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科版六年级上册科学堂堂清

教科版六年级上册科学堂堂清
教科版六年级上册科学堂堂清

第一课使用工具

一、填空:

1、()是能使我们省力或方便的装置。螺丝刀、钉锤、剪子这些机械构造很简单,又叫()。

2、工具和机械是神奇的,它是人类的伟大(),是人类智慧的()。

二、判断

1、很早以前,人类就开始使用工具和机械了。()

2、复杂的机械是由简单的机械组成的。()

3、有一些很费力、很难做的事情,如果我们使用了工具就可以省力或方便地完成了。()

4、不同的工具有不同的用途,但不同的工具有着相同的科学原理。()

三、选择

1、往墙上钉钉子应选用()

(1)螺丝刀(2)剪刀(3)羊角锤

2、拧螺丝应选用()

(1)小刀(2)锤子(3)螺丝刀

3、起图钉应选()

(1)螺丝刀(2)镊子(3)开瓶器

四、实验:

在下列工具中(木板、滑轮、长木棍)要完成搬运油桶、撬大块石头、升国旗,这三件事,你如何来选合适的工具,并说出你的理由。

第二课杠杆的科学

一、填空

1、在一根棍子下面放一个支撑的物体,就可以用它撬起重物了。人们把这样的棍子叫()

2、像撬棍这样的简单机械叫()

3、杠杆上有()个重要的位置:分别是()、()、()。

二、判断

1、压水井的压杆是杠杆,跷跷板不是杠杆。()

2、所有的杠杆都是省力的。( )

三、填图

四、问答题

1、在什么情况下,杠杆省力?

2、在什么情况下,杠杆费力?

3、在什么情况下,杠杆不省力也不费力?

第三课杠杆类工具的研究

一、填空

杠杆可以分为三类即()杠杆、()杠杆和()杠杆。

二、判断

1、我国人民很早就开始使用杆秤了。()

2、杆秤不是杠杆类工具。()

三、连线

开瓶器省力杠杆

镊子

钳子费力杠杆

筷子

跷跷板等臂杠杆

四、问答

你能解释“秤砣虽小,能压千斤”的道理吗?

第四课轮轴的秘密

一、填空

1、像水龙头这样,()和()固定在一起转动的机械,叫()。

2、轮轴具有()作用,而且,同一个轮轴()越大越()。

二、举例

请你举出生活中属于轮轴的例子。(不少于5个)

三、问答题

轮轴给我们的工作带来了哪些方便?

第五课定滑轮和动滑轮

一、填空:

1、旗杆上固定着的不能移动的滑轮叫()而可以随物体运动的滑轮叫()滑轮。定滑轮可以改变(),动滑轮可以

()。

2、力的大小用()来测量,()是力的单位,用字母()表示。

二、思考:

1、定滑轮和动滑轮的作用分别是什么?

2、定滑轮和动滑轮的作用有这么大的不同,那么我们在什么情况下使用定滑轮,什么情况下使用动滑轮?

第六课滑轮组

一、填空:

1、滑轮组结合了动滑轮和定滑轮的优点,既能______________

又能_____________。

2、一个定滑轮和一个动滑轮组合在一起为一个,滑轮组的组数越多,就越。

3、①定滑轮②动滑轮③滑轮组

如果分别用它们提起相同重量的物品50千克,最省力的是(),其次是(),不省力的是()。

二、选择

1、下列哪种情况能平衡()。

C.

A. B.

三、作图题

1、给你2个钩码,怎样使下面的杠杆尺达到平衡呢?请在下图中画出来。

2、在图(2)中,划上合适的线段。

(2)

第七课斜面的作用

一、填空:

1、像搭在汽车车厢上的木板那样的简单机械,叫做()。

2、斜面能()力,斜面的坡度越()越省力,坡度越()越不省力。

3、生活中应用斜面的地方很多,如()、()、()和高架桥的引桥等。

4、螺丝钉的螺纹是()的变形。同样粗细的螺丝钉,螺纹越密,旋进木头时越()。

二、判断

1、房屋的房顶是应用了斜面原理。()

2、螺丝钉的螺纹是斜面的变形,同样粗细的螺丝钉,螺纹越密,旋进木头时就可能越费力。()

三、选择:

1、下列哪种情况最省力()。

A、B、C、

2、盘山公路修成S形是因为()

A、美观

B、省力

C、坡度小

四、实验题

研究的问题:斜面的坡度对省力多少有影响吗?

我的假设:

需要改变的条件:

不改变的条件:

实验方法:

第八课自行车上的简单机械

一、填空:

1、自行车上齿轮转动的快慢与齿轮大小的关系是:大齿轮带动小齿轮转动时,小齿轮转动比大齿轮;小齿轮带动大齿轮转动时,大齿轮转动比小齿轮。

二、连线

1、请把下面物品和应用的简单机械原理用线连起来。

斜面轮轴杠杆滑轮

螺丝刀镊子螺丝钉水龙头起重机

三、选择:

1、下列自行车上的简单机械利用了杠杆的原理的是()。

A、自行车车把

B、自行车脚踏板

C、刹车

四、填空题自行车上的简单机械记录表

第二单元形状与结构

第一课抵抗弯曲

一、填空:

1、提高材料的抗弯曲能力,我们可以通过增加材料的(),还可以增加材料的()或改变材料的()。

2、纸的宽度增加,抗弯曲能力();纸的厚度增加,抗弯曲能力会()。

二、选择:

1、材料的抗弯曲能力()。

A、只与材料的厚度有关

B、只与材料的宽度有关

C、与材料的宽度和厚度都有关

三、实验题

研究的问题:纸的宽度与抗弯曲能力的大小有关吗?

实验材料:两叠书、三张A4纸、若干个垫圈

实验假设:

实验步骤:

实验中应控制不变的量:;

变的量有:

实验结论:

第二课形状与抗弯曲能力

一、填空:

1、把薄板形材料弯折成“V”“L”“U”“T”或“工”字等形状,虽然减少了材料的()但却增加了材料的(),增加厚度是能()材料抗弯曲能力的。

2、一般情况下横梁是()放的,因为横梁立着放虽然减少材料宽度,但增加了(),大大增强了横梁的抗弯曲能力。

3、物体的抗弯曲能力与()、()及()等因素有关。

二、判断:

1、改变材料的形状不可以增大它的抗弯曲能力。()

2、两张纸的抵抗弯曲的能力一定比一张纸要强。()

3、改变材料的形状,不会改变材料的抗弯曲能力。()

三、选择题

1、经研究发现,改变了纸的形状后,纸的抗弯曲能力()。A、增强B、没有改变C、减弱

2、瓦楞纸板抗压、抗弯曲能力强的最主要的原因是()。

A.上下层纸较硬 B.中层纸是波浪形 C.把前两样黏合3、下面关于物体抗弯曲能力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只与材料的厚度有关 B只与材料的形状有关 C既与材料的厚度有关,又与材料的形状有关

4、下边三种形状中的()是增强抗弯曲能力实验中抗弯力最强的。

5、瓦楞纸抵抗弯曲的能力很强主要原因是()。

A是把几层纸粘贴在一起的

B把几层纸粘贴在一起,并改变其中一层或几层纸的形状

四、简答:

瓦楞纸板的结构为什么能使柔软的纸变坚硬了?

