锅炉热效率试验规程解读分析

合集下载

锅炉热效率测试的探析

锅炉热效率测试的探析

锅炉热效率测试的探析发表时间:2016-09-18T15:11:50.580Z 来源:《工程建设标准化》2016年7月总第212期作者:张琼[导读] 积极思考探索此项工作的科学性、有效性和可行性,为全面落实特种设备节能减排工作奠定良好基础。

(广东省特种设备检测研究院顺德检测院,广东,顺德,528300)【摘要】为做好工业锅炉定型产品特种设备节能减排工作,按照上级指示要求,特种设备检验所在保证正常检验检测工作的同时,以在用工业锅炉热效率测试工作为突破口,积极思考探索此项工作的科学性、有效性和可行性,为全面落实特种设备节能减排工作奠定良好基础。

【关键词】在用工业锅炉;热效率;测试根据国家质检总局关于推进“高耗能特种设备节能监管工作的指导意见”根据国家、省、地方相关要求进一步加强特种设备节能工作和在特种设备安全监察工作巾强化服务,充分体现国家建设集约型社会的方针目标。

一、前期的调研与准备工作1.在各级主管领导的支持下,所领导班子思想高度重视,多次组织技术人员研究讨论,并制定了工业锅炉热平衡测试实施工作方案,安排相关人员先后赴各地相关单位(华南热工研究所、珠江、黄埔、韶关、阳江第二发电厂等)进行前期的调研工作,明确了测试工作内容与方法。

2.通过各种渠道收集和整理了实施工业锅炉热效率测试工作方面适宜的法规标准,并组织相关人员学习讨论:现行的相关法规标准:(1 )CB/T10180- 2003《工业锅炉热工性能试验规程》;( 2)GB/T 17954-2000《工业锅炉经济运行》;(3)JB/T10094-2002《工业锅炉通用技术条件》。

二、结合南粤某市实际,制定具体实施方案,做好试点与实际测试工作 1.该市在用锅炉现状。

目前,全市在用注册锅炉共计8102台。

其中额定工作压力3.8Mpa以上带发电锅炉69台;该市各类工业锅炉种类、型式众多,从以往定期检验(包括内检、外检)情况看,锅炉吨位越大、参数越高的单位,其锅炉运行管理水平相对规范、系统计量热工仪表也相对齐全。

燃煤工业锅炉热效率快速测试方法分析

燃煤工业锅炉热效率快速测试方法分析

中图分类号 : K1 5 T 7
文献标识码 : A
文章 编号 :6 2 9 1 )4 0 3 0
节 能 减 排 E益 受 到 重 视 . 种 承 压 设 备 锅 炉 的能 耗 问 题 l 特 引 起 广 泛 关 注 。 我 国工 业 锅 炉 中 以燃 煤 工 业 锅 炉 居 多 , 运 其
式 中 , ,h I,g 分 别 为 炉 渣 焓 、 灰 焓 和 漏 煤 焓 。 h , h (Jk ) 【 飞
13 燃 煤 工 业锅 炉 运 行 能 效 快 速测 试 方 法 .
q 在 燃 煤 工 业 锅 炉 运 行 能 效 快 速 测 试 方 法 和 工 业 锅 炉 4 热 工 性 能 试 验 规 程 中 的 公 式 一 致 , 只是 a ,m a 选 取 不 一 ba , l i n 致 。 燃 煤 工 业 锅 炉运 行 能 效 快 速 测 试 方 法 中 , 文 选 取 a, 在 本 k
× 0 x 163 C + 0 . H+ 5 .8 m ( ) 10 ( 2 . 0 179  ̄3 81C H ) 2 6 8 q= 2 (  ̄ Hmx 0 Hy ) l0 - () 3
速测 取燃煤工业 锅炉热效率 . 则可 提高节能工作 人员 的工 作
效 率 .也 有 利 于 指 导 司 炉 人 员 对 锅 炉 及 时 进 行 优 化 运 行 调 节. 因此 快 速 测 取 燃 煤 工 业 锅 炉 热 效 率 对 节 能 减 排 工 作 有 很 好 的 推 动 作 用 。 实 现 在 用 工 业 锅 炉 运 行 能 效 状 况 的快 速 简 为 易 评 价 .国 家 质 量 监 督 检 验 总 局 组 织 有 关 专 家 研 究 制 订 了 “ 煤工 业锅炉运行 能效快速测试 方法 ” 燃

