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LYY-JT288-07 汽车保险杠材料标准
Q-JLY_J711168-2008汽车内外饰塑料件通用技术条件

湿箱中保温 24 h,温度为 40℃±2℃,相对温度为 95%。接着在本标准 4.1.2 规定的环境下冷却 24 h。
5.10.2.2 在本标准 4.3 规定的环境温度下,通过测力计测定其所能承受的最大拉伸力,其拉伸速度为
100mm/min,拉伸方向垂直于焊缝方向。
5.10.2.3 试验后,将评估结论及可能观察到的现象进行记录。
5.10.2.1 在待测试的产品上截取两块焊缝长度为 50 mm 的试样。把两块试样分别进行下述两种不同的老
化处理:在本标准 4.1.1 规定的环境箱中保温 100 h,温度为 90℃±2℃;在本标准 4.1.3 规定的恒温恒
共 10 页 第 5 页
GEELY
汽车内外饰塑料件通用技术条件
Q/JLY J711168-2008
要求
外饰件
1
低温抗冲击性能
经低温抗冲击性能试验后,不允许出现开裂、折断、剥离和永久变形等现象。
2
抗划伤性能
经抗划伤性能试验后,不允许出现肉眼可见的划伤。
3
燃烧性能
应符合 GB8410 中的规定。
4
耐候性能
经耐候性能试验后,应不出现龟裂、斑点或其它缺陷,灰色标度值不小于 4 级。
5
气味性能
气味性应高于 6 级。
Q/JLY J711168-2008
4.1.4 振动试验台:应能实现上下、左右、前后三个坐标轴的振动。 4.1.5 氙光曝晒试验箱: 应符合 GB/T 16422.2-1999 的规定。 4.1.6 测力计:应该能适应拉延速率(0~100)mm/min。 4.2 试验仪器 4.2.1 燃烧特性测定仪:符合 GB 8410 的规定。 4.2.2 耐磨试验仪 4.2.3 钢球:直径 60mm、质量 0.9kg 的钢球,用来做冲击试验。 4.2.4 抗划伤性试验仪:应具有下述特点的刀具组成:
汽车产品塑料保险杠技术条件

汽车产品塑料保险杠技术条件前 言为满足设计、生产和检验的需要,保证产品质量,制定了本标准。
本标准是参照国内汽车生产企业的先进经验而编制的。
本标准规定了本公司设计开发的汽车改性PP注塑保险杠和SMC模压保险杠的技术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标志、包装、运输和贮存等内容,并对各类汽车产品明确了差别化要求。
汽车产品塑料保险杠技术条件1 范围本标准规定了保险杠的技术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标志、包装、运输和贮存的内容。
本标准适用于本公司设计开发的各类以改性PP注塑塑料和SMC模压工艺生产的汽车用保险杠(以下简称保险杠)。
2 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标准所包含的条文,通过在本标准中引用而构成为本标准的条文。
本标准修订时,所示版本均为有效。
所有标准都会被修订,使用本标准的各方应探讨使用下列标准最新版本的可能性。
GB 7258-2012 机动车运行安全技术条件GB 11566-2009 乘用车外部凸出物GB 17354-1998 汽车前、后端保护装置GB 7063-2011 汽车护轮板GB 15741-1995号牌板(架)及其位置GB/T 1033 塑料密度和相对密度试验方法GB/T 1040 塑料拉伸性能试验方法GB/T 1447 纤维增强塑料拉伸性能试验方法GB/T 1449 纤维增强塑料弯曲性能试验方法GB/T 1451 纤维增强塑料简支梁式冲击韧性试验方法GB/T 1462 纤维增强塑料吸水性试验方法GB/T 1463 纤维增强塑料密度和相对密度试验方法GB/T 1634.1 塑料 负荷变形温度的测定 第1部分:通用试验方法GB/T 1764 漆膜厚度测定法GB/T 1843 塑料悬臂梁冲击试验方法GB/T 2828.1 计数抽样检验程序 