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中考数学锐角三角函数综合经典题含答案

人教中考数学锐角三角函数综合经典题含答案
人教中考数学锐角三角函数综合经典题含答案

一、锐角三角函数真题与模拟题分类汇编(难题易错题)

1.如图,在△ABC中,∠ABC=∠ACB,以AC为直径的⊙O分别交AB、BC于点M、N,点P在AB的延长线上,且∠CAB=2∠BCP.

(1)求证:直线CP是⊙O的切线.

(2)若BC=2,sin∠BCP=,求点B到AC的距离.

(3)在第(2)的条件下,求△ACP的周长.

【答案】(1)证明见解析(2)4(3)20

【解析】

试题分析:(1)利用直径所对的圆周角为直角,2∠CAN=∠CAB,∠CAB=2∠BCP判断出∠ACP=90°即可;

(2)利用锐角三角函数,即勾股定理即可.

试题解析:(1)∵∠ABC=∠ACB,

∴AB=AC,

∵AC为⊙O的直径,

∴∠ANC=90°,

∴∠CAN+∠ACN=90°,2∠BAN=2∠CAN=∠CAB,

∵∠CAB=2∠BCP,

∴∠BCP=∠CAN,

∴∠ACP=∠ACN+∠BCP=∠ACN+∠CAN=90°,

∵点D在⊙O上,

∴直线CP是⊙O的切线;

(2)如图,作BF⊥AC

∵AB=AC ,∠ANC=90°, ∴CN=CB=

∵∠BCP=∠CAN ,sin ∠BCP=,

∴sin ∠CAN=,

∴AC=5, ∴AB=AC=5, 设AF=x ,则CF=5﹣x ,

在Rt △ABF 中,BF 2=AB 2﹣AF 2=25﹣x 2, 在Rt △CBF 中,BF 2=BC 2﹣CF 2=2O ﹣(5﹣x )2, ∴25﹣x 2=2O ﹣(5﹣x )2, ∴x=3,

∴BF 2=25﹣32=16, ∴BF=4,

即点B 到AC 的距离为4. 考点:切线的判定

2.(本题满分14分,第(1)小题满分4分,第(2)小题满分5分,第(3)小题满分5分)

已知:如图,AB 是半圆O 的直径,弦//CD AB ,动点P 、Q 分别在线段OC 、CD 上,且DQ OP =,AP 的延长线与射线OQ 相交于点E 、与弦CD 相交于点F (点F 与点C 、D 不重合),20AB =,4

cos 5

AOC ∠=

.设OP x =,CPF ?的面积为y .

(1)求证:AP OQ =;

(2)求y 关于x 的函数关系式,并写出它的定义域; (3)当OPE ?是直角三角形时,求线段OP 的长.

【答案】(1)证明见解析;(2)236030050

(10)13

x x y x x -+=<<;(3)8OP =

【解析】 【分析】

(1)证明线段相等的方法之一是证明三角形全等,通过分析已知条件,OP DQ =,联结

OD 后还有OA DO =,再结合要证明的结论AP OQ =,则可肯定需证明三角形全等,寻

找已知对应边的夹角,即POA QDO ∠=∠即可;

(2)根据PFC ?∽PAO ?,将面积转化为相似三角形对应边之比的平方来求;(3)分成三种情况讨论,充分利用已知条件4

cos 5

AOC ∠=、以及(1)(2)中已证的结论,注意要对不符合(2)中定义域的答案舍去. 【详解】

(1)联结OD ,∵OC OD =, ∴OCD ODC ∠=∠, ∵//CD AB , ∴OCD COA ∠=∠, ∴POA QDO ∠=∠. 在AOP ?和ODQ ?中,

{OP DQ

POA QDO OA DO

=∠=∠=, ∴AOP ?≌ODQ ?, ∴AP OQ =;

(2)作PH OA ⊥,交OA 于H , ∵4cos 5

AOC ∠=, ∴4455OH OP x =

=,35

PH x =,

∴1

32

AOP S AO PH x ?=

?=. ∵//CD AB , ∴PFC ?∽PAO ?, ∴

22

10(

)()AOP

y CP x S OP x

?-==, ∴2360300

x x y x

-+=,当F 与点D 重合时,

∵4

2cos 210165

CD OC OCD =?∠=??=, ∴

101016x x =-,解得50

13

x =, ∴2360300x x y x

-+=

50

(10)13x <<; (3)①当90OPE ∠=时,90OPA ∠=, ∴4

cos 1085

OP OA AOC =?∠=?

=; ②当90POE ∠=时,

101025

4cos cos 25OC CQ QCO AOC =

===

∠∠,

∴252OP DQ CD CQ CD ==-=-2571622

=-=, ∵

50

1013

OP <<, ∴7

2

OP =

(舍去); ③当90PEO ∠=时,∵//CD AB , ∴AOQ DQO ∠=∠, ∵AOP ?≌ODQ ?, ∴DQO APO ∠=∠, ∴AOQ APO ∠=∠,

∴90AEO AOP ∠=∠=,此时弦CD 不存在,故这种情况不符合题意,舍去; 综上,线段OP 的长为8.

3.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 中,点P 是⊙C 外一点,连接CP 交⊙C 于点Q ,点P 关于点Q 的对称点为P ′,当点P ′在线段CQ 上时,称点P 为⊙C “友好点”.已知A (1,0),B (0,2),C (3,3) (1)当⊙O 的半径为1时,

①点A,B,C中是⊙O“友好点”的是;

②已知点M在直线y=﹣3

x+2 上,且点M是⊙O“友好点”,求点M的横坐标m的取值

范围;

(2)已知点D(23,0),连接BC,BD,CD,⊙T的圆心为T(t,﹣1),半径为1,若在△BCD 上存在一点N,使点N是⊙T“友好点”,求圆心T的横坐标t的取值范围.

【答案】(1)①B;②0≤m3(2)﹣3t<3

【解析】

【分析】

(1))①根据“友好点”的定义,OB=<2r=2,所以点B是⊙O“友好点”;

②设M(m,﹣

3

3

m+2 ),根据“友好点”的定义,OM

2

2

3

22

2

m m

??

+-+≤

?

?

??

,由此

求解即可;

(2)B(0,2),C(3,3),D30),⊙T的圆心为T(t,﹣1),点N是⊙T“友好点”,NT≤2r=2,所以点N只能在线段BD上运动,过点T作TN⊥BD于N,作TH∥y轴,与BD交于点

H.易知∠BDO=30°,∠OBD=60°,NT 3

,直线BD:y

3

x+2,可知H(t,﹣

3 3t+2),继而可得NT=﹣

1

2

t+

33

2

,由此可得关于t的不等式,解出t的范围即可.

【详解】

(1)①∵r=1,

∴根据“友好点”的定义,OB=<2r=2,

∴点B是⊙O“友好点”,

∵OC22

33

+2>2r=2,∴点C不是⊙O“友好点”,A(1,0)在⊙O上,不是⊙O“友好点”,

故答案为B;

②如图,

设M (m ,﹣

3

m +2 ),根据“友好点”的定义, ∴OM =2

23

22

2m m ??+-+≤ ? ???

, 整理,得2m 2﹣23m ≤0, 解得0≤m ≤3;

∴点M 的横坐标m 的取值范围:0≤m ≤3;

(2)∵B (0,2),C (3,3),D (23,0),⊙T 的圆心为T (t ,﹣1),点N 是⊙T “友好点”, ∴NT ≤2r =2,

∴点N 只能在线段BD 上运动,过点T 作TN ⊥BD 于N ,作TH ∥y 轴,与BD 交于点H .

∵tan ∠BDO =

3

3

23OB OD ==

∴∠BDO=30°, ∴∠OBD =60°, ∴∠THN=∠OBD=60°, ∴NT =HT?sin ∠3

∵B (0,2),D (23,0), ∴直线BD :y =﹣3

3

x +2, ∵H 点BD 上, ∵H (t ,﹣3

t +2), ∴HT =﹣33t +2﹣(﹣1)=﹣33

t +3, ∴NT =3HT =3(﹣3t +3)=﹣12t +33,

∴﹣

12t +33

≤2, ∴t ≥﹣4+33,

当H 与点D 重合时,点T 的横坐标等于点D 的横坐标,即t =33, 此时点N 不是“友好点”, ∴t <33,

故圆心T 的横坐标t 的取值范围:﹣4+33≤t <33. 【点睛】

本题是圆的综合题,正确理解“友好点”的意义,熟练运用相似三角形的性质与特殊三角函数是解题的关键.

4.如图①,抛物线y =ax 2+bx+c 经过点A (﹣2,0)、B (4,0)、C (0,3)三点.

