1926

1

22=??

?

??== (1-13) 取为154mm

1.3.7叶片进口宽度b 1 的初步计算

()

2

20/4h

j v

d D Q V -=

πη (1-14) 1

1/1V D Q b v

πη=

(1-15) 所以

1

2

11200441D K D D V D V b v == (1-16)

其中,

10

v V K V =,不妨取K v =0.9,

mm D k D b v 53.1756

9.0446.5942

12

01=??== (1-17)

取为18mm

1.3.8 叶片出口宽度b 2的初步计算

由经验公式

mm

n

gH

n b s 86.9210039.15

.12=?

??

??= (1-18) 取为10mm 1.3.9 叶片包角φ

如叶片数z 大,φ应小一些,如叶片数z 小,φ应取大一些。一般φ可取 85°—110°,少数可达150°,故φ取120°。Φ与叶片间距

0t 360/z = (1-20)

的比值φ/t 0反映了叶栅稠密度,叫做相对稠密度。 1.3.10 叶片出口圆周厚度

mm ctg ctg s u 680sin /3013sin /12222222=?+=+=λβδ (1-21) δ2 —— 叶片出口真是厚度,通常取δ2 =2-4mm λ2 —— 叶轮出口轴面截线与流线的夹角,通常取 λ 2

=70°-90 °

1.3.11叶轮叶片进口安放角

对于低比转速离心泵,C. 普费莱德纳尔提出了如下的计算公式[2]

)2

(sin *-*

5.6121212ββ++=D D D D z

(1-22) 由此公式推导出叶片进口角β

1

?=+??=+=2130-)

56156(5.6)56-(1546arcsin 2-)(5.6)D -(arcsin

2212121ββD D D z (1-23)

1.3.12 叶片进口速度

π

214J D Q u =

(1-24)

计算变工况条件下的泵进口流速: 当Q=10m 3/h 时,1u =1.2m/s; 当Q=20m 3/h 时,2u =2.4m/s; 当Q =24m 3

/h 时,3u =2.88m/s;

1.4叶轮主要几何参数

综上所述,叶轮主要几何参数如下表所示:

表1.1 叶轮主要参数

参数名称

计算结果 最终取值

泵的最小直径d (mm ) 6.24 7 叶轮轮毂直径d h (mm ) 7.5 8 叶轮进口直径D j (mm ) 59.53 60 叶片进口直径D 1 (mm ) 55.73 56 叶片出口直径D 2 (mm ) 152.94 154 叶轮进口宽度b 1 (mm ) 17.53 18 叶轮出口宽度b 2 (mm ) 9.86 10

叶片出口安放角?2A (°)(

30 30 叶片进口安放角?1A (°)

21 21 叶片数Z 6

6 叶片进口速度(m/s ) 1.2,2.4,2.88

\ 叶片包角φ(°)

120

120

第二章 欧拉方程性能计算

2.1离心泵的理论扬程

假定叶片为无穷多,由方程式[1]

)-(22

22

βctg F Q u g u H t t =

∞ (2-1) 式中:

F 2——叶轮出口有效过流面积,

222220004.085.0102152.88/22m b R F =????==πψπ (2-2)

ψ2=0.8–0.9;

R 2——叶轮外圆半径; u 2——圆周速度,

s m n

D u /6.1160

1450

14060

22=??=

=

ππ (2-3)

D 2——出口处研究处点的直径; β2A ——叶片出口安放角30; 计算结果:

t t t t Q ctg Q ctg F Q u g u H 501.98-72.13300004.0-6.1181.96.11-2222=???

?

???=???? ??=

∞β (2-4) 2.2 考虑有限叶片数的影响

经过分析与推证,对低比转速叶轮,普氏将滑移系数的计算公式具体总结【4】

726.0/70(15-116030150.6211

/(-11601211212=?

?? ??+?+=??? ??++=

)D D z a βμ

(2-5)

a ——与泵体结构有关的经验系数; 对导叶压液室a =0.6; 对涡壳压液室a =0.65—0.85; 对环形压液室a =0.85—1.O ;

F ——封闭周线所围面积,

222288.95930sin 7.63841

sin 41mm t F =??==

β (2-6) T ——叶片节距,

mm z D T 96.875

4012=?==

π

π (2-7) 计算结果:

t t t t Q ctg Q ctg F Q u g u H 17.2-13.2543000095988.0-6.5881.96.58726.0-222=??

?

?????=??? ??

=

βμ (2-8)

第三章计算流体力学方法

3.1计算模型的建立

叶轮流道的实体造型是进行流场数值模拟的基础,模型的精确与否直接影响了计算结果的可信度。本文利用自行设计的叶轮,结合UG软件进行叶片、叶轮的精确三维实体造型,为后续的数值模拟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3.1.1叶轮模型的建立

根据叶轮的结构参数,利用UG软件进行叶片、叶轮流道的精确三维实体造型[5],生成叶轮的三维实体模型,图3-1是子午视图,图3-2是叶轮三维造型,图3-3是叶轮流到实体模型

图3.1 子午视图

图3.2

图3.3

3.2网格划分

网格是CFD模型的几何表达式,也是模拟和分析的载体。网格质量对CFD计算精度和计算效率有重要的影响。对于复杂的模型,网格生成是一个漫长而枯燥的过程,经常需要进行大量的试验才能取得成功。GAMBIT是作为FLUENT求解器的专用前处理软件包,用来为数值模拟生成网格模型。GAMBIT提供了混合网格、结构网格和非结构网格等多种类型的网格。

本文设计的叶轮比较简单,进行网格划分时只需要把进口壁和叶片部分划的网格间距不一样即可。利用UG软件生成几何模型保存成STP格式文件后,导入GAMBIT中进行混合网格划分,其步骤如下:

首先把整个模型根据不同的层次分成两个体,得到分别为Z1进口部分和Z2叶片部分两个体。

图3.4

图3.5

3.3 流场计算边界条件

下面对圆柱形叶片流道叶片的叶轮进行数值计算。其中,叶片数Z=6,设计工况点为转速n=1450r/min,流量Q=10m3/h。

对叶轮内部流动而言,主要存在进口边界、出口边界和固壁边界。

(1)进口边界

对于不可压流动,进口边界取为速度入口边界条件(velocity-inlet)。在计算出轴向速度时,假设进口边界上无切向速度与径向速度,并且轴向速度是均匀分布的,因此根据流量即可计算出进口速度。

