乳酶生及中医按摩疗法治疗小儿便秘疗效观察

合集下载

小儿便秘的中医外治法概况

小儿便秘的中医外治法概况

小儿便秘的中医外治法概况小儿便秘是指婴幼儿(一般指1岁以内)或儿童在排便上有困难,大便不畅,甚至连续多日不排便。

便秘可能会导致儿童消化系统不良、营养不良、肠道感染等问题,甚至会对儿童的生长发育造成不良影响。

治疗小儿便秘通常采用中医的外治法,主要包括按摩、灸法、针灸和熏洗等方法。

下面将对这些方法进行详细介绍。

按摩法:按摩是中医治疗小儿便秘的常见外治法之一。

按摩可以刺激儿童的肠道,促进肠蠕动,加快排便。

按摩的方法通常是用手指轻轻按压宝宝的腹部,顺着肠道的走向进行按摩,可以适当加一些植物油,让按摩更加顺畅。

按摩的时间一般为5-10分钟,每天进行2-3次。

在按摩的过程中,要注意力度不要过大,避免造成宝宝的不适。

灸法:灸法是中医治疗小儿便秘的另一种外治法。

通过灸疗可以刺激腧穴,促进肠道的蠕动和排便。

在小儿便秘的治疗中,可以选择穴位包括大椎穴、脾俞穴、足三里穴等穴位进行灸疗。

灸疗的方法是使用艾条或灸盘,将其点燃,对准穴位进行适当的灸热。

灸疗的时间一般为10-15分钟,灸的次数一般为2-3次。

在进行灸疗的时候,要确保儿童的安全,并注意适当降低灸热的温度,避免对宝宝的皮肤造成灼伤。

熏洗法:熏洗法是中医治疗小儿便秘的另一种外治法。

在熏洗的过程中,可以利用中药的药性和气味来刺激儿童的肠道,促进排便。

可以选择薄荷、艾叶、川芎等中药材进行熏洗,将其放在热水中,让宝宝吸入气味,或者用温水浸泡小儿的腹部和脚底,以达到温通经脉,舒筋活血,行气排便的目的。

在进行熏洗的时候,要控制熏洗的时间和温度,避免对小儿造成不适。

中医外治法对小儿便秘具有一定的疗效。

在进行治疗之前,要根据小儿的年龄、症状和体质等因素选择合适的外治法,并避免过度的刺激和压力,确保小儿的安全和舒适。

也要结合合理的饮食和生活习惯,提高小儿的排便能力,达到最佳的治疗效果。

小儿推拿治疗小儿功能性便秘(食积型)的临床观察与研究

小儿推拿治疗小儿功能性便秘(食积型)的临床观察与研究

小儿推拿治疗小儿功能性便秘(食积型)的临床观察与研究摘要:目的:观察小儿推拿治疗小儿功能性便秘的临床疗效。

方法:20例小儿功能性便秘(食积型),随机分为推拿组(10例)和药物组(10例),分别予以推拿疗法和口服双歧杆菌三联活菌胶囊、乳果糖口服液治疗,进行疗效比较。

结果:2种结果疗法均有效,推拿组和药物组有效率分别为90%和70%(P<0.01)。

结论:推拿及药物治疗小儿功能性便秘(食积型)均有效,小儿推拿治疗效果更优,且方法简便,值得推广应用。

关键词:小儿功能性便秘;食积型;临床观察功能性便秘(functional constipation, FC)是指由非器质性原因引起的与粪便排出障碍有关的一组症状,其主要表现为便次减少、排便费力和排便不畅[1]。

