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版七年级下册26.强项令PPT课件
初中语文部编版七年级下册《课外古诗词诵读》课件PPT模板

人教版语文七年级下册课件
CONTENTS
学习目标
新知导入
新课解析
延伸拓展
01.学习目标
1 了解诗歌背景,把握诗歌内容。 2 品味诗句,感悟诗歌意境。 3 体会诗歌情感。
02.新知导入
竹里馆
王维
王维(约701—761),字摩诘,河东(治所在今山西永济西) 人,祖籍太原祁县(今属山西),唐代杰出诗人、画家。曾任尚书 右丞,世称“王右丞”。与孟浩然齐名,并称“王孟”,另有“诗 佛”之称。王维的作品风格是清新淡雅,禅意丰富,人称“诗中有 画,画中有诗”。代表诗作有《相思》、《山居秋暝》等。著作有 《王右丞集》、《画学秘诀》。
双 袖 龙 钟 泪 不 干。
沾湿的样子。
马 上 相 逢 无 纸 笔,
请求,烦劳。 凭 君 传 语 报 平 安。
捎口信。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向东遥望长安家园路途遥远, 思乡之泪沾湿双袖难擦干。
在马上匆匆相逢没有纸和笔, 只有托你捎个口信,给家人报平安。
这首诗描写了诗人远涉边塞,逢回京使者,托带平安口信安慰 家人的典型场面,表达了浓烈的思乡之情,同时又蕴含着渴望功名 之志。
春夜洛城闻笛
李白
李白(701—762),字太白,号青莲居 士,陇西成纪(今甘肃天水)人,唐代杰出的 浪漫主义诗人,有“诗仙”之称。与杜甫齐名, 世称“李杜”。其作品风格豪放飘逸,想象奇 特。代表作品有《静夜思》《春夜洛城闻笛》 《将进酒》《蜀道难》等。
03.新课解析
春夜洛城闻笛
声音不知从何处传来。
此诗写隐者的闲适生活以及情趣,描绘了诗人月下独坐、弹琴长啸 的悠闲生活。诗的用字造语、写景(幽篁、深林、明月),写人(独坐、 弹琴、长啸)都极平淡无奇。然而它的妙处也就在于以自然平淡的笔调, 描绘出清新诱人的月夜幽林的意境,融情景为一体,蕴含着一种特殊的 美的艺术魅力,使其成为千古佳品。以弹琴长啸,反衬月夜竹林的幽静, 以明月的光影,反衬深林的昏暗,表面看来平平淡淡,似乎信手拈来, 随意写去其实却是匠心独运,妙手回天的大手笔。
七年级下册语文《强项令》教学教案

七年级下册语文《强项令》教学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和背诵课文。
(2)理解课文中的关键词语和句子,掌握文言文的基本语法。
(3)了解课文背景,理解故事情节,把握人物形象。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分析课文中的情节和人物形象。
(2)学会欣赏文言文的表达方式和修辞手法,提高阅读文言文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情感,增强民族自豪感。
(2)培养学生勇敢、坚韧、有毅力的品质,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二、教学重点:1. 课文的朗读和背诵。
2. 课文中的关键词语和句子,以及文言文的基本语法。
3. 人物形象的分析,情节的理解。
三、教学难点:1. 文言文的语言特点,如一词多义、词类活用等。
2. 人物内心的情感变化,以及作者的表达意图。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简介课文背景,激发学生兴趣。
2. 自主学习:让学生自主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
3. 合作探讨:分组讨论,分析人物形象,概括故事情节。
4. 讲解分析:讲解课文中的关键词语和句子,翻译文言文。
5. 课堂练习:让学生朗读和背诵课文,巩固所学知识。
五、课后作业:1. 朗读并背诵课文。
2. 根据课堂学习,运用文言文写作一个小故事。
3. 分析课文中的一个人物形象,写一篇短文。
六、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提问回答情况,了解学生的学习状态。
2. 作业完成情况:检查课后作业的完成质量,评估学生对课堂所学内容的掌握程度。
3. 朗读背诵:评估学生的朗读和背诵能力,检验他们对课文的理解和记忆。
4. 写作练习:通过分析学生的写作内容,了解他们对课文人物形象和情节的理解,以及运用文言文的能力。
