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行政强制法》对基层工商行政执法的影响
《行政强制法》对我国工商行政强制的影响及应对

实施 亦对 我 国_ T - 商 行政 执 法提 出 了挑 战 , 主要 体 现 在 行 政 强制 措 施 和 行 政 强 制执 行 两 大 方 面 。 笔 者 以为 , 彻 实 转 变执 法 理 念 、 严 格 按 照 法 定 程序 执 法 、 增 强执 法风 险 防 范 意识 和 强化 行 政 执
一
【 2 】鱼小辉 : 我 国 医 疗 体 制 改 革 的 困境 与 出路 U ] . 西 安 交 通 大 学
学报 ( 社 会 科 学版 ) , 2 0 0 6 ( 5 ) .
,
因此难 以避免 出现 以下状况 : 对违 反市 场秩 序的同一行为 ,
【 3 ]张 忠 鲁 : 从 医生 和 医院 角度 透 视 医患 关 系U 】 . 医学与 哲学 ,
现 也是指 日可待的。
( 1 ) “ 滥” 。工商行政强制的 “ 滥” 首先表现为工商行政强制 措施设定权的“ 滥” 。法律 、 法规和规章都可设定工商行政强制
措施 , 通过部 门规章 自我设定行政强制措施的现象较为普遍 。
( 2 ) “ 乱” 。工商行政管理机关作为一个综合 f 生的重要的市
2 0 0 4 ( 9 ) .
由于违 法主体的不 同 , 违的法律规 定不 同 , 因此 相应采取 的
行政强制措施亦不一致 。 这种不一致极易导致行政强制在实 际
运用 中的冲突 、 矛盾和差错 。
( 3 ) “ 软” 。一方面是工商行政管理机关 自身行政强 制执行
建议 , 但是这些建议在我 国同样适用 , 并且也是颇为重要的。因
【 关 键 词 】行 政 强 制 措 施
行政 强制 执 行 工 商 行 政执 法
《 行政强制法》 虽然实施至今 已有两年 多的时间 , 但这部法
《行政强制法》对工商机关行政执法的影响

《行政强制法》对工商机关行政执法的影响本篇论文目录导航:【题目】工商机关行政强制实施问题研究【第一章】行政强制法对工商机关行政执法的影响探究【第二章】工商机关行政强制实施现状和存在问题【第三章】国内外行政强制制度和《行政强制法》的立法宗旨【第四章】《行政强制法》对工商机关行政执法的影响【第五章】工商机关改进行政强制工作的探讨【结论/参考文献】工商机关行政强制执法优化分析结论与参考文献第 4 章《行政强制法》对工商机关行政执法的影响基于《行政强制法》针对行政强制设定和实施的严格限定,由以前的滥用乱用发展到现在的慎用少用,各级行政部门包括工商机关对该法的领会和适用都经历了一段曲折的摸索过程,具体表现《行政强制法》施行前后案件查办过程当中实施行政强制措施的数量对比,更能体现出《行政强制法》对工商机关行政执法的影响。
以笔者所在单位为例,《行政强制法》施行后实施行政强制措施的案件数量占案件总数量的百分比呈明显下降趋势。
设定行政强制的立法权限行政强制在实施的过程中存在”损益性”的特点,也就是说可能会因为一些不恰当的举措而危害到行政相对人的利益,其产生的影响也是不容忽视的,这种影响的危害一点也不小,在某种程度上来说,甚至要比因为行政处罚所产的影响还要大。
基于这些原因,从法律的角度进行了严格的规定,对于实行行政强制需要在这些法律法规的限制内进行。
借此来把执法的程序严格化,以高门槛进行约束,以此来保证实施行政强制的严格约束。
权力没有限制就会成为犯罪的手段,设定行政强制的立法权限有助于保障行政权力的顺利实施。
依法设定行政强制(立法权限约束)为了更好的约束行政强制,而采用控制法来加强这种作用,从最初开始抓起,提出更加具体的要求,借此来防止一些滥用职权的现象的出现,这种约束与控制在法律上的体现就是法律保留。
按照《行政强制法》的要求,在实施行政强制的时候不能够脱离法律的普遍约束作用,如果没有具体可用的法律作为参照,同时又在国务院的所属范围内,对于一些地方性的事务,给予地方性法规一定的权力来对行政强制做出规定,但这些应该对一些行为进行排除,比如对公民的人身自由实行限制等等。
行政强制法出台对行政的影响

行政强制法出台对行政的影响作者:盖煜聪来源:《法制与社会》2014年第26期摘要行政强制法出台对于行政权既有限制又有保障。
通过立法原则、立法权限划分、具体行政强制程序规制从宏观到微观全方位的限制行政强制权。
同时,法律本身出台对民众而言相当于底线,只要不突破底线民众就可以接受行政强制。
