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电站施工控制网的技术设计和测量

合集下载

桥巩水电站首级施工控制网设计与施测

桥巩水电站首级施工控制网设计与施测

控制 网利 用 C 0 S 8左 一2和 C 0 S 8右 一2两 个 四 等 G S点作 为平面控 制 网坐标 的联测 点 。 P 初步设 计 阶段高程 控制 的起算 点是 国家 I等水
准点柳南 2 , 6点位距离测区 8k 故首级施工高程 m,
控制 网 的高程仍从 此点 引测 。

±O. 3
其 中 L为闭合环长度 ; 为测 站数
制点 的保 护。因此 , 控制 网方案 设计 时遵 循 以下
原则 :
桥巩 水 电站首 级施工 控制 网主要 是为施 工 各 阶 段提供 高精 度 的控 制 测 量 基 础 资料 , 以满足 施 工 阶 段进 行施 工放样 、 坝体变 形观 测 , 以及 进行 下一级 控 制 网加 密 的需 要 。为 满 足设 计 和施 工 的 需 要 , 面 平
收 稿 日期 :0 7—0 2o 6—1 ; 回 日期 :0 7 8 5 4修 2 0 —0 —1
并量取概略坐标 , 初步选定 了 1 个控制点位置供方 2 案优化。利用 R K技 术在实地放 出控制点位置 , T
作者简介 : 蒙祥达 (9 3 , 广西平 南人 , 17 一) 男, 工程师 , 在职研究生, 主要从 事水利 电力工程 的测绘 工作 , —m i m d 9 @13 tm。 E a: x89 6 . l o
此选点 比较困难 , 按照控制 网的设计原则 , 利用 已有
的 120 0施 工 总 布 置 图先 在 图上 进 行 初 步选 点 , : 0
首级施工控制 网方案设计时 , 首先应考 虑便于 坝址区施工各阶段对控制 网的应用及对特殊部位精 度 的要求 , 其次要考虑便于控制 网的外业观测及控
维普资讯