第1部分:按接收质量限(AQL)检索的逐批检验抽样计划GB/T 6739 色漆和清漆 铅笔法测定漆膜硬度GB/T 9286 色漆和清漆 漆膜的划格试验GB/T 9341 塑料弯曲性能试验方法GB/T 9342 塑料洛氏硬度试验方法GB/T 15568 通用型片状模塑料(SMC)GB/T 16422.2 塑料实验室光源曝晒试验方法 第2部分 氙弧灯GB/T 30512 汽车禁用物质要求QC/T 15—1992 汽车塑料制品通用试验方法QC/T 17—1992 汽车零部件耐候性试验一般规则QC/T 518 汽车用螺纹紧固件紧固扭矩QC/T 625 汽车用涂镀层和化学处理层QC/T 966—2014 汽车塑料件涂层技术条件Q/J B070 汽车塑料件涂漆技术条件Q/J B076—2006 零部件电镀铬层和化学处理层技术条件Q/FD TSA5 001 汽车产品零部件可追溯性标识要求3 技术要求3.1 一般要求保险杠应按经规定程序批准的图样、数学模型及技术文件制造,并应符合本标准的规定;其材料、外形尺寸及安装尺寸符合产品图样和数学模型,保险杠总成必须满足以下强制法规要求。
JLYY-JT46-08吉利整车金属零部件涂层盐雾试验规范

b) 喷雾系统:由喷雾器,盐水槽和挡泥板组成。喷雾器可用一个或多个。可调式挡泥板能防止盐雾 直接喷射到试样上。喷雾器和挡泥板放置的位置対盐雾均匀分布有影响。
b) 镀锌件盐雾试验后评定要求: 1)钝化层在规定的时间内无白锈,镀锌层在规定的时间内无基体腐蚀,此两项均满足才能判定
合格。 2)无起泡。
9 试验报告
9.1 试验报告必须写明采用的评定标准和得到的试验结果。如有必要,应有每个试样的试验结果,每组 相同试样的平均试验结果或试样的照片。 9.2 根据试验的目的及要求,试验报告应包括如下内容:
共7页 第2页
GEELY
整车金属零部件涂层盐雾试验规范
JLYY-JT46-08
5.3 为避免堵塞喷嘴,溶液在使用前必须过滤。
6 腐蚀等级定义
6.1 耐盐雾腐蚀等级代号的编制
耐盐雾腐蚀等级代号根据零部件能否可见、工作环境和功能划分,其编制方法见图 1。耐盐雾腐蚀代
号:用“腐蚀”两字的汉语拼音字母的第一个字母 FS 表示。等级代号:由数字 1~6 分别表示不同的试验
共7页 第3页
≥48h ≥96h ≥144h ≥240h ≥480h
GEELY
整车金属零部件涂层盐雾试验规范
JLYY-JT46-08
6.3.2 电器件腐蚀等级定义见表 3。
耐盐雾腐蚀 等级代号
腐蚀环境
区域
表3
零件举例
盐雾试验时间
FS-1 FS-2 FS-3 FS-4
腐蚀轻微的 工作环境
腐蚀中等工 作环境
JT 汽车外饰塑料零件通用技术条件

汽车外饰塑料零件通用技术条件JT1-9902-2013共 4 页重庆长安汽车股份有限公司2013年3月12日汽车外饰塑料零件通用技术条件JT1-9902-2013编制 赖 礼 汇校核 陈 雷审定 王 晓批准 曹 渡更改记录规范编号制定/修订者制定/修订日期批准日期JT1-9902-2013 赖礼汇2013-3-11 曹渡2013-3-12JT1-9902-2013汽车外饰塑料零件通用技术条件1 范围本技术条件规定了前格栅、前罩装饰件、扰流板、防擦条、侧围护板、轮罩衬板、保险杠、三角窗外盖板、后牌照灯盖、发动机装饰罩盖等等外饰塑料零件的基本性能要求及试验方法。
本技术条件适用于长安汽车股份有限公司所开发的所有轿车车型。
2 规范性引用文件SAE J2527 汽车外饰材料加速老化实验标准:可控辐照度氙弧灯SJ-NW-15 塑料件涂装要求规范SJ-NW-16 塑料镀铬件性能要求规范SJ-NW-57 汽车塑料内饰件耐刮擦实验方法及结果判定SJ-NW-101 汽车塑料内饰件耐刮擦实验方法(划格法)3 要求3.1 除非另外规定,否则应符合本技术条件的要求,并按经规定程序批准的图样与技术文件制造。
喷漆零件除了满足本技术条件外,还应满足SJ-NW-15的要求。
电镀零件除了满足本技术条件外,还应满足SJ-NW-16的要求。
3.2 外观要求:所有零件外观应与经确认后的样品一致。
