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高考适应性月考卷(三)语文试题(含答案)

高三高考适应性月考卷(三)语文试题(含答案)
高三高考适应性月考卷(三)语文试题(含答案)

语文试卷

注意事项:

1.答题前,考生务必用黑色碳素笔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考场号、座位号在答题卡上填写清楚。

2.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在试题卷上作答无效。

3.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上一并交回。满分150分,考试用时150分钟。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任务驱动型作文”源自于西方国家日常语言教学和写作教学的“任务型语言教学法”,这种语言教学法是基于建构主义理论而提出的,其核心是在明确“任务”的前提下,完成语言交际口语或书面语表达。这种教学法,根据完成任务过程中所产生的互相影响把任务分成五类:拼板式任务,要求学生把散乱的若干信息拼成一个整体;信息差任务,给两个或两组学生有互补作用的信息,为了完成交际任务,双方必须协商以探清对方的信息;解决问题式任务,给学生一个问题及一系列信息,让其找到一个解决问题的方案;做决定式任务,给学生一个可能有几种结局的问题,让他们通过协调和讨论选择一种结果,进行论述;交换意见式任务,学生参与讨论、交换意见,但无须达成一致。

国内一些学者在“任务型语言教学法”的基础上,增加“驱动”一词,用于作文教学。教育部考试中心的张开明确提出了2015年高考作文的两道题目均属于“任务驱动型作文”,并对其概念做出阐释:“试题往往是给学生创作出一个情境,出现对立性的问题,让考生通过写作,提出解决处理问题的想法和方案……如今年作文中‘写信’‘权衡与选择’等任务型指令,着力发挥试题引导写作任务的功能,使考生在真实的情境中辨析关键概念,在多维度的比较中说理论证。”他认为,在材料型作文中增加任务驱动型指令,能“较好地解决材料型作文的泛角度与阐释型作文收缩性之间的矛盾”,是在承继材料作文“自主空间大、立意角度自然、多元”等传统优势的基础上,又在避免套作、宿构方面进行了新的尝试和探索。

与传统的材料作文对比,“任务驱动型作文”的材料具有特殊性。首先,材料的内容思想紧扣“主旋律”。正如张开所说:“作文试题凸显考试对人才培养和价值引导的作用,加强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依法治国、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考查,形成在作文育人方面的合力,实现高考作文试题独特的教育功能。”其次,材料具有真实性的特点。任务驱动型作文的材

料是新闻事件、社会热点,与传统的材料作文的审议故事、名言警句、诗词歌曲、图片漫画等有很大的不同,这种真实性暗含了鼓励考生关注社会、关注人生的命题意图。第三,材料的价值取向具有多元性。价值取向的多元化表现在:材料往往具有争议性,争议性重在考查考生的思辨能力;关涉的人物对象不是一个人,而是几个或几类人,这就保证“任务”的指向有多选择;命题者对材料没有鲜明的感情倾向。这样的材料,能保证考生选择感受最为深刻的一点写作。同时,考生要把握好典型人物的特点和物质,这样才能避免一般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无疑是立意的主旋律,但一定注意不要“贴标签”“穿靴戴帽”、空发议论。在弘扬正气、传递正能量的同时,还可从反面针砭时弊,揭露社会上存在的某些消极落后现象,在对比中凸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积极意义。

(节选自《语文周报》特邀专家:尤立增《怎样写好任务驱动型作文》)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基于建构主义理论的任务型语言教学法,要求学生语言交际时完成核心任务。

B.任务型语言教学法中,学生的表达根据任务的指向采用不同的信息处理方式。

C.把任务进行分类,学生可以有针对地参与讨论、交换意见,但无须达成一致。

D.国内一些学者将“任务型语言教学法”直接引入作文教学中,拓展教学思想。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围绕“任务驱动型作文”这一核心概念,文章论述这一概念产生的历史沿革。

B.任务型语言教学法细化为五种任务类型,并对学生完成任务的侧重点进行比较。

C.文章援引专家的权威说法,例证确凿,对高考作文命题思路的转向进行诠释。

D.本文逐层论述任务驱动型作文的材料特点,强调其相对传统作文材料的改进。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增加任务驱动型指令,创设出相对真实的情境,让学生提出解决问题的是非题方案。

B.近年高考,作文命题关注社会热点,突出育人功能,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C.2015年全国卷作文题引导学生辩证思考,但命题者本身对材料没有鲜明的感情倾向。

D.任务驱动型指令避免套作、宿构等行文方式,弥补传统材料空间大、立意多元的缺陷。(二)文学类文本阅读(14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6题。

老屋小记

史铁生

二十三岁时我曾到一家街道生产组去做工,做了七年。我们常常一边干活儿一边唱歌,

如今回想,能够符合它的只应当是一句平白的歌词,惟颤动的一条直线,可一旦去找它却又飘散。当时V带我头一回看见那两老屋:尘灰满面,屋门前有一块不大的空场,一群老太太正在屋前的太阳地里劳作,纷纷停了手里的活儿,直起腰,从老花镜的上缘挑起眼睛看我。V仰头叫了一声“B大爷”,房顶上蹲着一个老头,正在给漏雨的屋顶铺沥青。“怎么着爷们儿?来吧!甭老一个人在家里憋着……”B大爷笑着说,露出一嘴残牙。

老太太们盼望这个小生产组能够发达,发展成正式工厂,有公费医疗,一旦干不动了也能算退休,儿孙成群终不如自己有一份退休金可靠。我们干的活儿倒很文雅:在仿古的大漆家具上描绘出仕女佳人,花鸟树木,山水亭台……然后在漆面上雕出它们的轮廓、衣纹、发丝、叶脉……再上金打蜡,金碧辉煌地送去出口,换外汇。很多年以后,我在一家五星级饭店里看见了那样几件大漆的仿古陈设:一张条案、几只绣墩、一堂四扇屏风。它们摆布在幽静的厅廊里,我一阵他乡遇故知般的欣喜。走近细看,不错,正是那朴拙的彩绘和雕刻,一刀一笔都似认得。我左顾右盼,很想对谁讲讲他们的来历,但马上明白,这儿不会有人懂得它们,不会有人关心它们的来历,不会再有谁能听见那一刀一笔中的希望与岑寂。

冬天的末尾,老屋里洋溢着欢快的气氛。但阵阵笑声不单是因为新屋就要破土动工,还因为B大爷带来“基建队”中的一个傻子。这是我的小学同学,可怎么这样老了呢?驼背,而且满脸印纹。

“多少年了呀,你还记得我?”

“那我还能不记得?你是咱班功课最棒的。”

众人插嘴说:“那最孬的是谁呢?”“小学上了十一年也没毕业的,是谁呢?”“俩腿穿到一条裤腿里满教室跳,把新来的女老师吓得不敢进门,是谁?”B大爷领着三子走了,甩下老屋里的一片笑骂。

B大爷对旁人说:“三子呀,人可是一点儿不傻,只不过脑子不好使。”B大爷领着三子和V去挖地基,三子一边挖土一边念念叨叨地为我叹息:“谁承想他会瘫了呢?唉,这下他不是也完了?这辈子我跟他都算完了……”V听了眦瞪三子:“你他妈完了就完了吧,人家怎么完了?再胡说留神我抽你!”三子便半不吭声,拄着锹把抵头站着。B大爷去拽他,他慌抹了一把泪,脸上还是歉意的笑。——这些都是后来B大爷告诉我的。三子的话,又在我心里灌满了惶恐和绝望,一个傻子的话最可能是真的。

摇着轮椅,耳边和心里都空荒的岑寂。我常常觉得,应该有一首平缓、沉稳又简单的曲子,来配那两间老屋里的时光,来配它终日沉暗的光线,来配它时而的喧闹与时而的疲倦。或者也可以有一句歌词,一句最为平白的话,不紧不慢反反复复地唱,便可呈现那老屋里的

生活,闻见它清晨的煤烟味,听见它傍晚关灯和锁门的轻响。

这一天,我沿着一条大道不停地走,暮色苍茫中,碰上了一个年轻的长跑者。一个天才的长跑家——K, K在我身旁收住脚步,愕然地看着我,便推起我,默默地跑——也许那个年代,恰可以这孤独的长跑为象征、为记忆、为诉说吧。K因为在“文革”中出言不慎,未及成年就被送去劳改,三年后改造好了回来,却总不能像其他人一样有一份正式工作。K从未受过正规训练,只靠两样天赋的东西去跑:身体和梦想。他每天都跑两三万米,还要拉上六七百斤的货物蹬几十公里路,其间分三次吃掉两斤粮食而已。生产组的人都把多余的粮票送给他,只临近大赛的那一个月,他才每天喝一瓶牛奶,然后便去与众多营养充足、训练有素的专业运动员比赛。年年的“春节环城赛”我都摇着轮椅去看他跑,年年他都捧一个奖杯或奖状回来,但仅此而己,多少年后我和K才懂了那未必不是上帝的好意相告:梦想就是梦想,不是别的。有个十三四岁的男孩要跟K学长跑,K便当起了教练。后来,这男孩的姐姐认识了K,爱上了K,并且成了K的妻子——那时K仍然在拉板车,在跑,在盼望得到一份正式工作,或被哪个专业田径队选中。

