锅炉热效率试验规程解读共43页文档
1锅炉反平衡热效率测试方案(2)

#1锅炉反平衡热效率测试方案1、测试目的1.1通过热效率测试,查清#1锅炉在三种负荷工况下的热效率水平和在额定负荷下的多种配风工况下的热效率水平,为锅炉实现经济运行提供依据。
1.2 通过测试,查清各种运行工况下每项热损失的具体数值,以便探索降低热损失的方法,以提高锅炉热效率。
2、测试工况2.1第一种工况为:锅炉额定负荷250t/h,蒸汽压力温度维持额定值,氧含量保持4.85%左右。
2.2第二种工况为:锅炉带75%的额定负荷,氧含量保持4.85%左右。
2.3第三种工况为:锅炉带最低稳燃负荷,氧含量保持5.5%左右。
2.4第四种工况为:锅炉带额定负荷,氧含量保持5.0% 左右,A制粉系统停运。
2.5第五种工况为:锅炉带额定负荷,B制粉系统停运,氧含量保持5.0%左右。
2.6第六种工况为:锅炉带额定负荷,氧含量维持3.5~4.0% 。
2.7第七种工况为:锅炉带额定负荷,氧含量维持6%左右。
3、测试延续时间,每个工况从开始记录参数到记录最后一组数据的时间为1小时。
4、参数记录采样间隔时间及样品分析参数。
4.1锅炉工况稳定后,每15分钟记录一次蒸汽流量、压力、温度、排烟温度、烟气氧含量等主要参数,其它次要参数每30分钟记录一次。
4.2 烟气取样(分析),每20分钟一次。
并分析含O2、CO、CO2量及烟气中的含灰量。
4.3 煤粉取样,每个试验工况二次。
分析低位发热值和各元素含量。
4.4 飞灰取样,每个试验工况二次。
分析飞灰中的可燃物(含碳量)。
4.5 灰渣取样,要求在整个试验工况期间连续或等时间间隔进行,以保证样品的代表性。
分析炉渣含碳量。
5、测试前的准备工作5.1人员组织与分工。
安排好锅炉运行工况调整人员,记录参数人员、取样人员、化验人员以及每组人员的技术负责人、测试总负责人。
5.2 对每组人员进行测试的过程讲解,使每个人熟悉在何时完成哪种工作,怎么完成。
5.3 各组人员分别准备所需工具、量具、记录表格、分析仪器、取样容器、化验药品等,并完成仪器仪表所需的校验工作。
锅炉节能技术监督管理规程解读

第四章 使用管理
9、建立高耗能特种设备能效技术档案。至少包括: 锅炉产品随机出厂资料(含产品能效测试报告); 锅炉辅机、附属设备等质量证明资料; 锅炉安装调试报告、节能改造资料; 锅炉安装、改造和维修能效评价或者能效测试报告; 在用锅炉能效定期测试报告和年度运行能效测试与评价报告; 锅炉及其系统日常节能检查记录; 计量、检测仪表校验证书; 锅炉水(介)质处理检验报告; 燃料分析报告。
第二章 设计
锅炉仪表配置要求
监测项目
单台锅炉额定蒸发量(D,t/h)或者额定热功率(Q,MW)
D≤4或者 Q≤2.8
4<D<20或者 2.8<Q<14
D≥20或者 Q≥14
指示 积算 记录 指示 积算 记录 指示 积算 记录
燃料量(煤、油、燃气等, 注1)
√
√√
√
√
√
√
√
√
燃气、燃油的温度和压力 √
√
√
√
蒸汽流量
√
√
√
√
√
√
给水流量
√
√√
√
√
√
√
√
√
热水锅炉循环水量
√
√√
√
√
√√Leabharlann √√热水锅炉补水量
√
√
√
√
√
√
过热蒸汽温度
√
√
√
√
蒸汽压力
√
√
√
√
热水温度
√
√
√
√
第二章 设计
排烟温度
√
√
√
锅炉热效率及漏风率试验方法最新版

