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坛岛的地貌及其发育演变

合集下载

近40余年来福建海坛岛岸线变迁

近40余年来福建海坛岛岸线变迁

近40余年来福建海坛岛岸线变迁刘毅飞;蔡廷禄;廖甜;时连强【摘要】海岛岸线标志海岛的位置与大小,是海岛重要的自然要素。

文章收集了1973—2015年间共5期遥感数据,结合现场调查典型岸段的影像与位置信息,提取福建海坛岛岸线并分析其近40余年的演变特征。

结果表明,海坛岛岸线类型包括人工岸线、基岩岸线、砂质岸线与红土岸线等4类,岸线的变迁主要体现在垂直于海岸方向的进退与岸线长度的变化,人类活动对岸线变迁产生显著影响。

从维护海岸安全和合理开发利用海岸的角度出发,结合海坛岛不同类型岸线的演变特征,提出海岸保护及开发利用的建议。

%As an important natural factor of island,the coastline identifies the position and size of an island.In this paper,5 remote sensing images were collected between 1973 and 2015.Referring to the photos and location data obtaining from field investigation,the coastlines of Haitan Island were extracted from the images and evolution of the coastline was analyzed in the last 40 years.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coastline of Haitan Island is classified into 4 types:artificial,rocky, sand and laterite coastline;the evolution of coastline is mainly embodied in offward advance or landward retreat and change in length;there was significant influence on the evolution of coastline from human activities.In term of coastal safety and rationalexploitation,combined with the anal-ysis on the evolution of coastline,the advices on protection and exploitation of coast in Haitan Is-land were given.【期刊名称】《海洋开发与管理》【年(卷),期】2016(033)010【总页数】4页(P13-16)【关键词】海岸线变迁;海岛岸线;海岛保护;平潭综合实验区【作者】刘毅飞;蔡廷禄;廖甜;时连强【作者单位】国家海洋局第二海洋研究所杭州 310012; 国家海岛开发与管理研究中心杭州 310012;国家海洋局第二海洋研究所杭州 310012; 国家海岛开发与管理研究中心杭州 310012;国家海洋局第二海洋研究所杭州 310012; 国家海岛开发与管理研究中心杭州 310012;国家海洋局第二海洋研究所杭州 310012; 国家海岛开发与管理研究中心杭州 310012【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P737.17海岸线是海洋与陆地的分界线,对于海岛而言,海岛岸线是界定海岛位置、区域范围及面积大小的标志线。

高考复习《地理》海岸地貌

高考复习《地理》海岸地貌
滦河口外的离岸沙堤很不稳定,分析其 原因。
离岸沙堤随陆源沉积物补给情况而消长; 河流入海泥沙多,离岸沙堤向海移动; 当泥沙补给少,海洋因素起控制作用, 沙堤则向陆迁移。
沙嘴
指从陆地突入水中的前端尖的沙 滩。一端连陆地、一端突出水中 的带状沙滩。常见于低海岸和河 口附近。
海蚀地貌 海 岸 地 貌
海积地貌
海岬两侧海蚀洞连通,形成海蚀拱桥 进一步侵蚀,拱桥顶部崩塌,形成海 蚀柱
涠洲岛是我国最大最年轻的第四纪火山岛,受多期次海进、海退及波浪和构造作用 的共同影响。基岩和生物海岸在海浪长期侵蚀的作用下,海蚀地貌异常发育。下图 分别为涠洲岛滴水村附近的海蚀崖和海蚀穴(图1)和一般海蚀崖形成示意图(图2)。
波浪还可以对沉积物发生分选作用。大小混杂的碎屑物质在波浪分选作用下,粗 粒物质上移,细粒物质下移。这是因为相当深的地方,底流的力量不足以推动砾 石离开原地,而波浪只能掀起细沙。被掀起的细沙在重力作用下向下移动。浅水 处波浪作用较强,沙砾被搅混并向上移动;拍岸浪进流还挟带着砾石使之沿斜坡 向上运动。沉积物经分选,形成由粗粒物质构成的滨岸堤和细粒物质构成的水下 堆积台。
问题01 海岸环境分带
海洋的环境系统从海岸线到深海,由于水深的变化和离陆地越来越远,其环境特 点有很大的差别,根据水深和环境特征,从陆地向海洋方向依次分为滨海、浅海、 半深海和深海,海底地貌单元相应称为海岸带、大陆架、大陆坡和大陆基、海盆、 大洋中脊。
(2015年新课标I卷,10-11)下图示意在黄河三角洲近岸海域的某监测剖面上, 不同年份水深2米的位置与监测起始点的距离。起始点是位于海岸一侧的固定点。
海岸岸坡的变化也使波浪推动力和重力分力随之发生变化。中立带不断向下和向 上扩大,最后使岸坡发育成为一条凹形曲线。该曲线上每一点的物质在每次波浪 运动中,前进速度与回返速度的差值正好为重力所抵消,结果只在原地作来回运 动。当海岸剖面成为凹形曲线时,即称为平衡剖面。

