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人骨质疏松症

合集下载

老年人骨质疏松症的药物治疗

老年人骨质疏松症的药物治疗

老年人骨质疏松症的药物治疗老年人骨质疏松症是一种常见的慢性骨骼疾病,其主要特征是骨骼密度降低和骨骼微结构破坏,易发生骨折。

随着全球人口老龄化问题的日益突出,老年人骨质疏松症的发病率也在不断增加,给老年人的健康带来了严重威胁。

及时有效地治疗老年人骨质疏松症显得十分重要,而药物治疗是目前主要的治疗方法之一。

本文将从药物治疗的角度介绍老年人骨质疏松症的药物治疗方案及其注意事项。

一、骨质疏松症的主要药物治疗1. 双磷酸盐类药物双磷酸盐类药物是目前治疗骨质疏松症最常用的药物之一,其主要作用是抑制骨骼吸收,减少骨骼破坏。

常用的双磷酸盐类药物有阿仑膦酸钠、伊布莫酮酸、帕米膦酸等。

这些药物可以有效地提高骨密度,减少骨折的风险。

但是在使用双磷酸盐类药物时,患者需要密切关注肝功能和肾功能的变化,同时要定期进行骨密度检测和骨代谢标志物检测,以及定期做牙科检查,避免出现颌骨坏死等严重副作用。

2. 雌激素类药物雌激素在维持骨密度和骨质方面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因此雌激素类药物也被广泛用于治疗骨质疏松症。

雌激素可以抑制骨骼的破坏,并促进骨骼的形成。

长期使用雌激素类药物可能会增加患者患乳腺癌、子宫癌和血栓等风险,因此在使用过程中需要严格控制剂量和监测患者的健康状况。

3. 钙和维生素D钙和维生素D是维持骨骼健康的重要营养素,对预防和治疗骨质疏松症至关重要。

老年人常常会因为饮食结构不合理或者吸收能力下降而导致钙和维生素D的摄入不足,这时就需要通过补充钙和维生素D的药物来维持骨骼健康。

常用的钙剂有碳酸钙、乳酸钙、骨化三醇等,而维生素D则主要有鱼肝油、维生素D3等。

1. 进行全面的评估在进行药物治疗之前,需要对老年人的健康状况进行全面的评估,包括骨密度检测、肝肾功能检查、心血管疾病和其他慢性疾病的评估等。

只有了解了患者的全面状况,才能选择合适的药物治疗方案。

2. 个体化治疗由于每个老年患者的身体状况和病情都有所不同,因此在进行药物治疗时需要进行个体化治疗。

2023版中国老年骨质疏松症诊疗指南

2023版中国老年骨质疏松症诊疗指南

2023版我国老年骨质疏松症诊疗指南一、前言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加剧,老年骨质疏松症已成为一种严重威胁老年人健康的常见疾病。

针对这一情况,我国医学界联合专家团队最新发布了2023版的老年骨质疏松症诊疗指南,旨在规范老年骨质疏松症的诊断和治疗,提高老年骨质疏松症患者的生活质量。

二、概述老年骨质疏松症是一种以骨量减少、骨微体构架破坏、骨质脆弱、易骨折为特征的骨骼系统疾病。

该病主要影响女性和老年人,给患者带来严重的健康问题。

从诊断到治疗,都需要科学合理的指导。

三、诊断指南1. 临床症状:老年骨质疏松症患者常出现骨折、身高减短、腰背疼痛等症状。

2. 影像学检查:骨密度检测是老年骨质疏松症诊断的首选方法,可采用DXA技术进行骨密度检测。

3. 临床辅助检查:通过血清钙、磷、碱性磷酸酶、骨特异性蛋白等指标的检测,辅助诊断老年骨质疏松症。

四、治疗指南1. 生活方式干预:包括合理饮食、日间充足的日光照射、适量的运动等,以提高骨密度。

2. 药物治疗:如钙剂、维生素D、双磷酸盐及雌激素等药物的应用,可以有效减缓骨质流失。

3. 骨折防治:老年骨质疏松症患者易于发生骨折,应采取积极预防措施,包括减少摔倒风险、安全居住环境等方面的措施。

五、预防指南老年骨质疏松症是一种慢性病,预防尤为重要。

建议老年人定期进行骨密度检查,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注意饮食搭配和适度运动,以降低患病风险。