(2)出口边界

在计算区域的出口边界上,流动情况完全由区域内部外推得到,可以认为流动己充分发展,即对上游的流动参数没有影响,故取自由出流边界条件

(outflow)。

(3)固壁边界

对于固壁边界条件,因不存在壁面有抽吸或喷射等情况,所以固壁表面取为无滑移边界条件。对壁面的k、ε,可根据标准壁面函数法进行取值在旋转坐标系中,计算采用segregated方法,湍流模型k-ε,模型中的系数均采用默认值。

3.4数值模拟基本参数

进行数值模拟的基本参数如表3-1所示:

表3-1 数值模拟的基本参数

参数值

流量Q (m3/h)

10,20,24

转速n (r/min) 1450

出口角β()30

叶片数Z 6

3.5数值模拟结果分析

3.5.1 叶轮内部流场的压力分布

图3.7、3.8和3.9示出叶轮中间截面流场的压力分布图。从图3.7、图3.8和图3.9可以看出,从进口到出口,示一个静压不断增大的过程。液体水进入泵体后,通过扩散逐步把动能转化为压能。由于粘性流体和惯性力的作用,随着半径增大,压力逐渐增大。由于转速较高,在进口范围内形成低压区,在叶轮出口存在压力较大的区域。

图3.7 Q=10m3/h中截面静压图

图3.8 Q=20m3/h中截面静压图

图3.9 Q=24m3/h中截面静压图

3.5.2 速度分布

图3.9,3.10所示水泵中间截面的速度分布图。由图3.10、图3.11和图3.12可以看出,随着叶轮圆周直径的增大,圆周速度增大,则速度随之增大。

过程流体机械试题整理版

、单项选择题 (每题 1分,共 10分 ) 1. 液体从泵入口流到出口的过程中,通常存在的三种损失有流动损失、流量损失和( A ) A. 机械损失 B .尾迹损失 C.冲击损失 D.泄漏损失 2. 下列零部件中属于离心泵过流部件的是( C )。 A. 转轴 B.轴封箱 C.蜗壳 D. 口环 3. 为便于对不同类型泵的性能与结构进行比较,泵的比转数 n s 是其(B )。 A.任意效率点的比转数 B.最高效率点的比转数 C 最低效率点的比转数 D.最小流量的比转数 4. 在泵出口设有旁路与吸液罐相连通,改变旁路上调节阀的开度调节流量属于( A )。 A.改变管路特性工况调节 B.改变工艺参数调节 C.改变尺寸参数调节 D.改变泵特性工况调节 5. 下列零部件中属于离心压缩机定子的零部件的是( A )。 A .扩压器 B . 口环 C .阀片 D .气缸 6. 离心压缩机转速越高,压力比越大,但性能曲线越陡,稳定工作区( D )。 A. 不变 B. 越宽 C. 等于零 D. 越窄 7. 保持两机流动过程完全相似的条件为:几何相似、进口速度三角形相似、特征马赫数相等和 ( C )。 A .多变指数相等 B .膨胀指数相等 C.绝热指数相等 D .等温指数相等 8. 压缩机实际运行中的排气压力并不总是符合设计压力,其值取决于( C ) A .进气系统的压力 B.汽缸的压力 C.排气系统的压力 D .活塞的压力 9. 各类压缩机的旋转惯性力或旋转惯性力矩都可以用加( B )。 A .气体质量来平衡 B .平衡质量来平衡 C.汽缸质量来平衡 D.往复质量来平衡 10. 在结构尺寸一定时,影响活塞压缩机排气量的主要因素是转速和( C ) A .凝析系数 B .吸气系数 C.排气系数 D ?抽加气系数 二、多项选择题(每题 2分,共 10 分) 11. 离心泵按液体吸入叶轮的方式不同,有( AE )。 A.双吸式泵 E.多吸式泵 C.单级泵 D.多级泵 E .单吸式泵 12. 下列零件属于活塞压缩机密封零部件的有( ABC ) A.活塞环 E.平面填料 C.锥面填料 D.连杆 E.曲轴 13. 根据各列气缸中心线之间的夹角和位置不同,活塞式压缩机分为( A.立式 E.移动式 C.卧式 D.固定式 E.角度式 14. 下列属于离心压缩机流动损失的是( BD )。 A.泄漏损失 E.分离损失 C.机械损失 D.二次涡流损失 E.轮阻损失 15. 下列零部件中属于离心压缩机零部件的是( 过程流体机械试题 ACE ) ABD

球阀设计大致过程

本科课程设计 令狐采学 题目:过程流体机械课程设计 学院:机械与自动控制学院 专业班级: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 姓名:学号: 二O一六年七月 目录 摘要· ·························································I 第一章工作原理和设计方法 (1) 1.1 工作原理 (1) 1.2 设计方法 (1)

1.2.1 球阀结构 (1) 1.2.2 球阀材料 (2) 1.2.3 阀体 (3) 1.2.4 球体 (4) 1.2.5 阀杆 (4) 第二章球阀尺寸计算 (6) 2.1 阀体 (6) 2.2 阀

杆 (6) 2.2.1 阀杆尺 寸······················· (6) 2.3 球体尺寸计算 (6) 2.4密封比压 (6) 2.5球阀转矩 (9) 2.6法兰螺栓校核 (10) 2.7法兰选型 (11) 第三章数值模拟计算方法··························

(12) 3.1 数学模型 (12) 3.2 网格划分 (13) 3.3 边界条件 (14) 3.4CFD使用步骤 (14) 第四章管道内流体模拟结果分析 (15) 4.1 球阀在不同相对开度时的速度分析 (15) 4.2 球阀在不同相对开度时的压力分析 (16) 4.3 球阀在不同相对开度时的流量系数分

析 (17) 第五章总结······················································· 参考文献··························································

