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理)大气探测学复习思考题(版).

(整理)大气探测学复习思考题(版).
(整理)大气探测学复习思考题(版).

精品文档

精品文档大气探测学复习思考题(2011版)

一、写出下列云状的国际简写或由国际简写写出云状学名

浓积云Cu cong

碎积云Fc

淡积云Cu hum

秃积雨云Cb calv

鬃积雨云Cb cap

荚状层积云Sc lent

堡状层积云Sc cast

透光层积云Sc tra

积云性层积云Sc cug

蔽光层积云Sc op

层云St

碎层云Fs

雨层云Ns

碎雨云Fn

精品文档

透光高层云As tra

蔽光高层云As op

透光高积云Ac tra

蔽光高积云Ac op

堡状高积云Ac cast

荚状高积云Ac lent

积云性高积云Ac cug

絮状高积云Ac flo

毛卷云Ci fil

密卷云Ci dens

伪卷云Ci not

钩卷云Ci unc

匀卷层云Cs nebu

毛卷层云Cs fil

卷积云Cc

二、解释名词

大气科学、大气探测、气象资料的代表性、气象资料的准确性、气象资料的比精品文档

精品文档

较性、云、、云量、天气现象、气象能见度、气象光学距离、气温、摄氏温标、华氏温标、热电现象、热滞系数、百叶箱、湿度、露点温度、盖﹒吕萨克尺度、气压、本站气压订正、海平面气压订正、风、阵风、降水量、蒸发量、积雪、太阳常数、直接辐射、雾、环日辐射、散射辐射、全辐射、净辐射、日照时数、高空测风、单经纬仪定点测风、双经纬仪基线测风、一次雷达、二次雷达、测风雷达的测角原理、等信号强度法、自动气象站、遥感、主动式大气遥感探测、被动式大气遥感探测、激光雷达、声雷达、可见光探测、红外辐射探测、微波探测、大气边界层探测、气象塔、对比视感阈

三、简述或论述下列各题

1.为什么要提出气象观测资料的“三性”?

2.什么是观测资料的测站代表性和区域代表性?

3.怎样来衡量观测资料的代表性和准确性?它们之间有何关系?怎样保证比较性?

4.淡积云、浓积云、秃积雨云、鬃积雨云,它们之间的区别界限是什么?

5.碎积云、碎层云、碎雨云,它们之间在外形及成因上有何不同?

6.卷层云和高层云、高层云和雨层云、雨层云和层云,各有何异同之处?

7.卷积云和高积云、高积云和层积云,各有何异同之处?

精品文档

精品文档

8.简述云形成的基本过程。

9.简述云量和云高的观测方法。

10.高云族、中云族、低云族各有何特征?

11.哪些天气现象与能见度有关?

12.积雨云的出现可能会带来哪些天气现象?

13.当雨很小时如何与毛毛雨区分?

14.如何区别霰和米雪?

15.如何区别冰雹和冰粒?

16.如何区别雾松和雨松?

17.如何区别吹雪和雪暴?

18.如何区别浮尘与霾?

19.如何区别霾与轻雾?

20.浮尘、扬沙、沙尘暴间的区别如何?

21.大风、飑、尘卷风、龙卷风间的区别如何?

22..如何确定“能见”和“不能见”,白天和夜间有何不同?

23.夜间能见度目标灯的选择有哪些要求?若在7000米处有60W的灯光恰好能见,能见度应为多少米?

精品文档

精品文档

24.无灯光目标物的情况下,夜间能见度如何测定?

25.为什么远处目标物有时能看得清楚,有时又看得不清楚?试就其物理原因解析之。

26.气象能见距离为10千米,问在10千米处有一以天空为背景视角大于30′的白色建筑物是否能见?为什么?

27.气象能见距离与气象光学视程是否相当?某一目标物按气象能见度定义它刚好能见,问它是否在气象光学视程之内?

28.什么是温度?温标?常用温标有哪几种?绝对温标是如何确定的?它与经验温标如何换算?

29.试述玻璃液体温度表的测温原理,并比较水银与酒精温度表的优缺点。

30.最高和最低温度表的构造与性能有何不同?

31.双金属片测温原理是什么?试从测温公式讨论如何提高双金属片的测温灵敏度?

32.热电偶测温原理是什么?测温方法主要有哪两种?

33.金属导体电阻与半导体热敏电阻的测温特性有何不同?

34.试述用平衡电桥法和不平衡电桥法测量温度有什么不同?各有哪些优缺点?

精品文档

精品文档

35.什么叫测温仪器的热滞现象?热滞系数λ值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怎样理解热滞系数λ的定义?

36.为什么说测温仪器的滞后性能使仪器对温度具有自动平均的能力?测温仪器的热惯性系数是越小越好呢?还是越大越好?

37.在自然条件下进行气温的测定存在的主要问题是什么?怎样解决?

38.介质温度随时间呈线性变化时的热惯性误差的特点。

39.介质温度不变时的热惯性误差的特点。

40.介质温度随时间呈周期性变化时的热惯性误差的特点。

41.热滞系数λ值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怎样理解热滞系数λ的定义?

42.通常表示空气中湿度的特征量有哪些,定义如何?

43.气温是否一定大于露点温度,为什么?

44.干湿球温度表为何可用来测定空气湿度?

45.干湿表测湿系数A与风速的关系如何?为什么会随风速的变化而变化?

46.为什么在-10℃时,即停止使用干湿表测湿?

47.使用百叶箱通风干湿表,为什么能大大提高测湿准确性?

48.干湿表测湿有哪些误差?

49.为什么毛发表不用固定器差,而用毛发湿度表订正图来订正?

精品文档

精品文档

50.为什么毛发表的刻度不均匀,而湿度计自记纸的刻度却是均匀的?

51.什么是气压?大气中气流的运动对气压有什么影响?气压的常用单位是什么?如何换算?

52.常用的测压方法有哪些?

53.水银气压表的测压原理如何?如果用两支内管粗细不同的气压表同时进行观测,水银柱高度是否一样,为什么?

54.动槽式水银气压表和定槽式水银气压表的构造主要有什么不同?

55.定槽式水银气压表为什么要进行标尺补偿,原理如何?

56.定槽式水银气压表槽内的隔板有何作用?

57.水银气压表的仪器误差主要有哪些?如何避免和消除?

58.水银气压表为什么要进行读数订正?试说明各项订正的物理意义。

59.为什么要进行海平面气压订正?其订正值的准确度与什么因素有关?为什么?

60.海平面气压订正中的高度差订正与本站气压订正中的高度重力差订正有何不同?

61.金属空盒有哪些特性?为什么弹性空盒可以作为测压仪器的感应器?

62.新式空盒一般被压成波纹形,为什么?

精品文档

精品文档

63.空盒弹性后效的主要特点是什么?

64.试述空盒气压表和气压计的构造原理。

65.水银气压表读数与空盒气压表读数,在求本站气压时有何不同?

66.海平面气压换算中的高度差与本站气压订正中的高度重力差有何不同?

67.试述风向标测定风向的原理。各种风标各有什么优缺点?

68.试述杯形风速器的测风原理。它为什么不宜测定瞬时风速?

69.为什么现在常见的风杯形风速器均采用三杯圆锥形?

70.试述旋转风速表的过高效应。

71.试述电接风向风速计的基本构成及各部分的作用。

72.电接风向风速计风杯感应出的风速是如何传递到指示器和记录器中的?

73.电接风向风速计风杯转动频率与风速有何关系?

74.为什么电接风向风速计自记纸整理出来的是十分钟的平均风速和最多风向?风速小数部分为什么只能是0,3,7?

