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地理前沿:历代战争的军事地理

合集下载

关于中国历史军事地理

关于中国历史军事地理

关于中国历史军事地理关于中国历史军事地理《兵家必争之地——中国历史军事地理要览》(以下简称《要览》)一书,讲的是历史军事地理知识。

综合其他参考资料,就相关知识进行了梳理。

一、关于历史军事地理学何为历史军事地理学,按照著者的解释,就是:研究历史上战争活动与地理环境之间关系的学科,其目的在于探索各历史时期的军事活动与地理条件之间相互制约与影响的规律,为研究军事历史和现今国防建设、军事活动提供历史的借鉴。

《中国军事百科全书》释义为:研究某一战区或军事要地各个历史时期地理现象和人地关系的地理分布、演变及其发展规律,以及各种地理因素在不同历史阶段对军事行动所产生的影响等的一门学科。

历史军事地理学是军事历史学和历史地理学的组成部分。

它源于人们运用历史经验指导现实军事活动的客观需要,是随着人类军事活动的发展及人们对历史时期军事活动与地理环境之间关系能动的理性认识而逐渐形成和发展起来的。

可以把这个概念分成三个主体来理解,分别是“历史”、“军事”和“地理”,也即历史各时期,军事活动与地理环境的关系。

二、关于中国古代战争的时空分布《要览》介绍,史籍见载的我国最早的一次战争,是神农伐斧燧之战(《战国策·秦策》《路史·后记三》《孙膑兵法》有记载),自此以后,战争成为历史的主角。

《要览》说明,记载中国战争数量的史籍有三个:一是刘统《中国古代战争与历史军事地理》,认为“中国古代历史中发生过4000多次战争”。

二是《中国军事史·历代战争年表》(后单独出版《中国历代战争年表》),统计中国历代战争数为3791次。

三是施和金作的《中国古代战争的地理分布》(主要是依据《读史方舆纪要》为基础进行统计),统计截止明代中国历代战争数为6192次。

《要览》认为,三家的统计数相差颇为悬殊,认为施和金的统计最为详确、合理。

因此,按施氏说,《要览》给出的有关中国古代战争情况是:从空间分布上看:战事最多的是陕西,共有1281例,其后依次是南直(江苏、安徽、上海一带)、河南、京师(这是按当时的行政区划界定,并非现时行政区划)。

地理因素对历史战争的结果分析

地理因素对历史战争的结果分析

地理因素对历史战争的结果分析在历史的长河中,战争是不可避免的一部分。

历史上各种战争的结果往往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其中地理因素是至关重要的因素之一。

地理环境的多样性影响了军事部署、战争策略、兵员调动等方方面面,从而对战争的结果产生直接和间接的影响。

首先,地形地势对战争具有重要作用。

如中国古代一战时,地形地势的不同对战争产生了明显的影响。

比如,平原地区适合大规模军队的机动作战,而山地则不利于军队的集结和机动。

所以,具有丰富和平坦平原的大国,往往更容易在战争中取得优势。

相反,山地地带则更容易形成死局,对防守方带来了一定的利益。

其次,水域的重要性在战争中不可忽视。

历史上,许多战争的结果往往与水域的控制密切相关。

例如,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海上的控制权对于盟军取得胜利发挥了重要作用。

英国以其强大的海军力量,在战争初期就控制了大西洋,打断了纳粹德国的进攻计划。

而在同一战争中,日本因为失去对太平洋的控制权,最终导致其战败。

可以说,在水域战争中,拥有更强大的海军力量往往能够取得更好的战争结果。

此外,气候和季节也是地理因素对战争结果的重要影响因素之一。

季节的变化可以直接影响到战争的策略和行动。

举个例子,拿拿破仑战争来说,拿破仑的俄国远征计划因为冬季的严寒而失败。

相反,蒙古帝国的铁骑在寒冷的冬季中发挥出了强大的机动性,成功地征服了许多国家。

另外,气候的变化也会对战争结果产生直接的影响。

例如,台风等恶劣天气会对海上战争产生很大的影响。

最后,地理因素还能影响到军事资源的获取和运输。

例如,资源丰富的地区往往能够提供充足的军事物资,从而提高国家在战争中的战斗力。

而战争时期的补给线也是决定战争结果的重要因素之一。

拿第二次世界大战为例,纳粹德国由于长期的补给线过长,战争后期逐渐衰败。

而盟军则通过掌握了补给线的优势,最终在战争中取得了胜利。

综上所述,地理因素对历史战争的结果产生了重要影响。

地形地势、水域控制权、气候季节以及军事资源的获取和运输都直接或间接地决定了战争的发展和结果。

地理环境对历史战争影响的分析

地理环境对历史战争影响的分析

地理环境对历史战争影响的分析历史上的战争,无论是古代还是现代,地理环境始终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

