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爱滋润,用心浇灌

合集下载

用爱滋润 用心浇灌

用爱滋润 用心浇灌

用爱滋润用心浇灌呈贡新区第四小学葛爱惠小学一级教师没有春雨的滋润,哪来绿草如茵,繁花似锦?没有阳光的眷顾,哪来大树参天,绿树成荫?我愿将自己的爱心和责任心化作蒙蒙春雨、化作缕缕阳光,去滋润和温暖这各具特色的“小苗”,为他们撑起一片片“心空”。

——题记有人说教师是天底下最光辉的职业,也有人说教师是自我幸福的把握者,更是学生幸福的领路人。

在每一个孩子的心目中,教师是最亲切,最有智慧、最伟大的人,我们也曾说,作为一名教师,只有履行自己的职责和义务,才能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谋求人生的幸福。

不得不承认这样一个事实,教育工作是辛苦的。

我们每天都进行着大量平凡、琐碎的工作,日复一日、年复一年。

那么,是什么支撑着我们教师兢兢业业、勤于奉献、淡泊名利、默默耕耘呢?又是什么使教师乐于奉献、勤勤恳恳、充当人梯的呢?“育苗有志闲逸少,润物无声辛劳多”。

爱是教师最美丽的语言。

教师对学生的爱,就是“师爱”。

在一定程度上,热爱学生就是热爱教育事业。

但热爱学生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让学生体会到教师的爱更困难。

林崇德教授认为,“疼爱自己的孩子是本能,而热爱别人的孩子是神圣!”因为教师对学生的爱“在性质上是一种只讲付出不记回报的、无私的、广泛的且没有血缘关系的爱,在原则上是一种严慈相济的爱。

这种爱是神圣的。

这种爱是教师教育学生的感情基础,学生一旦体会到这种感情,就会‘亲其师’,从而‘信其道’,也正是在这个过程中,教育实现了其根本的功能。

因此,师爱就是师魂,是师德最好的体现。

一、满腔热忱,用爱心去温暖学生如果学生是一朵含苞待放的花蕾,教师的职责就是让他们在生活这片温暖的阳光里绚丽绽放。

作为一名教师,对学生的爱必须是普遍而广泛的,不应该因社会原因、家庭背景及平时表现而有所偏爱,应该一视同仁。

特别是后进生,更应给予特别的爱。

因为在后进生的内心深处,一半是天使,一半是魔鬼。

我们教师的职责就是在于唤醒天使,战胜魔鬼。

在我们班有个叫李智的小男孩,母亲忙于工作,他们根本无暇顾及孩子的学习,只有自己的爷爷奶奶在身边。

赵娜 北合学校 用心灌溉爱 用爱浇灌教育

赵娜 北合学校 用心灌溉爱 用爱浇灌教育

用心灌溉爱用爱浇灌教育——读《做最好的老师》有感北合学校赵娜李育曾说:“用爱去感染每一位学生。

”——题记正式步入教育的大门前,我初读了李镇西老师的《做最好的老师》。

在阅读中,时时会被李镇西老师充满智慧和哲理的语言所撼动。

一句句朴实中浸着诗意的句子,让我深深地感受到李老师对学生的真挚的爱,以及对教育事业炽热的忠诚。

李老师是苏霍姆林斯基的追随者,他在书中极力强调"没有爱,便没有教育"。

在教师素质的诸多因素中,教育中的“爱”是什么?我读了李老师的书后,赋予了爱新的理解:对学生的奉献之心,理解之心,宽容之心,平等之心,责任之心"。

这是教育中不可或缺的。

如书中所述:“教育对象的心灵绝不是一块不毛之地,而是一片已经生长着美好思想道德萌芽的肥沃的田地”。

因此,教师的责任首先在于发现并扶正学生心灵土壤中的每一株幼芽,让它不断壮大,健康的成长。

如果我们用成人的冷漠去对待孩子的真诚,那么一切"语重心长"的教育都无济于事。

对于那些让人头疼的孩子李老师用"科研"的眼光去看,把教育上遇到的每一个难题,如班集体建设呀!"后进生"转化呀,早恋呀,作弊呀等等,都当作科研课题来对待,把每一个"难教儿童"都当作研究对象,心态就平静了,教育也从容了。