第三课拱形的力量

一、填空:

1、人体中()可以保护我们的大脑,()可以保护胸腔中的内脏,()可以承载人体的重量。

二、选择题

1、当拱形受到压力时,压力()

A、向下传递

B、向外传递

C、向下、向外同时传递

2、安全帽承受压力好的性能的是利用()的原理。

A、拱形

B、圆顶形

C、塔形

3、鸡蛋握在手中不易损坏是因为()。

A、鸡蛋壳很厚B、鸡蛋壳是拱形的C、鸡蛋壳内部是空心的

三、问答题:

1、请用箭头和文字的形式解释拱形能承受更大力的原因。

第四课找拱形

一、填空:

1、圆顶形可以看成()的组合,它有拱形承载压力大的优点,而且不产生()的推力。

2、人体的结构非常巧妙。头骨近似于(),可以很好的保护大脑;拱形的肋骨护卫着胸腔中的内脏;人的足骨构成一个拱形——足弓,它可以更好的承载()。

二、判断:

1、圆顶形的龟壳,主要是让乌龟更加漂亮。()

2、圆顶形可以看成拱形的组合,它具有拱形承受压力大的优点,又没有了拱形受压时向外推的力。()

3、球形在各个方向上都可以看成拱形,这使得它比任何形状都要坚固。()

4、生活中的拱形有肋骨、足弓、拱门,拱窗,拱桥;圆顶形有龟壳,贝壳;球形:蛋壳,果实,头骨。()

5、同样多的材料,做成空心的管状比做成实心的棒状要粗的多,而且任何方向的抗弯曲力都相同,即重量轻、强度高。管状的手臂骨、腿骨,植物的杆、茎,钢管都是应用了这个原理。()

三、简答题

人体的结构中有哪些拱形?这种结构有哪些作用?

第五课做框架

一、填空:

1、像铁塔这样骨架式的构造叫做()。三角形框架具有()的特点。

2.长方形框架、正方体框架加上斜杆相当于里面有了三角形,可以起到()作用。

二、选择:

1、下列最稳定的结构是()

A 、三角形

B 、正方形 C、平行四边形

2、做一个坚固的正方体框架至少需要()根斜杆。

A、12

B、8

C、6

D、9

第六课建高塔

一、选择:

艾菲尔铁塔不容易倒塌的原因是因为它同时具备了以下的()

等条件。

A、上小、轻,下大、重

B、上大、重,下小、轻

C、上大、轻,下小、重

二、简答:

框架结构高塔的特点是什么?

第七课桥的形状和结构

一、填空:

1、桥面在拱下方的拱桥,桥板可以拉住(),抵消拱向外的(),减少了桥墩的负担。桥面也比较低而且平坦,方便通行。

2、钢缆能承受巨大的拉力,人们用它们建造的钢索桥,大大增加了桥的()能力。

3、钢索桥的结构:由()、()、()组成。钢缆是桥承重的主要构件,桥塔是支承钢缆的主要构件。桥塔修得高,是为了降低钢缆的()。

二、选择:

许多桥梁建成拱形,主要是为了()

A、更加美观

B、节省材料

C、更加牢固

三、判断:

1、桥面在拱下方的拱桥,前面可以拉住拱足,抵消拱产生的向外的推力。()

2、钢缆能够承受巨大的拉力,人们用它建造钢索桥,大大增加率桥的跨越能力。()

四、简答题

1、观察钢索桥的结构,它有什么显著特点?

2、说一说我们家乡的松花江大桥。(包括新建的“二桥”)试着画

出它的结构,并写一段介绍它的短文。同学之间互相交流。

第八课用纸造一座“桥”

简答:

1、用纸设计桥需考虑哪些问题:

2、评价一座桥好坏的指标是什么

第三单元能量

第一课电与磁

一、填空:

1.当导线中有电流通过时,导线的周围会产生()。

2.()年,丹麦科学家()在一次实验中,发现通电的导线靠近指南针时,指南针发生了偏转。

3.如果电路短路,则电流很强,电池会很快()所以只能接通一下,马上断开,时间不能长。()。

4.做通电线圈和指南针的实验时,线圈()放,指南针尽量靠近线圈的(),指南针偏转的角度()。

二、简答题

怎样才能知道用完的废电池是否还有电?试说明

第二课电磁铁

一、填空:

1、像这样由线圈和铁芯组成的装置叫()。

2、电磁铁有()极。电磁铁的南北极与()、()有关。

二、简答题

电磁铁与磁铁的异同点?

第三课电磁铁的磁力(一)

一、填空:

电磁铁的磁力大小是可以改变的,磁力的大小与()、()、()等有关。

二、选择:

以下哪种因素不会影响电磁铁的磁场强度?()

A、增加电池数量

B、增加线圈圈数

C、改变电池的正负极

三、实践与探究

电磁铁的磁力大小主要与缠绕在铁芯上的线圈的圈数、线圈中电流强度的大小有关。10分

根据你的实验:

①根据上图研究请的电磁铁的磁力大小与()有关的实验。

实验结果证明:()。

②如果要研究电磁铁的磁力大小与线圈中电流强度的关系时,需要改变的条件是:()因素,需要保持不变的条件是:()、()等。

第四课电磁铁的磁力(二)

一、填表

检验电磁铁磁力大小与电池节数关系的研究计划表

二、选择:

下列关于电磁铁的说法正确的是()。

A、线圈与铁芯之间的距离越大,磁力越强

B、影响电磁铁磁力最大的因素是铁芯的大小形状有关。

C、电磁铁的磁力大小与电池的数量多少没有关系

D、电磁铁的南极会与磁铁的北极相互吸引

三、简答:

试说在进行科学探究中的探究顺序。

第五课神奇的小电机

一、选择:

1、可以加快小电动机转子转动速度的是()。

A.用两个磁铁

B.减少线圈的圈数

C.减少电池的数量

2、小电动机的转动方向与()无关。

A.改变电流的方向

B.改变转子磁铁的磁极

C.增加线圈缠绕的圈数

3、小电动机在工作时把()。

A.化学能转化成机械能

B.机械能转化成了电能

C.电能转化成了机械能

4、小电动机的基本原理是电产生磁,利用()相

互作用转动的。

A.机械能

B.热能

C.磁极

5、一块断的磁铁()。

A.有南、北极

B.只有南极

C.只有北极

二、简答:

1、为什么小电机通电后会不停的转动?

2、生活中哪些地方用到了电动机?

第六课电能和能量

一、填空:

1、能量有()、()、()、()等不同的形式。

2、运动的物体也有能量,叫()。能量还储存在燃料、食物和化学物质中,叫()。

二、判断:

()1、石油和天然气用完了可以再生,因此都是可再生的能源。()2、食物能给我们身体活动提供能量。

三、所有的用电器都是一个电能的转化器,能够把输入的电能转化成其他形式的能。

四、连线

1、将对应的两个项连接在一起

电池太阳能

核电站化学能

风力发电机原子能

光电池机械能

第七课电能从哪里来

一、填空:

1、干电池(普通电池和钮扣电池)是将()能转化成()能;

2、太阳能电池是将()能转化成()能,不能储存电能,只能即时使用。

3、蓄电池放电时把()能变成()能,充电时把()能转化成()能。

二、选择:

电视可以把电能转化为()

A、光能

B、声能

C、光能与声能

三、填表:电能的来源和转化

第八课能量与太阳

一、填空:

1、煤、石油、天然气所具有的能量是存储了亿万年的()能。

2、新能源包括()、()、()、()和直接利用的()。

3、在地球上()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能源。

二、判断:

1、煤是由古代植物变成的。古代植物死后,经过沉积作用,被泥沙覆盖,与空气隔绝,又经过地壳的变动,被埋到很深的地下,长期受到高温高压的作用,慢慢变成了煤。()

2、石油、天然气是几亿年前大量的低等生物经过长期复杂变化形成的。()

3、煤、石油、天然气是不可再生的能源,用一点就少一点,我们正在耗尽这些能源。()

4、石油和天然气用完了可以再生,是可再生的能源。()

5、食物能给我们身体活动提供能量。()

三、选择:

1、石油、天然气是几亿年前大量的()经过复杂变化形成的

A 、茂密的森林

B 、低等的植物 C、低等的生物

2、煤是由古代的()在高温高压作用下,长期变化形成的。

A 、动物

B 、植物 C、低等的生物

第四单元生物的多样性

第一课校园生物大搜索

1、到目前为止,已经发现并分类记载的生物种类超过了()万种,估计地球上现存的物种应有()万—()万种。

2、科学家常常要对一个区域的动植物种类和分布情况进行调查。()是科学研究常用的方法。

二、简答

调查校园中的动植物要注意些什么?

