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菇栽培技术样本

合集下载

食用菌平菇栽培技术

食用菌平菇栽培技术

食用菌平菇栽培技术平菇是一种常见的食用菌类食材,它具有丰富的营养价值和独特的口感,因此备受喜爱。

平菇的栽培技术相对较为简单,但需要注意一些关键的因素,以确保丰收和质量。

本文将详细介绍食用菌平菇栽培技术。

一、准备工作1、选址平菇栽培的选址至关重要。

选择通风良好、充足阳光的地方,最好是离城市或工业区较远,以避免污染。

土壤应为疏松、排水良好的壤土。

2、培养基平菇的培养基主要由蘑菇菌丝体生长所需的材料构成。

一般使用的培养基材料包括稻草、秸秆、麦麸、牛粪等。

这些材料需要进行充分的消毒和混合,以确保无害菌的生长。

二、育种1、菌种选择选择高质量的平菇菌种非常重要。

菌种应来自健康的蘑菇,最好是购买来自可靠供应商的种子菌丝体。

在接种时要保持清洁,避免任何污染。

2、接种方法平菇的接种方法通常有两种:混合接种和块状接种。

混合接种是将培养基和菌丝体均匀混合,然后填充到菇床中。

块状接种则是将培养好的培养基切割成块状,然后将菌丝体插入块中。

三、栽培1、温度和湿度平菇适宜生长的温度范围为15°C至24°C,最适温度为20°C。

相对湿度应保持在85%至90%之间。

为了控制温度和湿度,通常需要使用温湿度控制设备。

2、光照平菇不需要直接阳光,但需要一定的光照。

通常可以通过人工灯光来提供足够的光照,每天12小时的照明时间足以满足需求。

3、通风良好的通风对平菇的生长至关重要。

保持适当的通风可以防止二氧化碳积聚,促进氧气供应,有助于蘑菇的生长和发育。

四、管理和维护1、水分管理平菇需要适度的水分来保持培养基的湿度。

保持培养基表面微湿,但不要使其过于湿润。

定期喷水以保持湿度。

2、病虫害防治定期检查平菇床是否出现病虫害,如褐腐病、蓟马等。

采取适当的防治措施,如喷洒杀虫剂或更换受害的培养基。

五、收获和储存1、收获时机平菇通常在子实体形成后7至10天内开始收获。

子实体的帽子应完全展开但还未开始散落孢子。

2、收获方法使用干净的手或小刀轻轻扭转或切割子实体,以避免破坏培养基。

平菇栽培技术

平菇栽培技术

平菇栽培技术平菇栽培技术一、概述平菇又名侧耳、糙皮侧耳、蚝菇、黑牡丹菇,台湾又称秀珍菇,是种相当常见的灰色食用菇。

平菇含有丰富的蛋白质,维生素和糖,即是一种美味菜肴,每百克于品含蛋白质20—23 克,而且氨基酸成分种类齐全,矿物质含量十分丰富。

平菇中的蛋白多糖体对癌细胞有很强的抑制作用,能增强机体兔疫功能。

常吃平菇可增强人的体质,减少血液中胆固醇含量。

不仅能起到改善人体的新陈代谢,调节植物神经的作用,而且对减少人体血清胆固醇、降低血压和防治肝炎、胃溃疡。

十二指肠溃疡、高血压等有明显的效果。

另外,对预防癌症、调节妇女更年期综合症、改善人体新陈代谢、增强体质都有一定的好处。

由于平菇的生理抗性较强、适应性较广,一年四季均可栽培,而且,其生物学效率是食用菌中最高的品种,故而得到了广大菇农的欢迎,尤其初学食用菌技术者,几乎无一例外的把平菇作为技术练兵的对象。

平菇发展之所以这样迅速,是因为它具有好多优点。

(1)营养价值高:平菇肉质肥厚,蛋白质含量高,含有18种氨基酸、多种维生素和微量元素,其中8种氨基酸是人体生理活动所必需的。

如经常食用平菇,可以减少人体胆固醇含量,降低血压。

有些资料介绍,还有防癌、抗癌的功效。

(2)适应性很强:平菇生命力旺盛,到处可以种植。

不论是欧洲、美洲、澳大利亚、日本、印度都有分布。

我国1975年以萌沈阳农学院就推广平菇栽培,到1978年全国才初具规模栽培。

从上海、云南、福建、四川、湖南、湖北、江西、浙江、山西、河北直到东北地区从秋末至冬春,甚至初夏都可生产,目萌以陕西、河北、山东、江苏、河南、贵州利用防空洞栽培非常盛行。