所以从这一层面讲强制法又保障了行政强制权。
关键词行政强制法行政权限制行政行为保障行政行为作者简介:盖煜聪,澳门科技大学。
中图分类号:D92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592(2014)09-190-03行政行为是一种特殊行为,其主体一方是普通公民大众另一方是以国家强制力为依托的政府。
相对政府而言普通公民处于绝对的弱势。
同时,行政行为不可能遵循意思自治原则,也很难达成协商一致,普通公民对政府行为充满着不信任,公民与政府交往充满着不确定性因素。
为保障公民免于对不确定的行政权力的畏惧和公民权益不受行政行为的肆意损害,对行政权力的限制是必须的。
一国诸多法律当中对公权力限制最明确最具体的部门法要数行政法。
我国行政法体系纷繁复杂,既有实体法又有程序法。
在诸多行政行为中行政强制行为与行政处罚行为与普通民众关系最为密切。
行政强制法的出台弥补了行政法体系的不足,对行政权力的限制更加全面。
一、行政强制法对行政的影响行政强制法对行政权的影响是全方位的。
它既对行政权设了多种限制,使其不得肆意而为;同时又使行政权运行有了法律保障,进而促进了行政权的行使。
强制法出台对行政权的限制要多于对行政权的保障。
(一)立法原则对行政的限制任何一项立法都离不开立法原则的约束,行政强制法尤其不例外。
立法原则体现立法目的,立法目的决定法律性质。
行政强制法主要目的在于能够依法行政,法律条文中所体现出的种种原则都表达一个意思:行政强制受法律限制。
1.合法原则——促成有限政府合法原则是所有行政法律都具有的原则,而在行政强制法中有其独特之处。
合法原则在行政强制法中具体体现于以下几个层面。
浅析《行政强制法》对基层工商行政执法的影响

浅析《行政强制法》对基层工商行政执法的影响《行政强制法》于2011年6月30日由第十一届全国人大常务委员会第二十一次会议通过。
将于2012年1月1日施行。
这是继行政处罚法、行政许可法之后又一部规范行政行为的重大立法。
该法并非如工商执法人员所期待的赋予更多执法手段来强化行政权,而是通过健全和完善制度来限制、规范、约束行政权的行使,兼顾依法保障行政机关的行政强制权。
着力寻求行政权力与公民权利、限权与赋权的平衡,其确立的行政强制基本原则和行政强制措施实施程序、强制执行程序等制度也将改变传统执法操作模式,对基层工商机关行政执法工作产生深远的影响。
一、行政强制基本原则行政强制行为是保证行政目标得以有效实现的强有力手段,同时,行政强制行为极具伤害风险,直接影响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的财产权,如实施错误或失当,极易损害相对人的合法权益。
《行政强制法》通过规范行政强制的设定和实施,保障和监督行政机关依法履行职责,维护公共利益和社会秩序,保护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
基层工商机关是实施工商行政强制的主要主体,在执法实务中必须掌握和遵循《行政强制法》确定的基本原则。
(一) 法定原则《行政强制法》第四条规定:“行政强制的设定和实施,应当依照法定的权限、范围、条件和程序。
”由于行政强制是经常使用的执法手段与方法,涉及和影响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权利与利益。
为了克服随意性,防止和纠正对行政强制的滥用,对行政强制实行了法定原则,其设定与实施必须依法进行。
首先,只有法律、法规明文授权行政强制时,工商机关才能对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实施行政强制。
其次,行政强制设定权只能由法律规定的国家机关在法定职权范围内行使。
该法第十条规定:“法律、法规以外的其他规范性文件不得设定行政强制措施。
”排除了规章以下规范性文件的行政强制设定权。
再次,行政强制的适用必须严格遵循法定程序,否则无效。
(二) 比例原则该法第五条规定:“行政强制的设定和实施,应当适当。
从《行政强制法》看工商行政强制工作如何执行

摘要:2011年6月3日通过并于2012年1月1日施行的《行政强制法》与《行政处罚法》、《行政许可法》并称为行政立法三部曲,它的通过与施行,标志着我国在行政权力的限制、公民权利的保障领域形成了完整的法律体系。