六、结语老年骨质疏松症是一种常见但严重的健康问题,对患者的生活质量造成了严重影响。

2023版我国老年骨质疏松症诊疗指南的发布,将有力地推动老年骨质疏松症的规范诊断和治疗,为我国老年人的健康保驾护航。

以上就是2023版我国老年骨质疏松症诊疗指南的全面内容,希望能对广大医务工作者和患者朋友有所帮助。

老年骨质疏松症是一种老年人常见的骨骼系统疾病,严重威胁着老年人的健康。

其主要特征是骨量减少、骨微体构架破坏、骨质脆弱、易骨折。

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加剧,老年骨质疏松症的发病率也逐渐增加,给老年人的健康和生活质量带来了严重影响。

《中国老年人骨质疏松症防治新指南(2024版)》要点

《中国老年人骨质疏松症防治新指南(2024版)》要点

《中国老年人骨质疏松症防治新指南(2024版)》要点中国老年人骨质疏松症防治新指南(2024版)一、前言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程度的加深,老年人骨质疏松症(Osteoporosis,OP)的发病率逐年上升,已成为威胁老年人健康的重大公共问题。

为了提高我国老年人骨质疏松症的防治水平,制定和推广科学、规范的防治策略,我们特制定《中国老年人骨质疏松症防治新指南(2024版)》。

二、定义与诊断2.1 定义骨质疏松症是一种以骨量降低、骨微结构破坏、骨强度下降、骨折风险增加为特征的代谢性骨病。

2.2 诊断标准诊断依据主要包括:临床表现(如腰背痛、身高缩短、骨折等)、骨密度测定和生物标志物检测。

三、骨质疏松症的评估3.1 骨折风险评估采用工具如FRAX(骨折风险评估工具)进行骨折风险评估,以确定治疗指征和治疗强度。

3.2 骨密度测定采用双能X射线吸收法(DXA)进行骨密度测定,评估骨质疏松程度。

四、治疗策略4.1 基础治疗4.1.1 生活方式干预- 均衡饮食:确保充足的钙和维生素D摄入。

- 适量运动:推荐进行有氧运动和抗阻力训练。

4.1.2 骨健康基本补充剂- 钙剂:每日推荐摄入量1000-1200mg。

- 维生素D:每日推荐摄入量800-1000IU。

4.2 药物治疗4.2.1 抗骨质疏松药物- 抑制骨吸收药物:如二膦酸盐、降钙素等。

- 刺激骨形成药物:如雷洛昔芬、阿仑膦酸钠等。

4.2.2 骨折治疗- 保守治疗:适用于无移位或移位较小的骨折。

- 手术治疗:适用于有移位的骨折,如股骨颈骨折、粗隆间骨折等。

五、骨质疏松症的长期管理建立长期随访计划,监测骨密度、评估骨折风险,调整治疗方案。

六、宣传教育加强骨质疏松症防治知识的宣传教育,提高老年人的自我管理能力和早期诊断意识。

七、总结《中国老年人骨质疏松症防治新指南(2024版)》为我国老年人骨质疏松症的防治提供了科学、规范的指导。

通过全面评估患者情况,制定个性化治疗方案,加强宣传教育,提高老年人生活质量,降低骨折风险,有助于改善我国老年人的健康状况。

老年人骨质疏松最佳治方法

老年人骨质疏松最佳治方法

老年人骨质疏松最佳治方法
骨质疏松症是一种常见的老年疾病,随着人口老龄化趋势日益明显,对于老年人骨质疏松的治疗问题也日益受到关注。

那么,针对老年人骨质疏松,到底有哪些最佳治疗方法呢?
首先,老年人骨质疏松最佳治疗方法之一就是运动。

适当的运动可以增加骨密度,提高骨质,减缓骨质疏松的发展。

老年人可以选择一些适合自己的运动方式,如散步、慢跑、太极拳等,坚持每天进行适量的运动,对于预防和治疗骨质疏松都有积极的作用。

其次,老年人骨质疏松的治疗方法还包括饮食调理。

饮食中含有丰富的钙、维生素D等营养素对于骨骼健康非常重要。

老年人可以多食用一些含钙高的食物,如牛奶、豆制品、鱼虾等,同时也要多晒太阳,增加维生素D的摄入,这对于预防和治疗骨质疏松都有一定的帮助。

此外,老年人骨质疏松的治疗方法还需要注意药物治疗。

在医生的指导下,老年人可以适当地服用一些钙剂、维生素D等药物,来帮助补充骨骼所需的营养物质,促进骨质的吸收和代谢,从而达到治疗骨质疏松的效果。

最后,老年人骨质疏松的治疗方法还包括定期的体检和医生的
指导。

老年人应该定期到医院进行骨密度检测,及时了解自己的骨
质情况,以便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