1)产品外观面不允许有裂纹、变形、银纹、波纹、烧焦、飞边、毛刺、气泡、浇口痕迹、顶杆印痕、熔接痕和收缩痕等不可接受表面缺陷。
2)喷涂或镀铬的产品,表面涂层或镀层均匀一致、色泽均匀,外观表面不允许有目视可见的麻点、起泡、漏镀、变色、脱落及其他不可接受缺陷。
3)产品A面上的分模线应小于0.1mm;非主视外观面分模线的痕迹小于0.2mm。
且必须经过长安公司技术部门的认可。
4)零件表面的颜色和花纹应与经规定程序批准的色板或样品一致。
皮纹要清晰、色泽均匀,皮纹类型、纹理方向、纹理深度以及皮纹范围应与长安公司所要求的一致,由于因脱模方向引起的非主要表面皮纹深度变化要均匀,不允许出现皮纹拉伤。
JLYY-JT288-07 汽车保险杠材料标准

至少两个完整的成品件,贮存时间为(22±2)h。 6.12 低温性能
至少一个完整的成品件,贮存温度:(-40±2)℃,贮存时间:(22±2)h。 6.13 耐热老化性
样条无裂纹,存放在(120±2)℃的循环空气中。长条状样条,尺寸(60mm×75mm),厚度不超过5mm。 按GB/T 7141-1992规定的方法进行。如果试验中样条任何一部位出现PP分解现象(材料变得易碎),则 达到粉化时间。 6.14 耐光照牢度
性能要求性能要求项目试验方法弯曲弹性模量mpa13001100100066热变形温度046mpa95909067球压痕硬度nmm32428426468悬臂梁缺口冲击强度23kjm334046悬臂梁缺口冲击强度30kjm69线膨胀系数mmmm1051114610高温性能901接口处不得出现松弛也不得有形状颜色表面上的变化611低温性能成品件在低温下必须保证完整的功能并且紧接着加热至232温度过程中不应出现裂纹和其它缺陷612耐热老化性500613耐光照牢度照射过的表面不得有诸如颜色变化粉化裂纹现象
GEELY
汽车保险杠-PP 共混材料性能要求
表 2(续) 性能要求
JLYY-JT288-07
项目
性能要求
试验方法
A类
B类
C类
弯曲弹性模量 MPa
≥1300
≥1100
≥1000
6.6
热变形温度(0.46MPa) ℃
≥95
≥90
≥90
6.7
球压痕硬度 N/mm2
32±4
28±4
26±4
6.8
悬臂梁缺口冲击强度(+23℃) kJ/m2 悬臂梁缺口冲击强度(-30℃) kJ/m2 线膨胀系数 mm/mm/℃×10-5
QJL J124011-2015 聚丙烯(PP)材料

1.02±0.02 ≥90
16±2 ≥20 ≥50 ≥22 ≥1500
Q/JL J124011-2015
PP+EPDM-TD20
PP+EPDM-TD20 (B
A1 类
A2 类
类)
1.05±0.02
≥100
20±2
≥20
≥16
≥20
≥80
≥40
≥30
≥23
≥24
≥1200
≥1700
≥1600
试验方法 5.3 5.4 5.5 5.6
高温性能 低温性能 抗冲击性试验 耐热老化性 h 耐光照牢度 燃烧性能 mm/min
表6 PP+EPDM+FILLERS类
PP+EPDM-TD10 (A 类) PP+EPDM-TD10 (B 类)
PP+EPDM-TD15
0.98±0.02
≥17 ≥90 ≥19 ≥1100
10±2
≥18 ≥80 ≥20 ≥1300
10±2
22±2
30±3
38±3
20±2
30±3
5.5
/ ≥20
≥30 /
/ ≥24
/ ≥30
≥27 /
/ 5.6
≥50
≥30
≥40
≥40
≥45
≥38
≥70
5.7
≥20 ≥6
≥20 ≥5
≥30 ≥5
≥20 /
≥25 ≥6
≥35 5.8
≥8
(110±2)℃/24h 无脆变,外形和表面不许发生损害性能的改变
5.13
≤80
5.14
8
5 试验方法
Q/JL J124011-2015
JLYY JT 乘用车用输水橡胶软管技术条件

JLYY-JT185-08乘用车用输水橡胶软管技术条件编 制:校 对:审 核:审 定:标准化:批 准:浙江吉利汽车研究院有限公司二〇〇八年六月GEELY 乘用车用输水橡胶软管技术条件 JLYY-JT185-08前 言为了规范乘用车输水橡胶软管的设计质量,指导制造和检验,结合本企业实际情况,制定了本标准。