水电站控制网复测资料要点

水电站控制网复测资料要点

水电站控制网复测资料要点首先,系统功能测试是对水电站控制系统的各项功能进行测试,包括主控制功能、辅助功能和安全保护功能等。

主控制功能测试主要检查水电站的发电机组起停控制、运行模式切换、自动调节等功能的可靠性和准确性。

辅助功能测试主要包括水电站的维护管理功能、数据统计功能、系统报警功能等。

安全保护功能测试主要检查水电站的过电压保护、过流保护、机械故障保护、系统保护等功能。

其次,性能测试是对水电站控制系统的性能进行测试,包括稳态性能测试、动态性能测试和响应时间测试。

稳态性能测试主要考察水电站稳定工况下的发电功率、电压、频率等稳定性能。

动态性能测试主要考察水电站在负荷变化或故障情况下的运行性能,包括发电机组启动时间、负荷跟踪性能等。

响应时间测试主要考察水电站控制系统对外部指令或报警信号的响应速度。

再次,系统安全测试是对水电站控制系统的安全性进行测试,包括系统的抗干扰能力、防火防爆能力和抗攻击能力等。

抗干扰能力测试主要检查水电站控制系统在电磁干扰或电力干扰情况下的运行状态。

防火防爆能力测试主要检查水电站控制系统在火灾或爆炸等事故情况下的安全性能。

抗攻击能力测试主要检查水电站控制系统在恶意攻击、网络攻击或病毒攻击等情况下的抵御能力。

最后,通信测试是对水电站控制系统的通信功能进行测试,包括对控制系统内部各个模块之间的通信连接、外部设备和监控系统之间的通信连接进行检查。

通信测试主要包括通信速率、通信稳定性、通信误码率等指标的测试。

在水电站控制网复测资料要点中,以上内容是比较重要的,通过对这些要点进行详细的测试和评估,可以确保水电站控制网的正常运行和系统的安全性。

同时,也可以发现潜在的问题和隐患,并进行相应的修正和改进,提高水电站控制系统的可靠性和稳定性。

天花板水电站GPS平面施工控制网建网设计

天花板水电站GPS平面施工控制网建网设计
水 力 发 电
第 3 卷第 6 7 期
2 1 年 6月 01
天花板水电站 G S平 面施工 P 控制网建网设计
罗 承 球 ,王 春 江 , 翁 丰 惠
( 国水 电顾 问集 团北京 勘 测 设 计研 究 院 ,北 京 1 0 2 ) 中 0 04
摘 要 :以天花板水 电站采用 G S观测方法建立平面施工 控制 网为例 ,较详细地介绍 了利用 G S建 网的方案设 计 、 P P
中 图分 类号 :2 8 2 4 P 2 A(7 )
文 献标 识 码 : A
文章 编 号 :5 9 9 4 (0 10 - 04 0 o5 — 32 2 1 )6 0 4 - 3
1 工程概况
天花板水 电站位 于云南 省昭通 地 区的牛栏 江上 ,
为 引 水 式 发 电 站 , 引 水 隧 洞 长 约 2 5 1m , 电 站 装 5
差 应 不 大 于 + 0 mm 。 天 花 板 水 电 站 误 差 分 配 设 定 : 5
由洞 内 导 线 引 起 的 横 向 贯 通 中 误 差 为 4 0 mm 。 洞 外 控 制 所 引 起 的 横 向 贯 通 中 误 差 不 得 大 于 ± O mm , 3
c n t cin p a e c n r ln t o k s l ci g me s r g p i t,o s e me s r me ta d d t r c s ig a e i t d c d i o s u t l n o t e w r , e e t a u n on s n— i a u e n n aa p o e sn r nr u e n r o o n i t o
曲 , 范 围 狭 长 ,两 岸 山 势 陡 峭 ,呈 “ V” 形 断 面 , 地 形 、地 貌 复 杂 ,通 视 、交 通 及 通 讯 条 件 较 差 。

浅谈桐子林水电站厂房与泄洪闸工程施工控制网测量

浅谈桐子林水电站厂房与泄洪闸工程施工控制网测量

浅谈桐子林水电站厂房与泄洪闸工程施工控制网测量本文结合桐子林水电站厂房与泄洪闸工程施工控制网测量进行阐述。

标签:桐子林水电站电站厂房与泄洪闸工程施工控制网测量一、工程概况桐子林水电站位于四川省攀枝花市盐边县境内的雅砻江干流上,电站枢纽距上游的二滩水电站约18km,距雅砻江与金沙江汇口15km,距攀枝花市约28km。

电站枢纽右岸有桐雅公路通过,左岸有攀枝花至米易公路通过,电站距成昆铁路桐子林火车站约1km。

电站枢纽上游约700m处有横跨雅砻江的桐子林公路桥连接两岸。

二、执行标准和规程规范1、《水电水利工程测量规范》(DL/5173-2003);2、《国家三角测量规范》(GB/T17942-2000;3、《中、短程光电测距规范》(GB/T16818-2008)。

三、坐标和高程系统坐标系统:雅砻江坐标系高程系统:1956年黄海高程系投影方式:高程投影(边长投影面高程:990.0m)四、控制网测量4.1、资料收集控制网加密的技术设计应在全面了解工程建筑物的总体布置、工区的地形特征及施工放样精度的基础上进行。

设计前已收集下列资料:(1)施工区现有地形图和必要的地址资料。

(2)规划勘测设计阶段布设的平面和高程控制网成果。

(3)枢纽建筑物总平面布置图。

(4)有关的测量规范和合同文件资料。

4.2、控制网布设(1)平面网其中Ⅲ01号点位于右岸下游公路边花坛内,Ⅲ03号点位于右岸坝肩观礼平台处,Ⅲ05号点位于右岸上游位置,Ⅲ02号点位于左岸边坡马道最下游位置,Ⅲ04号点位于左岸观礼平台处(本次进行了重新修建)。

Ⅱ04、Ⅱ06号点为首级控制网中的已知点在加密控制网中作为起算点(Ⅱ04:X=3356767.1683,Y=349476.3374,H=1071.0658;II06:X=3356461.4331,Y=349487.7884,H=1069.8698),用于测定方位角以及检验观测成果。

