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贫PPT课件
合集下载
部编人教版五年级语文下册第12课《清贫》优秀PPT课件

▷“绝不会没有钱的,一定是藏在哪里,
我是老出门的,骗不得我。”
不择手段、贪婪成性
方志敏 ▷“哼!你不要做出那难看的样子来吧!我确实一 个铜板都没有存,想从我这里发洋财,是想错了。” ▷“你们要相信我的话,不要瞎忙吧!我不比你 们国民党当官,个个都有钱,我今天确实是一个铜 板也没有,我们革命不是为着发财!”
☁总结全文 ☁点明中心
议论
板书设计
生活朴素不奢侈 矜持不苟
舍己为公
清贫
被 捕
敌人暴怒威吓
情 景
“我”微笑解释
坚守信念 恪守清贫
清贫朴素的生活 战胜困难
课文主题
本文叙述了作者被俘后被国方兵士搜身 而无所得的故事,表现了以方志敏为代表的 共产党员对革命无比忠诚、坚定的革命信念 和矜持不苟、舍己为公的高尚情操,表现了 作者蔑视权贵、金钱的豪情,说明清贫、洁 白朴素的生活正是革命者能够战胜许多困难 的法宝。
创作背景
1935年1月,方志敏组成的北上抗日 先遣队陷入敌人的包围之中,方志敏率领 的800余人冲出了包围圈,却发现大队没 有跟上来。作为苏维埃主席的方志敏将个 人生死置之度外,又一次毫不犹豫地进入 敌人的包围圈,找到了大队人马,可此时
他们已经被敌人的14个团,7倍于自己的兵力重 重包围着,还得忍饥挨饿一次次突围,最后只 剩下80多人。方志敏已经7天没吃东西了,在这 种危急关头,他还不忘鼓励战士们说:“吃不 得苦,革不得命。苦算什么,越苦越要干。” 他既是这么说的也是这么做的。最终,由于叛 徒的出卖,方志敏不幸被俘,本文写的就是他 在狱中回忆自己被俘时的情景。
一的财产了。
补叙
但我说出那几件“传家宝”来,岂 不要叫那些富翁们齿冷三天?!
反语 进一步说明共产党员是清贫的
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下册第12课《清贫》优质课件(共148张PPT)

3.再读一遍,把课文读通读顺,然后读给爸爸妈妈听。
第二步:学字词
chóu
jīn
fú
zhuó
hè
筹集 矜持 俘获 金镯 威吓
dāng qǐ
bǐ
guà
wù
裤裆 企望 彼此 汗褂 山坞
国庆点灯
快来点一点字吧!
用“\\”划去加点字的错误读音。
筹集(chóu sh\ò\u)
·金镯(s\h\ǔ zhuó) ·· 裤裆(dānɡ dǎ\n\ɡ)
wù
裤裆 企望 彼此 汗褂 山坞
易错音
用“\\”划去加点字的错误读音。
筹集(chóu sh\ò\u)
·金镯(s\h\ǔ zhuó) ·· 裤裆(dānɡ dǎ\n\ɡ)
矜持(m\á\o jīn)
·被俘(fú \fǔ\) ·· 深山坞(wù \w\ū)
矜
裆
坞
筹
镯
褂
同音易混字
筹 chóu
字义:谋划。如:一筹莫展。 组词:(筹码)(筹备)(一筹莫展)
第五步:提问题
通过预习,你还有哪些不明白的地方,可 以在书上做上记号,上课时要想办法解决。
初读感知
方志敏(1899—1935),江西弋阳人。我国早期革 命领导人之一,无产阶级革命家,赣东北革命根据 地和中国工农红军第十军的创建人之一。1935年1 月,北上抗日途中,由于叛徒的出卖,方志敏同志 不幸被捕。在敌人的监狱里,方志敏用敌人让他写 “供词”的纸笔,在极端的艰苦条件下,写下传世 之作《清贫》《可爱的中国》《狱中纪实》等。
字义:忧虑。如:忧愁。
愁
组词:(发愁)(愁闷)(愁眉苦脸)
运用:他遇到了一件棘手的问题,一筹莫展,非常发愁。
多音字
第二步:学字词
chóu
jīn
fú
zhuó
hè
筹集 矜持 俘获 金镯 威吓
dāng qǐ
bǐ
guà
wù
裤裆 企望 彼此 汗褂 山坞
国庆点灯
快来点一点字吧!