从老屋往北就是护城河了。河很窄,水流弱小、混浊,我摇过小桥,沿河“漫步”,烈日晒了一整天的河水疲乏得几乎不动,没有浪,浪都像是死了。若是大雨过后,河水涨大几倍,浪也活了,浪涌浪落。老屋里的歌,应该是这样一句简单的歌词,不紧不慢反反复复地唱:不管浪活着,还是浪死了,都是水的梦想……

4.下文对文本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作者回忆了一群平凡小人物的幸与不幸、绝望与盼望的生存状态,他们或以死亡激烈

地反抗,或以坚守冷静地抵制,来表现对人生困境的抗争。

B.“他乡遇故知”的兴奋激动本应是敞开心扉的畅聊,却因无法分享将“我”的情感无

情地推向无人能知的寂寞与寥落,可见人情冷暖、世态炎凉。

C.本文语言不放任感情的泛滥抒发,不纵容回忆的恣意招摇。这种语言风格很好演绎了

史铁生回忆散文的特点——寓深远于相素,寄激情于从容。

D.本文的叙述方式,并不按照一定的时间、空间和逻辑顺序来描写,而是在简朴直白之

中随意讲述着关于人生、关于生命等重大命题的深刻故事。

5.结合全文,分析文章结尾处画横线的句子的作用。(5分)

6.米克·巴尔说:“在第一人称回顾往事的叙述中,可以有两种不同的叙事眼光。一为叙述

者‘我’目前追忆往事的眼光,可称为‘叙述自我’;另一为被追忆的‘我’过去正在经历事件时的眼光,可称为‘经验自我’。”结合这句话,请对这篇散文的叙事视角进行

分析。(6分)

(三)实用类文本阅读(12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9题。

材料一:

中国家庭金融调查,是西南财经大学中国家庭金融调查与研究中心最早开展的全国大型抽样调查,旨在收集家庭的资产与负债、收入与支出、保险与保障、人口与就业等方面信息,全面追踪家庭动态金融行为。

根据2015年数据,中国家庭金融储蓄占GDP的比例在2014年达到了31.8%。但微观数据显示,并非家家户户都在存钱,我国的储蓄分布严重不均,真正在当年有储蓄的家庭只有60%,40%的家庭当年是入不敷出的。

西南财大经管学院院长甘黎认为,储蓄主要来源于高收入阶层这一现状说明,之前的消费刺激政策对于高收入阶层的作用有限。当前中国经济转型的一大困难是消费不足,以前普遍认为消费不足的原因是未来的不确定性所导致的消费意愿不足。这十年来我国社保制度已经有了大幅度的改善和好转,但这对促进消费并没有起到根本性作用。

材料二:

“我国的消费不足的根本原因并非消费意愿不足,而是收入分布的问题。”甘黎说,收入差距大既是市场经济高速发展的自然结果,也是我国消费不足的根本原因。家庭低收入群体有较高的边际消费倾向,却通常入不敷出,提高他们的收入将对促进消费起到根本性作用。

甘黎建议对贫困家庭和低收入家庭给予大幅度的转移支付。他认为,中国的经济增长速度相对于一些国家来说已经很高了,如果扩大转移支付的比例,把钱转移到相对贫困的老百姓身上以后,他们把钱花出去,那中国经济遇到的困难就会迎刃而解。

材料三:

中国居民家庭储蓄分布情况,揭示中国财富悬殊现象极为严重。就目前而言,这种储蓄结构分布会带来系列社会经济问题:一方面,影响中国内需拉动经济增长的效应,迟滞中国经济增长速度。众所周知,目前靠投资和外贸两驾马车拉动中国经济增长的潜力有限,刺激内需应是中国政府提振经济的“发动机”。而这种分布极为不合理的储蓄现状,使低收入社会群体想消费而没有能力消费,而少数各种消费已近饱和的高收入社会群体却占据大量社会财富,这种财富拥有量与消费需求量严重错位的尴尬现状,无疑成了制约内需扩大和拉动中国经济增长的巨大障碍。另一方面,这种储蓄分布结构图表明,中国财富分化现象严重,造成这种分化严重的原因除了市场经济因素之外,还有我国在收入分布政策、税收、财政转移支付等方面存在较多问题。这不仅会对中国社会经济发展带来不利影响,且也会形成社会对立矛盾,加剧社会不满情绪,不利于社会长久稳定。

此外,这种储蓄分布状况还会影响中国金融发展的合理性和安全性,因为它会让高收入阶层成为金融信贷的主要获得者,从而使银行加剧信贷风险,不利于整个金融扶贫事业的推广,甚至涉及整个金融业运行生态。

7.下列对材料一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微观数据显示,我国的储蓄分布严重不均,且高收入阶层拥有较高的储蓄率占比。

B.从收入排名前5%的家庭的国际对比来看,我国高收入家庭的储蓄率远高于美国。

C.当前中国经济转型的一大困难是消费不足,消费不足的原因主要是消费意愿不足。

D.尽管我国社保制度已有了较大改善和好转,但对高收入阶层的消费刺激作用不大。

8.下列对材料的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正确的两项是(5分)

A.甘黎认为,收入差距大、收入分布不合理等问题才是我国的消费不足的根本原因。

B.加大对低收入家庭的转移支付,才能刺激这一群体的消费需求意愿,从而促进消费。

C.中国居民家庭储蓄分布现状,揭示贫富分化现象严重。这必将引发银行的信贷危机。

D.通过转移支付增加收入的措施一旦不完善,低收入者会对现金福利求助更加依赖。

E.甘黎认为,居民转移性支出明细表显示,我国对低收入群体转移支付比重仍然偏小。

9.根据上述材料,请为改变目前中国居民储蓄分布结构提出合理建议。(4分)

二、古代诗文阅读(35分)

(一)文言文阅读(1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3题。

李存勖,李克用长子也。初,李克用破孟方立于邢州,还军上党,置酒三垂岗,伶人奏

《百年歌》,声甚悲,坐上皆凄怆。时存勖在侧,方五岁,克用慨然捋须,指而笑曰:“吾行老矣,此奇儿也,后二十年,其能代我战于此乎!”存勖年十一,从克用破王行瑜,遣献捷于京师,昭宗异其状貌,赐以鸂鶒卮、翡翠盘,而抚其背曰:“儿有奇表,后当富贵,无忘予家。”及长善骑射胆勇过人稍习《春秋》通大义尤喜音声歌舞俳优之戏。

天祐五年正月,即王位于太原。叔父克宁杀都虞候李存质,幸臣史敬镕告克宁谋叛。二月,执而戕之,且以先王之丧、叔父之难告周德威,德威自乱柳还军太原。梁夹城兵闻晋有大丧,德威军且去,因颇懈。王谓诸将曰:“梁人幸我大丧,谓我少而新立,无能为也,宜乘其怠击之。”乃出兵趋上党,行至三重岗,叹曰:“此先王置酒处也!”会天大雾昼暝,兵

行雾中,攻其夹城,破之,梁军大败,凯旋告庙。同光二年,帝御文明殿,以教坊

..使陈俊为

景州刺史、内园使,储德源为宪州刺史

..,皆梁之伶人也。初,帝平梁,俊与德源皆为宠伶周匝所荐,帝因许除郡,郭崇韬以为不可,帝密召崇韬谓之曰:“予已许除郡,经年未行,我惭见二人,卿当屈意行之。”故有是命。

天成元年,郭崇韬、朱友谦皆以谗死,李嗣源以名位高,亦见疑忌。赵在礼反于魏,大臣皆请遣李嗣源讨贼,庄宗不许。群臣屡请,庄宗不得已,遣之。李嗣源至魏,屯御河南,在礼登楼谢罪。军变,李嗣源入于魏,与在礼合,遣石敬瑭将三百骑为先锋。李嗣源反,龙骧指挥军使姚彦温以前锋军叛降于李嗣源,入于汴州。帝自万胜至洛京,从马直指挥使郭从

谦反,夏四月丁亥朔.,皇帝崩。七月,葬雍陵,追谥为光圣神闵孝皇帝,庙号

..庄宗。

(节选自《新五代史·唐本纪五、六》《旧五代史·唐书三》)

10.下列对文中画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及长/善骑射/胆勇过人/稍习《春秋》通大义/尤喜音声歌舞俳优之戏/

B.及长善骑射/胆勇过人/稍习《春秋》/通大义/尤喜音声歌舞俳优之戏/

C.及长/善骑射/胆勇过人/稍习《春秋》/通大义/尤喜音声歌舞俳优之戏/

D.及长善骑射/胆勇过人/稍习《春秋》通大义/尤喜音声歌舞俳优之戏/

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教坊,是管理宫廷音乐的官署,专管俗乐以外的音乐、歌舞的教习等演出事务。

B.刺史,古职官,初为监察官,后变成军事行政长官,相当于太守、知州等。

C.朔,天文学名词,又称新月,指农历每月初一,引申为“初生”“开头”等。

D.庙号,指帝王死后,在太庙立室奉祀时特起的名号,以示永远立庙祭祀之意。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李存勖实现父愿。李克用在三垂岗设宴,预言李存勖将完成未竟的功业。后来,初袭