当然,李老师也认为教育并不是有了爱就有了一切,教育之爱绝不是迁就纵容学生,绝不是放弃严格要求和严肃的纪律。

教育中真正的爱,意味着对学生的成长以至未来一生的负责。

因此这种爱必然包含着对学生的严格要求,乃至必要的合理惩罚。

总之,"理解","尊重","平等"与"责任"在李老师身上体现得淋漓尽致,这正是教师“爱的气度,爱的魅力”。

我带着自己满腔的热情和理想,还有对未来的美好憧憬迎接了属于自己那激情燃烧的岁月。

用心倾注用爱浇灌

用心倾注用爱浇灌

用心倾注用爱浇灌爱是一种强大的力量,它可以改变人的命运,感动人的心灵,让世界变得更美好。

用心倾注用爱浇灌,不仅可以使我们变得更加善良,更加宽容,更加体贴,也可以让我们的生活变得更加幸福、更加充实。

正如一句老话所说,“用心倾注用爱浇灌,生命便会绽放出最美的花朵。

”我们生活在一个充满挑战和变化的世界里,每个人都在面对着各种各样的问题和困难。

在这样的环境中,用心倾注用爱浇灌就显得尤为重要。

当我们用心去对待自己的事业、家庭、朋友,试图理解、包容和关爱身边的人,我们就会发现生活变得更加美好。

我们会感受到自己的成长和变化,也会因为与他人的交流与互动而变得更加丰富。

用心倾注用爱浇灌自己。

每个人都应该学会用爱对待自己,关注自己的内心世界,了解自己的需求和快乐。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可以用一颗宽容的心对待自己的错误和缺点,接纳自己的不完美,给自己一些放松和休息的时间,让内心得到真正的满足。

只有当我们学会用爱对待自己,我们才能更好地去爱别人。

用心倾注用爱浇灌家庭。

家庭是每个人的港湾和归宿,是我们成长的摇篮,也是我们最温暖的避风港。

当我们在家庭中用心倾注用爱浇灌,我们就会发现家庭关系变得更加和谐、更加融洽。

家人之间的相互理解和尊重会增加,亲情会得到更加充分的释放。

爱是一种无私的奉献和包容,当我们在家庭中用心倾注用爱浇灌时,我们就能感受到温馨的家庭氛围,享受到幸福的生活。

用心倾注用爱浇灌朋友。

朋友是我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他们可以给予我们理解和支持,也可以和我们一起分享快乐和忧愁。

当我们用心倾注用爱浇灌朋友的时候,我们就会发现彼此之间的关系变得更加深厚,友谊也会因此变得更加牢固。

在朋友之间用爱相待,我们可以建立更加真诚和坦诚的关系,也可以拥有更加愉快和美满的友情。

用心倾注用爱浇灌社会。

社会是我们共同生活的场所,让我们可以更加充实和快乐。

当我们在社会中用心倾注用爱浇灌时,我们就可以为社会做出更多的贡献,也可以为自己的人生增添更多的意义。

教师用爱浇灌孩子的语录

教师用爱浇灌孩子的语录

教师用爱浇灌孩子的语录
1. 老师的爱就像阳光,温暖着每一个孩子呀!你看,当孩子犯错时,咱不是一味批评,而是耐心引导,这就像阳光透过云层照亮大地一样,让孩子能感受到温暖和希望。