过程流体机械主要知识点

离心压缩机工作原理: 利用离心力对气体作功,由扩压通道对气体扩压,以提高气体压力。 离心叶轮的欧拉方程:L th=H th=C2u U2—C1u U1 欧拉方程的物理意义:方程说明气体获得的理论能量头只与叶轮叶道进、出口流体的速度积有关,而与流体的性质无关。 由于气体本身所具有的惯性作用,在叶轮叶道中将产生与叶轮旋转方向相反的附加的相对运动, 即轴向旋涡 伯努利方程物理意义:表明外加能头(机械功), 一部分作压缩功,提高气体的静压能,一部分增加动能,一部分克服各种能量损失,即:外加能头=压缩功+动能+克服损失 压缩机的最小流量工况--喘振工况 当级中流量减小到某最小值时,会产生喘振现象, 这时级或机不能正常工作,如不及时采取措施解决,将会造成恶性事故。 喘振产生的原因是: 内因: 流量达到最小流量,气流的边界层严重分离; 外因: 管路中存在储存能量的空间,即供气管网。 流动相似, 就是指流体流经几何相似的通道或机器时, 其任意对应点上同名物理量如压力、速度等比值相等。 流动相似的相似条件:模型与实物或两机器之间几何相似、运动相似、动力相似和热力相似。 对于离心压缩机而言, 其流动相似应具备的条件:几何相似、叶轮进口速度三角形相似、特征马赫数相等,即M’2u=M2u 和气体等熵指数相等,即k’=k。 压缩机的调节方法:压缩机出口调节流量、压缩机进口调节流量、采用可转动的进口导叶调节(又称进气预旋调节)、改变压缩机转速的调节。 理论压缩循环:由进气→压缩→排气三个热力过程组成 实际工作循环由吸气—压缩—排气—膨胀四个过程组成。 实际工作循环的特点 ■存在余隙容积 ■进气、排气过程存在压力损失 ■气体与汽缸壁面间存在温差,压缩和膨胀指数不是定值 ■汽缸存在泄漏 ■实际气体性质不同于理想气体 压缩机排出的气体容积流量换算到压缩机进气状态下的气体容积流量,称为单级压缩机的排气量。 容积系数λv:---反映气缸行程容积的有效利用程度 容积系数=实际进气容积/行程容积 泄漏系数λl ---表示气阀、活塞环、填料函等泄漏对汽缸容积利用程度的影响 多级压缩就是将气体的压缩过程分在若干级中进行,并在每级压缩之后将气体导入中间冷却器进行冷却。 采用多级压缩的理由 ■节省压缩气体的指示功 ■降低排气温度 ■提高容积系数 ■降低活塞上的气体力

过程流体机械习题及参考答案

过程流体机械习题及答案 第1章绪论 一、填空 2、流体机械按其能量的转换形式可分为()和()二大类。 3、按工作介质的不同,流体机械可分为()、()和()。 5、将机械能转变为()的能量,用来给()增压与输送的机械称为压缩机。 6、将机械能转变为()的能量,用来给()增压与输送的机械称为泵。 7、用机械能将()分离开来的机械称为分离机。 二、名词解释 5. 压缩机 6. 泵 7. 分离机 第2章容积式压缩机 一、填空题 2、往复式压缩机由()、()、()和()四部分组成。 3、往复式压缩机的工作腔部分主要由()、()和()构成。 4、活塞通过()由传动部分驱动,活塞上设有()以密封活塞与气缸的间隙。 6、往复式压缩机的传动部分是把电动机的()运动转化为活塞的()运动。10.理论上讲,级数越(),压缩气体所消耗的功就越()等温循环所消耗的功。 14.气阀主要由()、()、()和()四部分组成。 16.活塞环和填料的密封原理基本相同,都是利用()和()的作用以达到密封的目的。 19.压缩机正常运转时,产生的作用力主要有三类:(1)();(2)();(3)()。 22.压缩机中的惯性力可分为()惯性力和()惯性力。 23.一阶往复惯性力的变化周期为();二阶往复惯性力的变化周期为()。 25.旋转惯性力的作用方向始终沿曲柄半径方向(),故其方向随曲轴旋转而(),而大小()。 36.理论工作循环包括()、()、()三个过程。 37.实际工作循环包括()、()、()和()四个过程。 1 / 221 / 22

38.活塞运动到达主轴侧的极限位置称为();活塞运动到达远离主轴侧的极限位置称为()。 39.活塞从一个止点到另一个止点的距离为()。 40.第一级吸入管道处的气体压力称为活塞压缩机的();末级排出接管处的气体压力称为活塞压缩机的()。 二、选择题 2.活塞式压缩机的理论工作循环由______个过程组成。 A.一B.二C.三D.四 3.活塞压缩机的实际工作循环由______个过程组成。 A.四B.三C.二D.一 4.活塞式压缩机的实际工作循环中膨胀和压缩过程属于______过程。 A.气体流动B.热力C.冷却D.升温 7.吸、排气管内的压力取决于_____。 A.气缸内吸、排气压力B.气阀弹簧力 C.气阀通流面积D.外界系统 10.在压力比和膨胀指数一定时,相对余隙容积越大则______系数越小。 A.压力B.温度C.容积D.泄漏 16.压缩机的实际排气压力取决于______。 A.缸内压力B.实际吸气压力 C.排气温度D.排气系统的压力 19.在活塞式压缩机中若各级压力比相等且吸入温度相同,则总指示功最少,这就是______原则。 A.最佳压力B.最佳温度C.等压力分配D.等压力比分配 21.下列属于易损件的是。 A.活塞B.十字头销 C.阀片D.连杆 23.在单列压缩机中采用加平衡质量的方法,可以使一阶往复惯性力______。A.部分平衡B.完全平衡C.旋转90°D.旋转180° 25.各类压缩机的______惯性力或力矩可用加平衡质量的方法来平衡。 A.一阶B.二阶往复C.往复D.旋转 26.在活塞式压缩机中加装飞轮的目的使用来______。 A.调整活塞力B.降低功率消耗 C.均衡转速D.降低压力脉动 28.压缩机铭牌上的排气量指的是______排气量。 A.额定B.标准C.实际D.理论 29.活塞杆与气缸间隙采用______密封。 A.活塞环B.软填料C.硬填料D.密封圈 2 / 222 / 22

机械设计基础课程设计说明书

《机械设计基础》 课程设计 船舶与海洋工程2013级1班第3组 组长:xxx 组员:xxx xxx xxx 二〇一五年六月二十七日

《机械设计基础》课程设计 说明书 设计题目: 单级蜗轮蜗杆减速器 学院:航运与船舶工程学院 专业班级: 船舶与海洋工程专业一班 学生姓名: xxx 指导老师: xxx 设计时间: 2015-6-27 重庆交通大学航运与船舶工程学院2013级船舶与海洋工程 《机械设计基础》课程设计任务书 1、设计任务 设计某船舶锚传动系统中的蜗杆减速器及相关传动。 2、传动系统参考方案(见下图) 锚链输送机由电动机驱动。电动机1通过联轴器2将动力传入单级蜗杆减速器3,再通过联轴器4,将动力传至输送锚机滚筒5,带动锚链6工作。

锚链输送机传动系统简图 1——电动机;2——联轴器;3——单级蜗杆减速器; 4——联轴器;5——锚机滚筒;6——锚链 3、原始数据 设锚链最大有效拉力为F(N)=3000 N,锚链工作速度为v=0、6 m/s,锚链滚筒直径为d=280 mm。 4、工作条件 锚传动减速器在常温下连续工作、单向运动;空载起动,工作时有中等冲击;锚链工 作速度v的允许误差为5%;单班制(每班工作8h),要求减速器设计寿命8年,大修期为3年,小批量生产;三相交流电源的电压为380/220V。 5、每个学生拟完成以下内容 (1)减速器装配图1张(A1号或A0号图纸)。 (2)零件工作图2~3张(如齿轮、轴或蜗杆等)。 (3)设计计算说明书1份(约6000~8000字)。

