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重构片上系统的系统级设计影印版思维导图
初中生物《人类的生殖和发育》单元教学设计以及思维导图

人类的生殖和发育适用年级八年级所需时间共需4课时,课内共需3课时,课后需1课时主题单元学习概述本章内容是在“绿色开花植物的一生”和“动物的生殖和发育”的基础上安排的,并和它们构成了完整的体系,也是后面学习“生物的遗传和变异”等知识的基础。
本章内容包括“婴儿的诞生”“青春期发育”和“计划生育”三节,中心问题有两个:一是婴儿是如何诞生的;而是青春期发育有哪些突出的特征(包括生理方面和心理方面)。
学生学习有关人类生殖和发育的知识,特别是青春期发育的知识,对于他们健康地成长、生活具有重要的作用。
主题单元规划思维导图主题单元学习目标知识与技能:1.能概述男性、女性生殖系统的结构和功能;2.能描述受精过程和胚胎发育的过程。
3.描述青春期的发育特点。
4、知道我国目前人口状况及控制人口增长的措施。
过程与方法:1、通过课外调查、分析,培养学生独立自主与交流合作相结合的学习方式;2、运用观察的方法,识别有关的插图,培养观察读图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学习真正让学生理解种族的延续是通过生殖系统来完成的,欣赏新生命的诞生,养成尊重事实的科学态度;2、体会父母养育的辛苦,认识生命的宝贵,建立爱惜生命的态度;3、树立正确的伦理观和价值观。
对应课标(说明:学科课程标准对本单元学习的要求)课标要求:1、描述生殖系统的主要结构及功能。
2、描述受精过程及胚胎发育过程。
3、知道我国目前人口状况及控制人口增长的措施。
4、根据青春期心理特点,树立远大理想,培养高尚的道德情操。
5、认同计划生育的基本国策。
主题单元问题设计1、男、女性生殖系统有哪些器官组成及其主要功能?2、受精过程是如何完成的?胚胎发育过程中的营养来自于哪里?3、进入青春期后,你的生理和心理方面发生了哪些变化?4、人口剧增给社会带来了哪些方面的影响?专题划分专题一:婴儿的诞生(2课时)专题二:青春期发育(1 课时)专题三:计划生育(1 课时)其中,专题一作为研究性学习专题一婴儿的诞生所需课时本节课共需2课时专题学习目标(说明:描述学生在本专题学习中所要达到的学习目标,注意与主题单元的学习目标呼应)知识目标:1.能概述男性、女性生殖系统的结构和功能;2.能描述受精过程和胚胎发育的过程。
初中生物《人体内废物的排出》单元教学设计以及思维导图

人体内废物的排出
问题引领:
(1)形成尿液的器官是哪里?
(2)肾脏是由哪些结构组成?
(3)每一个肾单位是又哪些部分组成的?
(4)肾小球的实质是什么“球”?
小组讨论,表达,交流回答以下问题:
(1)比较尿液和血浆中的成分,说出排尿是排出了哪些物质?
(2)比较血浆与肾小囊液中成分含量的差异,说明肾小球和肾小囊壁的作用有什么特点?
(3)比较尿液和肾小囊液中成分的差异,说明肾小管有什么作用?
请同学看一下尿液形成的FLASH。
(多媒体展示FLASH)观看完FLASH,同学们能用语言归纳尿液形成的过程吗?
【活动三】尿液的排出和意义:引导学生观察泌尿系统的图,并阅读教材69页的内容。
问题引领:
(1)肾脏形成尿液在腹腔脊侧,是怎样通过腹腔排到体外的?(2)人的肾脏每时每刻都在形成尿液,也就是说,尿液的形成是连续不断的,而为什么排尿又是间歇的?
(3)排尿有什么样的意义?
1.尿液的排出过程:
2.排尿有什么样的意义:排出废物,调节内环境平衡,维持细胞功能。
《电子工程师必备 九大系统电路识图宝典 第2版 》读书笔记思维导图PPT模板下载

