液体发酵罐

液体发酵罐
液体发酵罐

液体发酵罐1000L成套发酵设备配置报价表

液体发酵罐根据需氧和厌氧的不同,分为通风式发酵罐和厌氧发酵罐。罐体一体发酵罐采用顶装式机械搅拌系统,搅拌器转速采用变频可调,发酵温度、PH、溶解氧、转速等参数自动控制可调,自动记录、贮存、打印,适用于发酵产品的小试、中试和大生产。

液体发酵罐结构:

1. 罐体大体结构有单层和双层。单层是直接用加热管加热菌种,虽然液体是流动的,但不排除烫死一部分菌种的可能性。并且在灭菌时候很容易使培养基的料胡掉。双层的是间接加热,就很安全。目前还有一些是内层加热,外层材料太薄只能冷却用,应该是加热管放到外层,这样对罐体材料要求较高。

2. 过滤器结构,微孔膜折叠空气滤芯,目前所有的发酵罐厂家都是从滤芯公司买的,这种滤芯,干净卫生,可以用湿热灭菌,烘干,换拆,清洗很方便。

3. 灭菌方式,一类是将过滤器取下放入高压锅内灭菌,然后在火焰保护下对接上,操作麻烦,增加污染几率。另一类就比较好,在罐体上用罐体蒸汽,将过滤器和罐体一次行灭菌,操作简单安全。

4. 冷却方式,单层罐体结构的是用内盘管冷却,冷却面积小速度较慢。双层罐体结构是用夹层冷却,冷却面积大速度较快。还有三层罐体的,比较少,一般是严寒地区使用。

5. 接种方式,目前就两类,一类固体接种,通过接种箱加入无菌水稀释(增加一次污染几率),然后在火焰下通过大接种口(10-20厘米不等)快速接入(接

种口越大,污染几率也越大)罐中。另一类是液体摇瓶菌种,通过摇瓶上的胶管在火焰下和阀门口(1厘米)快速对接后,扑灭火焰接入罐中。

6. 培养灭菌时间控制,是自动定时控温。温度控制精准度有所区别,有的是温度精度正负1度,有的是精度0.5度,还有的是精度0.1度。

液体菌种的生产其实就是,保证灭菌彻底,冷却快速,接种安全,供气无菌,恒温培养。

液体发酵罐要具备这几点要求:

1. 安全问题,虽然目前还没有出现事故,但是必须要有生产资格证书。

2. 必须要有成功的案例,有生产一年以上的成功客户。听客户说要比厂家说要真实。

3.罐体材料一定要好,现在整个市场都是那样,有的都不是不锈钢的,用一段时间锈的厉害。最少应该是304材的。

4.罐体要操作简单,耳听为虚实地考察很重要。

北京舜甫科技有限公司愿以“真诚耐心”的服务为您解答并第一时间为您提供优质的液体发酵罐设计、制造方案及合理报价,欢迎垂询!

电话:0 1 0 -6 0 2 1 9 2 6 9 1 8 5 1 1 5 8 2 1 2 1

邮件:b j s h u n f o o d @ 1 6 3 .c o m

服务传真:8 6 )1 0 - 8 9 3 6 2 5 9 7

食用菌液体菌种生产方法

食用菌液体菌种的生产方法(发酵罐法) 传统菌种生产工艺,一般是由试管母种扩繁成二级种、三级种,生产周期长、污染率高、成本高、需大量人工、管理困难。液体菌种生产具有纯度高、活力强、繁殖快的特点,接种到培养料内有流动性好、萌发点多,发菌迅速等特种点。应用于生产与固体菌种相比有以下优点: 1.菌种生产周期短。固体种一般需25—40天,而液体种仅需3—7天。 2.接种后,萌发点多萌发点多、发菌快、出菇周期短。接种24小时菌丝布满料面,3—15天长满菌袋,一般品种10天左右可出菇。 3.接种方便、成本低。用液体菌种接种一般每袋成本是1—3分,每人每小时可接800袋以上,提高效益4—5倍。 4.适宜工厂化生产。可直接用于栽培料进行出菇,大批量生产菌袋。为食用菌集约化、标准化生产创造了条件。因此,适宜我国国情的液体菌种设备的出现,必将在食用菌生产领域引发一场新的革命。 液体菌种具有固体(颗粒)菌种无可比拟的优势,但是液体菌种生产设备是近几年刚发展起来并逐渐成熟的,因此很多人对此很陌生。在这里我们对此进行简单介绍 一、液体菌种设备基本原理 任何一种食用菌自身的生长必须满足其对温度、湿度、需氧量、养分等的需要,同时必须避免杂菌感染。在深层发酵技术上称之为选择性发酵技术,如啤酒生产技术当属此例,而白酒生产则是生物菌群发酵技术。 液体菌种发酵设备(包括四大系统,温控系统由控制器、电热管等组成;供气系统由空气压缩机、输送管道、空气过滤器等组成;冷却系统由热交换器、进出水管道组成;搅拌系统由射流器、提升管等组成。 二、液体菌种生产的关键技术 1、溶氧量 液体菌种生产中最关键的是培养液中氧的溶解量,因为在菌丝生长过程中,必须不断的吸收溶解其中的氧气来维持自身的新陈代谢,氧气在液体(水)中的溶解量与压力、温度有关,同时与培养液的接触面积、渗透压有很大的关系。因此我们设计发酵设备时有效地解决了这些问题,如安装射流器使气泡细碎度增加等。 2、空气过滤 技术的关键就是保证进入的空气无菌度高,因此必须选择孔径小、材料先进的过滤膜。一般细菌直径在0.5-5um,酵母菌在1-10um,病毒一般在20-400mu,所以选择过滤膜时应综合考虑以上因素。当然如果选的太小,成本将大幅度提高。另外环境对于空气影响很大,在空气压缩机房、制种车间必须保持环境清洁。 3、培养液 培养液是菌丝生长发育的营养源,要求营养全面均衡。不同的菌种对营养要求偏重不同。配制原料有糖、麸皮、磷酸二氢钾、硫酸镁、维生素、蛋白胨、土豆汁、酵母浸膏等。配置培养液时,先将土豆片、麸皮一起煮熟,将汁液滤出,后加入其它辅料混匀即可。 4、接种 培养器上端有接种口,也是装料口,将母种并瓶后加入抑菌剂,而后必须在火焰圈的保护下倒入罐体内,要求动作快、操作准确。

发酵罐安全检修及维护操作规程

仅供参考[整理] 安全管理文书 发酵罐安全检修及维护操作规程 日期:__________________ 单位:__________________ 第1 页共8 页

