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古霉素与去甲万古霉素比较

合集下载

去甲万古霉素与万古霉素的疗效比较

去甲万古霉素与万古霉素的疗效比较
参考文献 【1]段金良.宫内宫外复合妊娠4例分析[J].中国实用妇科与产科 杂志,2000,16(7):422. [收稿:2009-04-01]
rig(1
mm Hg=0.133
kPa)。贫血貌,抬入病房,神情倦

怠。腹部稍膨隆,不对称,腹肌紧张,全腹压痛,反跳痛(+), 以左侧为重。移动性浊音阳性。内诊:子宫前位,如孕70 大小,于左侧宫底上方可触及一实性包块,如孕17周大小,边 界欠清,压痛(+),宫颈举痛,后穹隆饱满,穿刺抽出不凝血 约8 IIll。血常规:Hb
2讨论 妊娠,其发生率1:15000¨]。分原发性、继发性两种。原发性
102影min,R
28次/min,BP
80/50
腹腔妊娠是指受精卵直接种植于腹膜、肠系膜、大网膜等处, 极少见。继发性腹腔妊娠往往发生于输卵管妊娠流产或破裂 后。据患者有停经史及早孕反应,且病史中多有输卵管妊娠 流产或破裂症状,B超显像宫腔内空虚,胎儿位于子宫以外, 不难诊断。一旦确诊应剖腹取出胎儿。该病例属继发性腹腔 妊娠破裂出血致休克。应大力倡导产前检查,早期诊断,以免 延误病情,危及生命。
治疗方法
去甲万古霉素组:去甲万占霉素0.4~
g,加入生理盐水100 ral,2次/d,静脉注射,疗程14 d;合 g加入生理盐100 ml,2次/d,静脉注射;疗程14
d。
并败血症(血培养出MRSA)者30 d。万占霉素组:万占霉素
0,30
1.3观察项目和指标2组治疗前后第4、7天及疗程结束 后,血、尿常规、肝、肾功能及电解质。治疗前后做细菌培养, 胸部X线检查。 1.4疗效判定标准按卫生部颁发的《抗菌药物临床研究 指导原则》进行疗效评价,按四级评定,即痊愈、显效、进步、 无效。痊愈、显敛为有效,以此计算有效率。 1.5统计学方法计数资料以百分率表示,采用x2检验。 2结果

万古霉素、去甲万古霉素引起白细胞减少的药学探讨

万古霉素、去甲万古霉素引起白细胞减少的药学探讨

万古霉素 、去 甲万古霉 素是糖肽类 的抗生素 , 是首选 的 治疗 金黄色葡 萄球菌药 物 , 但是 因其具有 的不 良反应颇受争 议 。本 文 旨在探讨万古 霉素 、去 甲万古霉 素引起 白细胞减少 的药学 特点 , 为临床提供参考 , 具体报告如下 。
1 资料 与方 法
抑制 , 并可对胞质 中 R N A合成进行抑制 , 对抗革兰阳性球菌
中引起 白细胞减少 的病 例有 l 2例 , 男 9例 , 女 3 例 。年龄最
病学会推 荐将万古霉 素作为对抗金 黄色葡萄球菌 ( 多部位 出 现 甲氧西林耐药 ) 的首选治疗药物 。 相关报道显示 , 万 古霉 素 、 去 甲万古霉素可 引起肝功能损害 、肾功能损 害 、皮肤 过敏反
合 并使用他 种抗感 染药物 ( 头孢 曲松 、头孢 他啶 、亚胺 培南
患者总用药剂量 > 2 5 g 。因 白细胞 减少 ( 药源性 ) 属于 因免疫 系统介导 或直接抑制 骨髓 而 出现 的。该 病发病较 晚 , 出现可
逆性 的 白细胞 和 中性粒 细胞减少 , 在停药后 的 2 - 5 d白细胞
2 结果
用药剂量 、不 良反应及发生时间 、转归 。
患者应 用万古霉 素 的用 量为 l g , 去 甲万古
发病率较高 , 其余有 1 8 %的患者的白细胞计数 4 0 0 0 / a r m , 有
8 % 的患者 的 中性粒 细胞 减少较为严 重 ( < 1 0 0 0 / mm ) 。研究证
如患者 未出现不 良反 应 , 则 之后 每 3 ~ 5天进 行 1 次检查 。对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 0 1 5 年8 月第9 卷第 1 6 期
C h i n J Mo d D r u g Ap p l , A u g 2 0 1 5 , V o 1 . 9 , N o . 1 6

动物性食品中万古霉素及去甲万古霉素测定方法研究进展

动物性食品中万古霉素及去甲万古霉素测定方法研究进展

肉.如业MEAT INDUSTRY2020年第6期总第470期*综述*动物性食品中万古霉素及去甲万古霉素测定方法研究进展周迎春1韩文凤2刘致远11.河南进口肉类指定口岸滦河查验区服务中心 河南滦河4623002.潔河职业技术学院 河南滦河 462000摘要对动物性食品中万古霉素及去甲万古霉素测定方法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提出了下一步的研究方向,旨为提升动物性食晶中万古霉素及去甲万古霉素测定效率提供参考。