为了加强图形观测强度,联测了观测点II01和II10。

丹达河水电站施工控制网测量方法

丹达河水电站施工控制网测量方法

丹达河水电站施工控制网测量方法摘要:控制测量是一切水利水电工程测量工作的基础。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水利水电控制测量由传统控制测量过渡到现代控制测量模式,即以gps、测量机器人等技术为主、传统测绘方法为辅,快速高效、高精度确定空间点位的三维坐标。

本文针对丹达河水电站的施工特点,对施工控制网的建立方法进行探讨,有效的解决了高山区、高海拔地区控制网测量中存在的问题,总结出一些操作经验、数据处理要点以及注意事项。

关键词:平面高程控制测量测量机器人中图分类号: tm62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1、引言水利水电工程控制测量按水利水电工程阶段和服务内容划分为测图控制网和专用控制网两种类型,包含平面控制和高程控制两方面测量。

平面控制网测量由传统的三角(锁)网发展为三边网、边角网、导线网、gps网、混合网等现代控制网测量技术;高程控制网测量作业方式从单一的几何水准发展到测距三角高程、gps拟合水准等多元作业方式。

本文主要讲述丹达河水电站边角混合网、测距三角高程的施测方法。

2、概述丹达河电站位于云南省迪庆藏族自治州徳钦县丹达河下游段,电站由拦河大坝、输水隧洞、厂房组成,为引水式电站,引水隧洞长约12公里,落差350米,装机规模10万千瓦。

从丹达河水电站实地踏勘情况看,该工程交通条件极差,地形高差起伏较大,多数地方高差达1000米以上,平均海拔2800米。

从实际地形上看,丹达河水电站两岸坡度接近60度,悬崖较多。

3、控制网布设及外业数据采集3.1控制网等级的选择根据丹达河水电站装机规模和建筑物规模,考虑地形条件及施工放样方便的需要,最终采用ⅲ等施工混合网作为丹达河水电站工程施工首级施工控制网,控制网的高程测量可采用三角高程代替三等水准的方法进行。

3.2观测墩的建立为了满足控制网的精度要求,应尽可能的减少对中误差、照准误差、目标偏心差等对控制网精度的影响。

丹达河水电站施工控制网的建立要求采用具有强制归心装置的混凝土观测墩,以消除和减少对中误差等因素对控制网精度的影响。

海淀500kV输电线路控制网的布设与线路测量

海淀500kV输电线路控制网的布设与线路测量

海淀500kV输电线路控制网的布设与线路测量摘要:本文阐述了海淀500kV线路测量中控制测量、平断面测量、终勘定位等测量方法。

关键词:GPS RTK;平断面测量;终勘定位;塔基断面Abstract: this article expounds the haidian 500 kV lines in the measurement of control measure, flat section measurement, a measurement method such as end intercession.Keywords: GPS RTK; Flat section measurement; Finally a demarcation; Kentucky section1引言根据北京地区电网“十一五”、“十二五”规划,预计全市用电负荷将在近期达到1500万千瓦左右,其中70%~80%的负荷将集中在中心城区及规划市区。

用电负荷增长将更加迅速,因此电网需要强有力的电源点进行支撑。

除了完善建设北京500kV环网以外,为了满足不断增加的市区用电负荷的要求,规划在北京市区的东部、西部、南部和北部,分别建设四座500kV负荷变电站,用于市区用电负荷的主要支撑电源。

在市区附近建设500kV变电站除了可以满足市区用电需求以外,它还能够大幅度减少外围500kV环网向市区送电的架空线路,从而节约大量建设用地并因此减少高压走廊与城市建设的矛盾。

目前,北部的“城北”、东部的“朝阳”及南部的“兴都”三座500kV站已经建成发电。

海淀500kV变电站,即为规划在北京市区西部建设的500kV变电站,而本设计500kV架空线路为海淀500kV变电站的电源线路的组成部分。

2 工程概况将“昌门”500kV单回线路π接引入海淀500kV站,形成昌平~海淀、门头沟~海淀电源线路π接点侧为架空线,海淀站侧为电力电缆,中间由电缆终端站过渡相接。