用“\\”划去加点字的错误读音。
筹集(chóu sh\ò\u)
·金镯(s\h\ǔ zhuó) ·· 裤裆(dānɡ dǎ\n\ɡ)
wù
裤裆 企望 彼此 汗褂 山坞
易错音
用“\\”划去加点字的错误读音。
筹集(chóu sh\ò\u)
·金镯(s\h\ǔ zhuó) ·· 裤裆(dānɡ dǎ\n\ɡ)
矜持(m\á\o jīn)
·被俘(fú \fǔ\) ·· 深山坞(wù \w\ū)
矜
裆
坞
筹
镯
褂
同音易混字
筹 chóu
字义:谋划。如:一筹莫展。 组词:(筹码)(筹备)(一筹莫展)
第五步:提问题
通过预习,你还有哪些不明白的地方,可 以在书上做上记号,上课时要想办法解决。
初读感知
方志敏(1899—1935),江西弋阳人。我国早期革 命领导人之一,无产阶级革命家,赣东北革命根据 地和中国工农红军第十军的创建人之一。1935年1 月,北上抗日途中,由于叛徒的出卖,方志敏同志 不幸被捕。在敌人的监狱里,方志敏用敌人让他写 “供词”的纸笔,在极端的艰苦条件下,写下传世 之作《清贫》《可爱的中国》《狱中纪实》等。
字义:忧虑。如:忧愁。
愁
组词:(发愁)(愁闷)(愁眉苦脸)
运用:他遇到了一件棘手的问题,一筹莫展,非常发愁。
多音字
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下册第12课《清贫》优质课件(共66张PPT)

• “哼!你不要做出那难看的样子来吧!我 确实一个铜板都没有存;想从我这里发洋 财,是想错了。”我微笑着,淡淡地说。
• “你们要相信我的话,不要瞎忙吧!我不 比你们国民党当官,个个都有钱,我今天 确实是一个铜板也没有,我们革命不是为 着发财!”我再次向他们解释。
从对方志敏的语言和神态描写中,你体会 到什么? 可以体会出方志敏的从容不迫和清贫, 他为了革命付出一切的高尚品质。
品读课文
在表现手法的运用上:以直抒胸臆与讲述 事件相结合的方式,表达了方志敏内心坚定的 革命信念,写出了“清贫”的内涵。
品读课文
你是如何理解课题“清贫”的?
“清贫”在本文中可以理解为“贫困而 有节操”。本文用这个词作标题,概括了文 章的主要内容,表明本文赞美的是共产党员 恪守清贫的崇高品质。
结构梳理
方志敏究竟是一个怎样的人?他又有哪 些值得后人称道的品质呢?对于方志敏,大 家了解多少呢?
走近作者
方志敏(1899—1935),中国无产阶级革命 家、军事家。江西弋阳人。1922年加入中国社会 主义青年团。1924年转入中国共产党。1935年1 月在江西怀玉山遭国民党包围,在玉山陇首村被 俘。面对严刑和诱降,正气凛然、坚贞不屈。8 月6日在南昌英勇就义。遗著有《可爱的中国》 《狱中纪实》等。
• “赶快将钱拿出来,不然就是一炸弹,把你 炸死去!”