同时,老年人在治疗骨质疏松
的过程中,也要听从医生的建议,按时服药,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积极配合治疗。

综上所述,老年人骨质疏松的最佳治疗方法包括运动、饮食调理、药物治疗和定期体检。

老年人应该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采取
多种方法综合治疗,以达到最佳的治疗效果。

希望老年人能够重视
骨质疏松的治疗问题,保持良好的骨骼健康,享受幸福的晚年生活。

如何预防老年人骨质疏松症

如何预防老年人骨质疏松症

如何预防老年人骨质疏松症随着年龄的增长,老年人身体的各项机能逐渐衰退,骨质疏松症成为了困扰他们的常见健康问题之一。

骨质疏松症不仅会导致骨骼疼痛、身体变形,还增加了骨折的风险,严重影响老年人的生活质量。

那么,如何预防老年人骨质疏松症呢?以下是一些实用的建议。

首先,饮食方面的调整至关重要。

老年人要保证摄入足够的钙和维生素 D。

钙是构建和维持骨骼健康的关键元素,而维生素 D 则有助于促进钙的吸收。

富含钙的食物包括奶制品,如牛奶、酸奶和奶酪;豆制品,如豆腐、豆浆;以及绿叶蔬菜,如菠菜、小白菜等。

维生素 D可以通过晒太阳来获取,适当的阳光照射能够促使皮肤合成维生素D。

当然,也可以从食物中补充,如鱼肝油、蛋黄等。

此外,还要注意饮食的均衡,多摄入富含蛋白质、维生素 C 和矿物质的食物,如瘦肉、鱼类、新鲜水果等,有助于维持身体的正常代谢和骨骼健康。

适度的运动对于预防骨质疏松症也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

运动可以增强肌肉力量,提高身体的平衡能力和灵活性,从而减少跌倒和骨折的风险。

适合老年人的运动方式有散步、慢跑、太极拳、游泳等。

这些运动既能锻炼身体,又不会对关节造成过大的负担。

需要注意的是,运动要根据个人的身体状况和能力,循序渐进,避免过度疲劳和受伤。

建议老年人每周至少进行 150 分钟的中等强度有氧运动,同时结合一些力量训练,如举哑铃、拉弹力带等,有助于增加肌肉量,进一步保护骨骼。

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同样重要。

戒烟限酒是必须的,吸烟会影响骨代谢,增加骨质疏松的发生风险;过量饮酒则会损害肝脏功能,影响维生素 D 的代谢和钙的吸收。

老年人还应避免长期卧床或久坐不动,要保持规律的作息时间,保证充足的睡眠,让身体有足够的休息和恢复机会。

定期进行骨密度检测也是预防骨质疏松症的重要措施之一。

通过检测,可以及时了解自己的骨密度状况,发现潜在的问题。

一般来说,65 岁以上的女性和 70 岁以上的男性,都应该定期进行骨密度检查。

对于有骨质疏松家族史、过早绝经、长期服用糖皮质激素等药物的高危人群,更应该提前开始检测,并增加检测的频率。

老年骨质疏松症的护理_图文

老年骨质疏松症的护理_图文
发病原因
包括遗传、年龄、性别、饮食、生活方式等多种因素。其中,老 年人是骨质疏松症的高发人群,主要是由于随着年龄的增长,骨 骼中的钙和其他矿物质会逐渐流失,骨密度降低,骨组织变得脆 弱。
临床表现及危害
临床表现
疼痛、脊柱变形和脆性骨折是骨质疏松症最典型的临床表现。患者可能会出现 腰背疼痛或周身骨骼疼痛,负荷增加时疼痛加重或活动受限,严重时翻身、起 坐及行走有困难。
评估运动效果并调整方案
定期评估
定期进行骨密度、肌肉力量等 指标的检测,评估运动效果。
调整方案
根据评估结果及时调整运动计 划,如增加或减少运动强度、 频率等。
保持长期锻炼
骨质疏松症的护理需要长期坚 持,患者应养成良好的运动习 惯,保持积极的生活态度。
综合治疗
除了运动锻炼外,患者还应遵 医嘱进行药物治疗、饮食调整
02
老年患者特点及需求分析
老年患者生理心理特点
生理特点
随着年龄的增长,老年人会出现骨密度下降、骨脆性增加等 骨质疏松的典型表现。同时,老年人常伴有多种慢性疾病, 如心血管疾病、糖尿病等,这些疾病也可能对骨骼健康产生 不良影响。
心理特点
老年骨质疏松症患者往往因疼痛、活动受限等症状产生焦虑 、抑郁等心理问题。此外,由于骨质疏松症的病程较长,患 者可能面临长期治疗和经济压力,导致心理压力加重。
使用哑铃、杠铃等进行抗阻训 练,每周2-3次,注意选择合 适的重量和次数。
平衡训练
如太极拳、瑜伽等,有助于提 高身体平衡能力,减少跌倒风 险,每周进行2-3次。
柔韧性训练
进行拉伸运动,有助于增加关 节活动度,缓解肌肉紧张,每 次运动前后进行5-10分钟。
运动过程中注意事项
01
02

老年人骨质疏松最佳治方法

老年人骨质疏松最佳治方法

老年人骨质疏松最佳治方法
骨质疏松症是一种常见的老年人骨骼疾病,主要特点是骨质减少和骨结构脆弱,容易发生骨折。

对于老年人骨质疏松的治疗,以下方法被认为是最佳的:
1. 饮食调整:保证足够的钙摄入对于维持骨密度非常重要。

老年人每天需要摄入1000-1200毫克的钙。

富含钙的食物包括乳
制品、豆类、坚果等。

此外,维生素D也是促进钙吸收和利
用的关键,老年人可以适量晒太阳或补充维生素D。

2. 运动锻炼:适度的体育锻炼可以增加骨骼负荷,促进骨组织生长和骨密度增加。

老年人可以选择适合自己的运动方式,如散步、跳绳、有氧运动等。

此外,力量训练也有助于增强骨骼和肌肉,预防骨折。

3. 避免危险因素:老年人应避免长时间的卧床休息,因为长期缺乏活动会加速骨质流失。

此外,戒烟和限制酒精摄入也能降低骨质疏松的风险。

4. 药物治疗:对于已经出现严重骨质疏松的老年人,医生可能会考虑药物治疗。

常用的药物包括双磷酸盐、雌激素、钙剂等。

但是,药物治疗需要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因为不同药物具有不同的适应症和禁忌症。