第二课校园生物分布图

一、填空

1、校园里动植物种类很多,生活的()也各不相同。

2、我国珍稀植物有()、()、()、()、()等。

3、我国珍稀动物有()、()、( )、( )、( )、( )等。

二、连线

将下列我国的珍稀动物名称与它们的主要栖息地相连接。

大熊猫西藏、青海等地

藏羚牛云南等地

亚洲象四川、陕西、甘肃等地

扬子鳄安徽、江苏、江西等地

第三课多种多样的植物

一、填空:

1、用()的方法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辨别和研究动植物。

最新教科版六年级科学上册知识点汇总

教科版六年级科学上册知识点汇总 第一单元复习资料1、在工作时,能使我们省力或方便的装置叫机械。螺丝刀、钉锤、剪刀这些机械构造简单,又叫简单机械。 2、像撬棍这样的简单机械叫做杠杆。它有三个点,用力的位置叫用力点,克服阻力的位置叫阻力点,支撑着杠杆,使杠杆能围绕转动的位置叫支点。 3、杠杆尺平衡时,左边的钩码数乘以格数等于右边的钩码数乘以格数。 4、当阻力点到支点的距离大于用力点到支点的距离时,杠杆费力。 当阻力点到支点的距离等于用力点到支点的距离时,杠杆不省力也不费力。 当阻力点到支点的距离小于用力点到支点的距离时,杠杆省力。 5、像水龙头这样,轮和轴固定在一起,可以转动的机械叫做轮轴。 6、像旗杆顶部的滑轮那样,固定在一个位置转动而不移动的滑轮叫做定滑轮。可以随重物一起移动的滑轮叫做动滑轮。 7、把动滑轮和定滑轮组合在一起使用,就构成了滑轮组。 8、像搭在汽车车厢上的木板那样的简单机械叫做斜面。 9、斜面的坡度越小,在斜面上提升物体所用的力就小,斜面的坡度越大,在斜面上提升物体所用的力就大。螺丝钉的螺纹越密,旋进去就越省力。 10、链条与两个齿轮啮合,起到传递动力而是自行车运动的作用。 11、各种简单机械的比较: 第二单元复习资料1、很多的房屋和桥梁都是依靠直立的材料(柱子)和横放的材料(横梁)支撑住的。它们受压 时,横梁比柱子容易弯曲和断裂,所以,如何增强横梁抗弯曲能力是建筑上很重要的问题。 2、材料的宽度越宽,抗弯曲能力越强;材料的厚度越厚,抗弯曲能力越强。材料的宽度和厚度中,厚度更多地影响材料抵抗弯曲的能力。 3、改变薄板形材料的形状,实际上都是减少了材料的宽度而增加了材料的厚度。虽然减少材料的宽度降低了一些抗弯曲能力,但增加了厚度,就大大增强了材料的抗弯曲能力。 4、拱形受到压力时,能把压力向下和向外传递给相邻的部分。拱形受到压力时会产生一个向外推的力,能抵住这个力,拱就能承载很大的重量。

(2019)六年级上册科学堂堂清

第一单元工具和机械 第一课使用工具 一、填空: 1、()是能使我们省力或方便的装置。螺丝刀、钉锤、剪子这些机械构造很简单,又叫()。 2、工具和机械是神奇的,它是人类的伟大(),是人类智慧的()。 二、判断 1、很早以前,人类就开始使用工具和机械了。() 2、复杂的机械是由简单的机械组成的。() 3、有一些很费力、很难做的事情,如果我们使用了工具就可以省力或方便地完成了。() 4、不同的工具有不同的用途,但不同的工具有着相同的科学原理。() 三、选择 1、往墙上钉钉子应选用() (1)螺丝刀(2)剪刀(3)羊角锤 2、拧螺丝应选用() (1)小刀(2)锤子(3)螺丝刀 3、起图钉应选()

(1)螺丝刀(2w)镊子(3)开瓶器 四、实验: 在下列工具中(木板、滑轮、长木棍)要完成搬运油桶、撬大块石头、升国旗,这三件事,你如何来选合适的工具,并说出你的理由。 第二课杠杆的科学 一、填空 1、在一根棍子下面放一个支撑的物体,就可以用它撬起重物了。人们把这样的棍子叫() 2、像撬棍这样的简单机械叫() 3、杠杆上有()个重要的位置:分别是()、()、()。 二、判断 1、压水井的压杆是杠杆,跷跷板不是杠杆。() 2、所有的杠杆都是省力的。( ) 三、填图

四、问答题 1、在什么情况下,杠杆省力? 2、在什么情况下,杠杆费力? 3、在什么情况下,杠杆不省力也不费力? 第三课杠杆类工具的研究 一、填空 杠杆可以分为三类即()杠杆、()杠杆和()杠杆。 二、判断 1、我国人民很早就开始使用杆秤了。() 2、杆秤不是杠杆类工具。() 三、连线 开瓶器省力杠杆

最新教科版六年级科学下册堂堂清检测题

第一单元 第一课放大镜的课堂检测题 一、填空 1、放大镜能把物体的图像(),显现人的肉眼看不清的细微之处,使我们获得更多的信息。早在()年前,人们就发明了放大镜。2、放大镜的特点是()厚,()薄。 二、选择 1、人的最高视力也只能看清楚()大小的微小物体。 a、1毫米 b、二分之一毫米 C、五分之一毫米 2、最早使用的透镜就是用()琢磨而成。 A、透明玻璃 B、透明水晶 C、透明塑料 3、水滴()放大物体 A、能 B、不能 三、简答题 放大镜的使用方法是怎样的? 第二课放大镜下的昆虫世界的课堂检测题 一、填空

1、昆虫的特征是身体分为()、()、()三部分,头部有一对();胸部有()对足。 2、蚜虫在植物上吸食汁液,每个蚜虫只有()般大小,在()倍放大镜下我们可以看清它们的肢体。 二、判断对错 1、昆虫没有鼻子,所以昆虫闻不到各种气味() 2、蚜虫是草蛉的天敌,所以蚜虫吃草蛉() 3、苍蝇的眼睛属于复眼() 三、选择 1、蟋蟀的耳朵在() A、头部 B、足的内侧 C、腹部 2、昆虫的鼻子就是它们的() A、翅膀 B、触角 C、足 第三课放大镜下的晶体 一、填空 1、许多岩石是由晶体集合而成,花岗岩是由()、()、石英灯晶体组成。 2、自然界中的大部分固体物质都是()或()组成。

3、晶体的形状多种多样,但都很有()有的像()体、有的像金字塔、还有的像()的针。 二、判断 自然界中的所有物质都是由晶体组成。() 三、举出实际生活中你见到过的晶体物质(至少5种以上) 四、名词解释 什么叫晶体? 第四课怎样放的更大 一、填空 1、早期的显微镜是由两个()组合而成,大大的提高了放大能力,是因为一个放大镜把另外一个()成的像进一步()了。 2、显微镜的发明是人类认识世界的一大飞跃,为了看到更小的物体,又研制出了()显微镜和()显微镜。 二、判断 显微镜的发明,使人类的视野一下子拓宽了许多。() 三、选择 1、列文虎克的显微镜是()结构的,可以扩大()倍。 (1)玻璃 500倍(2)塑料 200倍 (3)金属 300倍 2、电子显微镜可以把物体放大近()倍 (1)100万倍(2)5000倍 (3)200万倍

最新小学英语三年级下册堂堂清训练题

小学英语三年级下册堂堂清训练题 Unit1 Welcome back to school 第一课时 一、情景选择。 1、班里来了一名新同学,你应该说:_________ A. Welcome. B. Thank you. C. Oh ,no. 2、早上,你的同学对你说:“Good morning ”你会说:______ A. Good evening. B. Good morning. C .Good afternoon. 3你想介绍自己是从加拿大来的,你应该说:_________ A. I'm from Canada. B. I'm China. C .My name is China. 二、我是小小翻译家。 ( ) 1. 同学们! A. Boy and girl! B. Boys and girls! ( ) 2. 今天我们班来了两位新朋友! A. I have a new friend ! B. we have two new friends today ! ( ) 3.我是艾米,我来自英国。 A. I'm Amy. I'm from USA. B. I'm Amy. I'm from UK. ( ) 4. 你呢? A. What about ? B. What about you? 三、Choose the right answer. (选择填空。) ()(1)Hi! I’m _______. A. Zhang Peng B. zhang peng ()(2)Hello! I’m _______ the UK. A. to B. from ()(3)We have two new _______ today. A. friend B. friends ()(4)I have _______ friend. A. a B. an 第二课时 一、我能找到好朋友(把句子编号填入适当的括号内)。 ( ) ( ) ( ) ( ) A. Zhang Pang : I'm from China. B. Amy: I'm from the USA. C. Mike: I'm from Canada. D. Sarah: I'm from the UK. 二、我来选 ()https://www.360docs.net/doc/8a8787417.html,A A. 美国 B. 英国 C. 中国 ( ) 2. new A. 好的 B. 新的 C. 旧的 ( ) 3. student A. 朋友 B. 学生 C. 教师