• “你骗谁!像你这样当大官的人会没有钱!” 拿榴弹的兵士坚不相信。
• “决不会没有钱的,一定是藏在哪里,我 是老出门的,骗不得我。”另一个兵士一 面说,一面弓着背重来一次将我的衣角裤 裆过细地捏,总企望着有新的发现。
• 等他们确知在我身上搜不出什么的时候,也 就停手不搜了;又在我藏躲地方的周围,低 头注目搜寻了一番,也毫无所得,他们是多 么失望啊!那个持弹欲放的兵士,也将拉着 的引线,仍旧塞进榴弹的木柄里,转过来抢
12《清贫》课件(共34张PPT)

2.“从上身摸到下身,从袄领捏到袜 底”这传神的动作描写把国民党士兵 贪婪丑恶的嘴脸刻画得淋漓尽致,方 志敏把这当作一件趣事来谈,可以看 出他面对被捕毫不畏惧,这恰恰是对 敌人强烈的嘲讽与蔑视。这种胸襟和 气度着实令人敬佩。
3.敌人搜遍全身之后只发现了一块表和 一支笔,作为共产党的高级将领方志敏 身上居然一个铜板都没有。这一看似 “有趣”的事实恰恰表现了方志敏清贫 廉正的高尚情操。
(2)敌人从“摸”、“捏”到“威吓”再到弓着 背过细地捏他的衣角裤裆,这些动作描写形象的再 现了国民党士兵的贪婪本性,也说明当时的国民党 军队从上到下都以发财为目的。从中我也理解了方 志敏所说的“我不比你们国民党当官,个个都有钱” 的深意。
那么国民党士兵从“满肚子热望”到“不相信”, 从“企望着有新的发现”到“失望”直至“怀疑 而又惊异”这一系列情绪上的变化说明了什么呢?
3.作者是如何刻画人物的?
(通过细腻的语言描写、动作描写、心理描写来展现 人物特点)
4.方志敏为什么要坚持一种“清贫”的生活态度?
精读课文
自学提示一
你从方志敏被捕时的情景体会到了什么? 1.“满肚子热望”说明国民党兵认为从方志敏身上一定 能得到一笔可观的意外之财,因为方志敏当时是红10军 团军政委员会主席,中共闽浙赣省委书记,在他们看来 方志敏应该和国民党的高级将领一样十分有钱。但是事 实是方志敏清贫一生,清廉一生。
2.判断下面句子的描写手法。 考卷就要发下来了,我的心里十分紧张。 (心理描写) 班长说:“这次拔河比赛,同学们表现都很棒!” (语言描写) 看到一个小同学摔倒了,他走过去把他扶了起来。 (动作描写)
课堂总结
这篇文章反映的不仅仅是革命先烈为了革命事 业而甘于过清贫、朴素的生活,更体现了方志敏 将清贫作为自己的巨大财富的高尚革命气节。这 种革命气节,在艰苦的战争年代需要它,在改革 开放的今天同样需要它,不论在何时, 同学们再见!
《清贫》ppt课件

结合自身经历,谈谈 如何在困难时期保持 清贫、朴素的生活态 度。
谈谈自己从中学到了 哪些做人、做事的道 理。
思考将所学知识应用到实际生活中
思考如何在日常生活中践行清贫 、朴素的生活理念。
探讨在物质诱惑日益增多的今天 ,如何保持一颗清贫、洁白的心
。
讨论如何将清贫精神与现代社会 的发展相结合,为社会的进步贡
03 知识拓展:相关 文学作品比较阅 读
同类题材文学作品概述
《清贫》与同时代其他作 品
比较《清贫》与同时代其他描写贫困或社会 现实的文学作品,如茅盾的《子夜》、老舍 的《骆驼祥子》等,分析它们在题材选择、 表现手法和社会意义等方面的异同。
不同历史时期的同类题材
将《清贫》与古代描写清贫生活的诗文(如 陶渊明的田园诗)或现代描写贫困的文学作 品(如路遥的《平凡的世界》)进行比较, 探讨不同历史时期人们对清贫生活的态度和
大部分学生能够准确把握文章 主旨,但仍有部分学生需要加 深对文章内涵的理解。
学生在文学手法方面的表 现评价
学生在文学手法的运用上有所 进步,但还需加强实践和锻炼 。
学生在历史背景方面的了 解评价
学生对历史背景的了解程度有 所提高,但仍需拓宽知识面和 深化理解。
改进建议
鼓励学生多阅读、多思考,提 高文学素养和历史意识;加强 课堂互动和小组讨论,培养学 生的合作和交流能力;注重学 生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提 高教学效果。