目录 1、运动学与动力学的计算 0 2、传动件的设计计算 (4) 3、蜗杆副上作用力的计算 (7) 4、减速器箱体的主要结构尺寸 (8) 5、蜗杆轴的设计计算 (9) 6 、键连接的设计 (13) 7、轴及键连接校核计算 (13) 8、滚动轴承的寿命校核 (17) 9、低速轴的设计与计算 (17) 10、键连接的设计 (20) 11、润滑油的选择 (21) 12、附件设计 (21) 13、减速器附件的选择 (22) 参考文献: (23)

过程流体机械复习思考题

过程流体机械章节试题 章1 1.流体机械如何分类?# 答:按能量转换分:原动机,将流体能量转换为机械能,输出轴功率,如汽轮机、燃气轮机; 工作机,将机械能转变成流体的能量,改变流体的状态(压力↑,分离流体)、 输送流体,如压缩机、泵、分离机。 按结构特点分:往复式结构(压缩机、泵),通过曲柄连杆机构带动活塞往复运动,改变气缸 容积,压力↑,特点Q↓、P↑; 旋转式结构(压缩机、泵、分离机),轴带动转轮、叶轮、转鼓高速旋转,使 液体一起旋转获得能量。特点:Q↑、P↓。 2.流体机械的发展趋势是什么? 答:(1)创造新的机型(ε↑P↑;Q Q;V,自动控制) (2)流体机械内部流动规律的研究与应用(空间三维流动、粘性湍流、可压缩流、两相流、非牛顿流体、空间流道设计) (3)高速转子动力学的研究与应用(转子的平衡、弯曲振动、扭转振动、轴封、使用寿命估算。) (4)新型制造工艺技术的发展(多维数控机床加工叶轮、叶片等零部件、精密浇、铸、模锻、特殊的焊接、电火花加工等) (5)流体机械的自动控制(用于安全运行、调节工况) (6智能化、网络化) (7)国产化和参与国际市场竞争(复杂机器进口国产化) 章2 1.什么是容积式压缩机?它有何特点? 答:容积式压缩机是通过改变工作腔的容积来提高气体的压力,有往复式和回转式两种。 其特点:(1)适用范围广(Q↑、P↑)效率高(ηmax>80%) (2)稳定性好、适应性强、通用性好(ρ,p对性能影响小) (3)结构复杂、易损件多(往复)、维修量大。 (4)排气不连续(往复) 2.往复式压缩机有哪些主要构件?# 答:工作腔部分:气缸、气阀、活塞、填料函、活塞环 传动部分:曲轴、平衡重、连杆、活塞杆、十字头 机身部分:曲轴箱等支撑气缸和传动部分的零部件。 辅助设备:中间冷却、润滑、气量调节、安全阀、滤清器、缓冲罐。 3.什么是往复式压缩机级的理论循环?它有哪几个过程组成?画出其示功图? 答:满足下列四个假设的循环为理论循环: (1)无余隙,气体全部排出。 (2)气体通过吸、排气阀时无损失,温度、压力与进、排气管同。 (3)压缩过程的过程指数不变。 (4)无泄漏。 它有吸气、压缩、排气三个过程组成。其示功图为: 4.什么是往复式压缩机级的实际理论循环?它有哪几个过程组成?画出其示功图?# 5.往复式压缩机级的排气量的影响因素有哪些?如何影响? 6.提高往复式压缩机级的排气量的措施有哪些?每个方法有何特点?

《过程流体机械第二版》思考题答案_完整版..

《过程流体机械》思考题参考解答 2 容积式压缩机 ☆思考题2.1 往复压缩机的理论循环与实际循环的差异是什么? ☆思考题2.2 写出容积系数λ V 的表达式,并解释各字母的意义。 容积系数λV (最重要系数) λ V =1-α(n 1ε-1)=1-???? ??????-???? ??11 0n s d S p p V V (2-12) 式中:α ——相对余隙容积,α =V 0(余隙容积)/ V s (行程容积);α =0.07~0.12(低压),0.09~0.14(中压),0.11~0.16(高压),>0.2(超高压)。ε ——名义压力比(进排气管口可测点参数),ε =p d / p s =p 2 / p 1 ,一般单级ε =3~4;n ——膨胀过程指数,一般n ≤m (压缩过程指数)。 ☆思考题2.3 比较飞溅润滑与压力润滑的优缺点。 飞溅润滑(曲轴或油环甩油飞溅至缸壁和润滑表面),结构简单,耗油量不稳定,供油量难控制,用于小型单作用压缩机; 压力润滑(注油器注油润滑气缸,油泵强制输送润滑运动部件),结构复杂(增加油泵、动力、冷却、过滤、控制和显示报警等整套供油系统油站),可控制气缸注油量和注油点以及运动部件压力润滑油压力和润滑油量,适用大中型固定式动力或工艺压缩机,注意润滑油压和润滑油量的设定和设计计算。

☆思考题2.4 多级压缩的好处是什么? 多级压缩 优点:①.节省功耗(有冷却压缩机的多级压缩过程接近等温过程);②.降低排气温度(单级压力比小);③.增加容积流量(排气量,吸气量)(单级压力比ε降低,一级容积系数λV 提高); ④.降低活塞力(单级活塞面积减少,活塞表面压力降低)。缺点:需要冷却设备(否则无法省功)、结构复杂(增加气缸和传动部件以及级间连接管道等)。 ☆思考题2.5 分析活塞环的密封原理。 活塞环 原理:阻塞和节流作用,密封面为活塞环外环面和侧端面(内环面受压预紧);关键技术:材料(耐磨、强度)、环数量(密封要求)、形状(尺寸、切口)、加工质量等。 ☆思考题2.6 动力空气用压缩机常采用切断进气的调节方法,以两级压缩机为例,分析一级切断进气,对机器排气温度,压力比等的影响。 两级压缩机分析:1级切断进气→节流(实际ε1↑)→停止进气排气→2级节流(实际ε2↑)→(短暂)排气温度T2↑→(逐渐)停止进气排气(级间存气);活塞力↑(ε↑),阻力矩变化。 ☆思考题2.7 分析压缩机在高海拔地区运行气量的变化规律并解释其原因。 高海拔地区当地大气压力即吸气压力p s↓,若排气压力p d不变,则名义压力比ε↑,根据(2-12)式和(2-11)式,容积系数λV↓,实际吸气量V s0↓,容积流量q V↓。 ☆思考题2.8 一台压缩机的设计转速为200 r/min,如果将转速提高到400 r/min,试分析气阀工作情况。 定性分析,定量分析难。如压缩机结构参数(行程s、缸径D1、阀片尺寸等)不变,则容积流量q V↑↑(理论增加一倍),使气阀流速和阻力损失↑↑(激增),进排气频率↑,阀片启闭速度↑,阀片撞击阀座程度↑(加剧),阀片寿命↓(缩短),故障概率↑(增加)。解决问题需改变结构(缩短行程、减小缸径,增加气阀通道面积等)。 ☆思考题2.9 画出螺杆压缩机过压缩和压缩不足的指示图,并分析其对压缩机性能的影响。 压力比:内压力比(工作腔压缩终压/进气压力)、外压力比(排气管压/进气压力);(图2-42)内外压力比不相等时指示图。过压缩:内压力比>外压力比;欠压缩(压缩不足):内压力比<外压力比;过压缩和欠压缩均增加功耗,等压力比减少功耗。 3 离心压缩机 ☆思考题3.1 何谓离心压缩机的级?它由哪些部分组成?各部件有何作用?