Vgy---干烟气的体积; • CH4---可燃气体中CH4的体积含量百分比; • H2---可燃气体中H2的体积含量百分比; • CmHn---可燃气体中CmHn的体积含量百分比。
t py , t , t 分别为排烟温度、炉渣 lz 0 温度、送风机进口温度 ,℃
C
C C , C 分别为飞灰、炉渣含碳 fh lz
锅炉热效率及空预器漏风率 试验方法
技术文件
• • • • • • • •
• •
• • • • • •
一、试验目的 获取锅炉在额定负荷时空预器漏风率及不同负荷下锅炉热效率。 二、试验依据 1、《火电机组启动验收性能试验导则》(原电力工业部 1998年版); 2、GB10184-88《电站锅炉性能试验规程》; 3、有关制造厂、设计院的技术资料。 三、试验测点布置、主要项目测量方法及试验仪器 1、烟气取样及分析 在空气预热器进、出口的左、右烟道上按网格法布置烟气取样分析测量 孔座(也用于烟气温度测量),在每个孔座内按网格法(等截面取样)布置 取样点抽取烟气样。 2、烟气温度测量 通过上述的测量孔,在空气预热器进、出口的左、右烟道上按网格法布 置烟气取样分析测量孔座,每点装设一只K型热电偶。 3、飞灰取样及分析 利用空预器出口烟道上安装的撞击式飞灰采样装置采取飞灰样,试验开 始时安装取样罐,试验结束后取样,分析飞灰可燃物含量。 4、炉渣取样及分析 大渣取样在捞渣机出口进行。试验期间每15分钟采样一次,每次取样 1.5kg,试验结束后,进行样品粉碎、混合、缩分,分析可燃物含量。 5、原煤取样及分析 试验期间在给煤机上部落煤管取样孔处取样,每15分钟取样一次,每次 取样约1.0kg,直至试验结束。取出的原煤样及时放入密封的容器内,经混合 缩分后送化学进行工业分析(全分析)。
锅炉的热效率的测定

单位时间内锅炉有效利用热量占锅炉输入热量的百分比,或相应于每千克燃料(固体和液体燃料),或每标准立方米(气体燃料)所对应的输入热量中有效利用热量所占百分比为锅炉热效率,是锅炉的重要技术经济指标,它表明锅炉设备的完善程度和运行管理水平。
锅炉的热效率的测定和计算通常有以下两种方法:1.正平衡法用被锅炉利用的热量与燃料所能放出的全部热量之比来计算热效率的方法叫正平衡法,又叫直接测量法。
正平衡热效率的计算公式可用下式表示:热效率=有效利用热量/燃料所能放出的全部热量*100%=锅炉蒸发量*(蒸汽焓-给水焓)/燃料消耗量*燃料低位发热量*100%式中锅炉蒸发量——实际测定,kg/h;蒸汽焓——由表焓熵图查得,kJ/kg;给水焓——由焓熵图查得,kJ/kg;燃料消耗量——实际测出,kg/h;燃料低位发热量——实际测出,kJ/kg。
上述热效率公式没有考虑蒸汽湿度、排污量及耗汽量的影响,适用于小型蒸汽锅炉热效率的粗略计算。
从上述热效率计算公式可以看出,正平衡试验只能求出锅炉的热效率,而不能得出各项热损失。
因此,通过正平衡试验只能了解锅炉的蒸发量大小和热效率的高低,不能找出原因,无法提出改进的措施。
2.反平衡法通过测定和计算锅炉各项热量损失,以求得热效率的方法叫反平衡法,又叫间接测量法。
此法有利于对锅炉进行全面的分析,找出影响热效率的各种因素,提出提高热效率的途径。
反平衡热效率可用下列公式计算。
热效率=100%-各项热损失的百分比之和=100%-q2-q3-q4-q5-q6式中q2——排烟热损失,%;q3——气体未完全燃烧热损失,%;q4——固体未完全燃烧热损失,%;q5——散热损失,%;q6——灰渣物理热损失,%。
大多时候采用反平衡计算,找出影响热效率的主因,予以解决。
锅炉热效率试验规程解读