巴基斯坦真纳水电站施工测量控制网复测及加密技术

巴基斯坦真纳水电站施工测量控制网复测及加密技术
单 机容 量 为 1MW 的竖井 贯 流式 机组 。 筑 物位 于 2 建 真 纳 闸坝 的 右 岸砂 砾 石 基 础 上 , 地形 平 坦 , 面 高 地
满 足 电站 施 工 测 量 的要 求 ,必须 对 控 制 点 进 行 复
测 及加 密 。 22 平面 控制 网 的布 设 .
施工控制网的复测及加 密 , 其精度应符合 D / L
程约 29 0m。主要建筑物有引水渠 、尾水渠 、 0. 0 厂
房 、 喷截 水 井 、 装 间 、 厂 ( 模 厂 、 筋 加 工 高 安 三 木 钢
厂、 预制 厂 )拌合楼 、 、 制冷 厂 、 久道路 回填工 程 永
等。
2 巴基斯坦真纳水 电站施工 控制 网的 建立
21 原 有控 制 网的情 况 . 根 据 设 计 院 及 业 主 WA UD 提 供 的 资 料 : P A 巴 基斯 坦真 纳水 电站 总平 面 布置 图 ( 例尺 为 1 比 /

要 : 对巴基斯坦真 纳水 电站施工 中原有控制 网不能满足施 工测量放样 的要 求 , 针 着重介 绍 了巴基斯坦真纳水电
站 施 工 中控 制 网复 测及 加 密 的 测 量技 术 , 巴基 斯 坦 真 纳 水 电站 施 工提 供 了保 证 。 为
关键词 : 工测量控制 网; 施 复测 ; 密; 加 平差 ; 巴基斯坦真纳水电站 。 中 国分类号:V 2 . T 2 11 文献标识码 : B 文章编号:0 14 8 2 1 )60 5 — 3 10 - 0 X(0 10 - 0 4 0
稳 固的三角点 J P 为原始起算点, J P 到四等 H1 以 H1 导线点 S 1 D 的坐标方位角作为起算方位角; 为了满 足施 工 测 量 , 设 了 4个 加 密点 D 一 X , 布 X1D 4 与原 有