燃煤锅炉热平衡测定方案解析

燃煤锅炉热平衡测定方案解析

燃煤锅炉热平衡测定方案一 实验目的通过测定燃煤锅炉热效率,初步掌握其方法,对锅炉运行工况有更深入的了解。

二 实验原理锅炉热效率可用热平衡实验方法测定,测定方法有正平衡和反平衡实验两种,实验必须在锅炉稳定工况下进行。

1 正平衡法正平衡按式(1-1)进行,锅炉热效率即有效利用热量占燃料带入锅炉热量的百分数:%10011⨯==rgl Q Q q η (1-1) 有效利用热量1Q 按下式计算:BQ Q gl =1 kJ/kg (1-2)式中 gl Q ——锅炉每小时有效吸热量,kJ/h ;B —— 每小时燃料消耗量,kg/h 。

蒸汽锅炉每小时有效吸热量 gl Q 按下式计算:3310)(10)(⨯-+⨯-=gs ps ps gs q gl i i D i i D Q kJ/h (1-3)式中D ——锅炉蒸发量,t/h ;q i —— 蒸汽焓,kJ/kg ; gs i —— 锅炉给水焓,kJ/kg ;ps i —— 排污水焓,即锅炉压力下的饱和水焓,kJ/kg ; ps D ——锅炉排污水量,t/h ;由于供热锅炉都是定期排污,为简化测试工作,在热平衡测试期间,可不进行排污。

当锅炉生产饱和蒸汽时,蒸汽干度一般都小于1,湿蒸汽的焓可按下式计算: 100rWi i g -''= kJ/kg (1-4) 式中 i ''——干饱和蒸汽的焓,kJ/kg ; r ——蒸汽的汽化潜热,kJ/kg ;W ——蒸汽湿度,%。

供热锅炉生产的饱和蒸汽通常有1~5%的湿度。

热水锅炉每小时吸收热量gl Q 按下式计算:31210)(⨯-=i i G Q gl kJ/h (1-5) 式中 G ——热水锅炉每小时加热水量,t/h ;1i 、2i ——热水锅炉进水和出水焓,kJ/kg 。

供热锅炉常采用正平衡法测定热效率,因为只要测定燃料消耗量、燃料应用基地位发热量、锅炉蒸发量、压力和温度即可算出热效率。

2 反平衡法正平衡法只能求得锅炉的热效率,不可能借以分析影响锅炉热效率的原因,因此需要测出锅炉的各项热损失,用(1-6)式计算锅炉的热效率,称反平衡法。

锅炉热效率试验规程解读

锅炉热效率试验规程解读

目 录
1 2 试验项目和要求
测试项目、仪器及测试方法
3
锅炉热效率计算
一、试验项目和要求
• • • • • • • •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试验前应达成协议的内容 试验大纲 试验准备和试验条件 机组稳定时间 预备性试验 正式试验 试验记录 试验工况和试验数据的舍弃
燃烧方式 煤粉锅 炉 固态排渣 液态排渣 火床炉 锅炉效率 测量方法 热损失法 或输入-输出法 输入-输出热量法 热损失法 或输入-输出热量法 热损失法 或输入-输出法 热损失法 或输入-输出法
测试有效时间(h炉
燃油锅炉和燃气锅炉
4
2
一、试验项目和要求
表3 参数测量和样品取样时间间隔
二、测试项目、仪器及测试方法
2.4 燃料和脱硫剂取样
2.4.1燃料和脱硫剂取样的一般要求如下: a)燃料和脱硫剂取样开始和结束的时间应视物料从采取点至炉膛所需 的时间适当提前; b) 应从流动中的固体物料流中取样,如果给料口不止一个,则应在每 个给料口等时间间隔分别取样。每个给料口每次获取的试样重量不小于 2kg。如果各给料口给料量不同或给料品种不同,应按照各给料口的流量 进行加权混合缩制,使最终的混合试样能代表试验期间燃料的平均特性 ; c) 取样完成后,应将各取样点取得的全部份样充分混合,对固体燃料 和脱硫剂,按照“堆锥四分法”缩制成预先确定的份数,每份试样不小 于5kg,且应立即密封保存,并尽快送实验室分析; d) 对于混合燃料,应将不同种燃料分别缩制成平行试样,分别分析其 成分,最后根据取样点的流量,采用流量加权的方法,计算混合燃料的 化学成分和低位发热量。
一、试验项目和要求
表1 锅炉蒸汽参数最大允许波动范围