目 录
1 2 试验项目和要求
测试项目、仪器及测试方法
3
锅炉热效率计算
一、试验项目和要求
• • • • • • • •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试验前应达成协议的内容 试验大纲 试验准备和试验条件 机组稳定时间 预备性试验 正式试验 试验记录 试验工况和试验数据的舍弃
燃烧方式 煤粉锅 炉 固态排渣 液态排渣 火床炉 锅炉效率 测量方法 热损失法 或输入-输出法 输入-输出热量法 热损失法 或输入-输出热量法 热损失法 或输入-输出法 热损失法 或输入-输出法
测试有效时间(h炉
燃油锅炉和燃气锅炉
4
2
一、试验项目和要求
表3 参数测量和样品取样时间间隔
二、测试项目、仪器及测试方法
2.4 燃料和脱硫剂取样
2.4.1燃料和脱硫剂取样的一般要求如下: a)燃料和脱硫剂取样开始和结束的时间应视物料从采取点至炉膛所需 的时间适当提前; b) 应从流动中的固体物料流中取样,如果给料口不止一个,则应在每 个给料口等时间间隔分别取样。每个给料口每次获取的试样重量不小于 2kg。如果各给料口给料量不同或给料品种不同,应按照各给料口的流量 进行加权混合缩制,使最终的混合试样能代表试验期间燃料的平均特性 ; c) 取样完成后,应将各取样点取得的全部份样充分混合,对固体燃料 和脱硫剂,按照“堆锥四分法”缩制成预先确定的份数,每份试样不小 于5kg,且应立即密封保存,并尽快送实验室分析; d) 对于混合燃料,应将不同种燃料分别缩制成平行试样,分别分析其 成分,最后根据取样点的流量,采用流量加权的方法,计算混合燃料的 化学成分和低位发热量。
一、试验项目和要求
表1 锅炉蒸汽参数最大允许波动范围
锅炉性能试验方案说明

2t/h实验炉性能测试实验方案2016年10月目录1前言 (1)2设备概述 (1)3实验目的 (4)4实验依据 (4)5试验工况设置 (4)6测量项目及方法 (6)7实验仪器、仪表校验 (8)8实验条件及要求 (8)9实验内容及方法 (9)附表1实验所需仪器及材料 (10)附表2电脑记录数据清单 (12)1前言哈尔滨华氏海德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在哈尔滨工业大学煤污染物节能减排实验室新建2t/h蒸汽试验锅炉,锅炉为双锅筒纵置链条炉,采用D形布置,尾部受热面采用铸铁空气预热器及热管相变换热器,单炉膛单侧送风,室内布置,固态排渣。
设计煤种:二类烟煤。
采用垂直提升机和刮板机上煤。
本方案为锅炉性能试验的指导性文件,制定了试验的方法及为确保测试精度所应采取的测试手段。
2设备概述2.1本工程装设1台2t/h蒸汽锅炉。
锅炉为双锅筒纵置链条炉,采用D形布置,尾部受热面采用铸铁空气预热器及热管相变换热器,单炉膛单侧送风,室内布置固态排渣。
设计煤种:二类烟煤。
采用垂直提升机和刮板机上煤。
2.2锅炉出口蒸汽参数为0.7MPa/300℃锅炉主要参数见下表表1 锅炉主要特性汇总表2 燃料分析表3 燃料分析表4 各烟道烟气特性3实验目的性能试验的目的是为了考核锅炉的性能是否达到计算值的标准,主要试验以下内容:在下述工况条件下,锅炉保证热效率82.89%(按低位发热量)1)燃用设计煤种2)大气温度不低于10℃3)过热蒸汽温度应在280℃~320℃之间4)蒸汽品质合格,压力不小于0.55MPa。
4实验依据4.1GB/T10180-2003工业锅炉热工性能试验规程4.2GB13271-2014锅炉大气无污染物排放标准4.3有关会议纪要5试验工况设置依据实验内容拟安排表5所示的试验工况。
表5 试验工况设置6测量项目及方法6.1流量测量主蒸汽流量采用DCS记录的给水流量。
鼓、引风流量采用DCS记录数据。
6.2温度测量炉膛取气点、取渣点及各受热面进、出口烟温用已布置校验合格的Ⅱ级精度K型热电偶进行数据采集。
锅炉热效率测试方案