5 五、“我的
500”行动动 态
附录2 化整为零和集零为整电 路分析方法
一、信号的幅度 分解方法
二、交流信号的 频率分解方法
三、音频和音响 电路中频率划分 方法
四、直流与交流 复合信号的分解 方法
六、多级放大器 电路的分解方法
五、直流和交流 电路分解方法
七、电路分析中 的集零为整方法
05
3.11 π 形RC滤波 电路和π 形LC滤 波...
01
3.13 普 通二极管 简易稳压 电路、稳 压二...
02
3.14 典 型串联调 整型稳压 电路详解 及电...
03
3.15 串 联调整型 变形稳压 电路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04
3.16 调 整管变形 电路
06
3.18 直 流电压供 给电路
05
3.17 三 端稳压集 成电路
05
6.5 双 管推挽式 振荡器
06
6.6 集 成运放振 荡器
6.7 晶振构 1
成的振荡器
6.8 555集成 2
电路振荡器
3 6.9 双稳态
电路
4 6.10 单稳态
电路
5 6.11 无稳态
电路多谐振荡 器
第7章 控制系统电路
01
7.1 音 量控制器 电路
02
7.2 音 调控制器 电路大全
03
7.3 立 体声平衡 控制器
附录3 信号回路分析方法
二、电路中产生 电流的条件
一、信号电流回 路分析的目的
三、信号传输线 路
附录4 电子电路图种类和识图 方法
一、3种方框图及 识图方法
二、3种等效电路 图及识图方法
信息技术(3年级下册)8版 三表 最新思维导图 2020

重大版《小学信息技术》第8版信息技术教学设计年级:三年级下册(循环教材)姓名:信息技术课程目标与内容(表一)信息技术课程目标与内容(表二)本册教材知识体系梳理结构图(请老师们选择自己的方式,可以用思维导图,也可以用表格或其他。
)第一单元教材分析第二单元教材分析第三单元教材分析第四单元教材分析第一单元第 1 课课前三分钟一、引入(5分钟)二、新课教学(30分钟)学生课前三分钟展示。
一、引入生:思考。
生回答。
二、新课教学(一)认识记事本(1)自学生:自学(学生在自学的时候,教师巡视)。
生:完成了。
(2)展学小组代表回答。
(二)输入单个汉字(1)互学生:小组合作互学讨论。
生:上机操作。
一、引入师:回顾上节课知识。
师:请同学们打开书,翻到第1页。
师:今天我们来学习“我也学会输单字”。
二、新课教学(一)认识记事本师:自学:课本1-3页。
1)打开记事本。
2)认识“记事本”窗口。
3)认识“保存”按钮。
师:现在请同学们自学。
然后按要求完成。
(解屏)师:完成了吗?师:那么现在请人来说一说?师:请你。
(二)输入单个汉字师:互学:课本4-50页。
1)输入单个汉字的方法。
师:现在小组讨论。
师:小组合作要求,由组长分工,成员之间互帮互助。
师:完成了吗?学习内容及时间学生活动设计(含练习设计)教师引导设计复备三、总结(2分钟)生:完成了。
(2)展学小组:举手。
小组:展示,请其他小组补充。
请其他小组评价。
小组:展示,请其他小组补充。
请其他小组评价。
(三)中文打字练习生:打开金山打字通,中文打字练习,小组合作互帮互助,完成打字练习。
三、总结生:思考本节课学习要点。
生:说本节课的收获。
(可以说自己在方法上的收获,也可以说自己从失败中得到的教训)师:小组派代表展示(PPT展示)师:哪个小组愿意上来展示一下你们小组的合作成果?师:还有哪个小组愿意上来展示?请你们小组。
(三)中文打字练习师:互学,1)打开金山打字通进行文章练习。
三、总结师:谈谈本节课你的收获。
人教版七年级生物学思维导图和知识点