地理条件决定了战争的走向和结果,影响着军事策略的制定和执行。

本文将针对地理环境对历史战争的影响进行分析,从各个方面探讨其重要性。

首先,地理环境在战争中决定了战略部署的方式。

山脉、河流、海洋等自然地形的存在,会给作战双方的军事部署带来不同的挑战和机会。

以古代战争为例,中国的长城、欧洲的阿尔卑斯山脉等地理地势要求军队采取不同的战略。

军队需要根据地势的特点来选择防御或进攻的策略,山地可以遮挡敌人的视线和行动,河流可以成为障碍物等等。

因此,地理环境对战争中的军事行动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其次,地理环境对于物资输送和后勤保障有着深远的影响。

战争需要大量的物资供应,包括粮食、武器、军需等等。

地理环境对于这些物资的输送和储备能力有着直接的影响。

如果地理环境不利于交通运输,物资的输送困难,后勤保障就会受到威胁。

例如,在古代的西方战争中,拥有丰富的河流和港口的国家具有明显的后勤优势,可以更好地保障军队的物资供应和转运。

而在荒蛮地带或沙漠等地理环境恶劣的地区,军队在后勤保障上就会面临更大的困难,这也会对战争的进程产生重要的影响。

此外,地理环境还会影响特定类型的战争技术的应用。

不同的地理环境会促使军队采取不同的战术和技术。

比如,沙漠地区的战争需要具备较强的机动性,所以装备轻型车辆的机械化部队在这种环境下更具优势。

而在山地或森林地带,歩兵和轻型火炮的使用更加灵活,并可以利用地形进行伏击和掩护。

地理环境的差异也会导致战争中使用的武器和战术的差异,通过不同的技术和战术应对地理环境的挑战。

最后,地理环境还影响着民众的支持和士气。

战争对于国家和民族来说都是一场严峻的考验。

如果战争发生在人口稀少的荒蛮地区,可能对国家的整体动员和民众的士气产生较小的影响。

然而,如果战争在人口密集的平原地区或重要的经济中心发生,可能会有更大的民众参与和影响。

军事地理故事:战争与地理

军事地理故事:战争与地理

军事地理故事:战争与地理一、天气与战争战例一:诸葛亮巧借东风赤壁之战前夕,周瑜调兵遣将,故意打黄盖使苦肉计,又献连环计,为火烧曹军精心准备。

突然间,他想起自己竟然疏忽了一件大事,急出病来。

诸葛亮借探病之机,挑明周瑜的病根是“只欠东风”,并应允借东风相助。

周瑜为什么“欠”东风呢?因为赤壁古战场在我国东部季风区。

当时正值隆冬,盛行西北风,极少刮东南风。

曹营在江北,东吴在江南,用火攻反而会引火烧身。

周瑜焦急是有道理的,它符合亚热带季风气候气候的规律性。

而所谓“借”东风,其实是诸葛亮预测到冬至前后短时间内此地会出现天气反常现象,故弄玄虚而已。

战例二:司马懿绝处逢生三国后期,诸葛亮六出祁山,北伐中原。

夏季的一天,他料定魏军必经葫芦峪,亲率随从勘查地形,在军营中精心策划,周密布置,准备全歼司马懿军队。

当天烈日炎炎,酷暑难耐,实乃火攻最佳战机,将士们一切准备妥当,照计行事,诱敌深入,待魏军进入谷中,山上众将命令士兵一齐举火投入谷中,只见谷中浓烟滚滚,火光四起,魏军顿时大乱,大火焚烧魏军,死伤不计其数。