75.电接风向风速计自记纸上的风向坐标从上到下的顺序为什么不按东、东南、南、……的顺序排列,而是按南、北、东北、……的顺序排列?

76.对测风仪器的安装有什么要求?为什么?

77.从风标影响的观点来说,对风标应有怎样的要求?

精品文档

精品文档

78.某测站某次定时观测,从仪器上读到的风向风速值,是否表示当地该时的风向风速值?

79.我国气象台站的降水观测包括哪些内容?什么是降水量和降水强度?

80.雨量器、雨量计器口变形或器口不水平,对降水量测定的准确度有何影响?为什么?

81.用雨量器测量降水量,仪器的放大率与什么因素有关?

82.影响降水量测定的因素是什么?

83.虹吸式雨量计的作用原理如何?仪器的放大率与什么因素有关?仪器的精确度主要与什么因素有关?

84.试述翻斗式遥测雨量计的构造原理。

85.试述虹吸雨量计的作用原理。正常情况下,雨量自记纸上的曲线形式如何?为什么?

86.比较20cm口径小型蒸发器与E-601型蒸发器的精度,并说明理由。

87.辐射观测主要有哪些项目?有哪些主要仪器?它们的感应原理有何不同?

88.直接辐射与散射辐射有何区别?

89.用仪器测量太阳直接辐射时,会对测量带来什么影响?

精品文档

精品文档

90.Angstrom绝对日射表为什么是补偿式的绝对日射表?

91.什么是相对辐射仪器的换算因子?

92.暗筒式日照计的感光迹线受哪些因素的影响?有何特点?

93.试述暗筒式日照计的作用原理。

94.试述聚焦式日照计的作用原理。

95.如果暗筒式日照计安置时东西不水平或南北线没有对准,感光迹线会如何?

96.试比较暗筒式日照计和聚焦式日照计的优缺点。

97.暗筒式日照计的日照迹线方程所描述的迹线有何特点?

98.测定高空风有哪几种方法?这些方法有什么特点?

98.试述单经纬仪测风的基本原理,并说明单经纬仪测风中风向、风速是如何确定的。

99.测风气球的总举力和净举力与哪些因素有关?要保持净举力不随气球的上升而改变,必须满足什么条件?

100.测风气球的理论升速与实际升速是否相同?为什么?

101.由气球的升速公式讨论影响气球升速的诸因素。

102.双经纬仪测风原理和单经纬仪有何不同?它有什么优点?

精品文档

精品文档

103.水平面投影法和铅直面投影法计算气球高度有什么不同?

104.矢量法计算气球在空间的位置有哪些特点?其主要原理是什么?

105.简述二次雷达测风中测距和测角的基本原理,说明701雷达的基本组成和各部分的主要作用。

106.测风气球的理论升速与实际升速有何差异,形成的原因如何?

107.何谓自动气象站,其基本形式有哪些?

108.试述自动气象站各种形式的基本特点。

109.试述自动气象站的基本组成及其各部分的作用。

110.GZZ2-1型探空仪分别用那种感应元件来测定气压、温度、湿度等气象要素?

111.GZZ2-1型探空仪的编码机构如何将感应元件的机械位移转换成电码信号?

112.什么是遥感,可分为哪几种类型?

113.何谓主动遥感,主要包括哪些探测方式,各有何特点?

114.何谓被动遥感,主要包括哪些探测方式,各有何特点?

115.述双金属片温度计的测温原理。若假定双金属片的主动片及被动片的精品文档

精品文档

线胀系数分别为α1和α2,在温度0℃时,双金属片没有发生弯曲,主动片及被动片的长度均为L0,其厚度分别为h1和h2,试推导双金属片的自由端的位移量λ与温度t的变化关系式,并画出简图。

116.试述常用的测湿方法和其代表仪器及测量原理。

117.试述毛发的特性?为什么毛发表不用固定器差,而用毛发湿度表订正图来订正?

118.干湿球温度表为何可用来测定空气湿度?干湿表测湿系数A与风速的关系如何?为什么会随风速的变化而变化?

119.通过大气探测课程的学习,谈谈你对科研工作的初步认识。

四、计算题

1.设测风气球的升速为100米/分。第2分钟时的仰角为45°,方位角为30°;第4分钟时的仰角为45°,方位角为30°。求2~4分钟的平均风速及风向。

2.一个测温元件的热惯性系数λ=50秒,当时它与介质的温度差为10℃,若要

求读数精确到0.1℃(即测温仪器的示度与介质的温度之差小于0.1℃),则需要的精品文档

精品文档

感应时间为多长?

3.空大气探测中,设温度的铅直递减率为dθ/d z=0.065℃/米,探空仪的上升速度为d z/d t=6米/秒(相当于气球升速400米/分),若测温元件的热惯性系数为λ=50秒,试求出测温仪器的热惯性误差。

4.根据下述条件,求出本站气压。测站海拔高度200米,纬度56°14ˊ,经仪器差订正后的水银气压表读数为1018.1hPa,气压表附温为12.7℃。

5.本站气压为1010.0hPa,海拔高度70米,气温为6.2℃,前12小时的气温为-2.6℃,求海平面气压。

6.国产DYJ-1型气压计的第一组杠杆的放大率为6倍,第二组杠杆的放大率为9倍,两次放大的总放大率是多少?

7.20cm雨量器专用量杯损坏,又无备份件,用普通量杯量得水量为

219.8cm3,其降水量是多少?

精品文档

精品文档

8.雪深度、雪压在什么条件下观测?某次用体积量雪器观测得到容积等于

440cm3的水,求雪压。

9.用称雪器称量得某样本秤杆刻度数m=5.9,求雪压。

10.我们需要气球的标准升速为100米/分,根据观测得到P=720mmHg,T=20℃。假如我们称出的球皮和附加物的重量B=10g,求A 值。

11.设单经纬仪测风时气球的升速W=100米/分,第3分钟时的仰角α3=45.0°,方位角β3=73.0°;第4分钟时的仰角α4=45.0°,方位角β4=73.0°;求3~4分钟的平均风速V及风向G。

12.设单经纬仪测风时气球的升速W=200米/分,第2分钟时的仰角α2=21.5°,方位角β2=246.0°;第4分钟时的仰角α4=20.5°,方位角β4=253.0°;求2~4分钟的平均风速V及风向G。