教科版六年级科学上期末试卷全套

2020年最新 教科版六年级科学上册期末测试卷(全套) 一、填空题。20分 1、常用的简单机械种类有滑轮、、等。像螺丝刀这样的,属于机械。 2、自行车上应用了许多机械原理,如:车把运用的是原理;大齿轮带动小齿轮转动速度变; 人脚蹬的力通过传到车轮上。 3、球形在各个方向上都是________形,这种形状更_______。 4、把薄板形材料弯折成“L”“T”或“工”字等形状,实际上都是减少了材料的,而增加了材料的。 5、能量有很多表现形式,如:电能、、、等。 6、由和组成的装置叫电磁铁。电动机工作的基本原理是:用电产生, 利用磁的相互作用转动。 7、具有脊柱的动物叫,例如,没有脊柱的动物叫,例如。 二、判断题(对的打√,错的打×):20分 1、使用滑轮组可以省力,但不一定改变用力的方向。() 2、轮轴的轮越大,轴越小,用轮带动轴转动就能越省力。() 3、螺丝钉的螺纹越密,拧起来就越费力。() 4、高塔不容易倒是因为它的结构上面大,下面小;上面重,下面轻。() 5、在科学探究过程中,当个人意见与同学意见不一致时,应该无条件听从其他同学的意见。() 6、机器工作需要能量,人体思考问题不需要能量。() 7、小电动机的转子是一个电磁铁,通电后会产生磁性。() 8、有些物体工作可以不需要能量,如石头从山顶向山下滚。() 9、有的双胞胎很难区分,因为他们的相貌是一样的。() 10、地球上的各种各样生物,它们相互依存、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着。() 三、选择题(选择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里)。20分 1、科学家()说过,如果在宇宙中找到一个支点,他就能把整个地球撬起来。 A、阿基米德 B、牛顿 C、伽利略 2、下列哪种情况的斜面最省力?()

教科版六年级科学上册期末测试题(多套)

教科版小学六年级科学上册期末测试卷 一、填空题。20分 1、常用的简单机械种类有滑轮、、等。像螺丝刀这样的,属于机械。 2、自行车上应用了许多机械原理,如:车把运用的是原理;大齿轮带动小齿轮转动速度变;人脚蹬的力通过传到车轮上。 3、球形在各个方向上都是________形,这种形状更_______。 4、把薄板形材料弯折成“L”“T”或“工”字等形状,实际上都是减少了材料的,而增加了材料的。 5、能量有很多表现形式,如:电能、、等。我们使用 的煤、石油能源,它们的能量最终来自。 6、由和组成的装置叫电磁铁。电动机工作的基本原理是:用电产生,利用磁的相互作用转动。 7、具有脊柱的动物叫,例如,没有脊柱的动物叫,例如。 二、判断题(对的打√,错的打×):20分 1、使用滑轮组可以省力,但不一定改变用力的方向。() 2、轮轴的轮越大,轴越小,用轮带动轴转动就能越省力。() 3、螺丝钉的螺纹越密,拧起来就越费力。() 4、高塔不容易倒是因为它的结构上面大,下面小;上面重,下面轻。() 5、在科学探究过程中,当个人意见与同学不一致时,无条件听从其他同学的意见。() 6、机器工作需要能量,人体思考问题不需要能量。() 7、小电动机的转子是一个电磁铁,通电后会产生磁性。() 8、有些物体工作可以不需要能量,如石头从山顶向山下滚。() 9、有的双胞胎很难区分,因为他们的相貌是一样的。() 10、地球上的各种各样生物,它们相互依存、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着。() 三、选择题(选择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里)。20分 1、科学家()说过,如果在宇宙中找到一个支点,他就能把整个地球撬起来。 A、阿基米德 B、牛顿 C、伽利略 2、下列哪种情况的斜面最省力?() 3、安全帽的承受压力性能很好,它是利用了()的原理。 A、拱形 B、圆顶形 C、球形 D、框架结构 4、下列关于物体抗弯曲能力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只与材料的厚度有关 B、只与材料的形状有关 C、既与材料的厚度有关,又与材料的形状有关() 5、下列能源中,()是可再生能源。

三年级下册科学堂堂清检测题齐

第一单元植物的生长变化 1.植物新生命的开始 一、我会填空 1.植物在它们的生命过程中都要经历直至死亡的过程。 2. 我们熟悉的绿色开花植物几乎都是从开始它们新的生命的。 3.不同植物的种子,它们的等外部特征各不相同。但种子的里面是相同的,都有。 二、我知道对错1.植物只能靠种子繁殖后代。() 2.植物的生命过程都要经历出生、成长、繁殖、衰老直至死亡的过程。() 三、我能说一说 观察各种植物的种子说说它们有什么相同的结构特点。 2.种植我们的植物 一、我会填空 1.凤仙花的播种方法是。 2.选种要挑选的种子。 3.种植植物是一项长期研究的观察活动,要做好等工作 二、我知道对错 1.种子发芽需要充足的水分,所以种花时水浇得越多越好。() 2.什么样的种子都能发芽。() 3.播种的时候一定要深度适宜。() 三、我能写一写 你想选择哪种方式撰写植物生长的观察日记,试着写一写。 3.我们先看到了根 一、我会填空 1.通过观察,我们发现种子萌发先,再。 2.植物的总是生长的。根的生长速度。 二、我知道对错 1. 种子发芽过程中,最先生长出来的就是植物小叶子。() 2. 给凤仙花浇水时,一般可以往凤仙花周围的土壤浇水。() 三、我能发现 通过“根吸收水分的实验”,你发现了根有什么作用? 4.种子变成了幼苗 一、我会填空 1.植物的可以制造植物生长所需要的。植物叶都是平展的,且在植株上是生长的,这有利于接受更多的阳光。 2.绿色植物中的能够利用光把和转化成养料,并释放出氧气。 二、我知道对错1.绿色植物的叶子交叉生长仅仅是因为这样生长比较美观。() 2.植物也和人一样会吸收空气中的氧气,释放出二氧化碳。() 3.光合作用的原理图如下: 阳光 二氧化碳+水——→氧气+养料()

教科版六年级科学上册期末测试题(多套)

^ 教科版小学六年级科学上册期末测试卷 一、填空题。20分 1、常用的简单机械种类有滑轮、、等。像螺丝刀这样的,属于机械。 2、自行车上应用了许多机械原理,如:车把运用的是原理;大齿轮带动小齿轮转动速度变;人脚蹬的力通过传到车轮上。 3、球形在各个方向上都是________形,这种形状更_______。 4、把薄板形材料弯折成“L”“T”或“工”字等形状,实际上都是减少了材料的,而增加了材料的。 5、能量有很多表现形式,如:电能、、等。我们使用 , 的煤、石油能源,它们的能量最终来自。 6、由和组成的装置叫电磁铁。电动机工作的基本原理是:用电产生,利用磁的相互作用转动。 7、具有脊柱的动物叫,例如,没有脊柱的动物叫,例如。 二、判断题(对的打√,错的打×):20分 1、使用滑轮组可以省力,但不一定改变用力的方向。() 2、轮轴的轮越大,轴越小,用轮带动轴转动就能越省力。() 3、螺丝钉的螺纹越密,拧起来就越费力。() 4、高塔不容易倒是因为它的结构上面大,下面小;上面重,下面轻。() . 5、在科学探究过程中,当个人意见与同学不一致时,无条件听从其他同学的意见。() 6、机器工作需要能量,人体思考问题不需要能量。() 7、小电动机的转子是一个电磁铁,通电后会产生磁性。() 8、有些物体工作可以不需要能量,如石头从山顶向山下滚。() 9、有的双胞胎很难区分,因为他们的相貌是一样的。() 10、地球上的各种各样生物,它们相互依存、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着。() 三、选择题(选择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里)。20分 1、科学家()说过,如果在宇宙中找到一个支点,他就能把整个地球撬起来。 【 A、阿基米德 B、牛顿 C、伽利略 2、下列哪种情况的斜面最省力() 3、安全帽的承受压力性能很好,它是利用了()的原理。 A、拱形 B、圆顶形 C、球形 D、框架结构