过程流体机械概念简答

概念: 2过程装备:在过程工业中过程装备是成套装置的主体,他是单元过程装备如塔与单元过程机械如压缩机、泵、分离机的总称 3过程工业:在工业生产中,很多生产过程处理的物料为流程性物料如:气体,过程工业就是以流程性物料为主要处理对象完成各种过程的工业。 4流体机械:是以流体或流体与固体的混合物为对象进行能量转换、处理也包括提高其压力进行输送的机械,他是过程装备的重要组成部分。 5压缩机:将机械能转变为气体能量给气体增压与输送气体的机械 泵:将机械能转变为液体的能量,用来给液体增压与输送液体的机械 分离机:用机械能将混合介质分离开的机械 6余隙容积:工作腔在排气结束后,其中仍可能残存一部分高压气体,这部分空间称为余隙容积。 7级:被压缩气体进入工作腔内完成一次气体压缩称为一级。 8外止点:活塞运动到达的远离主轴侧的极限位置 内止点:活塞运动到达的接近主轴侧的极限位置 行程:活塞从一个止点到另一个止点所走过的距离。 9多级压缩:是将气体的压缩过程分在若干级中进行,并在每级压缩之后将气体导入中间冷却器进行冷却 10吸气和排气压力分别指:第一级吸入管道处和末级排出接管处的气体压力 11排气量:也称容积流量,是指在所要求的排气压力下,压缩机最后一级单位时间内排出的气体容积,折算到第一级进口压力和温度时的容积值。 12供气量:也称标准容积流量,指压缩机单位时间内排出的气体容积折算到基准状态时的干气体容积值。 13凝析系数:表示某级吸气前因水蒸气凝析所造成的损失程度。 14指示功:压缩机用于压缩气体所消耗的功 摩擦功:压缩机用于克服机械摩擦所消耗的功 轴功:指示功与摩擦功之和 功率:单位时间内所消耗的功 比功率:排气压力相同的机器单位容积流量所消耗的功 15供气量:也称标准容积流量,指压缩机单位时间内排出的气体容积折算到基准状态时的干气体容积值。 16凝析系数:表示某级吸气前因水蒸气凝析所造成的损失程度。 17活塞的平均速度:每转活塞所走距离与该时间之比 18多级压缩:是将气体的压缩过程分在若干级中进行,并在每级压缩之后将气体导入中间冷却器进行冷却。 19螺杆压缩机分为:干式和湿式两种:干式即工作腔中不喷夜,压缩气体不会被污染;湿式指工作腔中喷入润滑油或其他液体借以冷却被压缩气体,改善密封,并可润滑,阴阳转子实现自身传动。 20油膜振荡:当转子速度升高到2倍于第一阶临界转速;此时半速涡动的角速度涡 ω恰好等于第一阶临界转速c ω,则 转子-轴承等发生共振性振荡,称为油膜振荡 21离心机的故障:是指机器丧失工作效能的程度,但通常故障是能修复或排除的。 22分离因数:是物料离心力和重力的比值。 23离心液压:离心机工作时,处于转鼓中的液体和固体物料层在离心力场的作用下,将给转鼓内壁已相当大压力,称为离心液压。 24离心机临界转速:工作转速与离心机固有频率的转速相同 25离心机的隔振:在机座底板与基础面之间合理放置隔振器,让离心机搁置在隔振器上工作从而减小离心机在运转时产生干扰力系,对机器本身及建筑物带来的不良影响,改善操作条件。 填空: 1流体机械的分类:安能量转换分类:原动机,工作机;按流体介质分:压缩机、分离机、泵;按用途分类:动力用压缩机、化工工艺用压缩机、制冷和气体分离用压缩机、气体输送用压缩机。 2容积式压缩机分为往复式和回转式压缩机。 3往复式压缩机的结构部件大致分为:工作腔部分,传动部分和机身部分和辅助设备。

空气压缩机课程设计

过程流体机械课程设计 院系: 指导老师:

目录 1 课程设计任务错误!未定义书签。 1.已知数据错误!未定义书签。 2.课程设计任务及要求错误!未定义书签。 2 热力计算错误!未定义书签。 1.初步确定压力比及各级名义压力错误!未定义书签。 2.初步计算各级排气温度错误!未定义书签。 3.计算各级排气系数错误!未定义书签。 4.计算各级凝析系数及抽加气系数错误!未定义书签。 5.初步计算各级气缸行程容积错误!未定义书签。 6.确定活塞杆直径错误!未定义书签。 7.计算各级气缸直径错误!未定义书签。 8.实际行程容积及各级名义压力错误!未定义书签。 9.计算缸内实际压力错误!未定义书签。 10.计算各级实际排气温度错误!未定义书签。 11.缸内最大实际气体力并核算活塞杆直径错误!未定义书签。 12.复算排气量错误!未定义书签。 13.计算功率,选取电机错误!未定义书签。 14.热力计算结果数据错误!未定义书签。 3 动力计算错误!未定义书签。 1.第Ⅰ级缸解析法错误!未定义书签。 2.第Ⅰ级缸图解法错误!未定义书签。 3.第Ⅱ级缸解析法错误!未定义书签。 4.第Ⅱ级缸图解法错误!未定义书签。 4 零部件设计错误!未定义书签。