海坛岛介绍(政府网站)

海坛岛介绍(政府网站)

建制沿革平潭县简称岚。

因主岛海坛岛适中有一平坦的巨石,俗称“平潭”,古称海坛,唐代为牧马场,宋初设牧马监,属福清县。

清康熙十九年(1680)福清县海口东城的援剿镇改为海坛镇,二十二年(1683)移镇驻平潭(今潭城),雍正八年(1730)设县丞,嘉庆三年(1798)置平潭厅,属福州府。

民国元年(1912)置平潭县,后属东路道、闽海道。

1949年5月5日平潭游击队解放县城并成立县人民政府,7月撤离,9月16日配合解放军收复平潭。

1950年属闽侯专区,1956年属晋江专区,1959年属闽侯专区(1971年闽侯专区改称莆田地区)。

1983年起划归福州市管辖。

民国25年(1936年)划为3个区,民国33年区署撤销,下设乡,民国35年划为潭城、苏澳2镇和中正、龙泉、中心、潭南、复兴5乡。

1958年实行人民公社化,1961年划为12个人民公社,1983年划为14个人民公社。

1984年实行政社分开,各公社分别改为乡(镇),共设3个镇12个乡,后陆续将2个乡改镇,设5镇10乡:潭城镇、苏澳镇、流水镇、澳前镇、北厝镇、屿头乡、大练乡、白青乡、平原乡、芦洋乡、中楼乡、岚城乡、敖东乡、南海乡、东庠乡。

2000年,撤销平原乡,设立平原镇;撤销敖东乡,设立敖东镇。

2000年底,平潭县辖7镇8乡:潭城镇、苏澳镇、澳前镇、北厝镇、流水镇、平原镇、敖东镇、岚城乡、中楼乡、白青乡、南海乡、屿头乡、大练乡、东庠乡、芦洋乡,8个居委会、192个行政村。

根据第五次人口普查数据:总人口371922人,其中:潭城镇 65728人、苏澳镇 31053人、流水镇 47231人、澳前镇 39975人、北厝镇 31026人、平原镇 22257人、敖东镇 29857人、白青乡 16628人、屿头乡 15130人、大练乡 6043人、芦洋乡 5292人、中楼乡 20587人、东庠乡 9264人、岚城乡 22512人、南海乡 9339人。

平潭县行政区划一览表2001年,平潭县行政区划一览表(资料截止日期: 2001年12月31日):地理环境平潭县简称“岚”,位于北纬25°15′—25°45′,东经119°32′—120°10′。