王位的李存勖果然在三垂岗大败梁军,奠定了晋国崛起的基础。

B.李存勖勇武善战。他曾在先王之丧、叔父之难等不利的情形下果断出击,雾中进军,

攻破梁的夹城,把梁军打得大败,然后凯旋,祭靠太庙。

C.李存勖寄信伶宦。后唐灭梁后,李存勖竟然要让梁之优伶陈俊和储德源做刺史,被郭

崇韬劝阻,最终他还是履行了对伶人的这个承诺。

D.李存勖疏忌功臣。在位期间,对功臣宿将多有猜忌之心,郭崇韬、朱友谦等都被他诛

杀,李嗣源也因位高权重而被疑忌,最终走投无路被逼造反。

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梁人幸我大丧,谓我少而新立,无能为也,宜乘其怠击之。(5分)

(2)予已许除郡,经年未行,我惭见二人,卿当屈意行之。(5分)

(二)古代诗歌阅读(11分)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14-15题。

初发夷陵[注]

陆游

雷动江边鼓吹雄,百滩过尽失途穷。

山平水远苍茫外,地辟天开指顾中。

俊鹘横飞遥掠岸,大鱼腾出欲凌空。

今朝喜处君知否,三丈黄旗舞便风。

[注]宋淳熙五年(1178)年,陆游奉诏从四川东归浙江,此诗是他从夷陵(在今湖北宜昌)出发时所作。

14.以下对本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两项是(5分)

A.这首诗的写法很像杜甫的《登高》,全篇着眼时空距离的展示,有咫尺万里的气势。

B.湍急的江流和一个接着一个的险滩,使人感到心胆破的危险,好像走到了绝境之中。

C.“地辟天开”是耳目所不及的,却偏要说在“指顾”之中,又把延伸的空间扯远了。

D.俊鹘是“横飞”,大鱼是“腾出”,纵横交错自下而上,从大处落笔写得细致入微。

E.杜诗妙在将立意恢宏与笔触细腻等对立的审美范畴和谐统一,陆游诗深得此中三昧。

15.作者因何而“喜”?全诗是怎样体现这一情感的?(6分)

(三)名篇名句默写(5分)

16.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5分)

(1)《苏轼·赤壁赋》中客人把自己和曹操进行对比:曹操当时是,旌旗

蔽空,而你我只是驾一叶之扁舟;曹操当时是,横槊赋诗,而你我只

是。

(2)李贺《雁门太守行》中“,”从听觉和视觉两方面渲染战场的悲壮气氛和战斗的残酷场景。

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

17.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的使用,全都正确的一项是(3分)

①被驱赶的小贩对城管人员上下其手

....,一手掐脖子一手揪头发,协管员发出惨叫声。

②在这种人心惶惶的时候,他却好整以暇

....,大有轻袭缓带的气象,只把军队移驻山海关。

③他是个清高自负的人,对于自己讨厌的人总翻白眼,对于自己欣赏的人则青眼有加

....。

④数十年来,每闻有古籍文物流往国外,钱老总是感喟心伤,辗转搜求,唯恐失之眉睫

....。

⑤两位老人从结缘到相守共同经历半生风雨,直到现在两人还白头如新

....,恩爱有加。

⑥马云的无人超市开业了,一大堆市民排队等候入场,甚至出现了重足而立

....的火爆场面。

A.①③⑤

B.②④⑥

C.②③④

D.①⑤⑥

18.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3分)

A.香港政务司司长公开强调,“港独”完全违反《基本法》,鼓吹“港独”是挑战国家主

权和领土完整,坚决不能容忍。

B.汽车客运站是展示城市形象的重要窗口,服务质量是是否提升,服务态度是否改善,

服务细节是否完善,都会给每一位旅客留下美好印象。

C.他背着总经理和副总经理偷偷地把这笔钱分别存入了两家银行。

D.脑科学研究对大脑认知神经原理的认识,提升了人类对自身的理解和脑重大疾病的诊

治水平,也为发展类脑计算系统提供了重要依据。

19.下列各句中,表达得体的一句是(3分)

A.近日,欣闻敝校百年校庆将至,本人忝为校友,因事不能躬临为歉!

B.寄呈的大作收悉,拜读再三,我冒昧地作了一点雅正,仅供参考。

C.在编辑老师的指导下我反复修改,成稿后我惠允首先在这本期刊上发表。

D.兹有我校黎明同学,拟参加你校自招考试,望该生能得到你校垂青。

20.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

密,每处不超过10个字。(6分)

厄尔尼诺和拉尼娜,是赤道中、东太平洋海温冷暖循环变化构成的气候异常现象。厄尔尼诺是热事件,可导致全球平均气温升高;①,可导致全球平均温度降低。拉尼娜现

象的水文特征,是太平洋东部水温下降,出现干旱,与此相反的是②,降水量比正常年份明显偏多。当信风加强时,信风进一步加剧赤道东太平洋冷水发展,导致③,引发所谓的拉尼娜现象。

21.下面文段有三处推断存在问题,请参照①的方式,说明另外两处问题。(5分)

在信息时代,个人隐私的保护成为经济发展、产业升级和社会文明提升的一个瓶颈。由于信息不对称,公众用户始终处于弱势,但只要信息技术企业意识到保护个人隐私的重要性并加强行业自律,就能对个人隐私进行完全保护。当然,保护个人隐私是一个渐进的过程,企业制订出相关行业规定,就能将保护个人隐私工作落到实处。信息技术产业方兴未艾,如果现在就将其置于政府监管之下,信息企业必能马上认识到保护个人隐私不只是保护用户的利益,也是在奠定自己发展的基础,迅速开创全社会共赢的局面。

①单凭企业意识到重要性并加强行业自律是不能完全保护个人隐私的。

②。

③。

四、写作(60分)

22.阅读下面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分)

一家宣传保健产品的“生活馆”,每天八点开门,年满60岁的老人可免费体验,大爷大妈们都会在早高峰挤公交前往。有一天,有个年轻人看到一位年轻妈妈带着女儿摇摇晃晃挤在车厢中间,就走向示意让小女孩过来坐下。妈妈一边道谢一边看了看旁边注视着座位的老人,不好意思地说:“这么多老人,让他们坐吧!”女孩已被挤得满头大汗透不过气来,很想坐下,年轻人只管把女孩拉来坐下。旁边有老人说:“怎么只有给小孩让座的,就没个给老人让座的?”又有人说:“老人免费乘车已经享受社会优待,能否替年轻人考虑一下错峰出行?”车厢里顿时聒噪起来。

请以“我讲尊老故事”或“我看尊老现象”为副标题,写一篇文章。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800字。

答案:

云南师大附中2018届高考适应性月考卷(三)

语文参考答案

1.(3分)B【解析】A.曲解文意,此语言教学法的核心是“以明确任务为前提完成语言交际”。C.以偏概全,这只是其中一种分类方式。D.“直接引入”表述不当,还加入“驱动”一词,说明国内学者并非完全照搬。

2.(3分)A【解析】“历史沿革”指某事物发展和变化的历程。本文只论述了这一概念产生的理论渊源。

3.(3分)D【解析】“避免套作、宿构”说法绝对,对传统作文材料的理解错误。

4.(3分)B【解析】“人情冷暖、世态炎凉”说法不准确,应是“可见作者情感的压抑与封闭”。

5.(5分)①内容意蕴上,以歌词和节奏来喻指普通人物的平凡生活和故事情节的简洁单调。

②情节组织上,起贯穿全文的线索作用。文章开篇以“歌”来浓缩对老屋的回忆,奠定

情感基调;中间以对“歌”的怀想来品评这段往事的意蕴;结尾呼应开头,以“歌声”

的回环往复来体现情节的完整性,凸显怀旧的意味。③人物刻画上,表现作者情感的冷峻、克制与压抑。④思想主旨上,表达作者对生命的感悟:正因为有梦,单调的生活变得复杂,窄小的心灵变得广阔,充满苦难与绝望的现实变得有期望。(评分标准:①②

③每点1分,第④点2分)

6.(6分)①“经验自我”是23岁时的“我”,用于对情节的叙述,写出年轻时的“我”的所见所闻所感,拉近“我”与读者之间的距离;②“叙述自我”是现在的“我”,用于对过往人和事的评述,写出“我”的所思所想所悟,推远“我”的故事与读者之间的距离;③两个“我”同时在场,让读者既感受主人公的心灵体验,又体会人生的哲理思考,在感性和理性之间极大丰富作品的审美内涵。(每点2分)

7.(3分)C【解析】这是“以前普遍认为”的观点,而非本文观点。

8.(5分)A(3分)E(2分)

【解析】B.转移支付非必要条件。C.说法绝对,以偏概全。D.文中无据。[来源:https://www.360docs.net/doc/8b16020988.html,] 9.(4分)①加大中央财政转移支付力度,通过转移支付增加低收入阶层收入。

②进一步加大收入分配机制改革力度,完善税收政策,尽量缓解贫富分化现象。

(每点2分)