本标准由浙江吉利汽车研究院有限公司提出。
本标准由浙江吉利汽车研究院有限公司变速器研究所结构设计科负责起草。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徐英豪。
本标准于2008年6月30日发布并实施。
Ⅰ1 范围本标准规定了输水橡胶软管的分类和规格尺寸、技术要求、试验方法和检验规则、标志、包装、存储及运输。
本标准适用于空调输水橡胶软管,以下简称软管。
2 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GB/T 528-1998 硫化橡胶和热塑性橡胶拉伸性能的测定GB/T 531-1999 硫化橡胶邵尔A硬度试验方法GB/T 1682-1994 硫化橡胶脆性温度试验方法GB/T 3512-2001 橡胶热空气老化试验方法GB/T 5563-2006 胶管液压试验方法GB/T 9573-2003 橡胶、塑料软管和软管组合件尺寸测量方法GB/T 9574-2001 橡胶、塑料软管和软管组合件试验压力、爆破压力与设计工作压力的比率GB/T 9576-2001 橡胶、塑料软管和软管组合件选择、贮存、使用和维修指南GB/T 9577-2001 橡胶、塑料软管和软管组合件标志、包装和运输规则HG/T 2185-1991 橡胶软管外观质量HG/T 2869-1997 橡胶和塑料软管-静态条件下耐臭氧性能的评价3 产品结构形状及规格尺寸3.1 结构形状软管结构为带增强层的异形橡胶软管。
JLYY-JT 191-06汽车内外饰塑料件通用技术条件

JLYY-JT191-06汽车内外饰塑料件通用技术条件编制:校对:审核:标准:批准:浙江吉利汽车研究院二00六年三月前言本标准对于吉利汽车塑料件的技术要求、试验方法做出具体规定。
本标准结合本企业的具体情况编制。
本标准由浙江吉利汽车研究院有限公司提出。
本标准由浙江吉利汽车研究院有限公司车身设计部负责起草。
标准主要起草人:王琪本标准首次发布日期:2006年4月1日;实施日期:2006年5月1日。
1范围本标准规定了塑料件(不包括涂层、电镀、发泡件)的要求、试验设备、仪器及环境、试验方法、检验规则、标记、运输及贮存。
本标准适用于乘用车产品的内外饰塑料件(以下简称产品)。
2规范性引用标准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改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GB/T 250-1995 评定变色用灰色样卡GB/T 3077-1999 合金结构钢GB 8410-1994 汽车内饰材料燃烧特性GB/T 16422.2-1999 塑料实验室光源暴露试验第2部分:氙弧灯JLYY-JT139-04 汽车塑料件及合成橡胶制品标记的规定JTYY-JT146-04 汽车内饰材料气味性试验方法3要求3.1 一般要求3.1.1在自然光线的阳光下产品的光泽应在样品的光泽等级范围之内。
3.1.2 零件的表面应没有污迹、划伤、裂纹、扭曲变形及表面皮纹磨损,也不应有任何影响装配和外观的缺陷。
3.1.3 产品的尺寸、公差、质量、纹理、颜色、标识、材料应按照图样要求。
3.2 性能要求性能要求按表1的规定。
4试验设备、仪器、环境4.1 试验设备4.1.1 环境箱:各个部位达到并维持与所规定的等级相一致的温度,而且符合规定的温度误差要求,最大相对湿度为20%。
在结构上,能够使样品在任何部位均不被热源直接辐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表3 耐刮擦性评判标准
级数
表面状态
5
不可见的表面刮损
4
隐约可见的表面刮损
3
轻微可见的表面刮损
2
可见的表面刮损
1
严重表面刮损