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堂堂清练习题(彩色)

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堂堂清练习题(彩色) (1)毫米的认识 年班姓名 一、认真观察,仔细填写。 1.( )厘米( )毫米 3.( )厘米()毫米 4.()厘米()毫米 二、慧眼识宝。 1.把1厘米平均分成10份,每份是()。 A、1毫米 B、1分米 C、1米 2.一本辞海的厚度约是6()。 A、米 B、厘米 C、毫米 3.10枚1分硬币的厚度大约是10()。 A、毫米 B、厘米 C、米 三、巧手补天窗(填上合适的单位名称)。 1.一个曲别针长约25()。 2.小明身高是135()。 3.一棵大树高约15()。 4.一枝铅笔长约20()。 5.一个笔筒的高度约是100()。 四、单位换算我能行。 2厘米=()毫米 5分米=()厘米6米=()分米30毫米=()厘米80厘米=()分米70分米=()米600厘米=()米 12厘米=()毫米6厘米5毫米=()毫米

35毫米=()厘米()毫米 3厘米-14毫米=()毫米 56毫米+44毫米=()厘米 五、我是小小测量员。 六、我是小小绘图员。 1.画一条长4厘米5毫米的线段。 2.画一条比8厘米短3厘米的线段。 智慧宫殿长方体和正方体谁高,高多少毫米? (2)分米的认识 年班姓名一、巧手补天窗。

1.在括号里填上适当的数。 3米=()分米 4分米5厘米=()厘米 60厘米=()分米 1米-2分米=()分米 2分米=()厘米 75分米-15分米=()分米70分米=()米 3分米-8厘米=()厘米8厘米=()毫米 32厘米+18厘米=( )分米 10分米=()厘米 57毫米+43毫米=( )厘米 2.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长度单位。 单人床长2( ) 学习桌的高约是8( ) 一块橡皮长30( ) 轿车的长约是3( ) 大树高约是12( ) 水杯的高约是1( ) 三、慧眼识宝。 毫米厘米分米米 曲别针长29(),一枝铅笔长18(),一幢楼高30(), 课桌高80(),长100(),学校操场一圈约是200()。 四、数学门诊。 1.5枚硬币的厚度大约是10毫米。() 2.数学书的宽大约是16厘米。() 3.电冰箱的高大约是160分米。() 4.一根跳绳大约长2分米。() 五、魔力圆圈。 1米8分米 40分米4米 60厘米7分米8米70分米

教科版六年级上册科学知识点总结

六年级《科学》上册重点复习题 科学六年级上册第一单元复习资料一、科学常识: 1、在工作时,能使我们省力或方便的装置叫作机械。螺丝刀、钉锤、剪刀这些机械构造很简单,又 叫做简单机械。 2、像撬棍这样的简单机械叫做杠杆。它有三个点,用力的位置叫用力点,克服阻力的位置叫阻力点,支撑着杠杆,使杠杆能围绕转动的位置叫支点。 3、杠杆尺平衡时,左边的钩码数乘以格数等于右边的钩码数乘以格数。 4、当阻力点到支点的距离大于用力点到支点的距离时,杠杆费力。当阻力点到支点的距离等于用力点到支点的距离时,不省力也不费力 当阻力点到支点的距离小于用力点到支点的距离时,杠杆省力 K支点2支撑看杠杆,能使杠杆绕着运动的位置可以在任意位子^边上、中间等。 用力点、阻力点 例子|压水井的压杆、蹺跷板、慑子、自行车刹车等等 A省力或费力的判断依据; 厂省力杠杆’省力、费距离羊角僮s开瓶蓋 4费力杠杆:费力、省距离钓鱼竿.侵子.帑桨 L等力杠杆:不省力、不费距离天平 木I杆公式=匸血丄通方=卜星勺丄乏方

吳经典分析; 指甲钳 ACK?省力杠杆DEO:费力杠杆DE6 费力杠杆秤杆, 支层。点,(A是备用支点,防止称的东西太重0不够用)阻力点 用力点:P〔秤死) 5、杆秤由秤杆、秤盘、秤砣、提绳几部分组成。它也是一种杠杆类的工具。把秤砣悬挂位置作为用力点,那么杆秤是一个省力杠杆,所以“秤砣虽小压千斤” 6制作杆秤:先找到秤杆上的三点,定好位置。接着拴好阻力点和支点的细绳,挂好秤盘系上秤砣再用挂钩码的方 法,在秤杆上画出重量刻度。 7、像水龙头这样,轮和轴固定在一起,可以转动的机械叫做轮轴。轮轴的作用:在轮上用力省力, 在轴上用力费力;当轴相同时,轮越大越省力。 生活中的轮轴:汽车方向盘、水龙头开关、起子、扳手、门锁把手 8、像旗杆顶部的滑轮那样,固定在一个位置转动而不移动的滑轮叫做定滑轮。可以随重物一起移动的滑轮叫做动滑轮。 9、把动滑轮和定滑轮组合在一起使用,就构成了滑轮组

教科版六年级科学上册各单元知识点

六年级科学上册复习提纲 第一单元机械和工具 1、机械是能使我们省力或方便的装置。螺丝刀、钉锤、剪刀这些机械构造很简单,又叫做简单机械。 2、像撬棍这样的简单机械叫做杠杆。它有三个重要的位置,支撑着杠杆,使杠杆能围绕转动的位置叫支点,用力的位置叫用力点,克服阻力的位置叫阻力点。 3、杠杆尺平衡时,左边的钩码数乘以格数等于右边的钩码数乘以格数。 4、当阻力点到支点的距离大于用力点到支点的距离时,杠杆费力。 当阻力点到支点的距离等于用力点到支点的距离时,杠杆不省力也不费力。 当阻力点到支点的距离小于用力点到支点的距离时,杠杆省力。 5、像水龙头这样,轮子和轴固定在一起,可以转动的机械叫做轮轴。轮轴由一个较大“轮”和一个较小的“轴”组成,在“轮”上用力时省力。轮越大越省力。 6、像旗杆顶部的滑轮那样,固定在一个位置转动而不移动的滑轮叫做定滑轮。定滑轮不能省力,能改变力的方向。 可以随重物一起移动的滑轮叫做动滑轮。动滑轮能省力,但不能改变力的方向。 把动滑轮和定滑轮组合在一起使用,就构成了滑轮组。滑轮组,既能改变力的方向又能省力。 7、像搭在汽车车厢上的木板那样的简单机械叫做斜面。 斜面的坡度越小,在斜面上提升物体所用的力就小,斜面的坡度越大,在斜面上提升物体所用的力就大。螺丝钉的螺纹越密,旋进去就越省力。 8、链条与两个齿轮啮合,起到传递动力而使自行车运动的作用。 9、简单机械的比较:

10、各类型滑轮的作用。 11、自行车上的各部分应用了哪种简单机械? 第二单元《形状与结构》 一、重点知识: 第一课:抵抗弯曲 1、房子、桥梁等都有柱子和横梁,横梁比柱子容易弯曲; 2、横梁一般是立着放置的; 3、形状和结构影响着物体承受力的大小; 4、增加纸梁的宽度可以增加抗弯曲能力,增加纸梁的厚度,可以大大增加抗弯曲能力。 第二课:形状与抗弯曲能力 1、把薄板形材料弯折成V、L、U、T或I等形状,虽然减少了材料的宽度,却增加了材料的厚度。增加厚度是能大大增强材料抗弯曲能力的; 2、瓦楞纸板的结构不但呈W形,而且纸板的里面是又折又黏合的,这样虽然减少了纸板的宽度,要降低一点抗弯曲能力,却增加了纸板的厚度,从而大大增强了纸板的抗弯曲能力,所以,瓦楞纸板的结构能使柔软的纸变坚硬。 第三课:拱形的力量 1、拱形承载重量时,能把压力向下向外传递给相邻的部分,拱形各部分相互挤压,结