锅炉热效率监测及分析

锅炉热效率监测及分析

该 种锅 炉 是一种 高 效率 、 污染 的节能 产 品 , 低 其燃烧 适应 性强、 燃烧 效率 高 、 负荷 调节 范 围广 、 成本 的炉 内脱硫 , 低
具 有 洁净 燃烧 特点 , 已被 广 泛 采 用 。但 对 该 企业 能 源 审
稳定性 。表 1 为该 锅炉 节能 监测数 据 。
1 排 烟温 度影 响分析
蝴_肌 寻
锅 炉实 际运行 热效 率偏 低 , 国平 均 工 业 锅 炉热 效 率 仅 全 为 6%左 右 , 0 与工业 发达 国家 相 比差 距较 大 。本 文 例举 的某公 司 5#燃煤 锅 炉 , 为循 环 流 化床 锅 炉 , 皮带 秤 按 公
热损 失 。此外过低 的排 烟温 度 若 低 于 烟气 露 点 以下 , 将
段 , 对 锅炉 经济 运行 和节 能降耗 具有 重要 意义 。 这
表 1
会 引起 受 热面 的腐 蚀 , 及 锅 炉 的安全 运 行 。最 合 理 的 危 排烟温 度应 根据排 烟 热损失 与烟气 露 点等进 行 技术 经济
摘 要: 本文通过对典型用能设备一锅炉的排烟温度、 过量空气系数 、 含碳量 和炉体外表面温度 四项指标进行节 能监测 , 析影响锅 炉热效率 的 炉渣 分
因素, 为今后更好 的开展节能和监测工作提供借鉴。 关键 词 : 炉 ; 锅 热效率 ; 分析
工 业 锅炉 是企 业 主要耗 能设备 之一 , 统计 , 业 锅 据 工 炉煤耗 占一个 企业 总能 耗 的(0~6 ) 3 0 %左 右 。我 国工 业
要求是把碳氢化合物在锅炉 内燃烧完全 , 既提高了煤 的 燃烧率 , 可防止 锅炉 冒黑 烟 , 是 由于种 种 原 因 , 管 又 但 烟 省煤器 的烟垢 堵塞 是不 可避 免 的。 因此应定 期检 查锅 炉

燃煤工业锅炉能效测试结果统计与分析

燃煤工业锅炉能效测试结果统计与分析

燃煤工业锅炉能效测试结果统计与分析燃煤工业锅炉是工业生产中常用的一种热能设备,其能耗情况关系到企业的生产成本和资源利用效率。

为了更好地掌握燃煤工业锅炉的能效情况,提高其能源利用效率,对其进行能效测试是必不可少的。

本文将对燃煤工业锅炉的能效测试结果进行统计与分析,以便为相关企业提供参考和指导。

一、燃煤工业锅炉的能效测试方法燃煤工业锅炉的能效测试主要包括燃料燃烧效率测试、热效率测试和烟气分析等内容。

燃料燃烧效率测试是通过测试燃煤工业锅炉的排烟含氧量、燃烧室出口气体温度和燃料的燃烧量等参数,来评估燃料的燃烧效率;热效率测试是通过测试锅炉的供水温度、回水温度、排烟温度等参数,来评估锅炉的热能利用效率;烟气分析则是通过测试烟气中的O2、CO2、CO、NOx等成分的含量,来评估锅炉的污染排放情况。

通过对多台燃煤工业锅炉进行能效测试,得到了如下数据:1. 燃料燃烧效率测试结果:通过燃料燃烧效率测试,得到了各燃煤工业锅炉的燃烧效率数据,其中最高的燃烧效率达到了92%,最低的则只有78%,平均燃烧效率为85%。