阳畦栽培,部分省已具相当模。

(3)原料来源广泛,生长周期较短,生物效率高:目萌除了用长段木、短段木或树枝进行人工栽培外,也可以利用工业、农业、林业产品的下角料~~麦秆、稻草、玉米芯、棉籽壳、甘蔗渣、木屑等生料或熟料进行大规模工厂式生产。

不但原料来源非常广泛,而且经济效益很高。

平菇栽培技术(一)2024

平菇栽培技术(一)2024

平菇栽培技术(一)引言:平菇是一种常见的菇类,具有丰富的蛋白质、维生素和微量元素,受到市场的广泛关注。

为了帮助农民朋友更好地了解和掌握平菇的栽培技术,本文将介绍平菇栽培技术的一些基本知识和注意事项。

正文:一、土壤准备1.选择富含有机质和养分的土壤作为平菇的生长基质。

2.平菇对土壤的pH值偏好在6.5-7之间,因此需要进行土壤调节。

3.在土壤中添加适量的腐熟有机肥料,提高土壤的肥力。

二、菇种选择与培育1.选择优质的平菇菇种,尽量选择耐病、高产的品种。

2.在培育平菇之前,先进行培养基的制备,包括玉米秸秆、豆秸等材料的处理和消毒。

3.将培养基装填入菇袋内,然后接种菇种,并密封包装。

三、菇房建设与管理1.选择建在光照良好、通风良好的地方建菇房。

2.在菇房内设置适当的温湿度控制设备,保持适宜的生长环境。

3.定期对菇房进行清洁和消毒,防止病菌滋生。

四、日常管理与病虫害防治1.保证菇房内的适宜温湿度,通风要合理,防止发生腐烂等问题。

2.定期给予足够的光照,并进行补充饲料和水分。

3.设置防虫设施,定期检查并采取相应的防治措施。

五、收获与保存1.根据平菇的生长情况,选择适当的收获时间。

2.用剪刀将菇头剪下,注意保持整洁。

3.在收获完毕后,及时将菇体处理妥善并存储在适宜的环境中。

总结:通过正确的土壤准备、菇种选择与培育、菇房建设与管理、日常管理与病虫害防治以及收获与保存等措施,农民朋友们可以有效地培育出优质的平菇。

在栽培过程中要注意每个环节的细节,并严格遵守科学的管理方法,以提高平菇的产量和质量。

希望本文对您有所帮助!。

平菇的种植技术

平菇的种植技术

平菇的种植技术用玉米芯代替棉籽皮做主料来栽培平菇,成本低,效益高。

下面是店铺精心为你整理的平菇的种植技术,一起来看看。

平菇的种植技术(1)玉米芯的处理。

将玉米芯粉碎至花生粒大小,然后用3%~5%的石灰水拌料,直到拌透拌匀,接着添加2%的过磷酸钙、2%石膏、0. 5的尿素、0.1%克霉王(或其他)、1%食盐,拌匀,使料水保持在1:1~1.4。