第一单元认识生命第1、2章生命的世界探索生命思维图导航认识生命生物与环境的相互影响考点全解读考点一生物多样性生物多样性包括物种多样性、遗传(基因)多样性、生态系统多样性。
其中物种多样性强调的是生物种类的多种多样,遗传多样性主要强调的是同种生物不同个体的基因不同,当然也包括生物种间的基因不同,生态系统的多样性中要弄清生态系统的组成包括生物因素和非生物因素,地球上有最大的生态系统(生物圈)但没有最小的生态系统。
考点二生物的特征生物有应激性、生长、繁殖、新陈代谢(包括需要营养、能进行呼吸、能够排除体内产生的废物)四个基本特征(其实根据后面所学我们应该知道生物的遗产和变异也是其基本特征),这是我们判断一个物体是不是生物的依据;同时我们还要能够根据具体的情景描述判断属于生物的那个基本特征。
考点三生物与环境的关系生态因素包括生物因素和非生物因素,某个生物的环境指的是除了这个生物外其他的所有生物因素和非生物因素。
非生物因素对生物的影响是一个高频考点,其中的温度、光照、水分、土壤等都是考试的范围,这就要求我们能够认真领悟情景材料(或诗句)的内涵作出正确的选择,生物对环境的影响包括有利的和不利,我们也应该能够分辨出来;生物对环境的适应主要是通过生物的结果特征来适应的。
考点四科学探究的方法实验法是考试的重点,除了熟记实验法的步骤外,我们一定要注意:假设要依据收集到的信息或已经获得的知识作出的较合理;设置实验时应注意:a设置对照实验、b设置单一变量(其它条件不能影响实验对象的正常生活)c实验材料达一定数量(避免偶然性引起的误差);实验现象描述的准确性和结论归纳的正确性(实验结论是对实验现象的分析、归纳和提升)。
第二单元生物体的结构第3、4章细胞生物体的结构层次思维图导航生物体的结构层次考点全解读考点一显微镜的结构与功能显微镜中能够调节视野明暗的有反光镜和遮光器(要使视野变亮,用大光圈、凹面镜、要使视野变暗,用小光圈、平面镜);视野内污点的判断方法是移动玻片、污点动、则污点在玻片上,转动目镜、污点动、则污点在目镜上,如果都不动,污点就在物镜上;由于显微镜呈的像是上下倒置、左右相反的,因此我们要把像还原成物的最简单的方法是把像旋转180°看到的就是物体了;要将标本移至视野中央时,向一个方向移动标本,视野内物像则向相反方向移动,如玻片左移,视野内物像则右移,因此我们只需要把玻片标本向像所在的位置的那个方向移到就能够把像移到视野中央;显微镜的放大倍数是物镜倍数乘以目镜倍数,放大倍数越小视野中看到的视野范围越大、视野越亮,放大倍数越大看到的视野范围越小、视野越暗,所以有:第一次的放大倍数乘以细胞数等于第二次的放大倍数乘以细胞数。
《系统思维》思维导图,带你快速掌握全局思维和整体思维

《系统思维》思维导图,带你快速掌握全局思维和整体思维站在高格局才能走得更远,什么是系统思维?如何进行系统思维?本文将用思维导图的方式,为你解读《系统思维》这本书。
《系统思维》以实用为向导,通过丰富的实例向大家设计并提供可借鉴的操作方法。
越来越多的人都开始注重自己的思维能力培养,系统思维听上去的第一感觉就是很空很大,因为系统总是一个很强大的名词,生态系统,免疫系统,它包含的内容总是很广泛,但也充满着逻辑性,之前在朋友圈看到一个朋友问有没有什么书能提高自己的思维能力,感觉自己思考问题的方式缺少思辨能力很希望自己能够有对做事的全面思考能力,而不是突发奇想,想起什么做什么,能拥有全局观和整体观,能在做事的时候减少一些不必要的麻烦。
思维的重要性也常常体现在做事的条理性,和逻辑性上,拥有系统思维才能更加全面的抓住整体,抓住要害,做事情的时候才会得心应手,灵活采用有效的方法解决问题。
下面我会根据MindMaster思维导图来为大家全面讲解《系统思维》这本书。
(注:本图由MindMaster导图社区用户每日读书绘制)什么是系统思维?思维一般有两层定义:思考的角度和思考的方法,我们听过逻辑思维,创新思维,批判性思维,结构化思维,其中的“思维”指的是思考问题的角度和方法,而系统思维具备了一种拥有全局观和整体观的框架,框架是系统元素的构成和规律,所以系统思维是一种从已有框架中选择、改善,全新构建,来系统思考与表达的思维方式。
它具有整体性,结构性,立体性,综合性,动态性的特点。
用如下思维导图向你展示系统思维的定义:系统思维常应用的场景及方法.1、如何发现问题?发现问题往往是创新的第一步,发现生活中存在的不便利事件就会驱使你向解决问题的一面去进发创造出有意思的产品,众所周知,提出一个好的问题,就意味着问题解决了一半,提问题的技巧还可以发挥人的想象力。
那么如何用系统的思维去发现问题呢?可从准确的描述问题,明确问题的构成要素,探究问题的本质,显性化问题隐含的假设去界定问题。
《职业教育新型活页式 工作手册式 融媒体教材系统设计与开发指南》读书笔记思维导图