2. 教师要用爱去包容孩子的一切呢!就像园丁包容每一朵花儿的不同,精心呵护着它们成长。

咱对孩子的爱也要毫无保留呀!
3. 爱能让孩子茁壮成长,这可不是假话!就如同春雨滋润万物,老师的爱滋润着孩子的心灵。

比如孩子遇到困难哭鼻子了,咱给个温暖的拥抱,这就是爱呀!
4. 教师的爱得像春风一样轻柔呀!轻轻地吹拂着孩子。

当孩子取得一点小进步,咱那开心的劲儿,不就像春风吹开了花朵吗?
5. 用爱浇灌孩子,那是咱的责任啊!好比农民用心浇灌自己的庄稼。

孩子在咱的关爱下变得开朗自信,这不就是最好的收获吗?
6. 爱,是打开孩子心扉的钥匙呀!想想看,当孩子内向不敢说话时,咱用爱去鼓励他,不就像钥匙打开了那扇紧闭的门吗?
7. 老师的爱要无处不在哟!就像空气围绕着我们。

课堂上一个鼓励的眼神,课后一句关心的话语,都是爱的体现呢!
8. 以爱育人,这是多么重要呀!如同灯塔为船只指引方向。

咱得让孩子在爱的海洋里快乐航行,不是吗?
9. 教师的爱就是那神奇的魔法呀!能让调皮的孩子变得乖巧。

比如有个孩子总爱捣乱,咱用爱去引导他,他就慢慢变好了,这魔法厉害吧!
10. 爱孩子就要全心投入呀!就像音乐家全心投入演奏美妙的音乐。

咱要让孩子在爱的旋律中幸福成长,这就是我们的使命!
我的观点结论:教师用爱浇灌孩子是教育中至关重要的,只有给予孩子充分的爱,才能让他们健康快乐地成长,成为有爱心、有责任感的人。

用爱心浇灌孩子的心灵

用爱心浇灌孩子的心灵

用爱心浇灌孩子的心灵永年县第四中学吴睿一个真诚的微笑,一个简单的爱抚,一个高高竖起的大拇指,都会荡漾起学生心中的涟漪,都会给学生留下刻骨铭心的记忆。

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教书育人是教师的基本职责。

怎样才能使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支柱,把学生培养成新一代“四有”人才呢?在两年的教育和班主任工作中,我常常体会到思想教育之船,必须借助感情之水,才能到达成功的彼岸。

因此,教师必须有一颗赤诚的师爱之心,用爱心浇灌、滋润学生的心田。

一、亲近和关心是激发学生奋发向上的力量我一直认为:谁爱学生,学生就会爱他,只有用爱才能教育学生。

作为班主任,每次考完试,我都认真地思考怎样分组,男生女生岔开,这样才能有好的课堂距离;优等生和学困生交叉,这样便于一帮一。

在平时的教学中,我分组提问问题,重点照顾中等偏下的学生,对于优等生,有时让他们代替老师,到黑板上讲解。

在我心里,没有差生,学生都是一样的,都有一颗求知的心,有的只是方法不对,方法对了,就会很快入门。

我们班一个学生,王张天,学习成绩很差,不爱说话,也不爱学习。

自习课上,我问他:“今天的课听懂了吗?”他很诚实,“没有。

”我便耐下心来,重新讲解,讲完以后,再问,如果没有听懂,重新讲解,听懂了就让他给我讲解。

几天之后,课上王张天同学认真听讲了,有时还举手回答问题,有的问题能独立完成。

课上我多次表扬了他,他学习更加积极了,这次考试数学成绩竟然接近五十,不得不让人刮目相看。

二、理解和宽容是沟通师生心灵的桥梁人非圣贤,孰能无过?更何况是正在成长中的少年学生!他们正处在身心发展阶段,是非观念尚未成熟,对一些问题有不正确的看法或错误的做法是难免的。