精品文档

语言学概论课后习题

第一章语言和语言学 第一节语言的性质和范围 一、为什么说社会性是自然语言的本质属性?为什么说语言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 语言依存于社会,是社会的交际工具,社会性是自然语言的本质属性。自然语言从形成到发展变化,直至消亡,都取决于社会意志和社会需要。离开了社会,语言就不可能生存和发展。 1)自然语言是由特定的社会群体共同约定成俗的,而不是由个别人或少数人创造的;2)语言的发展变化也离不开社会,无论是新词的产生还是旧词的消亡,都取决于社会交际的需要;3)一种语言如果不再为社会交际所需要,不再作为社会交际而被使用,就会消亡,如古代拉丁语,中国古代鲜卑语、现代满语;4)由于自然语言由生到长到死整个生命过程都取决于社会,取决于社会交际的需要,而且从语言的功能来看,虽然语言有很多功能,但是社会交际功能是其本质功能,其他功能都是派生功能,所以说社会性是自然语言的本质功能。 语言是音义结合的符号,音义结合是社会约定俗成的。 1)语言是一种复杂的符号系统,是人类进行社会交际个思维认知的工具。语言是人类社会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社会联系的主要纽带。(1914年列宁《论民族自决权》)2)语言是人类特有的交际工具,动物不具有; 3)语言是适应社会交际需要产生和发展的,是人类用于言语交际和信息交流的工具; 4)除语言外,人类也有其他的交际工具,但其他交际工具都可以归为副语言,是辅助性的交际工具,而语言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语言是独立的交际工具,是第一性的,表达功能最强,使用范围最广。如果没有语言,那些依附于语言的副语言就不可能存在,而仅靠独立性副语言,是无法满足社会交际需要的; 5)语言虽然有许多功能,但是社会交际功能是语言的本质功能,是其他功能的基础,因为语言就是为了适应社会交际需要而产生和发展的。 二、什么是符号?语言符号有什么特点? 符号是具有某种代表意义的标识,来源于规定或约定成俗。如果用甲事物代表乙事物,而甲乙事物之间并没有必然的联系,那么甲事物就是代表乙事物的符号。其中,甲事物是符号的能指(形式),乙事物是符号的所指(内容),符号能指和所指之间的关系是约定成俗的。 语言符号是根据社会约定成俗使用某种特定的物质实体代表某种特定的意义而形成的这种实体和意义的结合体。它主要有以下几方面相互关联的特征: 1)语言符号的任意性和理据性; 2)语言符号的线条型和层次性; 3)语言符号的稳固性和渐变性; 三、语言和言语有什么区别和联系? 语言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语言指语言系统,言语活动和言语作品,狭义的语言仅指语言系统,而言语则包括言语活动和言语作品。 语言和言语既相互区别又相互联系、相互依存,主要区别在于: 1)语言是抽象的,言语是具体的; 2)语言是社会的,言语是个人的; 3)语言是现成的;言语是临时的; 4)语言是有限的,言语是无限的; 5)语言是稳定的,言语是多变的;

大气探测学-习题及答案-单元复习要点

单元复习要点 〈〈大气探测学》第1单元复习要点 1、名词解释: 大气探测的精确度、灵敏度、惯性、分辨率、量程、代表性、比较性。 2、简述大气探测的对象、任务和特点。 3、熟记三族、十属、二十类云的中文名和国际简写。 4、解释积状云、层状云、波状云的形成机理和基本特征。 5、解释卷积云与高积云、高积云与层积云各有何异同? 6、解释卷层云与高层云、高层云与雨层云、雨层云与层云有何异同? 7、解释荚状、堡状、絮状云、钩状云的形成机理,各代表什么气层状况? 8、解释碎积云、碎层云、碎雨云的外形与成因有何不同? 9、简述对流云从淡积云Cu hum发展到鬃积雨云Cb cap的物理过程。 10、熟记CK CM、CL云码所代表的云属、云状及其天气意义和演变规律。 11、能见度的器测法主要有哪几种,说明它们的优缺点和探测原理。 12、请写出水平均一大气的目标物亮度方程,并说明方程各项的意义。 13、请写出人眼所见目标物的总视亮度方程,并说明方程各项的意义。 14、请写出目标物一水平天空背景亮度对比度衰减规律方程,并说明各项意义。 15、说明浮尘与霾;霾与轻雾;浮尘、扬沙、沙尘暴及尘卷风天气现象的形成机理,并写出其符号。 16、简述形成连续性、间歇性和阵性降水的物理机理及判断特征。

17、译出下列电码:10025, 11308, 29060, 39665, 40026, 52146, 54000, 60032。 〈〈大气探测学》第2单元复习要点 1. 什么叫温标?常用温标有哪几种?如何换标? 2. 试述玻璃温度表测温原理。 3. 试述最高最低温度表测温原理。 4. 试述双金属片测温原理。 5. 试述平衡和不平衡电桥测温原理。 6. 推导线性化输出平衡电桥电阻r1,r2,r3的计算式。 7. 说明温度热滞系数的物理意义及特性。 8. 如何测定温度表的热滞系数? 9. 一支热滞系数为100S的温度表,温度30C时,观测环境20C的空气温度,精度要求为0.1C,需要多少时间才能观测? 10. 百叶箱气温日变化振幅A0 =10C,要求日振幅误差小于0.1C,计算热滞系数。 11. 气温测量中一般采用哪些方法预防辐射误差? 12. 简述干湿球温度表的测湿原理。 13. 干湿球温度表A值与哪些因素有关? 14. 为什么采用人工通风的干湿球温度表能提高测量精度? 15. 简述露点仪的测量原理。 16. 影响露点仪测量精度的因素有哪些? 17. 测量湿度的方法有哪几种?简述原理。

最新大气探测学复习题

大气探测学复习题 1、大气探测按照探测方法分:目测(云、能、天)、直接探测(探测仪 器与被测大气直接接触,如玻璃液体温度表测量气温的方法。目前直接探测正向遥测方向发展,如自动站的温度传感器)和遥感(又称间接探测,指仪器与被测大气不直接接触进行的探测,分为主动遥感和被动遥感)三种。 2、大气探测按照探测范围分:地面气象观测和高空气象探测两种。按 照探测平台分:地基探测、空基探测和天基探测。按照探测时间分:定时观测和不定时观测。WMO又把定时观测分为基本天气观测和辅助天气观测,两者均参与全球气象资料的交换。 3、一个比较完整的现代化大气探测系统,包括探测平台(基础)、探测 仪器(核心)、通讯系统(纽带)、资料处理系统(不可或缺)。 4、大气探测学主要研究内容:研究大气探测系统的建立原则和方法, 以便获得有代表性的全球三维空间分布的气象资料;制定大气探测技术规范来统一各种观测技术和方法,使其标准化,确保气象资料具有可比较性;研制探测仪器标准计量设备,制定计量校准方法,确保测量结果的准确性。 5、传感器或测量系统的校准是确定测量数据有效性的第一步。校准是 一组操作,是指在特定条件下,建立测量仪器或测量系统的指示值雨相应的被测量(即需要测量的量)的已知值之间的关系。主要确定传感器或测量系统的偏差或平均偏差、随机误差、是否存在任何阈值或非线性响应区域、分辨率和滞差。 6、校准结果有时可以用一个校准系数或一序列校准系数表示,也可以 采用校准表或校准曲线表示。 7、随机误差是不可重复的,也是不可消除的,但是它能够通过在校准 时采用足够次数的重复测量和统计方法加以确定。 8、根据国际标准化组织(ISO)的定义,标准器可分基准、二级标准、 国际标准、国家标准、工作标准、传递标准、移运式标准等。基准设置在重要的国际机构或国家机构中。二级标准通常设置在主要的校准实验室中。工作标准通常是经过用二级标准校准的实验室仪器。工作标准可以再野外场地作为传递标准使用。传递标准既可用于实验室也可在野外场地使用。

大气压强题库(含答案)