可在全军行将覆灭之际,天公偏不作美,大雨不期而至,浇灭山火,司马氏死里逃生。

一场大雨浇灭了诸葛亮匡扶汉室的雄伟斗志,使他仰天悲歌:“谋事在人,成事在天,不可强求也”。

其实诸葛亮这次战例的失败,并不该埋怨老天,是他自己忽略了大气热力环流的作用。

熊熊大火使峡谷中近地面受热上升,气压下降,引起了热力的对流作用。

湿热的空气在上升的过程中,随着海拔的升高,气温不断降低,水汽冷却凝结形成降水,浇灭了谷中大火,从而使魏军绝处逢生。

二、气候与战争战例一:德军兵败斯大林格勒二战期间,希特勒下令德军长驱直入苏联境内,公开叫嚷要在三个月时间内灭亡苏联。

德军于1942年9月窜入斯大林格勒市中心,企图凭借7—9月苏联全境境内气候宜人的盛夏时节,采用速战速决的战术迅速占领苏联。

斯大林面对来势汹汹、气焰十分嚣张的希特勒,运筹帷幄,沉着冷静,科学分析敌我双方的实力,对德军的现状作了深刻的分析和判断。

【高中地理】关于我国古代战役地理知识

【高中地理】关于我国古代战役地理知识

【高中地理】关于我国古代战役地理知识居庸关:古长城的一个重要关口名。

在今北京市昌平县境内。

取“徒居庸徒”之意而得名。

三国时称西关。

北齐时改为纳款关。

唐代设有居庸、蓟门、军都等关。

辽以后都称此关为居庸关。

此关地势险要,历来为兵家所争夺。

841年,幽州(今北京)发生兵乱,雄武军节度使张仲武因扼住居庸,断乱军粮草,使乱军陷于困境,得以收复幽州。

玉门关:古代关隘名。

故址在今甘肃省敦煌县西北。

此关北依天山余脉,南接阿尔金山,为中国古代通往西域的重要门户。

为汉武帝开辟河西后所置。

前108年,汉将赵破奴破车师国,前104年,李广利两伐大宛国均由此关出师。

嘉峪关:古代关名。

在今甘肃省嘉峪关市西。

此关南屏祁连山,西北靠嘉峪山,两山夹峙,北大河横贯其间,为古代肃州(今甘肃省洒泉市)西北门户和河西走廊西端之咽喉。

明正德年间,即倚此关抵御吐鲁番东侵。

仙人关:古代关隘名。

在今甘肃省徽县东南。

此关西临喜陵江,南接略阳北界,北有虞关紧接铁山栈道,是关中、天水进入汉中的要地,也是由陕入川的重要咽喉。

1134年,宋将吴?军在此据险坚守,大败金兵,使金军南下的企图破灭。

阳关:古代关名。

故址在今甘肃省敦煌县西南,因居玉门关之南而得名,与玉门关同为西汉通往西域的交通门户。

宋代以后,随着中西陆路交通的逐渐减少,关址渐废。

天井关:古代关名。

又称太行关。

在今山西省晋城县南部太行山顶。

因关南有三所深不可测井泉而得名。

这里适当太行南北要冲,形势险峻,历来为兵家必争之地。

战国时,秦与韩、魏相争上党,多交战于此。

东汉建武元年(25年),冯异得过此关,连拔上党两城。

雁门关:古代关名。

又称西陉关。

在今山西省代县城西北雁门山腰。

与附近宁武关、偏关合称三关。

因“两山对峙,其形如门,蜚雁出于其间”而得名。

关附近峰峦叠嶂,峭壑阴森,异常险要,为历代镇守重地。

现关城为明洪武七年所建,为当时的军事重镇。

唐会昌二年(842年),回纥侵犯唐朝,唐河东节度使刘沔进屯雁门,尔后向大同出击,打退了回纥兵。

中国古代军事地理大势(图文版)【布局天下附图】[转]

中国古代军事地理大势(图文版)【布局天下附图】[转]

中国古代军事地理大势(图文版)【布局天下附图】[转]【此文我早已读过,和讯里也有人贴过,是一篇非常好的文章。

但是里面有很多丰富的地理知识,一般人很难一下子有直观的理解。

我最近正好使用了NASA的免费卫星地图软件WORLD WIND,可以查看全球的卫星地图(当然精度相当低),将文中的提到的地区一一找到,并对照普通地图将一些地名、河流名、山脉名标注上去。