1 课程设计任务 1.已知数据 结构型式 3L-10/8空气压缩机的结构型式为二列二级双缸双作用L型压缩机 工艺参数 Ⅰ级名义吸气压力:P1I=(绝),吸气温度T1I=40℃ Ⅱ级名义排气压力:P2II=(绝),吸入温度T2II=50℃ 排气量(Ⅰ级吸入状态):V d =10 m3/min 空气相对湿度: φ= 结构参数 活塞行程:S=2r=200mm 电机转速:n=450r/min 活塞杆直径:d=35mm 气缸直径:Ⅰ级,D I=300mm ;Ⅱ级,D II =180mm ; 相对余隙容积:α1=,αII=; 电动机:JR115-6型,75KW; 电动机与压缩机的联接:三角带传动;连杆长度:l=400mm; 运动部件质量(kg):见表2-1 表2-1 运动部件质量 2.课程设计任务及要求 a. 热力计算:包括压力比分配,气缸直径,排气量,功率,各级排气温度,缸内实际压力等。 b.动力计算:作运动规律曲线图,计算气体力,惯性力,摩擦力,活塞力,切向力,法向力,作切向力图,求飞轮矩,分析动力平衡性能。

机械设计基础课程设计说明书

<<机械设计基础课程设计>> 说明书 机械制造及自动化专业 Jixie zhizao ji zidonghua zhuanye 机械设计基础课程设计任务书2 Jixie sheji jichu kecheng sheji renwu shu 2 姓名:x x x 学号: 班级:09级机电1班 指导教师:x x x 完成日期:2010/12/12

机械制造及自动化专业 机械设计基础课程设计任务书2 学生姓名:班级:学号: 一、设计题目:设计一用于带式运输机上的单级圆锥齿轮减速器 给定数据及要求 已知条件:运输带工作拉力F=4kN;运输带工作速度v=1.2m/s(允许运输带速度误差为±5%);滚筒直径D=400mm;两班制,连续单向运转,载荷较平稳。环境最高温度350C;小批量生产。 二、应完成的工作 1.减速器装配图1张; 2.零件工作图1张(从动轴); 3.设计说明书1份。 系主任:科室负责人:指导教师:

前言 这次设计是由封闭在刚性壳内所有内容的齿轮传动是一独立完整的机构。通过这一次设计可以初步掌握一般简单机械的一套完整设计及方法,构成减速器的通用零部件。 这次设计主要介绍了减速器的类型作用及构成等,全方位的运用所学过的知识。如:机械制图,金属材料工艺学公差等已学过的理论知识。在实际生产中得以分析和解决。减速器的一般类型有:圆柱齿轮减速器、圆锥齿轮减速器、齿轮-蜗杆减速器,轴装式减速器、组装式减速器、联体式减速器。 在这次设计中进一步培养了工程设计的独立能力,树立正确的设计思想,掌握常用的机械零件,机械传动装置和简单机械设计的方法和步骤,要求综合的考虑使用经济工艺性等方面的要求。确定合理的设计方案。

过程流体机械考试题(1)

一、填空(本大题15分,每空0.5分) 1、按工作介质的不同,流体机械可分为(压缩机)、(泵)和(分离机)。 2、平面填料的典型结构是三六瓣结构,即朝向气缸的一侧由(三瓣)组成,背离气 缸的一侧由(六瓣)组成,每一块平面填料外缘绕有螺旋弹簧,起(预紧)作用。 3、往复活塞泵由(液力端)和(动力端)组成。 4、防止离心压缩机的转子因受其重力下沉需要两个(径向)轴承,防止转子因受轴向推力窜动需要(轴向止推)轴承。 5、压缩机中的惯性力可分为(往复)惯性力和(旋转)惯性力。 6、往复式压缩机的工作腔部分主要由(气阀)、(气缸)和(活塞)构成。 7、离心泵的过流部件是(吸入室)、(叶轮)和(蜗壳)。 8、泵的运行工况点是(泵特性曲线)和(装置特性曲线)的交点。 9、离心压缩机级内的能量损失主要包括:(流动)损失、(漏气)损失和(轮阻)损失。 10、往复式压缩机的传动部分是把电动机的(旋转)运动转化为活塞的(往复)运动。 11、由比转数的定义式可知,比转数大反映泵的流量(大)、扬程(低)。 12、离心压缩机中,在每个转速下,每条压力比与流量关系曲线的左端点为(喘振点)。各喘振点联成(喘振线),压缩机只能在喘振线的(右面)性能曲线上正常工作。 二、(本大题10分,每小题1分)判断 1、(×)采用多级压缩可以节省功的主要原因是进行中间冷却。 2、(×)压缩机的冷却方式主要分为(风冷)和(水冷)。 3、(×)管网特性曲线决定于(管网本身的结构)和用户的要求。 4、(×)按级数可将离心泵分为(单级泵)和(多级泵)。 5、(×)活塞与气缸之间需采用(活塞环)密封,活塞杆与气缸之间需采用(填料)密封。 6、(×)往复式压缩机的传动部分是把电动机的旋转运动转化为活塞的往复直线运动。 7、(×)气阀中弹簧的作用是帮助阀片关闭和减轻阀片开启时与(升程限制器)的撞击。 8、(×)在双作用气缸中,为利于填料密封,在曲轴一侧配置(较低)压力级。 9、(×)压缩机串联工作可增大气流的排出压力,压缩机并联工作可增大气流的输送 流量。 10、(×)如果泵几何相似,则(比转数)相等下的工况为相似工况。 三、(本大题20分,每小题2分 名词解释 1、过程流体机械:是以流体为工质进行能量转换、处理与输送的机械,是过程装控的重要组成部分。 2、理论工作循环:压缩机完成一次进气、压缩、排气过程称为一个工作循环。 3、余隙容积:是由气缸盖端面与活塞端面所留必要的间隙而形成的容积,气缸至进气、排气阀之间通道所形成的容积,以及活塞与气缸径向间隙在第一道活塞环之前形成的容积等三部分构成。 4、多级压缩:多级压缩是将气体的压缩过程分在若干级中进行,并在每级压缩之后将气体导入中间冷却器进行冷却。 5、灌泵:离心泵在启动之前,应关闭出口阀门,泵内应灌满液体,此过程称为灌泵。 6、有效汽蚀余量:有效汽蚀余量是指液流自吸液罐(池)经吸入管路到达泵吸入口 p所富余的那部分能量头,用NPSH a表示。 后,高出汽化压力 V