(2)建堆发酵。

拌匀后堆成宽1.5~1.8米,高0.8米的长堆,堆的两边用木棍在堆肩打两排孔,孔距0.6~1米,上覆薄膜以保温,堆底留空隙,以通风。

当堆内15厘米处温度达到65℃以上时保持一昼夜,然后翻堆,上翻下,里翻外,如此共翻3次,然后摊开散温。

(3)接种发菌。

选用适宜优质三级种。

出菇袋规格一般为22厘米×45~50厘米的聚乙烯筒袋,采用三层料四层种的层播法,菌种量在15%左右。

(4)出菇管理。

可采用立墙或覆土栽培方法。

当采收1潮菇应及时补施营养液:5%~10%黄豆浸出液等。

一般可采收3~4潮。

生物学效率可达100%~150%。

夏季反季节种植平菇技术近几年来,随着我国食用菌反季节的栽培的发展和受经济效益的驱动,在夏季进行平菇生产成为菇农增加效益的途径之一。

但是,由于夏季温度高,病虫害严重,对缺少栽培经验的栽培户来说,还是有一定的难度。

下面把夏季种植平菇的几个关键环节总结如下:(1)选种。

这是夏季种菇的前提。

菌株要求抗高温、耐旱、耐湿、抗杂的品种。

如高平1号、夏王40、江都71、夏优1号等。

(2)拌料、发醇、装袋与发菌。

配方中的辅料应少加有机氮,不能加尿素。

石灰以5%~8%为宜,并加入0.1的多菌灵或克霉王,但要注意不能与石灰同时加入,应先加入石灰粉。

含水量要比其他季节少。

发酵期适当缩短。

进行高碱处理,装袋前培养料PH保持在8以上。

栽培用的塑料袋规格要小一些。

加大播种量,增加播种层数。

装好袋后在有菌种处用铁钉打眼,并从菌袋中间用小手指粗木棒打一孔,加快发菌速度。

平菇种植技术

平菇种植技术

平菇种植技术平菇高蛋白,低脂肪且含有丰富的维生素。

那么平菇应该怎么种植呢?下面是店铺精心为你整理的平菇种植技术,一起来看看。

平菇种植技术1、平菇常用栽培配方代料栽培平菇的原料很多,有棉籽壳、玉米芯、锯木屑、稻草、麦草等,其中以棉籽壳为最好,各地可因地制宜选用。

不管选择何种原料,要求培养料必须新鲜、干燥、无霉变。

配方一:棉籽皮93%,尿素0.3%~0.5%,过磷酸钙1%,草木灰1%~2%,石灰2%~3%。

配方二:玉米芯48%,棉籽皮40%,棉籽饼粉4%~5%,过磷酸钙1%,草木灰1%~2%,尿素0.3%~0.5%,石灰2%~3%。

2、配料与发酵按比例称取培养料;将主料和不溶于水的辅料搅拌均匀;将可溶物质配制成水溶液,逐步加入,混匀。

根据培养料物质的性状,调节到合适的含水量。

(注意水分不能一次加完,要分批加,尤其是不能过量。

)(1)配料以上各组配方可按料水比1:1.2~1.3加水拌料,调至含水量60%左右和pH值7.5~8。

(2)堆积发酵选向阳地势高燥地方,培养料加pH9~10石灰水拌料,含水量达65% ~70%。

拌匀后按每平方米堆料50公斤,料量少,宜堆成圆形堆,有利升温发酵;料量大,可堆成长条形堆。

因麦秸等有弹性应压实,其他应根据情况压实。

然后用直径2~3厘米的木棍每隔0.5米距离打一孔洞至底部,以利通气。

为通气良好,铺料时底部放两根竹杆,上面两侧打孔时与底部竹杆交叉,堆好后撒出底部竹杆,然后覆盖塑料薄膜保温、保湿使之发酵。

经1~3天料温升至50-60℃,经24小时翻堆一次。

翻堆时要注意将外层料翻入料内,内层翻到外层,上层翻到下层,下层翻到上层,内外上下调整位置,以便保持温度一致,承受压力一致,有利菌丝生长均匀、整齐,再按原法堆好。

当温度再次升至50℃~60℃,经24小时发酵完毕,料发好后质地柔软酥松,用手一拉即断,清香、不酸臭、茶褐色。

3、装袋接种(1)塑料袋规格与装料量:气温低时宜用长而宽塑料筒,装料量相对大,装料袋应以宽23厘米,长40-45厘米为宜,装干料0.7~0.8公斤。

平菇栽培技术

平菇栽培技术

平菇栽培技术平菇栽培技术(上)一、选址平菇是一种适宜在温度较为稳定、空气湿度较高的地方生长的食用菌,因此,在选址时应当注意以下几点:1. 选取光线适宜的场所。

平菇生长需要一定的光线条件,但过于强烈或过于弱化的光线都对其生长不利。

最好选取光线较为适中、自然光充足的场所。

2. 选取通风条件良好的场所。

平菇的生长需要充足的氧气,同时也需要有充足的新鲜空气进行交换,因此,在选址时应当选取通风条件良好的场所。

3. 选取空气湿度较高的场所。

平菇需要一定的空气湿度才能够正常生长,因此,在选址时应当选取空气湿度较高的场所。

4. 选取有水源的场所。

平菇生长需要充足的水分,因此,在选址时应当选取有水源的场所。

二、器材材料1. 菌包:以稻草为原料的平菇菌包为佳;2. 培养瓶:采用直径为 9cm,高度为 23cm 的培养瓶;3. 灌装机:自动灌装机即可;4. 种植基质:以玉米秸秆为主要原材料的菌床为适宜。