(1)试求抛物线的解析式;

(2)点P 是y 轴上的一个动点,连接PA ,试求5PA+4PC 的最小值;

(3)如图②,若直线l 经过点T (﹣4,0),Q 为直线l 上的动点,当以A 、B 、Q 为顶点所作的直角三角形有且仅有三个时,试求直线l 的解析式. 【答案】(1)233

384

y x x =-++;(2)5PA+4PC 的最小值为18;(3)直线l 的解析式为3

34

y x =

+或3

34

y x =--.

【解析】

【分析】

(1)设出交点式,代入C点计算即可(2)连接AC、BC,过点A作AE⊥BC于点E,过

点P作PD⊥BC于点D,易证△CDP∽△COB,得到比例式PC PD

BC OB

=,得到PD=

4

5

PC,所

以5PA+4PC=5(PA+4

5

PC)=5(PA+PD),当点A、P、D在同一直线上时,5PA+4PC=5

(PA+PD)=5AE最小,利用等面积法求出AE=18

5

,即最小值为18 (3)取AB中点F,

以F为圆心、FA的长为半径画圆, 当∠BAQ=90°或∠ABQ=90°时,即AQ或BQ垂直x轴,所以只要直线l不垂直x轴则一定找到两个满足的点Q使∠BAQ=90°或∠ABQ=90°,即∠AQB=90°时,只有一个满足条件的点Q,∴直线l与⊙F相切于点Q时,满足∠AQB=90°的点Q只有一个;此时,连接FQ,过点Q作QG⊥x轴于点G,利用cos∠QFT求出QG,分出情况Q在x轴上方和x轴下方时,分别代入直接l得到解析式即可

【详解】

解:(1)∵抛物线与x轴交点为A(﹣2,0)、B(4,0)

∴y=a(x+2)(x﹣4)

把点C(0,3)代入得:﹣8a=3

∴a=﹣3

8

∴抛物线解析式为y=﹣3

8(x+2)(x﹣4)=﹣

3

8

x2+

3

4

x+3

(2)连接AC、BC,过点A作AE⊥BC于点E,过点P作PD⊥BC于点D ∴∠CDP=∠COB=90°

∵∠DCP=∠OCB

∴△CDP∽△COB

∴PC PD

BC OB

=

∵B(4,0),C(0,3)

∴OB=4,OC=3,BC

∴PD=4

5

PC

∴5PA+4PC=5(PA+4

5

PC)=5(PA+PD)

∴当点A、P、D在同一直线上时,5PA+4PC=5(PA+PD)=5AE最小∵A(﹣2,0),OC⊥AB,AE⊥BC

∴S△ABC=1

2AB?OC=

1

2

BC?AE

∴AE =

6318

55

AB OC BC ?== ∴5AE =18

∴5PA+4PC 的最小值为18.

(3)取AB 中点F ,以F 为圆心、FA 的长为半径画圆 当∠BAQ =90°或∠ABQ =90°时,即AQ 或BQ 垂直x 轴,

∴只要直线l 不垂直x 轴则一定找到两个满足的点Q 使∠BAQ =90°或∠ABQ =90° ∴∠AQB =90°时,只有一个满足条件的点Q

∵当Q 在⊙F 上运动时(不与A 、B 重合),∠AQB =90° ∴直线l 与⊙F 相切于点Q 时,满足∠AQB =90°的点Q 只有一个 此时,连接FQ ,过点Q 作QG ⊥x 轴于点G ∴∠FQT =90°

∵F 为A (﹣2,0)、B (4,0)的中点 ∴F (1,0),FQ =FA =3 ∵T (﹣4,0) ∴TF =5,cos ∠QFT =

3

5

FQ TF = ∵Rt △FGQ 中,cos ∠QFT =3

5

FG FQ = ∴FG =

35FQ =95

∴x Q =1﹣9455=-,QG =2

222

912FQ 355FG ??-=-= ???

①若点Q 在x 轴上方,则Q (412

55

-,) 设直线l 解析式为:y =kx+b

∴404125

5k b k b -+=???-+=?? 解得:343k b ?

=??

?=? ∴直线l :3

34

y x =

+ ②若点Q 在x 轴下方,则Q (41255

--,

) ∴直线l :3

34

y x =-

- 综上所述,直线l 的解析式为3

34

y x =

+或3

34

y x =--

【点睛】

本题是二次函数与圆的综合题,同时涉及到三角函数、勾股定理等知识点,综合度比较高,需要很强的综合能力,第三问能够找到满足条件的Q点是关键,同时不要忘记需要分情况讨论

5.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菱形ABCD的边AB在x轴上,点B坐标(﹣6,0),点

C在y轴正半轴上,且cos B=3

5

,动点P从点C出发,以每秒一个单位长度的速度向D点

移动(P点到达D点时停止运动),移动时间为t秒,过点P作平行于y轴的直线l与菱形的其它边交于点Q.

(1)求点D坐标;

(2)求△OPQ的面积S关于t的函数关系式,并求出S的最大值;

(3)在直线l移动过程中,是否存在t值,使S=3

20ABCD

S

菱形

?若存在,求出t的值;若

不存在,请说明理由.

【答案】(1)点D的坐标为(10,8).(2)S关于t的函数关系式为S=

24(04)

220

(410)3

3t t t t t ??

?-+

. 【解析】 【分析】

(1)在Rt △BOC 中,求BC,OC,根据菱形性质再求D 的坐标;(2)分两种情况分析:①当0≤t ≤4时和②当4<t ≤10时,根据面积公式列出解析式,再求函数的最值;(3)分两种情况分析:当0≤t ≤4时,4t =12,;当4<t ≤10时,2220

1233

t t -+= 【详解】

解:(1)在Rt △BOC 中,∠BOC =90°,OB =6,cos B =

35

, 10cos OB

BC B

∴=

=

8OC ∴==∵四边形ABCD 为菱形,CD ∥x 轴,

∴点D 的坐标为(10,8).

(2)∵AB =BC =10,点B 的坐标为(﹣6,0), ∴点A 的坐标为(4,0). 分两种情况考虑,如图1所示. ①当0≤t ≤4时,PQ =OC =8,OQ =t ,

∴S =

1

2PQ ?OQ =4t , ∵4>0,

∴当t =4时,S 取得最大值,最大值为16;

②当4<t ≤10时,设直线AD 的解析式为y =kx +b (k ≠0), 将A (4,0),D (10,8)代入y =kx +b ,得:

4k b 010k b 8+=??

+=?,解得:4k 3

16b 3?=????=-??

, ∴直线AD 的解析式为416

33

y x =-. 当x =t 时,416

33

y t =

-, 4164

8(10)3

33PQ t t ??∴=--=- ???

21220

233

S PQ OP t t ∴=

?=-+

2

2202502

(5),033333S t

t t =-+=--+-<∴当t =5时,S 取得最大值,最大值为

503

. 综上所述:S 关于t 的函数关系式为S =24(04)

220(410)3

3t t t t t ??

?-+

(3)S 菱形ABCD =AB ?OC =80. 当0≤t ≤4时,4t =12, 解得:t =3; 当4<t ≤10时,2220

33

t t -

+=12, 解得:t 1=5﹣7(舍去),t 2=5+ 7. 综上所述:在直线l 移动过程中,存在t 值,使S =

3

20

ABCD S 菱形,t 的值为3或5+7.

【点睛】

考核知识点:一次函数和二次函数的最值问题.数形结合,分类讨论是关键.

6.如图,某次中俄“海上联合”反潜演习中,我军舰A 测得潜艇C 的俯角为30°.位于军舰A 正上方1000米的反潜直升机B 侧得潜艇C 的俯角为68°.试根据以上数据求出潜艇C 离开海平面的下潜深度.(结果保留整数.参考数据:sin68°≈0.9,cos68°≈0.4,tan68°≈2.5,

3≈1.7)

【答案】潜艇C 离开海平面的下潜深度约为308米

【解析】试题分析:过点C 作CD ⊥AB ,交BA 的延长线于点D ,则AD 即为潜艇C 的下潜

深度,用锐角三角函数分别在Rt△ACD中表示出CD和在Rt△BCD中表示出BD,利用BD=AD+AB二者之间的关系列出方程求解.

试题解析:过点C作CD⊥AB,交BA的延长线于点D,则AD即为潜艇C的下潜深度,根据题意得:∠ACD=30°,∠BCD=68°,

设AD=x,则BD=BA+AD=1000+x,

在Rt△ACD中,CD=

tan AD ACD

∠ =

tan30

x

= 3x

在Rt△BCD中,BD=CD?tan68°,

∴325+x=3x?tan68°

解得:x≈100米,

∴潜艇C离开海平面的下潜深度为100米.

点睛:本题考查了解直角三角形的应用,解题的关键是作出辅助线,从题目中找出直角三角形并选择合适的边角关系求解.

视频

7.如图,半圆O的直径AB=20,弦CD∥AB,动点M在半径OD上,射线BM与弦CD相交于点E(点E与点C、D不重合),设OM=m.

