米芾书法欣赏
米芾

米芾初学书法是由唐入手,只不过是米芾在深入地临学唐人书法之后,对唐代的书法进行反思,发现颜真卿、 柳公权、褚遂良等唐人书法受楷书法度的过分约束,书法的“趣”的审美趣味无法体现出来,才开始产生批唐意 识。米芾书论《海岳名言》中对唐人书法评论中看出:“欧、虞、褚、柳、颜皆一笔书也。安排费工,......
米芾雅好奇石,留下过“米颠拜石”的典故。作为书画家,他还特别喜欢罗致名砚和各种文房佳器。历代名 家的书画精品当然更不肯放过。凡经他收藏、品题之物,无不身价倍增。
新华网:米芾一生官阶不高,这与他不善官场逢迎,又为人清高有关。米芾是一个有真才实学的人,不善官 场逢迎。使他赢得了很多的时间和精力来玩石赏砚钻研书画艺术,对书画艺术的追求到了如痴如醉的境地,他在 别人眼里与众不同,不入凡俗的个性和怪癖,也许正是他成功的基石。他曾自作诗一首:“柴几延毛子,明窗馆 墨卿,功名皆一戏,未觉负平生。”他就是这样一个把书画艺术看得高于一切的恃才傲物人。
南渡后,张孝祥、吴琚、范成大、张即之、赵孟坚等先后取法米书,颇有成就。南宋孝宗、宁宗时代的吴琚, 字居父,居云壑居士,高宗宪圣皇后的侄子,太守郡王吴益之子。官至镇安军节度使,判建康府兼留守。《书史 会要》评他:“字划类米芾,而峻峭过之。”《容台别集》也有记载 。其专学米芾书法,是公认的学米高手, 他的精品几乎可以与米芾书法乱真。其用笔侧锋居多,锋芒较露,强调轻重对比,行笔轻捷。由于皇帝的推崇, 米书在民间也大受欢迎。米芾的影响不仅限于南宋,与南宋对垒的金朝,也盛行米书,代表者为米芾之甥王庭筠。 其书法和枯木竹石学米芾,重视笔墨情趣,不为成法所囿,上逼古人。王庭筠是米芾书法的追随者,研习米字又 取法晋唐,为世人所称道。他的书法深得米芾风格,气度不凡,但锋芒稍微险敛,结构趋于端稳,气息平和舒 缓。
北宋四大书法家之米芾

纸本,行书,纵30.3厘米,横189.5厘米。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将之苕溪戏作呈诸友诗卷》
《临沂使君帖 》
《珊瑚帖》
书法成就
❖米芾的书法在宋四家中,列苏东坡和黄庭坚之后,蔡襄之前。然如果不论苏东坡一代文 宗的地位和黄庭坚作为江西诗派的领袖的影响,但就书法一门艺术而言,米芾传统功力 最为深厚,尤其是行书,实出二者之右。 ❖ 明代董其昌《画禅室随笔》谓:“吾尝评米字,以为宋朝第一,毕竟出于东坡之上 。即米颠书自率更得之,晚年一变,有冰寒于水之奇。”皇帝的询问书法,米芾自称自 己是“刷字”,明里自谦而实点到精要之处,”刷字",体现他用笔迅疾而劲健,尽兴尽 势尽力。,"刷"这一个字正将米字的神采活脱脱地表现出来,无怪乎苏东坡说:"米书超 逸入神。 ❖“米芾的书法影响深远,尤在明末,学者甚众,像文徵明、祝允明、陈淳、徐渭、王觉 斯、傅山这样的大家也莫不从米子中取一"心经",这种影响一直延续到现在。 ❖米芾除书法达到极高的水准外,其书论也颇多。著有《书史》、《海岳名言》、《宝章 待访录》、《评字帖》等。显示了他卓越的胆识和精到的鉴赏力,对前人多有讥贬,然 决不因袭古人语,为历代书家所重,但过头话也不少,诮颜柳、贬旭素,苛刻求疵。
作品赏析 之《虹县诗卷》