10.(3分)C

11.(3分)A【解析】雅乐以外。

12.(3分)D【解析】李嗣源是因“军变”而造反的,不是被李存勖逼得走投无路最终造反。13.(10分)翻译:

(1)(5分)梁兵庆幸我有大丧事,认为我年少新立,无所作为,我想乘其怠惰发动进攻。

(得分点:“幸”“怠”各1分,大意通顺3分)

(2)(5分)我已经答应了授予他俩郡官,很多年没兑现,我不好意思见这两个人,你应委

屈一下听从我的。[得分点:“除”“经年”(经过一年;不足一年;超过一年不到两年;

多年或好几年。根据不同语境来体会)各1分,大意通顺3分]

14.(5分)C(3分)D(2分)

【解析】C.延伸的空间是被“拉近”了。D.是自上而下,从小处落笔。

15.(6分)第一问:①过尽险滩,诗人顺风顺水,视界开阔、心胸开朗之喜;②奉诏东归,诗人预感将身担大任,要有一番作为之喜。(2分)

第二问:①全诗采用由远及近的写景视角,时空开合设计巧妙,以山平水远、苍茫开阔的景色来抒发胸中块垒;②实写眼前之景却达到目力所不及的地方,于是引出“地辟天开”

的想象中的境界,虚实结合构成一个壮阔宏伟的境界,以此来展现人生抱负;③以比喻的手法极写战鼓雷动、浪涛拍打江岸的声响,动静结合互相映衬,从“百滩过尽失途穷”

和“大鱼腾出欲凌空”,来表达难抑的喜悦之情。(4分)

16.(1)舳舻千里酾酒临江举匏樽以相属

(2)角声满天秋色里,塞上燕脂凝夜紫

17.(3分)C【解析】①上下其手:比喻暗中勾结,随意玩弄手法,串通作弊。②好整以暇:既严整有序又从容不迫的样子。起初用于形容军队,后也可以用于人。③青眼有加:表示对人的赏识或喜爱。④失之眉睫:指不经意间错失。⑤白头如新:双方互不了解,即使交往一辈子,到老了还是像刚认识一样。不合语境。⑥重足而立:后脚紧挨着前脚,不敢迈步。形容非常恐惧。

18.(3分)D【解析】A.成分残缺,在“完整”后加“的底线”。B.两面一面不搭配。C.歧义。

19.(3分)D【解析】A.“躬临”“敝校”谦敬失当。B.“寄呈”“雅正”谦敬不得体。C.惠允,敬辞,指对方允许自己做某事。D.垂青,是希望得到上级的欣赏、重视,受到优待。此处使用正确。

20.(6分)

①拉尼娜是冷事件

②西部水温上升

③海表温度异常偏低(每空2分)

21.(5分)

②单凭制订出相关行业规定是不能将保护个人隐私工作落到实处的。(2分)

③单凭政府监管是不能马上提高企业认识、迅速开创全社会共赢局面的。(3分)

22.(60分)略

附文言文参考译文:

李存勖是李克用的长子。起初,李克用在邢州击败孟方立,回师上党,在三垂岗设宴,演戏的人奏《百年歌》,声音很悲哀,弄得满座的人悲伤。当时李存勖年方五岁,在李克用旁边坐,李克用感慨地捋着须,指着李存勖笑着说:“我们老了,这孩子很奇特,二十年后,他能代替我在此地作战么?”李存勖十一岁时跟随李克用打败王行瑜,李克用派他献捷报于京城,昭宗对李存勖的相貌感到惊奇,赐给绘有双水鸟的圆形盛酒器、翡翠盘,摸着他的背说:“这孩子形状奇异,后当富贵,不要忘了我们。”李存勖长大了,善骑射,胆勇过人,稍学习《春秋》,就能了解《春秋》之大义,尤其喜欢音乐、歌舞和戏剧。

天祐五年(908)正月,李存勖在太原即晋王位。叔父李克宁杀都虞侯李存质,他的宠幸大臣史敬镕告李克宁谋叛。二月,李存勖捉住史敬镕杀掉,并将先王之丧、叔父之难告诉周德威,周德威为此从乱柳回师太原。梁在夹城的将士听说晋有大丧事,周德威的军队退走了,就松懈起来。晋王对众将说:“梁兵庆幸我有大丧事,认为我年少新立,无所作为,我想乘其怠惰发动进攻。”于是进兵上党,行至三垂岗感叹地说:“这是先王摆酒宴的地方啊!”那天雾大得白天像晚上一样,雾中进军,攻破梁的夹城,把梁军打得大败,然后凯旋,祭告太庙。同光二年(924),帝坐车来到文明殿,任命教坊使陈俊为景州刺史、内园使,任命储德源为宪州刺史,二人都是梁朝演戏的优伶。起初,庄宗平定梁朝,陈俊与储德源都被宠伶周匝推荐,庄宗因此答应让他们当郡官,郭崇韬认为不可以,庄宗秘密召见郭崇韬对他说:“我已经答应了授予他俩郡官,很多年没兑现,我不好意思见这两个人,你应委屈一下听从我的。”所以有这次的任命。

天成元年,郭崇韬、朱友谦都因谗言被害死,李嗣源因为名位高,也被李存勖怀疑猜忌。赵在礼在魏州反叛,大臣都请求让李嗣源讨贼,庄宗不答应。大臣们多次请求,庄宗不得已,才派遣他去。李嗣源到魏州城下,在河南屯兵抵御,赵在礼登楼谢罪。遇到亲军哗变,李嗣源被胁迫入魏州城,与叛军赵在礼合势,派遣石敬瑭率领三百骑为先锋。李嗣源反叛,龙骧指挥军使姚彦温以前锋军叛降归附李嗣源,李嗣源拥军入汴州。皇帝从万胜镇返回洛京,从马直指挥使郭从谦谋反,四月一日,皇帝死。七月,李嗣源将李存勖葬入雍陵,上庙号庄宗,追谥为光圣神闵孝皇帝。

高三数学第一次月考试题

2012年第一次月考试题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5分) 1. (2010·银川一中第三次月考)已知M ={x |x 2>4},21,1N x x ? ? =≥??-?? 则C R M∩N = ( ) A .{x |1<x ≤2} B .{x |-2≤x ≤1} C .{x |-2≤x <1} D .{x |x <2} 2. (2010··重庆四月模拟试卷) 函数1 lg(2) y x = -的定义域是 ( ) A. ()12, B. []14, C. [)12, D. (]12, 3. (理)(2010·全国卷I )记cos(80)k ? -=,那么tan100?= ( ) A.k B. k - D. (文)(2010··全国卷I )cos300? = ( ) A 12- C 12 D 4(理)(2010·宣武一模)若{}n a 为等差数列,n S 是其前n 项和,且1122π 3 S =,则6tan a 的值为( ) A B .C . D . 4.(文)(2010·茂名二模)在等差数列{}n a 中,已知1241,10,39,n a a a a =+==则n = ( ) A .19 B .20 C .21 D .22 5. (2010·太原五中5月月考)在等比数列}{n a 中,前n 项和为n S ,若63,763==S S 则公比q 等于( ) A .-2 B .2 C .-3 D .3 6. (2010·曲靖一中冲刺卷数学)函数f(x)是以2为周期的偶函数,且当x ∈(0,1)时,f(x)= x +1,则函数f(x)在(1,2)上的解析式为 ( ) A .f(x)= 3-x B .f(x)= x -3 C .f(x)= 1-x D .f(x)= x +1

高三语文高三语文一模试卷质量分析报告

. . . . . . . 高三语文一模试卷质量分析报告 一、试卷命制情况及说明 四市一模语文试卷严格按照江苏省高考语文学科的《考试说明》的范围及要求来选材、命制的。试卷结构、题型、赋分及评分标准基本仿照2009年江苏高考语文卷。按照考点要求,本试卷分别考查了语音辨析、成语使用、设置情境写排比句、压缩语段概括要点、文言实词、筛选信息作出判断、文言内容的理解及概括分析、文言语句的翻译、诗歌鉴赏、名句名篇默写、文学类文本阅读、论述类文本阅读和提示性命题作文。文科加试题考查了文言语段的断句、文学常识、概括内容、名著阅读和材料分析鉴赏。整份试卷体现了以下特点: 1.强调基础知识和生活的结合 考查成语使用,选用了中国足协严厉处罚涉赌球队的材料,春节黄金周刚流行的新游戏、美国和中国在金融行业的较量、90后青年对《论语》的阅读和理解都有所涉及。12岁的徐州少年主动照顾患病的母亲,体现的是一种责任,奉献的是可贵的爱心,以此为材料命制的一道情景写句题起到了较好的教育作用,会引发考生长时间的思考,又为考生提供了写作的素材。此外,文学类文本“另一片天空”、论述类文本“公众掌控遥控板是最大的时务”和作文“眼光”都有较强的现实性,具有浓厚的生活气息,内容贴近学生生活,又能引发考生思考,加深对社会的认识和理解。 2.模拟和预测结合 模拟试卷既要有模仿性,即紧跟上一年高考试卷的命题,又要有预见性,能够预测当年试卷的些微变化,起到一定的前瞻性,对考生有所启发、思考,提高考生的应试备考能力,提高得分。本试卷的语音辨析没有完全按照09高考试题的模式命制,而是考查了两组多音字和两组形近字(去年高考全部考查多音字),这样至少考查面广了一些。压缩语段,去年高考时一句话压缩,而且选用材料大多采用科技类较多。本试卷采用著名作家严文井有关寓言的形象描述,要求考生既要压缩内容进行概括,还要用简明直白的语言转述,与高考命题既有相同,又有不同之处,较好地考查了考生的语言概括和表达能力。 3.接近高考难度,突出能力要求 去年江苏高考语文均分96分,无锡市均分102分。本卷经过200份试卷的抽样统计,均分为100.85,难度高于去年高考。因为一模考试有一个检测、诊断功能,重点是考查考生各方面的能力,看考生基础知识掌握是否全面,检测考