(1)求DE的长(用含m的代数式表示);

(2)令弦CD所对的圆心角为α,且sin

4 =

25α

①若△DEM的面积为S,求S关于m的函数关系式,并求出m的取值范围;

②若动点N在CD上,且CN=OM,射线BM与射线ON相交于点F,当∠OMF=90°时,求DE的长.

【答案】(1)DE=10010m

m

-

;(2)①S=

2

360300

m m

m

-+

,(

50

13

<m<10),

②DE =

52

. 【解析】 【分析】

(1)由CD ∥AB 知△DEM ∽△OBM ,可得

DE DM

OB OM

=,据此可得; (2)①连接OC 、作OP ⊥CD 、MQ ⊥CD ,由OC =OD 、OP ⊥CD 知∠DOP =1

2

∠COD ,据此可得sin ∠DOP =sin ∠DMQ =45、sin ∠ODP =3

5

,继而由OM =m 、OD =10得QM =DM sin ∠ODP =

3

5

(10﹣m ),根据三角形的面积公式即可得;如图2,先求得PD =8、CD =16,证△CDM ∽△BOM 得

CD DM BO OM =,求得OM =50

13

,据此可得m 的取值范围; ②如图3,由BM =OB sin ∠BOM =10×3

5

=6,可得OM =8,根据(1)所求结果可得答案. 【详解】 (1)∵CD ∥AB , ∴△DEM ∽△OBM , ∴

DE DM OB OM =,即1010DE m

m

-=, ∴DE =

10010m

m

-; (2)①如图1,连接OC 、作OP ⊥CD 于点P ,作MQ ⊥CD 于点Q ,

∵OC =OD 、OP ⊥CD , ∴∠DOP =1

2

∠COD , ∵sin

2

α

45

, ∴sin ∠DOP =sin ∠DMQ =45,sin ∠ODP =35

, ∵OM =m 、OD =10,

∴DM =10﹣m , ∴QM =DM sin ∠ODP =

3

5

(10﹣m ), 则S △DEM =12DE ?MQ =12×10010m m -×35(10﹣m )=2360300

m m m

-+,

如图2,

∵PD =OD sin ∠DOP =10×4

5

=8, ∴CD =16, ∵CD ∥AB , ∴△CDM ∽△BOM , ∴

CD DM BO OM =,即1610=10OM

OM

-, 解得:OM =50

13

, ∴

50

13

<m <10, ∴S =2360300

m m m

-+,(5013<m <10).

②当∠OMF =90°时,如图3,

则∠BMO =90°,

在Rt △BOM 中,BM =OB sin ∠BOM =10×3

5

=6, 则OM =8,

由(1)得DE=1001085

82

-?

=.

【点睛】

本题主要考查圆的综合题,解题的关键是熟练掌握圆的有关性质、相似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及解直角三角形的能力.

8.如图,在平行四边形ABCD中,平分,交于点,平分,交于点,与交于点,连接,.

(1)求证:四边形是菱形;

(2)若,,,求的值.

【答案】(1)证明见解析

(2)

【解析】

试题分析:(1)根据AE平分∠BAD、BF平分∠ABC及平行四边形的性质可得AF=AB=BE,从而可知ABEF为平行四边形,又邻边相等,可知为菱形

(2)由菱形的性质可知AP的长及∠PAF=60°,过点P作PH⊥AD于H,即可得到PH、DH 的长,从而可求tan∠ADP

试题解析:(1)∵AE平分∠BAD BF平分∠ABC

∴∠BAE=∠EAF ∠ABF=∠EBF

∵AD//BC

∴∠EAF=∠AEB ∠AFB=∠EBF

∴∠BAE=∠AEB ∠AFB=∠ABF

∴AB=BE AB=AF

∴AF=AB=BE

∵AD//BC

∴ABEF为平行四边形

又AB=BE

∴ABEF为菱形

(2)作PH⊥AD于H

由∠ABC=60°而已(1)可知∠PAF=60°,PA=2,则有PH=,AH=1,∴DH=AD-AH=5

∴tan∠ADP=

考点:1、平行四边形;2、菱形;3、直角三角形;4、三角函数

9.在矩形ABCD中,AD>AB,点P是CD边上的任意一点(不含C,D两端点),过点P 作PF∥BC,交对角线BD于点F.

(1)如图1,将△PDF沿对角线BD翻折得到△QDF,QF交AD于点E.求证:△DEF是等腰三角形;

(2)如图2,将△PDF绕点D逆时针方向旋转得到△P'DF',连接P'C,F'B.设旋转角为α(0°<α<180°).

①若0°<α<∠BDC,即DF'在∠BDC的内部时,求证:△DP'C∽△DF'B.

②如图3,若点P是CD的中点,△DF'B能否为直角三角形?如果能,试求出此时

tan∠DBF'的值,如果不能,请说明理由.

【答案】(1)证明见解析;(2)①证明见解析;②1

2

3

【解析】

【分析】(1)根据翻折的性质以及平行线的性质可知∠DFQ=∠ADF,所以△DEF是等腰三角形;

(2)①由于PF∥BC,所以△DPF∽△DCB,从而易证△DP′F′∽△DCB;

②由于△DF'B是直角三角形,但不知道哪个的角是直角,故需要对该三角形的内角进行分类讨论.

【详解】(1)由翻折可知:∠DFP=∠DFQ,

∵PF∥BC,

∴∠DFP=∠ADF , ∴∠DFQ=∠ADF , ∴△DEF 是等腰三角形;

(2)①若0°<α<∠BDC ,即DF'在∠BDC 的内部时, ∵∠P′DF′=∠PDF ,

∴∠P′DF′﹣∠F′DC=∠PDF ﹣∠F′DC , ∴∠P′DC=∠F′DB ,

由旋转的性质可知:△DP′F′≌△DPF , ∵PF ∥BC , ∴△DPF ∽△DCB , ∴△DP′F′∽△DCB ∴

'

'

DC DP DB DF = , ∴△DP'C ∽△DF'B ;

②当∠F′DB=90°时,如图所示, ∵DF′=DF=1

2

BD , ∴

'1

2

DF BD =, ∴tan ∠DBF′=

'1

2

DF BD =;

当∠DBF′=90°,此时DF′是斜边,即DF′>DB ,不符合题意; 当∠DF′B=90°时,如图所示,

∵DF′=DF=1

2

BD , ∴∠DBF′=30°,

∴tan ∠3

【点睛】本题考查了相似三角形的综合问题,涉及旋转的性质,锐角三角函数的定义,相似三角形的性质以及判定等知识,综合性较强,有一定的难度,熟练掌握相关的性质与定理、运用分类思想进行讨论是解题的关键.

10.问题探究:

(一)新知学习:

圆内接四边形的判断定理:如果四边形对角互补,那么这个四边形内接于圆(即如果四边形EFGH的对角互补,那么四边形EFGH的四个顶点E、F、G、H都在同个圆上).

(二)问题解决:

已知⊙O的半径为2,AB,CD是⊙O的直径.P是上任意一点,过点P分别作AB,CD 的垂线,垂足分别为N,M.

(1)若直径AB⊥CD,对于上任意一点P(不与B、C重合)(如图一),证明四边形PMON内接于圆,并求此圆直径的长;

(2)若直径AB⊥CD,在点P(不与B、C重合)从B运动到C的过程汇总,证明MN的长为定值,并求其定值;

(3)若直径AB与CD相交成120°角.

①当点P运动到的中点P1时(如图二),求MN的长;

②当点P(不与B、C重合)从B运动到C的过程中(如图三),证明MN的长为定值.(4)试问当直径AB与CD相交成多少度角时,MN的长取最大值,并写出其最大值.

【答案】(1)证明见解析,直径OP=2;

(2)证明见解析,MN的长为定值,该定值为2;

(3)①MN=;②证明见解析;

(4)MN取得最大值2.

【解析】

试题分析:(1)如图一,易证∠PMO+∠PNO=180°,从而可得四边形PMON内接于圆,直

径OP=2;

(2)如图一,易证四边形PMON是矩形,则有MN=OP=2,问题得以解决;

(3)①如图二,根据等弧所对的圆心角相等可得∠COP1=∠BOP1=60°,根据圆内接四边形的对角互补可得∠MP1N=60°.根据角平分线的性质可得P1M=P1N,从而得到△P1MN是等边三角形,则有MN=P1M.然后在Rt△P1MO运用三角函数就可解决问题;②设四边形PMON的外接圆为⊙O′,连接NO′并延长,交⊙O′于点Q,连接QM,如图三,根据圆周角定理可得∠QMN=90°,∠MQN=∠MPN=60°,在Rt△QMN中运用三角函数可得:

MN=QN?sin∠MQN,从而可得MN=OP?sin∠MQN,由此即可解决问题;

(4)由(3)②中已得结论MN=OP?sin∠MQN可知,当∠MQN=90°时,MN最大,问题得以解决.