关键词动物性食品万古霉素去甲万古霉素研究进展Research progress of determination methods of vancomycinand norvancomycin in animal foodZHOU Yingchun,HAN We 吋eng,LIU ZhiyuanAbstract The research progress of determination methods of vancomycin and norvancomycin in an ­imal foods was reviewed , and the next research direction was proposed. The aim was to provide referencefor improving the determination efficiency of vancomycin and norvancomycin in animal food.Key words animal food ; vancomycin ; norvancomycin ; research progress万古霉素(Vancomycin)和去甲万古霉素(Nor ­vancomycin) 分子式分别为:C& H 75 Cl 2 N 9 0*、C 65 H 73⑺儿。

%,他们均属于抗革兰氏阳性菌的三环糖肽类 抗生素,其药力较强,被称为“抗生素最后的王牌”, 可用来治疗超级耐药细菌如超级细菌NDM1、MR-SA 、MRSE 细菌的感染⑴,是人类目前对付超级耐药菌株的最后一道防线。

万古霉素和去甲万古霉素致白细胞减少症的临床药学分析

万古霉素和去甲万古霉素致白细胞减少症的临床药学分析

万古霉素和去甲万古霉素致白细胞减少症的临床药学分析周丽华【期刊名称】《临床合理用药杂志》【年(卷),期】2017(10)3【摘要】目的探讨万古霉素、去甲万古霉素引起的白细胞减少症的临床药学特征。

方法选取安阳市肿瘤医院2015年1月—2016年5月收治的白细胞减少症患者66例,统计并分析患者治疗期间万古霉素、去甲万古霉素的使用剂量、使用时间、合并用药情况、临床表现及预后情况。

结果患者单独使用万古霉素24例(36.36%),单独使用去甲万古霉素10例(15.15%),顺序使用去甲万古霉素、万古霉素19例(28.79%);联合使用其他抗感染药物13例(19.70%);白细胞计数减少发生于患者用药后10~22 d。

患者主要表现为轻度、中度白细胞计数减少;单纯白细胞计数减少者占46.97%,无明显临床症状,其他临床症状主要表现为食欲减退、高热;停用万古霉素、去甲万古霉素并采取相应治疗措施后,患者白细胞计数恢复正常,高热者静脉注射赖氨比林后体温恢复正常,白细胞计数恢复正常时间为治疗后2~7 d,平均(4.1±1.2)d。

结论万古霉素、去甲万古霉素用药后易导致患者白细胞计数出现不同程度的减少现象,因此在使用时应加强用药管理,定期检测血常规,对白细胞减少症患者及时给予干预与治疗,以提高用药安全性。

【总页数】2页(P76-77)【作者】周丽华【作者单位】河南省安阳市肿瘤医院药剂科【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978.1【相关文献】1.万古霉素去甲万古霉素引起白细胞减少的临床药学分析2.万古霉素和去甲万古霉素所致白细胞减少的病例分析及药学监护3.万古霉素致白细胞减少症38例回顾性分析4.盐酸万古霉素和去甲万古霉素用药分析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人卫版药理,氨基糖苷药物

人卫版药理,氨基糖苷药物
• 产生钝化酶
• 降低细胞膜通透性
• 作用靶位即核糖体结构改变
5.体内过程
胃肠吸收极少或不吸收 蛋白结合率低,主要分布细胞外液
碱性环境中作用增强
肾脏中浓度高,主要经肾小球原形排泄 在内耳外淋巴液中浓度高,t1/2长,可透
过胎盘
6. 不良反应
1.肾毒性
表现为尿浓缩使排尿困难、蛋白尿、 管型尿,氮质血症及无尿等。一般年老 剂量大、合用肾毒性药物(如速尿等) 易发生肾毒性。
磷霉素
阻止细菌细胞壁粘肽合成第一步,无交叉 耐药和交叉过敏
快速杀菌剂,抗菌谱广,G+、G-,作用弱 于青霉素和头孢菌素
与内酰胺类、氨基糖苷和喹诺酮连用有协 同作用。 口服或静脉注射,分布广,可透血脑屏障 轻中度感染,与其他联用治疗重度感染
N-乙酰胞壁酸前体
-内酰胺类 消旋酶 ↓ 环丝氨酸 合成酶万古霉素 杆菌肽粘肽合成酶 ↓ 直链十肽 ↓ N-乙酰胞壁酸 粘肽 五肽复合物 脂载体 二糖复合物 磷霉素→ N-乙酰胞壁酸
临床应用
① 严重G- 杆菌感染:败血症、骨髓炎、 肺炎、腹膜炎等首选 ② 铜绿假单胞菌感染(烧伤)(与羧苄 西林合用,不能混合) ③ 原因未明的G-杆菌混合感染
(与羧苄西林、头孢菌素合用)
④ 口服用于肠道感染或术前准备
卡那霉素
抗菌谱:同链霉素:G-、结核杆菌有效,铜绿无