大气压强 一、填空题(本题包含20小题) 1.著名的_________实验证明了大气压强的存在.________实验第一次测定了大气压强的数值.一标准大气压相当于____厘米高的水银柱产生的压强,合________帕,约________帕. 2.把钢笔水吸入笔囊中是利用了_______________的作用。 3.在做托里拆利实验时,如果把玻璃管倾斜一定角度,玻璃管水银柱的长度将_______;水银柱的高度______.(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4.已知实验室所在地大气压为1标准大气压,在如图所示的托里拆利实验中,管水 银上方为真空,则管A点的压强为_______毫米汞柱,槽B点的压强为_______毫米汞 柱. 5.在做托里拆利实验时,不小心管进入了一点空气,测得的结果是730毫米汞柱,而当时实际大气压的值是756毫米汞柱,那么管中水银面上方空气的压强是________毫米汞柱. 6.做托里拆利实验,玻璃管灌入的液体是_______.若管灌入的是水,当玻璃管倒置在水里,要求管顶出现真空,玻璃管至少要约_____米;若管灌入的是煤油,则玻璃管至少要约_____米.(ρ油=0.8× 103kg/m3)(在一标准大气压下) 7.在标准大气压(1.0l×l05Pa)下,面积为20m2的房顶上表面受到的大气压力的大小为__________N.8.在玻璃瓶装一些水,用一个插有两端开口细管的塞子将瓶口塞紧,如图所示, 从细管的上端向瓶用力吹气,当停止吹气后,你将看到的现象 是,你认为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是。 9.某同学在实验室里读出水银气压计的示数为74cm,当地大气压强的大小为 ____________Pa(g=10N/kg,水银的密度为13.6×103㎏/m3),由此可知,当地位置 比海平面________选填"高"或"低")。 10.在海拔3000m以上的高原地区,汽车发动机的冷却水容易沸腾,是因为高原地区气压_______1标准大气压,水的沸点__________100℃。而人在该地区吸气困难,与在平原相比,吸气时肺的容积要扩得更______些,肺的气压要变得更_______ 些。 11.高压锅是人们喜欢的节能、节时的炊具。再使用时,由于锅气体的压强比外界大气压高,所以水的_________提高,食物可以很快煮熟。 12.煮牛奶时,为了保持牛奶的营养成分,不能用高温煮沸。为此,人们制造了一种"低压锅"。用这种锅煮牛奶,可以使牛奶里的水不到100℃就沸腾。这种"低压锅"的物理原理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语言学概论课后练习汇总

语言学概论课后练习汇总 第一章总论 本章思考题: 1.“在现代科学体系中语言学是领先和关键的学科。”怎样理解这句话的含义? 2.你怎样理解应用语言学这一术语? 3.有人说转换生成语言学是语言学的革命,有人则说它是“毒蛇蛋”;有人说它不断改变看法是理论上的不一贯,有人则说它是理论上的发展。你认为应该怎样正确看待转换生成语言学? 4.张三和李幺妹刚给2岁的孩子过完两周岁的生日,两人就为小孩的培养问题争吵了起来。张三说:“应该教儿子识字了。”李幺妹说:“应该教儿子学音乐。”请从语言学的角度给他们一点建议。 练习题 名词解 1.语言学 2.小学 3.专语语言学 4.共时语言学 5.历时语言学 二、填空题 1.语言学的三大发源地是______、______、______。 2.我国传统的语文学统称“小学”,包括______、______、______三方面。 3.研究语言的结构,主要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四个部分。 4.语言是传递信息的过程,主要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五个阶段。 5.专语语言学可以从______和______两个方向研究语言,分别被称为______语言学和______语言学。 6.______语言学的建立,标志着语言学开始走上独立发展的道路。 7.布龙菲尔德的代表性著作______是美国结构主义语言学的奠基性著作,对美国结构主义语言学的形成、发展有重要的作用。 8.______被称为现代语言学之父,其代表作《普通语言学教程》在语言学史上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 三、问答题 1.古代的语言研究和今天的语言研究有哪些不同之处? 2.语言交际过程分为哪几个阶段?请举例说明。(可结合分析任举一个句子作说明.) 3.“语言学既是一门古老的学科,又是一门年轻的学科;既与社会科学有密切的联系,又与自然科学有密切的联系。”怎样理解这句话的含义? 4.语言学有哪些作用?请结合实际加以说明。(结合实际部分可以根据自己的学习,工作或生活经历举例) 5.简述语言学的分类。

大气探测学复习思考题版

大气探测学复习思考题(2011版)一、写出下列云状的国际简写或由国际简写写出云状学名 浓积云Cu cong 碎积云Fc 淡积云Cu hum 秃积雨云Cb calv 鬃积雨云Cb cap 荚状层积云Sc lent 堡状层积云Sc cast 透光层积云Sc tra 积云性层积云Sc cug 蔽光层积云Sc op 层云St 碎层云Fs 雨层云Ns 碎雨云Fn

透光高层云As tra 蔽光高层云As op 透光高积云Ac tra 蔽光高积云Ac op 堡状高积云Ac cast 荚状高积云Ac lent 积云性高积云Ac cug 絮状高积云Ac flo 毛卷云Ci fil 密卷云Ci dens 伪卷云Ci not 钩卷云Ci unc 匀卷层云Cs nebu 毛卷层云Cs fil 卷积云Cc 二、解释名词 大气科学、大气探测、气象资料的代表性、气象资料的准确性、气象资料的比

较性、云、、云量、天气现象、气象能见度、气象光学距离、气温、摄氏温标、华氏温标、热电现象、热滞系数、百叶箱、湿度、露点温度、盖﹒吕萨克尺度、气压、本站气压订正、海平面气压订正、风、阵风、降水量、蒸发量、积雪、太阳常数、直接辐射、雾、环日辐射、散射辐射、全辐射、净辐射、日照时数、高空测风、单经纬仪定点测风、双经纬仪基线测风、一次雷达、二次雷达、测风雷达的测角原理、等信号强度法、自动气象站、遥感、主动式大气遥感探测、被动式大气遥感探测、激光雷达、声雷达、可见光探测、红外辐射探测、微波探测、大气边界层探测、气象塔、对比视感阈 三、简述或论述下列各题 1.为什么要提出气象观测资料的“三性”? 2.什么是观测资料的测站代表性和区域代表性? 3.怎样来衡量观测资料的代表性和准确性?它们之间有何关系?怎样保证比较性? 4.淡积云、浓积云、秃积雨云、鬃积雨云,它们之间的区别界限是什么? 5.碎积云、碎层云、碎雨云,它们之间在外形及成因上有何不同? 6.卷层云和高层云、高层云和雨层云、雨层云和层云,各有何异同之处? 7.卷积云和高积云、高积云和层积云,各有何异同之处?

大气污染控制工程试题库参考答案版

《大气污染控制工程》试题库 一、选择题(每小题4 个选项中,只有1 项符合答案要求,错选、多选,该题不给分) 1. 以下对地球大气层结构的论述中,错误的是()。 A. 对流层的厚度随地球纬度的增加而降低。 B. 暖层空气处于高度的电离状态,故存在着大量的离子和电子。 C. 平流层的气温几乎不随高度变化。 D. 中间层的气温随高度的增加而增加,该层空气不会产生强烈的对流运动。 2. 目前,我国排放大气污染物最多的是()。 A. 工业生产。 B. 化石燃料的燃烧。 C. 交通运输。 D. 生态环境破坏。 3. 烟囱上部大气是不稳定的大气、而下部是稳定的大气时,烟羽的形状呈()。 A. 平展型。 B. 波浪型(翻卷型)。 C. 漫烟型(熏蒸型)。 D. 爬升型(屋脊型)。 4. 尘粒的自由沉降速度与()的成反比。 A. 尘粒的密度。 B. 气体的密度。 C. 尘粒的粒径。 D. 气体的粘度。 5. 处理一定流量的气体,采用()净化时,耗用的能量为最小。 A. 重力除尘装置。 B. 惯性除尘装置。 C. 离心力除尘装置。 D. 洗涤式除尘装置。