4L-20丨8活塞式压缩机过程流体机械课程设计说明书

目录 第一章概述 (2) 1.1压缩机简介 (2) 1.2压缩机分类 (2) 1.3活塞式压缩机特点 (2) 第二章总体结构方案 (3) 2.1设计基本原则 (3) 2.2气缸排列型式 (3) 2.3运动机构 (3) 第三章设计计算 (4) 3.1 设计题目及设计参数 (4) 3.2 计算任务 (4) 3.3 设计计算 (4) 3.3.1 压缩机设计计算 (4) 3.3.2 皮带传动设计计算 (8) 第四章压缩机结构设计 (11) 4.1气缸 (11) 4.2气阀 (12) 4.3活塞 (12) 4.4活塞环 (13) 4.5填料 (13) 4.6曲轴 (13) 4.7中间冷却器 (13) 参考文献 (14)

第一章概述 1.1压缩机简介 压缩机(compressor),是将低压气体提升为高压气体的一种从动的流体机械,是制冷系统的心脏。它从吸气管吸入低温低压的制冷剂气体,通过电机运转带动活塞对其进行压缩后,向排气管排出高温高压的制冷剂气体,为制冷循环提供动力,从而实现压缩→冷凝(放热)→膨胀→蒸发 ( 吸热 ) 的制冷循环。作为一种工业装备,压缩机广泛应用于石油、化工、天然气管线、冶炼、制冷和矿山通风等诸多重要部门;作为燃气涡轮发动机的基本组成元件,在航空、水、陆交通运输和发电等领域随处可见;作为增压器,已成为当代内燃机不可缺少的组成部件。在诸如大型化肥、大型乙烯等工艺装置中,它所需投资可观,耗能比重大,其性能的高低直接影响装置经济效益,安全运行与整个装置的可靠性紧密相关,因而成为备受关注的心脏设备。 1.2压缩机分类 压缩机按工作原理可分为容积式和动力式两大类;按压缩级数分类,可分为单级压缩机、两级压缩机和多级压缩机;按功率大小分类,可分为微小型压缩机、中型压缩机和大型压缩机。按压缩机的结构形式可分为立式、卧式。压缩机具有其鲜明的特点,根据其工作原理的不同决定了其不同的适用范围。 1.3活塞式压缩机特点 活塞式压缩机与其他类型的压缩机相比,特点是: (1)压力范围最广。活塞式压缩机从低压到超高压都适用,目前工业上使用的最高工作压力达350MPa,实验室中使用的压力则更高。 (2)效率高。由于工作原理不同,活塞式压缩机比离心式压缩机的效率高很多。而回转式压缩机由于高速气流阻力损失和气体内泄漏等原内,效率亦较低。 (3)适应性强。活塞式压缩机的排气量可在较广泛的范围内进行选择;特则是在较小排气量的情况下,要做成速度型,往往很困难,甚至是不可能的。此外,气体的重度对压缩机性能的影响也不如速度型那样显著,所以同一规格的压缩机,将其用于不同介质时,较

过程流体机械讲稿

《过程流体机械》课程讲义 课程基本信息 1.课程中文名称:过程流体机械 2.课程英文名称:Process Liquid Machine 3.适用专业: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专业 4.总学时:48学时(其中理论48学时) 5.总学分:1.5学分 6.课程编码:050304008 7.课程类别:专业必修课 8.编制日期:2012年2月 主讲人:王红 教材:《过程流体机械》 姜培正主编 化学工业出版社,2001.8

主讲内容: 1.绪论 1.1专业概述,流体机械分类 1.2过程流体机械用途、发展趋势 1.3气体性质和热力过程 2.容积式压缩机 2.1 容积式压缩机分类、工作原理、结构 2.2 往复活塞式压缩机的热力性能、功、功率 2.3 动力性能、惯性力平衡,其它容积式压缩机 3.离心压缩机 3.1 离心压缩机结构、工作原理、特点 3.2 叶轮式机械热力性能,欧拉方程、能量方程、伯努利方程3.3 级内能量损失,功率及效率 3.4 性能、调节与控制 3.5 相似理论及应用、离心压缩机选型 4.泵 4.1 泵的分类、特点、结构、工作原理 4.2 泵叶轮上能量计算、伯努利方程应用 4.3 离心泵的吸入特性、气蚀原理、相似理论 4.4 其他泵类结构、工作原理、选泵 5.离心机 5.1 介质的分类、分离原理 5.2 过滤式离心机和沉降式离心机、分离机结构、原理 5.3 过滤机与压滤设备,各类机型选择

第一次课(2学时) 第一章绪论(1)(Introduction) 讲述过程流体机械的在生产过程中的地位、流体机械的分类、流体机械的用途、流体机械的发展趋势以及流体机械的控制和故障诊断方法等。 1.1 过程流体机械的相关概念 1.1.1讲述什么是过程工业(Process Industry) 过程工业是以流程性物料为主要处理对象、完成各种过程或其中某些过程的工业生产的总称。过程工业遍及几乎所有现代工业生产领域。 工业特点:大型化、管道化、连续化、快速化、自动化。生产效率高、成本低、节能环保、安全可靠、控制先进、人员少。如:石化、化工、生物化工、热电、医药、食品、染料、冶金、煤炭、环保等。 科学技术越发达,过程工业就越多、越大。他是现代工业的主要体现,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之一。 1.1.2讲述什么是过程装置 由设备、管道和控制系统构成一个完整的过程工业的生产系统,并保持生产正常进行。 1.1.3讲述什么是过程装备 化工生产过程中的生产工具:包括过程设备和过程机器。过程工业的任何一个生产装置都需要使用多种机器、设备。 过程装备:(Process Equipment ) 三大部分:过程设备、过程机器、测控设备 ( Process Equipment; Process Machinery; Survey-control Equipment )(1)过程设备(静设备):(Process Equipment) 压力容器、塔、反应釜、换热器、储罐、加热炉、管道等。也称为:化工设备;压力容器,占过程工业总设备投资的80 ~ 85%。 《过程设备设计》课程内容讲。 (2)过程机械(动设备):(Process Machinery)Process Fluid Machinery 压缩机、泵、分离机械(二机一泵);电机、风机、制冷机、蒸汽轮机、废气轮

机械设计基础课程设计说明书范例

机械设计基础课程设计说明书范例 一、设计任务书 (2) 二、拟定传动方案 (2) 三、选择电动机 (2) 四、计算传动装置的总传动比及其分配各级传动比 (4) 六、V带传动设计 (5) 七、齿轮传动设计 (7) 八、高速轴轴承的设计 (8) 九、高速轴直径和长度设计 (10) 十、高速轴的校核 (11) 十一、低速轴承的设计 (13) 十二、低速轴直径和长度设计 (14) 十三、低速轴的校核 (15) 十四、键的设计 (17) 十五、箱体的结构设计 (18) 十六、减速器附件的设计 (20) 十七、润滑与密封 (22) 十八、课程设计总结 (23) 十九、参考文献 (23)