七、教学反思:在课后,教师应认真反思课堂教学的效果,包括学生的学习兴趣、课堂互动、教学内容的难易程度等,以便在下一节课中进行调整和改进。
八、教学拓展:1. 组织学生进行文言文知识竞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024年)精品语文初一课件全套

25
标点符号使用规范
学习常用标点符号的用法和规范 ,如句号、逗号、顿号、分号等
。
掌握标点符号在文章中的作用, 如表示停顿、语气、层次等。
通过阅读和写作练习,加深对标 点符号使用规范的理解和掌握。
2024/3/26
26
07 作文批改与讲评 示例
2024/3/26
27
学生作文批改方法示例
符号批改法
30
THANKS
感谢观看
2024/3/26
31
指导学生掌握辩论的基本规则和技巧,如提出观 点、反驳对方、总结陈词等,培养学生的思辨能 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实战演练
组织学生进行演讲和辩论的实战演练,提供反馈 和建议,帮助学生不断改进和提高。
2024/3/26
17
情景对话模拟练习
2024/3/26
生活场景模拟
设计各种生活场景,如购物、问路、约会等,引导学生进行对话 模拟练习,提高口语交际的实用性。
2024/3/26
10
03 写作训练与指导
2024/3/26
11
写作基础知识
2024/3/26
写作的基本概念和原则
介绍写作的定义、目的、分类等基本概念,阐述写作应遵循的准 确、清晰、连贯、得体等原则。
写作的基本步骤
详细讲解写作的准备、构思、起草、修改等步骤,帮助学生掌握写 作的基本流程。
写作的基本技巧
被动句与使动句
介绍古代汉语中被动句和使动句的表达方式及特点,引导学生理解这两种句式的语义内涵 和语用功能。
疑问句与感叹句
分析古代汉语中疑问句和感叹句的构成方式及语气特点,让学生通过模仿和练习掌握这两 种句式的表达技巧。
22
《强项令》课件2

语文标准版七年级下册第七单元第26课导入新课有句话叫“当官不为民作主,不如回家卖红薯”,道出了百姓对为官者的要求和期盼。
同学们,你们认为什么样的官才是称职的官,才是好官呢?范晔(398—445,字蔚宗,南朝宋史学家,文学家,博览经史,精通音律,尤善为文,著有《班超传》、《张衡传》等,最著名的是他根据前人撰述的几十种有关后汉的历史著作编写成的《后汉书》。
《后汉书》是一部记载东汉历史的纪传体史书。
全书包括十纪、八十列传、八志,记载了从王莽起至汉献帝止一百九十五年的史实。
与《史记》、《汉书》、《三国志》并称“四史”。
检查学习情况①掌握下列字音:圉、匿、箠、楹、敕②解释划线字词:后特征为洛阳令()臣不须箠()使宣叩头谢主()由是搏击豪强()宣悉以班诸吏()妻子对哭()新课学习课文主要记叙了这样一个故事:东汉初年,光武帝刘秀的姐姐湖阳公主的家奴杀了人,躲在公主家中。
洛阳令董宣秉公执法,伺公主带着家奴出门,驻车扣马,“格杀”公主家奴。
公主向光武帝告状,光武帝要“塞杀”董宣。
董宣痛陈严格执法对治理天下的重要性,并“以头击楹,流血被面”。
光武帝依然强迫董宣向公主叩头谢罪,董宣宁死不从。
最后光武帝明白了个中的道理,重赏了董宣。
董宣死后,光武帝发现他是一个非常廉洁的官员,感到很伤心,按二千石官员的礼节安葬了他。
新课学习中心思想:本文记叙了董宣秉公执法,力斩豪奴的故事和他平生清贫的生活,表现他不畏权贵,秉公办事的精神和清廉为官,刚正做人的品格。
思考并回答下列问题。
①董宣为什么被称作“强项令”?请从文中找出依据。
②课文反映了董宣的哪些优秀品质?采用什么手法来塑造人物形象的?合作探究(1)汉光武帝刘秀对董宣的态度前后发生了哪些变化?可从哪些字眼看出来?你怎样看待他的这些变化?(2)由湖阳公主包庇家奴杀人的情况,可看出当时的社会制度是怎样的?(3)董宣未经审判就“格杀”了湖阳公主的家奴,你对此有何看法?新课学习(4)董宣未经审判就“格杀”了湖阳公主的家奴,请说说在当今社会,能否这样?总结结论积累知识增加技能积极探究学会欣赏学法守法理智做人课堂练习生活在法制社会且应有正义感的同学们,如果现在遇到不法之事,请说说你们该做些什么?将来的你如果成了一位执法者,又该怎么做?作业布置1.课文第一段是从()面来写董宣的,通过对他的()描写,并且运用()和()的手法,写出了他的()的性格;第二段从()面写出他的()品格。
七年级下册语文《强项令》教学教案

七年级下册语文《强项令》教学教案第一章:教学目标与内容1.1 教学目标了解《强项令》的作者、背景及文学地位。
掌握重点字词的含义和用法。
能够理解并分析故事情节,体会人物性格特点。