锅炉热效率测试方案为了解毛铺酒厂锅炉运行热效率和为确定下步锅炉改造方向,根据《锅炉节能技术监督管理规程》和按照《工业锅炉能效测试与评价规则》对毛铺酒厂3台锅炉进行能效测试。
一、测试方法锅炉运行工况热效率简单测试采用反平衡法,相关测量要求按照GB/T 10180要求的方法进行测量。
二、测试要求1.热效率测试应当不少于2次;2.两次反平衡测试测得的效率之差均应当不大于2%。
三、测试条件1.锅炉在额定参数下处于安全、热工况稳定的运行状态;2.辅机与锅炉出力相匹配并运行正常,系统不存在跑、冒、滴现象;3.测试所用燃料符合设计燃料的要求;4.锅炉及辅机系统各测点布置满足测试大纲要求。
四、测试项目1.排烟温度t py,℃;2.排烟处过量空气系数;3.排烟处CO含量,%(ppm);4.入炉冷空气温度t lk,℃;5.飞灰可燃物含量C fh,%;6.漏煤可燃物含量C lm,%;7.炉渣可燃物含量C lz,%;8.燃料收到基低位发热量Q net.v.ar,kJ/kg;收到基灰分A ar,%;9.测试开始和结束的时间。
五、正式测试时间1、锅炉正常燃烧1小时后开始测试;2、测试时间内至少包括一个完整的燃料添加和出渣周期(分厂应先将煤斗填平正常燃烧后添加燃煤时必须填平并计量);3、烟气测量次数不少于5次,每次间隔时间均匀,测试开始、结束各一次(对于排烟温度、排烟处过量空气系数、排烟处CO 含量按测量数据算术平均值作为计算值)。
六、测试项目1. 排烟热损失(q 2)2. 气体未完全燃烧热损失(q 3)3. 固体未完全燃烧热损失(q 4)4. 散热损失(q 5)5. 灰渣物理热损失(q 6)6. 热效率;()65432j 100q q q q q ++++-=η七、测试报告1. 锅炉能效测试综合报告2. 锅炉能效测试项目3. 锅炉能效测试测点布置及测试仪表说明4. 能效测试结果汇总表八、测试小组成员及分工名称人员 职责综合分析组 生产技术科设备组2、 对测试细节进行全面监督;3、 对测试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并出具相关报告;4、 对照国家相关规定,寻找不合格项目,并制定锅炉下步改造计划。
锅炉热效率实验方法

目录1.概述...................................... 错误!未定义书签。
2.应用范围.................................. 错误!未定义书签。
3.引用标准、规程、标准...................... 错误!未定义书签。
4.测试项目及方式............................ 错误!未定义书签。
5.利用仪器、仪表............................ 错误!未定义书签。
6.实验应具有的条件.......................... 错误!未定义书签。
7.测点清单及测点布置........................ 错误!未定义书签。
8.危险点分析及操纵方法...................... 错误!未定义书签。
9. 平安防护方法............................ 1错误!未定义书签。
10.组织分工............................... 1错误!未定义书签。
1.概述实验目的本次实验的目的在于了解国投大同能源有限责任公司#1、2锅炉的运行状况,查明锅炉机组的平安经济运行指标,特进行大修前锅炉热效率实验。
设备简述国投大同能源有限责任公司2×480t/h锅炉是采纳哈尔滨锅炉厂有限责任公司设计制造的HG-480/.7L型循环流化床锅炉,采纳单汽包、自然循环、高温超高压一次中间再热、高温绝热旋风分离器、单炉膛平稳通风、前墙给料、固态冷却排渣。
锅炉均由以下三部份组成:第一部份为锅筒、炉膛及冷渣机。
炉膛采纳全膜式水冷壁结构,炉膛前上部沿宽度方向别离布置有3片水冷屏(蒸发受热面)、8片屏式过热器(二级过热器)和6片屏式再热器(热段再热器)。
炉膛底部是水冷壁管弯制而成的水冷风室。
风室底部的点火风道内布置有2台床下点火燃烧器,炉膛下部密相区布置有6支床上启动燃烧器,用于锅炉启动点火和低负荷稳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