岛屿地质与地貌演化

岛屿地质与地貌演化

岛屿地质与地貌演化岛屿是大海中的一块陆地,围绕着大海,环境独特,风光迷人。

岛屿的地质和地貌特征因其独特的地理位置和形成过程而各具特点。

在岛屿地质与地貌演化的历史长河中,每一个岛屿都有着它独特的故事。

一、地质形成岛屿地质形成是一个长期的过程。

大多数岛屿是由海底火山喷发形成的,也有一部分是由陆地上升或者地壳运动形成的。

无论是哪种形成方式,都离不开地质的作用。

海底火山是岛屿形成的主要原因之一。

在板块运动的过程中,地壳会发生破裂和运动,从而导致地下熔岩喷发,形成新的火山岛屿。

这些火山岛屿随着时间的推移,陆续冷却凝固,最终形成稳定的岛屿地质结构。

另外,陆地的上升也是岛屿形成的原因之一。

在地壳运动的过程中,部分陆地会上升,形成新的地理结构,从而形成新的岛屿。

这种情况在一些海域中比较常见,比如印度尼西亚等地区。

二、地貌特征岛屿的地貌特征是由地质演化的结果所决定的。

不同地质结构会呈现出不同的地貌特征,比如火山岛屿和陆地上升岛屿的地貌特征就有所不同。

火山岛屿地貌特征多为陡峭山脉和深邃海岸线。

火山岛屿多是由火山喷发形成的,所以地层比较松散,容易形成陡峭的山峰和深邃的海底。

这种地貌特征在夏威夷等火山岛屿比较典型。

而陆地上升岛屿地貌特征多为平坦海域和浅滩海岸线。

陆地上升岛屿多是由陆地的上升形成的,地层比较坚硬,不容易侵蚀,所以地貌特征比较平坦和浅滩。

这种地貌特征在日本的一些岛屿中比较明显。

总的来说,岛屿地质与地貌演化是一个漫长而又神秘的过程。

每一个岛屿都有着它独特的故事,让人们感叹大自然的神奇和伟大。

希望人类能够尊重自然,保护岛屿,共同分享自然的纯净与美丽。

福建海坛岛地质灾害特征及风险评价

福建海坛岛地质灾害特征及风险评价

福建海坛岛地质灾害特征及风险评价刘毅飞;王欣凯;蔡廷禄;时连强;夏小明【摘要】通过现场调查及历史岸线对比的方法,摸清了海坛岛主要的地质灾害类型及其分布特征,发现海坛岛存在三种地质灾害类型:海岸侵蚀、重力类地质灾害(崩塌与滑坡)与风沙灾害。

海岸侵蚀为主要的灾害类型,分布在海坛岛东部的岬湾海岸;其中的一些岸段由于人工护岸工程的修建,延缓了海岸的侵蚀后退,但同时造成临近沙滩的侵蚀退化。

崩塌与滑坡共计16处,分布于海岛各处,多半为开山采石等开发活动造成。

风沙灾害区位于海坛岛东北部长江澳沿岸,沙源为长江澳沙滩,这与该地直面常年主风向(NNE)有关。

建立了海坛岛地质灾害风险评价指标体系,采用专家打分法与层次分析法确定了各评价指标的权值,通过模糊综合评判模型,对海坛岛地质灾害风险进行评价。

结果显示,中、高风险区与主要的地质灾害类型的分布区域一致,而岛陆主体为低风险区。

根据海坛岛地质灾害特征及风险评价结果,给出了灾害防治建议。

%On the basis of field investigation and historical coastline comparison,type and distribution of geo-logical hazard in Haitan Island are analyzed.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re are three types of geological hazard:coast-al erosion,gravitational geological hazard (collapse and landslide)and wind-sand disaster.As the major type coastal erosion happens at the headland-bay coasts situated in the east part of Haitan Island.Due to building of re-vetment dike,beach degradation happens at some coasts.There are 16 collapses and landslides at the steep slopes mostly induced by quarrying activity,which distribute in the coast and land of island.Under the control of annual predominant wind direction (NNE),the area of wind-sand disaster is situated in the northeast part ofthe island and the sand comes from neighboring beach.Risk assessment of geological hazard is made by fuzzy comprehensive evaluationmodel.Before that the evaluation index system is confirmed and the weight of each index is calculated by expert scoring method and analytic hierarchy process (AHP).The assessment results show that medium and high risk areas are consistent with the distribution areas of geological hazard.At last the advice on prevention and treat-ment of geological hazard is given.【期刊名称】《灾害学》【年(卷),期】2016(031)004【总页数】6页(P122-127)【关键词】海岛;地质灾害;模糊综合评判模型;风险评价;福建;海坛岛【作者】刘毅飞;王欣凯;蔡廷禄;时连强;夏小明【作者单位】国家海洋局第二海洋研究所国家海岛开发与管理研究中心,浙江杭州 310012;国家海洋局第二海洋研究所国家海岛开发与管理研究中心,浙江杭州310012; 浙江大学地球科学系,浙江杭州 310027;国家海洋局第二海洋研究所国家海岛开发与管理研究中心,浙江杭州 310012;国家海洋局第二海洋研究所国家海岛开发与管理研究中心,浙江杭州 310012;国家海洋局第二海洋研究所国家海岛开发与管理研究中心,浙江杭州 310012【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P694;X43海岛是海上陆地国土和人类开发海洋的远涉基地。