发酵罐安全检修及维护操作规程 1.目的通过建立发酵罐安全检修及维护操作规程并严格执行,确保发酵罐安全检修及维护操作。2.适用范围本规程用于机械搅拌(皮带轮减速装置)和无机械搅拌钢制发酵罐的维护、检修操作。3.职责3.1生产部负责本规程的组织制定。3.2操作人员负责本规程的实施。4.内容4.1检修类别及间隔期4.1.1检修类别发酵罐的检修类别分小修、中修和大修。4.1.2检修间隔期A.小修:每2个月进行一次。B.中修:每10个月进行一次。C.大修:每30个月进行一次。D.发酵罐在定期检修间隔期内,还应根据其实际运转情况,确定检修类别、内容和期限。4.2检修内容4.2.1小修A.检查紧固各部件连接螺栓。B.检查、调整机械密封端面的压力。C.检查、消除人孔、视镜、接管口、阀门等处的泄漏点,更换老化的密封垫。D.检查、检修转动部件的磨损件。E.检查、调整传动皮带的松紧度。F.检查附属的仪器仪表和电控装置。G.检查润滑部位,并按规定加注或更换润滑油。H.检查并局部修补保温层,对油漆脱落处涂漆。4.2.2中修A.包括小修内容;B.检查、清洗、修理机封装置,必要时更换磨损部件;C.检查、调整传动皮带轮的运转情况,必要时更换传动皮带、轴承等易损件;D.检查、修理、调整搅拌系统,更换损坏的联轴器、轴瓦、搅拌器轴承;E.按劳动部《在用压力容器检验规程》检测罐壁厚、裂纹、变形和焊缝质量,必要时进行局部修补,更换或修理损坏的人孔、视镜、接管、档板等附件;F.对降温盘管及空气管件进行试漏检查,并修补泄漏点;G.检查、修理各仪表及控制装置;H.整体修补保温层及涂漆。4.2.3大修(包括中修内容)A.检查、修理减速装置,更换轴承;B.检查、修理或更换搅拌系统的主轴、联轴器轴瓦、拉杆、搅拌器、轴承等附件;C.调 第 2 页共 8 页

发酵罐使用注意事项

发酵罐使用注意事项: 1)在操作工程中严格遵循发酵罐使用说明书进行操作,不得私自更改操作规范。 2)罐体灭菌前务必检查其中液面高度,要求所有的电极都没于液面以下。 3)打开发酵罐电源前务必检查冷却水、压缩空气是否已打开,温度探头是否已插入槽中,否则会烧坏加热电路。 4)发酵过程中一定要保持工作台的清洁,用过的培养瓶及其它物品及时清理,因故溅出的酸碱液或水应立即擦干。 5)对罐体安装,拆卸和灭菌时要特别小心pH电极和罐体的易损又昂贵部件;谨防锐利零部件造成人身损伤;谨防高温烫伤。 6)必须确保所有单件设备能正常运行时使用本系统。 7) 在空消及实消时,尽量排空管道内冷凝水,防止其进入夹层对罐体造成损伤。 8)在实消过程中,夹套通蒸汽预热时,必须控制进汽压力在设备的工作压力范围内(不应超过0.15MPa),否则会引起发酵罐的损坏。 9)在空消及实消时,一定要排尽发酵罐夹套内的余水。否则可能会导致发酵罐内筒体压扁,造成设备损坏;在实消时,还会造成冷凝水过多导致培养液被稀释,从而无法达到工艺要求。 10)在空消、实消结束后冷却过程中,严禁发酵罐内产生负压,以免造成污染,甚至损坏设备。 11)在发酵过程中,罐压应维持在0.2~0.3bar之间,以免引起污染。 12)在各操作过程中,必须保持空气管道中的压力大于发酵罐的罐压,否则会引起发酵罐中的液体倒流进入过滤器中,堵塞过滤器滤芯或使过滤器失效。 13)在空消过程中,及时打开底阀向罐内进入蒸汽,防止空消过程中因内壁干燥损伤罐体。 14)发酵罐在日常清洁过程中应双人进行,发酵罐盖再升起或下降过程中严谨将身体任何部位置于发酵罐盖下方,防止因设备失灵造成人身损伤。 15)如果遇到自己解决不了的问题请直接与公司售后服务部门联系。请勿强行拆卸或维修。

食用菌液体菌种生产方法(发酵罐法)

食用菌液体菌种生产方法(发酵罐法) 传统菌种生产工艺,一般是由试管母种扩繁成二级种、三级种,生产周期长、污染率高、成本高、需大量人工、管理困难。液体菌种生产具有纯度高、活力强、繁殖快的特点,接种到培养料内有流动性好、萌发点多,发菌迅速等特种点。应用于生产与固体菌种相比有以下优点: 1.菌种生产周期短。固体种一般需25—40天,而液体种仅需3—7天。 2.接种后,萌发点多萌发点多、发菌快、出菇周期短。接种24小时菌丝布满料面,3—15天长满菌袋,一般品种10天左右可出菇。 3.接种方便、成本低。用液体菌种接种一般每袋成本是1—3分,每人每小时可接800袋以上,提高效益4—5倍。 4.适宜工厂化生产。可直接用于栽培料进行出菇,大批量生产菌袋。为食用菌集约化、标准化生产创造了条件。因此,适宜我国国情的液体菌种设备的出现,必将在食用菌生产领域引发一场新的革命。 液体菌种具有固体(颗粒)菌种无可比拟的优势,但是液体菌种生产设备是近几年刚发展起来并逐渐成熟的,因此很多人对此很陌生。在这里我们对此进行简单介绍 一、液体菌种设备基本原理 任何一种食用菌自身的生长必须满足其对温度、湿度、需氧量、养分等的需要,同时必须避免杂菌感染。在深层发酵技术上称之为选

择性发酵技术,如啤酒生产技术当属此例,而白酒生产则是生物菌群发酵技术。 液体菌种发酵设备(包括四大系统,温控系统由控制器、电热管等组成;供气系统由空气压缩机、输送管道、空气过滤器等组成;冷却系统由热交换器、进出水管道组成;搅拌系统由射流器、提升管等组成。 二、液体菌种生产的关键技术 1、溶氧量 液体菌种生产中最关键的是培养液中氧的溶解量,因为在菌丝生长过程中,必须不断的吸收溶解其中的氧气来维持自身的新陈代谢,氧气在液体(水)中的溶解量与压力、温度有关,同时与培养液的接触面积、渗透压有很大的关系。因此我们设计发酵设备时有效地解决了这些问题,如安装射流器使气泡细碎度增加等。 2、空气过滤 技术的关键就是保证进入的空气无菌度高,因此必须选择孔径小、材料先进的过滤膜。一般细菌直径在0.5-5um,酵母菌在1-10um,病毒一般在20-400mu,所以选择过滤膜时应综合考虑以上因素。当然如果选的太小,成本将大幅度提高。另外环境对于空气影响很大,在空气压缩机房、制种车间必须保持环境清洁。 3、培养液 培养液是菌丝生长发育的营养源,要求营养全面均衡。不同的菌种对营养要求偏重不同。配制原料有糖、麸皮、磷酸二氢钾、硫酸镁、