三、菌包准备1. 将菌包浸泡水中,将浸泡 12 小时后倒出水分;2. 在适温室中进行预液化处理,处理时间一般为 2 天;3. 液化后,将菌包放在垂直的位置上,每小时翻一次,充分搅动,以保证纤维素的快速分解。

四、菌种接种1. 在适温室中进行接种处理,处理时间为 14 至 16 天;2. 接种前,应将玉米秸秆切碎,提高其湿度,并将其用草绳捆好成一捆;3. 在接种时,应当将发霉的种芽霉去掉,保留未发霉的种芽霉;4. 在接种时,应当将菌体均布在 1~2mm 的位置上,以便菌体均匀生长。

五、菌床管理1. 手动灌溉:每天进行 1~2 次的灌溉,保持菌床水分充足;2. 通风:在室内进行 2~3 次通风,以确保通风良好;3. 清洁:清除枯萎的菌梗和菌皮。

六、采摘及加工平菇的采摘时间为子实体形成后 20 天左右,采摘后应快速进行处理。

平菇也可以腌成咸菜、晒干等方式进行加工。

平菇栽培技术(下)一、菌种选用平菇的菌种选用很重要,选用质量好的菌种能够极大地影响生长周期和产量。

平菇生料栽培技术(2023最新版)

平菇生料栽培技术(2023最新版)