人教版六年级下册 第6单元堂堂清

数与代数 第1课时 数的认识 1、填空不困难,全对不简单。 (1)最小的自然数是( ),( )最大的自然数。 (2)( )是自然数的单位。 (3)四亿四千零五十万三千四百写作( ),改写成亿为单位的数是 ( ),四舍五入到万位是( )。 (4)一个数由4个1,9个0.1、8个0.01组成,这个数是( ),用四舍五入保留一位 小数是( )。 (5)4.3和4.37比较,( )大,( )的计数单位大。 (6)52 =( )÷15= = =( )%。 (7)甲数是乙数的2.5倍,则甲数和乙数的比是( )。 2、我是小法官,对错我会判。 (1)所有整数都比小数大。( ) (2)因为0.5和0.50相等,所以它们的计数单位也是相同的。( ) (3)去掉小数点后面的零,小数大小不变。( ) (4)所有带分数都大于1。( ) (5)循环小数一定是无限小数。( ) (6)一个自然数不是质数就是合数。( ) 3、脑筋转转转,答案全发现。 (1)把72 千克平均分成7份,每份是它的( )。 A.72千克 B.71千克 C.72 D.7 1 (2)一个循环小数2.8585…的简记法写作( )。 . . . . . . . A.2.85 B.2.85 C.2.858 (3) 52和10 4 这两个分数的( )。 A.分数单位相同 B.意义相同 C.大小相等 30 4

(4)下列分数能化成有限小数的是( )。 A. 159 B.185 C.305 D.28 4 4、将8,0.2,38,42 1 ,15,9,7,2填在最适当的方框里面。 5、用分数表示下面各题的商,再化成百分数。 4÷5 0.25÷2 2.4÷5 3 1.8÷0.75 6、把下列各数按从小到大的顺序排列。 0.38 8 3 37% 0.373 第2课时 数的运算 1、填空不困难,全对不简单。 (1)把1.82的小数点去掉,所得的数是原来小数的( )倍。 (2)甲数比乙数多5,乙数的小数点向左移动两位后是0.25,原来甲、乙两数的和是( )。 (3)0与任何数相乘,积都等于( )。一个数与1相乘,积等于( )。0除以一个不等于0的数,商等于( )。一个数除以1,商等于( )。相同数(0除外)相除,商等于( )。 (4)两个数的差是3.2,被减数不变,减数增加0.2,差是( )。 2、我是小法官,对错我会判。 (1)一个数的32一定大于这个数的5 2。( ) (2)31÷3=51÷5=71 ÷7。( ) (3)421减去它的2 1 ,等于4。( ) (4)a- b- c=a-(b+c )。( ) (5)a ÷b =ac ÷bc (c ≠0)。( ) 3、直接写得数。 41+81= 71+14 5 = 2×6.5= 2.67+1.33=

小学三年级英语上册堂堂清练习题

小学英语三年级上册堂堂清训练题 Unit1 Hello 第一课时 一.英语汉语手拉手。 1.Hello! I’m Miss White. A.你好。我叫吴一凡 2.Hello!I’mWu Yifan. B.嗨!我叫萨拉。 3.Hi!I’m Sarah. C.你好!我是怀特老师。 二.单项选择 ()1.——Hello!——_______A.Hello! B.OK C.Ha. ( ) 2.Hello.I’m Liu Xin. ——_________ A.Me too. B.Hi I’m John. C.Goodbye. ( )3.I have a ruler. ——_______A.Hello! B.Me too. C.Goodbye 三、请和你的同伴用今天学习问候语向朋友问候并介绍自己。 第二课时 一.我会连。 ruler eraser crayon pencil 二.读下列句子然后根据图示选择单词。 1. I have a A、pen B. ruler 2. I have an A. eraser B.pencil 3.I have a A.crayon B.ruler 三、读句子,并说出汉语意思。 1. I have a ruler. 2. I have an eraser. 3. I have a crayon. 4. Me too. 第三课时 一.根据情景选择合适的句子。 1.当你想向你的同学介绍自己的名字,你应该说: A.Hello! B.What’s your name? C.Hello! I’m Sarah. 2.当你想问别人的名字。你应该说: A.Hello! I’m Wu Yifan. B.What’s your name? C. I have a ruler. 3.当你想向自己的朋友告别,你应该对对方说: A.What’s your name? B.Goodbye C.My name is John. 二、选择合适的句子。 ( )1.——Goodbye,Sarah. ——_____ A.Hi B. Hello C. Bye ( )2.____name’s Mike. A. Me B. My C.I ( )3.——___________. ——My name’s Bai Ling.

教科版六年级科学上册知识点总结

教科版六年级科学上册知识点总结 第一单元《工具和机械》 1.不同的工具有不同的 (用途 ),不同的工具有不同的 (科学道理 )。 2.在工作时,能使我们省力或方便的装置叫作(机械)。(螺丝刀)、(钉锤)、(剪刀 )这些机械构造很简单,又叫做 (简单机械 )。 3.像撬棍这样的简单机械叫做 (杠杆 )。它有三个点,用力的位置叫 (用力点 ),克服阻力的位置叫 (阻力点 ),支撑着杠杆,使杠杆能围绕转动的位置叫 (支点 )。当阻力点到支点的距离大于用力点到支点的距离时, (杠杆费力 )。当阻力点到支点的距离等于用力点到支点的距离时, (杠杆不省力也不费力 )。当阻力点到支点的距离小于用力点到支点的距离时, (杠杆省力 )。 4.像水龙头这样, (轮和轴 )固定在一起,可以转动的机械叫做 (轮轴 )。 5.像旗杆顶部的滑轮那样,固定在一个位置转动而不移动的滑轮叫做 (定滑轮 )。可以随重物一起移动的滑轮叫做 (动滑轮 )。 6.把动滑轮和定滑轮组合在一起使用,就构成了 (滑轮组 )。 7.像搭在汽车车厢上的木板那样的简单机械叫做(斜面)。斜面的坡度越小,在斜面上提升物体所用的力就小,斜面的坡度越大,在斜面上提升物体所用的力就大。螺丝钉就是利用斜面的原理,螺丝钉的螺纹越密,旋进去就越省力。 8.链条与两个齿轮啮合,起到传递动力而使自行车运动的作用。 9.各种简单机械的比较: 杠杆:省力杠杆:开瓶器、切刀、核桃夹、羊角锤。 不省力也不费力杠杆:跷跷板、订书机、天平。费力杠杆:筷子、镊子、钓鱼杆。 轮轴:水龙头、门把手、方向盘、扳手拧螺帽、螺丝刀拧螺丝。斜面:盘山公路、大桥引桥、螺丝钉。

教科版小学科学六年级上册教师用书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材 科学教师教学用书 六年级上册 主编:郁波 本册执笔:常瑞祥陈维礼尚秀芬 责任编辑:殷梦昆 目录 使用说明 教科书整体结构表 本册教科书的教学目标与内容概要 主要材料清单 各单元说明与教学建议 工具和机械 一、单元概述 二、单元教学目标 三、分课时教学建议(背景和目标、教学准备、教科书说明、教学建议) 第1课使用工具 第2课杠杆的科学 第3课杠杆类工具的研究 第4课轮轴的秘密 第5课定滑轮和动滑轮 第6课滑轮组 第7课斜面的作用 第8课自行车上的简单机械 四、评价建议 五、参考资料 形状与结构