发酵罐的结构系统及使用

发酵罐的结构系统及使用.txt28 生活是一位睿智的长者,生活是一位博学的老师,它常常春风化雨,润物无声地为我们指点迷津,给我们人生的启迪。不要吝惜自己的爱,敞开自己的胸怀,多多给予,你会发现,你也已经沐浴在了爱河里。实验十五发酵罐的结构系统及使用方法一、实验目的: 1 .了解发酵罐(气升式、搅拌式)的几大系统组成,即空气系统、蒸汽系统、补料系统、进出料系统、温度系统、在线控制系统。2.掌握发酵罐空消的具体方法及步骤3.掌握发酵罐进料及实消的具体方法及步骤4.掌握发酵罐各系统的控制操作方法 二、实验原理: 1.蒸汽系统:三路进汽——空气管路、补料管路、罐体) 2.温度系统: (1)夹套升温:蒸汽通入夹套。 (2)夹套降温:冷水通入夹套,下进水,上出水。 (3)发酵过程自动控温系统:热电偶控温,马达循环,只能加热,发酵设定温度低于室温时,由夹套进冷水降温。 3.空气系统: 取气口T空压机:往复式油泵获得高脉冲的压缩空气 粗过滤器:由沙布包裹棉花压实成块状叠加制得,作用是去除部分细菌及大部分灰尘 (贮气罐):空压机压缩使气体温度升高,经贮气使气体保温杀菌;压缩空气中有油污、水滴,且压力不稳,有一定的脉冲作用,会冲翻后面的过滤介质,贮气后可使油滴重力沉降,减小脉冲。 冷却塔):有降温并稳定作用,同时经旋风分离器进行气液分离 (丝网分离器):通过附着作用,逐步累积沉降而分离5 微米以上的微粒其作用介质为铜丝网 (加温器):对压缩空气升温,除湿,使湿度达50%-60% 总过滤器:纱布包裹棉花加活性炭颗粒,逐层压紧而成。 分过滤器:平板式纤维,中间为玻璃纤维或丝棉,下面放水阀应适时打开放出油、水,再用压缩空气控干。

食用菌液体深层发酵技术与应用

作者:--来源:互联网点击数:847 更新时间:2010年03月06日【字体:大中小】 液体发酵技术属于现代生物技术之一。深层发酵技术直接生产食用菌菌体,同时获得富含氨基酸等营养成分的发酵液。 深层发酵培养基的选择 1、食用菌液体深层发酵技术研究的关键是培养基。不同食用菌要用不同的培养基进行培养,因此,培养基的选择与配制是食用菌液体深层发酵技术的关键。 食用菌的深层液体发酵生产主要是采用了抗生素生产的工艺和设备,其工艺大致是:母种-一级种子-二级种子-发酵罐深层发酵。 根据培养基组成的不同,可分为天然培养基和合成培养基。天然培养基的组成均为天然有机物,合成培养基则是采用一些已知化合成分的营养物质作为培养基,无论哪一种培养基,其组成都离不开碳源、氮源、无机盐、微量元素、维生素和生长素等。 2、选择培养基时应注意的问题 (1) 氮源过多会引起菌丝生长过于旺盛,不利于代谢产物的积累。碳源不足,又容易引起菌体衰老和自溶,碳、氮比不当,会影响菌丝按比例地吸收营养物质。 (2) 同一种原料因产地不同其营养成分有差异,这在氮源表现得较明显,如大豆、玉米浆、蛋白陈等,必须记下每一种原料的产地、批号、生产厂等,并对原料进行化学成分分析。 (3) 水质对发酵生产的影响也很大,自来水、地表水、河水、并水、雪水等,其中所含溶解氧、金属离子及酸碱度等均有差异。另外,有的水中还含有较多的氯离了。因此应对水质进行化学分析。 (4) 高温(或高压)灭菌会引起某些营养成分的破坏,特别是还原糖、氨基酸和肽类等共同加热时,会形成与—羟甲基糠醛及类黑精等物质。赖氨酸最容易与糖发生反应,形成棕色物。这些在选择培养基及灭菌时都应预先想到。 食用菌的摇瓶培养 将食用菌的试管母种接人已灭菌的三角瓶培养液中,然后置于摇床上振荡培养,这种培养方式即为摇瓶培养。经过摇瓶培养的菌丝体呈球状、絮状等多种形态。培养液可呈糊状,消液状等状态,有或无清香味及其他异味。菌液中有菌株发酵产生的次生代谢产物,可呈不同的颜色。在进行菌株的初期培养或生理生代研究时,一般皆采用摇瓶培养法。 影响摇瓶培养菌丝体及次生代谢产物产生的因素有:培养温度、摇床的振荡频率和瓶子的装料系数、pH值、菌龄、接种量、培养液的粘度和光照等。 食用菌的发酵罐深层培养 发酵罐深层培养具有生产周期短、产量高、效益大等优点,是食用菌进行大量生产的重要途径。 1、深层发酵的一般设备。 深层发酵生产要住发酵罐内不断地输入无菌空气以保证耗氧的需要及维持罐内有一定的压力,防止外界杂菌的侵入,发酵生产必须具有如下设备: (1)灭菌消毒设备 灭菌的方法很多,但食用菌的发酵生产中多采用“空消和实消”灭菌形式:空消即对发酵罐及管道进行空着消毒。实消即培养液置于发酵罐内用高压蒸汽消毒,其优点是只需蒸汽发生器这一专业设备,操作比较简便,其缺点是由于是在高温下且长时间的情况进行灭菌,故培养液极易发生过热而导致营养成分破坏。 (2)空气净化设备 发酵生产要求进入罐体的空气须是洁净无菌的干燥空气,由于空气压缩机输出的空气温度高,且含有杂菌、油、水等,因此必须经过处理后,才能进入罐体。

发酵罐的保养与维护示范文本

发酵罐的保养与维护示范 文本 In The Actual Work Production Management, In Order To Ensure The Smooth Progress Of The Process, And Consider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Each Link, The Specific Requirements Of Each Link To Achieve Risk Control And Planning 某某管理中心 XX年XX月

发酵罐的保养与维护示范文本 使用指引:此操作规程资料应用在实际工作生产管理中为了保障过程顺利推进,同时考虑各个环节之间的关系,每个环节实现的具体要求而进行的风险控制与规划,并将危害降低到最小,文档经过下载可进行自定义修改,请根据实际需求进行调整与使用。 1.保养与维护 1.1精密过滤器,一般使用期限为半年。如果过滤阻力 太大或失去过滤能力致影响正常生产,则需清洗或更换 (建议直接更换,不作清洗,因清洗操作后不能可靠保证 过滤器的性能)。 1.2清洗发酵罐时,请用软毛刷进行刷洗,不要用硬器 刮擦,以免损伤发酵罐表面。 1.3配套仪表应每年校验一次,以确保正常使用。 1.4电器、仪表、传感器等电气设备严禁直接与水、汽 接触,防止受潮。 1.5设备停止使用时,应及时清洗干净,排尽发酵罐及