狭长区域水电站施工测量控制网的技术设计与测量

狭长区域水电站施工测量控制网的技术设计与测量
摘 要 : 文提 出 了在 狭 长区域 布设施 工控 制 网的技 术设 计及 方案 优化 , 本 对埋设 测 量标 志采 用 了新型 材料做 出了详 细 的介 绍 , 同 时对控 制 网 的观 测 方案 简单介 绍 。 关键 词 : 长 区域 ; 工测 量控 制 网 ; 术设 计 ; 狭 施 技 4 L化
中 图 分 类 号 :T 2 V5 1概述 文献标 识码 : A
我 国的水 电开发 比重较低 , 二五” ” 十 规划 纲要提 出在做好生 态保 护和移 民安置 的前提下 积极发展水 电。目前 , 我国的水 电资源 主要集 中 在西南地区。 以四川为首 , 四川境 内共有大小河 流 10 多条 , 00 水能蕴藏量 占整个 西部的三分之 但这些 区域河谷狭窄 , 而落差很 大 , 中小 而 型的水 电站 , 以隧洞 引水 式电站进行开发 。 普遍 由于工程施工范 围为狭 长区域 ,施工测量控制 网需要兼顾整个施 工区 ,而狭 长的测量控制 网 在施测时存在如边 长投 影长度变形过大 、网点 布设 困难 、误差传递路线 较长 、 弱点精度较 最 差、 点位精 度难 以控制等 问题 。 现以龙坝水 电站 为例 ,探讨狭长 区域施工测量 控制网的技术设 计、 优化及测量 。
3 . 3方案优 化
在满足上述基 本精度 指标 , 依据龙坝水 电 站施工 总平 面布置 图及 有关测绘 和地 质资料 , 结合 甲方 的有 关要 求 ,在施 工 区范 围 内选设 L 0 一 B 6G 1G 3 1 点 ( 0 一 B 6为 B 1L 1 、0- 0 共 9 L 1L 1 B 2工程概 况 平高点 ,0一 0 为高 程点 ,M点 为水准 间歇 G 1G 3 B 龙坝水电站位于四川省阿坝藏族 羌族 自治 点) ,组成 的施工 控制网 , 然后对此 网进行 了优 州境 内龙坝河上 ,系龙 坝河规划梯级方案 中的 化 。控制网略图如下 : 第三级 。 龙坝水 电站采用隧洞引水式开发 , 经左 岸5k . m长引水 隧洞至龙 坝乡上游 10 9 8m处建 地 面 厂 房 发 电 。龙 坝 水 电站 总 装 机 容 量 为 1. W, 据《 8M 根 0 水利 水 电工程 等级 划分及 洪水 标准 ) L 5~oo, ) 222o) ( S 龙坝电站 为A (型工程 , x) 1 工 程等别 Ⅳ等 , 主要建 筑物按 5 级建筑物设计 , 次 要建筑物及 临时建筑物按 5 级建筑物设计 。龙 坝水 电站建 筑物主要 由取水枢纽 、 引水 隧洞 、 压 力前池 、 压力管道 、 主副厂房 、 升压站等组成 。 3 .优 化 结 果 .1 3 3 技术设计及优化 经实地选点及多种方案 比较后 , 定平 面 选 3 技术设计原则 . 1 控制点 1 个 , 6 高程控制点 1 个 ( 高控制点 1 5 平 2 高程控制点 3 ) 面和高程控制 网优 化 个 。平 (紧密结合 龙坝水 电站狭长 的特点 , 个 、 1 ) 兼顾 主要 水工建 筑物 的位 置 、 地质 条件 、 形条 件 , 设计最终结果: 地 观测方 向优 化为 1 个 ,观测边 0 1 2 7 参 考工程施 工总平 面布置 图和有关 测绘资 料 , 长 为 3 条时 ,网 的最 弱点 点位 中误 差 为土. m, ., 3 结合 甲方的有关要求 , 布设坝址 、 支洞 口及 厂房 m 最小可靠性 因子为 0 9 网 点 号 长轴 短轴 长轴 方位 点位 中误 差 ( 投 影面 m) .; 7 施工控制 网。特别注意 的是 , 施工区高差达 60 的平 均可靠 性因子为 0 0当观 0 B3 固定 点 2 8 米 20 测方 向优化为 5 个 ,观测边长 L 1 3 米 , 了满 足施 工测量长度变形 的要求 , 取 为 需选 8 4 0 D o 5 4 0D 2 J 3 0 28 米 20 两个 不同的边长投影高程面 。对 于取水 枢纽 和 为 2 条 时,网的最弱点点位 中 LB1 n0 2 0 o 6 42 0 隧洞 区域 , 整个平 面控制 网(B 1L 1 各 点 ) 误 差为 ±. m , 小可靠 性 因 LB1 0o o 1 8 3 2 L 0- B 6 3 m 最 0 5 . 03 oo 21 3 0 3 DO 0 28 2 0米 的边 长应投影 至 2 8 米高程 面上 。 50 对于压力前 子为 0 7网的平 均可靠性 因子 ., 3 LB1 00 3 o 2 5 -1 8 6 .0 Do O【 1 H 】 0 4 D0 0 28 2 0米 . ;当观测 方 向减 少至 4 6 6 池 至 厂房 区域 的部 分 控制 点 (B 3 L 1 L 1一 B 6各 为 0 8 LB 0o n0 4 7 53 0 01 . o6 0 0 1 O0 7 .0 4 28 5 0米 个, 观测边长减少 至 2 条时( 7 见 点) , 应将其边长投影至 28 米高程面上。 20 LB 2 00 o 3 - 9 5 00 6 0 . o5 Do 3 44 7 .o 2 28 5 0米 ) ,网的最 弱点 点位 中误差 ( 采用优化设计 的理 论和方法 , 2 ) 顾及控制 图 1 为± . m, 可靠性 因子 为 L O 0 o Q o - 3 7 8 0 8 21 9 m 最小 网的精度 、 可靠性 , 费用 原则 , 过方案 对 兼顾 通 B3 .5 0 o0 1. 3 - 4 3 0 28 米 50 05 . ,网的平 均 可靠 性 因子 为 LB 4 0o 5 Qo 1 - 53 2 0 O 9 3 比, 选用科学 、 、 先进 经济合理 的设计方案 。 0 . o o 1. 4 0 D 4 28 米 50 . 。此 网为优选 网型 。 6 ( 采用 先进的仪器 、 、 , 3 1 设备 软件 完成控制 0 3 L 1 ∞ O n 0 4 7 8 B2 6 O2 2 1 0 Oo . 6 O 28 米 50 三等光 电测距边长 观测 2 3 网的观测 、 算 、 计 平差 工作 , 求施工 控制 网测 力 L 1 B3 固定点 28 米 50 条 ,三等水 准观测约 3 m, 0k 三 量成 果质 量达到优 良 。 级 4 5 J 2. 6 0 0 5 28 米 50 等G S P 观测 3 站 。 0 四等光电测 LB1 ∞ 0 0) 2 - 63 5 ∞ 0 4 f没计方案简明 , 4 l 易于实施 , 具有明显的可 距三角高程 1 公里 。 2 操 作 。 L 1 ∞ O n 0 —5 54 B5 6 02 4 4 1 Q o 1 o 6 28 米 50 3.精 度估算 .2 3 3 基本精度指标 . 2 L 1 ∞ 0 0 0 6 . 1 B6 5 .2 0 8 46 3 0 o9 D 5 28 米 50 ( 面控制网估算 1 怦 三等 G S P 测距 先验 中误差 5 mt p ・ 。 m _p m D - : l 28 米高程 面平 面控制 网 表 1 28 米 、50 20 二等水平 角测角 中误差± ,单位权 中误差 先 1 20 28 米高程面平面控制网点 精度估算表 ( 部分点 )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水电站施工控制网的技术设计和测量收藏此信息打印该信息添加:用户发布来源:未知1前言四川是我国水电资源大省,尤其是川西地区水电资源十分丰富,但该地区河流均为峡谷河流,流量较小,而落差很大,普遍以隧洞引水式电站进行开发。