试题解析:(1)如图一,

∵PM⊥OC,PN⊥OB,∴∠PMO=∠PNO=90°,∴∠PMO+∠PNO=180°,∴四边形PMON内接于圆,直径OP=2;

(2)如图一,

∵AB⊥OC,即∠BOC=90°,∴∠BOC=∠PMO=∠PNO=90°,∴四边形PMON是矩形,

∴MN=OP=2,∴MN的长为定值,该定值为2;

(3)①如图二,

∵P1是的中点,∠BOC=120°,∴∠COP1=∠BOP1=60°,∠MP1N=60°,∵P1M⊥OC,

P1N⊥OB,∴P1M=P1N,∴△P1MN是等边三角形,∴MN=P1M.

∵P1M=OP1?sin∠MOP1=2×sin60°=,∴MN=;

②设四边形PMON的外接圆为⊙O′,连接NO′并延长,

交⊙O′于点Q,连接QM,如图三,

求锐角三角函数值的经典题型+方法归纳(超级经典好用)

求锐角三角函数值的经典题型+方法归纳(超级经典好用)

求锐角三角函数值的几种常用方法 一、定义法 当已知直角三角形的两条边,可直接运用锐角三角函数的定义求锐角三角函数的值. 例1 如图1,在△ABC 中,∠C =90°,AB =13,BC =5,则sin A 的值是( ) (A )513 (B )1213 (C )512 (D )13 5 对应训练: 1.在Rt △ABC 中,∠ C =90°,若BC =1,AB 5,则tan A 的值为 ( ) A . 5 B 25 C .1 2 D .2 二、参数(方程思想)法 锐角三角函数值实质是直角三角形两边的比值,所以解题中有时需将三角函数转化为线 段比,通过设定一个参数,并用含该参数的代数式表示出直角三角形各边的长,然后结合相关条件解决问题. 例2 在△ABC 中,∠C =90°,如果tan A =5 12,那么sin B 的值是 . 对应训练: 1.在△ABC 中,∠C =90°,sin A=5 3,那么tan A 的值等于( ). A .35 B . 45 C . 34 D . 43 2.已知△ ABC 中, ο 90=∠C ,3cosB=2, AC=5 2 ,则 AB= . 3.已知Rt △ABC 中,,12,4 3 tan ,90==?=∠BC A C 求AC 、AB 和cos B .

4.已知:如图,⊙O 的半径OA =16cm ,OC ⊥AB 于C 点,?=∠4 3sin AOC 求:AB 及OC 的长. 三、等角代换法 当一个锐角的三角函数不能直接求解或锐角不在直角三角形中时,可将此角通过等 角转换到能够求出三角函数值的直角三角形中,利用“两锐角相等,则三角函数值也相等” 来解决. 例3 在Rt △ABC 中,∠BCA =90°,CD 是AB 边上的中线,BC =5,CD =4,则cos ∠ACD 的值为 . 对应训练 1.如图,O ⊙是ABC △的外接圆,AD 是O ⊙的直径, 若O ⊙的半径为32,2AC =,则sin B 的值是( )A .2 3

(人教版初中数学)锐角三角函数

锐角三角函数 一.〖基础训练〗 1、在△ABC 中,∠C =90°,则sinA= ,cosA= tanA= cotA= . 2、根据直角三角形的 元素(至少有一个边),求出 其它所有元素的过程,即解直角三角形 3.Rt △ABC 中,若sinA =45 ,AB =10,那么BC = ,tanB = 4.写出适合条件的锐角α Sin600= , tan300= ,cos α=32 ,α= , 5、在△ABC 中,∠C =90°,AC=6,BC=8,那么sinA= 6、sin300+tan450= . 7、若sin α=cos70°,则角α等于 A .70°; B .60°; C .45°; D .20°. 8、(讲解)若∠A 为锐角,且cosA ≤ 12 ,那么( ) A 、00≤A ≤600 B 、600≤A ≤900 C 、00≤A ≤300 D 、300≤A ≤90 0 二.〖中考在线〗(讲解) 1、(2004年中考题).在△ABC 中,∠C =90°,sinA =35 ,则cosA 的值是( ) (A ) 35 (B )45 (C )925 (D )1625 2、如图,(2003年第21题)在△ABC 中,AD 是BC 边上的高,tanB=cos ∠DAC. (1)求证:AC=BD (2)若sinC=1213 ,BC=12,求AD 的长. 三.〖考点训练〗 1.Rt △ABC 中,∠C =90°,AB =6,AC =2,则sinA =( ) (A ) 13 (B )23 (C )23 2 (D )23 2.已知∠A +∠B =90°,则下列各式中正确的是( ) A B C D

中考数学专题题库∶锐角三角函数的综合题及答案

一、锐角三角函数真题与模拟题分类汇编(难题易错题) 1.已知:如图,在四边形 ABCD 中, AB ∥CD , ∠ACB =90°, AB=10cm , BC=8cm , OD 垂直平分 A C .点 P 从点 B 出发,沿 BA 方向匀速运动,速度为 1cm/s ;同时,点 Q 从点 D 出发,沿 DC 方向匀速运动,速度为 1cm/s ;当一个点停止运动,另一个点也停止运动.过点 P 作 PE ⊥AB ,交 BC 于点 E ,过点 Q 作 QF ∥AC ,分别交 AD , OD 于点 F , G .连接 OP ,EG .设运动时间为 t ( s )(0<t <5) ,解答下列问题: (1)当 t 为何值时,点 E 在 BAC 的平分线上? (2)设四边形 PEGO 的面积为 S(cm 2) ,求 S 与 t 的函数关系式; (3)在运动过程中,是否存在某一时刻 t ,使四边形 PEGO 的面积最大?若存在,求出t 的值;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 (4)连接 OE , OQ ,在运动过程中,是否存在某一时刻 t ,使 OE ⊥OQ ?若存在,求出t 的值;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 【答案】(1)4s t =;(2)PEGO S 四边形2 31568 8 t t =-+ + ,(05)t <<;(3)5 2t =时, PEGO S 四边形取得最大值;(4)16 5 t = 时,OE OQ ⊥. 【解析】 【分析】 (1)当点E 在∠BAC 的平分线上时,因为EP ⊥AB ,EC ⊥AC ,可得PE=EC ,由此构建方程即可解决问题. (2)根据S 四边形OPEG =S △OEG +S △OPE =S △OEG +(S △OPC +S △PCE -S △OEC )构建函数关系式即可. (3)利用二次函数的性质解决问题即可. (4)证明∠EOC=∠QOG ,可得tan ∠EOC=tan ∠QOG ,推出EC GQ OC OG =,由此构建方程即可解决问题. 【详解】 (1)在Rt △ABC 中,∵∠ACB=90°,AB=10cm ,BC=8cm , ∴22108-=6(cm ), ∵OD 垂直平分线段AC , ∴OC=OA=3(cm ),∠DOC=90°, ∵CD ∥AB ,

锐角三角函数经典总结

锐角三角函数与特殊角专题训练 【基础知识精讲】 一、 正弦与余弦: 1、 在ABC ?中,C ∠为直角,我们把锐角A 的对边与斜边的比叫做A ∠的正弦,记 作A sin , 锐角A 的邻边与斜边的比叫做A ∠的余弦,记作A cos . 斜边 的邻边 斜边 的对边 A A A A ∠= ? ∠= cos sin . 若把A ∠的对边BC 记作a ,邻边AC 记作b ,斜边AB 记作c , 则c a A = sin ,c b A =cos 。 2、当A ∠为锐角时, 1sin 0<

初三锐角三角函数知识点与典型例题

锐角三角函数: 知识点一:锐角三角函数的定义: 一、 锐角三角函数定义: 在Rt △ABC 中,∠C=900, ∠A 、∠B 、∠C 的对边分别为a 、b 、c , 则∠A 的正弦可表示为:sinA= , ∠A 的余弦可表示为cosA= ∠A 的正切:tanA= ,它们弦称为∠A 的锐角三角函数 【特别提醒:1、sinA 、∠cosA 、tanA 表示的是一个整体,是两条线段的比,没有,这些比值只与 有关,与直角三角形的 无关 2、取值范围 】 例1.如图所示,在Rt △ABC 中,∠C =90°. 第1题图 ①斜边)(sin = A =______, 斜边)(sin = B =______; ②斜边 ) (cos =A =______, 斜边 ) (cos =B =______; ③的邻边A A ∠= ) (tan =______, ) (tan 的对边 B B ∠= =______. 例2. 锐角三角函数求值: 在Rt △ABC 中,∠C =90°,若a =9,b =12,则c =______, sin A =______,cos A =______,tan A =______, sin B =______,cos B =______,tan B =______. 例3.已知:如图,Rt △TNM 中,∠TMN =90°,MR ⊥TN 于R 点,TN =4,MN =3. 求:sin ∠TMR 、cos ∠TMR 、tan ∠TMR . 典型例题: 类型一:直角三角形求值