《清贫》ppt课件
目录
• 课文背景与作者简介 • 文本解读与赏析 • 知识拓展:相关文学作品比较阅读 • 思考题与课堂互动环节 • 课后作业与延伸阅读推荐 • 总结回顾与展望未来
01 课文背景与作者 简介
时代背景及文学流派
《清贫》PPT_人教部编版清贫精品课件3

学习提示
分角色朗读课文,找出“我”与“士 兵”的对话内容,揣摩方志敏和国民党士 兵对金钱抱有怎样的态度,把握朗读情感。
在文中圈划出最能体现人物性格、品 质、心理的词句,说说它们体现了人物怎 样的性格特点。
方志敏以“清贫”生 活为乐,无论革命事业处 于何等困境,始终坚持信 念,秉持不彷徨、不动摇、 不退缩的崇高气节。
• 世界观、信仰与作风是“发乎于内,见之于外”的关系。一个树立了 国民党士兵的情绪变化进一步从侧面印证了方志敏清贫的人生信念和矜持不苟的革命高级将领确实没有钱的时候所流露出来的惊讶,恰恰说明了共产党人坚定的革命信念。
方志敏以“清贫”生活为乐,无论革命事业处于何等困境,始终坚持信念,秉持不彷徨、不动摇、不退缩的崇高气节。 这在方的伟人们看来,颇似奇迹,或认为夸张;
半截粉笔犹爱惜,公家物件总宜珍。
诸生不解余衷曲,反为余是算细人。
•他在每天巡视全校时总是把别人抛弃的粉笔头捡起装在口袋里留给自 己上课用。他在湖南第一女子师范的几年里,差不多没有用过一支新 粉笔。有些学生不理解,反而觉得他太“小气”。因此徐特立特写诗 教育学生。
讨论交流
在物质生活极为富足的
今天,我们还需要“清贫”
• 我国经过了奴隶社会、封建社会的漫长时期,每个时代 都有很多这样有骨气的人,我们就是这些有骨气的人的 子孙,我们是有着优良徐特立,字师陶,湖南长沙人。无产阶级革命家,教育家。有《徐特 立教育文集》传世。他注重品德修养,平生俭朴。他在湖南第一女子 师范学校当校长时写过一首《粉笔诗》抄在黑板上,公布在校园里:
诸课生文不 第解9自余然衷段曲无对,方反产志为敏余“阶家是底算”细级的人补。叙世有什界么表观达作用和? 有坚定共产主义信念的人,一定会保持一种良好精
《清贫》课件PPT(完美版)

《清贫》创作背景与动机
1935年1月,方志敏在率领红军北上抗日途中被捕。在狱中,他回顾自己的革命历 程,深感清贫生活的意义和价值,于是写下了这篇《清贫》。
文章通过描述自己在被捕时的情景和狱中生活,表达了共产党人坚定的信仰和崇高 的品质,展现了革命者清贫自守、艰苦奋斗的精神风貌。
《清贫》不仅是一篇优秀的散文作品,更是一份宝贵的精神财富,激励着后人继续 为共产主义事业而奋斗。
西方列强入侵,中国 逐渐沦为半殖民地半 封建社会。
作者方志敏生平及主要成就
01
02
03
04
方志敏(1899-1935) ,江西弋阳人,中国共 产党早期领导人之一。
1924年加入中国共产党 ,积极投身革命运动。
曾领导弋横起义,创建 赣东北革命根据地,任 红十军政委等职。
1935年因叛徒出卖被捕 ,在狱中坚贞不屈,写 下《清贫》等文章。
03 主题思想探讨与 价值体现
坚守清贫、无私奉献精神
清贫是一种高尚的精神境界,体 现了革命者对于物质利益的淡泊
和对于精神追求的执着。
无私奉献是革命者的核心价值观 ,他们为了人民的利益和社会的 进步,不惜牺牲个人的利益和幸
福。
坚守清贫、无私奉献精神是革命 者的高尚品质,也是我们在当代 社会应该学习和传承的宝贵财富
类似主题文学作品介绍
《寒夜》
巴金所著,展示了抗战时 期一个普通家庭的苦难生 活,对人性和社会问题进 行了深刻的探讨。
《骆驼祥子》
老舍所著,通过讲述一个 北京车夫的悲惨遭遇,反 映了旧社会的黑暗和人民 的苦难。
《家》
巴金所著,描写了一个封 建大家庭的衰落和崩溃, 揭示了封建制度的罪恶和 腐朽。
不同风格文学作品欣赏
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下册第12课《清贫》优秀PPT课件

讨论交流
在物质生活极为富足的
今天,我们还需要“清贫”
精神吗?
