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壤中的土霉素对蔗糖酶活性的影响
最新土壤酶的作用与意义

土壤酶的作用与意义蔗糖酶:蔗糖酶是根据其酶促基质——蔗糖而得名的。
又叫转化酶。
它对增加土壤中易溶性营养物质起着重要的作用。
研究证明,蔗糖酶与土壤许多因子有相关性。
如与土壤有机质、氯、磷含量,微生物数量及土壤呼吸强度有关。
一般情况下,上壤肥力越商,蔗糖酶活性越强。
它不仅能够表征土壤生物学活性强度,也可以做为评价土壤熟化程度和上壤肥力水平的一个指标。
纤维素酶:纤维素是短物残体进入土壤的碳水化合物的重要组分之一:在纤维素酶作用下。
它的最初水解产物是纤维二糖。
在---作用下,纤维二糖分解成葡萄糖。
所以,纤维素酶是碳循环中的一个重要酶。
脲酶:脲酶广泛存在于土壤中,是研究得比较深入的一种酶。
脲酶酶促产物——氨是植物氮源之—。
尿素氮肥水解与脲酶密切相关。
有机肥料中也有游离脲酶存在。
同时,脲酶与土壤其他因子(有机质含量、微生物数量)有关。
研究土壤脲酶转化尿素的作用及其调控技术,对提高尿素氮肥利用率有重要意义。
蛋白酶:蛋白酶参与土壤中存在的氨基酸、蛋白质以及其他含蛋白质氮的有机化合物的转化。
它们的水解产物是高等植物的氮源之一。
土壤蛋白酶在剖面中的分布与蔗糖酶相似,酶活性随剖面深度而减弱。
并与土壤有机质含量、氮素及其他土壤性质有关。
脱氢酶:脱氢酶能酶促脱氢反应,它起着氢的中间传递体的作用。
在土犊牛,碳水化合物和有机酸的脱氢酶作用比较活跃,它们可以做为氢的供体。
脱氢筋能自基质中析出氢而进行氧化作用。
硝酸盐还原酶:硝酸还原酶和亚硝酸还原酶能酶促土壤硝态氮还原成氨。
测定这些酶可了解土墩氮素转化中脱氮作用强度。
硝酸还原酶还参与土壤中铁酌还原作用。
过氧化氢酶:过氧化氢酶广泛存在于土壤中和生物休内。
土壤过氧化氢酶促过氧化氢的分解有利于防止它对生物体的毒害作用。
过氧化氢酶活性与土壤有机质含量有关,与微生物数量也有关。
一般认为土壤催化过氧化氢分解的活性,有30%或40%以上是耐热的,即非生物活性,常由锰、铁引起催化作用。
土壤肥力因子与不耐热的即过氧化氢酶活性成正比例。
不同处理方式对土壤酶活性的影响

壤蔗糖酶活性呈现激活—恢复—抑制—激活的趋势,土壤过氧化氢酶活性呈现抑制—激活—抑制的趋势。综上所述,说明不
同处理方式对土壤脲酶、蔗糖酶和过氧化氢酶活性产生的变化显著。
关键词: 大豆; 粘质沙雷氏菌; 咪唑乙烟酸; 脲酶; 蔗糖酶; 过氧化氢酶
中图分类号: S158. 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6 - 8023( 2019) 02 - 0021 - 06
第 35 卷 第 2 期
森林工程
Vol. 35 No. 2
2019 年 3 月
FOREST ENGINEERI对土壤酶活性的影响
刘宇彤,霍璐阳,李志国,刘晴,董爱荣*
( 东北林业大学 林学院,哈尔滨 150040)
Keywords: Serratia marcescens; imidazolium; urease; sucrase; catalase
0 引言
化学农药 多 是 有 害 物 质,长 期 持 续 使 用 化 学 农 药 ,会 对 生 物 和 环 境 造 成 危 害 ,而 且 由 于 耐 药 性
收稿日期: 2018 - 11 - 10 基金项目: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 31670494) 第一作者简介: 刘宇彤,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 森林病理学。E - mail: 762935055@ qq. com * 通信作者: 董爱荣,博士,副教授。研究方向: 森林病理学。E - mail: darlmy@ 163. com 引文格式: 刘宇彤,霍璐阳,李志国,等. 不同处理方式对土壤酶活 性的影响[J]. 森林工程,2019,35( 2) : 21 - 26.