综上所述,老年人骨质疏松最佳的治疗方法包括饮食调整、运动锻炼、避免危险因素以及药物治疗。

老年人应该根据自己的情况,结合医生的建议制定个体化的治疗方案。

老年人骨质疏松症的预防与治疗方案

老年人骨质疏松症的预防与治疗方案

老年人骨质疏松症的预防与治疗方案骨质疏松症,也被称为老年人骨质疏松症,是一种常见的骨骼疾病,特别是在老年人中较为普遍。

骨质疏松症会导致骨骼变得脆弱易碎,从而增加骨折的风险。

然而,通过采取适当的预防和治疗方案,我们可以有效地控制和管理骨质疏松症。

本文将探讨一些预防和治疗骨质疏松症的方案,以帮助老年人维持骨骼健康。

一、均衡的饮食饮食是保持骨骼健康的重要因素。

老年人骨质疏松症的预防和治疗需要注重摄入适当的营养物质。

以下是一些饮食建议:1. 高钙食物:增加饮食中的钙摄入是预防骨质疏松症的关键。

牛奶、奶酪、豆腐、酸奶等乳制品是优质的钙来源。

此外,芝麻、鱼类以及某些绿叶蔬菜如菠菜和韭菜也富含钙。

2. 维生素D:维生素D有助于促进钙的吸收和利用。

日常暴露在阳光下可以帮助身体自行合成维生素D,也可以通过食物摄入,如鱼类、蛋黄等。

3. 避免摄入太多盐和咖啡因:高盐和高咖啡因摄入会增加钙的排泄,因此应该限制食物中的盐和咖啡因含量。

二、增加运动量运动对于预防和控制骨质疏松症至关重要。

以下是一些适合老年人的运动方案:1. 散步:每天坚持散步可以增加骨密度和强度,提高肌肉力量。

2. 有氧运动:包括跳舞、游泳、骑自行车等,有助于增强心肺功能、提升平衡能力,同时促进骨骼和肌肉的健康。

3. 重力训练:举重、体操等重力训练有助于增加骨量和肌肉质量,提高骨骼的强度。

三、减少危险因素除了饮食和运动以外,还有一些危险因素需要避免,以降低患骨质疏松症的风险:1. 戒烟和限制酒精摄入:研究表明,长期吸烟和过度饮酒会增加骨质疏松症的发病率。