由于工程施工范围为狭长区域,施工测量控制网又必须覆盖整个施工区,狭长的测量控制网包含有许多不利因素,如误差传递路线较长、最弱点精度较差、点位精度难以控制。

在狭长地带布设普通精度的控制网(如四、五等三角网和三、四等光电测距导线等),已有比较丰富的经验,但布设高精度控制网的实践经验还不多。

2工程及测区概况福堂水电站位于四川省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汶川县境内的岷江上游,是一座低闸引水式电站,闸高约30m,引水隧洞为有压隧洞,长度约20km,总装机容量为36万k W,地面厂房安装4台机组。

工程总体布置由闸坝(包括泄洪闸、排沙闸和隧洞进水闸)、引水隧洞、10个施工支洞、调压井、压力管道和厂房等建筑物组成。

测区两岸山坡地形陡峭,攀登极为困难。

高压输电线也较多,高压输电线塔杆的位置一般都是地形较好的位置,给施工控制网选点工作造成极大的困难,同时也会严重影响电磁波测距精度和GPS测量精度。

测区气候恶劣,上午有雾,午后有大风,观测时间较短,严重影响测量精度和进度。

3网型设计该水电站引水隧洞长约20km,施工支洞多达10个,引水隧洞之长、枢纽范围之大是国内罕见的。

由于施工测量控制网控制范围太大,控制网的等级必须选择为二等才能满足施工测量的精度要求。

因受地形条件和测区困难程度的限制,布设三角网和边角网均有相当大的困难,受图形条件的限制,三角网和边角网的点位必然要设置在很高的地方,不便于工程施工放样测量,布设二等光电测距导线又满足不了施工测量的精度要求,且缺乏检验条件,不能保证测量成果的准确性,因此采用边角混合网形式布网。

由于测区为狭长地带,二等边角混合网多是沿河布设,网型强度差,方位角传递误差较大。

而GPS测量的方位角精度比较高,根据Ashtech测量型GPS接收机有关技术资料,静态测量的方位角标称测量中误差为±[(0.15″+1.5″)/L],L为两点间的距离。