4.1 常见地貌类型(同步练习)原卷

4.1 常见地貌类型(同步练习)原卷

4.1常见地貌类型考点基础练考点一喀斯特地貌“桂林山水甲天下”是赞美桂林及其周边地区喀斯特山水风光的一句名言。

桂林山水北起兴安,南到阳朔,有100多千米的山水风光,是中国乃至世界罕见的喀斯特地貌区。

这里山奇水秀,风光绚丽,人们将其自然景观总结为“四绝”,即簪山、带水、幽洞、奇石。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簪山”地貌类型指的是()A.石钟乳B.石笋 C.石芽 D.峰林2.地面喀斯特地貌的成因是()A.流水的搬运作用B.流水的冲积作用C.流水的溶蚀作用D.冰川的刨蚀作用3.典型的喀斯特淀积地貌形态有()A.石芽、漏斗、落水洞B.石钟乳、石笋、石柱C.天生桥、石林、洼地D.溶洞、地下河、峰丛电望远镜(FAST),它建于贵州平塘县大窝凼,是喀斯特地貌所特有的一大片漏斗天坑群。

它就像一个天然的“巨碗”,刚好盛起望远镜如30个足球场面积大的巨型反射面。

下图为FAST景观图。

读图回答下列小题。

4.“中国天眼”选址大窝凼的主要原因是()A.基础稳定,地下水不易下渗B.环境优美,大气能见度好C.地形独特,开挖工程量小D.人口稠密,基础设施完善5.该地区喀斯特地貌()A.形成的最基本条件是可溶性岩石广布B.溶蚀作用形成的浑圆状石灰岩山峰成片分布形成石柱C.淀积作用形成从地面向上长高的堆积体是石钟乳D.不易形成水土流失,有利于农业发展考点二河流地貌读下图,完成下面小题。

6.图示地貌为()A.喀斯特地貌B.河流地貌C.风沙地貌 D.海岸地貌7.图示地貌常出现在()A.河流入海或入湖地区B.地势平缓地区C.河流流出山地的地区D.地势较陡地区8.图示湖泊形成于()A.夏秋季节 B.洪水泛滥时C.冬春季节 D.河流枯水期9.读图,完成图中阴影所示的河流地貌位于()A.河流的凹岸,流水侵蚀形成B.河流的凹岸,流水沉积形成C.河流的凸岸,流水侵蚀形成D.河流的凸岸,流水沉积形成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0.图中河流a、b、c三处主要的流水作用是()A.侵蚀、搬运、堆积 B.搬运、侵蚀、堆积C.侵蚀、堆积、搬运 D.堆积、搬运、侵蚀11.图中c处最有可能形成的河流地貌是()A.瀑布 B.冲积扇C.三角洲平原D.河漫滩平原考点三风沙地貌12.下图地貌景观多出现在常年高速大风的地方,该地貌属于()A.喀斯特地貌B.风沙地貌 C.河流地貌 D.海岸地貌下图为我国某地貌景观素描图。

_新教材高中地理课时作业喀斯特海岸和冰川地貌湘教版必修第一册

_新教材高中地理课时作业喀斯特海岸和冰川地貌湘教版必修第一册

课时作业8 喀斯特、海岸和冰川地貌一、选择题[2022·黑龙江佳木斯高一期末]下图为示意某地貌的发育过程。

据此完成1~3题。

1.该地貌( )①为喀斯特沉积地貌②可溶性岩石以石灰岩为主③为喀斯特溶蚀地貌④可溶性岩石以玄武岩为主A.①② B.①④C.②③ D.③④2.图中没有体现的地貌是( )A.溶洞 B.洼地C.峰丛 D.峰林3.图示地貌的演变顺序是( )A.c→b→e→f→a→dB.c→e→b→f→a→dC.c→e→b→f→d→aD.c→b→a→d→e→f[2022·黑龙江佳木斯高一期末]恐龙探海景观(下左图)位于大连市金石滩国家地质公园景区内,周边的海岸线具有独特的山形地貌、奇绝的礁石形态、丰富的岩层古生物化石。