2018届高三英语3月联考试题

湖北省八市2018届高三英语3月联考试题 第一部分:听力(共两节,满分30分) 做题时,先将答案划在试卷上。录音内容结束后,你将有两分钟的时间将试卷上的答案转涂到答题卡上。 第一节(共5小题;每小题1.5分,满分7.5分) 听下面五段对话。每段对话后有一个小题,从题中所给的A、B、C三个选项中选出最佳选项。听完每段对话后,你都有10秒钟的时间来回答有关小题和阅读下一小题。每段对话仅读一遍。 1. What’s the season now? A. Summer. B. Fall. C. Winter. 2. Which dress will the woman wear? A. The red one. B. The blue one. C. The green one. 3. What can we learn about the old oven? A. It s not in style. B. It’s broken. C. It isn’t multi-functional. 4. Where does the conversation probably take place? A. In a studio. B. In a CD store. C. In a car. 5. What does the woman think of the painting? A. Worthless. B. Just so-so. C. Wonderful. 第二节(共15小题;每小题1.5分,满分22.5分) 听下面5段对话或独白。每段对话或独白后有几个小题,从题中所给的A、B、C三个选项中选出最佳选项,并标在试卷的相应位置。听每段对话或独白前,你将有时间阅读各个小题,每小题5秒钟;听完后,各小题将给出5秒钟的作答时间。每段对话或独白读两遍。 听第6段材料,回答第6、7题。 6. How does the man feel about the weal her forecasts? A. Inaccurate. B. Reliable. C.

高三数学上学期第三次月考试题 文

宁夏育才中学2016~2017学年第一学期高三年级第三次月考文科数学试卷 (试卷满分150 分,考试时间为120 分钟) 第Ⅰ卷(共60分) ?选择题(本题共12小题,每小题5分,共6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已知集合,,则() A、B、C、D、 2、已知函数,若,则() A、B、C、D、 3、在中,“”是“”的() A、充分而不必要条件 B、必要而不充分条件 C、充分必要条件 D、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 4、已知向量,,,若为实数,,则() A、B、C、1 D、2 5、若曲线在点处的切线与平行,则() A、-1 B、0 C、1 D、2 6、在中,角的对边分别是,已知,则,则的面积为() A、B、C、D、

7、在数列中,,则() A、-3 B、 C、 D、2 8、已知函数,则要得到其导函数的图象,只需将函数的图象() A、向右平移个单位 B、左平移个单位 C、向右平移个单位 D、向左平移个单位 9、设的三内角A、B、C成等差数列,、、成等比数列,则这个三角形的形状是() A、直角三角形 B、钝角三角形 C、等边三角形 D、等腰直角三角形 10、若一个圆柱的侧面积展开图是一个正方形,则这个圆柱的全面积与侧面积的比为() A、B、C、D、 11、平面截球的球面所得圆的半径为,球心到平面的距离为,则此球的体积为() A、B、C、D、 12、能够把圆:的周长和面积同时分为相等的两部分的函数称为圆的“和谐函数”, 下列函数不是圆的“和谐函数”的是() A、B、C、D、 第Ⅱ卷(共90分)

?填空题(共4小题,每小题5分,共20分,把答案填写在答题卡中横线上.) 13、在复平面内,复数对应的点的坐标为 14、一个空间几何体的三视图(单位:) 如图所示,则该几何体的表面积为. 15)正项等比数列满足:, 若存在,使得, 则的最小值为______ 16、设变量满足约束条件,则目标函数的最大值为; 三、解答题(本大题共6小题,共70分.解答应写出文字说明,演算步骤或证明过程.) 17、(12分)在中,角,,的对边分别为,,,且满足向量 . (1)求角的大小; (2)若,求面积的最大值. 18、(12分)设数列满足当时,. (1)求证:数列为等差数列; (2)试问是否是数列中的项?如果是,是第几项;如果不是,说明理由. 19、(12分)设数列是公差大于0的等差数列,为数列的前项和.已知,且, ,构成等比数列. (1)求数列的通项公式;

高三语文第一次月考试卷分析

2010级高三语文第一次月考试卷分析 (高三集备组) 【得分情况】 1——7题满分23分,年段有四、五十位同学得满分,每班近二十位同学得20分以上(含20分),十几位同学得15分(含15分)以下。 【评分情况】(按评分要求评分) 1、2题必修一课内必修一文言文阅读(4分) 这两题完成很好,基本上都选对了,个别学生做错一题,第2题错得较第1题稍多些。 默写名篇名句(6分) 第3题默写名篇名句得满分的同学较多约占三分之一,失分的原因主要是错别字,以(4)(6)句最甚,主要错误有如下:(1)“夙”错写成“宿”(2)“长”错写成“常”、“陆”错写成“路”(3)“尘”错写成“陈”、“庭”的广字头里面写成“延”字(4)很多同学句前漏了“又有”、“激”错写成“急”(5)“槊”错写成“塑”或“朔”(6)“无禁”错写成“不尽”;也有少数同学背错句子造成失分。 选择题4、5两题百分六十的同学全对,错一个的主要是第5 题错选为其它项。 第6题翻译句子5分,全对的占五分之一左右,此题可以看出学生认真复习与否,第一小题“道”“进”翻译错误“道义”“进一步”,第二小题“无厚”“有间”“游刃必有余地”也翻译不准确。 第7题半数学生断句三处全对,得3分,造成失分的错误主要是断在“以”、“有涯”和“为知者殆”后;另外有些同学漏做此题、只断一处或多断了两处。 【复习建议】 1、默写小测要坚持,可采取多种有效方式进行。同桌出题互考,课代表课前三分钟出题写在黑板上,每册一张试卷测试等等。 2、历来是文言文是考测的重点,也是学生得分的难点,也最能反映学生古文阅读水平的高低。做好注重必修课本课内文言文知识复习,注重向课外文言阅读进行能力迁移。 3、不断做学生思想工作,让他们上课认真听讲,不让语文拖后腿,尽量减少失误,这也是提高薄弱科成绩的最有效方法。 【古代诗歌鉴赏】8、(1)“思归之念” 【得分情况】 这道题四分,学生得满分的很少,大概只有十分之一。大多数学生拿2分与三分。【评分标准】 1)否定“思归之念”的,扣一分。 2)没有具体分析全诗的,要酌情扣分。 3)分析为归乡之情的得2分。 4)单纯分析景物描写,认为就是抒发闲适之情的,得1分。 (2)理解“合”字的含义: 【得分情况】 大多数学生得1分。 【评分标准】 以下两种答案打2分:1)准确写出“合”的字面义和句中义,以及手法和表达效果;2)写出“合”的意思,并结合“飞鸟望田飞”分析表达效果。 【教学建议】 1、教授学生诗歌鉴赏的审题步骤和解题模式。

高三第一次月考题

湘潭市2009届高三第一次模拟考试试卷 地理 题号一二26-27 二28-29 总分 得分 评卷(合分)人 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一、选择题(本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计50分。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正确答案的代号填入下表中)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答案 地球表层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性无处不在,但这个差异性表现出一定的有序性。结合有关知识回答1~3题。 1.指示自然地理环境特征的地理事物一般是 A.地形地势B.气候类型C.植被类型D.土壤类型 2.在我国东部从海南到天津,自然带依次是 A.温带落叶阔叶林带、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热带季雨林带 B.热带季雨林带、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温带落叶阔叶林带 C.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温带落叶阔叶林带、温带草原带 D.热带季雨林带、亚热带常绿硬叶林带、温带落叶阔叶林带 3.自然带沿一定方向递变规律是:森林→草原→荒漠,这种分异规律 A.纬度地带性、经度地带性和垂直地带性均有可能 B.一定是由沿海向内陆的地域分异规律 C.一定是由赤道向两极的地域分异规律 D.一定是垂直地带性分异规律 读某大洋某季节局部洋流分布示意图,回答4~6题。