培养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和批判性思维。
1.2 教学内容介绍《强项令》的作者刘义庆及作品背景。
分析故事情节,理解故事主题。
解读重点字词的含义和用法。
分析人物形象,探讨人物性格特点。
第二章:教学重点与难点2.1 教学重点《强项令》的故事情节与主题理解。
重点字词的的含义和用法。
人物性格特点的分析。
2.2 教学难点理解文中的比喻、象征等修辞手法。
对人物性格的深入分析和批判性思考。
第三章:教学方法与手段3.1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作者背景、故事情节、人物性格等。
互动法:引导学生参与讨论,提出问题并解决。
案例分析法:分析重点字词的例句,进行深入解读。
3.2 教学手段多媒体课件:展示故事情节、人物形象等。
课文阅读:让学生自主阅读并理解课文。
练习题:巩固所学内容,提高学生的分析能力。
第四章:教学步骤与时间安排4.1 教学步骤第一步:引入新课,介绍《强项令》的作者和背景(5分钟)。
第二步:阅读课文,理解故事情节和主题(15分钟)。
第三步:分析重点字词的含义和用法(10分钟)。
第四步:分析人物形象,探讨人物性格特点(10分钟)。
4.2 时间安排每节课45分钟,共需5节课完成本章内容。
第五章:教学评价与反馈5.1 教学评价课堂参与度:学生参与讨论、提问的情况。
作业完成情况: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能力。
练习题正确率:学生对重点字词和人物性格的掌握程度。
5.2 反馈与调整根据学生的课堂表现和作业情况,及时给予反馈和指导。
根据学生的掌握程度,调整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
第六章:教学拓展与延伸6.1 教学拓展介绍刘义庆的其他作品,让学生了解其文学风格。
引导学生思考《强项令》在现代社会的意义和影响。
6.2 教学延伸组织学生进行文学创作,如编写类似的短篇小说。
强项令课本剧

《强项令》课本剧第一幕地点:市集出场人物:李大爷(简称“李”)、牛二(简称“牛”)、衙役二人(简称“衙”)李:(面前一案,案上放着一筐梨)(叫卖)甜润爽口的鸭嘴梨,只卖10文钱一斤――[独白]老汉我姓李,今年62岁。
老伴早已去世,一个儿子也为国捐躯,家中尚有一个多病的儿媳和三个未成年的孙子,日子过得真难啦!这不,昨天跟财主借了一吊钱,背着高利贷,贩卖这点梨,指望着赚两文钱,给我的孙子买米熬粥喝。
可怜我那孙子,每天都在家饿得直哭!这一家五口,就靠着我来养活,我这把老骨头要是哪一天不能动了,我这一家人该怎么活下去哟!唉,可怜啦!(叫卖)卖鸭嘴梨――,十文钱一斤。
个大皮薄汁水多,吃一口,甜心窝啦!牛:(摇摇摆摆上)喂,老头儿,大爷我正好口渴,你这筐梨我要了!李:官爷,小老儿在这里给你问安了。
我这梨个大皮薄肉甜汁水多,保您满意!牛:(提起筐就走)爷我今儿高兴,就赏你的脸,要了这筐梨。
李:(扯住筐)官爷,我是小本生意,请您给钱吧。
牛:(大怒)什么?要我给钱?我看你是老眼昏花,不识泰山。
你打听打听,我是湖阳公主的管家。
我买东西,谁敢跟我要钱?你这老头不识好歹,赶快放手!李:(哀切地)官爷,我不能放手。
这梨是我一家人的命根子呀!我要拿它换了钱去买米,救我孙子和儿媳的命呀!牛:今天我就拿了你这命根子,你又能把我怎么样?李:官爷,求您行行好,可怜可怜我这把老骨头吧!牛:(把李推倒在地)老东西,你真是不知好歹,爷拿你的东西是看得起你,还不快滚!(欲走)李:(抱住牛的腿)官爷,说什么我也不能让你拿走我的梨!你不可怜我也罢,可这是在京城,天子脚下,总要讲王法吧!牛:老混蛋,你知道什么是王法?在这儿我就是王法!再不放手,我打死你!你这种人,我打死一个,还不跟杀只鸡一样?李:官爷,你拿走我的梨,我还不上高利贷,也是活不了。
今天我就是死,也不能让你拿走!牛:(一脚踹向李胸口)你敢跟老爷我作对?看我不打死你!(又踢两脚)李:(松开手,躺在地上,一动不动)牛:老杂种,还敢装死?(用手探鼻息)呀,真死了!听说这洛阳新上任了一个县令,名叫董宣,是个执法如山的人。
2024全新初中语文优秀课件(2024)

问题层次递进
从易到难,逐步引导学生深入思考 。
结合生活实际
将问题与学生日常生活相联系,激 发其探究兴趣。
19
小组讨论和角色扮演活动设计
明确讨论目标
设定具体讨论话题,确保学生围 绕中心展开讨论。
合理分组与分工
根据学生特点进行异质分组,明 确每个成员的角色与任务。
角色扮演情境化
创设生动有趣的情境,让学生通 过角色扮演深入体验。