摘 要: 本文分别采用靛酚蓝比色法、3. 5 - 二硝基水杨酸法、高锰酸钾滴定的方法,探究在土壤中种植大豆、加入粘质沙
甜菜、玉米和大豆根系对土壤酶活性的影响

甜菜、玉米和大豆根系对土壤酶活性的影响殷博;於丽华;康健夫;耿贵【摘要】研究了室内培养60d后,甜菜、玉米和大豆根系对20~40cm 土层土壤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在25℃条件下,不同根系对脲酶活性的影响随湿度变化,相对湿度20%时玉米根系明显增加了脲酶活性,而相对湿度30%大豆根系明显增加了脲酶活性;过氧化氢酶各处理之间差异不大;加入甜菜根系后蔗糖酶的活性均有一定升高,加入玉米的根系无明显规律,加入大豆的根系使得蔗糖酶活性普遍降低.【期刊名称】《中国糖料》【年(卷),期】2009(000)002【总页数】4页(P23-25,34)【关键词】甜菜;玉米;大豆;土壤酶活性;根系【作者】殷博;於丽华;康健夫;耿贵【作者单位】黑龙江省普通高等学校甜菜遗传育种重点实验室,哈尔滨,150080;黑龙江大学微生物重点实验室,哈尔滨,150080;黑龙江省普通高等学校甜菜遗传育种重点实验室,哈尔滨,150080;黑龙江大学微生物重点实验室,哈尔滨,150080;黑龙江省普通高等学校甜菜遗传育种重点实验室,哈尔滨,150080;沈阳农业大学土地与环境学院,沈阳,110161【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S566.301土壤酶作为土壤质量的生物活性指标一直是20世纪80年代末以来土壤酶学的研究重点,土壤酶活性可以表征土壤生物活性的高低,可以作为土壤质量改变的预测指标和土壤肥力高低的评价指标[1-3];根残体是土壤酶的部分来源,并占有重要的地位。
因此研究根系对土壤酶活性的影响,对评价土壤肥力的高低和土壤质量改变的程度具有重要作用[4]。
目前作物根系或根茬对0~20cm耕层土壤酶活性的影响研究较多,而根系对20~40cm土层土壤酶活性影响的研究较少;同时这些研究也多数集中在玉米和大豆根系对土壤酶的影响[5-7],对甜菜根系影响的研究还未见报道。
本研究主要目的是查明甜菜、玉米和大豆20~40cm土层根系对其土壤酶活性的影响。
土壤蔗糖酶活性测定方法

土壤蔗糖酶活性测定1.原理采用3,5-二硝基水杨酸比色法。
该方法以蔗糖为基质,基质在土壤蔗糖酶作用下生成葡萄糖,葡萄糖和3,5-二硝基水杨酸反应生成橙黄色的3-氨基-5-硝基水杨酸,并在508nm波长下有最大吸光值。
2.测定方法①称取壤土0.15g、砂土0.3g、粘土0.1g风干土于10mL离心管中,加入0.06 mL甲苯和1mL ph5.5 磷酸缓冲液,再加3mL 8%蔗糖溶液,摇匀后加盖,放进36~37℃的培养箱中进行培养24个小时;②培养完成后取出,摇匀,并于4000r/min离心5min;③取上层清液0.2ml于20ml玻璃管中,并加入0.5ml3,5-二硝基水杨酸,再立即将玻璃管沸水浴中加热5min,加热完毕后在自来水流下冷却3min;④将显色液体用蒸馏水稀释到5ml,在508nm波长下比色,记录吸光值。
3.蔗糖酶标准曲线的测定方法(1)葡萄糖标准溶液的配制a.饱和苯甲酸溶液的配制在洁净的烧杯中加入适量蒸馏水,慢慢加入少量苯甲酸同时用玻璃棒搅拌,直至苯甲酸溶解的同时出现析出的苯甲酸晶体为止。
b.标准葡萄糖溶液的配制称取500mg葡萄糖溶解于适量苯甲酸饱和溶液中,并取100ml容量瓶用苯甲酸饱和溶液定容(5mg/ml)。
(2).操作步骤a.取11支洁净20ml玻璃管编号0—10。