随着饮食结构的改变和心理社会因素,我国儿童功能性便秘患病率逐渐上升。

长期便秘对儿童个体生长发育危害较大,粪便在肠道长期储留导致肠道营养、吸收不良,影响了小儿的生长发育[2],同时给儿童心理上也造成了巨大影响。

一般药物治疗小儿功能性便秘收效甚微,长期应用刺激性泻剂,初期可能有一定效果,但后期会累及局部神经丛变性,加重功能性便秘的形成[3]。

小儿推拿治疗,属于无创无痛治疗手段,无需患儿服药并有效改善患儿临床症状;因其操作简单、见效快速、不良反应不明显而逐渐被家长和患儿所接受。

本文旨在分析小儿推拿治疗小儿便秘的临床效果。

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临床资料1.1.1西医诊断标准参照儿童/青少年FC罗马Ⅲ诊断标准(H3a)[4],年龄≥4岁,必须满足以下2条或更多,且不符合肠易激综合(IBS)诊断标准,①每周排便≤2次;②每周至少有1次大便失禁;③有大量粪便潴留或有与粪便潴留有关的姿势;④有排便疼痛或困难史;⑤直肠内存在大粪块;⑥有大块粪便曾堵塞厕所管道。

确诊前至少2个月满足上述标准,且每周发作至少1次。

1.1.2 中医诊断标准参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制定的《中医病症诊断疗效标准》中小儿便秘的中医诊断标准[5]:①排便时间延长,2d以上1次,粪便干燥坚硬;②重者大便艰难,干燥如栗,可伴少腹胀急,神倦乏力,胃纳减退等症;③排除肠道器质性疾病。

中医药治疗小儿功能性便秘的临床应用效果分析

中医药治疗小儿功能性便秘的临床应用效果分析

DOI:10.16662/ki.1674-0742.2023.33.186中医药治疗小儿功能性便秘的临床应用效果分析高艳丽,郑玉艳,刘子美临沂市中医医院儿科,山东临沂276000[摘要]目的探讨对小儿功能性便秘患者实施中医药治疗后获得临床效果。

方法便利选取2020年2月—2022年5月临沂市中医医院58例小儿功能性便秘患儿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表法分为两组,每组29例,参照组给予西医常规治疗;研究组给予中医药治疗;对比两组患儿治疗总有效率、排便情况、中医证候积分、不良反应总发生率以及疾病复发率。

结果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6.55%,显著高于参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444,P<0.05);研究组排便费力消失时间、排便间隔时间均明显短于参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研究组中医证候积分明显低于参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和疾病复发率均明显低于参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临床对小儿功能性便秘患儿实施中医药治疗后,治疗效果明显提升,有效改善患儿的排便情况以及中医证候,不良反应发生率以及疾病复发率显著降低。

[关键词]中医药;小儿功能性便秘;临床应用效果;排便情况;中医证候;不良反应;疾病复发[中图分类号]R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742(2023)11(c)-0186-04Analysis of the Effect of Clinical Application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in the Treatment of Pediatric Functional ConstipationGAO Yanli, ZHENG Yuyan, LIU ZimeiDepartment of Pediatrics, Linyi Hospital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Linyi, Shandong Province, 276000 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clinical effects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treatment on pediatric func⁃tional constipation patients.Methods 58 children with functional constipation in Linyi Hospital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from February 2020 to May 2022 were conveniently selected as the study objects, and divided into two groups according to random number table method, with 29 cases in each group. The reference group was given conven⁃tional Western medicine treatment; and the study group was given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treatment. The total ef⁃fective rate of treatment, defecation, TCM syndrome score, total incidence of adverse reactions and recurrence rate of the disease were compared between the two groups.Results The total effective rate of 96.55% in the study group was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at in the reference group, and 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χ2=6.444, P< 0.05). The defecation effort disappearance time and defecation interval time in the study group were significantly shorter than those in the reference group, and the differences were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0.05). After treatment, the TCM syndrome score of the study group was significantly lower than that of the reference group, 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0.05). The total incidence of adverse reactions and disease recurrence in the study group were significantly lower than those in the reference group, and the differences were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0.05).Conclusion After the clinical implementation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treatment for children with functional constipation, the therapeutic effect is significantly improved, effectively improve the defecation situation and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syndromes of children, and significantly reduce the incidence of adverse reactions and dis⁃[作者简介] 高艳丽(1987-),女,硕士,主治中医师,研究方向为儿科中西医临床。

(中医)推拿治疗婴幼儿便秘技术

(中医)推拿治疗婴幼儿便秘技术

推拿治疗婴幼儿便秘技术许华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主任医师,教授,博士生导师小儿便秘主要原因有饮食不当、排便习惯不良、特发性巨结肠、局部器质性病变、直肠结肠神经结构异常、内分泌障碍、神经系统疾病及药物性便秘等。