各管道中的余水;松开发酵罐罐盖及手孔螺丝,防止密封圈产生永久变形。 1.6操作平台、恒温水箱等碳钢设备应定期(一年一次)刷油漆,防止锈蚀。 1.7经常检查减速器油位,如润滑油不够,需及时增加。 1.8定期更换减速器润滑油,以延长其使用寿命。 1.9如果发酵罐暂时不用,则需对发酵罐进行空消,并排尽罐内及各管道内的余水。 2.注意事项 2.1必须确保所有单件设备能正常运行时使用本系统。 2.2在消毒过滤器时,流经空气过滤器的蒸汽压力不得超过0.17MPa,否则过滤器滤芯会被损坏,失去过滤能

液体菌种的制作及使用方法

液体菌种的制作及使用方法 发布时间:2009-05-21 阅读: 1215次〖打印文章〗〖关闭窗口〗 液体菌种的制作及使用方法 随着食用菌生产的发展,食用菌制种方法在传统固体制作的基础上在不断的改进和提高,其中液体菌种的制作便是其中之一。 液体发酵技术是现代生物技术之一,起源于美国。它是指在生化反应器中,模仿自然界将食药用菌在生育过程中所必需的糖类、有机和无机含有氮素的化合物、无机盐等一些微量元素以及其它营养物质溶解在水中作为培养基,灭菌后接入菌种,通入无菌空气并加以搅拌,提供食用菌菌体呼吸代谢所需要的氧气,并控制适宜的外界条件,进行菌丝大量培养繁殖的过程。工业化大规模的发酵培养即为发酵生产,亦称深层培养或沉没培养。液体菌种由于具有生产规模化、控制自动化、生长无菌化、发菌高速化的生产应用优势,为食用菌产业化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种源条件,是食用菌产业化发展的必然方向,已被业内人士所看好。液体菌种是用液体培养基培养而成的菌种。近年来,国内外正积极研究液体菌种的培养与利用。与固体菌种相比,它具有菌种生产周期短、菌龄整齐一致、接种方便、接于固体菌料发酵快、适宜于工厂化生产等优点,因而受到了广大栽培者的欢迎。目前我国已能进行深层发酵的食用菌有:香菇、平菇、凤尾菇、美味侧耳、鲍鱼菇、金针菇、黑木耳、猴头、

草菇、蜜环菌、茯苓、滑菇和冬虫夏草等。 一、液体菌种的培养方法 常见的有采用摇床来生产的摇瓶培养法和采用发酵罐来生产的深 层培养法。若少量生产,可以用摇瓶培养法。深层培养需要一整套工业发酵设备,如锅炉、空气压缩机、空气净化系统、发酵罐等,故投资大,只适用于工厂化的大规模生产。而摇瓶培养投资少,设备技术简单,适合一般菌种厂生产使用。本节主要介绍摇瓶培养的技术方法。 1、食用菌液体发酵的培养基 根据培养基中组成的不同,可分为天然培养基和合成培养基。天然培养基的组成均为天然有机物。合成培养基则是采用—些已知化学成分的营养物质作培养基。在生产上,还根据工艺将培养基分为孢子培养基、种子培养基及发酵培养基。但无论如何划分,每一种培养基的组成中都离不开碳、氮、无机盐、微量元素、维生素和生长素等。 1.1、碳、氮比(C/N) 碳、氮比指碳源及氮源在培养基中的含量比。构成菌丝细胞的碳、氮比通常是:8~12:1。由于菌丝生长过程中,一般需50%的碳源作为能量供给菌丝呼吸,另50%的碳源组成菌体细胞。因此培养基中理想碳、氮比的理论值为16~24:1。在液体培养中以菌丝增殖为目的的培养,通常碳、氮比以20:1为宜。 虽然食用真菌的液体培养一般要求较高的碳与氮比,即C:N=20:1左右生长较好,但许多菌种也能在较宽的碳、氮比范围内生长。不同的菌种所要求合适的碳、氮比,可通过实验求得。

进口DO电极的使用、保养与维护[梅特勒-托利多]

进口DO电极的使用、保养与维护[梅特勒-托利多] 1. 使用前的准备 1.1 本说明适用于梅特勒-托利多仪器(上海)有限公司过程检测部销售的在线溶氧探头(不包括InPro6900系列)。 1.2 打开包装前请检查包装是否有损坏。如果外包装已破损,请不要继续打开包装物,立即与运输部门和梅特勒-托利多公司联系,运输方代表到场后共同打开包装检验探头是否损坏,建议拍照取证。 1.3 如外包装完好但探头损坏请立即和梅特勒-托利多公司联系。并将探头连同质保卡、说明书以及原包装寄回梅特勒-托利多公司。 1.4 使用前请仔细阅读探头的使用说明书。由于溶氧探头可能已经储存了一段时间,建议在第一次使用前更换电解液(更换方法见4. 2.2)。 1.5 溶氧探头在使用前须通电极化6小时以上(极化方法见 2.1)。 1.6 安全警示:溶氧探头中的电解液为强碱性溶液(pH13),如果有少量电解液溅在皮肤上,应及时用水冲洗。电解液不可接触眼睛,如果电解液进入眼睛,立即用大量清水冲洗眼部。如眼睛出现异常(例如红肿、疼痛、视线模糊等),马上到医院就医。 2. 探头的极化 2.1 极化方法:将电缆线和变送器和探头连接,变送器通电后探头即开始极化。 2.2 下列情况探头需要进行极化: ◇ 探头第一次使用,极化6小时以上; ◇ 更换膜或电解液,极化6小时以上; ◇ 变送器断电,或探头与电缆线断开,极化时间见表1; 2.3 极化时间(表1) 探头/变送器断电时间t(min)最短极化时间t(min) t>30 360 30≥t>15 6×t 15≥t>54×t t≤52×t 2.4 极化电压 测量高浓度的介质(生化发酵、废水处理)时,极化电压为 -675mV。测量低浓度介质(<500ppb)时,极化电压为 -500mV。 3. 探头校准时的注意事项 3.1 校准介质可以是空气或饱和介质。 ◇ 如果以空气为校准介质,将探头放在空气中,擦干膜上的水迹,待读数稳定后即可开始校准。 ◇ 在生化发酵过程中,一般是以饱和介质为校准介质。在实消后、接种前、搅拌开至最大、通最大量饱和空气时进行校准。建议在统一的通气时间后进行校准,以统一不同罐批和不同发酵罐的饱和状态。 3.2 探头校准前必须充分极化。 4. 更换膜和电解液 4.1 一般来说,建议客户每三个月进行一次更换电解液的操作。但也可根据具体情况自行决定。 4.2 如果电极信号不正常(响应时间长,机械损坏,在无氧介质中电流增大等),就需要更换膜。 图1 溶氧探头的结构