俗话说:“不经一事,不长一智。

”所以当学生犯了错误时,教师应本着一颗理解和宽容的心去引导教育他们,借助理解和宽容去寻找师生的共同语言,用理解和宽容洗涤学生心灵上的灰尘。

用理解和宽容洗涤学生心灵上的灰尘。

一般教师对那些品学兼优的学生都怀有偏爱之心,当这些学生一旦有了错误,教师予以理解和宽容并不难,但对那些后进生就不一样了,往往一有错误就抓住不放,涉及其他,轻率否定。

教师个人教育故事用爱滋润孩子的心田,静待花开

教师个人教育故事用爱滋润孩子的心田,静待花开

教师个人教育故事用爱滋润孩子的心田,静待花开在咱教书育人的这些年头里,我遇到过形形色色的孩子,他们就像春天里各种各样的花儿,有的早开,有的晚放,但每朵都有它独特的魅力。

今天,我想聊聊小明的故事,一个让我深刻体会到“用爱滋润孩子的心田,静待花开”这句话真谛的小家伙。

小明刚转到我们班那会儿,整个人就像是被霜打过的茄子,蔫蔫的,对学习提不起半点兴趣。

同学们课间嬉戏打闹,他总是躲在角落里,要么低头画画,要么就望着窗外发呆。

起初,我以为他只是新环境不适应,可日子久了,我发现事情没那么简单。

这孩子,心里藏着事儿呢。

我开始留意起小明,试着走进他的世界。

有天放学后,我故意磨蹭了一会儿,见小明还坐在位置上,便走过去,轻声问他:“小明,怎么还不回家?是不是作业上遇到了难题?”他抬头,眼神里闪过一丝惊讶,随即又低下头,小声说:“没,没有,就是……就是想再画会儿。

”我顺着他的手指望去,桌上是一张未完成的画,画上是一片绚烂的花海,每一朵花都栩栩如生,色彩斑斓。

我心里一动,这不正是小明内心的渴望吗?他渴望被看见,被理解,被赞美。

从那以后,我时常找机会和小明聊天,从画画聊到家里的小猫,再聊到他的梦想。

我发现,他对画画有着近乎痴迷的热爱,但父母却因为成绩的原因,希望他能把更多精力放在学习上。

我找到小明的父母,耐心地沟通,告诉他们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节奏和方式去成长,小明或许在学习上慢热,但在艺术上有着不可多得的天赋。

慢慢地,我开始在课堂上给小明创造展示的机会,让他负责班级的板报设计,还鼓励他参加学校的美术比赛。

每当小明取得一点进步,我都会毫不吝啬地给予表扬,就像园丁细心浇灌着每一株幼苗,期待它们茁壮成长。

时间如白驹过隙,转眼间,一个学期过去了。

小明变了,变得开朗了许多,笑容也常常挂在脸上。

他开始主动和同学们交流,甚至在课堂上也能看到他积极举手发言的身影。

最让人欣慰的是,他的学习成绩也有了显著提升,虽然还是比不上那些天生聪明的孩子,但对他来说,这已经足够好了。

用爱滋润 用心教育

用爱滋润 用心教育

用爱滋润用心教育
爱,是一种无私奉献的情感,是人类最美好的情感之一。

有人说,爱是世界上最伟大
的力量,它能够使人们变得强大,克服生活中的一切困难。

正是因为有了爱,人们才会更
加关心、理解和关爱他人,使整个社会充满温暖和幸福。

教育,是一种传道授业解惑的行为,是培养人才、传承文明的重要方式。

通过教育,
人们能够获得知识和技能,提高自身的素质,为社会的发展做出贡献。

而在这个过程中,
爱是最重要的元素之一。

只有用爱去滋润教育,用心去教育,才能使每个人都能够收获真
正的教育,并在学习中得到快乐和成长。

爱滋润教育的过程中,首先要有爱心。

教育者应该怀着一颗满怀爱心的心去教育学生。

他们要从学生的角度出发,换位思考,理解学生的需求和困惑。

只有真正关心学生,才能
够引导他们走上正确的道路,让他们感受到爱的真谛,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爱滋润教育的过程中,还需要有真诚。