因此,戒烟和限制酒精摄入对于骨骼健康至关重要。

2. 避免摔倒:老年人骨折往往发生在摔倒时,因此要提高家居和公共场所的安全性,避免摔倒的事故。

四、药物治疗在骨质疏松症已经发展到一定程度时,药物治疗可能是必要的。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药物治疗选项:1. 双磷酸盐药物:如奈达肝素、阿仑膦酸等,可以抑制骨吸收,减少骨质疏松症的进展。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利用超音波来量测声波在骨骼 中传递之波速及波衰减已被提 出作为一种非侵入式技术来评 估骨质疏松症,超音波的量测 可以测出骨质的弹性和强度
1.一般筛检用 2.评估停经女性或老年男性骨 松性骨折的风险
腰椎、髋骨
以两种不同能量之X光为扫描受 原理测部位,依背侧骨骼和软组织 吸收的量及照射到的面积换算出骨 密度值(g/cm2 bone mineral density, BMD) (辐射暴露剂量仅胸 部X光的1/10)
2000年美国国家卫生研究院定义:一种骨骼疾病,特 征:骨强度变差、骨折风险增高;骨强度由骨密度和骨 质量决定
2021/3/13
3
临床诊断
50岁以下男性及停经前女性不能单纯以骨密度来诊 断骨松
骨密度T值 =(骨密度测量值–年轻女性的骨密度平均值)/标准 骨松诊断以骨密度T值最低值为准 检查部位:全髋部、股骨颈、腰椎 (以上部位未能适用时,可测量桡骨远程三分之一 部位)
7
续发型骨质疏松症
系由其他疾病引致骨流失所致
服用类固醇、副甲状腺机能亢进、甲状腺疾病、性腺机 能低下、类风湿性关节炎、肾脏疾病、肝脏疾病、糖尿 病、吸烟、酗酒、脏器移植、骨折、肠道吸收不良等状 况所引起。
类固醇最常引起骨质疏松症
会减少肠道对钙和磷的吸收,阻碍肾小管对钙的再吸收,造成高 钙尿症,加速骨流失,导致钙的负平衡并引发相关代偿机制,增 高副甲状腺素分泌量,活化破骨细胞而增加骨吸收作用
因为骨质疏松症引起的髋部骨折: 100~500, per 100,000,第一年死亡率约15-22%,约 等于乳癌3,4期的死亡率。
一年之后的死亡率约为30%,死因大多是因
为长期卧床而导致之感染(肺炎、尿道炎、
皮肤感染等) 。
2021/3/13
10
骨质疏松症之测量方法
亚洲人骨质疏松症自我评量表 定量超音波(Quantitative ultrasound, QUS) 双能量X光吸收仪(Dual energy x-ray
破骨细胞活性增强而吸收骨小梁, 取量不足、肠道吸收功能变差,导致
使骨小梁变细、断折、数目减少、 骨合成减少,使骨皮质与骨小梁同时
不连续,减弱骨强度
受犯,致骨皮质变粗松大孔,骨小梁
消失,骨强度明显减低
停经后骨量流失快速 副甲状腺功能降低 尿液钙排出增高
副甲状腺功能增进 尿液钙量正常
骨小梁含量较多部位的骨折(脊椎 多发性脊椎楔形骨折肱骨、胫骨、髋 压迫性骨折、腕部及髋部股骨转 部的股骨颈骨折 子间骨折)
骨骼构造简介
成份:钙及磷两种矿物质
构造:外层为皮质骨 中间为海绵枝状骨
细胞:造骨细胞及破骨细胞
骨质中含钙量30岁为最高峰
Hale Waihona Puke 2021/3/131
2021/3/13
2
骨质疏松症定义
1993年世界卫生组织(WHO)定义:一种全身骨骼疾病, 特征:骨量减少、骨组织的显微结构变差,造成骨骼脆 弱,骨折危险性增高