情境模拟与角色扮演
创设情境模拟和角色扮演等互动环节,让学生在实践中学 习和运用语文知识。
31
良好课堂氛围营造策略
教师语言与态度
学生参与与鼓励
教师要使用亲切、自然、幽默的语言,营 造轻松愉快的课堂氛围。
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活动,发表自己的 见解和意见,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和归属感 。
教学手段与辅助工具
课堂评价与反馈
2024/1/30
结合课文内容,选取相关视频片段进行辅助教学,增强学生对知识点的理解和记忆 。
14
互动式电子课件设计思路
设计互动式电子课件,增加课堂互动 环节,提高学生参与度。
结合课文内容和学生实际情况,设计 有针对性的互动环节,如知识问答、 小组讨论等。
利用多媒体元素(如图片、音频、动 画等)丰富课件内容,使教学更加生 动有趣。
通过数据分析、学生反馈等方式评估教学效果,及时调整教学策略和方 法。
2024/1/30
结合信息化手段开展个性化教学,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和特点。
17
04
CATALOGU8
启发式问题设置技巧
提问具有开放性
避免是或否的简单回答,引导学 生自由发表观点。
2024/1/30
公平公正原则
七年级下册语文《强项令》教学教案

七年级下册语文《强项令》教学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理解并掌握课文《强项令》中的关键词语和句子。
(2)能够分析并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和主题思想。
(3)能够运用课文中的知识点,提高自己的语文表达能力。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深入理解课文内容。
(2)学会通过抓取关键词、句子来分析文章的结构和主题。
(3)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创造性思维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增强民族自豪感。
(2)培养学生敢于挑战权威、坚持正义的精神品质。
(3)培养学生对传统文化的尊重和传承意识。
二、教学重点:1. 课文《强项令》中的关键词语和句子。
2. 分析并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和主题思想。
3. 运用课文中的知识点,提高语文表达能力。
三、教学难点:1. 理解课文中的比喻、象征等修辞手法。
2. 深入剖析文章的主题思想和作者的观点。
3. 将课文中的知识点运用到实际写作中。
四、教学方法:1. 采用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课堂。
2. 运用提问、讨论、分析等教学手段,激发学生的思考。
3. 结合多媒体教学资源,丰富教学手段,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简要介绍课文《强项令》的作者和背景。
(2)激发学生兴趣,引导学生进入课堂学习状态。
2. 自主学习:(1)让学生自主阅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2)学生通过自主学习,掌握课文中的关键词语和句子。
3. 合作探讨:(1)学生分组讨论,分析课文的主要内容和主题思想。
(2)各小组汇报讨论成果,进行交流分享。
4. 课堂讲解:(1)教师针对课文内容进行讲解,解答学生疑问。
(2)讲解课文中的比喻、象征等修辞手法。
5. 课堂练习:(1)学生根据课文内容进行练习,巩固所学知识。
(2)学生运用课文中的知识点,进行实际写作练习。
6. 课堂小结:(1)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重点知识。
(2)引导学生对课文进行深入思考,培养批判性思维。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1
• 元嘉初年,任宣城太守时,取各家关于后 汉史事的著作,删繁补略,撰《后汉书》, 为我国史学名著。该书以文采著称,论赞 部分,尤为突出。与《史记》、《汉书》 并称“三史“,盛行于世。
.