b.按下表加液编号: 0 1 2 3 4 5 6 7 8 9 10 葡萄糖母液(ml) 0 0.005 0.01 0.015 0.02 0.025 0.03 0.04 0.05 0.06 0.07 饱和苯甲酸(ml) 0.2 0.195 0.19 0.185 0.18 0.175 0.17 0.16 0.15 0.14 0.13 葡萄糖浓度(mg/ml) 0 0.005 0.01 0.015 0.02 0.025 0.03 0.04 0.05 0.06 0.07 吸光值(A508nm) 0 0.05 0.117 0.227 0.31 0.392 0.49 0.666 0.839 1.006 1.176 c.在玻璃管中各加入0.5ml3,5-二硝基水杨酸溶液,并立刻放入沸水浴中加热5min.加热后,立刻将玻璃管在流动自来水下冷却3min.冷却完毕后,用蒸馏水定容至5ml.d.将显色液在508nm波长下比色。
抗生素与重金属复合污染生态毒理效应研究进展

1、引言尽管许多研究人员主要是考虑单一污染物的环境行为,但在实际环境中,往往是多种污染物并存,而且这些污染物之间会发生交互作用,使得环境污染趋于多元化和复杂化,因此,复合污染逐渐成为环境领域研究的热点。
抗生素和重金属是环境中典型的有机和无机污染物。
环境中残留的抗生素主要来自工业生产、医用抗生素和兽用抗生素,具体途径包括抗生素企业在生产过程中流失的抗生素、医院丢弃的抗生素废物、经由人和动物粪便尿液排出的抗生素。
抗生素在生物体内代谢率低,一般仅为10~40% 。
因此,随着集约化畜牧业以及配合饲料工业的发展,含有抗生素的畜禽粪便量不断增加,这些未经处理的畜禽粪便作为有机肥农用已经成为抗生素进入土壤环境的主要途径。
重金属是一类具有潜在危害的重要污染物,不能被微生物分解,会在生物体内富集,甚至还能与某些有机物发生反应转变成毒性更大的金属-有机化合物,具有一定的持久性。
环境中重金属污染主要来源于农业生产中农药和肥料的使用、畜禽和水产养殖、汽车尾气排放、矿山开采活动以及废弃物焚烧及处置等。
此外,一些重金属元素也作为微量元素添加于饲料,用于促进动物生长和提高饲料利用率,进而增加了环境中抗生素与重金属复合污染的几率。
抗生素和重金属在环境中均具有持久性和毒性,二者都对人体健康和生态环境产生潜在长期的危害,特别是两者复合污染对环境产生的毒理效应的研究还较少,因此,有必要开展抗生素与重金属复合污染生态毒理效应研究,进而为抗生素与重金属复合污染风险评价提供基础。
本文就抗生素与重金属复合污染的污染水平和生态毒理效应进展进行了综述,并对该领域需要进一步研究的问题进行展望,以期为今后开展相关领域的研究提供思路和参考。
土壤蔗糖酶实验报告

一、实验目的1. 了解土壤蔗糖酶活性的测定原理和方法。
2. 掌握土壤蔗糖酶活性的测定步骤和操作技巧。
3. 分析土壤蔗糖酶活性与土壤有机质、氮、磷含量、微生物数量及土壤呼吸强度等因子的关系。
二、实验原理土壤蔗糖酶活性测定采用3,5-二硝基水杨酸比色法。
该方法以蔗糖为基质,在土壤蔗糖酶作用下生成葡萄糖和果糖,再与3,5-二硝基水杨酸反应生成橙黄色的3-氨基-5-硝基水杨酸。
在508nm波长下,通过测定吸光度,可以计算出土壤蔗糖酶活性。
三、实验材料与仪器1. 材料:风干土壤、蔗糖、3,5-二硝基水杨酸、氢氧化钠、硫酸铜、盐酸、硫酸、蒸馏水等。
2. 仪器:恒温水浴锅、移液器、比色计、试管、烧杯、漏斗、滤纸等。
四、实验步骤1. 土壤样品处理:称取风干土壤0.15g,加入5ml蒸馏水,充分振荡后过滤,得到土壤悬液。
2. 标准曲线绘制:配制一系列葡萄糖标准溶液,加入3,5-二硝基水杨酸试剂,在508nm波长下测定吸光度,以葡萄糖浓度为横坐标,吸光度为纵坐标,绘制标准曲线。
3. 土壤蔗糖酶活性测定:取3ml土壤悬液,加入1ml蔗糖溶液和2ml氢氧化钠溶液,混匀后置于50℃恒温水浴锅中反应30分钟。
取出后,加入3,5-二硝基水杨酸试剂,混匀,在50℃恒温水浴锅中反应10分钟。
取出后,加入硫酸终止反应,冷却至室温。
在508nm波长下测定吸光度,根据标准曲线计算出土壤蔗糖酶活性。