发酵罐的使用及其注意事项

一、准备 1、检查蒸汽管道、阀门、电机、电源、饮用水管是否有泄漏点或接通;如果有的管有泄漏点,及时更换乳胶管! 2、检查发酵罐轴封、夹层、搅拌、视镜阀是否正常;出现异常则及时添加甘油(密封用)。 3、用自来水清洗洁净本机内壁;一般上午开机后清洗3-5次,直至流出的水清亮为止。 4、用蒸汽空消发酵罐设施及相关管道系统; 5、拧开投料口盖镙栓,启动饮用水泵电源按钮,按工艺要求加入饮用水和投入生产用原、辅物料,拧紧投料口盖镙栓; 6、关循环水进水阀,开排水阀,将夹层储水排干净; 7、检查机器各部份紧固件是否松动和齐全。乳胶塞子要及时更换新的,避免染菌造成不必要的麻烦!! 补充:空消 在投料前,气路、料路、种子罐、发酵罐、碱罐、消泡罐必须用蒸汽进行灭菌,消除所有死角的杂菌,保证系统处于无菌状态。 1. 空气管路的空消 (1) 空气管路上有三级预过滤器,冷干机和除菌过滤器。预过滤器和冷干机不能用蒸汽灭菌,因此在空气管路通蒸汽前,必须将通向预过滤器的阀门关闭,使蒸汽通过减压阀、蒸汽过滤器然后进入除菌过滤器。 (2) 除菌过滤器的滤芯不能承受高温高压,因此,蒸汽减压阀必须调整在0.13Mpa,不得超过0.15MPa。 (3) 空消过程中,除菌过滤器下端的排气阀应微微开启,排除冷凝水。

(4) 空消时间应持续40分钟左右,当设备初次使用或长期不用后启动时,最好采用间歇空消,即第一次空消后,隔3~5小时再空消一次,以便消除芽孢。 (5) 经空消后的过滤器,应通气吹干,约20~30分钟,然后将气路阀门关闭。 2. 种子罐、发酵罐、碱罐及消泡罐空消 (1) 种子罐、发酵罐、碱罐及消泡罐是将蒸汽直接通入罐内进行空消。 (2) 空消时,应将罐上的接种口,排气阀,及料路阀门微微打开,使蒸汽通过这些阀门排出,同时保持罐压为0.13~0.15Mpa。 (3) 空消时间为30~40分钟,特殊情况下,可采用间歇空消。 (4) 种子罐、发酵罐、碱罐及消泡罐空消前,应将夹套内的水放掉。 (5) 空消结束后,应将罐内冷凝水排掉,并将排空阀门打开,防止冷却后罐内产生负压、损坏设备。 (6) 空消时,溶氧、PH电极取出,可以延长其使用寿命。 二、开机 置设备状态标志为使用状态;启动搅拌控制键按钮。 三、使用 1 、空气分过滤器灭菌; 2 、关空气进气阀,开排气阀,待压力降为零; 3、开蒸汽进汽阀,排汽阀开1/4圈,压力升至0.2Mpa时,进入实罐灭菌;

常见食用菌液体菌种培养基配方大全

常见食用菌液体菌种培养基配方大全 大家对食用菌的培养基配方都非常熟悉,但是却没有将培养基配方统一归纳出来,在此跟大家一起分享常见的10种食用菌液体菌种培养基配方。 (1)平菇培养基配方 马铃薯100克,红糖15克,葡萄糖10克,麦麸30克,蛋白胨1.5克,磷酸二氢钾1.5克,硫酸镁0.75克,维生素B11片,聚氧丙稀甘油0.3毫升,pH值自然; (2)金针菇培养基配方 马铃薯100克,红糖15克,葡萄糖10克,麦麸40克,蛋白胨2.0克,磷酸二氢钾2.0克,硫酸镁1.0克,维生素B11片,聚氧丙稀甘油0.3毫升,pH值自然; (3)白灵菇培养基配方 马铃薯100克,红糖15克,葡萄糖10克,麦麸40克,蛋白胨2.0克,磷酸二氢钾2.0克,硫酸镁1.0克,维生素B11片,聚氧丙稀甘油0.3毫升,pH值自然; (4)香菇培养基配方 马铃薯100克,红糖15克,葡萄糖10克,麦麸40克,蛋白胨2.0克,磷酸二氢钾2.0克,硫酸镁1.0克,维生素B11片,聚氧丙稀甘油0.3毫升,pH值自然; (5)杏鲍菇培养基配方

马铃薯100克,红糖15克,葡萄糖10克,麦麸40克,蛋白胨2.0克,磷酸二氢钾2.0克,硫酸镁1.0克,维生素B11片,聚氧丙稀甘油0.3毫升,pH值自然; (6)鸡腿菇培养基配方 马铃薯100克,红糖12克,葡萄糖12克,麦麸40克,蛋白胨2.0克,磷酸二氢钾2.0克,硫酸镁1.0克,维生素B11片,聚氧丙稀甘油0.3毫升,pH值自然; (7)黑木耳培养基配方 马铃薯100克,红糖15克,葡萄糖10克,麦麸40克,蛋白胨2.0克,磷酸二氢钾2.0克,硫酸镁1.0克,维生素B11片,聚氧丙稀甘油0.3毫升,pH值自然; (8)猴头菇培养基配方 马铃薯100克,红糖15克,葡萄糖10克,麦麸45克,蛋白胨2.5克,磷酸二氢钾2.0克,硫酸镁1.0克,维生素B11片,聚氧丙稀甘油0.3毫升,pH值自然; (9)双孢菇培养基配方 马铃薯100克,红糖15克,葡萄糖10克,麦麸50克,蛋白胨2.0克,酵母膏1.0克,磷酸二氢钾2.0克,硫酸镁1.0克,维生素B11片,聚氧丙稀甘油0.3毫升,pH 值自然; (10)灰树花培养基配方 马铃薯100克,红糖15克,葡萄糖15克,麦麸45克,蛋白胨3.0克,磷酸二氢钾2.0克,硫酸镁1.0克,维生素B11片,聚氧丙稀甘油0.3毫升,pH值自然;

液体石蜡(最新国家药用辅料标准手册)

【作用与用途】本品在药剂中主要用作缓释材料、黏合剂和压敏胶,用于制造缓释制剂、硬膏剂、贴布剂等。本品也是食品添加剂,在食品制造中作胶姆糖基质等。在日化工业中用作制造黏合剂、唇膏等日化产品。 【应用实例】治疗用胶黏带取苯乙烯!异丙烯!苯乙烯嵌段共聚物"##$,萜烯树脂"##$,橄榄油%#$,乙二醇丙烯酸酯#&’$,二氯苯胺苯乙酸钠#&#"$,二甲亚砜%#$。将上述组分在(#)下混合均匀后,涂在厚度"##!*的聚氯乙烯膜上,涂层厚为"##!*,并用"#!’毫戈瑞(*+,)的电离辐射处理,制成黏着治疗带。本压敏胶材料可增加药物传递和透皮的作用,并能使药物缓慢释放而进入皮肤中。 【配伍变化】本品性质稳定,与一般化学品不发生反应,但遇强氧化剂、强碱等则发生氧化、分解等反应。 【安全性】本品无毒,对皮肤和黏膜无刺激性,一般公认为是安全的(-./,0"1’,’(#,"2(%)。 【贮运事项】本品应置于密闭、避光容器中。贮存于阴凉干燥处。 液体石蜡 (34564789:9;;4<) 【别名】白色油;白油;石蜡油;*4<=:93>43;?@4A=>43;3456478=A:>39A6*。 【来源与制法】本品系自石油中制得的多种液状烃的混合物。 【性状】本品为无色透明的油状液体,无臭、无味。在日光下不显荧光。本品接触大气易氧化,生成醛、酸类物质,产生不愉快臭味。可加入抗氧剂,如维生素B、CD/、CDE等。在氯仿、乙醚或挥发油中溶解,在水或乙醇中均不溶。表面张力(’%))略低于#&#F%G H*,折光率〔!〕’#."&I1%J"&I(#,凝固点!"’&’J!2&I),闪点’"#J’’I)。 【质量标准】 标准《中国药典》,’###KLM?G-’### 酸度应符合规定H 稠环芳烃(’N#J F%#<*)!#&"#H 固体石蜡应符合规定应符合规定 易炭化物应符合规定应符合规定