教育者应该真诚对待每一个学生,给予他们真
正的关心和理解。

他们要以学生为中心,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和潜能。

只有真诚对待学生,才能真正赢得学生的信任和尊重,使他们能够在教育的过程中获
得成长和进步。

爱滋润教育的过程中,还需要有耐心。

教育者应该耐心地引导学生,帮助他们解决困
难和问题。

他们要肯定学生的努力,鼓励他们面对挫折和困难。

只有有耐心地陪伴学生走
过每一个阶段,才能够让他们在教育中成长,并培养他们的坚韧意志和持久力量。

用心倾注用爱浇灌

用心倾注用爱浇灌

用心倾注用爱浇灌
“用心倾注,用爱浇灌”这句话,对每个人都有着不同的意义。

对于农民来说,这是
他们的信念;对于教师来说,这是他们的教育方式;对于家长来说,这是他们对子女的期许。

无论身处何处,这句话代表的是一种精神,一种情感。

用心倾注,是一种专注的态度。

无论做什么事情,都需要全身心地投入。

只有用心,
才能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才能达到最好的效果。

正如一个农民需要用心照顾自己的庄稼,才能收获丰硕的果实;一个教师需要用心教育学生,才能培养出优秀的人才;一个家长需
要用心关爱子女,才能让他们茁壮成长。

用爱浇灌,则是一种温暖的情感。

因为有了爱,人们才会去付出,去关心,去赞美。

把爱浇灌在事物上,是一种打造美好事物的过程。

因为有了爱,农民才会用心照顾自己的
庄稼,让它茁壮成长;因为有了爱,教师才会用心教育学生,让他们获得知识和能力;因
为有了爱,家长才会用心关爱子女,让他们感受到家庭的温暖和爱。

有一句话叫做“风吹不倒的是信仰,雨打不散的是坚持”。

这句话就像是对“用心倾注,用爱浇灌”的诠释。

只有抱着对事物的信仰和坚持,才能够用心倾注、用爱浇灌,从
而铸就出美好的事物。

世间美好的事物,都是经过无数次努力、精心打磨而成的,而用心倾注、用爱浇灌则
是这个过程中必不可少的元素。

在许多时候,未必能够创造出完美的事物,但是只要有了
用心、有了爱,就足以让这个世界变得更美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用爱滋润,用心浇灌
朐山小学周田田
没有春雨的滋润,哪来绿草如茵,繁花似锦?没有阳光的眷顾,哪来大树参天,绿树成荫?我愿将自己的爱心和责任心化作蒙蒙春雨、化作缕缕阳光,去滋润和温暖这各具特色的“小苗”,为他们撑起一片片“心空”。

有人说教师是天底下最光辉的职业,也有人说教师是自我幸福的把握者,更是学生幸福的领路人。

在每一个孩子的心目中,教师是最亲切,最有智慧、最伟大的人,我们也曾说,作为一名教师,只有履行自己的职责和义务,才能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谋求人生的幸福。

不得不承认这样一个事实,教育工作是辛苦的。

我们每天都进行着大量平凡、琐碎的工作,日复一日、年复一年。

那么,是什么支撑着我们教师兢兢业业、勤于奉献、淡泊名利、默默耕耘呢?又是什么使教师乐于奉献、勤勤恳恳、充当人梯的呢?“育苗有志闲逸少,润物无声辛劳多”。

爱是教师最美丽的语言。

教师对学生的爱,就是“师爱”。

在一定程度上,热爱学生就是热爱教育事业。

但热爱学生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让学生体会到教师的爱更困难。

林崇德教授认为,“疼爱自己的孩子是本能,而热爱别人的孩子是神圣!”因为教师对学生的爱“在性质上是一种只讲付出不记回报的、无私的、广泛的且没有血缘关系的爱,在原则上是一种严慈相济的爱。