3. 烟气分析测试结果:通过烟气分析测试,得到了各燃煤工业锅炉的烟气污染物排放数据,其中排放NOx的最高值为150ppm,最低值为50ppm,平均排放值为100ppm。

通过对上述测试结果的统计,我们可以得出如下几点分析:1. 燃料燃烧效率较高,但仍有改进空间:从燃料燃烧效率测试结果来看,大部分燃煤工业锅炉的燃烧效率在80%以上,但仍有少数锅炉的燃烧效率较低,说明燃煤工业锅炉的燃烧效率整体水平较高,但仍有改进空间,需要进一步优化燃烧系统,提高燃烧效率。

2. 热效率整体较低,需要进一步提高:3. 烟气排放有待控制:从烟气分析测试结果来看,大部分燃煤工业锅炉的NOx排放在100ppm左右,符合国家标准,但仍有少数锅炉的NOx排放较高,需要加强对燃煤工业锅炉烟气排放的监测和控制,减少对环境造成的污染。

四、结论与建议1. 结论:(1)燃煤工业锅炉的燃烧效率整体较高,但仍有改进空间,需要进一步优化燃烧系统,提高燃烧效率;2. 建议:(1)优化燃烧系统,提高燃料的燃烧效率,减少燃料的浪费,降低成本;(2)改进锅炉的设计和运行方式,提高热效率,降低能耗,减少资源的消耗;(3)加强烟气排放的监测和控制,减少对环境的污染,推动绿色发展。

锅炉热效率实验方法

锅炉热效率实验方法

目录1.概述...................................... 错误!未定义书签。

2.应用范围.................................. 错误!未定义书签。

3.引用标准、规程、标准...................... 错误!未定义书签。

4.测试项目及方式............................ 错误!未定义书签。

5.利用仪器、仪表............................ 错误!未定义书签。

6.实验应具有的条件.......................... 错误!未定义书签。

7.测点清单及测点布置........................ 错误!未定义书签。

8.危险点分析及操纵方法...................... 错误!未定义书签。

9. 平安防护方法............................ 1错误!未定义书签。

10.组织分工............................... 1错误!未定义书签。

1.概述实验目的本次实验的目的在于了解国投大同能源有限责任公司#1、2锅炉的运行状况,查明锅炉机组的平安经济运行指标,特进行大修前锅炉热效率实验。

设备简述国投大同能源有限责任公司2×480t/h锅炉是采纳哈尔滨锅炉厂有限责任公司设计制造的HG-480/.7L型循环流化床锅炉,采纳单汽包、自然循环、高温超高压一次中间再热、高温绝热旋风分离器、单炉膛平稳通风、前墙给料、固态冷却排渣。

锅炉均由以下三部份组成:第一部份为锅筒、炉膛及冷渣机。

炉膛采纳全膜式水冷壁结构,炉膛前上部沿宽度方向别离布置有3片水冷屏(蒸发受热面)、8片屏式过热器(二级过热器)和6片屏式再热器(热段再热器)。

炉膛底部是水冷壁管弯制而成的水冷风室。

风室底部的点火风道内布置有2台床下点火燃烧器,炉膛下部密相区布置有6支床上启动燃烧器,用于锅炉启动点火和低负荷稳燃。

供热锅炉燃烧效率测试方法研究

供热锅炉燃烧效率测试方法研究

供热锅炉燃烧效率测试方法研究1、引言供热锅炉是在冬季供热系统中不可或缺的设备,为了确保供热的效果,锅炉的燃烧效率必须得到保证。

煤火锅炉主要依靠燃料固体的燃烧产生热量,如何提高燃烧效率,不仅关乎到热能的利用率,也关系到能源的节约和环境的保护。

因此,研究供热锅炉燃烧效率测试方法,对于推广高效环保的供热技术,促进节能减排具有重要意义。

2、燃烧效率的定义与计算方法燃烧效率是指燃料输入锅炉内的热量和能够转化为实际输出热量的比例。

假设热值为Q1,燃料输入锅炉的热量为Q2,锅炉实际输出的热量为Q3,则燃烧效率η为:η=(Q3/Q2) × 100%=Q3/Q1 × 100%其中Q1为单位燃料产生的热值。