1.已知Rt △ABC 中,,12,43 tan ,90==?=∠BC A C 求AC 、AB 和cos B . 2.已知:如图,⊙O 的半径OA =16cm ,OC ⊥AB 于C 点,?= ∠4 3sin AOC 求:AB 及OC 的长. 3.已知:⊙O 中,OC ⊥AB 于C 点,AB =16cm ,?=∠5 3 sin AOC (1)求⊙O 的半径OA 的长及弦心距OC ; (2)求cos ∠AOC 及tan ∠AOC . 4. 已知A ∠是锐角,17 8 sin =A ,求A cos ,A tan 的值 对应训练: (西城北)3.在Rt △ABC 中,∠ C =90°,若BC =1,AB =5,则tan A 的值为 A . 55 B .255 C .12 D .2 (房山)5.在△ABC 中,∠C =90°,sin A=5 3 ,那么tan A 的值等于( ). A .35 B . 45 C . 34 D . 43 类型二. 利用角度转化求值: 1.已知:如图,Rt △ABC 中,∠C =90°.D 是AC 边上一点,DE ⊥AB 于E 点. DE ∶AE =1∶2. 求:sin B 、cos B 、tan B .

人教版初中数学锐角三角函数的难题汇编及解析

人教版初中数学锐角三角函数的难题汇编及解析 一、选择题 1.如图,一艘轮船位于灯塔P 的北偏东60°方向,与灯塔P 的距离为30海里的A 处,轮船沿正南方向航行一段时间后,到达位于灯塔P 的南偏东30°方向上的B 处,则此时轮船所在位置B 与灯塔P 之间的距离为( ) A .60海里 B .45海里 C .3 D .3 【答案】D 【解析】 【分析】 根据题意得出:∠B=30°,AP=30海里,∠APB=90°,再利用勾股定理得出BP 的长,求出答案. 【详解】 解:由题意可得:∠B=30°,AP=30海里,∠APB=90°, 故AB=2AP=60(海里), 则此时轮船所在位置B 处与灯塔P 之间的距离为:22303AB AP -= 故选:D . 【点睛】 此题主要考查了勾股定理的应用以及方向角,正确应用勾股定理是解题关键. 2.在半径为1的O e 中,弦AB 、AC 32,则BAC ∠为( )度. A .75 B .15或30 C .75或15 D .15或45 【答案】C 【解析】 【分析】 根据题意画出草图,因为C 点位置待定,所以分情况讨论求解. 【详解】 利用垂径定理可知:32 2 AE = .

sin∠AOD= 3 2 ,∴∠AOD=60°; sin∠AOE= 2 2 ,∴∠AOE=45°; ∴∠BAC=75°. 当两弦共弧的时候就是15°. 故选:C. 【点睛】 此题考查垂径定理,特殊三角函数的值,解题关键在于画出图形. 3.如图,在△ABC中,AC⊥BC,∠ABC=30°,点D是CB延长线上的一点,且BD=BA,则tan∠DAC的值为() A.23B.3C.33D.3 【答案】A 【解析】 【分析】 【详解】 设AC=x,在Rt△ABC中,∠ABC=30°,即可得AB=2x,3, 所以BD=BA=2x,即可得33)x, 在Rt△ACD中,tan∠DAC= (32) 32 CD x AC + ==, 故选A. 4.直角三角形纸片的两直角边长分别为6,8,现将ABC V如图那样折叠,使点A与点B 重合,折痕为DE,则tan CBE ∠的值是()

人教中考数学锐角三角函数-经典压轴题附详细答案

一、锐角三角函数真题与模拟题分类汇编(难题易错题) 1.图1是一种折叠式晾衣架.晾衣时,该晾衣架左右晾衣臂张开后示意图如图2所示,两支脚OC=OD=10分米,展开角∠COD=60°,晾衣臂OA=OB=10分米,晾衣臂支架HG =FE=6分米,且HO=FO=4分米.当∠AOC=90°时,点A离地面的距离AM为_______分米;当OB从水平状态旋转到OB′(在CO延长线上)时,点E绕点F随之旋转至OB′上的点E′处,则B′E′﹣BE为_________分米. 【答案】553 【解析】 【分析】 如图,作OP⊥CD于P,OQ⊥AM于Q,FK⊥OB于K,FJ⊥OC于J.解直角三角形求出MQ,AQ即可求出AM,再分别求出BE,B′E′即可. 【详解】 解:如图,作OP⊥CD于P,OQ⊥AM于Q,FK⊥OB于K,FJ⊥OC于J. ∵AM⊥CD, ∴∠QMP=∠MPO=∠OQM=90°, ∴四边形OQMP是矩形, ∴QM=OP, ∵OC=OD=10,∠COD=60°, ∴△COD是等边三角形, ∵OP⊥CD, ∠COD=30°, ∴∠COP=1 2 ∴QM=OP=OC?cos30°=3 ∵∠AOC=∠QOP=90°, ∴∠AOQ=∠COP=30°, ∴AQ=1 OA=5(分米), 2 ∴AM=AQ+MQ=5+3 ∵OB∥CD, ∴∠BOD=∠ODC=60°

在Rt△OFK中,KO=OF?cos60°=2(分米),FK=OF?sin60°=23(分米), 在Rt△PKE中,EK=22 -=26(分米), EF FK ∴BE=10?2?26=(8?26)(分米), 在Rt△OFJ中,OJ=OF?cos60°=2(分米),FJ=23(分米), 在Rt△FJE′中,E′J=22 -(2)=26, 63 ∴B′E′=10?(26?2)=12?26, ∴B′E′?BE=4. 故答案为:5+53,4. 【点睛】 本题考查解直角三角形的应用,解题的关键是学会添加常用辅助线,构造直角三角形解决问题,属于中考常考题型. 2.在△ABC中,AB=BC,点O是AC的中点,点P是AC上的一个动点(点P不与点A,O,C重合).过点A,点C作直线BP的垂线,垂足分别为点E和点F,连接OE,OF.(1)如图1,请直接写出线段OE与OF的数量关系; (2)如图2,当∠ABC=90°时,请判断线段OE与OF之间的数量关系和位置关系,并说明理由 (3)若|CF﹣AE|=2,EF=23,当△POF为等腰三角形时,请直接写出线段OP的长. 【答案】(1)OF =OE;(2)OF⊥EK,OF=OE,理由见解析;(3)OP62 23 . 【解析】 【分析】(1)如图1中,延长EO交CF于K,证明△AOE≌△COK,从而可得OE=OK,再

人教版初中数学锐角三角函数的知识点复习

人教版初中数学锐角三角函数的知识点复习 一、选择题 1.南洞庭大桥是南益高速公路上的重要桥梁,小芳同学在校外实践活动中对此开展测量活动.如图,在桥外一点A 测得大桥主架与水面的交汇点C 的俯角为α,大桥主架的顶端D 的仰角为β,已知测量点与大桥主架的水平距离AB =a ,则此时大桥主架顶端离水面的高CD 为( ) A .asinα+asinβ B .acosα+acosβ C .atanα+atanβ D .tan tan a a αβ + 【答案】C 【解析】 【分析】 在Rt △ABD 和Rt △ABC 中,由三角函数得出BC =atanα,BD =atanβ,得出CD =BC+BD =atanα+atanβ即可. 【详解】 在Rt △ABD 和Rt △ABC 中,AB =a ,tanα= BC AB ,tanβ=BD AB , ∴BC =atanα,BD =atanβ, ∴CD =BC+BD =atanα+atanβ, 故选C . 【点睛】 本题考查了解直角三角形﹣仰角俯角问题;由三角函数得出BC 和BD 是解题的关键. 2.如图,△ABC 内接于半径为5的⊙O ,圆心O 到弦BC 的距离等于3,则∠A 的正切值等于( ) A .35 B .45 C .34 D .43 【答案】C 【解析】