《行政强制法》旨在规范行政强制的设定和实施保障和监督行政机关依法履行职责,维护公共利益和社会秩序,保护公民、法人合法权益。
工商机关作为国家维护市场经济秩序的行政职能部门,依照有关法律、法规,有权针对不正当竞争、传销、商标侵权等多种违法行为采取行政强制手段。
关键词:行政强制法工商行政管理执法规范
行政强制法是一部规范行政强制的设定和实施,保障和监督行政机关依法履行职责,维护公共利益和社会秩序,保护公民、法人合法权益的重要法律。
行政强制包括两部分:一是行政强制措施,即行政机关在实施行政管理过程中,依法对公民人身自由进行暂时性限制,或者对公民、法人的财产实施暂时性控制的措施;二是行政强制执行,即行政机关或者由行政机关申请人民法院对不履行发生法律效力的行政决定的公民、法人,依法强制其履行义务的行为。
行政强制法对工商执法的影响及应对

相关 工 商 法 律法 规 看 , 取 查 封 、 押 行政 强 制 措 施 采 扣
基本 都 是 以“ 证 据 证 明 ” 在 涉 嫌 违 法行 为 为 前 提 有 存
的, 取查封 、 采 扣押 行 政 强 制措 施 所 提 取 的证 据 应 当 同时 能够 满 足 行 政处 罚案 件 立 案 所需 的初 步 证据 标 准。 因此 , 报请 审批 采取 查 封 、 押行 政强 制措 施 的 在 扣
部 规 范行 政 强制 设 定 和 实施 的法 律 , 行 政处 罚 与《
法》《 、行政 许可 法 》 具有 同等 性质 , 是保 障和 监督 行 都
政 机关 依 法履行 职 责 ,维护 公共 利益 和社 会 秩序 , 保 护 公 民 、 人合 法权 益 的重要 法律 。《 法 行政 强 制法 》 施
施 的原 则 , 言 之 , 政 强 制措 施 应 当是针 对 较 为 严 反 行 重 的违 法行 为实 施 的具体 行政 行为 。 同时 , 现行 的 从
日起 三 个 月 内 申请 ; . 人 民法 院 强 制事先催 告 当事人 履行 义务 。需 要注 需 意 的是 , 根据 第 五 十 四条 规定 “ 催告 书 送 达 十 日后 当
不得 超 过 三 十 日, 长 期 限不 得 超过 三 十 日 , 延 法律 行 政法 规 另有 规定 的除外 :. 长查 封 、 2延 扣押 期 限 的 , 应 当另行 制作 告 知 书告知 当事人 并说 明理 由 ;. 3申请人 民法 院强 制 执行 的时 间 为 自当事人 救 济期 限届 满之
四、行 政强制法》 《 实施后执 法程序存在变动 对 执法 办 案 影 响 较 大 的还 有 :. 封 、 押 期 限 1查 扣
的违 法行 为 , 当予 以立案 。《 政 强制 法》 五条确 应 行 第
行政强制法出台对行政的影响

行政强制法出台对行政的影响行政强制法的出台,是我国行政法治建设中的一件大事,对于规范行政权力的行使、保障公民权利具有重要意义。
这部法律的实施,给行政领域带来了多方面的影响,既对行政机关的行政行为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也为公民权利的保护提供了更有力的法律保障。
行政强制法的出台,首先强化了对行政强制设定权的规范和限制。
在过去,行政强制的设定较为混乱,一些行政机关随意设定行政强制,导致行政权力的滥用。
而行政强制法明确规定了行政强制的设定权限,只有法律、行政法规和地方性法规可以设定行政强制,规章及以下规范性文件不得设定行政强制。
这一规定有效地遏制了行政强制设定的“乱源”,从源头上规范了行政强制权力的行使。
其次,行政强制法严格了行政强制的程序。
程序正义是实现实体正义的重要保障。
在行政强制法中,对行政强制的实施程序作出了详细而严格的规定,包括实施行政强制前的催告、听取当事人的陈述和申辩、制作现场笔录等。
这些程序要求行政机关在实施行政强制时,必须遵循法定的步骤、顺序、方式和时限,保障了行政相对人的知情权、参与权和救济权。
如果行政机关违反法定程序实施行政强制,将面临被确认违法、撤销等法律后果。
这使得行政机关在实施行政强制时必须更加谨慎,严格按照程序办事,从而减少了行政强制的随意性和不公正性。
再者,行政强制法注重对公民权利的保护。
该法规定了公民在行政强制中的一系列权利,如陈述权、申辩权、申请行政复议和提起行政诉讼的权利等。
同时,还规定了行政机关在实施行政强制时应当保障当事人的生活必需品,不得查封、扣押与违法行为无关的场所、设施或者财物等。
这些规定体现了对公民合法权益的尊重和保护,使公民在面对行政强制时有了更多的救济途径和保障。