功能性便秘是儿童排便障碍的最常见原因,小儿便秘虽非危及生命的重大疾病,但可降低患儿生活质量,长期得不到适宜治疗,可影响患儿生长发育。

此外,小儿便秘给家庭带来众多不便,甚至家长为此焦虑不堪。

儿童便秘的治疗较为困难,多主张根据便秘轻重、病因和类型进行个体化综合治疗。

由于小儿便秘往往病程较长,治疗时间亦较长,口服药物依从性较差。

运用推拿疗法治疗小儿便秘疗效肯定,操作简便易行,小儿易于接受。

一、诊断标准①婴幼儿排便间隔超过2d,未使用泻剂情况下排便次数少于每周3次。

②大便干燥坚硬,和(或)有排便困难。

③病程大于或等于2周。

符合上述3项者可诊断为婴幼儿便秘。

二、适应证①小儿功能性便秘。

包括排便次数每周少于3次,大便干燥坚硬,排便困难,排便费力,排便疼痛等;②年龄:1个月~5岁;③人群范围:患有便秘的婴幼儿及儿童,除外先天性巨结肠、肛门狭窄、肛门裂、脊柱裂、甲状腺功能低下、肿瘤等器质疾病所致的便秘。

三、禁忌证①推拿部位皮肤感染、损伤及紫癜者;②合并有心脑血管、肝、肾和造血系统等严重危及生命的原发性疾病以及神经精神疾病患儿;③开放性软组织损伤,皮肤病变的局部,由结核菌、化脓菌所引起的运动器官病症,各种类型的骨折处,传染病,血友病,各种原因引起的血小板减少等。

四、器械准备①按摩介质:以滑石粉、爽身粉为介质,起润滑作用,便于按摩手法的运用,防止手法造成皮肤损伤;②诊疗床。

五、操作步骤体位:进行四肢的推拿时患儿取坐位,婴幼儿可由人抱坐;进行腹部的推拿时取仰卧位;进行背部的推拿时取俯卧位。

(一)实证便秘1.清大肠部位:食指桡侧缘自食指尖至虎口成一直线。

操作:医者以左手托住患儿之手,以右手拇指桡侧从患儿虎口推向食指尖。

小儿便秘的中医外治法概况

小儿便秘的中医外治法概况

小儿便秘的中医外治法概况
小儿便秘是常见的儿科疾病之一,很多家长不知道如何治疗。

中医外治法是小儿便秘的常见方法之一。

下面介绍一些中医外治法的概况。

一、穴位按摩法
穴位按摩法是中医外治法中最常见的方法之一。

穴位按摩法利用人体经络系统连接的各个穴位的生理作用,通过手法刺激穴位,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

对于小儿便秘,可以按摩关元穴、天宗穴、涌泉穴等穴位。

二、接骨疗法
接骨疗法是通过按摩和推拿的手法,使肠道处于舒适状态,从而消除便秘症状。

按摩可以刺激肠道蠕动,促进粪便的排放。

在接骨治疗过程中,要注意手法技巧,同时还应该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

三、针灸疗法
针灸疗法是利用针刺穴位的方法调节人体机能,从而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

针灸治疗小儿便秘的穴位有关元、大椎、承山等。

针灸治疗需要找到正确的穴位,同时要注意针具消毒,以免感染。

总之,中医外治法是治疗小儿便秘的有效方法之一,但在进行治疗前一定要找到正确的诊断,避免因误诊而延误治疗。

同时,在治疗的过程中,医生也要根据患儿的具体情况来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法,注重治疗的效果、安全和舒适度。