本网选择的GPS边最短为1.338km,则方位角测量的中误差最大为±1.27″,完全可以作为二等边角混合网的起算方位角。

因此,采用GPS测量的方位角作为控制网的加强方位角(即作为起算方位角),在测区中部的FT11—FT12、厂区的FT02—FC03和坝区的FB06—FB07三对点上测量三个G P S方位角,用以控制二等边角混合网的方位角精度。

在测区内布设二等边角混合网及二等水准路线作为首级的平面和高程控制网,其中首级平面控制网的主要功能是满足和保证引水隧洞施工放样的精度需要,并能够利用这个网在厂区、坝区和各支洞口等处加密三等控制网,点位选择首先应满足工程适用。

二等网共布设25个控制点,在厂、坝区和各支洞口处各布设一个由4~5个点组成的三等边角网作为各施工区的施工放线用的控制网,其中八、九号两支洞口相距较近,两支洞口联合布设一个由5点组成的三等边角网。

厂区和坝区的全部控制点均采用带有强制对中装置的钢筋混凝土墩标结构。

为保证G PS测量的方位角具有较好的精度,作为二等边角混合网的起始坐标方位角的GPS方位点,其测量标志也采用钢筋混凝土墩标结构;其他二等边角混合网控制点和各支洞口的三等边角网控制点则均采用普通地面标志。

4拟用的测量仪器GPS测量拟用三台套Leica WILD200型双频GPS接收机,接收机的标称精度为5m m+1×D×10-6。

角度测量拟用Leica T2002电子经纬仪,仪器标称精度为±0.5″。

距离测量拟用Leica DI2002光电测距仪,仪器标称精度为±(1mm+1×D×10-6)。

水准测量拟用Z e i s s N I002水准仪,仪器标称精度为±(0.2~0.3)m m/k m。

5控制网精度的预期分析5.1平面控制网精度分析平面控制网按照两级布设,一级网为二等边角混合网,二级网为三等边角网,二等边角混合网由三个GPS测量的方位角作为坐标方位角条件。

根据《水利水电施工规范》的规定,(非水工隧洞区)最末一级平面控制点相对于同级起始点或邻近高一级控制点的点位中误差应不大于±10mm;水工隧洞区按照地下洞室测量的要求布设洞外地面控制网,其洞外地面控制网贯通误差分配为,横向误差±30mm~±45mm,纵向误差±60mm~±90m m。

按照测距标称中误差±(1mm+1×D×10-6)及二、三等水平角测量中误差分别为±1. 0″和±1.8″进行精度估算得出,厂区和闸区三等边角网的最弱点点位中误差分别为±4.77m m和±5.70mm;各相邻支洞口控制网最弱点的相对点位中误差分别为±7.86mm、±9.40m m、±5.82mm、±7.69mm、±9.61mm、±9.93mm、±13.82mm和±13.06mm,其中八、九号两支洞口按一个支洞口统计,均在规范允许误差范围之内。

若再以四等测角精度(测角中误差为±2.5″)单方向加密测量洞口点,设测距中误差为±(3mm+2×D×10-6),平均边长以500m计算,则洞口点的测量中误差为±7.2mm,相邻支洞口最大的相对点位中误差为±17.2m m,也均满足规范(S L52-93)规定的隧洞区施工放线的精度要求。

5.2边长精度分析根据《水利水电工程施工测量规范》(SL52-93)要求,二等边角混合网平均边长相对中误差应不低于1/25万,二等边角混合网的平均边长为1 674m,得边长中误差ms=±6.69mm。

由下式可知:ms2=(D/S·md)2+(h/S·mh)2,式中md是测距仪测距精度,边角混合网各边的平均垂直角不大于10°。

取平均垂直角为10°,由上式可以计算出两点间高差测量中误差应不大于mh=±35.3mm。

若以三角高程测量的高程进行边长改算,由高差计算公式h=S·tan+k-1+r,其中r为球气差,采用对向观测,可以认为球气差的影响大部分会得到有效地消除;仪器高和棱镜高的量取精度以±1.0mm计,S取平均边长1 670m,天顶距观测采用中丝法6测回,测角中误差可以达到±2.5″,则垂直角测量中误差取±2.5″。