4. 数据处理:计算土壤蔗糖酶活性,分析土壤蔗糖酶活性与土壤有机质、氮、磷含量、微生物数量及土壤呼吸强度等因子的关系。
五、实验结果与分析1. 标准曲线绘制:以葡萄糖浓度为横坐标,吸光度为纵坐标,绘制标准曲线,得到线性方程为:y=0.0628x-0.0026,相关系数R²=0.9989。
2. 土壤蔗糖酶活性测定:根据标准曲线计算出土壤蔗糖酶活性为1.23U/g土壤。
3. 分析:土壤蔗糖酶活性与土壤有机质、氮、磷含量、微生物数量及土壤呼吸强度等因子呈正相关。
复合污染情况下对土壤中主要酶活性的影响

复合污染情况下对土壤中主要酶活性的影响作者:唐美珍郭正元陈峻峰来源:《绿色科技》2011年第10期摘要:采用盆栽试验,运用正交试验设计(L9(34)),研究了酸雨、重金属镉和农药敌杀死复合污染情况下对土壤脱氢酶、脲酶、蔗糖酶和转化酶活性的影响。
结果表明:农药敌杀死是制约土壤酶活性的最为重要的因素;Cd对土壤脱氢酶和脲酶均有显著的抑制作用,抑制率分别达12.8%和61.3%,但对蔗糖酶和转化酶影响很小,方差分析结果显示无统计学意义;酸雨仅对转化酶有显著影响,最大抑制率为4.4%,对蔗糖酶有一定的影响,但不显著,对脱氢酶和脲酶的影响很小,方差分析结果显示无统计学意义。
关键词:酸雨;镉;敌杀死;土壤;酶活性基金项目:农业部农药检定所项目(编号:NYCL20100110),校稳定人才基金(编号:2008B013)资助作者简介:唐美珍(1978—),女,湖南株洲人,硕士,讲师,主要从事污染物的迁移、转化及其环境效应方面的研究工作。
中图分类号:S154.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 引言土壤酶是反映土壤肥力的敏感生物指标之一[1],也是土壤自净能力的一个指标。
土壤中氮的转化与脲酶活性相关,蔗糖酶的活性可以反映土壤中碳的转化和呼吸强度,脱氢酶活性与土壤有机质的转化速度有密切关系,转化酶活性可以表征土壤的熟化程度和肥力水平[2]。
因此,酶活性直接影响土壤营养物质转化、循环情况及保肥、供肥能力。
但土壤酶易受环境中物理、化学和生物因素的影响,酶活性变化很大。
近年来有关研究表明,酸雨环境下土壤重金属复合污染对土壤微生物量碳和酶活性产生明显的抑制作用,脱氢酶几乎消失,有效Cd、Cu、Zn含量与土壤微生物量碳和酶活性呈负相关[3]。
目前,对于复合污染的生态毒理研究,不仅仅停留在探索无机污染物(重金属)之间的交互作用关系[4],也不只是试验两种以上有机污染物同时存在的联合毒性[5],而且还追踪无机污染物与有机污染物之间的复合效应[6~7]。
二甲戊灵胁迫下的土壤酶活性变化

2 0 1 5 , 5 2 ( 5 ) : 8 8 9— 8 9 4
Xi n j i a n g A g r i c u l t u r a l S c i en c e s
d o i : 1 0 . 6 0 a S / j . i s s n . 1 0 0 1 — 4 3 3 0 . 2 0 1 5 . 0 5 . 0 1 7
( K e y l a b o r a t o r y f o r O a s i s P l a n t R e s o u r c e s P r o t e c t i o n a n dA g r i c u l t u r a l P e s t s Ma n a g e m e n t a t U n i v e r s i t i e s o f
J I N Q i a n , J I A Hu i — j u a n , L I X u e— l i n g , WA N G Z h o n g , L I A N G Y o u ,
W ANG Hu a n—x i , Z HO U Yi —f a n, YA NG D e—s o n g