中西医结合治疗小儿便秘132例临床观察

中西医结合治疗小儿便秘132例临床观察

肉体上 的紧张和痛苦 , 但这些都是暂 时的, 都是 能够 承受 的 【】 6。根据 医学资料显示 : 在分娩 中 , 孕妇 的难 产 比率在 5 %

参 考 文献
[ 范玲 , 1 】 黄醒华对孕妇 的心理评估 与干预 [ . 围产 医学 杂志 , J 中华 】
2 1 1 (0 :8 . 0 0,9 1 ) 15
3 各组疗效 分别见表 1表 2 . 2 、 和表 3 表 1 4 例 口服大黄苏打 片组 1
疗效
副作 用
仍然有效 , 3 23 例患儿病 情反 复达一年, 胃肠 钡餐 有 (. %) 经 等检查证实为先天性 巨结肠 , 均予手术治疗后治愈 , 其余 病 例均无器质性病变 。性别 : 6 , 6 男 5例 女 7例。单纯便 秘 8 6
8 1.%) 1 (81 ) (91 63. %
副作用 腹痛 1 例
腹痛 1 31 例(. %)
由中药保和丸加黄芩 、 槟榔及 麦芽等 煎成 的中药 。剂量 : 小
腹泻 2例( .%) 71

4 寺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寺 夺 牵 孛 夺 , 夺 夺 串 专 夺 夺 夺 夺 夺 辛 夺 串 夺 夺 夺 孛 夺 夺 夺 夺 夺 夺 夺 夺 寺 辛 夺 夺 寺 夺 夺 夺 寺 夺 争 夺
21 年 7 01 月 第3 卷 第 1 期 9
J l 2 1 Vo. uy 01 1 3 N .9 o 1
中国中医药咨讯
J un lo iaT a io a hn s dcn n omain o ra f n rdt n lC ie eMe iieIfr to Ch i ・3 ・ 3

小儿便秘的中医外治法概况

小儿便秘的中医外治法概况

小儿便秘的中医外治法概况小儿便秘是指小儿排便频率减少,排便困难或排便时疼痛等症状。

中医认为,小儿便秘主要是由于脾虚、肾虚、肺热、痰湿等多种因素引起的,因此在治疗上采用中医外治法可以获得较好的效果。

中医外治法是指通过外用药物、按摩、针灸等方法来治疗疾病的一种治疗方法。

在小儿便秘的治疗上,中医外治法主要采用以下几种方法:1. 外用药物疗法:外用药物疗法是指将中药制剂或草药煎熬成浸润液,通过清洗、涂抹等方式直接作用于患部,起到治疗作用。

在小儿便秘的治疗中,可以采用中药制剂如乌梅丸、太子参丸等,将药物研磨成细末后加入适量的温开水搅拌均匀后涂抹于小腹部位,或者将草药如大黄、芒硝等煮成浸润液后用温水清洗小腹部位,可以刺激肠道蠕动,促进排便。

2. 穴位按摩疗法:穴位按摩疗法是指通过按摩特定的穴位来刺激相应的经络,从而起到调节脏腑功能的作用。

在小儿便秘的治疗中,可以采用腹部按摩的方法。

具体方法是先取适量的橄榄油或食用油涂抹于小腹部位,然后用拇指和食指轻轻按揉脐周围及下腹部位,顺时针方向揉动,每次揉动10-15分钟,每天1-2次,可以促进腹部脏腑的活动,增加大肠蠕动,缓解便秘。

3. 针灸疗法:针灸疗法是指通过刺激人体特定穴位,调节人体的气血运行,从而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

在小儿便秘的治疗中,可以采用脐针疗法。

具体方法是在小腹部位选取合适的穴位,如天枢穴、曲池穴等,使用细针刺入穴位内进行刺激,每次刺激15-30分钟,每周2-3次,可以通过调节脾胃功能,缓解便秘。

小儿便秘的中医外治法主要包括外用药物疗法、穴位按摩疗法和针灸疗法。

这些方法都是通过刺激脏腑功能、调整气血运行等途径来治疗便秘,能够有效地缓解小儿便秘的症状,恢复正常的排便功能。

但是在使用这些治疗方法时,务必选择专业的中医医师进行指导和治疗,以确保治疗的效果和安全性。

小儿便秘的中医外治法概况

小儿便秘的中医外治法概况

小儿便秘的中医外治法概况
小儿便秘是婴幼儿时期常见的一种疾病,病因复杂,其中最常见的是饮食不当、消化不良和肠胃功能差异等。

虽然中医外治法需要针对患者的不同病因做出相应的治疗,但总的来说,小儿便秘的中医外治法可分为以下几种方法:
1. 排便按摩法
排便按摩法是针对小儿便秘的常见手法之一。