这种爱是神圣的。

这种爱是教师教育学生的感情基础,学生一旦体会到这种感情,就会‘亲其师’,从而‘信其道’,也正是在这个过程中,教育实现了其根本的功能。

因此,师爱就是师魂,是师德最好的体现。

一、满腔热忱,用爱心去温暖学生
如果学生是一朵含苞待放的花蕾,教师的职责就是让他们在生活这片温暖的阳光里绚丽绽放。

作为一名教师,对学生的爱必须是普遍而广泛的,不应该因社会原因、家庭背景及平时表现而有所偏爱,应该一视同仁。

特别是后进生,更应给予特别的爱。

因为在后进生的内心深处,一半是天使,一半是魔鬼。

我们教师的职责就是在于唤醒天使,战胜魔鬼。

在我们班有个叫刘云鹏的小男孩,母亲忙于工作,父亲整天不在家,他们根本无暇顾及孩子的学习。

在这种环境成长起来的他开始变得自暴自弃,经常违反纪律,是班级的“捣蛋鬼”。

教过他的老师谈到他时都直摇头,可我却执着地认为:每个人的心里都开着一朵花。

教师的爱是滴滴甘露,即使枯萎的心灵也能苏醒;教师的爱是融融春风,即使冰冻的心也会消融。

可当我满怀信心,给他写信,对他悉心呵护,试图用爱去温暖他时才知道,原来事情并不像自己所想像的那样简单。

他照样不完成作业,照样在课堂上自顾自玩,照样三天两头和同学小打小闹。

我不禁自问:难道这个孩子真的无药可救了吗?难道我的付出真的对他毫无作用吗?那些日子我觉得自己就像是战败的将士,感到灰心丧气……可是教师的责任使我不能因此而放弃,因为我坚信爱的力量是伟大的。