计算燃烧效率需要准确测量Q1、Q2和Q3,这需要选用合适的测试方法。

3、燃烧效率测试方法目前燃烧效率测试方法主要分为直接法、间接法和流量法三种。

(1)直接法直接法是通过直接测量燃料和空气的质量或体积来计算燃烧效率。

直接法测试的精度高,可反映出燃烧过程中燃料和氧气以适当的比例混合的情况,是目前公认的最精确的测试方法之一。

直接法有实验室法和现场法,实验室法包括平衡燃爆法、制气燃爆法、氧代燃烧法等,现场法则采用烟气分析仪等设备直接测量燃烧效率。

(2)间接法间接法是通过测量锅炉内烟气或水蒸气中氧气、CO、CO2等成分浓度,并考虑胶质热损失计算燃烧效率。

间接法设备简单、测试过程便捷,但精度不如直接法高,由于测量时依赖烟气中氧气、CO、CO2等成分浓度的测量准确性,所以必须严格控制实验条件以保证测试结果的可靠性。

(3)流量法流量法是通过热量平衡计算法来计算燃料的输入热量和输出热量,再据此计算燃烧效率。

流量法又可分为平衡法和计量法,平衡法需要对水、气体和燃料进行流量测量,计算输入热量;计量法仅需通过测量热载体的供水和回水温度、流量计算输出热量和热损失,并依此计算燃烧效率。