6. 电除尘装置发生电晕闭塞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A. 烟尘的电阻率小于104 1 ? cm。 11 B. 烟尘的电阻率大于10 ? cm。 C. 烟气温度太高或者太低。 D. 烟气含尘浓度太高。 7. 在以下关于德易希方程式的论述中,错误的是()。 A. 德易希方程式概括了分级除尘效率与集尘板面积、气体流量和粉尘驱进速度之间的 关系。 B. 当粒子的粒径相同且驱进速度也相同时,德易希方程式可作为除尘总效率的近似估 算式。 C. 当粒子的粒径相同且驱进速度不超过气流速度的10?20%时,德易希方程式可作 为除尘总效率的近似估算式。 D. 德易希方程式说明100 %的分级除尘效率是不可能的。 8. 直接应用斯托克斯公式计算含尘气流阻力的前提是()。 A. 颗粒雷诺数Rq三1,颗粒直径大于气体分子平均自由程。 B. 1 v Re p< 500,颗粒直径大于气体分子平均自由程。 C. 500< Re p< 2X 105,颗粒直径大于气体分子平均自由程。 D. 颗粒雷诺数Re p W 1,颗粒直径小于气体分子平均自由程。 9. 在以下有关填料塔的论述中,错误的是()。 A. 产生“塔壁效应”的主要原因是塔径与填料尺寸的比值太小。 B. 填料塔是一种具有固定相界面的吸收设备。 C. 当烟气中含有悬浮颗粒物时,填料塔中的填料容易堵塞。 D. 填料塔运行时的空塔气速一定要小于液泛气速。 10. 在以下有关气体吸附穿透曲线的论述中,错误的是()。 A. 穿透曲线表示吸附床处理气体量与出口气体中污染物浓度之间的函数关系。 B. 穿透曲线的形状取决于固定吸附床的操作条件。 C. 穿透曲线表示吸附床床层厚度与出口气体中污染物浓度之间的函数关系。 D. 穿透曲线斜率的大小可以反映吸附过程速率的快慢。 11. 在以下石灰或石灰石湿式洗涤法烟气脱硫的化学反应式中,( D )是对吸

(完整版)大气探测学习题整理

大气探测从原理上区分有哪几种方法? 大气探测从原理上一般分为直接测量和遥感测量 直接测量:探测器(感应)直接放入大气介质中,测量大气要素。直接测量包括现场测量和遥测两种方式。遥感探测:通过大气中传播的要素信息反演出大气要素的时空分布。遥感测量课一份为主动遥感和被动遥感 大气探测的”三性”要求是哪些?如何保证大气探测资料的代表性和可比性? 三性:准确性、代表性、比较性。准确性反映测量值与真实状况的差别,我们希望准确性要适当的高(即误差要小到慢速使用目的的要求)。代表性是指所测得的某一要素值,在所规定的精度范围内,不仅能够反映观测站该要素的局地情况,而且能够代表观测站周围一定范围内该要素的平均情况。代表性分为空间代表性和时间代表性,指观测资料所能代表的空间范围是时间间隔。我们对观测资料的代表性要求,与分析和应用的各种现象的时间和空间尺度两者均有关 代表性分为空间代表性和时间代表性。要保证大气探测资料的空间代表性,原则上要确定台站地形具有典型性。站址的选择、观测站的建立要防止局地地形地物造成大气要素不规则变化。一般说来,平原地区的台站资料代表性较好,山区、城市台站资料代表性较差。要保证时间代表性,则要保证大气要素观测的同时性 要保证大气探测资料的可比性,则要求观测时间、观测方法、仪器类型、观测规范、站台地理纬度、地形地貌条件等的一致性 淡积云、浓积云、秃积雨云、鬃积雨云,它们之间的区别界限是什么? 由淡积云-浓积云-秃积雨云-鬃积雨云的对流增强时依次发展形成的为低空积状云的四个阶段。当对流减弱,云内下沉气流占主导作用时,云体将逐渐瓦解消散,演变成其它的云。(1)淡积云;云的个体不大,轮廓清晰,底部较平,顶部呈圆弧形凸起,垂直发展不旺盛,云底较扁平,薄的云块呈白色,厚的云块中部有淡影。分散在空中,晴天常见。浓积云:云的个体高大,轮廓清晰,底部较平、阴暗,垂直发展旺盛,垂直高度一般大于水平宽度,顶部呈圆弧形重叠凸起,很象花椰菜。秃积雨云:这种云是浓积云向鬃积雨云发展的过渡阶段。云顶已开始冻结,云顶花椰菜形的轮廓渐渐模糊,丝絮状结构还不太明显,云体其余部分仍具有浓积云特征。这是积雨云的初始阶段,存在时间较短促。鬃积雨云:这种云是积雨云发展的成熟阶段。由秃积雨云发展而成。云顶白色,丝絮状结构明显,常呈马鬃状和铁砧状,底部阴暗,气流混乱 云的观测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主要内容是判定云状、估计运量、测定云高、选定云码 简述云形成的基本过程 云的形成过程是空气中的水汽由各种原因达到过饱和而发生凝结或凝华的过程 水汽要凝结成水滴或凝华成冰晶而形成云,必须具备两个基本条件:一是要有水汽凝结核,二是要有水汽过饱和,二者缺一不可。大气中一般不缺乏凝结核,因此,形成云的最关键问题,还在于应有水汽的过饱和 气象能见距离为10千米,问在10千米处有一以天空为背景视角大于30′的白色建筑物是否能见?为什么? 不能。能见度是指视力正常(对比视感阈为0.05)的人,在当时天气条件下,能够从天空背景中看到和辨认出目标物(黑色,大小适度)的最大水平距离;所以在10千米处有一以天空未背景视角大于30°的白色建筑物不能看见 浮尘与霾、霾与轻雾的区别 形成浮尘的沙尘是由远处传播而来,而霾不是。一般浮尘的能见度更小,并且垂直能见度也不大。霾常出现在干燥时期,浮尘不一定。霾和轻雾的组成不同,霾是大量沙尘漂浮在空气

语言学概论复习题

《语言学概论》复习题 一、名词解释 言语:言语是利用语言进行交际的行为和结果。 征候: 音位变体:音位变体是指处于互补关系中的各个音素被看成同一音位在不同位置上的代表,是同一个音位的不同的变异形式。 音步:语流中大致等距离出现的若干(北京话和英语为两个)音节的节奏单元。 词法:指的是包括词类和各类词的构成、词形变化的规律和类型。 句法:指的是短语、句子的结构规律和类型。 语法学分词法和句法两个部分,词法的研究范围包括词类和各类词的构成、词性变化(形态)。句法的研究范围是短语、句子的结构规律和类型。 词缀又分为屈折词缀和派生词缀两类。 派生词缀:派生词缀是加在词干上构成新词的词缀。这种构成新词的方法叫派生法,所构成的词叫派生词。派生词缀又根据在单词中的位置分为前缀和后缀两类。 屈折词缀:屈折词缀加在词干的后边,不构成新词,传递不同的语法关系或语法范畴,如数、时、格等。如books中的-s是屈折词缀,传递复数;wiser中的-er是屈折词缀,传递比较级概念,等。 孤立语:又称分析语或词根语,这类语言的特点在于其一般不是通过词的内部形态变化(又称作屈折变化)来表达语法的作用,而是通过独立的虚词和固定的词序来表达语法意义,而且一般而言,分析语缺乏多数的格变化。汉语、彝语、壮语、苗语、越南语都是孤立语。需要注意的是,"孤立语言"与"孤立语"是不相同的,"孤立语言"指的是与任何其它的语言不存在亲属关系的语言。 屈折语:是以词形变化作为表示语法关系的主要手段的语言;特点是有丰富的词形变化来表示词与词之间的关系;以俄语、英语为代表。 黏着语:一种语言的语法类型,通过在词根的前中后粘贴不同的词尾来实现语法功能。日语、土耳其语是典型的黏着语。 复综语:按类型分类法分类的语言的一种。特点是把主语、宾语和其它语法项结合到动词词干上,以构成一个单独的词,但表达一个句子的意思。 词义:是词的内容,是主观主体对客观事物现象的反映,包含着人们对客观事物各种特点的认识。词义所反映的是有关客观事物现象的一般的或本质的特点.特点:概括性--一般性、模糊性、全民性。 上下位义:词义的上下位关系指词义反映的现象之间具有包含和被包含的关系:上位义更具概括性,所反映的现实现象比下位义多。 语义角色:语义角色是根据句中名词与动词的语义关系而抽象出来的,它们反映了人们对古往今来变动不居的人类经验中"物体"与"动程"多种多样具体关系的模式化抽象。基本语义角色有:施事、受事、与事、主事、致事。外围语义角色主要有:工具、方所、时间。 真值:从语言和思维的关系看,词义表达的是"概念",句义表达的则是说话者对现实世界中某个现象或事件的"判断"。句子所表达的"判断"是否真实地反映了现实世界中真实的现象或事件,语义学中看作是"句子真假"或"句子的真值"问题。 蕴涵:通俗的说,句子真值的蕴涵关系就是,从一个句子的句义一定可以推导出另一个句子的句义,反向推导却不成立。句义间的蕴涵关系直接与词义的上下位关系相关。(例:a、