❖虹县诗卷 ❖《虹县诗卷》系米芾撰、书的两首七言诗的大字行书法帖。纸本墨迹 卷,共37行,每行2、3字不等。米芾传世作品中,大字书法很少,大 字也非米芾所长,米芾尝自称其书为“刷字”,这一点在他的大字中 表现得比较明显。该帖轻重缓急,节奏感极强,用墨则干湿浓淡,浑 然一体,得天成之趣。如起首“虹县旧题云快霁一天清淑”11字,一 气呵成,笔虽干而不散。帖后有金大定13年刘仲游跋。今有影印本行 世。 ❖此卷为米芾途经风光明媚的虹县(今安徽泗县)时,挥毫写就的自作 诗。米芾的大字行书传世极少,而这件又是其最晚年的大字代表作, 因而十分珍贵。 ❖多景楼诗册
米芾蜀素帖赏析

米芾蜀素帖赏析
米芾蜀素帖是中国书法史上一部重要的艺术作品,以其独特的风格和卓越的技法而闻名于世。
本文将对米芾蜀素帖进行赏析,从其艺术特点、文化底蕴以及影响等方面进行探讨。
首先,米芾蜀素帖的艺术特点令人难以忽视。
在书法风格上,米芾以其独特的自由笔法脱颖而出。
他弃传统规范,大胆运用骨法和皴法,使得字体线条流动自然,形成了独有的韵味。
米芾笔锋自如,用笔大胆奔放,他的字体不拘泥于规则,而是追求自由表现,给人一种直击人心的感受。
蜀素帖中的每一个字都散发着无穷的生命力,令人为之倾倒。
其次,米芾蜀素帖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底蕴。
蜀素帖是米芾晚年的作品,其内容以赞颂蜀地的山水名胜为主。
他以儒、释、道三家的经典诗句为题材,充分展示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
米芾善于运用诗词和有象文字结合,以寥寥数笔勾勒出大自然的神韵。
在作品中,不仅有塑造自然景观的功力,更有对国家民族的深情厚意,彰显了一代书法大师的学识和境界。
最后,米芾蜀素帖对后世的影响不可忽视。
他的独特艺术风格,打破了传统的书法规则束缚,为后来的书法作品开辟了新的方向。
米芾的笔法灵动洒脱,给人以强烈的感染力,对后世书法创作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
他将书法推向了一个新的高度,为后代艺术家提供了宝贵的启示和借鉴。
综上所述,米芾蜀素帖是一部令人叹为观止的艺术作品,其独特的艺术特点、丰富的文化底蕴以及深远的影响都令人肃然起敬。
通过赏析米芾蜀素帖,我们更能够欣赏和理解中国书法的魅力,体验到艺术给人们带来的美好和力量。
米芾书法全集欣赏赶紧收藏

米芾(1051-1107),初名黻,后改芾,字元章,自署姓名米或为芊,湖北襄阳人,时人号海岳外史,又号鬻熊后人、火正后人。
北宋书法家、画家、书画理论家,与蔡襄、苏轼、黄庭坚合称“宋四家”。
米芾书法,稳不俗、险不怪、老不枯、润不肥。
他即要求在变化中达到统一,又把裹与藏、肥与瘦、疏与密、简与繁等对立因素融合起来。
章法上,重视整体气韵,兼顾细节的完美,成竹在胸,书写过程中随遇而变,独出机巧。
而如此妙境,则在米芾手札中体现的淋漓尽致。
《临沂使君帖》纵31.4厘米,横25.1厘米释文:芾顿首。
戎帖一、薛帖五上纳,阴郁,为况如何?芾顿首。
临沂使君麾下。
《伯允帖》纵27.8厘米,横39.8厘米释文:十一月廿五日。
芾顿首启。
辱教。
天下第一者。
恐失了眼目。
但怵以相知。
难却尔。
区区思仰不尽言。
同官行。
奉数字。
草草。
芾顿首。
伯充台坐。
《清和帖》纵28.3厘米,横38.5厘米释文:芾启。
久违倾仰,夏序清和,起居何如?衰年趋召,不得久留,伏惟珍爱。
米一斛,将微意,轻鲜悚仄。
馀惟加爱、加爱。
芾顿首。
窦先生侍右。
《值雨帖》纵25.6厘米,横38.6厘米释文:芾顿首。
早拜见。
值雨。
草草。
