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钢铁企业深加工发展模式分析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钢铁企业深加工发展模式分析

频道:钢铁发布时间:2008-01-25

钢材深加工对于钢铁企业而言,是钢铁产品的纵向延伸业务,具有产品增值及战略协同的双重功能。目前,随着钢铁产业的成熟,竞争环境的变化,产业分工的调整,世界钢铁企业日益重视钢材深加工业务的拓展。但由于钢铁企业面临的不同环境及不同战略的追求,加之钢材深加工本身涵盖领域广、层次多,技术、质量及用户类别差异大,导致钢铁企业的深加工业务在生成方式、发展程度上各有不同,在实践中形成了不同的发展模式。宝钢作为以钢铁为主业的大型企业集团,也较早地涉足了深加工,并在反复探索中初步形成了梯级定位、内外结合、聚焦发展、协同管理的战略经营模式。

一、钢材深加工与钢铁的关系演变

钢铁企业为什么要发展深加工,其根本动因是什么?抛开企业的差别性,其根本原因是产业分工关系的演变。直观地看,钢材深加工是钢铁业的纵向延伸业务,一般处于钢铁行业与下游汽车、家电、机械设备、建筑行业等的中间地带,既可以看作钢铁的延伸工序,也可以看作下游行业的上游工序。传统上,由于钢铁业本身的大规模生产性质以及市场的旺盛需求,钢铁业很少涉足深加工,而多是由独立的中小企业以及下游主体行业发展。但随着技术的进步、市场供需及其竞争环境的变化,产业分工格局也跟着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一方面,钢铁行业从整体上看,已经并正在从致力于规模扩张转向产业结构及产品结构的调整、质量及服务的完善;从关注钢铁产品本身的成本、质量竞争力转向整体供应链竞争力。另一方面,下游行业也从自身核心竞争力出发,将注意力集中到产品设计以及信息化、电子化等高附加值等领域,而将相对成熟的机械加工业务部分剥离。这种产业分工的调整造成一些诸如涂镀、制管、彩印、剪切配送、标准件出现规模化及专业化趋势。面对这两方面的变化,为充分发挥其在钢铁材料性能及加工成形方面的核心能力,提高供应链竞争力,钢铁业已经自觉由单纯的材料供应商向综合服务供应商转变,成为整合深加工业务的主体之一。目前世界上几乎所有钢铁企业都或多或少、或深或浅地参与了下游深加工的整合,只不过其方式与途径不同罢了。所以,钢铁业发展深加工,是顺应钢铁与钢材深加工的关系演变,积极调整产业分工格局的合理选择,是利用并进一步巩固、提升自身核心能力、强化供应链的必要环节,具有内在的必要性和必然性。

二、深加工产业性质及介入目的分析

尽管钢铁企业涉足深加工具有整体上的必要性,但很显然,规模经济特征明显的钢铁业在实践中并没有涉足深加工的所有业务。其根本原因首先来自于钢材深加工本身的产业性

质。作为一般加工业,深加工具有产业层面上的过渡性及功能层面上的双重性。正是这种内在性质从根本上决定了钢铁企业介入深加工业务的目的和深度。

1.产业性质

过渡性:钢材深加工一般处于钢铁行业与下游汽车、家电、机械设备、建筑行业等的中间地带,既可以看作钢铁的延伸工序,也可以看作下游行业的上游工序,从而具有过渡产业的性质,尤其是在我国这样的非成熟市场环境下更是如此。从市场博弈上看,这种过渡性导致了一定程度的依附性。所以,钢铁业涉足深加工的核心目的并不是发展独立的多元产业,而是供应链的优化与整合。甚至可以说,深加工是钢铁企业在与下游企业渠道博弈中形成的。同时,深加工的过渡性也必然导致大多数深加工业务属于分散性业务,不具备规模经济性,不适合钢铁企业经营。

双重性:钢铁业涉足深加工,不仅理论上减少了相互之间的交易费用,更加重要的是使深加工成为钢铁业的分销环节、技术试验厂以及新市场拓展基地。所以,深加工不仅具有一般产业的资本增值价值,而且具有与钢铁业互动发展的战略协同价值,从而使其产业功能具有双重性,钢铁企业发展深加工,应兼顾其双重性。

2.战略目的

增加附加值:通过深加工实现产品增值,从而提高产品盈利能力,是发展深加工的最基本目的。只是这种附加值并不必然体现在深加工环节,而是或隐或显地体现在整个供应链上。理论上看,纵向产业链的利润总额是由各产业环节共同创造的,利润的分配形式(平均分配或向某个产业积聚)随市场供需形势以及产业竞争生态的改变而改变,“此消彼长”。近几年钢铁产业链利润向上游的积聚就是利润转移的明证。所以,附加值应理解为产业链整体价值的附加。

优化供应链:深加工作为分销增值手段,能有效满足下游用户的个性化需求,弥补钢铁产品大规模生产的不足。可通过合理的布局,降低综合物流成本,部分突破与客户及竞争对手博弈中的不利局面,从而平抑产业链利润转移波动,增强产业链的竞争力,使自身产业链的盈利能力最大化。

发展新市场:深加工作为钢铁的基本市场,其本身就有市场发现的功能。钢铁业以自身材料性能及加工成形的核心能力,开发新产品、寻找新用途、拓展新领域,从而提高钢铁产品竞争力。

创新高技术:钢铁与钢材深加工的互动,更有利于发现并完善高新技术,包括材料研发技术及产品应用技术。

三、深加工产业分类模式及其特点

由于深加工范围庞杂,不同类型的深加工对钢铁企业的意义也必然不同。我们从钢铁业供应链角度依次将钢铁深加工分为三类:材料型深加工、营销型深加工、产业型深加工。

1.材料型深加工

材料型深加工一般是指以提高性能、增加功能、方便用户为目的的在线加工业务,是钢铁产品的自然延伸。因其仍具有原材料性质,适合大规模生产,一般纳入钢铁生产平台。如涂镀、焊管、线材制品等,是推动技术升级,开发新产品,提高产品附加值,增强产品竞争力的基础手段。

2.营销型深加工

营销型深加工首先是指服务最终用户、控制分销渠道的中间品加工业务,属于服务营销型深加工;其次是指配合宝钢高附加值新产品的研发与促销而介入的产成品加工业务,属于技术营销型深加工。如剪切加工配送(包括激光拼焊)、减振板等市场示范类产品等,是针对竞争对手的营销增值手段,且不与战略用户产生竞争。

3.产业型深加工

产业型深加工是指以发展产业为目的的最终产品的深加工业务。如金属包装(二片罐、捆带)、钢结构。与钢铁业在市场、技术上的互动最为深入,对宝钢整体提升技术创新,控制并创造市场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当然,由于产业型深加工拥有自身的核心价值链,且多与钢铁业的最终用户产生直接竞争,所以,并不是所有的产业型深加工对钢铁企业都存在同样的必要性。

四、钢铁企业发展深加工的模式分析

从深加工在钢铁企业中的地位看,介入钢材深加工业最深的是蒂森-克虏伯,其汽车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