方志敏精神
• 方志敏的清贫思想是对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厚 德载物,自强不息”“艰难困苦,玉汝以成”等中华民族优良传统文 化的继承。
• 世界观、信仰与作风是“发乎于内,见之于外”的关系。一个树立了 无产阶级世界观和有坚定共产主义信念的人,一定会保持一种良好精 神状态为实现共产主义而艰苦奋斗。
•徐特立的《粉笔诗》
•徐特立,字师陶,湖南长沙人。无产阶级革命家,教育家。有《徐特 立教育文集》传世。他注重品德修养,平生俭朴。他在湖南第一女子 师范学校当校长时写过一首《粉笔诗》抄在黑板上,公布在校园里:
半截粉笔犹爱惜,公家物件总宜珍。
诸生不解余衷曲,反为余是算细人。
•他在每天巡视全校时总是把别人抛弃的粉笔头捡起装在口袋里留给自 己上课用。他在湖南第一女子师范的几年里,差不多没有用过一支新 粉笔。有些学生不理解,反而觉得他太“小气”。因此徐特立特写诗 教育学生。
12 清贫
课堂作业 三、从文章的第2自然段到第8自然段,用哪个小标题
概括最合适?( C )
A.智骗国军 B.守住家财 C.一件趣事 D.一点积蓄
四、读了本文,你最想对方志敏说什么? 您清白、朴素的生活作风,值得我们学习。
12 清贫
深入分析
是不是还要问问我家里有没有一些财产?请等一下, 让我想一想,啊,记起来了,有的有的,但不算多。去 年暑天我穿的几套旧的汗褂裤,与几双缝上底的线袜, 已交给我的妻放在深山坞里保藏着——怕国军进攻时, 被人抢了去,准备今年暑天拿出来再穿;那些就算是我 唯一的财产了。但我说出那几件“传世宝”来,岂不要 叫那些富翁们齿冷三天?!
12 清贫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矜持不苟,舍己为公,是每个共产党员具备 的美德。
12 清 贫
威吓:指用武力或威风使对方恐 惧或产生自卑感的方法或手段。 文中指一个士兵拿出用手榴弹吓 唬方志敏。
王二小面对敌人的威吓,毫不畏惧,把敌人 带进八路军的埋伏圈。
12 清 贫
整体感知
本文主要记叙了一件什么事?表现了方志敏 怎样的品质?
本文记叙了方志敏在被捕当天,敌人在他的 身上一个铜板都没有搜出的事。表现了他甘于 清贫的品质。
12 清 贫
这在国方的伟人们看来,颇似奇迹,或认 为夸张;而矜持不苟,舍已为公,却是每个共 产党员具备的美德。
这句话通过对比说明不仅方志敏一人这样,甘于 清贫、舍己为公是每一个共产党员具备的美德。
12 清 贫
朗读指导
朗读这一段的时候,语调平缓,其中“一 向、从没有、一点一滴”要着重朗读,强调共 产党人的清贫,清廉的生活。“颇似奇迹,或 认为夸张”声调要上扬,读出对比。从而衬托 出共产党的廉洁、朴素。
“哼!你不要作出那难看的样子来吧!我确实 一个铜板都没有存,想从我这里发洋财,是想错 了。”我微笑着,淡淡地说。
“微笑着”“淡淡地”表现了 方志敏面对敌人的从容镇定。
12 清 贫
“你骗谁!像你这样当大官的人会没有钱!” 拿榴弹的兵士坚决不相信。
“绝不会没有钱的,一定是藏在哪里,我是 老出门的,骗不得我。”另一个兵士一面说,一 面弓着背将我的衣角裤裆过细地捏,总企望着有 新的发现。
12 清 贫
他们之中有一个,左手拿着一个木柄榴弹,
右手拉出榴弹中的引线,双脚拉开一步,做出要
抛掷的姿势,用凶恶的眼光盯着我,威吓地吼道:
“赶快将钱拿出来,不然就是一炸弹,把你
炸死去!”
“拿着”“拉出”“拉开”“做出”“盯着”“吼道” 等动作描写,“凶恶”“威吓”等神态描写体现了国方士 兵的凶恶。
12 清 贫
12 清 贫
清贫、洁白朴素的生活,
正是我们革命者能够战胜许多
困难的地方!