不知轴议何者为如法。
可换更告批及。
今且驰纳。
芾皇(惶)恐顿首。
伯充防御台坐。
庭下石如何去里。
去住不过数日也。
《竹前槐后帖》纵29.5厘米,横31.5厘米释文:芾非才当剧,咫尺音敬缺然,比想庆侍,为道增胜,小诗因以奉寄。
希声吾英友。
芾上。
竹前槐后午阴繁,壶领华胥屡往还。
雅兴欲为十客具,人和端使一身闲。
《箧中帖》纵28.4厘米,横39.5厘米释文:芾箧中怀素帖如何。
乃长安李氏之物。
王起部、薛道祖一见。
便惊云。
自李归黄氏者也。
芾购于任道家。
一年扬州送酒百馀尊。
其他不论。
帖公亦尝见也。
如许。
即并驰上。
研山明日归也。
更乞一言。
芾顿首再拜。
景文隰公阁下。
《盛制帖》纵27.4厘米,横32.4厘米释文:盛制珍藏,荣感。
日夕为相识拉出,遂未得前见。
寒光之作,固所愿也。
米芾经典代表作欣赏

米芾经典代表作欣赏米芾简介:米芾,字元章,号鹿门居士、襄阳漫士、海岳外史,北宋着名大书画家,鉴藏家。
祖籍太原,后迁居襄阳,人称“米襄阳”。
宣和年间为徽宗赵佶召为书画学博士。
米芾能诗擅文,书画尤具功力。
篆、隶、行、草、楷各体皆能,行草造诣尤高。
芾自云学过各家各派,但从其作品观之,得王献之、释智永二家最多。
其书淋漓痛快,隽雅奇变,晚年书艺更达至炉火纯青之境。
与苏轼、黄庭坚、蔡襄合称“宋四家”。
米芾着有《书史》、《画史》、《海岳名言》等,对前人多有讥贬,然决不因袭古人语,为历代书家所重。
米芾传世墨迹主要有《苕溪诗卷》、《蜀素帖》、《方圆庵记》、《天马赋》等,而翰札小品尤多。
苏轼称米芾书法“风樯阵马,沉着痛快,当与钟王并行,非但不愧而已。
”黄山谷称米芾书法:“如快剑(石斤)阵,强弩射千里,所挡穿彻。
书家笔势,亦穷于此。
”同为“宋四家”的苏轼、黄山谷对米芾有如此高的评价,可谓推崇备至了。
《宋史》称米芾书法:“沉着飞翥,得王献之笔意,尤工临移,至乱真不可辨……”《宣和书谱》则说:“书学羲之,诗追李白,篆宗史镏,隶法师宜官。
晚年出入规矩,自谓‘善书者只一笔,我独有四面’。
寸纸数字,人争售之,以为珍玩。
”米芾和他的书画艺术风格:米芾,北宋着名的书画家,他的书法极富天真率意的特性,他的艺术道路又不同于苏东坡、黄庭坚等人的求意,而是能集古出新,他开辟了宋代尚意书风的另一条道路,对后世有深远影响。
米芾(1051—1107),初名黻,字元章,号襄阳漫士,海岳外史,鹿门居士,无碍居士,家居道士等,湖北襄阳(今襄樊)人,居徙居润州(今江苏镇江),人又称“米南宫”。
宣和年间,因书画方面成就得蔡京推荐,召为书画学博士。
他一生没有担任重要的官职,一方面因为他不曾参加过科举,另一方面也因为他颠狂的个性和怪诞的举止使朝廷不能授以重任。
他的“颠狂”是闻名遐迩的,故人又称他“米颠”。
据《宋史》卷四百四十四《文苑六·米芾传》载:“(米芾)冠服效唐人,风神萧散,音吐清畅,所至人聚视之。
米芾书法八面出锋解析

米芾书法八面出锋解析米芾(1051年-1107年),字子昂,号米南宫,北宋时期著名的书法家、画家、文学家。
他以“八面出锋”而闻名于世,被誉为北宋时期最有个性和创造力的书法家之一。
本文将对米芾书法的特点、风格以及其影响进行全面详细的解析。
一. 米芾书法的特点与风格米芾的书法作品在当时可以说是独树一帜,具有鲜明的个人风格和独特的艺术表现力。
以下是米芾书法的几个主要特点:1. 线条豪放有力米芾笔下的线条豪放有力,富有张力和冲击力。
他善于运用浓墨重彩,笔触挺拔有力,给人一种气势磅礴之感。