模块2 新型活页式、
02 工作手册式、融媒体 教... 模块4 组建开发团队
04 开展新型教材的系统 策...
目录
05 模块5 新型教材结构 与内容设计及其案例 分...
模块7 新型教材评价
07 标准及规划教材申报 要...
模块6 1+X复合模式
06 的课证融通方法与 新...
3 2.3 新型教材
的基本特征与 定义
4 2.4 常用关键
术语的内涵理 解及应用
5
参考文献
模块3 新型教材开发指南及学习 成果设计
3.1 新型教材开发 工作指南
3.2 学习成果内涵 理解与课程学习成果
设...
3.3 学习成果测评 标准与测评方法
参考文献
模块4 组建开发团队开展新型教 材的系统策...
4.1 新型教材分类 选题与编写条件保障
4.2 新型教材设计 的思路
4.3 职业教育专业 类型与确认
4.4 专业群课程体 系与新型教材系统设 计...
4.6 教师在开发新 型教材时的常见问
题及...
4.5 新型教材融媒 体教学资源库系统
设计
参考文献
模块5 新型教材结构与内容设计 及其案例分...
谢谢观看
《 职 业 教 育 新 型 活 最新版读书笔记,下载可以直接修改 页式 工作手册式 融媒体教材系统设 计与开发指南》
思维导图PPT模板
本书关键字分析思维导图
教师
参考文献
职业教育
案例
内容
学习
工作手册
教材
模块
方法 职业院校
理解
设计
内涵
式
信息技术(3年级上册)8版 单元思维导图

师:教师展示PPT,请同学们想一想:信息技术在生活中的运用有哪些?
师:现在请同学们自学。要求做到安安静静。(解屏)
师:自学完成了吗?
师:那么现在请人回答,展说一说信息技术的运用。
师:请你。
学习内容
及时间
学生活动设计
(含练习设计)
教师引导设计
复备
三、总结
(2分钟)
(二)信息技术的发展
3.能够通过与他人合作的方式学习和使用信息技术,学会使用与学生认识水平相符的多媒体资源进行学习。
4.初步学会使用网络获取信息、与他人沟通;能够有意识地利用网络资源进行学习。
5.知道应负责任地使用信息技术系统及软件,养成良好的计算机使用习惯和责任意识。
6.在条件具备的情况下,初步了解计算机程序设计的一些简单知识。
第13周
演示“金山打字通”英文输入。
第14周
介绍网络知识(PPT)。
第15周
演示上网操作。
第16周
介绍如何上网及安全上网(PPT)。
第17周
介绍安全文明上网知识(PPT)。
第18周
演示“金山打字通”打字输入。
第一单元教材分析
单元名称
信息技术基础知识
总课时
2课时
单元教材解读
本单元包括“信息技术大世界”、“走进计算机乐园”两课,本单元介绍了信息技术在现代社会中的应用以及计算机组成部分,还有正确开机、关机的方法。
2.掌握正确开机、关机的方法,初识桌面。
3.熟悉信息技术课堂要求,培养学生良好的课堂习惯。
教学
重难点
重点:认识计算机的主要组成部分;掌握正确开机、关机的方法。
难点:培养学生良好的课堂习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