昨夜一直搞到了两点多,好辛苦啊!希望有志经略天下者读之。

】中国古代军事地理大势卧龙从军事地理的角度来看,中国的地理格局就像一个不规范的围棋盘。

在这个不规范的围棋盘上,关中、河北、东南和四川是其四角,山西、山东、湖北和汉中是其四边,中原为其中央腹地。

中国的地域虽然辽阔,但在历代战争中起决定性作用的却主要是上述九大地域。

大体上分布在中国地势第二级阶梯和第三级阶梯上。

这里所说的起决定性作用,主要是指在历代战争中,上述九大地域的重要性往往关系到天下的统一与分裂、关系到一朝一代的兴盛与衰落,或者,在中原政权与塞外游牧民族之间的战争中关系到中原政权的生存与灭亡。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九大战略要地并不全是按现在的省级行政区划来划分的,而主要是考虑到它们在军事地理的格局中以其地形、地势的原因构成了一个个相对独立的地理单元,它们在历代战争中也的确显示了它们作为一个个独立单元的地位。

其中,关中主要是指陕西省的秦岭以北部分,汉中地区则因其相对独立而单独作为一个单元,东南主要指江苏、安徽两省的中南部,中原主要指河南,其它几地则基本上同于现在的省级行政区划。

在称法上,关中和中原都沿用了古代的称法,因为这种称法本身就极富战略色彩。

在上述九大战略要地的外围,有一些地域山川形势也很险要,如岭南、闽南、浙江、辽东、河西等地。

这些地域在某些特殊情况下,地位也很重要;但由于位置的关系,这些地域险要的山川固然保护了自己,但也在一定程度上防碍了它与外部联系,防碍了它对于全局的全面介入,因此在历代兴亡中,对于全局未能显示出决定性的意义。

军事地理在战争中的作用

军事地理在战争中的作用

军事地理在战争中的作用调整省区方案草图军事上有“不计较一城一地得失”的说法。

但是,有一些地区不仅不能放弃,还要不惜一切代价去争夺。

这类地区,就是所谓的“兵家必争之地”。

中国九宫格地图“兵家必争之地”指的是防守一方的门户,进攻一方的跳板。

战场上双方争夺某兵家必争之地的目的,是为了争夺进退有据的主导权。

与历史相比,士兵们必须争夺的土地的得失对政权的兴衰有着重要的影响。

示意图现在来看看在中国历史上著名的士兵必须争夺的地方。

中国地图壹地理条件影响军事与战争德国军事家克劳塞维茨在《战争论》中指出:“地形同军事行动本身有十分密切而永远存在的关系,它不论是对战斗过程本身,还是对战斗的准备与运用,都有决定性的影响”。

地形山陵迁易,地籍沿革,林原更替,地理亦变多矣。

在中国历史上,地理条件影响军事与战争的例证不胜枚举。

中国历代长城总图从大处着眼,比如中原王朝为什么要在边境上修筑长城以抵御北方游牧民族的入侵?长城为什么要沿阴山、燕山等山脉而筑?在周边民族大规模入侵中原时,双方为什么常常会守秦岭、淮河为界?明以前历代实现统一都是自北往南用兵,为什么明朝取代元朝却是自南而北?为什么山西高原、关中地区、四川盆地、江南一带、福建区域、岭南地区经常出现军事割据?孙子兵法·九地篇再从小处看,为什么山海关、嘉峪关、蒲津渡、采石矶、剑阁道等得失,总是关系到战争的大局?为什么南京、徐州、洛阳、西安、寿县、太原、合肥、襄樊、南阳、成都等地区发生的战争特别多?剑门关诸如此类的“为什么”,我们还可以罗列出成百上千。

而这些问题,又无不和地理条件有着直接或间接的关系。

合湖南湖北为一而洞庭之险失-示意图比如,合河南河北为一而黄河之险失,合江南江北为一而长江之险失,合湖南湖北为一而洞庭之险失,合浙东浙西为一而钱塘之险失,合淮东淮西为一而淮河之险失,合汉南汉北为一而汉水之险失,合岭南岭北为一而南岭之险失,合山西河北为一而太行之险失,汉中归秦归州为楚而巴蜀之险失。

没地理就没历史:中国古代军事地理纵览(完整收藏版)

没地理就没历史:中国古代军事地理纵览(完整收藏版)