他的字体骨韵雄浑,线条流畅自然,更显得大气磅礴。
2. 构图独特多变米芾擅长构图独特多变,在布局上常常突破传统限制,采用不同的形式和风格。
他喜欢将字体排列得错落有致,创造出一种独特的空间感。
同时,他还善于利用画面上的空白部分,使字与字之间、字与画之间产生一种有机的联系和对比。
3. 神韵蕴藉米芾的书法作品充满了神韵和蕴藉。
他笔下的字体虽然豪放有力,但又不失秀丽之态。
通过运用不同的笔法和墨色变化,他能够表现出文字所代表的含义和情感,给人以深远的思考。
4. 情感丰富多样米芾书法作品中表达了丰富多样的情感。
有时他笔下的字体激昂雄浑,表现出豪迈之情;有时则柔婉细腻,展示出温柔之意。
无论是哀婉、悲凉还是喜悦、欢快,米芾都能够通过书法作品生动地传递给观者。
二. 米芾书法对后世影响米芾书法风格独特、个性鲜明,在当时就备受赞誉,并且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1. 开创个性化书法风格米芾以其个性化的书法风格开创了新的艺术方向。
他不拘泥于传统规范,大胆创新,将自己独特的艺术观念融入到书法中。
这种个性化的书法风格对后世书法家产生了积极的启发和影响,促进了中国书法艺术的发展。
2. 影响后世名家米芾的书法作品对后世许多著名书法家产生了深远影响。
例如明代文徵明、清代郑板桥等,都受到了米芾书法的启发和影响,他们在创作中吸收了米芾书法的精髓,形成了自己独特的风格。
宋四家之一米芾行书欣赏

清代雍正年间,被书画鉴赏家、四川成都知府于腾收藏。及至近代,令 人慨叹,竟流落日本。
目录幻灯片 2
17
2002年3月,中贸圣佳国际拍卖有限公司从从日本征集到《研山
铭》。国家文物局了解到这一情况后,组织专家依法对《研山铭》进行
了鉴定、评估。专家们一致认为此件确属米芾真迹,并建议文物部门与
拍卖公司协商,由国家优先购买。 2002年12月6日国家文物局在拍卖会
《苕溪帖》:纵30.3厘米,横189.5厘米。全卷35行,共394字, 末署年款“元戊辰八月八日作”,作于宋哲宗元佑三年戊辰(公元1088 年),时米芾38岁。所书为自撰诗,共6首。卷前引首有“米南宫诗翰” 五篆字。卷末有其子米友仁跋:“右呈诸友等诗,先臣芾真足迹,臣米 友仁鉴定恭跋。”后纸另有明李东阳跋。 《苕溪诗》是米芾行书的重要代表作品。此帖是以米芾游苕溪时的 诗作书写。开首有句“将之苕溪戏作呈诸友,襄阳漫仕黻”。此帖是米芾 经意之作, 全卷书风挥洒自如,痛快淋漓,变化有致,逸趣盎然,反
“乌丝栏”起源于何时已无法考证。从晋朝大书法家王羲之的《兰亭 序》写在“乌丝栏”上我们可以得知,在距今1600多年的魏晋时期就已经 有了“乌丝栏”的线笺。相传唐代女诗人薛涛喜欢用画有“乌丝栏”的松花 笺,并改其尺幅,染色成各色小彩笺写诗,深得文人学士的青睐,后被
目录幻灯片 2
8
称为“薛涛笺”,并广为流传。在古代,“乌丝栏”笺纸一般都是小幅
快”;另一方面,米芾又独创山水画中的“米家云山”之法,善以“模糊”的
笔墨作云雾迷漫的江南景色,用大小错落的浓墨、焦墨、横点、点簇来
再现层层山头,世称“米点”。为后世许多画家所倾慕,争相仿效。他的
儿子米友仁,留世作品较多,使这种画风得以延续,致使“文人画”风上
米芾书法鉴赏(上卷)

米芾书法鉴賞(上卷)宋米芾《跋殷令名碑帖》行书<此帖线条优美、笔法精巧,在秀丽、清雅中有一种律动性。
给人以十分儒雅可爱的感觉。
>宋米芾《拜中岳命诗帖》行书<素笺纸本,纵29.3cm横101.8cm。