4.图示洋流环流系统最有可能出现的月份是 A.3月B.6月C.10月D.12月 5.据图判断,①半岛东部沿海地区该季节气候特点是 A.进入湿季,高温多雨B.进入湿季,低温多雨 C.受东北信风影响,高温干燥D.受寒流影响,高温干燥 6.②海区洋流向东流的主要动力是 A.东北信风B.东北季风 C.西南季风D.东南信风 读右图,图中O点为地球表面昼半球的中心点,a为经线,b为纬线。据此回答7~10题。 7.b纬线的纬度最大值可达 A.23°26′B.66°34′ C.0°D.47°52′ 8.图示时刻以后,O点一定 A.向北运动B.向南运动 C.向东运动D.向西运动 9.当a的经度为120°E时,全球处于“今天”的范围最可能是 A.西4区向西至东十二区B.0时区向西至西十二区 C.东4区向东至东十二区D.西4区向东至180°经线 10.当O处于一年中最南位置时,下列现象可能出现的是 A.上海在北京时间6时以前日出 B.北极黄河站整日太阳不落 C.南极长城站日出东南方 D.南极圈上某地该日的太阳高度变化范围为20°~40° 读我国南方低山丘陵地区某河段示意图,回答11~13题。 11.该河段的主航道位于 A.①③B.②④ C.②③D.①④ 12.受自然因素影响,该河段航运量最少的季节是 A.春季B.夏季 C.秋季D.冬季 13.该河流的河水主要来自 A.盛行西风带来的降水 B.冷暖气团交汇形成的降水 C.夏季午后的对流雨 D.山地冰雪融水和春季积雪融水 9月中旬,湘中地区一般进入秋季(如果连续10天日平均气温低于22℃,则被认为进入秋季)。读长沙2008年9月中下旬几日的天气状况表,回答14~16题。

高中语文第一次月考试卷分析

第一次月考试卷分析 纵观整套试卷,整体来讲,难度适中,无偏难怪题,从基础知识到能力考核再到文章的写作,从古文、古诗歌到现代文阅读,从题型到题量,各个方面把握的都很好。总体来说,语文试题基本成功。下面我将重点从文言文阅读、古代诗歌阅读、古诗文默写以及作文这四个方面对这套试卷作具体分析如下。 这则文言文首先考察了学生对实词的理解,属于传统上对实词意思的理解考查;其次是断句,断句题须在学生读懂、读通句子的基础上才可能作对。本次考试没有考查古代文化常识。但文化常识是近年来高考的新考点,文化常识题仍需在以后的复习中给予关注;然后是对文章的有关内容考查,是个传统题,难度也不大。在学生读通文章的基础上,是可以答对的;最后是两句翻译,难度也不大。但在翻译的过程中学生对重点字的理解有些偏差,如“恩遇弥厚”中的“弥”很多学生不能准确得理解出来,其实学生如果能够联想到“欲盖弥彰”这个词语的话,那么这个“弥”更加的意思就相对好理解了。从出题的角度看是符合考试规则的,从答题的考生的角度说,基本没增加什么难度。在引导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的过程中,有些词语的意思仍需注意,如“释褐”中褐指的是粗布或粗布衣服,依照旧制,新进士必须在太学行释褐礼,脱去布衣而换穿官服,后来比喻做官或者进士及第授予官职。这样的词语积累多了,也有助于学生对文言文的理解。 这次考查的是一首古诗,是唐朝白居易《夜筝》,而且有一问是这首诗化用了白居易《琵琶行》中的哪几句诗,这个出人意外,却也是情理之中。用这一方式,考查的是平日里考生对古诗,对课本,对基础的学习掌握程度,更为关键是,如果考生没有将《琵琶行》背下来并且理解,此题则全然无法下手。由此看,基本功的扎实是非常重要的,在以后的教学中基础知识仍是我们关注的重点。但是这首诗中的“紫袖”代指的是弹筝人这一点大多数学生的学生没有读数来,他们把紫袖的称谓纷纷指向作者。在评讲试卷的过程中,我会把“紫袖”代弹者,和“皓齿”代歌者,“细腰”代舞者这些特指的指代对象告诉学生。其次重点分析第二句中的炼字,两个“自”字,连用了两个“自”字,这并不等于说独处,而是旁若无人的意思。“自弹”,是信手弹来,得心应手;“自感”,则见弹奏者完全沉浸在乐曲之中。唯其“自感”,方能感人。“自弹自感”把演奏者灵感到来的一种精神状态写得惟妙惟肖。旧时的乐伎大多有一本辛酸史,诗中的弹筝人虽未像琵琶女那样敛容自陈一番,但是从“暗低容”三个字就能使读者想象无穷。诗人就是这样,不仅引导读者去发现奇妙的无声之美,更是通过这一无声的时刻让读者去领悟,去想象那筝曲的绝妙之处,着一点和《琵琶行》中的“冰泉冷涩弦凝绝,凝绝不通声暂歇。别有幽愁暗恨生,此时无声胜有声。”有异曲同工之妙。 古诗文默写题考得都是刚讲过的古诗文,分别是杜甫的《登高》,李白的《蜀道难》和孟子的《寡人之于国也》中的几个名句,原则上考察的常见名句,提示语简单明了,难度不大,但是学生这道题答得并不好,平均分3分4分左右。有一部分学生能够将句子锁定准确,但是有个别字确实不容易写对。这也给我以后的教学提了个醒,以后教学中我们不仅要抽查学生对文言文和古诗词的背诵等记在心里,同样要求学生能够准确地将其中的重点字词书写出来,清清楚楚地呈现在卷面上,争取做到这样的题一分不失。 最后说作文,这是占半壁江山的一个大题。这次的作文仍是材料作文,所给的材料是一则寓言材料。一只小蚂蚁跟着哥哥去寻食,突然天下起了大雨,哥哥对着蚂蚁喊“快跑”,小蚂蚁却看到蜗牛在雨中慢悠悠爬着,不慌不忙。就问哥哥:“为什么蜗牛不跑?”哥哥说:“没伞的孩子就得拼命奔跑。”而且题中明确要求要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议论文,也就是对文体特征有了明确的规定,不能再像过去那样题材不限了。在我们这个物质相对丰富的社会,社会的层级差别也依然存在,有些人依仗上辈资本,过着得风得雨的生活,有些人出生于社会底层,便牢骚满腹,却不知行动。面对现实,青年们要有怎样的姿态生活才更有意义?这也是考生要思考的一个问题,这则材料要求写议论行文:我们可以试着分析现实是怎样的,怎样的生活才有意义,我们应该怎么做才能让生命更加丰富有厚度。这里的“伞”是个喻体,比喻的是可以给人提供保护的外部条件,如富裕的家境、杰出的父母、个人的天赋、超人的优势等,也就是没有这些外部条件的人就必须努力拼搏。

东北三省三校2018届高三第三次联合模拟考试英语试卷附答案

2018届东北三省三校(哈师大附中,东北师大附中,辽宁省实验中学) 高三第三次模拟考试英语试题 第一部分听力(共两节, 满分30分) 第一节(共5小题;每小题1. 5分,满分7. 5分) 听下面5段对话。每段对话后有一个小题,从题中所给的A、B、C 三个选项中选出最佳选项,并标在试卷的相应位置。听完每段对话后,你都有10 秒钟的时间来回答有关小题和阅读下一小题。每段对话仅读一遍。 例:How much is the shirt? A. £19.15. B. £9.15. C. £9.18. 答案是C。 1. What is the weather like today? A. Cool. B. Warm. C. Hot. 2. What does the man want? A. A one-dollar bill. B. Some coins. C. A parking place. 3. What are the speakers discussing? A. Whether to hire more workers. B. How to improve production. C. When to put the new orders. 4. Where are the speakers? A. In a park. B. In a lift. C. On a bus. 5. What has the woman done? A. She has changed her car for a new one. B. She has taken a new car for a test drive. C. She has finished recording a radio program. 第二节(共15小题;每小题1. 5分,满分22. 5分) 听下面5段对话或独白。每段对话或独白后有几个小题,从题中所给的A、B、C 三个选项中选出最佳

甘肃省会宁县第一中学2021届高三上学期第三次月考生物试题 Word版含答案

会宁一中2021届高三级第三次月考 生物试卷 1.本试卷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9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2.考生作答时,请将答案答在答题卡上。 第Ⅰ卷(选择题共50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2020年的新冠肺炎、2003年的SARS和2012年的中东MERS都是由冠状病毒引起的。冠状病毒是一种致病性很强的RNA病毒,下列关于该病毒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冠状病毒只由核酸构成 B.为研制疫苗要先在富含有机物的普通培养基上培养冠状病毒 C.冠状病毒只有侵入活细胞内才能增殖 D.冠状病毒没有细胞结构,所以没有生命特征 2.地球上瑰丽的生命画卷芸芸众生、千姿百态。但是在生物学家的眼中,它们却是富有层次的生命系统。下列各组合中,能体现生命系统的层次由简单到复杂的正确顺序是()