2
关于《后汉书》
• 我国史学名著,南 朝宋范晔撰写。今 本120篇,分130卷。 纪传体东汉史。本 书汇集一代史事, 是研究东汉历史的 重要资料。本文节 选自《后汉书·酷 吏传》。
作者简介
• 范晔(398~445),出身于一个世族家庭,他的 祖父范宁曾任晋豫章太守,著《谷梁集解》一书。 他的父亲范泰官拜金紫光禄大夫,加散骑常侍, 是宋武帝刘裕的得力助手。
• 范晔是南朝宋史学家。曾任尚书交部郎,元嘉初 年为宣城太守。后迁左卫将军、太子詹事,掌管 禁族,参与机要。《宋书》本传说他:“博涉经 史,善为文章,能隶书,晓音律。”后因与孔熙 先等密谋拥戴彭城王义康为帝,事泄被杀。
.
12
(董宣)任县令五年。七十四岁时,死于任 上。皇帝派大臣前去察看,只看见用布裹 着尸体,妻子儿女相对哭泣,(家中)只 有几斛大麦,一辆破车。皇帝很伤心,说: “董宣廉洁,直到他死后才知道。”因为 董宣曾经做过二千石的官,赏赐给他一条 绿色丝带,按照葬大夫的礼节埋葬了他。
.
13
• 本文叙述了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件什么事?找出人物(含身 份)、地点、事件起因、经过、结果。
圣明德行 放纵 倒装句,以何;理,治名理作动,鞭打
杀。”即以头击楹,流血被面。
柱子
同“. 披”,盖,覆盖
8
帝令小黄门持之,使宣叩头谢主,宣不从,强使顿之,宣两手
扶
认错
强迫 叩头
据地,终不肯俯。主曰:“文叔为白衣时,臧亡匿死,吏不敢至
按,撑 平民,百姓 同“藏”,隐藏 隐藏
门。今为天子,威不能行一令乎?”帝笑曰:“天子不与白衣 同。”
妻子和儿子
古代度量单位 伤心
宣廉洁,死乃知之!”以宣尝为二千石,赐艾绶,葬以大夫
因为
倒装句,
礼。
以大夫礼葬
.
10
译文参考
• 董宣,字少平,陈留圉地人。……后来被特例征 召为洛阳县令。当时湖阳公主的家奴白天杀了一 个人,因为(家奴)藏匿在公主家,差吏不抓不 住他。等到公主出行的时候,(公主)用家奴陪 乘。董宣在夏门外的万寿亭等候他们,(董宣) 拦住马车,边用刀在地上画,边大声数说公主的 过失,大声喝斥着家奴让他下车,于是打死了 (家奴)。公主立即回到皇宫,将这事告诉了皇 帝。光武帝大怒,召见董宣,准备用鞭子打死董 宣。董宣叩了个头,说:“希望乞求说一句话再 死。”光武帝说:“想说什么呢?”董宣说: “陛下您因圣明有德而复兴,但放纵家奴杀死平 民,您凭借什么来治理天下呢?我不需要您用鞭 子打死我,我会自杀了断. 的。”当即用头撞击柱 11 子,血流满面。
家奴 因为
等到
shǔ,列举
乘,宣于夏门亭候之,乃驻车叩马,以刀画地,大言数主之失,
叱奴下陪车乘,因格杀之停。留主即还拉宫诉住帝,帝用大怒,大召宣声,说欲箠杀
之。宣接叩着头曰:“击愿打平乞一民言,而百死姓。”帝曰名:词“欲作何状言语?,”用宣鞭曰子:
“陛下
求
倒装句,欲言何
圣德中兴,而纵奴杀良人,将何以理天下乎?臣不须箠,请得自
于是,就 威严 施行,施加 分发 从此
因敕:“强项令出!”赐钱三十万,宣悉以班诸吏。由是搏击豪
命令 发抖
全,全部 把
捕捉打击
强,莫不震栗。京师号为“卧虎”。歌之曰:“枹鼓不鸣董少
平。没”有谁不
称 歌颂 他
鼓槌
.