平菇生料栽培技术平菇生料栽培技术一、引言平菇生料栽培技术是一种高效、可持续发展的农业生产方式。

本文将介绍平菇生料栽培的详细步骤及注意事项。

二、材料准备⒈菇袋:选择适合平菇生长的菇袋,尺寸约为40cm长,15cm 宽。

⒉菇种:选择健康无病虫害的平菇菌种。

⒊培养基:选用适合平菇生长的基材如玉米秸秆、麦秸秆、木屑等。

⒋消毒剂:用于对菌种、菇床等进行消毒处理。

⒌手套、口罩、工作服等个人防护用品。

三、菌袋灌装⒈将培养基材填入菇袋中,每袋约填满2/3,留下空气流通的空间。

⒉在袋中均匀撒播菌种,注意保持适当的湿度和温度。

四、菌袋培养⒈将灌装好的菌袋放置在适当的环境中,保持适宜的温度和湿度。

⒉定期检查菌袋内部的湿度和菌丝生长情况,并进行必要的调整和处理。

五、菇床整理⒈在栽培基地选择适宜的地块,并进行除草、平整等工作。

⒉对床面进行消毒处理,保证床面无病虫害,有利于平菇的健康生长。

六、菇袋栽培⒈将培养好的菌袋放置在菇床上,注意保持菇袋与菇床的接触面。

⒉定期检查菌袋内的湿度和菌丝生长情况,确保菌袋内环境适宜。

七、病虫害管理⒈定期巡视菇床,发现有害生物迹象及时进行综合治理。

⒉如发生病虫害,可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防治措施。

八、采收与贮存⒈根据平菇的生长情况,确定最佳采收时间。

⒉采摘菇头完整、菌褶未展开的平菇,注意不要损坏菌蒂。

⒊采摘后及时进行初步处理,并储存于适宜的环境中。

九、附件本文档附带的附件包括图片、表格、图表等,详见附件部分。

十、法律名词及注释⒈农业生产法:农业生产的管理制度和规定。

⒉病虫害防治条例:对农业病虫害防治的法律法规规定。

平菇栽培技术

平菇栽培技术
○ 培,撒播菌种,菌砖长0.7米,宽0.4米,厚0.15米,每块播菌种1瓶。
播种后盖膜,菌床上再搭小拱棚,棚上盖草帘,以利保温保湿。播后 20-30天,菌丝就可长满整个菌块。这时畦内温度应控制在25-30℃, 料温达30℃以上时,应及时通风降温。菌丝长满料层后,揭开料面薄 膜,加盖1-2厘米湿土。出菇前应保持土面湿润,调节温差,以利出 菇。出菇后,洒水保湿,以利菇的生长。
4月中旬出菇,采收3-4茬,5月底至6月上旬结束;秋季栽培,9月下旬 到10月上旬出菇,采收4-6茬,11月下旬到12月上旬结束。
5、出菇前管理
种后温度控制在20℃以上,最适温度24-27℃,一般24小时后开 始萌发,长出白色菌丝,从这时开始,要求遮光培养。3 天后料温 如超过20℃,应尽快降温,揭开薄膜多通风。如有杂菌,在床面 撒石灰,改变PH值,消除杂菌。
种后5-10天,床面可能出现点状木霉,可在污染部位撒石灰粉加 以防治。15-20天左右,开始注意床面通风换气,每天1-2次, 每次5-10分钟。但不可在料面洒水。
制方法很多,100千克加糖1千克,味精0.1千克,维生素B1100片, 制成混合液;在每次采菇后3-4天喷施,喷量为每次每平方米0.2千克。 由于换茬,基质的PH值自然下降,影响菌丝的恢复能力,可喷洒2% 石灰水,使培养料成中性。
(二)稻田 套种平菇栽 培
棉籽壳按常规配料拌好后,装于聚乙稀塑 料袋中,进行来菌接种(菌种采用佛罗里 达或高温型侧5、HP-1号)。菌丝发满袋 的时间应控制在水稻分蘖末期。在套种以 前首先进行晒田,保持稻田的菌袋划口套 入大田中。套放的方式有立式、横式,即 将菌袋站立或横放在株间,每放两行,留 一行不放,以便管理。一般每1000平方米 可套栽12000袋左右。
菌袋套种后,水稻处于分蘖末期,田间光照呈七分 阴三分阳的状况,湿度又高,很适宜子实体的生长。 套袋后田泥保持干干湿湿,湿而不烂,通风透光, 一般划袋套种10多天即可采收。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平菇栽培技术
摘要:该文重要简介了平菇三级种开放式制作方式,简介了生料、发酵料、熟料与发酵半熟料栽培技术,其中发酵半熟料为当前主推办法,该文对其进行了重点简介。

核心词:平菇;栽培;三级种
1 平菇三级种开放式制作
1.1 培养料配方
配方一:玉米芯50kg、玉米面2.5kg、麦麸3.5kg、豆粉0.5kg、白灰1.5kg、石膏0.5kg。

配方二:玉米芯25kg、木屑25kg、玉米面3.5kg、麦麸3.5kg、豆粉1kg、白灰1.5kg、石膏0.5kg。

1.2 培养料解决
1.2.1 拌料。

先将玉米芯、木屑加水预湿,闷堆半天,然后将玉米面、麦麸、豆粉、白灰(1kg)、石膏混匀后加入料堆同玉米芯、木屑拌匀,同步调好水分,料堆水分含量60-65%,普通来说,用手握紧培养料,有水流出但不滴下为好。

培养料水分一定要调好,因太干或太湿均不利于培养料发酵。

1.2.2 建堆。

料堆宽1.2-1.5m,高1-1.2m,长度不限,料顶尽量接近于料底以不塌为准,料堆宽窄高低随料粗细,
气温低高而灵活调节。

料堆建好后用一粗竹棒或细木棒
(6-8cm直径)先在料顶垂直向下打一排透气孔,注意透气孔必要扎究竟,孔间距25cm左右,打透气孔时木棒应左右晃动几下再拔出,以防木棒抽出时料塌下将眼堵住,然后再打好透气孔料堆上覆盖草帘,编织袋或遮阳网,如用塑料覆盖,应尽量用旧塑料,且每天早晚掀膜两次通风换气。

1.2.3 翻堆。

当料堆温度达60℃后,维持12h,即可进行第一次翻堆,长翻堆时应注意:①翻堆越快越好。

②翻堆目是将外层倒入里层,里层料倒入外层。

③料堆翻完后按建堆时规定修好堆形,打好透气孔,盖好覆盖物,当料温达60℃,维持12h,进行翻堆,详细翻堆办法同第一次翻堆,如此重复翻堆七次。

1.2.4 装袋。

料堆翻完第七次后,待料温升至60℃,维持12-24h,散堆,同步将多菌灵、白灰(0.5kg)、敌百虫混匀加入料堆拌匀后,即可装袋。

平菇三级种普通用35cm×17cm袋,在平菇开放制作三级种过程中,料发酵是至关重要一环,这一步做好了,也就成功了一半,因此在生产过程中,一定要严格把握绝对不能有丝毫疏忽。