其主要作用是增强胃肠运动功能、刺激肠道蠕动、促进便便排出。

一般情况下,按摩方向应沿着肠道的自然蠕动方向,即从上向下按摩。

2. 中药泻下法
中药泻下法是通过中药的轻微泻下作用,刺激肠道蠕动,增加排便量,解除便秘。

该方法中应注意输液的方法和药物的剂量,应按医嘱配合治疗。

3. 灸法
灸法是一种基于中医理论发展起来的治疗方法,其主要原理是通过热力刺激,提高肠道环境温度和湿度,促进肠胃蠕动,促进排便。

4. 脐贴法
脐贴法是将贴有药物的脐带贴在患者脐部,通过物理和药理作用,刺激脐部气化,促进肠胃蠕动,增加排便量,起到缓解便秘的作用。

5. 推拿法
推拿法与按摩有些类似,但是有些针对性的区别,在流行于我国的中医推拿理论基础上,通过推拿来调整肠胃脏腑的功能,增强肠胃运动能力,达到缓解便秘的作用。

总的来说,小儿便秘的中医外治法可依据患者的具体病情和病因而有所改变,一定要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治疗,以免误治,损害患者的健康。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乳酶生及中医按摩疗法治疗小儿便秘疗效观察
摘要】目的:观察乳酶生及按摩疗法治疗小儿便秘疗效。

方法:选取我科门诊2015年1月~2015年12月诊断为功能性便秘患者75例,所有病例均符合DDW-2006罗马Ⅲ功能性便秘诊断标准。

所有入选病例①口服乳酶生片150mg~
300mg,3次/d,餐前半小时口服,疗程3周;②指压点穴加按摩治疗,治疗方法:顺时针方向慢揉小腹5分钟,再用力按压关元、天枢穴各1分钟,然后在小
腹行掌震法1分钟,最后沿脐部向下抚摩,每日一次,10次为一疗程。

结果:治
疗组较对照组排便时间缩短及症状改善明显。

结论:乳酶生片及按摩疗法治疗小
儿便秘疗效确切,经济且无副作用,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关键词】乳酶生片;按摩疗法;小儿;功能性便秘
【中图分类号】R27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1752(2016)33-0309-02
小儿便秘是儿童时期的一种常见病及多发病,包括有的以长期腹痛、食欲差、生长发育不良等为首诊原因,后来证实为便秘者,发生率占门诊患儿的3~5%,
其中90~95%为功能性便秘。

便秘有地区差异,城市高于农村,同时受饮食、种族、性别、年龄、社会经济状况和教育水平的影响,儿童便秘不仅影响患儿身体
健康,并可对儿童的社会心理发育造成不良影响,导致生活质量下降。

如何避免
小儿便秘及治疗就成了较受关注的问题。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科门诊2015年1月~2015年12月诊断为功能性便秘患者75例,入
选标准:⑴年龄 6月~4岁,平均2.5岁,男女性别不限;⑵所有病例均符合DDW-2006罗马Ⅲ功能性便秘诊断标准;(3)定义:采用目前国际上通用的
DDW-2006罗马Ⅲ诊断标准:①、每周排便<=2次;②、在自己能控制排便后每
周至少有一次大便失禁;③、有大量粪便潴留病史;④、有排便疼痛或费力史;
⑤、直肠内存在大量粪便团块;⑥、巨大的粪便足以阻塞厕所。

6月至4岁儿童,至少出现以上2条症状,达1个月即可诊断。

伴发症状包括易激惹、食欲下降、腹胀、腹痛和(或)早饱。

随着大量粪便排出,伴随症状可很快消失。

1.2 研究方法
①乳酶生片口服及中医外治法。

②用药方法:①所有入选病例口服乳酶生
片150mg~300mg,3次/d,餐前半小时口服,疗程3周;②指压点穴加按摩治疗,治疗方法:顺时针方向慢揉小腹5分钟,再用力按压关元、天枢穴各1分钟,然后在小腹行掌震法1分钟,最后沿脐部向下抚摩,每日一次,10次为一疗程。