大气探测复习题讲解

大气探测学 1、按照探测方法分,大气探测分目测、直接探测和遥感三种。 2、所谓遥感,又称为间接探测,就是指仪器与被测大气不直接接触进行的探测。遥感又分为主动遥感和被动遥感。主动式大气遥感是指遥感器向大气发射信号,并通过接收被大气散射、吸收或折射后的信号,从中反演气象要素的方法和技术。被动式大气遥感是指遥感器接收大气自身发射或散射的自然信号,从中反演气象要素的方法和技术。 3、按照探测范围分,大气探测分为地面气象观测和高空气象探测两种。 4、地面气象观测是指在地面上以目力或仪器对近地面层的大气状况和天气现象进行的观测。 5、高空气象探测,是指对自由大气各气象要素的直接或间接探测。 6、常规的高空气象探测,是指利用气球携带无线电探空仪对空中气温、湿度、气压和风进行的探测,其最大探测高度为35km,又称为无线电高空气象探测。 7、按照大气平台分,大气探测分为地基探测、空基探测和天基探测。 8、按照探测时间分,大气探测分为定时观测和不定时观测。 9、一个比较完整的现代化大气探测系统,包括探测平台、探测仪器、通信系统和资料处理系统四部分。 10、根据国际标准化组织(ISO)的定义,标准器可分为基准、二级标准、国际标准、国家标准、工作标准、传递标准、移云式标准等。

11、在气象测量中,铂电阻温度传感器已基本取代了400多年的玻璃温度表,其测量误差不超过+-0.2℃。 12、目前湿敏电容传感器的测量准确度在0℃以上只能达到3%-5%RH,在0℃以下为5%-8%RH,在低湿条件下其测量准确度虽然高于铂电阻通风干湿表,但在5℃以上时要比铂电阻通风干湿表低。 13、短波辐射的测量准确率达到1%-2%,长波辐射的测量准确率达到2W.m-2 14、大气探测在未来15-20年内,大气探测将向以下几个方发展。(1)、地面气象观测以自动气象站为主,组成自动遥测网。 (2)、电子探空仪、GPS探空仪取代机械探空仪应用于业务系统。(3)、各种遥感设备加入到大气探测业务中,成为中、小尺度系统监测的重要设备。 (4)、GNSS(全球导航卫星系统)技术应用于大气探测中,与进一步发展的卫星监测网组成互为补充的天基、地基综合监测网。 (5)、气象卫星遥感探测向全天侯、多光谱、更高分辨率定量探测方向发展。 15、天基观测系统以极轨、静止两个系列气象卫星和气象小卫星为主,实现对地球全天侯、多光谱、三维的定量观测。 16、空基观测系统以GPS气球探空系统为主,实现对大气水汽总量和垂直分布的监测。 17、地基观测系统由地面常规观测系统、地基高空观测系统、地基特种观测系统、地基移动观测系统组成。

大气物理学题库_答案

大气物理学题库答案

二、填空题 1.氮气、氧气、氩气(或N2、O2、Ar) 2.原始大气、次生大气、现代大气 3.基尔霍夫定律、普朗克定律、斯蒂芬-玻尔兹曼定律、维恩定律。

4. 核化(或填异质核化)、凝结、碰并、连锁; 5. 水云、冰云、混合云; 6. 色; 7. 爱根核,大核,巨核; 8. 增加空气中的水汽、降温。 9. CO2、O3; 10. 瑞利散射, 米散射, 几何光学散射; 11. 宇宙射线 地壳αβγ射线作用 大气中放射性元素 12. 低气压、高气压、低压槽、高压脊、鞍型气压场 13. Kirchhoff (或基尔霍夫) 14. 紫外光、红外光 15. 辐射平衡、热量平衡, 潜热 、感热,太阳辐射,大气 。 16. 高压、低压 17. 冷却、增湿、冷却、增湿 18. 日地平均距离大气上界 19. 比湿 、 混合比 、 水汽密度 、 露点 、 相对湿度 。 20. 状态(变化)、 层结 。 21. 对流层 、平流层 、 中层、热层 、外层。 22. 绝热上升膨胀冷却 、辐射冷却、平流冷却 、 混合冷却 。(降温过程很多,写出其中四种即可) 23. 0>??z θ 、 0

语言学概论课后习题1--4章

第一章 第一节 1.为什么说语言科学是以语言作为研究对象的科学? 答:语言学是以语言作为研究对象的科学,自从有了人类,人们开始了对语言现象的关注。然而古代人类并没有把语言现象从人类其他文化现象中分离出来加以研究。此外对雨燕采用科学的方法加以研究,也是语言学建立的一个很重要的条件。它是教人理性的认识语言现象,有效把握语言规律,全面的分析语言事实,正确地揭示语言与人的关系,从而有效的指导人们运用语言的科学。 2.开设《语言学概论》这门课程有什么价值与意义? 答:首先,它是属于普通语言学或一般语言学的范畴,它所研究和关注的是人类语言共有的现象和共同规律。人们通过这门课可以学习和了解有关语言的性质、功能和特点等方面的理性知识。 其次,在人们有了基础认识之后,可以进一步研究语言的内部结构,从语音、语法和语义三个方面分析和认识语言现象,储备专门知识。

再者,人们将学习和了解有关语言发展变化的情况。还可以通过语言学来了解与人类社会关系密切的其他学问。 3.语学是从哪些角度研究人类语言现象的? 答:语言学首先可以分为本体语言学(理论语言学)与边沿语言学(应用语言学)。应用语言学有许多分支,如:数理语言学、心理语言学……..所以语言学可以从人类、社会、心理等方面研究人类语言学现象。 第二节 1.中国古代人们有哪些关于语言的神话与传说,应该怎样认识这些神话传说? 答、畲族神话《高辛与龙王》说,创世之神教会了人们说话。彝族神话《天神的哑水》里说,本来人和动物都能说话,天神骗他们去喝智能之水,结果,动物因喝水而失去了语言,而人类没有喝水保存了语言。壮族神话《布洛陀》也说人和鸟兽,本来共享语言,但是因为它们之间的纠纷,掌管世间事务的神布洛陀便使人语不同于兽语。纳西族《创世纪》里说,人们有三种不同的语言,藏语、白语、纳西语等等。 其实这些神话传说与当时的人们的时间、生活密切关联,所以,这些神话传说反应了他们当时的认识和经验。