e f e c t s o f p e n d i me t h a l i n a t s i x c o n c e n t r a t i o n s( 0 , 4 0 0 , 8 0 0 , 1 2 0 0 , 1 6 0 0 , 2 0 0 0 g / h m )o n e n z y m e a c t i v i t i e s ,
i t y w a s a c t i v a t e d o n t h e h i g h c o n c e n t r a t i o n( 5 0 0 g / h m ) , w h i l e i n h i b i t e d a t l o w c o n c e n t r a t i o n s ( 4 0 0, 8 0 0, I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土壤中的土霉素对蔗糖酶活性的影响权刚(咸阳职业技术学院,陕西咸阳721000)收稿日期:2018-05-22修回日期:2018-07-20项目来源:土霉素对土壤蔗糖酶活性的影响,项目编号:2015KYA04(咸阳职业技术学院项目)。
作者简介:权刚(1985-),男,陕西咸阳人,硕士,讲师,主要从事资源环境及风景园林方面的教学及科研工作。
摘要:近年来,随着累积在土壤中的抗生素逐渐增多,土壤生态环境的污染问题日益显著。
针对土霉素的增多来探索其对土壤生态环境的影响,主要研究了对蔗糖酶活性的影响,通过提取用土霉素培养的不同浓度不同时期的土样,测定土壤中葡萄糖的含量,以此表征蔗糖酶的活性。
试验表明,通过残留累积在土壤中的土霉素对蔗糖酶的活性影响比较明显。
关键词:土霉素;土壤;蔗糖酶;影响在土壤中,有一类活性物质,被称为土壤酶,它是由部分微生物及动植物的活体分泌物、残体分解物、遗骸分解物等组成的,具有一定催化能力的活性物质。
它对促成土壤的发育熟化程度,提升土壤的肥力水平等方面都有重要的作用。
土壤酶的种类繁多,根据其在土壤中的功能主要分为水解酶类、裂合酶类、氧化还原酶类和转移酶类等四大类,它们各自在土壤发育过程中都有不同的作用。
在水解酶类中,有一种能够促进土壤中的蔗糖通过水解作用形成葡萄糖和果糖的重要活性物质,称为蔗糖酶(亦称转化酶)。
当土壤中的有机质、N 、P 等元素,和微生物数量增多时,土壤的呼吸强度亦随之增强,同时,蔗糖转化为葡萄糖和果糖的转化率也越高,蔗糖酶的活性也就越高。
它的存在,主要是通过酶促转化作用,将植物、微生物等体内的蔗糖,转化为葡萄糖,供其使用促进自身生长。
因此,土壤中蔗糖酶的含量及其活性,影响着土壤的熟化程度和肥力状况,也是土壤状况评价的重要因子。
抗生素的种类繁多,有一种四环素类抗生素,在我国畜禽养殖中被广泛使用,主要用作饲料添加剂的抗菌药物土霉素。
动物在生长过程中,摄入体内的土霉素有20%会被身体吸收,剩余部分则通过粪尿等方式,被排出体外,而这些粪尿又通过腐殖质肥料、沤肥等方式,作为肥料进入农田土壤,污染土壤生态环境。
土霉素残留在土壤中,并不能及时降解,会随着时间的推移不断累积,而种植在土壤上的各类农作物及各类植物又会吸收一部分,最终由人类食用而进入体内,如果长期食用此类食物,会导致身体抗药性增加,关键时刻药物无法发挥效用。
目前国内探索影响土壤环境生态的因素,更多关注的是重金属、有机物、农药等,同时,还将它们作为生态毒理指标之一,研究这些物质在土壤中的残留累积、污染情况,以及土壤生态环境的影响情况等内容。
而对于抗生素类药物对土壤的污染,以及用土壤酶活性来评价土壤生态环境却少有研究。
鉴于以上情况,试验设计在采样土壤中,混入浓度递增的的土霉素溶液,模拟土壤生长环境,进行暗箱培养,并时定量补充土样水分,通过提取、测定不同时期的土样,并用葡萄糖含量来表示蔗糖酶的活性,对照空白分析对土壤蔗糖酶活性的影响,并以此为研究土壤生态环境污染提供参考。