行政强制法的出台也对行政机关的执法理念和执法方式产生了深刻影响。
过去,一些行政机关在执法过程中过于依赖行政强制手段,认为强制手段能够迅速解决问题。
但行政强制法的实施,要求行政机关转变执法理念,更加注重运用教育、引导、协商等非强制手段解决问题,尽量减少行政强制的使用。
《行政强制法》解读

《行政强制法》解读《行政强制法》于2011年6月30日由第十一届全国人大常务委员会第二十一次会议通过,于2012年1月1日施行。
这是继行政处罚法、行政许可法之后又一部规范行政行为的重大立法。
该法并非如工商执法人员所期待的赋予更多执法手段来强化行政权,而是通过健全和完善制度来限制、规范、约束行政权的行使,兼顾依法保障行政机关的行政强制权。
着力寻求行政权力与公民权利、限权与赋权的平衡,其确立的行政强制基本原则和行政强制措施实施程序、强制执行程序等制度也将改变传统执法操作模式,对基层工商机关行政执法工作产生深远的影响。
一、行政强制的含义及立法背景所谓行政强制,是指行政机关为了实现行政目的,对相对人的人身、财产和行为采取的强制性措施。
行政强制的构成分为两个部分,一是行政强制措施,二是行政强制执行。
行政强制措施是行政主体为了预防,制止违法行为或者为了维护某种特定秩序状态,对行政相对人的人身和财产予以强行限制的一种行政行为。
例如,查封、扣押等。
行政强制执行是指行政机关或者行政机关申请人民法院,对不履行行政决定的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依法强制履行义务的行为。
国务院法制办副主任袁曙宏说:“在行政强制法颁布之前,行政强制实践中存在着‘散’和‘乱’的问题。
行政强制的设定主体比较散,法律可以设定、行政法规可以设定、地方性法规可以设定,中央部门规章和地方政府规章也可以设定,甚至少量的政府规范性文件也设定。
”目前我国行政强制制度主要存在两个方面问题:一方面是乱设行政强制和滥用行政强制,侵害了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另一方面就是行政机关的强制手段不足,对有些违法行为不能有效制止,有些行政决定不能得到及时执行。
行政强制法就是从法律上规范了乱设行政强制和滥用行政强制的“乱”象。
法律中未设定行政强制措施的,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不得设定行政强制措施。
但是,法律规定特定事项由行政法规规定具体管理措施的,行政强制法对行政强制措施的对象、条件、种类作了规定,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不得作出扩大规定。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上 是对 行 政 合 法 原 则 的 补充 。工 商 执 法经 费 和福 利 待 遇 均 由 财 政保 障 , 何 以 行 政 强 制 手 段 为单 位 或 任 者 个 人 索 取 或 者 收 受 当 事 人 的财 物 或 者 其 他 利 益 , 均 违反 国家相关 法 律制 度 规定 . 并要 承 担相 应 的法 律 责任。
之 后 又 一 部 规 范 行 政 行 为 的重 大 立 法 。 法 并 非 如 该 工 商 执 法 人 员 所 期 待 的 赋 予 更 多 执 法 手 段 来 强 化 行政权 , 而是 通 过 健 全 和完 善 制 度 来 限 制 、 范 、 规 约
了法 定原 则 , 其设 定与 实施 必须 依法 进行 。 首先 , 只有
或失 当 , 易损 害相对 人 的合法 权 益 。《 政强 制法 》 极 行 通过 规 范行政 强 制 的设 定 和实施 , 障和监 督 行政 机 保 关依 法 履 行 职责 。 维护 公 共 利 益 和社 会 秩 序 , 护公 保 民、 法人 和其 他组 织 的合法 权益 。基 层工 商 机关 是 实
定 , 常依 照操 作性 强 的《 江省 反不 正 当竞 争条 例 》 通 浙 第 二 十条第 ( ) 的规定 , 不正 当竞 争 行为 有 关 的 三 项 对 财 物采 取查 封 、 扣押 的行 政 强制措 施 。 浙 江省 反不 因《 正 当竞 争条 例 》 二 十 条所 作 的规 定 , 第 已经 扩 大 了上