定方案 选择电动机 1、电动的类型和 按工作求和工作选用一Y IP44)系列相异步电 它为卧 2、电动 (1)工机所需功w p 1250 1.5010001000w FV p ?=== (2)电机输出功d p η w d p p = 传动装的总效率 5 43221ηηηηη????=式中, 21η、…为 电动机至

卷筒之间的各传动机构和轴承的效率。由表2-4[2]查得:V 带传动1η=0.95;滚动轴承2η=0.99;圆柱齿轮传动3η=0.97;弹性连轴器4η=0.99;卷筒轴滑动轴承5η=0.98,则 总效率2 0.950.990.980.990.970.876η=????≈ 故 1.88 2.150.876 w d p p KW η = = ≈ (3)电动机额定功率ed p 依据表20-1[2]选取电动机额定功率 2.2ed p KW = 3、电动机的转速 为了便于选择电动机的转速,先推算电动机转速的可选范围。由表2-1[2] 查得V 带传动常用比为范围,4~2' 1=i 单级圆柱齿轮传动6~3' 2=i 则电动 机转速可选范围为 '''12716~2866/min d w n n i i r == 初选同步转速分别为1000r/min 和1500r/min 的两种电动机进行比较如下表: 结果: 1.88w p kw = 0.876η= 2.2ed p kw =

过程流体机械试题

过程流体机械试题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1分,共10分) 1.液体从泵入口流到出口的过程中,通常存在的三种损失有流动损失、流量损失和( A )。 A.机械损失 B.尾迹损失 C.冲击损失 D.泄漏损失 2.下列零部件中属于离心泵过流部件的是( C )。 A.转轴 B.轴封箱 C.蜗壳 D.口环 3.为便于对不同类型泵的性能与结构进行比较,泵的比转数n s是其( B )。 A.任意效率点的比转数 B.最高效率点的比转数 C.最低效率点的比转数 D.最小流量的比转数 4.在泵出口设有旁路与吸液罐相连通,改变旁路上调节阀的开度调节流量属于( A )。 A.改变管路特性工况调节 B.改变工艺参数调节 C.改变尺寸参数调节 D.改变泵特性工况调节 5.下列零部件中属于离心压缩机定子的零部件的是( A )。 A.扩压器B.口环 C.阀片? D.气缸 6.离心压缩机转速越高,压力比越大,但性能曲线越陡,稳定工作区( D)。 A.不变 B.越宽 C. 等于零 D.越窄 7.保持两机流动过程完全相似的条件为:几何相似、进口速度三角形相似、特征马赫数相等和(C)。 A.多变指数相等B.膨胀指数相等 C.绝热指数相等 D.等温指数相等 8.压缩机实际运行中的排气压力并不总是符合设计压力,其值取决于( C )。 A.进气系统的压力 B.汽缸的压力 C.排气系统的压力D.活塞的压力 9.各类压缩机的旋转惯性力或旋转惯性力矩都可以用加(B )。 A.气体质量来平衡B.平衡质量来平衡 C.汽缸质量来平衡D.往复质量来平衡 10.在结构尺寸一定时,影响活塞压缩机排气量的主要因素是转速和( C )。 A.凝析系数B.吸气系数 C.排气系数D.抽加气系数 二、多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10分) 11.离心泵按液体吸入叶轮的方式不同,有(AE )。 A.双吸式泵B.多吸式泵C.单级泵 D.多级泵 E.单吸式泵 12.下列零件属于活塞压缩机密封零部件的有( ABC )。 A.活塞环 B.平面填料C.锥面填料D.连杆 E.曲轴 13.根据各列气缸中心线之间的夹角和位置不同,活塞式压缩机分为(ACE )。 A.立式 B.移动式C.卧式 D.固定式 E.角度式 14.下列属于离心压缩机流动损失的是(BD )。 A.泄漏损失B.分离损失 C.机械损失D.二次涡流损失 E.轮阻损失 15.下列零部件中属于离心压缩机零部件的是( ABD )。 A.叶轮 B.扩压器 C.气阀 D.平衡盘 E.活塞 三、填空题 (每空1分,共15分) 16.齿轮泵的工作容积由泵体、侧盖及(齿轮 )各齿间槽构成。

空气压缩机课程设计样本

过程流体机械课程设计 院系: 指导老师:

目录 1 课程设计任务........................................................... 错误!未定义书签。 1.已知数据.............................................................. 错误!未定义书签。 2.课程设计任务及要求 ......................................... 错误!未定义书签。 2 热力计算................................................................... 错误!未定义书签。 1.初步确定压力比及各级名义压力 ..................... 错误!未定义书签。 2.初步计算各级排气温度 ..................................... 错误!未定义书签。 3.计算各级排气系数 ............................................. 错误!未定义书签。 4.计算各级凝析系数及抽加气系数 ..................... 错误!未定义书签。 5.初步计算各级气缸行程容积 ............................. 错误!未定义书签。 6.确定活塞杆直径 ................................................. 错误!未定义书签。 7.计算各级气缸直径 ............................................. 错误!未定义书签。 8.实际行程容积及各级名义压力 ......................... 错误!未定义书签。 9.计算缸内实际压力 ............................................. 错误!未定义书签。 10.计算各级实际排气温度 ................................... 错误!未定义书签。 11.缸内最大实际气体力并核算活塞杆直径 ....... 错误!未定义书签。 12.复算排气量........................................................ 错误!未定义书签。 13.计算功率, 选取电机......................................... 错误!未定义书签。 14.热力计算结果数据 ........................................... 错误!未定义书签。 3 动力计算................................................................... 错误!未定义书签。 1.第Ⅰ级缸解析法 ................................................. 错误!未定义书签。

机械设计基础说明书(广东工业大学)

课程设计说明书 课程名称机械设计基础 题目名称单极齿轮减速器设计 学生学院材料与能源学院 专业班级11热电(01)班 学号3111006791 学生周沛东 指导教师 2013年 6 月29 日 目录 一、设计任务书----------------------------------------------------------------------2

二、传动方案的拟定和说明------------------------------------------------------4 三、传动装置的运动和动力参数计算----------------------------------------4 四、传动零件的设计计算----------------------------------------------------------6 五、轴的设计计算---------------------------------------------------------------------11 六、轴承的选择和寿命校核------------------------------------------------------20 七、键的选择和计算----------------------------------------------------------21 八、联轴器的选择---------------------------------------------------------------------23 九、减速器附件的选择-------------------------------------------------------------23 十、润滑和密封方式选择、润滑剂选择------------------------------------25 十一、设计小结----------------------------------------------------------------------25 十二、参考资料----------------------------------------------------------------------26 工业大学课程设计任务书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