2016年大气探测学复习题解析

大气探测学课程作业_B 历次成绩完成时间查看详情 2015-01-12 16:49:21 1.36.0 大气探测学课程作业_B 大气探测学课程作业_B 用户名:wanghailing1448最终成绩:36.0仅显示答错的题 一单选题 1. 气象雷达在探测时,用雷达方程计算获取目标物信息,影响雷达方程的因子不包括___。 A.雷达参数 B.气象因子 C.距离因子 D.雷达位置 本题分值: 4.0 用户得分:0.0 用户解答: C.距离因子 标准答案: D.雷达位置 2. ___以一定的时间间隔作为时间单位,并以一定的起始瞬时计量时间的系统。 A.时制 B.日界 C.真太阳时 D.北京时 本题分值: 4.0 用户得分:0.0 用户解答: B.日界 标准答案: A.时制 3. 湿度脉动量测量仪器中最为简单也是最为常用的是() A.Lyman-α湿度仪 B.红外湿度计

C.微波折射仪 D.露点湿度表 本题分值: 4.0 用户得分:0.0 用户解答: D.露点湿度表 标准答案: A.Lyman-α湿度仪 4. 某量的真值与其测量结果之间的差值称为___。 A.相对误差 B.绝对误差 C.过失误差 D.系统误差 本题分值: 4.0 用户得分: 4.0 用户解答: B.绝对误差 标准答案: B.绝对误差 5. 测湿系数与风速的关系,随着风速的增大___。 A.先减小后增大 B.减小 C.先减小后不变 D.先增大后不变 本题分值: 4.0 用户得分:0.0 用户解答: D.先增大后不变 标准答案: C.先减小后不变 6. 最常用的风速传感器是___。 A.机械传送

B.电接式传送 C.多齿光盘 D.格雷码盘 本题分值: 4.0 用户得分:0.0 用户解答: A.机械传送 标准答案: C.多齿光盘 7. ()指单位容积空气中所含的水汽质量。单位用kg/m。 A.混合比 B.比湿 C.绝对湿度 D.水汽压 本题分值: 4.0 用户得分:0.0 用户解答: D.水汽压 标准答案: C.绝对湿度 8. 所谓有效能见度是指四周视野中___以上的范围都能看到的最大水平距离。 A.三分之一 B.二分之一 C.四分之一 D.五分之一 本题分值: 4.0 用户得分: 4.0 用户解答: B.二分之一 标准答案: B.二分之一 二判断题

大气探测学——复习题.

1大气探测研究的对象,范围,特点 对象:大气探测是对表征大气状况的气象要素、天气现象及其变化过程进行个别或系统的、连续的观测和测定;为天气、气候预测预报诊断分析提供第一手资料。包括:直接探测(仪器的感应部分直接置于探测的大气介质中);遥感探测(遥感探测技术手段)和目测项目(云、天气现象的演变过程)。 范围:大气探测分为近地面层大气探测、高空大气层探测和专业性大气探测。近地面层大气探测:主要是对近地层大气状况进行观测和探测。包括:地面气象观测和近地面层大气探测 特点:大气探测学是从事大气科学研究、教学的基础。为天气、气候诊断分析、预报及环境保护部门、国家及全球气象资料网络系统等提供大气观测资料。 2大气探测的发展主要有几个时期 创始时期,地面气象观测开始发展时期,高空大气探测的开始发展时期,高空大气探测迅速发展时期,大气探测的遥感时期,大气探测的卫星遥感时期 3简述大气探测原理有哪几个方法 直接测量:感应元件置于待测介质之中,根据元件性质的变化,得到描述大气状况的气象参数。 遥感探测:根据电磁波在大气中传播过程中信号的变化,反演出大气中气象要素的变化。可以分为主动遥感和被动遥感两种方式。 4大气探测仪器的性能包括哪几个 精确度,灵敏度,惯性(滞后性),分辨率,量程 5如何保证大气探测资料的代表性和可比性 观测站观测资料代表性的好坏,原则上可以从台站地形是否具有典型性方面进行评定。站址的选择、观测站的建立需要考虑空间的代表性,防止局地地形地物造成大气要素不规则变化。一般说来,平原地区的台站资料代表性较好,山区、城市台站资料代表性较差。湍流大气中,气象要素变化快,要取一定时段的平均值作为测量值。 观测资料的比较性是建立在一致的基础上,即要求观测时间、观测方法、仪器类型、观测规范、台站地理纬度、地形地貌条件等的一致性。没有这些一致性,也就谈不上比较性。 1、熟记云状的分类、特征及其国际简写。 低云积云Cu 淡积云 碎积云 浓积云Cu hum Fc Cu cong 积雨云Cb 秃积雨云 鬃积雨云Cb calv Cb cap 层积云Sc 透光层积云 避光层积云 积云性层积云 堡状层积云 荚状层积云Sc tra Sc op Sc cug Sc cast Sc lent 层云St 层云 碎层云St Fs 雨层云Ns 雨层云 碎雨云Ns Fn

高名凯、石安石《语言学概论》课后习题详解(5-7章)【圣才出品】

第5章语法 第一节语法的性质 1.什么是语法?语法的特点是什么? 答:语法是词的构成和变化的规则以及组词成句的规则的总和。语法最重要的特点是它的抽象性。语法把词和语加以抽象化,而不管它的具体的内容。语法把词的变化和用词造句的基本共同之点综合起来,并用这些共同之点组成语法规则、语法定律。语法是人类思维长期抽象化工作的成果,是人类思维所获得的巨大成功的指标。 2.词法和句法有什么区别和联系? 答:(1)区别:词的构成和变化的规则称作词法。组词成句的规则称作句法。两者是不同的语法规则。 (2)联系:词法和句法是不同的语法规则,但二者有密切的联系。 ①词总是以确定的语法上的形式进入句子的。 ②组词成句的某些特点决定于词法。 ③词法和句法是互相补充的。 3.请解释语法成分、语法意义、语法形式、形态、语法手段等术语的含义。 答:(1)语法成分:语法的功能单位即句子成分,也称作语法成分。是句法结构中承担结构关系的组成成分,主要包括主语、谓语、述语、宾语、定语、状语、补语和中心语。

(2)语法意义:是由语法形式表示的反映词语的组合方式、组合功能、表述功能等的高度抽象的意义。如主谓关系、动宾关系等是反映组合方式的,名词、动词等是反映词语的组合功能的,陈述、疑问等是反映词语的表述功能的。至于性、数、格、人称、时体等范畴意义,也是反映上述方式和功能的。 (3)语法形式:是反映词语的组合规则和语法类别的形式标记,是表示语法意义的形式手段,又称语法手段。语法形式可分为显性和隐性两种。显性语法形式可以直接感知,主要包括语序、虚词、词缀、重叠及各种语音形式。隐性语法形式不能直接感知,但可通过能否组合、替换、扩展、变换等方式分析抽象出来。 (4)形态:指词与词组合时间的形式上发生的变化,是表达语法意义的重要手段。 (5)语法手段:是表达语法意义的形式标志或物质手段的类型,是从语法形式中概括出来的。 第二节词法(上) 1.什么是词素? 答:词素是语言中最小的包含有意义的单位。词素必须是包含有意义的,同时,词素必须是最小的包含有意义的单位,它不可能被分割成几个包含有意义的单位。 2.词根词素和附加词素有什么不同?后缀和词尾有什么不同? 答:(1)词根词素的意义是词的词汇意义的基本组成部分。附加词素是依附于词根的词素,它的意义不是词的词汇意义的基本组成部分。例如汉语“第一”“作者”的“一”和“作”是词根词素,“第”和“者”是附加词素。