于是我一如既往地在生活上给予他帮助,嘘寒问暖,细心观察平时表现,抓住点滴进步去燃起他奋进的火花。

在这无尽爱的感召下,他变了,变得乖巧,变得懂事了,而且成绩也在突飞猛进。

教师对学生的爱是一种巨大的教育力量,也是一种重要的教育手段。

教师只有以自己的爱才能赢得学生的爱,才能搭起师生之间感情的桥梁,使学生乐意接近教师,愿意接受教师的教育。

所以,作为一个教师,最大的过错莫过于对学生没有爱;最大的悲剧莫过于失去学生对自己的爱。

二、循循善诱,用耐心去感化学生
我班有位叫崔文泽的学生,上课思想开小差,下课调皮又贪玩,时不常的给班级整出点动静,学习成绩日趋下降。

对于这样的学生,我给了他特别的关注,用心地寻找和捕捉他身上的闪光点。

我发现他关心集体、劳动积极,于是就选他当劳动委员,以作班干部来树立他
对自己的信心。

他担任劳动委员后劲头可大了,工作认真负责,每天的清洁扫除,都主动留下来管理,并帮助别人打扫。

每当班级的财务遗失或损失时,他总会自己及时主动地去总务处领取,帮我解除了一些后顾之忧。

而且班级的矿泉水也都是他和另外一个小男生一起抗着的,他没有觉得很累,也没有任何的抱怨声,他喜欢为班级做事,喜欢成为老师的得力助手。

在他的劳动下,班级卫生基本上都是满分。

我常利用课余时间给他开小灶,耐心地辅导,鼓励他在学习上的每一个小小的进步。

学生知识的积累、能力的培养,品德的形成,都不是一朝一夕,一蹴而就,而是要通过反复的训练与实践才能成功。

问题生的进步犹如蜗牛行走缓慢之极,往往是今天变好了,明天又差了,反反复复,难以巩固。

教师绝不能有“朽木不可雕”的思想,需要坚持正面教育,用循循善诱的方法,经常性作耐心细致的思想转换工作,最大限度地调动他们的积极性。

问题生尤其渴望能够得到别人赞赏和承认,当他们受到老师和同学的称赞时,会获得精神上的愉快,从而促进自信心的建立。

教师要善于使用“放大镜”寻找问题生身上的每一个哪怕十分微小的闪光点。

当他们有了点滴进步,就及时予以肯定表扬,让其产生“成就感”,培养自信心。

三、推心置腹,用真心去打动学生
由于受传统教育那种师道尊严的影响,学生对老师总会或多或少存有畏惧心理,师生之间有着一道无形的鸿沟。

如果教师处处总是以教导者和监督者的身份居高临下地出现在学生面前,只会引起学生的反感和抵触。

特别是对于已具有一定独立意识的学生,这一点尤其需要注意。

教师既应是学生的严师,又应该是他们的挚友,在人格上要与学生平等相待,以诚相见。

所以,作为一名教师,我们应该用自己的真心去温暖学生的心灵,用自己的真诚去填平师生间的鸿沟。

真心诚意是打动人的最有效的手段,教师对学生真诚的爱有着巨大的感召力。

只有真心对待学生,才能引起学生内心的强烈共鸣,达到师生间的相互信任,学生才会把教师当作知心朋友,敞开心扉,倾诉他们的心里话。

老师才能及时了解学生的精神世界,才能有的放矢及时给予指导和帮助,使他们健康成长。

记得刚接这个班的那一刻,我的心中踌躇满志。

可是,几天之后,孩子们的表现却让我的心凉了半截:作业本上,一个个歪歪扭扭的字,一个个鲜红的叉;课堂上,做小动作,小声讲话……其中一个叫杨孟辰的男孩更是让我伤透脑筋,上课神游太空,一到做作业就趴在桌上,以睡眠的姿势、蜗牛的速度、跳动着的字体在本子上涂鸦。

考试时,其他同学的考卷已经交了一个多小时,他才勉强做好,批改时,考卷上布满了红叉叉。

是让他带着这份“满面通红”的卷子见他那帮不上忙的父母,还是让他自生自灭随波逐流?……不!教师的责任提醒我,绝不能轻易放弃?于是我利用课余时间给他补习,针对他的作业有始无终、前好后差的实际情况,对他适当减少作业量,降低一些作业要求,暂时采用不同的评价标准。

评价作业时,只用“对”,不用“错”,错误的留着让他自己去发现,并鼓励他自己解决。

作业写得潦草,不当面批评他,只指着他写得像样的地方说“教师欣赏这样的作业”。

让他自己去领悟,去改正。

此后,我不再为“为他好”逼着他补课做作业,而是让他参加各种活动,训练手眼协调,培养注意力,提高学习兴趣,慢慢的他的学习成绩明显有了提高。

是啊,“爱和信任是一种伟大而神奇的力量。

教师载有爱和信任的眼光,哪怕仅仅是投向学生的一瞥,幼小的心灵也会感光显彰,映出美丽的图像……”因此,为人师的我们对学生绝不能掉以轻心,无论他成绩有多糟,都不要轻言放弃,因为每一个孩子都是家庭的希望、祖国的未来,让每个孩子健康成长是教师的责任。

爱是成功教育的原动力,师爱是师德的灵魂,作为教师,我们应该用爱心去温暖学生、用耐心去感化学生、用真心去打动学生,从而打开孩子的心门,温暖孩子的心房,走进孩子的心灵,谱写一曲最美的师爱之歌。

让我们每一个教师用涓涓细流的爱心,汇聚成滔滔江河般的大爱,共同撑起教育的蓝天,共同托起明天的太阳!
“为了学生的一切,为一切的学生”,我愿做春雨,愿做阳光,奉献我的所有。

如果把我未来的教师生涯比作一条潺潺的小溪,那么我每天的工作该喻作小溪中较欢跃的浪花。

师途漫漫,但愿这淙淙溪流带着我一如既往的师爱,飞溅出更美的浪花。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