此作是米芾著名的行书作品之一。
卷首署“拜中岳命作”五字,卷前引首为清高宗弘历(乾隆)题“南宫逸翰”四大字,卷后有元代倪瓒跋。
此帖行笔已向外拓,字形宽绰,散朗多姿,取众家之长而自出新意。
章法疏落,行距较宽,但笔法穷极精密,转换多姿,有放纵倾侧之态。
他的悬手书是自幼写壁练就的,所以才能如此颐指气使,纵横如意。
此时米芾的书法已完全成熟,笔法清劲,结构稍见谲宕,较之其晚年的纵逸丰肥,尤显刻意,是米芾的精进之作。
>宋米芾《伯充帖》行草书<纸本。
信札一则。
约书于北宋哲宗绍圣四年(1097)十一月二十五日。
纵27.8厘米,横39.8厘米。
释文:十一月廿五日。
芾顿首启。
辱教。
天下第一者。
恐失了眼目。
但怵以相知。
难却尔。
区区思仰不尽言。
同官行。
奉数字。
草草。
芾顿首伯充台坐。
>宋米芾《捕蝗帖》行书<此帖风格与米芾一般书作有些不同。
该作笔画较为粗犷恣肆,形成险中有稳、拙中见巧的重要特色。
>宋米芾《草书四帖》草书<是米芾草书佳作之一。
米芾平生属意于行书,于草书并非专攻,但他对草书却有自己独到的见解,认为草书应师法晋人。
所以米芾所作的草书尽是上追晋人遗规,字字独立,取法古淡沉着,不以缠绕为能事,点画高古,在北宋时期的小草中属于上乘之作。
《元日帖》《吾友帖》《海岱帖》《中秋、目穷合帖》合装而成,故称《草书四帖》,又可称《草书五帖》。
学米芾加微信shufayi01咨询>宋米芾《道林诗帖》行书<纸本。
纵30.l厘米,横42.8厘米。
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鉴藏印记:“采秀堂”(朱文)、“紫芝堂印”(朱文)、“赵礼用观”(朱文)、“吴郡董宜阳印”(白文)、“全卿”(朱文半印)、“真赏”(朱文半印)等。
此帖运笔如刷,笔力遒劲,结态造势宽展肥美,为米氏之精品。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米 芾 陈 揽 帖
米 芾
丹 阳 贴
米 芾 戏 成 诗 帖 1
米 芾 戏 成 诗 帖 2
米 芾 法 华 台 诗 帖
米 芾 焚 香 帖
米 芾
贺 铸 帖
米 芾
贺 铸 帖 2
米 芾
惠 柑 帖
米 芾
临 沂 使 君 帖
米 芾
珊 瑚 帖
米 芾
叔 晦 帖
米 芾
岁 丰 帖
米 芾
逃 暑 帖
米 芾 提 刑 殿 院 帖
米 芾
張 都 大 帖
致 希 声 吾 英 友 尺 牍 并 七 言 诗
米芾 王略帖赞
米芾 新恩帖
米芾 张季明帖
米芾 知府帖
米芾 致伯修老兄尺牍
米芾 中秋诗帖
米芾 紫金研帖
研山铭
米芾 拜中岳命作
米芾 淡墨秋山诗帖
米芾 道林诗帖
米芾 粮院帖
米芾 清和帖
米芾 王略帖赞
米芾 彦和帖
米芾 元日帖
米芾 致伯修老兄尺牍
公 议 帖
韩 马 帖
米 芾 跋 苏 东 坡 木 石 图
米芾书法欣赏
2014年6月7日整理
目录 一、蜀素帖 二、苕溪诗卷 三、杂贴
一、蜀素帖
二、苕溪诗卷
三、杂帖
复官帖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米芾 跋褚遂良摹兰亭序
米芾 褚临黄绢本兰亭序跋赞
米芾 德忱帖
米芾 甘露帖
米芾 晋纸帖
米芾 来戏帖
米芾 论草书帖
米芾 箧中帖
米芾 三吴帖
米芾 适意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