试题分析:如答图,过点O作OD⊥BC,垂足为D,连接OB,OC,∵OB=5,OD=3,∴根据勾股定理得BD=4. ∵∠A=1 2 ∠BOC,∴∠A=∠BOD. ∴tanA=tan∠BOD= 4 3 BD OD . 故选D. 考点:1.垂径定理;2.圆周角定理;3.勾股定理;4.锐角三角函数定义. 3.同学们参加综合实践活动时,看到木工师傅用“三弧法”在板材边角处作直角,其作法是:如图: (1)作线段AB,分别以点A,B为圆心,AB长为半径作弧,两弧交于点C; (2)以点C为圆心,仍以AB长为半径作弧交AC的延长线于点D; (3)连接BD,BC. 根据以上作图过程及所作图形,下列结论中错误的是() A.∠ABD=90°B.CA=CB=CD C.sinA= 3 2 D.cosD= 1 2 【答案】D 【解析】 【分析】 由作法得CA=CB=CD=AB,根据圆周角定理得到∠ABD=90°,点C是△ABD的外心,根据三角函数的定义计算出∠D=30°,则∠A=60°,利用特殊角的三角函数值即可得到结论. 【详解】 由作法得CA=CB=CD=AB,故B正确; ∴点B在以AD为直径的圆上, ∴∠ABD=90°,故A正确; ∴点C是△ABD的外心,

求锐角三角函数值的经典题型+方法归纳(超级经典好用)

求锐角三角函数值的几种常用方法 一、定义法 当已知直角三角形的两条边,可直接运用锐角三角函数的定义求锐角三角函数的值. 例1 如图1,在△ABC 中,∠C =90°,AB =13,BC =5,则sin A 的值是( ) (A ) 513 (B )1213 (C )512 (D )13 5 对应训练: 1.在Rt △ABC 中,∠ C =90°,若BC =1,AB tan A 的值为( ) A B C .1 2 D .2 二、参数(方程思想)法 锐角三角函数值实质是直角三角形两边的比值,所以解题中有时需将三角函数转化为线 段比,通过设定一个参数,并用含该参数的代数式表示出直角三角形各边的长,然后结合相关条件解决问题. 例2 在△ABC 中,∠C =90°,如果tan A = 5 12 ,那么sin B 的值是 . 对应训练: 1.在△ABC 中,∠C =90°,sin A= 5 3 ,那么tan A 的值等于( ). A .35 B . 45 C . 34 D . 43 2.已知△ABC 中, 90=∠C ,3cosB=2, AC=52 ,则AB= . 3.已知Rt △ABC 中,,12,4 3tan ,90==?=∠BC A C 求AC 、AB 和cos B . 4.已知:如图,⊙O 的半径OA =16cm ,OC ⊥AB 于C 点,?=∠4 3sin AOC 求:AB 及OC 的长.

第8题图 A D E C B F 三、等角代换法 当一个锐角的三角函数不能直接求解或锐角不在直角三角形中时,可将此角通过等 角转换到能够求出三角函数值的直角三角形中,利用“两锐角相等,则三角函数值也相等” 来解决. 例3 在Rt △ABC 中,∠BCA =90°,CD 是AB 边上的中线,BC =5,CD =4,则c o s ∠ACD 的值为 . 对应训练 1.如图,O ⊙是ABC △的外接圆,AD 是O ⊙的直径,若O ⊙的半径为 3 2 ,2AC =,则s in B 的值是( )A .23 B .32 C .34 D .4 3 2. 如图4,沿AE 折叠矩形纸片ABCD ,使点D 落在BC 边的点F 处.已知8AB =,10BC =, AB=8,则tan EFC ∠的值为 ( )A.34 B.43 C.35 D.45 3. 如图6,在等腰直角三角形ABC ?中,90C ∠=?,6AC =,D 为AC 上一点,若 1tan 5 DBA ∠ = ,则AD 的长为( ) A .2 C .1 D .4. 如图,直径为10的⊙A 经过点(05)C ,和点(00)O ,,与x 轴的正半轴交于点D ,B 是y 轴右侧 圆弧上一点,则cos ∠OBC 的值为( )A . 12 B .2 C .35 D .45 5.如图,角α的顶点为O ,它的一边在x 轴的正半轴上,另一边OA 上有一点P (3,4),则 sin α= . 6.(庆阳中考)如图,菱形ABCD 的边长为10cm ,DE ⊥AB ,3sin 5 A =,则这个菱形的面积= cm 2 . 7. 如图6,在Rt △ABC 中,∠C =90°,AC =8,∠A AD = 3 3 16求 ∠B 的度数及边BC 、AB 的长. D A B C

锐角三角函数专项复习经典例题

1、平面内,如图17,在□ABCD 中,10AB =,15AD =,4tan 3A =.点P 为AD 边上任意一点,连接PB ,将PB 绕点P 逆时针旋转90?得到线段PQ . (1)当10DPQ ∠=?时,求APB ∠的大小; (2)当tan :tan 3:2ABP A ∠=时,求点Q 与点B 间的距离(结果保留根号); (3)若点Q 恰好落在□ABCD 的边所在的直线上,直接写出PB 旋转到PQ 所扫过的面积(结果保留π). 2、如图所示,我国两艘海监船A ,B 在南海海域巡航,某一时刻,两船同时收到指令,立即前往救援遇险抛锚的渔船C ,此时,B 船在A 船的正南方向5海里处,A 船测得渔船C 在其南偏东45°方向,B 船测得渔船C 在其南偏东53°方向,已知A 船的航速为30海里/小时,B 船的航速为25海里/小时,问C 船至少要等待多长时间才能得到救援?(参考数据:sin53°≈,cos53°≈,tan53°≈,≈1.41) 3、如图,港口B 位于港口A 的南偏东37°方向,灯塔C 恰好在AB 的中点处,一艘海轮位于港口A 的正南方向,港口B 的正西方向的D 处,它沿正北方向航行5km 到达E 处,测得灯塔C 在北偏东45°方向上,这时,E 处距离港口A 有多远?(参考数据:sin37°≈0.60,cos37°≈0.80,tan37°≈0.75) B A P C D Q 备用图17 A B C D P Q

4、如图,两座建筑物的水平距离BC=30m,从A点测得D点的俯角α为30°,测得C点的俯角β为60°,求这两座建筑物的高度. 5、一数学兴趣小组来到某公园,准备测量一座塔的高度.如图,在A处测得塔顶的仰角为α,在B处测得塔顶的仰角为β,又测量出A、B两点的距离为s米,则塔高为米. 6、如图,某小区①号楼与?号楼隔河相望,李明家住在①号楼,他很想知道?号楼的高度,于是他做了一些测量,他先在B点测得C点的仰角为60°,然后到42米高的楼顶A处,测得C点的仰角为30°,请你帮助李明计算?号楼的高度CD. 7、某学校教学楼(甲楼)的顶部E和大门A之间挂了一些彩旗.小颖测得大门A距甲楼的距离AB是31cm,在A处测得甲楼顶部E处的仰角是31°. (1)求甲楼的高度及彩旗的长度;(精确到0.01m) (2)若小颖在甲楼楼底C处测得学校后面医院楼(乙楼)楼顶G处的仰角为40°,爬到甲楼楼顶F处测得乙楼楼顶G处的仰角为19°,求乙楼的高度及甲乙两楼之间的距离.(精确到0.01m) (cos31°≈0.86,tan31°≈0.60,cos19°≈0.95,tan19°≈0.34,cos40°≈0.77,tan40°≈0.84)

锐角三角函数的题型及解题技巧

锐角三角函数的题型及解题技巧 锐角三角函数是三角函数的基础,它应用广泛,解题技巧性强,下面归纳出锐角三角函数的常见题型,并结合例题介绍一些解题技巧。 一、 化简或求值 例1 (1)已知tan 2cot 1αα-=,且α是锐角,的值。 (2)化简()()22 sin cos cos sin a b a b αααα++-。 分析 (1)由已知可以求出tan α1tan cot αα=?;(2)先把平方展开,再利用22sin cos 1αα+=化简。 解 (1)由tan 2cot 1αα-=得2tan 2tan αα-=,解关于tan α的方程得 tan 2α=或tan 1α=-。又α是锐角,∴tan 2α== tan cot αα-。由tan 2α=, 得1cot 2α==tan cot αα-=13222 -=。 (2)()()22sin cos cos sin a b a b αααα++-= 2222sin 2sin cos cos a ab b αααα+??++2222cos 2cos sin sin a ab b αααα-??+=()()222222sin cos sin cos a b αααα+++=22a b +。 说明 在化简或求值问题中,经常用到“1”的代换,即22sin cos 1αα+=,tan cot 1αα?=等。 二、已知三角函数值,求角 例2 在△ABC 中,若2 cos sin 02A B ?-+= ??(),A B ∠∠均为锐角,求C ∠的度数。 分析 几个非负数的和为0,则这几个数均为0。由此可得cos A 和sin B 的值,进而求出,A B ∠∠的值,然后就可求出C ∠的值。