①肝脏②血液③神经元④青蛙⑤细胞内各种化合物⑥病毒⑦同一片草地上的所有山羊⑧某池塘中的所有鱼⑨一片森林⑩某农田中的所有生物 A.⑤⑥③②①④⑦⑩⑨ B. ③②①④⑦⑩⑨ C. ③②①④⑦⑧⑩⑨ D. ⑤②①④⑦⑩⑨ 3.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原核细胞与真核细胞都有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和核酸 B.哺乳动物成熟红细胞和人肝细胞都为真核细胞,都有细胞膜、细胞质和细胞核 C.颤藻与发菜都能进行光合作用,原因是颤藻含光合色素,而发菜细胞中含叶绿体 D.细菌和蓝藻在结构上有统一性,都有细胞壁、细胞膜、核糖体和核酸等 4.下列关于元素和化合物的叙述,正确的是( ) A.脱氧核糖核酸中含有氧元素,脱氧核糖中不含氧元素 B.ATP、DNA、RNA都含有腺苷,组成元素都有C、H、O、N、P C.有氧呼吸、光合作用、蛋白质的合成等过程都有水的生成 D.农民晒干种子后,种子不含自由水,代谢强度很低便于储藏 5.下列有关糖类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糖类由C、H、O三种元素组成,只能为生物体提供能源 B.质粒、叶绿体、线粒体、ATP和RNA中都含有核糖 C.淀粉、糖原、纤维素和麦芽糖彻底水解后的产物相同

高三第一次月考生物试题及答案

高三第一次月考生物试题及答案

2011—2012届高三第一次月考生物试卷 一、选择题(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每题 1.5分,共40题60分) 1.下列生物中,除细胞膜外几乎不含磷脂分子的有 ( ) ①乳酸菌②变形虫③肺炎双球菌④蓝藻⑤酵母菌 A.②③⑤B.②③④C.①③④ D.①④⑤ 2.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植物细胞都有液泡和叶绿体,但没有中心体B.正在分裂的根尖分生区细胞内没有大液泡和叶绿体,但有较多的线粒体和高尔基体C.高倍显微镜下的成熟植物细胞,不可能观察到细胞膜的亚显微结构 D.许多果实、花瓣的颜色是由液泡中的色素决定的 3.下列各组生物膜的物质差异最大的是( ) A.细胞膜与高尔基体膜 B.高尔基体膜与内质网膜 C.内质网膜与细胞核膜 D.线粒体的外膜与核膜 4.下面细胞器中,参与有机物合成作用的是( ) ①核糖体②线粒体③内质网④高尔基体⑤叶绿体 A.只有①②⑤B.只有①②③⑤C.只有①③④⑤ D.①②③④⑤ 5.关于细胞器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线粒体和核糖体可产生水B.植物细胞的液泡可能含有色素 C.碱基配对的场所只有线粒体和叶绿体D.线粒体和叶绿体都能产生[H]和ATP 6.有关膜蛋白的叙述错误的是( ) A.均与物质转运有关 2

B.能与某些糖结合,形成细胞与细胞间联络的文字 C.与神经递质结合,引起神经细胞的兴奋或抑制 D.膜蛋白的结构具有特异性 7.在干旱地区正常生长的一棵植物,从理论上推测,其体内哪一部位细胞渗透压最高 ( ) A.根毛区细胞B.叶肉细胞 C.导管细胞D.根分生区细胞 8.下列过程不能体现细胞膜的流动性的是( ) A.神经递质的分泌过程 B.高尔基体产生的囊泡与细胞膜融合 C.一个细胞分裂为两个细胞 D.细胞膜上糖蛋白的识别过程 9.下列关于生物膜的描述中,正确的是( ) A.细胞膜中含量最多的物质是蛋白质 D.细胞内生化反应都是在生物膜内或膜表面进行C.各种膜中糖蛋白含量最高的是细胞膜C.各种膜中蛋白质含量最高的是线粒体外膜10.植物细胞可以通过渗透作用吸水或失水,将带“皮”的细嫩的茎纵切后插入两烧杯中,如下图所示。已知b侧的细胞壁比a 侧的细胞壁薄,易伸展,判断30 min后可能出现形状是() 11.关于下列细胞器的叙述正确的一组是() ①线粒体②叶绿体③高尔基体④核糖体 ⑤内质网⑥中心体 (1)上述所有细胞器都含有蛋白质(2) 3

【试卷分析】高三语文期中考试质量分析

20**年秋季学期语文期中考试质量分析 一、试卷总体评价 这次考试,在考纲变化但没有标准的试卷样式前提下,我们高三没有借鉴他校的新题型来命题,而采用了20**年高考语文的试卷样式,只是要求学生选作文学类文本阅读题答题,可以说,既不变却也跟着考纲的变化在变,一方面,不作大幅改变,更不盲目改变,一切猜测的改变只会扰乱学生的心,先让学生接触小说类题型,这已经足够。所以试卷总分150分,各种试题的题型、题量、赋分值完全与云南省20**年高考试题接轨,可以说试卷中规中矩,没有偏题与怪题,具有一定的难度和区分度,是一份现代气息浓、时代色彩强、人文内涵广的较好试卷。 二、试题具体特点 (1)侧重于对学生基本技能的训练。文言文侧重于学生古代汉语的理解、分析﹑综合运用,如理解文言实词、虚词,辨别与筛选文本中的重要信息,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这些试题的设置都强化了学生基本技能的训练。 (2)侧重于对学生文化积淀的考查。如名句名篇的默写6分完全选用高中要求背诵的14篇古诗文,古诗鉴赏11分更是直接命题,涉及古诗词部分竟达25分之多,可以说有力地考查了古典文化的积淀。 (3)侧重于对社会现实生活的关注。无论是成语辨析,还是现代文阅读,都显示了命题人的特点风格和文化底蕴,学生“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应试书”再也不能在语文的试场上成为佼佼者了,这也就为高三复习时要关注热点﹑焦点指明了方向。 二、我校考试情况分析我校参考人数,理科721人;及格人数,398人;最高分 110分;最低分64;总均分90.47;及格率55.20%,在富源县六个高中排名第三,与第一名胜景中学差距比较大,与富源一中差距不大。文科634人,最高分108分,最低分66,总均分,91.45分,及格人数401,及格率63.25%,全县排名第三。各班级的状况也参差不齐,重点班均分差距不到2分,在允许值范围之内,普通理科班之间最高分与最低分之间差距近6分,文科普通班差距达2分之多,这反映出各班学生备考的状况不平衡,需要教师善加引导,全心投入,把训练真正落到实处,切实提高学生的成绩。 三、暴露出的问题 1、学生考试方面的问题:(1)学生对考试的重视不够。(2)个别班级有作 弊现象。(3)考试之前老师没有带领学生复习一节课,都是上到哪,就停在哪,这样,学生没有考试的整体思维。(4)一轮复习都是分专题的,学生忘记的以前学的专题的知识。 2、学生学习和知识方面的问题:(1)学生文化积淀较薄弱,中国古代文化常 识、成语题普通班据不完全统计,正确率不会高于20%,名句名篇默写平均分只有 5.6分,难度系数0.7,全校重点班班平均分未达到6分,而理专平均分竟只有3分 多。如此低难度的题目考试效果却不十分理想,原因是一方面教师检查背诵的力度不大,另一方面是学生学习态度存在功利性,不肯下功夫背诵,对语文学习总的时间投入不多。 (2)学生鉴赏能力不强,表述欠规范、欠准确,特别是古典诗词怎么应对,无所适从,学生既不懂如何鉴赏诗词,不懂诗词本身的内容和情感,更不懂按照什么步骤组织语言,有没有具体的套路,这道题均分1.1分,有的班级只有0.5分、0.8分。学生头脑中没有积淀诗词鉴赏必要的专业术语,不会说行话,下笔多正确的废话,结果是事倍功半,甚至劳而无功。 (3)应试技巧掌握不够到位,如选择题不少同学选中某项,一见钟情后不再用别的选项来检验,以致出现差错。现代文阅读解题时

职高高三第三次月考题(数学)

2014年高三数学月考试题 (时间:120分钟 总分:200分) 班级 姓名 成绩 一、 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2个小题,每小题7分,共84分。) 1. 设全集U ={x │4≤x ≤10,x ∈N},A={4,6,8,10},则C u A =( )。 A {5} B {5,7} C {5,7,9} D {7,9} 2. “a>0且b>0”是“ab>0”的( )条件。 A 充分不必要 B 必要不充分 C 充分且必要 D 以上答案都不对 3. 设1 53413 155 (),(),log 344a b c --===,则a 、b 、c 按由小到大的顺序为( )。 A c0且a ≠1),f (4)=2,则f (8)等于( )。 A 2 B 1 2 C 3 D 13 5. sin80°-3cos80°-2sin20°的值为( )。 A 0 B 1 C -sin20° D 4sin20° 6. 等比数列的前4项和是 203,公比q=1 3 -,则a 1等于( )。 A -9 B 3 C 1 3 D 9 7. 直线l 1:x+ay+6=0与l 2:(a -2)x+3y+a=0平行,则a 的值为( )。 A -1或3 B 1或3 C -3 D -1 8. 抛物线y 2=-4x 上一点M 到焦点的距离为3,则点M 的横坐标为( )。

A 2 B - 4 C 3 D -2 9. 现有5套经济适用房分配给4户居民(一户居民只能拥有一套经济适用房),则所有的分法种数为( )。 A 5! B 20 C 45 D 54 10. 在△ABC 中,若a=2,b=2,c=3+1,则△ABC 是( )。 A 锐角三角形 B 直角三角形 C 钝角三角形 D 无法确定 11. 如图是函数y=2sin(x ω?+)在一个周期内的图像 (其中ω>0,?<2 π),则ω、?正确的是( )。 A ω=2,?=6 π B ω=2,?=3 π C ω=1,?=6 π D ω=1,?=3 π 12. 等差数列{a n }中,若a 15=10,a 47=90,则a 2+a 4+222+a 60=( ) A 1500 B 1000 C 500 D 2000 二、填空题:(本大题有8个空,每空5分,共40分。) 13. 已知f (x)=sin (0)5(0)x x x x x ≥???