1.3 灭菌
袋装好后,用高压锅蒸12h(排完冷气开始计时)注意:①冷气必要排净。

②最佳有蒸帘将袋一层层隔开,且袋与袋之间留有距离(5-10cm)。

1.4 按种
灭菌后袋运进室(棚内),冷却至30℃即可进行开放式接种(两头接种),不必采用消毒办法。

1.5 培养
按平菇生产季节安排,三级种生产适逢外界气温较高时期,因此三级种培养一定要特别注意温度控制和通风换气工作。

规定如下:①袋与袋间距10cm,每层袋都用细竹杆或玉米杆隔开,层与层之间成品字型摆袋,不高于四层,每排袋间距20cm以上。

②发菌中期将两头袋口绳松开,后期菌快穿满时,打透眼。

③随时检查袋温,袋温高于30℃须及时倒袋降温,同步将室(棚)通风口打开,进行对流大通风。

④如用棚发菌,棚上只盖草帘,不盖塑料,如用室内发菌,应放在通风荫凉处。

2 平菇栽培方式
2.1 生料栽培
生料栽培操作简朴,省工省时,但生料栽培受季节限制,最高气温不超过20℃为宜,出菇期也应当安排在秋冬季节,否则易感染杂菌。

2.2 发酵料栽培
比较容易,且不受季节限制,但发酵料易发生细菌、病毒类病害,此外发酵料要多打孔,以免产生厌氧发酵。

2.3 熟料栽培
比较好生产方式,可全年生产,且产量稳定,但易污染。

2.4 发酵半熟料栽培
先把培养料进行发酵,然后再蒸一下,缺陷是操作复杂,但是培养料极不容易污染,成品率非常高。

也是当前主推办法。

3 平菇发酵半熟料栽培技术
3.1 培养料配方
玉米芯40kg、木屑10kg、玉米面1.5kg、麦麸(或精稻糠)2.5kg、豆粉0.5kg、白灰1.5kg、石膏0.5kg、尿素0.15kg。

配方中加入20%左右木屑对防虫有一定效果,也会增长出菇时间,但不要加太多,否则影响出菇品质。

注意:可用30%稻草和30%豆秸代替玉米芯,则可不加玉米面、豆粉、麦麸。

3.2 发酵半熟料解决
先把料预湿,使水分到65%-70%,水量高某些,由于发酵过程中全有水分蒸发,用手握紧料,有水流出即可。

然后加入精料拌匀,建堆后发酵,尽量多打眼,并且要打究竟,用草帘或遮阳网覆盖,不要用塑料,否则发酵产生有害气体不易散发出去。

到60℃就翻堆,尽量多翻,发酵好料不臭,有香味。

将料散开,挥发一下有害气体,装袋,以22cm×45cm聚乙烯袋最为适当,不要太长,否则养分运用率不高。

然后装锅95℃蒸3-5h即可。

有条件种植户最佳做某些菌框,把菌袋立放在菌框内,能让菌袋受热均匀,还可以减少菌袋
间挤压,导致后期料袋分离,袋内出菇,影响产量。

3.3 接种
蒸好后温度降到30℃如下,就可以接种子,开放式接种就可以,此外高温季节如用粮食种,接种量不易过大,否则易污染。

3.4 养菌
重要注意温度和通风,每隔3天左右在袋面上打一层防虫药,如氯氰菊酯,菌袋装袋前可以用缝纫机在两头10cm 处各扎一排眼,利于菌丝生长期通风,如用套环可不用,袋内温度不要超过30℃,高温季节尽量单摆。

3.5出菇
菌丝长满后,最佳通过后熟一段时间,等差不多有1/3菌袋有小菇蕾时,再刺激出菇,出菇菌袋可以通过划口、套环,扎眼方式出菇,其中套环方式出菇整洁,菇型美观。

划口出菇时,要竖划,否则菌袋内易留积水。

套环直径也不要太大,直径5cm就好。

扎眼用直径2cm木棍。

浇水切忌用大水直接浇,容易使刚出小菇蕾死亡。

有条件可以安装微喷,省工省时,效果好。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