你怎样理解课文的 最后一句话?
“清贫”是共产党员自觉的生活态度,是 植根于革命者心底的勇往直前的精神力量。
12 清 贫
有人说方志敏烈士“清”而不“贫”,
这一段对方志敏“家底”的补叙有什么表达作用?
去年暑天我穿的几套旧的汗褂裤, 与几双缝上底的线袜,已交给我的妻放 在深山坞里保藏着——怕国军进攻时, 被人抢了去,准备今年暑假拿出来再穿; 那些就算是我唯一的财产了。”
进一步交代了自己的财产,使得“清贫”真实可信,使文 章表述的观点有充分的说服力和感染力,同时也深化了主题。
我会认
chóu
jīn
fú
筹集 矜持 被俘
zhuó
hè
金镯 威吓
dāng qǐ
bǐ
guà
wù
裤裆 企望 彼此 褂子 船 坞
12 清 贫
吓
多音字
hè 一个士兵用凶恶的眼光盯着我,威吓地 吼道……
xià 你这个奇怪的发型吓了我一跳。
12 清 贫
词语解释
矜持不苟:不苟:不草率。端庄 严谨,毫不马虎,态度认真,一丝 不苟。本文指约束自己,恪守清 贫,不随便放弃操守。
她又看见了一只蝴蝶,便调皮 地_奔___过去,蝴蝶上下飞舞,她目 不转睛__盯__着蝴蝶,终于蝴蝶_停___ 在了一朵花上,她弓着背,手中间 隔着点空隙,脚尖小心翼翼_踮___着, 汗珠从她的脸上滴落下来,她蹑手 蹑脚地_走___到蝴蝶旁,猛地一弯腰, 双手把花朵上的蝴蝶一__捧___。
12 清 贫
12 清 贫
找出描写人物动作、 语言、神态的语句,体 会人物的心理活动。
12 清 贫
“摸”“捏”等动作表现了国方兵士的贪婪。
哪知道从我上身摸到下身,从袄领捏到袜底,
除了一只时表和一支自来水笔,一个铜板都没有
搜出。
他们于是被激怒起来,猜疑我是把钱藏在那
里,不肯拿出来。
“激怒”刻画出了国方兵士没有 达到目的时的丑恶的嘴脸。
“怀疑而又惊异”的目光衬托出方 志敏同志的清廉。
12 清 贫
整个过程中,国民党士兵的心态发什么了怎样 的变化?
热望
搜出一千或八百大洋、金镯金戒指
企望 失望
有新的发现 抢夺表和水笔
贪婪
12 清 贫
朗读指导
分角色读课文,读 出方志敏同志的蔑视、 不屑和国民党兵士的凶 恶、贪婪。
12 清 贫
填上合适的动词。
12 清 贫
梳理课文脉络
方志敏同志一向过着清贫的生活,矜持不苟、舍己为 公是每个共产党员具备的美德。
方志敏被俘后,两个兵士企望从他身上得到意外之财, 最终却失望了。
方志敏介绍自己的唯一的财产——汗裤褂和线袜。
再次说明清贫的生活是革命者战胜困难的必要条件。
12 清 贫
精神 清
清白 清廉
贫
物质
贫穷
12 清 贫
“又”“低头注目”形象地刻画出了兵士 贪婪无比的嘴脸。衬托出方志敏同志的清廉。
12 清 贫
那个持弹欲放的兵士,也将拉着的引线,仍旧
塞进榴弹的木柄里,转过来抢夺我的表和水笔。后
来彼此说定表和笔卖出钱来平分,才算无话。他们
用怀疑而又惊异的目光,对我自上而下地望了几遍,
就同声命令:“走吧!” 兵士搜不到东西,很是失望。
“弓着背” “过细地捏”形象地刻画出 了兵士贪婪无比的嘴脸。
12 清 贫
“你们要相信我的话,不要瞎忙吧!我不比 你们国民党当官,个个都有钱,我今天确实是一 个铜板也没有,我们革命不是为着发财!”我再 向他们解释。
“不是为着发财” 与国民党当官的 形成很鲜明的对比。
12 清 贫
等他们确知在我身上搜不出什么的时候,也就 停手不搜了;又在我藏躲地方的周围,低头注目搜 寻了一番,也毫无所得。他们是多么失望啊!