没地理就没历史:中国古代军事地理纵览(完整收藏版)说起古代的中华大地,经常会提及它的一个别称,九州。

关于“九州”是哪九个州,历代划分有所不同。

见于古籍的,《周礼》、《禹贡》、《吕氏春秋》、《尔雅》等就有多个版本。

这里我们不去细究九州的划分,但我们借用这个概念,将中国约略画成一个九宫格,就有了中国历史上的九大军事战略要地。

我先把这个九宫格画出来,然后再一一加以解说。

关中山西河北汉中中原山东巴蜀荆楚江东现在,建议大家手边准备一幅中国地形图,下面我们会具体来说说这九个地区的地形结构。

其间会多次提到山脉、河流、城市,如果对照地图,看起来会更加有趣一些。

评价一个地方是不是战略要地,主要就是两大要素:其一,山;其二,水。

也就是古人常说的山川之险。

山的作用毋庸置疑,在飞机发明之前,高山几乎就等于不可逾越。

那么在山脉之间的一些谷道,就成了连接两大区域间的唯一通道。

历史上又经常在这些谷道上修筑一些易守难攻的关隘,就成了兵家必争的咽喉要道。

河流同样具有防御作用,但不如山脉那样明显。

然而河流却同时具有另外两大功效:一,交通运输;二,农田灌溉。

一个光险要而没有经济实力的地域是缺乏战略价值的,因而山、水两要素,必不可少。

就这两条而论,中华大地上最为得天独厚的地方,莫过于秦国的故土——关中。

01:关中在中国历史的很长一段时间里,关中都是绝对的天下第一重地。

这重地的中心,就是中国第一古都,长安。

长安周围,是渭河、泾河、洛河以及它们的支流所冲出来的一些平原,统称关中平原。

周族人的老家,秦国的老家,都在这附近。

因此这里也是中国开发最早的地区,沃野千里,人烟稠密。

这些河的许多支流,都从长安旁边流过,古有“八水绕长安”之说(泾、渭、灞、浐、丰、镐、潦、潏),简直就是天然的护城河。

秦与西汉年间,又不断在此地修建水渠,使得长安周边无论是交通还是防御,都极其发达。

这说的是关中的腹心之地。

下面再向外延伸,说说关中的四面边界。

关中最扎实的边界,当属南边的秦岭。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战争的关键时刻有许多意外的情况可以发生,此时考虑的是什么? (4.00分)
∙A.战略问题
∙B.作战条件
∙C.区域问题
∙D.战场状况
正确答案:C、区域问题
2、从一场战斗来看地形叫做什么? (4.00分)
∙A.战术地理
∙B.战役地理
∙C.战略地理
∙D.战争地理
正确答案:A、战术地理
3、中国人最早谈论地缘政治的是谁? (4.00分)
∙A.孔子
∙B.烛之武
∙C.张仪
∙D.苏秦
正确答案:D、苏秦
4、现在的局部战争实际上是什么? (4.00分)
∙A.对称战争
∙B.不对称战争
∙C.连锁战争
∙D.战略战争
5、现代军事地理有一个特殊问题是什么? (4.00分)
∙A.国境线
∙B.武器
∙C.地图
∙D.驻军
正确答案:A、国境线
6、《元和郡县志》的作者是谁? (4.00分)
∙A.郦道元
∙B.班固
∙C.陈寿
∙D.李吉甫
7、中国最早专门叙述战争地理学的是? (4.00分)
∙A.《春秋》
∙B.《孙子兵法》
∙C.《孙膑兵法》
∙D.《战国策》
8、毛泽东的《中国革命战争的战略问题》里提出一个什么问题? (4.00分)
∙A.战役部署
∙B.战场建设
∙C.战术构建
∙D.战略想象
正确答案:B、战场建设
9、朝鲜战争期间,麦克阿瑟扭转战局是从哪里登陆的? (4.00分)
∙A.仁川
∙B.仰川
∙C.城口
∙D.汉城
A
10、过去在常规战争里面,军事地理的关注主要是什么? (4.00分)
∙A.地表环境
∙B.战场环境
∙C.战略要点
∙D.作战条件
正确答案:A、地表环境
判断题(40分)
1、在研究军事地理的问题的时候,往往是根据战争的部署来研究。

(8.00分)

2、南沙是战略要地,占领就控制住南海。

(8.00分)

3、随着自然环境的改变,军事地理的价值也在改变。

(8.00分)

4、军事地理上最重要的一个问题是地图与实际的差距。

(8.00分)

5、隆中对中,诸葛亮没有考虑军事地理。

(8.00分)
是。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