一、单元概述 二、单元教学目标 三、分课时教学建议(背景和目标、教学准备、教科书说明、教学建议) 第1课抵抗弯曲 第2课形状与抗弯曲能力 第3课拱形的力量 第4课找拱形 第5课做框架 第6课建高塔 第7课桥的形状和结构 第8课用纸造一座“桥” 四、评价建议 五、参考资料 能量 一、单元概述 二、单元教学目标 三、分课时教学建议(背景和目标、教学准备、教科书说明、教学建议) 第1课电和磁 第2课电磁铁 第3课电磁铁的磁力(一) 第4课电磁铁的磁力(二) 第5课神奇的小电动机 第6课电能和能量 第7课电能从哪里来 第8课能量与太阳 四、评价建议

五、参考资料 生物的多样性 一、单元概述 二、单元教学目标 三、分课时教学建议(背景和目标、教学准备、教科书说明、教学建议) 第1课校园生物大搜索 第2课校园生物分布图 第3课多种多样的植物 第4课种类繁多的动物 第5课相貌各异的我们 第6课原来是相互关联的 第7课谁选择了它们 第8课生物多样性的意义 四、评价建议 五、教学案例 六、参考资料

(完整版)六年级下册科学堂堂清检测题参考答案

本答案仅供参考特此声明 第一单元 第一课放大镜 一、填空 1、放大镜能把物体的图像(放大),显现人的肉眼看不清的细微之处,使我们获得更多的信息。早在(一千多)年前,人们就发明了放大镜。 2、放大镜的特点是(中间)厚,(边缘)薄。 二、选择 1、人的最高视力也只能看清楚( C )大小的微小物体。 A、1毫米 B、二分之一毫米 C、五分之一毫米 2、最早使用的透镜就是用( B )琢磨而成。 A、透明玻璃 B、透明水晶 C、透明塑料 3、水滴( A )放大物体 A、能 B、不能 第二课放大镜下的昆虫世界 一、填空 1、昆虫的特征是身体分为(头)、(胸)、(腹)三部分,头部有一对(触角);胸部有(三)对足。 2、蚜虫在植物上吸食汁液,每个蚜虫只有(真眼)般大小,在( 10)倍放大镜下我们可以看清它们的肢体。 二、判断对错 1、昆虫没有鼻子,所以昆虫闻不到各种气味(×)

2、蚜虫是草蛉的天敌,所以蚜虫吃草蛉(×) 3、苍蝇的眼睛属于复眼(√) 三、选择 1、蟋蟀的耳朵在( B ) A、头部 B、足的内侧 C、腹部 2、昆虫的鼻子就是它们的( B ) A、翅膀 B、触角 C、足 第三课放大镜下的晶体 一、填空 1、许多岩石是由晶体集合而成,花岗岩是由(长石)、(云母)、石英等晶体组成。 2、自然界中的大部分固体物质都是(晶体)或(晶体)组成。 3、晶体的形状多种多样,但都很有(规则)有的像(立方)体、有的像金字塔、还有的像(一簇簇)的针。 二、判断 自然界中的所有物质都是由晶体组成。(×) 第四课怎样放的更大 一、填空 1、早期的显微镜是由两个(凸透镜)组合而成,大大的提高了放大能力,是因为一个放大镜把另外一个(凸透镜)成的像进一步(放大)了。 2、显微镜的发明是人类认识世界的一大飞跃,为了看到更小的物体,又研制出了(电子)显微镜和(扫描隧道)显微镜。

教科版六年级上册科学知识点整理

教科版六年级上册科学知识点整理 ★要求:①流利熟练地一课一课背诵,家长、组长背一课签一课字。 ②黑体字打头的只提示黑体字内容,没有黑体字的全句背诵。 ③括号中的楷体字希望同学们在读的时候重点看。 ④背诵是为了积累、理解和掌握,希望同学们自觉低理解性背诵,按时完成。第一课使用工具 1.不同的工具有不同的(用途),不同的工具有不同的(科学道理)。 2.机械:机械是能使我们(省力)或(方便)的装置。像螺丝刀、钉锤、剪刀这些构造很简单的机械,又叫(简单机械)。 第二课杠杆的科学 1.杠杆:像撬棍这样的简单机械叫(杠杆)。杠杆有(3)个点。支撑这杠杆,使杠杆能围绕着转动的位置叫(支点);在杠杆上用力的位置叫(用力点);杠杆克服阻力的位置叫(阻力点)。 2.杠杆能否省力,主要看:(用力点到支点)的距离和(阻力点到支点)的距离。 3.省力杠杆:用力点到支点的距离(大于)阻力点到支点的距离。 费力杠杆:用力点到支点的距离(小于)阻力点到支点的距离。 不省力也不费力杠杆:用力点到支点的距离(等于)阻力点到支点的距离。第三课杠杆类工具的研究 1.杠杆举例: 省力杠杆:开瓶器、核桃钳、羊角钉锤、裁纸刀、老虎钳… 费力杠杆:火钳、镊子、筷子、裁缝剪刀、钓鱼竿… 不省力也不费力杠杆:天平、订书机、跷跷板… 第四课轮轴的秘密 1.轮轴:像水龙头这样,(轮)和(轴)固定在一起转动的机械,叫(轮轴)。轮轴在轮上用力时(省力),在轴上用力时(费力)。当轴一样大时,轮越大越(省力)。 2.轮轴机械:门把手、自来水龙头、汽车方向盘、自行车把手、扳手… 3.实验:螺丝刀刀柄粗细的秘密 我的猜想:螺丝刀刀柄粗,省力;刀柄细费力。 研究的材料:2把刀柄粗细不同的螺丝刀,2枚螺丝钉、1块木板 研究的方法:(1)分别用刀柄粗细不同的2把螺丝刀把2枚螺丝刀拧进木板中; (2)比较2把螺丝刀所用力的大小。 研究的结论:螺丝刀刀柄粗,省力;刀柄细费力。 第五课定滑轮和动滑轮1.定滑轮:固定在一个位置而不移动的滑轮叫(定滑轮),它的作用是能(改变力的方向),但不能(省力)。 2.动滑轮:可以随重物一起移动的滑轮叫(动滑轮),它的作用是能(省力),但不能(改变力的方向)。 3.同一种工具,用法不一样,所应用的科学原理也不一样,如:螺丝刀拧螺丝钉运用了(轮轴)的工作原理;螺丝刀撬罐头盖,运用了(杠杆)的工作原理。 第六课滑轮组

六年级上册数学提分宝典堂堂清课课练题库

思源教育六年级数学上册提分宝典 思源教育 六年级数学寒假 提分训练 (上册) 姓名:_______________ 授课老师:___________

第一单元 分数乘法提分练习 一、想一想,填一填 1. 分数乘分数,用( )相乘的积作( ),( )相乘的积作( )。 2.132+132+132+132=( )×( )= = 。 3. 35×21 表示( ),35×2表示( )。 4. 95的31 是( ),7吨的83是( )。 5. 已知a ,b ,c 都大于0,如果98×a =65 ×b =c ×1,那么a ,b ,c 按照从大到 小的顺序排列应是( )。 6.比较大小 65×54 21× 21 25×65 32×45 89×151 121×9494 7. 175×81×17 = ( )×( )×81 。 8. (117+54 )×55= ( )×( )+( )×( )。 9. 六(5)班男生的人数占全班人数的85。85 表示把( )看作单位“1”,平均分成( )份,男生占其 中的( )份;女生占其中的( )份,女生占全班人数的( )。 10. 一条路,修了52 ,表示把( )看作单位“1”,平均分成( )份,修完的占这样的( )份,剩下的占( )份。 11.用心观察,找出单位“一” 甲是乙的43 。 表示单位“1”的量是( ) 爸爸年龄的65 是妈妈的年龄。 表示单位“1”的量是( ) 黑兔只数的53 相当于白兔的只数。表示单位“1”的量是( ) 一桶油用去了73 。 表示单位“1”的量是( ) 12. 一瓶墨水,已经用去52 ,应该把( )看作单位“1”。 13. 草莓酱的瓶数比沙拉酱的瓶数多41 ,应该把( )看作单位“1”。 14.( )没有倒数,421 的倒数是( ),( )和0.75互为倒数。 15. 最小的质数的倒数是( ),最小的合数的倒数是( )。 ( ) ( ) ( )×( ) ( )