共5页 第5页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 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 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GB/T 1033-1986 塑料密度和相对密度试验方法 GB/T 1036-1989 塑料线膨胀系数测定方法 GB/T 1040.2-2006 塑料 拉伸性能的测定 第 2 部分:模塑和挤塑塑料的试验条件 GB/T 1634.2-2004 塑料负荷变形温度的测定第 2 部分:塑料、硬橡胶和长纤维增强复合材料 GB/T 1843-1996 塑料悬臂梁冲击试验方法 GB/T 3398-1982 塑料球压痕硬度试验方法 GB/T 3682-2000 热塑性塑料熔体质量流动速率和熔体体积流动速率的测定 GB/T 7141-1992 塑料热空气暴露试验方法 GB/T 9341-2000 塑料弯曲性能试验方法 GB/T 9345-1988 塑料灰分通用测定方法 GB/T 15596-1995 塑料暴露于玻璃下日光或自然气候或人工光后颜色和性能变化的测定 GB/T 16422.2-1999 塑料实验室光源暴露试验方法 第 2 部分:氙弧灯 JLYY-JT191-06 汽车内外饰塑料件通用技术条件
A类 0.95-1.02
10±2 ≥20 ≥100 ≥22
性能要求 B类 — ≥8 — ≥17 ≥150 ≥19
C类 0.88-0.94
— ≥14 ≥250 ≥16
试验方法 6.2 6.3 6.4 6.5
6.6
共5页 第2页
ID 号:3591851 受控文件 归档日期:2007-12-18 13:18:15 编码:
汽车保险杠-PP 共混材料性能要求 JLYY-JT288-07
前言
为确保汽车保险杠质量,结合本企业实际情况制定保险杠材料标准。 本标准由浙江吉利汽车研究院有限公司提出。 本标准由浙江吉利汽车研究院有限公司综合技术部材料科起草。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金建伟。 本标准于 2007 年 月 日发布实施。
Ⅰ
GEELY
样条尺寸:(80×10×4)mm,缺口类型:A 型,按 GB/T 1843-1996 规定的方法进行。 6.10 线膨胀系数
按 GB/T 1036-1989 规定的方法进行。 6.11 高温性能
共5页 第4页
ID 号:3591851 受控文件 归档日期:2007-12-18 13:18:15 编码:
3 术语和定义
PP 共混材料
PP 共混材料为聚丙烯(PP)和三元乙丙橡胶(EPDM)或乙烯丙烯共聚物(E/P)或其他一些弹性体的共 混聚合物,可以在其中添加滑石粉做为填料,但滑石粉的含量不得超过质量百分比的 20%。
共5页 第1页
ID 号:3591851 受控文件 归档日期:2007-12-18 13:18:15 编码:
试验时间:1000h,按GB/T 16422.2-1999规定的方法进行,评判方法应符合GB/T 15596-1995规定。 6.15 抗冲击性试验
按 JLYY-JT191-06 中 5.1 规定的低温抗冲击性试验进行。 6.16 耐刮擦性
按JLYY-JT191-06中5.7规定的耐摩擦性能试验进行,评判标准应符合表3规定。
≥33 ≥5 ≤9
≥40 ≥7 ≤11
≥46 ≥7 ≤14
6.9 6.10
高温性能
(90±1)℃,接口处不得出现松弛,也不得有形状、颜色、表面 6.11
上的变化
低温性能
成品件在低温下必须保证完整的功能,并且紧接着加热至 (23±2)℃温度过程中不应出现裂纹和其它缺陷
6.12
耐热老化性 h
≥500
6.13
GEELY 汽车保险杠-PP 共混材料性能要求 JLYY-JT288-07
至少两个完整的成品件,贮存时间为(22±2)h。 6.12 低温性能
至少一个完整的成品件,贮存温度:(-40±2)℃,贮存时间:(22±2)h。 6.13 耐热老化性