1.3 观察指标
分别于服药后1周、2周、3周记录大便次数、大便形状的变化,记录腹胀、食欲不振、大便困难等便秘常伴有的症状,在服药3周后进行疗效评估。

1.4 疗效评估
显效:经治疗后大便次数和性状均恢复正常,大便变软,便意增强,排便顺畅;有效:经治疗后大便间隔时间减少,有便意,排便较顺畅;无效:经治疗后
大便次数
和性状均无改善,因副作用或疗效不满意患者中途退出试验,也记为无效。

总有效率=显效率+有效率;便秘伴随症状的改善由缓解率来表示,缓解率是指
便秘伴随症状评分在治疗3周末较治疗前减低的患者数与治疗前有此症状的患者
数之比。

1.5 不良反应
详细纪录病人在用药期间出现的任何与原发疾病不相关的反应。

1.6 统计学方法
均数采用x-±s表示,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患者因为疗效差或者疗效不满意而不愿意继续服药或者发生不良反应而中途退出
试验,其疗效和不良事件都纳入试验结束后的总体分析中。

2.结果
2.1 疗效比较
治疗1周后大便间隔时间为1.8d,与治疗前大便间隔时间3~7d比较明显缩
短(P<0.01),而治疗2周、3周后和治疗1周后的有效率相近(P>0.05)。

治疗3周结束后,显效60例,显效率80%(60/75),有效12例,有效率为16%(12/75),无效3例,无效率4%(3/75),总有效率为96%(72/75)。

见表1。

2.2 不良反应
所有患儿未出现不良反应
3.讨论
功能性便秘是一种由多种病因引起的常见病症,它严重影响了患者的生活质量,有的家长未认识到它产生的原因及后果,随便在药店或非专业诊所就医买药
服用,造成小儿肠道功能发生另外一种紊乱,如长期腹泻、腹痛、食欲差等。


儿便秘的治疗以综合性治疗为主,除排便习惯训练(每天定时坐便盆)、饮食要
蛋白、膳食纤维等平衡外,配合微生态制剂及按摩对治疗慢性、习惯性功能性便
秘效果显著。

专家认为肠道微生物的缺失导致了肠道形态学和功能的异常,如延
长了肠道内容物的传导时间,改变了肠肌层神经元,损伤了肠道肌肉功能,减少
了肠道容积。

益生菌乳酶生在此具有酸化肠道、改善排便和调节肠道免疫炎症反
应的作用;同时刺激小肠传输;健康个体和慢性便秘患者肠道微生态的差异主要
是双歧杆菌和乳酸菌数量的减少。

微生态制剂是比较安全的一类药物,迄今为止,在全球范围内没有微生态制剂引起严重毒副反应的报道。

中医外治法治疗,疗效
明显、安全可靠,不失为临床上治疗小儿功能便秘患者的一种好的选择。

由此可知,乳酶生片及中医按摩疗法治疗小儿便秘疗效肯定,且经济、无副作用,易被
家长及孩子接受,值得临床推广。

【参考文献】
[1]王宝西.儿童便秘与腹泻相关热点[J].中国实用儿科杂志,2012,08561-563.
[2]王维林,张树成儿童便秘的诊断及鉴别诊断[J].中国实用儿科杂志,2012,08,564-566.
[3]董梅.儿童便秘的临床管理[J].中国实用儿科杂志,2012,08,567-569.
[4]王雪峰.儿童排便异常的中西医结合治疗[J].中国实用儿科杂志,2012,08,581-583.
[5]庞玉思.小儿便秘治疗良方[J].母婴世界,2014:26-27.
[6]王润娟.浅谈小儿便秘的病因和治疗方法[J].引文版:医药卫生,2015(15).
[7]张莉,陈磊.小儿便秘临床治疗研究进展[J].深圳中西医结合杂志,2015.
[8]中医教你按摩腹部治便秘[J].人民网-健康时报2015年04月01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