9
在县五年。年七十四,卒于官。诏遣使者临视,唯见布被
死
下诏 派遣 居上视下
覆尸,妻子对哭,有大麦数斛、敝车一乘。帝伤之,曰:“董
光武帝命令太监强拉住他,让他向公主叩头谢罪,
董宣不答应,(小太监)用强力使他叩头,董宣 两只手撑在地上,始终不肯低头。董宣说:“皇 帝您是平民百姓的时候,隐藏逃亡犯和死刑犯, 差吏不敢上门(抓捕),您现在是天子,威严不 能施加给一个县令吗?”光武帝笑着说:“皇帝 跟百姓不同。”因此命令:“硬脖子的县令退 下!”赏赐三十万钱。董宣全部分发给各位差吏。 从此捕捉打击依仗权势欺人的权贵,使他们都害 怕得发抖。京师称之为“卧虎”。歌颂他说: “没人击鼓鸣冤的董少平。”
朗读课文
.
6
生字
• 晔 yè
• 楹 yíng
• 圉 yŭ
• 敕 chì
• 匿 nì
• 枹 fú
• 骖乘 cān shèng • 斛 hú
• 叩 kòu
• 敝 bì
• 叱 chì
• 臧亡匿死 cáng
• 箠 chuí
.
7
董宣,字少平,陈留圉人也。……后特征为洛阳令。时湖阳公
主苍头白日杀人,y因ǔ,匿地主名家,吏不能特得例。及主征出召行,而以奴骖
.
3
四史:
《史记》 (西汉)司马迁 《汉书》 (东汉)班固 《三国志》 (西晋)陈寿
《 后汉书》 (南宋)范晔
“后汉”即“东汉”。(“西汉”也称“前汉”),建 朝者是光武帝刘秀。《后汉书》是一部纪传体断 代史,
与《史记》、《汉书》、《三国志》并称为“前 四史”。
.
4
东汉时洛阳的县令,因公正廉洁而留名任 洛阳令时,遇湖阳公主(光武帝刘秀的姐 姐)纵奴杀人案。董宣抓获人犯,处以死 刑。公主诉于光武帝,光武帝大怒,欲杀 董宣。董宣说:“陛下圣德中兴,而纵奴杀 人,将何以治天下乎?”并欲以头撞柱自尽。 光武帝认为董宣言之有理,免予处死,但 要他给公主叩头谢罪。董宣不从,光武帝 命人强使顿首,董宣两手据地,终不肯俯。 光武帝只好不再追究。董宣因此获得“强项 令”的美名。此事京师震惊,洛阳由此大治 年74而卒,皇帝遣使临视,唯见布被覆尸, 有大麦数斛,敝车一乘,皇帝很伤感地说: “董宣廉.洁,死乃知之。”葬以大夫礼5。
1、通假字
①流血被面 ②臧亡匿死
被通“披”,盖,覆盖 臧通“藏”,隐藏
2、古今异义词:
古:特例征召
①特征
今:作为事物特点的标志
②妻子 古:妻子和儿子
今:男子的配偶
.
15
• 本文重点记叙了董宣的一件事,突出了他不 畏权贵、秉公执法的精神。
• 故事起因:湖阳公主的家奴“白日杀人,因 匿主家,吏不能得”。
• 发展:董宣找准机会,“格杀”家奴。
• 高潮:公主告状,董宣痛陈杀奴的理由;光 武帝命董宣向公主谢罪,董宣宁死不从。
• 结局:光武帝明白个中道理,重赏董宣。
.
14
字词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