样条无裂纹,存放在(120±2)℃的循环空气中。长条状样条,尺寸(60mm×75mm),厚度不超过5mm。 按GB/T 7141-1992规定的方法进行。如果试验中样条任何一部位出现PP分解现象(材料变得易碎),则 达到粉化时间。 6.14 耐光照牢度
耐光照牢度
照射过的表面不得有诸如颜色变化、粉化、裂纹现象。灰度≥4 6.14
抗冲击性试验
不断裂,无裂纹
6.15
耐刮擦性
≥4 级
6.16
6 试验方法
6.1 通用条件
6.1.1 试验标准环境
在标准大气压条件下,样条在(23±2)℃温度、(50±5)%湿度环境下至少存放24小时,并要求测 试时室温条件与此一致。
GEELY
汽车保险杠-PP 共混材料性能要求
表 2(续) 性能要求
JLYY-JT288A类
B类
C类
弯曲弹性模量 MPa
≥1300
≥1100
≥1000
6.6
热变形温度(0.46MPa) ℃
≥95
≥90
≥90
6.7
球压痕硬度 N/mm2
32±4
28±4
26±4
6.8
悬臂梁缺口冲击强度(+23℃) kJ/m2 悬臂梁缺口冲击强度(-30℃) kJ/m2 线膨胀系数 mm/mm/℃×10-5
样条尺寸:(80×10×4)mm,测试速度:10mm/min,按 GB/T 9341-2000 规定的方法进行。 6.7 热变形温度
样条尺寸:(80×10×4)mm,压力载荷:0.46MPa,按 GB/T 1634.2-2004 规定的方法进行。 6.8 球压痕硬度
按 GB/T 3398-1982 规定的方法进行。 6.9 悬臂梁缺口冲击强度
GEELY 汽车保险杠-PP 共混材料性能要求 JLYY-JT288-07
4 分类及标识
汽车保险杠-PP 共混材料按应用状态划分为三类,即 A 类、 B 类、 C 类,对应的分类和标识见表 1。
表 1 分类和标识
类型
标识
应用状态
A类
PP+EPDM-T10 或 PP+E/P-T10
硬
PP+EPDM-T10 或 PP+E/P-T10 B类
ID 号:3591851 受控文件 归档日期:2007-12-18 13:18:15 编码:
JLYY-JT288-07
汽车保险杠-PP 共混材料性能要求
编制: 校对: 审核: 审定: 标准: 批准:
浙江吉利汽车研究院有限公司 二〇〇七年十二月
GEELY
ID 号:3591851 受控文件 归档日期:2007-12-18 13:18:15 编码:
ID 号:3591851 受控文件 归档日期:2007-12-18 13:18:15 编码:
汽车保险杠-PP 共混材料性能要求 JLYY-JT288-07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汽车保险杠-PP共混材料的术语和定义、分类及标识、技术要求和试验方法。 本标准适用于注塑成型汽车保险杠-PP共混材料性能检验。
PP+EPDM 或 PP+E/P
中硬
C类
PP+EPDM 或 PP+E/P
软
5 技术要求
5.1 原料要求
原材料外观为均匀颗粒,无机械杂质。
5.2 性能要求
PP 共混材料性能要求见表 2。
表 2 性能要求
项目
密度 g/cm3 熔融流动指数 g/10 min 燃烧灰分 % 拉伸强度 MPa 断裂伸长率 % 弯曲强度 MPa
料筒温度:230℃,压力载荷:2.16kgf, 按 GB/T 3682-2000 规定的方法进行。 6.4 燃烧灰分
按 GB/T 9345-1988 规定的方法进行。 6.5 拉伸强度和断裂伸长率
测试速度:50mm/min,按 GB/T 1040.2-2006 规定的方法执行。 6.6 弯曲强度和弯曲弹性模量
6.1.2 成型条件和样条质量
共5页 第3页
ID 号:3591851 受控文件 归档日期:2007-12-18 13:18:15 编码:
GEELY 汽车保险杠-PP 共混材料性能要求 JLYY-JT288-07
样条为注塑成型,应完整,外观良好,无气泡,缩痕和熔合纹。 6.2 密度
按 GB/T 1033-1986 规定的方法进行。 6.3 熔融流动指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