法律 、 法规 明文 授权 行 政 强 制 时 , 工商 机 关 才 能对 公 民、 法人 或其 他组 织实 施行 政强 制 。 次 , 政强 制设 其 行
定权 只能 由法律 规 定 的 国家 机 关 在 法定 职 权 范 围 内
行使 。该 法第 十条 规定 :法 律 、 “ 法规 以外 的其 他 规范
( ) 障 当事 人 程 序 权 利 原 则 五 保
法 操 作 模 式 , 基 层 工 商 机 关 行 政 执 法 工 作 产 生 深 对 远 的影 响 。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必须 严格 遵循 法定 程序 , 否则 无 效 。
( ) 例 原 则 二 比
该法第 五 条规 定 :行政 强制 的设 定 和实施 . 当 “ 应
适 当 。采 用非 强制 手段 可 以达到 行政 管理 目的 的 , 不
和遵 循《 政 强制 法》 定 的基本 原则 。 行 确
( ) 定 原 则 一 法
该法第六条规定 :实施 行政强制 , “ 应当坚持教育 与
强制相结合 。” 行政强制只是促使 当事人履行法定义务
或者 消除违法行 为社会危 害性 的一种 手段 .而不是 目
《 行政 强制 法 》第 四条规 定 :行 政强 制 的设 定 和 “
( ) 四 不得 谋 利 原 则
性, 防止 和纠 正 对行 政 强 制 的滥 用 , 行 政 强 制 实 行 对
该 法第 七 条 规 定 : 行政 机 关 及 其工 作 人 员 不得 “
十 商管理轩完 1 团工 3
行 政 强 制 法 解 读
2 1 — 0 9 1
利用 行 政强 制权 为单位 或 者个人 谋 取利 益 。 ” 这实 际
实 施 , 当依 照法定 的权 限 、 围 、 应 范 条件 和 程序 。 由于 ”
行 政强 制是 经 常使用 的执 法手 段 与方法 。 涉及 和影 响
公 民 、 人 和其他 组织 的权 利 与利 益 。为 了克 服 随意 法
的。 当事人 经教育改正违法行为或者消除违法行为危害 后果 , 自觉履行法定义务 的 , 就不应再采取行政强制 。
得 设定 和 实施 行政 强制 。” 就要 求工 商 机关 在 面对 这
多种 适合 达成 行政 目的的手 段可 供选 择时 , 当全 面 应
一
、
行 政 强 制 基本 原 则
考 虑 各种 因素 , 各 种 利益 进 行 权衡 , 选择 对 行 政 对 应 相 对人 利益 限 制或损 害 最少 的手 段 。 量使 相对 人 所 尽 受 的损 失保 持在 最小 范 围和最 低 程度 。 商机 关依 法 工
性文 件不 得设 定行 政强 制措 施 。 ” 除 了规章 以下规 排 范性 文件 的行 政强 制设 定权 。再 次 , 政 强制 的适 用 行
束 行 政 权 的 行使 , 顾 依 法 保 障行 政 机 关 的行 政 强 兼 制 权 , 力 寻 求 行 政 权 力 与 公 民权 利 、 着 限权 与 赋 权 的平 衡 。 确 立 的行 政 强 制 基 本 原 则 和 行 政 强 制 措 其 施 实 施 程 序 、 制 执 行 程 序 等 制 度 也 将 改 变 传 统 执 强
施 工 商行 政强 制 的主要 主体 , 执法 实务 中必须 掌握 在
目标 之 间必 须 有对 应 关 系 , 比如 , 果 只扣 押 商 标 侵 如 权 物 品就足 以实 现行 政 目的 , 不 能再 扣押 侵权 物 品 就 以外 的其他 商 品 。
( ) 三 坚持 教 育与 强制 相 结 合 原 则
实 施行 政强 制 , 当以实 现行 政管 理所 要求 的 目标 为 应 限。从 程序 上说 。 商机关 所 采取 的手 段 与要 达到 的 工
行 政 强 制行 为是 保 证行 政 目标 得 以有 效 实 现 的 强有 力 手段 , 同时 , 政 强制行 为极 具伤 害 风 险 , 接 行 直 影 响公 民 、 人 或 者 其他 组 织 的财产 权 . 实施 错 误 法 如
2 — 01 9 1
行 政 强 制 法 解 读
浅析《 行政强制法》
对基层工商行政执法的影响
口 刘 健
《 政 强 制法 》 2 1 年 6月 3 日由第 十 一届 行 于 01 0 全 国人大 常务 委员会第 二 十一次 会议通 过 。 于 2 1 将 02 年 1月 1日施 行 。这 是 继 行 政 处 罚 法 、 政 许 可法 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