右图为海坛岛某处海岸地貌剖面图,③地分布有较多沙丘。

据此完成4~6题。

4.左图中示意“恐龙探海”景观进一步演化,向陆一侧可能演变为右图中的( ) A.① B.②C.③ D.④5.目前规模仍在不断扩大的地貌有( )A.①② B.③④C.①④ D.②③6.海坛岛③地地貌形成的主要外力作用有( )A.海浪沉积和风力沉积B.流水沉积和海浪沉积C.海浪侵蚀和海浪沉积D.海浪侵蚀和风力沉积2020年12月8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同尼泊尔总统班达里互致信函,共同宣布珠穆朗玛峰(见下图)最新高程8 848.86米。

据此完成7~9题。

7.珠峰登顶测量需要克服的困难主要是( )①极夜②极寒③沙尘④缺氧A.①② B.③④C.①③ D.②④8.珠穆朗玛峰的外形酷似尖尖的金字塔,该地貌名称是( )A.冰斗 B.角峰C.刃脊 D.峡湾9.20世纪70年代以来,我国利用卫星遥感技术持续监测珠峰的冰川变化,以了解珠峰冰川对气候变化的敏感性。

与传统的地面观测方式相比,遥感技术在监测冰川变化方面的优势是( )①用时短,效率高②范围小精度高③受自然条件影响小④周期长,数据全面A.①② B.①③C.②④ D.③④[2022·福建师大附中高一期末]下图为台湾岛东北的“野柳地质公园”中一块形似“金钱豹”的岩石,每年只能在农历大潮的退潮期间见到。

新教材高中地理第四章地貌第一节常见地貌类型第2课时风沙地貌与海岸地貌分层作业课件新人教版必修第一册

新教材高中地理第四章地貌第一节常见地貌类型第2课时风沙地貌与海岸地貌分层作业课件新人教版必修第一册

13. 风蚀洼地阶段风蚀洼地与弧形沙梁的相互关系是( C ) A.风蚀洼地为弧形沙梁提供了全部沙源 B.弧形沙梁减弱了吹蚀风蚀洼地的风力 C.风蚀洼地对弧形沙梁的沙粒进行分选 D.风蚀洼地和弧形沙梁沿相同方向生长 [解析] 由题意可知,抛物线沙丘的形态与新月形沙丘相反,故而可以判断风蚀洼地位 于抛物线沙丘的上风向,为其提供了部分沙源;洼地主要沿顺风向向前延伸,所以图 示中的弧形沙梁位于盛行风的下风向,对作用于风蚀洼地的风力影响较小;风蚀洼地 中的植被增加了地表粗糙程度,使风速降低,较细沙粒会发生沉降,故而风蚀洼地对 弧形沙梁的沙粒具有分选作用;初期阶段弧形沙梁主要沿两翼方向发展,洼地主要沿 顺风向向前延伸,风蚀洼地和弧形沙梁发育方向不同。
[2023江都中学期末]埃特雷塔是法国的一个小镇,其以
海岸著称于世,常被称为“象鼻海岸”。据此回答7~8题。
7. 形成“象鼻海岸”主要是因为( D )
A.风力侵蚀作用
B.流水沉积作用
C.流水侵蚀作用
D.海浪侵蚀作用
[解析] 图示信息显示该区域位于海边,主要景观为海蚀柱、海蚀崖,属于海浪侵蚀地貌。
8. “象鼻海岸”在我国最可能出现在( B )
分风力侵蚀作用减弱;洼地主要沿顺风向向前延伸,风沙运动的方向并未发生转变;
中间迎风坡部分由于植被覆盖率低,风力侵蚀作用强,故而向前推进,所以是植被分
布特点改变了风沙流强度的空间分布。
15. 野外要判断抛物线沙丘发育的阶段,可以通过( C )
①沙粒物质组成
②沙丘长宽之比
③沙脊形态特征
④沙丘植被类型
A.①③
14. 抛物线沙丘从半环形阶段到初级抛物线阶段的形态变化主要是由于植被( D )
A.减弱了风沙的沉积作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