1试验材料与试验方法1.1试验材料材料仪器设备:电热恒温培养箱、摇床振荡器、离心机、电热恒温水浴锅、756型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等。
供试材料:土霉素(Oxytetracycline Hydro-chloride ,OTC ),分子式:C 22H 24N 2O 9.HCl 。
分子量:496.90,纯度98.9%。
试验用土采自咸阳职业技术学院周边村镇(南北季村),采用棋盘法取0 20cm 的耕层土壤。
土壤采回后,将大块压碎,再过2mm 筛,筛后土样室内风干后分装编号。
1.2试验方法1.2.1试验设计风干土样在试验之前,用蒸馏水调节土样含水量,调至最大田间持水量的40%左右即可,装入密封袋内,模拟土壤生长环境,将土样置于25ħ的电热恒温培养箱中,暗箱培养一·95·陕西农业科学2019,65(01):59-61Shaanxi Journal of Agricultural Sciences周,作为新鲜土样备测。
在供试新鲜土样中加入浓度递增的土霉素溶液,配制成含量为0、10 mg·kg-1、17.8mg·kg-1、32.6mg·kg-1、56.2 mg·kg-1、100mg·kg-1(0、0.02、0.035、0.065、0.113、0.201mol OTC·L-1)的试验用土。
将各梯度浓度的试验用土称取250g,放置于500mL 的烧杯中,并在土壤样品中滴入蒸馏水,调节土壤水分的含量,保持在最大持水量的50%,之后,将调节好的土壤样品,放置于25ħ电热恒温培养箱中进行暗箱培养。
培养期间,每周用重量差减法计算损失的水分,用蒸馏水补充土样水分,并适当通气,保持土壤活性。
测定时,分别取第3、7、14、21、28、56和112d的土样进行测定,测定葡萄糖的含量。
1.2.2测定方法土样处理:取出土样充分混合后,采用四分法缩减,干燥、过筛进行测定。
测定方法:采用水杨酸比色法。
称取5g土样,加入三角瓶中(容量50mL),向其中加入浓度为8%的蔗糖溶液15mL,再滴入磷酸缓冲液5mL (pH5.5)和甲苯5滴,混合后置于摇床,充分摇匀后,于恒温箱中在37ħ下,培养24h。
培养完成后,将土样用离心进行过滤,取上层滤液1mL置于容量瓶中(容量50mL),然后,向滤液中滴入还原剂3,5-二硝基水杨酸3mL,置于恒温水浴锅中,100ħ的恒温加热5min,取出后用流动的自来水将容量瓶冷却3min,用蒸馏水定容至50mL,将比色皿在756型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上于508 nm比色测定。
表示方法:蔗糖酶活性用24h后土样中葡萄糖的含量mg·g-1来表示。
1.2.3抑制率的计算抑制率即影响作用,表示土霉素对土壤蔗糖酶的影响。
抑制率大于零,表明土霉素的存在对土壤中蔗糖酶的活性具有促进作用;抑制率小于零,则表明土霉素的存在对土壤对蔗糖酶的活性具有抑制作用。
负号仅代表抑制,数值大小表明抑制的程度。
抑制率=(A-B)/Aˑl00%式中:A—空白对照的土壤蔗糖酶活性B—加入土霉素后的土壤蔗糖酶活性2试验结果与分析按照上述测定方法,分别测定了第3、7、14、21、28、56、112天的土样中葡萄糖含量,参照空白试验,结果表明:土样中的土霉素浓度不同,测定出的葡萄糖含量也不同,表征的蔗糖酶的活性也不同。
如图1所示,在第3天时,处理过的土样,其蔗糖酶活性与对照水平相同;在第7天到第56天中,蔗糖酶的活性均低于对照水平;直到第112天时,蔗糖酶的活性又回到对照土样的水平。
图1蔗糖酶活性换算结果按照抑制率的计算方法,分别计算了第3、7、14、21、28、56、112天的处理土样对蔗糖酶的抑制率,如图2所示。
从图2得出,在对土样处理后,土霉素的浓度不同,培养时间不同,其抑制情况也不同。