2019最新范文-发酵罐的维护保养知识

发酵罐的维护保养知识 1、发酵罐精密过滤器,一般使用期限为半年。如果过滤阻力太大或失去过滤能力致影响正常生产,则需清洗或更换(建议直接更换,不作清洗,因清洗操作后不能可靠保证过滤器的性能)。 2、清洗发酵罐时,请用软毛刷进行刷洗,不要用硬器刮擦,以免损伤发酵罐表面。 3、发酵罐配套仪表应每年校验一次,以确保正常使用。 4、发酵罐的电器、仪表、传感器等电气设备严禁直接与水、汽接触,防止受潮。 5、发酵罐停止使用时,应及时清洗干净,排尽发酵罐及各管道中的余水;松开发酵罐罐盖及手孔螺丝,防止密封圈产生永久变形。 6、发酵罐的操作平台、恒温水箱等碳钢设备应定期(一年一次)刷油漆,防止锈蚀。 7、经常检查减速器油位,如润滑油不够,需及时增加。 8、定期更换减速器润滑油,以延长其使用寿命。 9、如果发酵罐暂时不用,则需对发酵罐进行空消,并排尽罐内及各管道内的余水。 二、发酵罐使用注意事项 1、必须确保发酵罐的所有单件设备能正常运行时使用本系统。 2、在消毒过滤器时,流经空气过滤器的蒸汽压力不得超过 0.17MPa,否则过滤器滤芯会被损坏,失去过滤能力。 3、在发酵过程中,应确保罐压不超过0.17MPa。

4、在实消过程中,夹套通蒸汽预热时,必须控制进汽压力在设备的工作压力范围内(不应超过0.2MPa),否则会引起发酵罐的损坏。 5、在空消及实消时,一定要排尽发酵罐夹套内的余水。否则可能会导致发酵罐内筒体压扁,造成设备损坏;在实消时,还会造成冷凝水过多导致培养液被稀释,从而无法达到工艺要求。 6、在空消、实消结束后冷却过程中,严禁发酵罐内产生负压,以免造成污染,甚至损坏设备。 7、在发酵过程中,发酵罐的罐压应维持在0.03~0.05MPa之间,以免引起污染。 8、在各操作过程中,必须保持空气管道中的压力大于发酵罐的罐压,否则会引起发酵罐中的液体倒流进入过滤器中,堵塞过滤器滤芯或使过滤器失效。 9、如果遇到自己解决不了的问题请直接与发酵罐的售后服务部门联系。请勿强行拆卸或维修发酵罐。

发酵罐操作操作规范

发酵罐操作流程 1 技术准备 发酵罐使用之前,应先检查电源是否正常,空压机、循环水系统是否能正常工作。同时要检查管道是否通畅及废水废气管道的完好情况。 2 空消 在投料前,气路、料路、发酵罐罐体必须用蒸汽进行灭菌,消除所有死角的杂菌,保证系统处于无菌状态。 2.1 空消步骤 打开蒸汽总开关----打开排冷凝水阀-------打开蒸汽过滤器开关------关闭预过滤器开关---打开空气精过滤器开关---打开进罐空气阀---打开空气排气阀---打开上分气包进发酵罐蒸汽阀---打开取料口进罐蒸汽阀---打开取样口排气----打开上分汽包进下分汽包阀---打开下分汽包总开关---打开下面进罐体蒸汽阀---打开接菌口和流量计出的排气阀。 2.2 空消注意事项 2.2.1 空气管路上有预过滤器和空气过滤器,预过滤器不能用蒸汽灭菌,因此在空气管路通蒸汽前,必须将预过滤器的阀门关闭。 2.2.2 空消时,应将罐上的接种口、排气阀及料路阀门微微打开,使蒸汽通过这些阀门排出,同时保持罐压为 0.13~0.15Mpa,空消时间为50分钟,夹层排水阀一直打开。 2.2.3 经常用手感受进蒸汽管道的畅通。 2.2.4 发酵罐空消前,应将夹套内的水放掉。空消结束后,应将罐内冷凝水排掉。 2.2.5空消结束后要通入无菌风吹干管路,并且管路和罐体要始终保持正压,以免杂菌的进入。 3 罐体实消 实消是当罐内加入培养基后,用蒸汽对培养基进行灭菌的过程。空消结束后,罐体压力降至0.03Mpa,打开罐体下面出料口排水阀排冷凝水,待排完后,关紧出料口阀门。打开进料口,加入培养基,拧紧。 3.1 实消步骤 开启机械搅拌装置---打开蒸汽总开关---打开拍冷凝水阀---打开上分气包进发酵罐蒸汽阀---打开夹层蒸汽阀 ---打开排气口排罐体冷空气---夹层温度达到95℃时关闭夹层蒸汽阀---打开罐体上面进蒸汽阀---打开上分汽包进下分汽包阀---打开下分汽包总开关---打开下面进罐体蒸汽阀---罐体压力达到0.15Mpa时开始计时,通过调节蒸汽阀保压30分钟。

菌种的液体培养

兰州交通大学化学与生物工程学院综合能力训练Ⅰ——文献综述 题目:食用菌液体菌种的研究 作者:蒋成 学号:201207749 指导教师:谢放 完成日期:2014-7-16