互动课堂
方志敏的“贫”是为什么?
12 清 贫
“长期”“一向”说明方志敏清贫朴素的生 活是经常性的,已经成了他的一种生活习惯。
在这长期的奋斗中,我一向是过着 朴素的生活,从没有奢侈过。
经手的款项,总在数百万元;但为 革命而筹集的金钱,是一点一滴地用之 于革命事业。
“一点一滴”表明他把所有的钱都用 作了革命事业,没有浪费一分一毫。
1语2文清五贫年级 下册
12 清 贫
12 清 贫
方志敏:江西人,我国早期革
命领导人之一,中国共产党江西省组 织创始人之一,闽浙赣革命根据地和 红十军的创造者。由于叛徒的出卖, 方志敏同志被捕,在狱中,写下了 传世之作《清贫》和《可爱的中国》 等,成为教育后代的生动教材 。
12 清 贫
朗读课文 扫清障碍
12 清 贫
威吓:指用武力或威风使对方恐 惧或产生自卑感的方法或手段。 文中指一个士兵拿出用手榴弹吓 唬方志敏。
王二小面对敌人的威吓,毫不畏惧,把敌人 带进八路军的埋伏圈。
12 清 贫
整体感知
本文主要记叙了一件什么事?表现了方志敏 怎样的品质?
本文记叙了方志敏在被捕当天,敌人在他的 身上一个铜板都没有搜出的事。表现了他甘于 清贫的品质。
12 清 贫
这在国方的伟人们看来,颇似奇迹,或认 为夸张;而矜持不苟,舍已为公,却是每个共 产党员具备的美德。
这句话通过对比说明不仅方志敏一人这样,甘于 清贫、舍己为公是每一个共产党员具备的美德。
12 清 贫
朗读指导
朗读这一段的时候,语调平缓,其中“一 向、从没有、一点一滴”要着重朗读,强调共 产党人的清贫,清廉的生活。“颇似奇迹,或 认为夸张”声调要上扬,读出对比。从而衬托 出共产党的廉洁、朴素。
“哼!你不要作出那难看的样子来吧!我确实 一个铜板都没有存,想从我这里发洋财,是想错 了。”我微笑着,淡淡地说。
“微笑着”“淡淡地”表现了 方志敏面对敌人的从容镇定。
12 清 贫
“你骗谁!像你这样当大官的人会没有钱!” 拿榴弹的兵士坚决不相信。
“绝不会没有钱的,一定是藏在哪里,我是 老出门的,骗不得我。”另一个兵士一面说,一 面弓着背将我的衣角裤裆过细地捏,总企望着有 新的发现。
12 清 贫
他们之中有一个,左手拿着一个木柄榴弹,
右手拉出榴弹中的引线,双脚拉开一步,做出要
抛掷的姿势,用凶恶的眼光盯着我,威吓地吼道:
“赶快将钱拿出来,不然就是一炸弹,把你
炸死去!”
“拿着”“拉出”“拉开”“做出”“盯着”“吼道” 等动作描写,“凶恶”“威吓”等神态描写体现了国方士 兵的凶恶。
12 清 贫
12 清 贫
清贫、洁白朴素的生活,
正是我们革命者能够战胜许多
困难的地方!
你怎样理解课文的 最后一句话?
“清贫”是共产党员自觉的生活态度,是 植根于革命者心底的勇往直前的精神力量。
12 清 贫
有人说方志敏烈士“清”而不“贫”,
这一段对方志敏“家底”的补叙有什么表达作用?