4、燃烧效率测试方法的情况讨论以上三种测试方法各有优劣,选择何种测试方法应根据测试目的、测试条件以及测试人员技术水平等因素来综合考虑。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试验项目和要求
1.2 试验大纲
试验大纲由试验负责单位编写,并经试验各方认可,内 容至少应包括: a) 试验目的; b) 试验条件及要求; c) 试验工况; d) 主要测点布置、仪表仪器及测试方法; e) 试验数据处理原则; f) 试验人员及组织; g) 试验日程及计划。
一、试验项目和要求
1.3 试验准备和试验条件 试验前,应有如下准备和条件: a) 对所有参与试验的仪表仪器进行检定或校准; b) 确定已具有足够的、符合试验规定的燃料和脱 硫剂; c) 整个锅炉机组无明显泄漏,主、辅机能正常运 转并满足试验要求; d) 所有受热面在开始试验前均保持正常运行时的 清洁度; e) 锅炉机组与其他非试验系统完成隔离。
一、试验项目和要求
1.4 机组稳定时间 1.4.1 锅炉试验前,机组应连续正常运行3天以上。 测量前锅炉在试验负荷及条件下稳定运行时间应不 少于2小时。对于添加脱硫剂的锅炉,应在脱硫剂投 入量和SO2排放浓度达到稳定后2小时,方可开始试 验。 1.4.2 测试过程中,锅炉蒸发量及蒸汽参数波动的 最大允许偏差见表1。
二、测试项目、仪器及测试方法
2.3 温度测量
2.3.2 烟气和空气温度测量的一般要求如下: a) 根据试验内容,温度测点可布置在相应受热面的进、 出口处; b) 测量截面应远离通道的转弯、有阻碍物或变径处; c) 截面积较大的管道,应采用网格法测量; d) 被测量截面速度场或温度场有一项较均匀时,可采用 代表点测量; e) 被测量截面存在明显的烟气分层流动现象时,应采用 流量加权的方法计算得到该截面的温度加权平均值; f) 干、湿球温度测量应在避风、避热源、遮阳并靠近风 机进风口处。
二、测试项目、仪器及测试方法
2.4 燃料和脱硫剂取样
2.4.1燃料和脱硫剂取样的一般要求如下: a)燃料和脱硫剂取样开始和结束的时间应视物料从采取点至炉膛所需 的时间适当提前; b) 应从流动中的固体物料流中取样,如果给料口不止一个,则应在每 个给料口等时间间隔分别取样。每个给料口每次获取的试样重量不小于 2kg。如果各给料口给料量不同或给料品种不同,应按照各给料口的流量 进行加权混合缩制,使最终的混合试样能代表试验期间燃料的平均特性 ; c) 取样完成后,应将各取样点取得的全部份样充分混合,对固体燃料 和脱硫剂,按照“堆锥四分法”缩制成预先确定的份数,每份试样不小 于5kg,且应立即密封保存,并尽快送实验室分析; d) 对于混合燃料,应将不同种燃料分别缩制成平行试样,分别分析其 成分,最后根据取样点的流量,采用流量加权的方法,计算混合燃料的 化学成分和低位发热量。
二、测试项目、仪器及测试方法
• • • • • 2.1 2.2 2.3 2.4 2.5 主要测量项目 测试仪器 温度测量 燃料和脱硫剂取样 烟气取样及分析
二、测试项目、仪器及测试方法
2.1 主要测量项目
鉴定和验收试验主要测量项目见表4。 表4 锅炉验收试验主要测量项目
序号 一. 1. 1) 2) 3) 4) 5) 6) 7) 8) 名 称 说 明 锅炉效率(含空气预热器漏风率) 输入-输出热量法: 燃料量 燃料发热量及工业分析 进入系统的燃料和空气温度 过热蒸汽、再热蒸汽及其他蒸汽的流量、压力和温度 给水和减温水流量、压力和温度 外来雾化蒸汽和热源的工质流量、压力和温度 泄漏与排污流量 如存在 锅筒内压力及水位
目 录
1 2 试验项目和要求
测试项目、仪器及测试方法
3
锅炉热效率计算
一、试验项目和要求
• • • • • • • •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试验前应达成协议的内容 试验大纲 试验准备和试验条件 机组稳定时间 预备性试验 正式试验 试验记录 试验工况和试验数据的舍弃
一、试验项目和要求
1.6.2 大修前后试验等常规试验持续时间可适当调 整,但不应小于2小时。参数测量和样品取样时间间 隔参照表3。 1.6.3 试验工况开始直至结束,过热蒸汽流量和压 力、温度,再热蒸汽压力和温度,给水压力和温度 ,锅筒水位,过量空气系数,配风方式,循环流化 床锅炉床压和床温,燃料量,吸收剂流量,制粉系 统投运方式等,应保持一致和稳定。 1.6.4 测试期间不允许进行可能干扰试验工况的任 何操作,如定期排污、吹灰、打渣及火床锅炉清炉 、燃料层调整等。
测量或取样时间间隔 5min~15min 5min~15min 5min~15min 5min~15min 10min~20min 30 min 每个工况每个取样点 至少取样2次 15min~30min 15min~30min
测量和取样对象 蒸汽流量、压力、温度 给水流量、压力、温度 空气压力、温度,烟气压力、温度 烟气成分 环境压力、温度 燃料和脱硫剂取样 飞灰 炉渣 其他次要参数
燃烧方式 煤粉锅 炉 固态排渣 液态排渣 火床炉 锅炉效率 测量方法 热损失法 或输入-输出法 输入-输出热量法 热损失法 或输入-输出热量法 热损失法 或输入-输出法 热损失法 或输入-输出法
测试有效时间(h)
4 4 4 6
循环流化床锅炉
燃油锅炉和燃气锅炉
4
2
一、试验项目和要求
表3 参数测量和样品取样时间间隔
测量项目 流量 水和蒸 压力 汽 温度 燃料量 脱硫剂量 流量 压力 温度 烟气成分: 空气和 氧量(O2) 烟气 二氧化碳(CO2) 一氧化碳(CO) 二氧化硫(SO2) 一氧化氮(NO)
二、测试项目、仪器及测试方法
2.3 温度测量 2.3.1 温度测量的一般要求如下: a) 温度测点应选择速度与温度分布均匀的管道横 截面; b) 应采取必要措施,防止温度测量仪表因受传导 、对流和辐射影响,导致测量数据失真; c) 应根据不同的被测量对象、温度范围选用合适 的热电偶,热电偶导线不应与电源线并行放置,以 免干扰。
锅炉热效率试验规程新版解读