(完整版)大气探测学-复习题及答案(2)

第1章绪论 1.大气探测学研究的对象、范围和特点是什么? 大气探测是对表征大气状况的气象要素、天气现象及其变化过程进行个别或系统的连续的观察和测定,并对获得的记录进行整理。研究范围是近地层大气、高空大气以及一些特殊区域的大气(如大气边界层,城市热岛环流,峡谷风场,海陆风场等)。大气探测的特点: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大气探测的要素量和空间范围越来越大。分为近地面层大气探测、高空大气层探测和专业性大气探测。近几十年来,作为主动遥感的各种气象雷达探测和作为被动遥感的气象卫星探测,以及地面微波辐射探测等获得较多信息的大气探测方法,正在逐步进入常规大气探测领域。这些现代大气探测技术应用于大气科学的研究领域,极大的丰富了大气探测的内容。 2.大气探测的发展主要有那几个时期? ①创始时期。这是在16世纪末发明第一批大气探测仪器以前的漫长时期,这期间发明了相风鸟、雨量器和风压板等,不能对大气现象进行连续记录。 ②地面气象观测开始发展时期。16世纪末,随着气象仪器的发明,开始了气象要素定量测量阶段。 ③高空大气探测的开始发展时期。这时期陆续有人采用系留气球、飞机及火箭携带仪器升空,进行高空大气探测。 ④高空大气探测迅速发展时期。这时期,前苏联、德国、法国、芬兰等国家都开始研制无线电探空仪,以及其他高空探测技术,为高空大气探测事业开辟了新的途径。 ⑤大气探测的遥感时期。1945年美国首次将雷达应用于气象观测,后来发射了气象火箭和探空火箭,把探测高度延伸到了500千米。 ⑥大气探测的卫星遥感时期。这个时期,大气探测不仅从根本上扩大了探测范围,也提高了对大气探测的连续性。 3.简述大气探测原理有那几种方法? ①直接探测。将探测元件直接放入大气介质中,测量大气要素。应用元件的物理、化学性质受大气作用而产生反应作用的原理。 ②遥感探测。根据电磁波在大气中传播过程中信号的变化,反演出大气中气象要素的变化,分为主动遥感和被动遥感。 ③施放示踪物质。向大气施放具有光学或金属性质的示踪物质,利用光学方法或雷达观测其随气流传播和演变规律,由此计算大气的流动状况。 ④模拟实验。有风洞模拟和水槽模拟。风洞模拟大气层边界层风、温及区域流场状况。水槽模拟大气层环流、洋流、建筑物周围环境流场特征。可调控温度场,模拟大气边界层的温度层结。 4.大气探测仪器的性能包括那几个? ①精确度。即测量值与实际值的接近程度。又包括仪器的精密度和准确度。精密度考察的是连续测量值彼此相互间的接近程度。准确度考察的是测量值与实际值的接近程度。探测仪器的精确度取决于感应元

语言学概论课后习题1--8章

语言学概论课后习题1--8章

第一章 第一节 1.为什么说语言科学是以语言作为研究对象的科学? 答:语言学是以语言作为研究对象的科学,自从有了人类,人们开始了对语言现象的关注。然而古代人类并没有把语言现象从人类其他文化现象中分离出来加以研究。此外对雨燕采用科学的方法加以研究,也是语言学建立的一个很重要的条件。它是教人理性的认识语言现象,有效把握语言规律,全面的分析语言事实,正确地揭示语言与人的关系,从而有效的指导人们运用语言的科学。 2.开设《语言学概论》这门课程有什么价值与意义? 答:首先,它是属于普通语言学或一般语言学的范畴,它所研究和关注的是人类语言共有的现象和共同规律。人们通过这门课可以学习和了解有关语言的性质、功能和特点等方面的理性知识。 其次,在人们有了基础认识之后,可以进一步研究语言的内部结构,从语音、语法和语义三个方面分析和认识语言现象,储备专门知识。

再者,人们将学习和了解有关语言发展变化的情况。还可以通过语言学来了解与人类社会关系密切的其他学问。 3.语学是从哪些角度研究人类语言现象的? 答:语言学首先可以分为本体语言学(理论语言学)与边沿语言学(应用语言学)。应用语言学有许多分支,如:数理语言学、心理语言学……..所以语言学可以从人类、社会、心理等方面研究人类语言学现象。 第二节 1.中国古代人们有哪些关于语言的神话与传说,应该怎样认识这些神话传说? 答、畲族神话《高辛与龙王》说,创世之神教会了人们说话。彝族神话《天神的哑水》里说,本来人和动物都能说话,天神骗他们去喝智能之水,结果,动物因喝水而失去了语言,而人类没有喝水保存了语言。壮族神话《布洛陀》也说人和鸟兽,本来共享语言,但是因为它们之间的纠纷,掌管世间事务的神布洛陀便使人语不同于兽语。纳西族《创世纪》里说,人们有三种不同的语言,藏语、白语、纳西语等等。 其实这些神话传说与当时的人们的时间、生活密切关联,所以,这些神话传说反应了他们当时的认识和经验。

大气探测学复习 第七章 地面风

地面风的观测内容风向风速。 风就是指空气的水平运动 风向是指风的来向 风速单位时间内气流走过的速度 瞬时风速 3S内的平均风速 最大风速在某个时间段出现的10min平均最大风速值 极大风速某个时间段内出现的最大风速值(3S) 测量仪器风杯风速计,风向标,超声风速仪,热线风速仪,皮托管 测风仪器的安装高度最好在10~20米之间 安装地点要求尽量开阔空旷,远离障碍物, 风向传感器传送和指示风向的方法有哪些? 有机械传送、电接式传送、电位计式传送、光电转换即格雷码盘等,其中最常用的是格雷码盘。 风速传感器传送和指示风速的方法有哪些? 传送和指示风速的方法有机械式、电接式、电机式、磁感式和光电式即多齿光盘等,其中最常用的风速传感器是多齿光盘 试述风向标测定风向的原理。各种风标各有什么优点? 当风的来向与风向标成某一个交角时,风对风向标产生压力,这个力可分解成平行和垂直于风向标的两个分力。由于风向标头部受风面积较小,尾翼受风面积较大,因而感受的风压不相等,垂直于尾翼的风压产生风压力矩,使风向标绕垂直轴旋转,直至风向标头部正好对着风的来向时,由于翼板两边受力平衡,风向标就稳定在某一位置。 特点:双叶型、菱型、流线型等。双叶型风向标稳定性也较好,但是尾翼对气流的破坏较严重,引起了尾翼后的涡流。菱型风向标是比较理想的风向标,它的体积和重量都较小,灵敏性、稳定性都很好。流线性风向标具有菱型风向标的优点,但是制造上较难,容易变形。 从风标响应的观点来说,对风标应有怎样的要求? 灵敏性:在小风速或风向改变不大的情况下,能很快地反映出风向变化来 稳定性:当风向改变时,由风向标本身惯性作用引起的摆动要小 为什么现在常见的风杯形风速器均采用三杯圆锥形? 实验认为三杯优于四杯,一方面是三杯的旋转力矩在整个回旋过程中分布比较均匀,转动比较稳定;另一方面,同样的材料和结构,单位质量所得到的旋转力矩是三杯大于四杯,因此比较灵敏,目前新型转杯风速表均是采用三杯的,试验还认为,锥形杯的性能比半球形的好。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