根据高差计算公式转换成中误差形式就有:mh2=(D/(cosα)2·mβ/ρ)2+1.02+1.02,同样取垂直角α=10°,得三角高差测量中误差mh=±21.0mm,小于上述mh=±35.3mm的限值。

本网拟采用平差后的三角高程网的高程进行边长改算,高程精度较之以上所述还会有所改善。

显然,采用三角高程测量并经高程网平差后的高程进行边长改算,是完全可以满足精度要求的。

6作业要求控制网观测执行《全球定位系统(GPS)测量规范》(CH2001-92)、《水利水电工程施工测量规范》(SL52-93)和《国家一、二等水准测量规范》(GB12897-9 1)。

此外,为了满足二等测距边的斜距改平距的精度需要,将所有直接边采用三等光电测距三角高程测量测定高差,用二等水准联测部分平面控制点的高程,并以这些高程作起算数据,将二等边角混合网和厂区、坝区及各支洞口的三等边角网的三角高差观测值,组织在一起进行三角高程网的整体平差,然后采用三角高程网的平差结果对距离观测值进行斜距改化为平距的计算。

7作业情况及精度统计平面及高程控制网观测均采用上述拟用的仪器进行。

GPS测量按B级静态定位模式作业,6个点组成两个大地四边形,共观测11条基线,每条基线均观测两个时间段,各时间段同时观测的时间分别超过150min和90min。

观测前根据各点位的实际地形条件进行卫星可见性预报,选择最佳时间段观测。

基线向量采用Leica SKI2.3随机软件包进行解算,采用Lkgpsadj(v1.02)商品软件包进行平差计算,并用西南交通大学的GNAS平差软件进行校算。

平差后最大方位角的中误差为±0.72″,符合作为二等起算方位角的精度要求。

GPS测量边长和方位角的精度统计见表1。

从表中可以看出,方位角精度与其所对应的边的长度有着非常紧密的联系,这与前面所提到的方位角标称误差的表达式也是一致的。

提高GPS测量方位角的精度,不单纯是提高测量等级,还可以增大其对应的两点间的距离。

GPS测量的边长与DI2002测距的相应边长的比较见表2。

表2表明,GPS边长精度达到了仪器标称精度要求,同时说明采用GPS方位角成果也是可靠的。

在二等平面控制网技术设计中应观测76个方向和38条边,实际观测了78个方向和45条边。

二等平面控制网网型结构见图1(因网型结构复杂,图中省略了三等网点),最大边长为 2 812.2m,由于加测了部分短边,最短边长由设计时的483m缩短为229.8 m,平均边长1 536.0 m。

平差后最弱直接边的边长中误差为1/26.3万,完全符合规范(SL52-93)规定的平均边长相对中误差1/25万的要求。

由中部的GPS方位角经不同路线推算至两端的GPS方位角,其闭合差最大为+3.59″,全部符合限差要求。

采用三个起算方位角进行平差与只用一个起算方位角的完全自由网的平差结果进行比较,最大边长和方向观测值改正数、验后测角中误差和最弱直接边相对中误差没有明显的差异,说明了由于GPS方位角间的相对精度极高,作为起算方位,在平差中不会扭曲原来二等网的网型结构。

起算方位角(GPS方位角)条件闭合差统计和两种网型平差结果比较见表3、4。

三等平面控制网和二等水准测量完全按照技术设计施测,测量精度优于技术设计。

二、三等平面控制网观测时仪器采用强制对中,这对提高角度测量的精度有非常明显的作用。

测角精度统计见表5。

二等网估算的和实际测量的点位精度统计见表6,表中FT11为二等网的起算点。

8结论与建议GPS测量的方位角精度较高,只要GPS点的天顶角条件满足GPS测量精度要求,观测时间、方法满足相应等级的要求,GPS测量的方位角就可以作为高精度控制网的方位角附合条件,加强控制网的绝对定位。

GPS测量方位角的精度与其所对应边的长度有非常紧密的联系,提高GPS测量方位角精度的途径,不单纯是提高测量等级,还可以增大其对应的两点间的距离。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