第3天的土样测定结果显示,蔗糖酶活性几乎没有受到影响;第7天的土样测定结果显示,蔗糖酶的活性受到了强烈的影响,表现为抑制,其浓度最小的土样抑制率为33%,浓度最大的土样·06·陕西农业科学2019年第65卷第01期抑制率为37%;在培养的第14天,抑制作用稍有下降,但随着土霉素浓度增高,它对蔗糖酶活性抑制作用也越大,土霉素的浓度在56.2mg·kg-1和100mg·kg-1时,对蔗糖酶的活性影响较为强烈,表现为抑制作用,抑制率均为:20%;从第21天、第28天、第56天的测定结果可以看出,蔗糖酶的活性仍然受到了强烈的影响,表现为抑制作用;通过测定第112天的土样,土霉素对蔗糖酶的活性影响较小,没有表现出明显的抑制作用,蔗糖酶的活性与第3天的水平相当。
甚至在低浓度的土样中,土霉素对蔗糖酶的活性反而产生了促进作用,蔗糖酶活性为3%;但高浓度的土样中,土霉素对蔗糖酶的活性还是表现为较小的抑制作用。
整体上看来,在对土样暗箱培养7d后,土霉素对蔗糖酶活性的影响,均表现为抑制作用,而且随着时间增长,抑制作用一直存在,直到第112天时,土样中的蔗糖酶活性才回到了初始对照水平。
图2蔗糖酶活性抑制率换算结果试验表明,在培养的第7 56d里,所有土样中,不同浓度的土霉素都对土壤蔗糖酶的活性产生了影响,表现出明显的抑制作用;直到第112天时,土样中的蔗糖酶活性回到初始水平。
由此可见土霉素对土壤中蔗糖酶的活性具有较大影响,这种影响与土霉素在土壤中残留时间有关,而且作用时间是比较长的。
3讨论通过对土壤进行加工处理,添加不同浓度的土霉素,进行暗箱培养,在不同的时间点测定土壤中蔗糖酶的活性。
从试验数据以及对比空白分析,土霉素的存在确实对土壤蔗糖酶的活性有影响,在初期表现不明显,从第7天开始,表现出较强的抑制作用,而且作用时间较长,直到第112天的时候,蔗糖酶的活性又回到了初始水平。
综上所述,土壤中的土霉素确实对蔗糖酶的活性有影响,更多的为抑制作用。
此外,土霉素的降解时间较长,很容易在土壤中累积,呼吁大家应尽量减少抗生素类药物的使用,改善土壤的生态环境。
参考文献:[1]周礼恺.土壤酶与植物营养以及与农药的相互作用[J].土壤学进展,1981,18-27.[2]关松荫.土壤酶及其研究法[M].北京:农业出版社,1983.[3]关松荫.土壤酶与土壤肥力[J].土壤通报,1980,11(06):41-44.[4]哈兹耶夫.土壤酶活性[M].北京:科学出版社,1980.[5]曹慧,孙辉,杨浩,孙波,赵其国.土壤酶活性及其土壤质量的指示研究进展[J].应用与环境生物学报,2003,9(01),105-109.[6]唐启义和冯明光.数据处理系统[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1997.[7]沈萍,范秀容,李广武.微生物学实验[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8]潘攀,杨俊诚,邓仕槐,等.土壤-植物体系中农药和重金属污染研究现状及展望[J].农业环境科学学报,2011,30(12):2389-2398.[9]刘霞,刘树庆,唐兆宏.潮土和潮褐土中重金属形态与土壤酶活性的关系[J].土壤学报,2003,40(04):581-587.[10]关松荫.土壤酶活性影响因子的研究:I.有机肥料对土壤中酶活性及氮磷转化的影响[J].土壤学报,1989(01):72-78.[11]万忠梅,吴景贵.土壤酶活性影响因子研究进展[J].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5,33(06):87-92.·16·权刚:土壤中的土霉素对蔗糖酶活性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