开封高中2014届第一次月考数学试题(正式)

开封高中2014届第一次月考数学试题 命题人:闫霄 审题人:宁宁 注意:(1)本试卷满分150分,时间120分钟; (2)所有试题的答案均须写在答题卷上,写在试题卷上无效。 一.选择题 1.函数1 (01)x y a a a +=>≠且的图像恒过点 ( ) .A (1,1) .B (0,1) .C (1,1)- .D (2,1) 2. 函数y = ( ) .A 13(,)24- .B 13[,]24- .C 1(,]2-∞ .D 1 (,0)(0,)2 -+∞ 3.下列函数的图像与函数3x y =的图像关于y 轴对称的是 ( ) .A 3x y =- .B 3x y -=- .C 13y x = .D 1 ()3 x y = 4.设2,4(),1,4 x x f x x x ? ≥=? + .C 1.86273> .D 1.860.210.21> 7.已知(1)1f x x -=+,则()f x = ( ) .A 2x -+ .B 2x + .C 2x - .D 1x + 8.设集合{|2},{|}A x x B x x a =<=<,若A B ?≠ ,则实数a 的取值范围是 ( ) .A {|2}a a < .B {|2}a a ≤ .C {|2}a a ≥ .D {|2}a a > 9. 若{0,1},{1,0,1},A B f ==-是从A 到B 映射的对应关系,则满足(0)(1)f f >的映射有( ) .A 3个 .B 4个 .C 5个 .D 2个 10.设()f x 是奇函数,且在(0,)+∞上是增函数,又(2)0f -=,则()0x f x <的解集是 ( ) .A {|20,2}x x x -<<>或 .B {|20,2}x x x -<<<<或0 .C {|22}x x -<< .D {|2,02}x x x <-<<或 11. 2 1 2 10328()(0.002)2)27 - --+-+= ( ) .A 39-- .B 0 .C 1 .D 39- 12.若偶函数()f x 在区间(,0)-∞上是单调函数,则满足2 ()( )4 x f x f x +=+的所有x 之和为 ( ) .A 3- .B 3 .C 8- .D 8 二.填空题 13.函数1()=13 x f x -()的值域是___ ____。 14.已知2 ()(2)(3)3f x k x k x =-+-+是偶函数,则实数k 的值为____ ___。 15.已知二次函数()y f x =图像的顶点坐标为(1,9)-,与x 轴的两个交点间的距离为6,那么这个二次函数的解析式为 。 16.有下列四个命题: ①函数1 ()f x x x =+ 为奇函数;

高三语文第一次模拟考试试卷分析报告

高三语文第一次模拟考试(3月8—9日) 试卷分析报告 一、古文翻译第7题——阅卷人: 第一个句子—— 评分细则: 整体句意1分,关键词“以”:认为;“或”:或许;“执”:坚持;“乃”:才,各1分。 存在问题: 1、关键实词翻译不准确,如“以”误译为“以……为由”或“因为”。“或”误译为“或者”。“执”:误译为“执行”。 2、不会联系上下文,揣摩句子的意思和逻辑关系。把“执不奉旨”误译为“坚决执行不遵循皇帝的旨意。” 解决方法: 1、注意掌握文言实词词义推断方法,加强一词多义含义的积累 2、了解常见文言句式,加强句式知识的理解和积累 3、提倡语感阅读,强化揣摩上下文推断句意的能力 第二个句子—— 评分细则: 整体句意1分,关键词“谓”认为;“大臣在禄位者”定语后置,享有俸禄和地位的大臣;“尤”:尤其;“审”:清楚,明白,各1分。 存在问题: 1、关键实词翻译不准确,如“审”误译为审理、审查。“谓”误译为告诉,说。 2、典型句式把握不准确,没有译出定语后置。 3、不会联系上下文,揣摩句子的意思和逻辑关系。把“不审可得在此诏不”误译为“没有审理清楚就在诏书中颁布吗?” 解决方法: 1、加强一词多义含义的积累 2、加强句式知识的理解和积累 3、强化揣摩上下文推断句意的能力 二、诗歌鉴赏8、9题—— 第8题—— 评分标准:比喻手法1分,分析2分,对比手法1分,情感2分。答对偶和借景抒情结合学生的分析,如果恰当,也适当给分。 存在问题:1、艺术手法答错,比如托物言志,拟人,……。 2、答题不规范。答出手法,不做分析或分析不清楚 3、艺术手法不全面,只答比喻或是对比。 4、分不清手法,就将知道的手法全部写上,有的多达5种 应对措施:1、还应继续加强诗歌复习的讲解和练习,注意总结规律,教育学生仔细审题,注意题干的提示信息。 2、强化规范答题的思路,基础极差的学生,可以给他答题的模式,让他严格按照模式去答。

2020三校一模英语答案

实用文档 用心整理 1 2020年三校联考一模英语参考答案 2020.3.20 听力: 01—05 CACCC 06—10 ACBAA 11—15 BBBAB 16—20 CBCCA 阅读理解: 21. BAC 24. CDDC 28. BDBD 32. BCDC 36. AGEBF 完形填空: 41. CDBAD CDBAC BDCAB ADCBA 语法填空: 61. included 62. an 63. who 64. However 65. surviving 66. relatively 67. Worse 68. permission 69. with 70. have been left 短文改错: 1. 删除the ; 2. arrived 后加at ; 3. has 改成had ; 4. needing 改成needed ; 5. late 改成later ; 6. told 改成telling ; 7. where 改成how ; 8. which 改成whose ; 9. his 改成her ;10. thank 改成thanks 写作参考范文: Dear Mary, How’s everything going? With the fiftieth Earth Day approaching, our school is going to hold a poster exhibition related to it . I’m writing to invite you to attend the meaningful display. Scheduled on 22 April, 2020, the exhibition will be held in the school hall. With the aim of drawing attention to critical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the activity provides a platform for participants to remind people that we should care about nature. Additionally, well-designed works chosen from keen students cover various aspects relevant to protection issues. You can have access to posters that are a combination of art and education. Were you present, you would be treated to an instructive and touching feast conveying love and concern to our mother Earth. Time permitting, I sincerely hope that you can make it. Looking forward to your coming! Yours, Li Hua 听力原文: Text 1 W:Dad, I want to learn how to drive this summer vacation. M:That’s a good idea! You’d better hurry up before they’ve filled all classes. Many people are learning how to drive now. W:OK, I will. Text 2 M:I’m leaving now. What would you like me to bring you? W:Please get me some apples. Oh, I almost forgot! Buy me a notebook. Text 3 M:Mary,you are American, right? Can you teach me the rules of American football? W:I’m sorry, David. I don’t know much about them. But I can ask my brother Frank to help y ou. M:It’s very kind of you. Text 4 M:Did you receive my application? W:I did, but I have not had a chance to look it over yet. M:Not yet? It’s been over a week and I was hoping to get an answer today. Text 5 W:I’m writing a story for the high school newspaper. It is an article on people’s feelings about graduation. M:I’m so excited about it. How about you? W:Me? In fact, I feel a little scared. Text 6

2020高三第三次月考数学试卷

邵阳县一中高三第三次月考数学试题xx .11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5分,共5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 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把正确的答案填在题后的括号内. 1. 一个等差数列共n 项,其和为90,这个数列的前10项的和为25,后10项 的和为75,则项数n 为( ) A.14 B.16 C.18 D.20 2. .函数x y 2cos =在下列哪个区间上是减函数 ( ) A.]4,4[π π- B.]43,4[ππ C.]2,0[π D.],2 [ππ 3.设)2(53sin παπα<<=,,21 )tan(=-βπ则=-)2tan(βα ( ) A .724- B .247- C .724 D .247 4.数列{a n }的通项式90 2 += n n a n ,则数列{a n }中的最大项是 ( ) A 、第9项 B 、第8项和第9项 C 、第10项 D 、第9项和第10项 5.集合A 、B 都是锐角,且cos sin A B >,则A+B 的范围是 ( ) A .(0,2π); B.(,42ππ) C.(0,π) D.(2 π ,π) 6.已知奇函数()[]上为,在01-x f 单调减函数,又α,β为锐角三角形内角,则( ) A 、f(cos α)> f(cos β) B 、f(sin α)> f(sin β) C 、f(sin α)<f(cos β) ; D 、f(sin α)> f(cos β) 7.已知函数),0,0)(sin(π?ω?ω<>>+=A x A y 的图象如下图所示,则函数的 解析式为 ( ) (A))32sin(3π -=x y (B))3 2sin(3π + =x y (C))6 2sin(3π -=x y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