锐角三角函数综合测试题

第28章锐角三角函数综合测试题 姓名 学号 成绩 一、选择题 1. 三角形在正方形网格纸中的位置如图1所示,则sin α的值是( ) A.34? B .43? C .35 D.4 5 2.一人乘雪橇沿如图2所示的斜坡笔直滑下,滑下的距离S (米)与时间t (秒)间的关系式为210S t t =+,若滑到坡底的时间为2秒,则此人下滑的高度为( ) A .24米 B.12米? C.123米 D.6米 3.下列计算错误的是( ) A.sin60sin30sin30?-?=? B.22sin 45cos 451?+?= C.sin 60cos60cos60??= ? D.cos30cos30sin 30?? =? 4.如图4,沿AE 折叠矩形纸片ABCD ,使点D 落在BC 边的点处.已知 8AB =,10BC =,AB=8,则tan EFC ∠的值为 ( ) A.34? B.43??C .35 ?D.4 5 5.如图6,在等腰直角三角形ABC ?中,90C ∠=?,6AC =, D 为AC 上一点,若1 tan 5DBA ∠= ,则AD 的长为( ) A.2 B.2 C .1 D.22 二、填空题 6.如图7,在坡度为1﹕2的山坡上种树,要求株距(相邻两树间的水平距离)是6米,斜坡上相邻两树间的坡面距离是________米. α 图1 A D E C B F 图4

7.如图9,在ABC ?中,90C ∠=,2BC =,1 sin 3 A = , 则AB =______.. 8.如图11所示,在高2米、坡角为30?的楼梯表面铺地毯,地毯的长度至少需 ______米.(3 1.732≈,精确到0.1米) 9.某人沿着山脚到山顶共走了1000m ,他上升的高度为500m ,这个山坡的坡度i为____. 10.等腰三角形的顶角是120?,底边上的高为30,则三角形的周长是______. 三、解答题 11.计算: (1)22sin30cos60tan 60tan30cos 45+-?+?.(2)22sin 45cos30tan 45+- 12.在一次数学活动课上,海桂学校初三数学老师带领学生去测万泉河河宽,如图13所示,某学生在河东岸点A 处观测到河对岸水边有一点C ,测得C 在A 北偏西31?的方向上,沿河岸向北前行20米到达B 处,测得C 在B 北偏西45?的方向上,请你根据以上数据,帮助该同学计算出这条河的宽度. (参考数值:t an31°≈53,sin31°≈2 1) .

2020人教版中考数学《锐角三角函数》专题及答案详解

【2020】人教版中考数学《锐角三角函数》 专题及答案 一、选择题 1. 如图,在△ABC 中,CA = CB = 4,cos C=1 4,则sinB 的值为(▲) A . B . C . D . 【答案】D 2..如图,一块矩形木板ABCD 斜靠在墙边(OC ⊥OB ,点A ,B ,C ,D ,O 在同一平面内),已知AB=a ,AD=b ,∠BCO=x ,则点A 到OC 的距离等于( ) A .asinx+bsinx B .acosx+bcosx C .asinx+bcosx D .acosx+bsinx 【答案】D 【解析】作AE ⊥OC 于点E ,作AF ⊥OB 于点F ,∵四边形ABCD 是矩形,∴∠ABC=90°,∵∠ABC=∠AEC ,∠BCO=x ,∴∠EAB=x ,∴∠FBA=x ,∵AB=a ,AD=b ,∴FO=FB+BO=a ?cosx+b ?sinx ,故选D . 3.如图,一个人从山脚下的A 点出发,沿山坡小路AB 走到山顶B 点.已知坡角为20°,山高BC =2千米. A. B. C. D. BC AB 2 sin 20sin 20BC .故按键顺序为 20° 2

4.已知∠α为锐角,且sinα=1 2,则∠α=() A.30° B.45° C.60° D.90° 【答案】A 【解析】∵∠α为锐角,且sinα=1 2,∴∠α=30°.故选A. 5.矩形OABC 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的位置如图所示,已知B (32,2),点A 在x 轴上,点C 在y 轴上,P 是对角线OB 上一动点(不与原点重合),连接PC ,过点P 作PD ⊥PC 交x 轴于点D ,下列结论:①OA=BC= 32;②当点D 运动到OA 的中点处时,PC 2+PD 2=7;③在运动过程中,∠CDP 是一个定值;④当△ODP 为等腰三角形时,点D 的坐标为(33 2,0),其中正确结论的个数是() A. 1个 B. 2个 C.3个 D. 4个 【答案】D 【解析】已知B (32,2),所以OA=BC=32,故①正确;当点D 运动到OA 的中点处时, OD=3,而OC=2,所以OC 2=7,在直角三角形CPD 中,PC 2+PD 2 =7,故②正确;过点P 作PD ⊥ PC 交x 轴于点D ,所以在运动过程中,∠CDP 是一个定值,故③正确;当△ODP 为等腰三角形时, OC ⊥BD ,∠CDO=60°所以3 OD OC ,即OD=332,所以点D 的坐标为(332,0). 6. 如图,在△ABC 中,CA = CB = 4,cos C=1 4,则sinB 的值为(▲) A . B . C . D . 【答案】D 【解析】过点A 作AD ⊥BC 于点D ,∵cosC=1 4,AC=4,∴CD=1,∴BD=3, AD= B

初三锐角三角函数知识点总结典型例题练习

三角函数专项复习 锐角三角函数知识点总结 1、勾股定理:直角三角形两直角边a 、b 的平方和等于斜边c 的平方。 2、如下图,在Rt △ABC 中,∠C 为直角,则∠A 的锐角三角函数为(∠A 可换成∠B): 3、任意锐角的正弦值等于它的余角的余弦值;任意锐角的余弦值等于它的余角的正弦值。 4、0°、30°、45°、60°、90°特殊角的三角函数值(重要) 当0°≤α≤90°时,sin α随α的增大而增大,cos α随α的增大而减小。 6、正切的增减性: 当0°<α<90°时,tan α随α的增大而增大, A 90B 90∠-?=∠?=∠+∠得由B A 对 边 C

7、解直角三角形的定义:已知边和角(两个,其中必有一边)→所有未知的边和角。 依据:①边的关系:222c b a =+;②角的关系:A+B=90°;③边角关系:三角函数的定义。(注意:尽量避免使用中间数据和除法) 8、应用举例: (1)仰角:视线在水平线上方的角;俯角:视线在水平线下方的角。 仰角铅垂线 水平线 视线 视线俯角 (2)坡面的铅直高度h 和水平宽度l 的比叫做 坡度(坡比)。用字母i 表示,即h i l =。坡度一般写成1:m 的形式,如1:5i =等。 把坡面与水平面的夹角记作α(叫做坡角),那么tan h i l α= =。 3、从某点的指北方向按顺时针转到目标方向的水平角,叫做方位角。如图3,OA 、OB 、OC 、OD 的方向角分别是:45°、135°、225°。 4、指北或指南方向线与目标方向 线所成的小于90°的水平角,叫做方向角。如图4,OA 、OB 、OC 、OD 的方向角分别是:北偏东45°(东北方向) , 南偏东45°(东南方向), 南偏西45°(西南方向), 北偏西45°(西北方向)。 :i h l =h l α

锐角三角函数经典总结

锐角三角函数经典总结-标准化文件发布号:(9556-EUATWK-MWUB-WUNN-INNUL-DDQTY-KII

锐角三角函数与特殊角专题训练 【基础知识精讲】 一、 正弦与余弦: 1、 在ABC ?中,C ∠为直角,我们把锐角A 的对边与斜边的比叫做 A ∠的正弦,记作A sin , 锐角A 的邻边与斜边的比叫做A ∠的余弦,记作A cos . 斜边 的邻边 斜边 的对边 A A A A ∠= ? ∠= cos sin . 若把A ∠的对边BC 记作a ,邻边AC 记作b ,斜边AB 记作c , 则c a A =sin ,c b A =cos 。 2、当A ∠为锐角时, 1sin 0<

人教版初中数学锐角三角函数的图文解析

人教版初中数学锐角三角函数的图文解析 一、选择题 1.如图,已知△A 1B 1C 1的顶点C 1与平面直角坐标系的原点O 重合,顶点A 1、B 1分别位于x 轴与y 轴上,且C 1A 1=1,∠C 1A 1B 1=60°,将△A 1B 1C 1沿着x 轴做翻转运动,依次可得到△A 2B 2C 2,△A 3B 3C 3等等,则C 2019的坐标为( ) A .(30) B .(3,0) C .(4035233 D .(30) 【答案】B 【解析】 【分析】 根据题意可知三角形在x 轴上的位置每三次为一个循环,又因为20193673÷=,那么2019C 相当于第一个循环体的3673C 个即可算出. 【详解】 由题意知,111C A =,11160C A B ?∠=, 则11130C B A ?∠=,11222A B A B ==,1122333C B C B C B === 结合图形可知,三角形在x 轴上的位置每三次为一个循环, Q 20193673÷=, ∴2019673(123)20196733OC =+=+, ∴2019C (20196733,0)+, 故选B . 【点睛】 考查解直角三角形,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点的特征,结合找规律.理解题目中每三次是一个循环是解题关键. 2.在课外实践中,小明为了测量江中信号塔A 离河边的距离AB ,采取了如下措施:如图在江边D 处,测得信号塔A 的俯角为40?,若55DE =米,DE CE ⊥,36CE =米,CE 平行于AB ,BC 的坡度为1:0.75i =,坡长140BC =米,则AB 的长为( )(精确到0.1米,参考数据:sin 400.64?≈,cos400.77?≈,tan 400.84?≈)