去年暑天我穿的几套旧的汗褂裤, 与几双缝上底的线袜,已交给我的妻放 在深山坞里保藏着——怕国军进攻时, 被人抢了去,准备今年暑假拿出来再穿; 那些就算是我唯一的财产了。”
进一步交代了自己的财产,使得“清贫”真实可信,使文 章表述的观点有充分的说服力和感染力,同时也深化了主题。
我会认
chóu
jīn
fú
筹集 矜持 被俘
zhuó
hè
金镯 威吓
dāng qǐ
bǐ
guà
wù
裤裆 企望 彼此 褂子 船 坞
12 清 贫
吓
多音字
hè 一个士兵用凶恶的眼光盯着我,威吓地 吼道……
xià 你这个奇怪的发型吓了我一跳。
12 清 贫
词语解释
矜持不苟:不苟:不草率。端庄 严谨,毫不马虎,态度认真,一丝 不苟。本文指约束自己,恪守清 贫,不随便放弃操守。
她又看见了一只蝴蝶,便调皮 地_奔___过去,蝴蝶上下飞舞,她目 不转睛__盯__着蝴蝶,终于蝴蝶_停___ 在了一朵花上,她弓着背,手中间 隔着点空隙,脚尖小心翼翼_踮___着, 汗珠从她的脸上滴落下来,她蹑手 蹑脚地_走___到蝴蝶旁,猛地一弯腰, 双手把花朵上的蝴蝶一__捧___。
12 清 贫
12 清 贫
找出描写人物动作、 语言、神态的语句,体 会人物的心理活动。
12 清 贫
“摸”“捏”等动作表现了国方兵士的贪婪。
哪知道从我上身摸到下身,从袄领捏到袜底,
除了一只时表和一支自来水笔,一个铜板都没有
搜出。
他们于是被激怒起来,猜疑我是把钱藏在那
里,不肯拿出来。
“激怒”刻画出了国方兵士没有 达到目的时的丑恶的嘴脸。
“怀疑而又惊异”的目光衬托出方 志敏同志的清廉。
12 清 贫
整个过程中,国民党士兵的心态发什么了怎样 的变化?
热望
搜出一千或八百大洋、金镯金戒指
企望 失望
有新的发现 抢夺表和水笔
贪婪
12 清 贫
朗读指导
分角色读课文,读 出方志敏同志的蔑视、 不屑和国民党兵士的凶 恶、贪婪。
12 清 贫
填上合适的动词。
12 清 贫
梳理课文脉络
方志敏同志一向过着清贫的生活,矜持不苟、舍己为 公是每个共产党员具备的美德。
方志敏被俘后,两个兵士企望从他身上得到意外之财, 最终却失望了。
方志敏介绍自己的唯一的财产——汗裤褂和线袜。
再次说明清贫的生活是革命者战胜困难的必要条件。
12 清 贫
精神 清
清白 清廉
贫
物质
贫穷
12 清 贫
“又”“低头注目”形象地刻画出了兵士 贪婪无比的嘴脸。衬托出方志敏同志的清廉。
12 清 贫
那个持弹欲放的兵士,也将拉着的引线,仍旧
塞进榴弹的木柄里,转过来抢夺我的表和水笔。后
来彼此说定表和笔卖出钱来平分,才算无话。他们
用怀疑而又惊异的目光,对我自上而下地望了几遍,
就同声命令:“走吧!” 兵士搜不到东西,很是失望。
“弓着背” “过细地捏”形象地刻画出 了兵士贪婪无比的嘴脸。
12 清 贫
“你们要相信我的话,不要瞎忙吧!我不比 你们国民党当官,个个都有钱,我今天确实是一 个铜板也没有,我们革命不是为着发财!”我再 向他们解释。
“不是为着发财” 与国民党当官的 形成很鲜明的对比。
12 清 贫
等他们确知在我身上搜不出什么的时候,也就 停手不搜了;又在我藏躲地方的周围,低头注目搜 寻了一番,也毫无所得。他们是多么失望啊!
互动课堂
方志敏的“贫”是为什么?
12 清 贫
“长期”“一向”说明方志敏清贫朴素的生 活是经常性的,已经成了他的一种生活习惯。
在这长期的奋斗中,我一向是过着 朴素的生活,从没有奢侈过。
经手的款项,总在数百万元;但为 革命而筹集的金钱,是一点一滴地用之 于革命事业。
“一点一滴”表明他把所有的钱都用 作了革命事业,没有浪费一分一毫。
1语2文清五贫年级 下册
12 清 贫
12 清 贫
方志敏:江西人,我国早期革
命领导人之一,中国共产党江西省组 织创始人之一,闽浙赣革命根据地和 红十军的创造者。由于叛徒的出卖, 方志敏同志被捕,在狱中,写下了 传世之作《清贫》和《可爱的中国》 等,成为教育后代的生动教材 。
12 清 贫
朗读课文 扫清障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