大约三分之一的台湾妇女,在一生之中会 发生一次脊柱体、髋关节或者腕关节的骨 折,男性也有五分之一的风险。
2021/3/13
9
流行病学
台湾65岁以上的妇女人口发生脊椎压迫性骨 折率约有20%(男性12.5% )
大腿骨上端的骨折,活到八十岁的女性约十 至十五%有过此处的骨折,男性则大约六至 十%。
骨质疏松症
原发型
停经后骨质疏松症
老年性骨质疏松症
2021/3/13
续发型
6
原发型骨质疏松症
时期 机制
症状
经常 骨折部位
2021/3/13
停经后骨质疏松症 (第一型骨质疏松症)
老年性骨质疏松症 (第二型骨质疏松症)
停经后15–20年间
70岁以上女性、80岁以上男性 ,女性约为男性的2倍
停经后体内雌性素量急遽减少, 造骨细胞功能衰退、钙和维生素D摄
会抑制造骨细胞功能,阻碍骨合成;类固醇会降低雌性素和抑钙 素的作用,促进骨吸收,最后引起骨质疏松症,并常引发脊椎、 肋骨和髋部骨折。
2021/3/13
8
流行病学
台湾停经后的妇女骨质疏松症的发生率约 为25%,随年纪增加机率也更增加!
台湾妇女骨质疏松症: -- 40-49岁: 8 % -- 60-69岁: 12 % ~ 21% -- 80岁以上: 25 % ~ 46%
2021/3/13
4
临床诊断
骨密度测量结果 T值>= -1
-2.5 <T值< -1 T值<= -2.5
T值<= 2 5,且骨折
2021/3/13
骨质疏松程度 正常
骨质缺乏(osteopenia) 低骨量( low bone mass)
骨质疏松症 严重骨质疏松症
5
病理生理学
骨再塑过程包括造骨细胞的骨形成作用与破骨细胞 的骨吸收作用,两者间息息相关且互相调节,造骨 细胞和破骨细胞相辅相成的功能,共同维持骨组织 的动态平衡,一旦骨吸收超过骨形成,即会导致骨 流失,最后引起骨质疏松症
1.预测骨折风险 2.评估治疗反应及效果 3.诊断骨质疏松症的黄金标准
13
双能量X光吸收仪(DXA)
2021/3/13
14
危险因子
1. 种族:白人及亚洲人较黑人有较低之骨质密度。 2. 生活型态:包括抽烟、酗酒、咖啡因过量、缺少
运动、营养不良、摄取维生素D不足或低钙高盐 饮食及蛋白质不足或过量者。 3. 性别、年龄及体质:女性因骨质密度较男性低, 又因停经后骨质大量流失,加上平均寿命较长, 故女性患骨质疏松症为男性之6至8倍。此外年 龄愈大、体型愈瘦小者,危险性也愈高。
2021/3/13
15
危险因子
4. 性腺功能不足:如早发性停经者。 5. 遗传体质:有家族病史者。 6. 药物:如利尿剂、抗癫痫药、类固醇、
甲状腺素、四环素、肝素、化学疗法。
2021/3/13
16
预防骨质疏松的十个建议
多做载重,荷重的运动 摄取适量钙及维他命D 避免过度节食 不食用太咸含磷、蛋白质、咖啡因过量的食物 避免贺尔蒙不足 避免会增加骨钙吸收的药物 饮酒不过量 不抽烟 多运动以增加柔软度及肌肉力量 保持正确知识,改善身体的平衡度
absorptiometry, DXA)
2021/3/13
11
亚洲人骨质疏松症自我评量表
2021/3/13
12
骨质疏松症之测量方法- QUS及DXA
测量 部位
原理
应用
2021/3/13
定量超音波( QUS)
双能量X光吸收仪(DXA)
足跟骨(calcane s含80 90%海 绵骨)、胫骨(tibia)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