本标准按照GB/T 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代替GB/T 10184—1988《电站锅炉性能试验规程》,与GB/T 10184—1988 相比,主要变化如下: ——补充和修改了术语; ——根据GB 3101《有关量、单位和符号的一般原则》修改了原标准物理量的定义 和符号; ——修改了锅炉效率计算公式; ——修改了仪器设备的使用建议和规定; ——修改了锅炉机组热平衡系统边界; ——增加了添加脱硫剂的锅炉效率计算; ——增加了装有高温脱硝装置的锅炉效率计算; ——增加了烟气中NOx和SO2浓度的测量项目; ——增加了部分空气预热器性能计算公式; ——删除了制粉系统主要特性参数测定的有关内容; ——删除了误差分析的有关内容; ——删除了部分附录。 本标准所代替标准的历次版本发布情况为: ——GB/T 10184—1988。
二、测试项目、仪器及测试方法
表5
序 号 1 2 3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主要测试项目仪器的最大允许误差
允许误差(按满量程计,%) ±0.35 ±0.25 ±0.40 ±0.5 ±0.5 ±5.00 ±0.25 ±0.40 ±1.0 ±1.0 ±5.0(读数的百分数) ±5.0(读数的百分数) ±5.0(读数的百分数)
4
二、测试项目、仪器及测试方法
表4(续) 锅炉验收试验主要测量项目
2.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热损失法: 燃料量及脱硫剂量 燃料分析 脱硫剂分析 燃油雾化蒸汽流量、压力和温度 空气预热器进、出口烟气成分 空气预热器进、出口烟气温度 省煤器出口烟气成分 省煤器出口烟气温度 进入系统边界的燃料和空气温度 大气干、湿球温度和压力 飞灰、沉降灰和炉渣量 飞灰、沉降灰和炉渣温度 飞灰、沉降灰和炉渣可燃物含量 飞灰、沉降灰和炉渣中钙、碳酸盐(以CO2计)含量 石子煤量及发热量 辅助设备功率消耗
蒸发量 D
蒸汽压力 P
蒸汽温度 t
一、试验项目和要求
1.5 预备性试验 1.5.1 预备性试验的目的如下: a) 检查锅炉机组运行状态; b) 检验测试装置和仪器; c) 培训试验人员。 1.5.2 如试验各方认为试验过程和条件满足要求, 预备性试验也可作为正式试验。
一、试验项目和要求
1.6 正式试验 1.6.1 鉴定试验、验收试验的持续时间见表2,参数 测量和样品取样时间间隔见表3。 表2 试验工况持续时间
一、试验项目和要求
表1 锅炉蒸汽参数最大允许波动范围
测量项目 D>2008 t/h 950 t/h< D ≤ 2008t/h 480 t/h< D ≤950 t/h D < 480 t/h P >18.5 MPa 9.8MPa≤ P ≤18.5MPa P<9.8 MPa t≥540 ℃ t<540 ℃ 最大允许波动范围 ±1.0% ±2.0% ±4.0% ±5.0% ±1.0%a ±2.0%a ±4.0%a ±5 ℃ +5℃,-10℃
一、试验项目和要求
1.8 试验工况和试验数据的舍弃
1.8.1 在试验过程中或整理试验结果时,如果发现观测 到的数据中有严重异常,应考虑将此试验工况舍弃;如 果受影响的部分是在试验的开头或结尾,且扣除异常情 况后的有效测试时间符合本标准中表4要求,则可舍弃 异常部分的数据;如有必要,应重做该试验工况。 1.8.2 凡出现下列情况之一时,该试验工况应作废: a) 试验燃料特性或吸收剂特性超出事先规定的变化 范围; b) 蒸发量或蒸汽参数波动超出试验规定的范围; c) 某一个主要测量项目的试验数据有1/3以上出现异 常或矛盾。
一、试验项目和要求
1.9 锅炉效率试验 1.9.1 锅炉效率试验有两种方法,即输入-输出热 量法和热损失法,对于大型锅炉推荐采用热损失法 。 1.9.2 进行鉴定和验收试验时,在所要求的负荷下 至少应做两次试验。若两次试验结果超过预先商定 的平行试验之间的允许偏差,则需要做重复性试验 。直到有两次试验的结果落在允许偏差范围内,其 试验结果为该两次试验的平均值。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