中考数学锐角三角函数综合经典题含答案

中考数学锐角三角函数综合经典题含答案 一、锐角三角函数 1.图1是一种折叠式晾衣架.晾衣时,该晾衣架左右晾衣臂张开后示意图如图2所示,两支脚OC=OD=10分米,展开角∠COD=60°,晾衣臂OA=OB=10分米,晾衣臂支架HG =FE=6分米,且HO=FO=4分米.当∠AOC=90°时,点A离地面的距离AM为_______分米;当OB从水平状态旋转到OB′(在CO延长线上)时,点E绕点F随之旋转至OB′上的点E′处,则B′E′﹣BE为_________分米. 【答案】553 【解析】 【分析】 如图,作OP⊥CD于P,OQ⊥AM于Q,FK⊥OB于K,FJ⊥OC于J.解直角三角形求出MQ,AQ即可求出AM,再分别求出BE,B′E′即可. 【详解】 解:如图,作OP⊥CD于P,OQ⊥AM于Q,FK⊥OB于K,FJ⊥OC于J. ∵AM⊥CD, ∴∠QMP=∠MPO=∠OQM=90°, ∴四边形OQMP是矩形, ∴QM=OP, ∵OC=OD=10,∠COD=60°, ∴△COD是等边三角形, ∵OP⊥CD, ∠COD=30°, ∴∠COP=1 2 ∴QM=OP=OC?cos30°=3 ∵∠AOC=∠QOP=90°, ∴∠AOQ=∠COP=30°, ∴AQ=1 OA=5(分米), 2 ∴AM=AQ+MQ=5+3 ∵OB∥CD, ∴∠BOD=∠ODC=60°

在Rt△OFK中,KO=OF?cos60°=2(分米),FK=OF?sin60°=23(分米), 在Rt△PKE中,EK=22 -=26(分米), EF FK ∴BE=10?2?26=(8?26)(分米), 在Rt△OFJ中,OJ=OF?cos60°=2(分米),FJ=23(分米), 在Rt△FJE′中,E′J=22 -(2)=26, 63 ∴B′E′=10?(26?2)=12?26, ∴B′E′?BE=4. 故答案为:5+53,4. 【点睛】 本题考查解直角三角形的应用,解题的关键是学会添加常用辅助线,构造直角三角形解决问题,属于中考常考题型. 2.(6分)某海域有A,B两个港口,B港口在A港口北偏西30°方向上,距A港口60海里,有一艘船从A港口出发,沿东北方向行驶一段距离后,到达位于B港口南偏东75°方向的C处,求该船与B港口之间的距离即CB的长(结果保留根号). 【答案】. 【解析】 试题分析:作AD⊥BC于D,于是有∠ABD=45°,得到AD=BD=,求出∠C=60°,根据正切的定义求出CD的长,得到答案. 试题解析:作AD⊥BC于D,∵∠EAB=30°,AE∥BF,∴∠FBA=30°,又∠FBC=75°, ∴∠ABD=45°,又AB=60,∴AD=BD=,∵∠BAC=∠BAE+∠CAE=75°,∠ABC=45°,

锐角三角函数的经典测试题

锐角三角函数的经典测试题 一、选择题 1.南洞庭大桥是南益高速公路上的重要桥梁,小芳同学在校外实践活动中对此开展测量活动.如图,在桥外一点A 测得大桥主架与水面的交汇点C 的俯角为α,大桥主架的顶端D 的仰角为β,已知测量点与大桥主架的水平距离AB =a ,则此时大桥主架顶端离水面的高CD 为( ) A .asinα+asinβ B .acosα+acosβ C .atanα+atanβ D .tan tan a a αβ + 【答案】C 【解析】 【分析】 在Rt △ABD 和Rt △ABC 中,由三角函数得出BC =atanα,BD =atanβ,得出CD =BC+BD =atanα+atanβ即可. 【详解】 在Rt △ABD 和Rt △ABC 中,AB =a ,tanα= BC AB ,tanβ=BD AB , ∴BC =atanα,BD =atanβ, ∴CD =BC+BD =atanα+atanβ, 故选C . 【点睛】 本题考查了解直角三角形﹣仰角俯角问题;由三角函数得出BC 和BD 是解题的关键. 2.如图,为了加快开凿隧道的施工进度,要在小山的两端同时施工.在AC 上找一点B ,取145ABD ∠=o ,500BD m =,55D ∠=o ,要使A ,C ,E 成一直线,那么开挖点E 离点D 的距离是( ) A .500sin55m o B .500cos55m o C .500tan55m o D .500cos55m o 【答案】B 【解析】 【分析】

根据已知利用∠D 的余弦函数表示即可. 【详解】 在Rt △BDE 中,cosD=DE BD , ∴DE=BD ?cosD=500cos55°. 故选B . 【点睛】 本题主要考查了解直角三角形的应用,正确记忆三角函数的定义是解决本题的关键. 3.在半径为1的O e 中,弦AB 、AC 的长度分别是3,2,则BAC ∠为( )度. A .75 B .15或30 C .75或15 D .15或45 【答案】C 【解析】 【分析】 根据题意画出草图,因为C 点位置待定,所以分情况讨论求解. 【详解】 利用垂径定理可知:AD=32AE =, . sin ∠AOD= 32,∴∠AOD=60°; sin ∠AOE=22 ,∴∠AOE=45°; ∴∠BAC=75°. 当两弦共弧的时候就是15°. 故选:C . 【点睛】 此题考查垂径定理,特殊三角函数的值,解题关键在于画出图形. 4.菱形ABCD 的周长为20cm,DE ⊥AB,垂足为E,sinA=35 ,则下列结论正确的个数有( ) ①DE=3cm; ②BE=1cm; ③菱形的面积为15cm 210cm .

人教版九年级锐角三角函数全章教案

第二十八章锐角三角函数 28.1 锐角三角函数(1)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通过探究使学生知道当直角三角形的锐角固定时,它的对边与斜边的比值都固定(即正弦值不变)这一事实。能根据正弦概念正确进行计算。 2、过程与方法:通过锐角三角函数的学习,进一步认识函数,体会函数的变化与对应的思想,逐步培养学生会观察、比较、分析、概括等逻辑思维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引导学生探索、发现,以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勇于创新的精神和良好的学习习惯. 教学重点: 理解认识正弦(sinA)概念,通过探究使学生知道当锐角固定时,它的对边与斜边的比值是固定值这一事实. 教学难点: 引导学生比较、分析并得出:对任意锐角,它的对边与斜边的比值是固定值的事实. 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知、引入新课 【引入】操场里有一个旗杆,老师让小明去测 量旗杆高度。小明站在离旗杆底部10米远处,目 测旗杆的顶部,视线与水平线的夹角为34度,并已知目高为1米.然后他很快就算出旗杆的高度了。下面我们大家一起来学习锐角三角函数中的第一种:锐角的正弦 34 1米 10 米 ?

二、探索新知 【活动一】问题的引入 【问题一】为了绿化荒山,某地打算从位于山脚下的机井房沿着山坡铺设水管,在山坡上修建一座扬水站,对坡面的绿地进行灌溉。现测得斜坡与水平面所成角的度数是30°,为使出水口的高度为35m ,那么需要准备多长的水管? 分析:问题转化为,在Rt△ABC 中,∠C=90o ,∠A=30o ,BC=35m,求AB 根据“在直角三角形中,30o 角所对的边等于斜边的一半”,即 可得AB=2BC=70m.即需要准备70m 长的水管 结论:在一个直角三角形中,如果一个锐角等于30o ,那么不管三角形的大小如何,这个角的对边与斜边的比值都等于 2 1 【问题二】如图,任意画一个Rt △ABC ,使∠C=90o ,∠A=45o ,计算∠A 的对边与斜边的比 AB BC ,能得到什么结论?(学生思考) 结论:在一个直角三角形中,如果一个锐角等于45o ,那么不管三角形的大小如何,这个角的对边与斜边的比值都等于 2 2。 【问题三】一般地,当∠A 取其他一定度数的锐角时,它的对边与斜边的比是否也是一个固定值? 如图:Rt △ABC 与Rt △A 1B 1C 1中,∠C=∠C 1=90o , ∠A=∠A 1=α,那么与 有 什么关系 分析:由于∠C=∠C 1 =90o ,∠A=∠A 1=α,所以Rt△ABC∽Rt△A 1B 1C 1, ,即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