青岛版科学六年级下册《人的一生》堂堂清课时练习

《第1节——细胞》堂堂清 一、填空 1.植物、动物和人都是有(),它们的身体都由()构成。 2.在显微镜下,可以看到洋葱的表皮是由一个个的“小格子”构成的。这些小格子叫做()。 3.植物体是由很多()构成的。植物不同部分的细胞,其()、()各不相同。 4.生物体生长发育的过程中细胞不断()、()、()、()。 5.洋葱表皮是由()构成的。绝大多数生物都是由()组成的。()是构成生物体的基本单位 6.英国科学家()最早在显微镜下发现了生物的细胞结构。 7.生物细胞的()是多种多样的,()的细胞是不同的,生物()的细胞也是不同的,其功能也有很大差异。 8. ()、()、()、()是人必然经历的过程。()是由儿童发育到成人的过渡时期,是人()发展的关键阶段。 9.生物体的生长、繁殖、衰老和死亡的过程,实际上就是细胞()、()、()和()的过程。 10.细胞最早是由英国科学家()发现的。 11.草履虫是由一个()构成的。 12.生长、()、()和死亡是人必然经历的过程。 13.植物、动物和人的身体都是由()构成。 14.显微镜是由()、()、()、()、()等组成的。 15.细胞一般比较小,观察时要用(),要()眼观察,()眼看着记录。 二、判断 1.植物体同一部分,不同作用的细胞,形状、大小不相同。() 2.动物体和人体细胞形状,大小相同。() 3.细胞有生长、繁殖、变化、衰老、死亡的过程。() 4.生物体的生长发育、衰老的过程,实际上就是细胞生长发育、衰老的过程。() 5.生物体都是由细胞构成的,细胞是生物体的基本单位。() 6.草履虫是单细胞原生动物。() 7.构成生物体的细胞外形都是一样的。() 三、选择 1.第一个发现和提出“细胞”这个名称的人是() A、列文.虎克 B、达尔文 C、爱迪生 D、罗伯特.虎克 2.构成生物体的“积木”是一种微小的结构,虎克把它命名为() A、细菌 B、病毒 C、细胞 D、轮虫 3.以下关于细胞的说法错误的是() A、不同生物的细胞是不同的 B、细胞的结构千差万别 C、同一生物体上的细胞是完全相同的 D、同一棵植物上的不同部位的细胞,其功能可能是不同的。 《第2节——我从哪里来》堂堂清 一、填空 1.人在出生之前,“住在”妈妈的()里,一住就是大约()个月。 2.我们的生命是从()。 3.每个人的生命都是从一个()开始的。 4.受精卵是由()和()结合在一起生成的。 二、选择

人教版小学三年级数学下册全册堂堂清课课练题库课后练习题答案

位置与方向 第1课时 位置与方向(一) 1、填空不困难,全对不简单。 (1)早晨,你面向太阳站着,你的前面是()面,后面是()面,左面是()面,右面是()面。 (2)晚上,你面对北极星站着,你的前面是()面,后面是()面,左面是()面,右面是()面。 (3)地图通常是按上()下(),左()右()绘制的。 2、我是小法官,对错我来判。 (1)今天刮南风,顺风的方向应该是北方。() (2)面朝南方时,你的左手边是西方。() (3)在北半球,秋天大雁从北方飞向南方。() (4)学校在小红家的东面,小红家在学校的西面。() 3、脑筋转转转,答案全发现。 (1)林立同学放学回家往东走,学校在她家的()。 A.东面 B.西面 C.南面 D.北面 (2)图书馆在邮局的北面,少年宫在邮局的南面,少年宫在图书馆的()。 A.东面 B.西面 C.南面 D.北面 4、帮小动物辨方向。 (1)小狗家在学校的()面,小猪家在 学校的()面。 (2)小老虎家在小猪家的()面。 (3)从小羊家向()走可以走到学校。 5、小红家在学校的南面700米处,小明家在小红家北面400米处,请问学校在小明家什么方向?多少米处? 6、请你在中填出几种小动物的位置。

1、填空不困难,全对不简单。 (1)林林从家向()走()米到电影院, 又向()走()米,再向()走 ()米到学校。 (2)玲玲从家到学校要先向()走()米, 再向()走()米,最后再向() 走()米就可以到达。 2、根据示意图填一填。 (1)摄影室在科技室的()面,在泥塑室的()面。 (2)从绘画室向()走,到科技室,再向() 走,到摄影室,从摄影室向()走,到泥塑室。 3、请你帮帮忙,他们几个该怎么走? (1)小伟上学从家向东走,经过超市,到广场后,再向 ()走,又经过(),才到学校。 (2)小玲从家去百货商场该怎么走? (3)小奇从家去广场怎么走? 4、快来帮我找一找。 从公园回家,明明先向西走,再向南走到家;红红先向南走,再向东走到家;玲玲先向北走,再向东走到家;丽丽先向北走,再向西走到家。请你在图中标出他们各自的家。

教科版六年级科学上册全册知识点

教科版六年级科学上册全册知识点 第一单元工具与机械 第一课使用工具 1.不同的工具有不同的(用途),不同的工具有不同的(科学道理)。 2.机械:机械是能使我们(省力)或(方便)的装置。像螺丝刀、钉锤、剪刀这些构造很简单的机械,又叫(简单机械)。 第二课杠杆的科学 1.杠杆:像撬棍这样的简单机械叫(杠杆)。杠杆有(3)个点。支撑这杠杆,使杠杆能围绕着转动的位置叫(支点);在杠杆上用力的位置叫(用力点);杠杆克服阻力的位置叫(阻力点)。 2.杠杆能否省力,主要看:(用力点到支点)的距离和(阻力点到支点)的距离。 3.省力杠杆:用力点到支点的距离(大于)阻力点到支点的距离。 费力杠杆:用力点到支点的距离(小于)阻力点到支点的距离。 不省力也不费力杠杆:用力点到支点的距离(等于)阻力点到支点的距离。 第三课杠杆类工具的研究

1.杠杆举例: 省力杠杆:开瓶器、核桃钳、羊角钉锤、裁纸刀、老虎钳… 费力杠杆:火钳、镊子、筷子、裁缝剪刀、钓鱼竿… 不省力也不费力杠杆:天平、订书机、跷跷板… 第四课轮轴的秘密 1.轮轴:像水龙头这样,(轮)和(轴)固定在一起转动的机械,叫(轮轴)。轮轴在轮上用力时(省力),在轴上用力时(费力)。当轴一样大时,轮越大越(省力)。 2.轮轴机械:门把手、自来水龙头、汽车方向盘、自行车把手、扳手… 3.实验:螺丝刀刀柄粗细的秘密 我的猜想:螺丝刀刀柄粗,省力;刀柄细费力。 研究的材料:2把刀柄粗细不同的螺丝刀,2枚螺丝钉、1块木板 研究的方法: (1)分别用刀柄粗细不同的2把螺丝刀把2枚螺丝刀拧进木板中; (2)比较2把螺丝刀所用力的大小。

研究的结论:螺丝刀刀柄粗,省力;刀柄细费力。 第五课定滑轮和动滑轮 1.定滑轮:固定在一个位置而不移动的滑轮叫(定滑轮),它的作用是能(改变力的方向),但不能(省力)。 2.动滑轮:可以随重物一起移动的滑轮叫(动滑轮),它的作用是能(省力),但不能(改变力的方向)。 3.同一种工具,用法不一样,所应用的科学原理也不一样,如:螺丝刀拧螺丝钉运用了(轮轴)的工作原理;螺丝刀撬罐头盖,运用了(杠杆)的工作原理。 第六课滑轮组 1.滑轮组:把(动滑轮)和(定滑轮)组合在一起使用,就构成了(滑轮组),它的作用是机能(省力),又能(改变力的方向)。滑轮的组数越多,就越(省力)。 第七课斜面的作用 1.斜面:像搭在汽车车厢上的木板那样的简单机械,叫(斜面)。 2.斜面省力大小和什么有关:斜面能(省力),省力大小和(坡度)有关;坡度越小,斜面越(省力),坡度越大,斜面越(不省力)。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