食用菌液体菌种的研究 摘要: 本综述是对食用菌液体培养的历史以及发展进行介绍,对食用菌液体培养方法和条件进行阐述,以及影响它的因素及之中的检控参数,和液体培养的优点及其运用,和食用菌液体培养的展望的概述。 关键字: 液体菌种食用菌 1.引言: l.1食用菌液体培养技术概念的提出 食用菌的液体发酵技术起源于美国,据资料报道,1947年,美国的H.Humfeld 对蘑菇进行深层发酵并得到菌丝体,从此食用菌的发酵生产在世界范围内兴起。1958年,J.Snlecs第一个用发酵罐来培养羊肚菌(Mon6dia),从此食用菌液体培养制种的成功报道在国内外相继出现。1975年日本杉恒武等用1%的有机酸和0.5%的酵母膏作为培养基得到大量的香菇菌丝体,国内从1960年上海植物生理研究所的陈聿美等对蘑菇的深层培养进行研究以来,已经有许多单位和个人对数十种食用菌进行了液体培养的研究[5]。 我国对食用菌液体菌种培养技术的研究始于1958年对蘑菇和侧耳液体培养的研究,并在1963年进行了羊肚菌的规模化、工业化商品生产。从此,食用菌产品的获得开始由简单的农业种植而转入工业发酵生产阶段。 食用菌是一种重要的生物资源,在我国的森林山区中生长的种类与数量较多。在世界上来说,我国的食用菌资源极其丰富,也是最早开发利用食用菌资源的国家之一[1]。现在,随着社会的进步和人类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食用菌的需求和认识有了较大幅度的提高。但是,传统的小作坊栽培方法及生产方式已远远不能适应食用菌产业日益发展的趋势,大规模的机械化生产,已成为不可抵挡的发展趋势。 当前食用菌生产过程中使用的菌种大多是固体菌种,常以玻璃瓶或聚丙烯塑料袋作容器进行菌丝的培养;菌种生产的基本步骤为:母种扩大原种生产栽培种生产;其生产模式为:试管—瓶子—小袋—大袋的手工作坊式。这种传统的食用菌菌种生产过程一般要经过2-3个月的时间才能进行栽培生产[2]。 然而与固体菌种相比食用菌液体培养技术已经取得了很大的进展和可喜的成果,该技术是现代生物工程技术之一,具有生产周期短、效率高、成本低、便于工厂化大规模生产等优点,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和较大的发展潜力[3-4]。 1.2培养条件及方法 (1)母种培养将冰箱内保藏菌种接种于试管斜面,将培养好的液体菌种菌丝球接种于试管斜面上,在相同条件下(24~25度)培养,进行对比实验并观察记录。 (2)液体菌种培养将冰箱内保藏菌种接种于液体培养基中,将培养好的液体菌种菌丝球继续接种于新鲜的液体培养基中进行对比实验,24~25度 震荡培养,

食用菌液体菌种的生产工艺研发与规模化栽培技术应用

项目中期检查报告 食用菌液体菌种的生产工艺研发与规模化栽培技术应用 2016江苏省苏北科技专项(BN2016057 ) 一、项目进展与成效。 1、项目的阶段目标完成情况 1.1项目合同任务及考核指标 时间考核指标 2016年7 月至2016年12月 引进扩繁新品种2-3个,安装调试液体菌种制备系统,设计开展新品种和新配方筛选试验研究,筛选出高效液体菌种培养基配方1个。 2017年1月至2017 年 6月 优化液体菌种生产工艺,集成关键栽培技术,开展食用菌规模化关键工序技术优化试验研究,缩短制种周期20天以上;产鲜菇3500吨,销售收入2000万元。 2017年7月 至2017年 12月 整理分析试验数据,发表论文1篇,进一步优化和提升关键技术。 2018年1月至2018年6 月 产鲜菇3500段,收入2000万元,提供就业岗位20个,撰写项目工作总结与技术总结,准备项目验收材料。 为了更好的实施本项目,本项目组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项目的组织实施工作: 组织形式:本项目的实施将组建专项工作组作为本项目的管理决策机构。由项目负责人担任组长,统筹协调管理项目建设,直接负责项目的总体建设进度安排和各部门、各环节的协调沟通及对外合作。研究经费采用专款专用,财务独立核算,确保项目顺利实施。 技术支持:技术支持单位按合同要求开展本项目的相关研究工作,承担单位负责项目的实施地点和相关事宜,落实技术服务单位按合同要求在承担单位开展技术示范,并指导承担单位的技术熟化与推

广工作。 承担单位通过筹建相关的合作社,根据生产需求,以“合作社+农户”的方式带动农户从事生产,回收产品统一销售。 技术服务单位定期组织专家赴项目地进行技术支撑;协助开展培训相关技术人员和农户。 对照项目合同,本年度工作主要围绕引进扩繁新品种,安装调试液体菌种制备系统,设计开展新品种和新配方筛选试验研究等内容,目前已经完成了基地建设。同时完成了10个菌株的引进和筛选,获得了主推品种1个,其生物学效率相对其他品种提高5.8%.完成了液体菌种的培养配方和培养条件、进行了出菇培养基的研究。获得了高产培养基配方各一个,菌丝满袋时间液体菌种节省约22d 时间。具体研究工作如下: 1.2.1菌种的引进 从江苏农科院引进①科杏3号,②自用菌株③Ple0025、④Ple0026、⑤Ple0028、⑥Pie0029、⑦Ple0032、⑧Pie0038、⑨Ple0040、⑩Ple0045共10试验品种 1.2.2 菌种的筛选 项目组对10菌株进行筛选,进行了如下试验: (1)菌丝活力实验:将10个供试菌株分别接入PDA斜面培养基,置于25℃恒温箱内培养。定时观察菌丝生长情况,并测算菌丝日均生长速度。结论:菌丝萌发时间最快的为菌株①②⑤⑦⑨⑩只需1d,菌株③菌丝萌发最慢需2 d;菌株①菌丝日均走速最快,菌株④走速最慢;菌丝走满斜面均在7~10 d之间;菌株①②⑤⑧⑩的菌丝长势粗壮、

标准紧固件检验规范

修订记录 一、目的 对所采购的标准件的质量进行控制,对进货检验所涉及的技术要求、检验方法、抽 样等进行规定。 二、适用范围 适用于螺栓、螺母、平垫、弹垫、销轴等标准件的进货检验。 三、一般性检查(按S-3级, AQL=2.5) 3.1 查随货技术资料质量证明书,证明该标准符合标准要求和订货合同证明书应包括: 1. 供方名称或厂标; 2. 制造依据的标准; 3. 精度级别; 4. 表面处理方法。 3.2 外观检查 3.2.1抽查是否有等级钢印标志 a) 性能等级为4.6、5.6及≥8.8级的螺栓、螺钉必须标志; b) 性能等级为5级及≥8级的螺母必须标志; c) 螺纹直径≥5mm的螺栓、螺钉、螺母才需要标志。 3.2.2 螺钉表面: 表面应光洁、平整、无毛刺、无锈斑、无缺牙、无烂牙,镀层不得有起泡、脱落或锌白等缺陷,厚度应满足规定要求。 四、尺寸检查(按S-3级,AQL= 2.5) 依据相关的国标或技术要求进行检查 4.1 对螺栓、螺钉及螺母,应检查螺纹大小径、螺纹导入长度、螺距,同时使用相应的螺纹 规止通规进行检测;

a) 电镀前的螺栓、螺钉应使用公差等级为6g螺纹环规检查,电镀后的螺栓、螺钉应使 用公差等级为6h螺纹环规检查; b) 电镀前的螺母应使用公差等级为6G螺纹止通规及塞规检查,电镀后的螺母应使用公 差等级为6H螺纹止通规及塞规检查; c) 螺栓、螺母、螺钉通规检查须每个螺纹能顺利通过才合格,止规检查最多只能通过两 个螺纹才合格。 4.2 对自攻螺钉类,按标准要求进行螺纹尺寸检测:螺纹外径、末端外径、螺纹导入长度、 螺距。 五、性能检查 5.1 硬度检查(每批抽3Pcs试验,按Ac/Re=0/1判定) a) 根据实际情况,对大于或等于M8的螺栓、螺钉、螺母直接在洛氏硬度计上测试即可; b) 有机械性能等级要求时,按对应的国标或图纸进行检验;未作要求时;螺栓、螺钉必 须为4.8级,螺母必须为8级; c) 对于自攻、自挤螺钉,硬度检测应制成镶件,测试其表面硬度、芯部硬度及渗碳层深 度。 1. 自攻、自挤螺钉热处理后的表面硬度应≥450HV0.3 2. 自攻钉热处理后的芯部硬度: 螺纹≤ST3.9:270~390 HV5 螺纹≤ST4.2:270~390 HV10 3. 自挤螺钉热处理后芯部硬度应为290~370HV10 4. 自攻螺纹规格与渗碳层的关系: 5. 自挤螺钉螺纹规格与渗碳层的关系:

发酵罐基本操作流程

发酵罐基本操作流程 一.启动电脑 1.连接电源插座,打开电脑电源开关。 2.进入电脑操作界面,密码1155。 3.小罐为编号1,最大容积10L,装入液体最少5L,最多8L。 4.大罐为编号2,最大容积50L,装入液体最少20L,最多40L。 二.灭菌 1.使用前准备:必须对蒸汽发生器及空气压缩机进行排污,发酵罐所有阀门关闭,但最下面排水阀门打开(黑色直形搬到和管道平行)。 2.升温阶段:打开蒸汽发生器,等达到0.4MPa,打开进夹套蒸汽开关(红色园形)至最大,搅拌打开,温度到80度以后关闭搅拌,排水阀关小一点,打开进罐蒸汽阀门(红色园形),在灭菌过程中进气压力要始终高于罐后压力。在接近121度时把尾气排气阀(黑色园形)和排水阀(黑色直形)稍微开点,以振动低温蒸汽和夹套中的冷凝水,有利于升温。 3.保温阶段:若T>121度,先关进小夹套蒸汽开关和进罐蒸汽阀门(微调),若继续升温,打开排水阀(微调),确保温度维持在119-123度之间。 5.吹干过滤器: 关闭蒸汽发生器,关闭进夹套蒸汽阀门和进罐蒸汽阀门(红色园形),关闭气体进罐球阀(黑色园形)。打开过滤器后面的排水阀门(一黑一蓝两个圆形阀门);找开空压机,打开进气阀(黑色直形)和气体流量计开关(黑色园形),等待两个白色胶管变凉(不

烫手,约5min)后,关闭一黑一蓝两个排水阀。 6. 降温阶段:打开空气进罐开关至最大,打开尾气阀至适当开度,使空气进罐。在控制面板上将加热开关关闭。打开总进水阀门(黑色直形)、出水阀和加热器进水阀(兰色直形),进行降温,温度低于90度时可适当开搅拌加速降温。 7.接种:温度降至需要温度时进行接种。关闭空气,点上火圈,在火焰保护下接种,接种完毕后将接种口盖灼烧灭菌后盖上。打开空气,将气体流量和罐压调至合适的值后开始发酵。 注意事项: 整个过程中防止烫伤! 发酵过程中罐压不能掉零! 操作过程比较复杂,生手一定要在有经验的人指导下进行操作! 设置参数不能随便改动! 空压机定期排水、蒸汽发生器每用完一批排污!

教育部奖项目简介-食用菌发酵罐

项目名称微生物液态发酵智能装备关键技术及工程应用 主要完成人宋永献、王博、朱湘临、王经卓、朱强、张先进、阎斌伦、郭飞、徐启华、丁煜函、朱忠平、朱丽 推荐单位 (专家) 淮海工学院 项目简介 项目针对微生物液态发酵装备及智能测控技术进行研究,并开展相关的产业化推广研究,属于发酵工程、生物工程、控制工程、机械工程等多学科内容的交叉技术领域。 微生物发酵装备是发酵类产品(发酵食品、发酵医学品、发酵能源等)生产过程中的关键部件,在发酵装备中,液态发酵装备所占比重最大且处于主导地位。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以及对“能源与环境”的关注度不断提升,多种类、高质量、低成本、低污染甚至零污染的微生物发酵产品的需求量不断增加,随之高性能液态发酵装备的刚性需求与日俱增。多年来我国微生物液态发酵过程基础研究不足,液态发酵装备工艺、自动化水平和可靠性不高,智能测控系统和大型发酵装备依赖进口;而且国内绝大多数液态发酵装备及其配套企业大都相对独立地开展研发工作,尚未建立液态发酵装备与测控系统集成一体化设计研究体系,导致我国液态发酵装备在关键部件、测控技术、数字化系统开发等方面的核心技术匮乏,产品存在能耗和生产成本高、自动化程度和可靠性差等问题,亟待升级换代的现实问题。 针对高性能液态发酵装备领域亟需解决的重大技术难题,项目组依托淮海工学院江苏省生物工程重点建设学科、江苏省海洋科学与技术优势学科、江苏省海洋生物技术重点实验室以及江苏大学的农业电气化与自动化国家重点学科、现代农业装备与技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生物与控制工程研究所,并在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863课题)、国家“十二五”863课题、江苏省自然科学基金以及市科技计划项目等国家、省部级和市厅级课题的资助下,联合国内液态发酵装备制造骨干企业,共同开展高性能液态发酵装备关键技术难题攻关。通过发挥参与单位各自优势,分工协作,突破液态发酵装备主要部件优化设计、关键参量软测量、多参量解耦控制和智能补料控制等关键技术,并研发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系列高性能微生物液态酵装备产品,实现微生物液态发酵过程的“高密度、高表达、低成本”,项目总体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主要科技创新:(1)构建液态发酵装备结构设计和优化平台,优化设计液态发酵装备的主要组件,大幅提高液态发酵装备的自动化水平与发酵效率;基于计算流体动力学CFD方法,针对微生物发酵过程工艺机理与菌体生长特性,优化设计发酵罐罐体结构和搅拌桨叶形状,提高液态发酵装备的节能效果和运行性能;设计新型对偶气体环流供气装置,有效增加液态发酵过程的溶解氧,降低发酵周期,提高发酵得率;设计新型的液态发酵装备移种装置,大幅度提高液态发酵接种过程的自动化程度。(2)针对动力学模型已知与未知两种情况的微液态发酵过程,分别提出基于模糊神经逆与混沌粒子群支持向量机的秸杆固态液态并行发酵过程不可直接测量关键参量的软测量方法与技术,突破微生物液态发酵过程关键参量不可直接在线检测的瓶颈技术难题,实现关键过程参量在线实时估计;(3)针对动力学模型已知与未知两种情况液态发酵过程,分别提出基于模糊神经逆多变量动态解耦与模糊神经网络预测控制的非线性解耦闭环控制方法与技术,实现液态发酵过程关键参量的动态实时调节。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