临床应用:G-严重感染(非首选);对第一线药
抗菌谱: 1.G+菌作用强:对多种抗生素耐药的金葡菌 (包括MRSA)、表皮球菌、链球菌 2.厌氧菌和G-无效
临床应用:
1.用于耐药金葡菌的严重感染。
β-内酰胺过敏者 2.假膜性肠炎。
不良反应:
毒性反应大。耳肾毒性、静脉炎、过 敏反应(红人综合征)

磺胺类、四环素类、糖肽类

磺胺类、四环素类、糖肽类

糖肽类
glycopeptide
简介
• 所有的糖肽类抗生素都对革兰氏阳性细菌有活性, 包括耐药葡萄球菌(MRSA MRSE等)、JK棒状杆 菌、肠球菌、利斯特氏菌、耐药链球菌、梭状芽 胞杆菌等致病菌。目前临床上应用的有万古霉素、 去甲万古霉素和20世纪80年代后期上市的替考拉 宁,后者在抗菌活性、药代特性及安全性方面均 优于前两者。万古霉素是由Micormick等于1956年 从一株东方拟无枝酸菌的发酵液中分离得到的一 种糖肽类抗生素。万古霉素问世后的前20年,由 于青霉素和头孢菌素类抗生素的上市使用,万古 霉素仅作为保留药物,治疗由少数金黄色葡萄球 菌引起的严重感染性疾病,临床使用很少。
注意事项
• 中性条件下能与多种金属离子形成不溶性 螯合物 • 有局部刺激,故不可肌注,静滴宜充分稀 释 • 四环素类药物不适用于链球菌引发的感染, 除非敏感性很强。(44%化脓性链球菌和 74%粪链球菌对四环素类药物有耐药性 ) • 与青霉素有拮抗作用
不良反应
• 1.可致牙齿黄染,牙釉质发育不良及龋齿, 并可导致骨发育不良。 • 2.四环素可引起胃肠反应,剂量越大反应 越重。 • 3.可致二重感染。均为耐四环素的菌株。但 最为常见的属肠道感染 • 4.肝肾毒性 • 5.变态反应
米诺环素Minocycline
• 具有高效和长效性质 • 抗菌作用最强 • 口服吸收迅速,几近完全。食物对其吸收无明显 影响 。 • 主要用于克立次体病、支原体肺炎、淋巴肉芽肿、 下疳、鼠疫、霍乱、布氏杆菌病(与链霉素联合应 用)等。
使用方法:一般感染:成人首剂口服0、2g,以后 每12h服0、1g
去甲万古霉素与万古霉素的区别
• 去甲万古霉素的效价高于万古霉素,0.4g去甲万 古霉素相当于0.5g万古霉素。 • 抗菌活性存在差异: 对金葡菌的最低抑菌浓度(MIC)均0.5~2.0μg/ml; 对耐甲氧西林的金葡菌(MRSA)、表皮葡球菌、 甲型链球菌、乙型链球菌的MIC为 0.5~1.0μg/ml(去甲万古)及0.5~2.0μg/ml(万古); 对粪链球菌的MIC分别为1.0~4.0μg/ml(万古)及 1.0~2.0μg/ml(去甲万古); 对厌氧消化球菌、大型消化球菌的MIC二药均为 0.5μg/ml

万古霉素与去甲万古霉素耳毒性研究

万古霉素与去甲万古霉素耳毒性研究
下 注 射 的 给药 方 式 , 续 数 天 或 1 持 0d以 上 , 验 结 果 表 明 , 实 万
1 (6 6倍 2 6mg k ) 床 用 量 对 耳 蜗 会 造 成 轻 度 损 害 , 出现 /g 临 并
明显 的全 身 中毒 反 应 ; 3 近 0倍 (0 g k ) 床 用 量 的 一 次 50m /g 临
坏 死 和 缺 失 , 细 胞 密度 与 正 常对 照组 无 差 别 , 明 万 古 霉 素 毛 说
对 体 外 培 养 的 小 鼠 耳 蜗 毛 细 胞 无 损 伤 作 用 。本 研究 结果 提 示
单 独 应 用 万 古 霉 素 , 体 外 不 会 对 耳 蜗 毛 细 胞 造 成 损 伤 。 刘 在
12 国 内研 究 .
万 古 霉 素 和去 甲 万 古 霉 素 都 属 于 糖 肽 类 抗 生 素 , 子 结 分 构 和 作 用 相 似 。近 年来 , 类 耐 药 菌 发展 迅 速 , 兰 阳性 菌 在 各 革 细 菌 感 染 中 比例 日益 增 高 , 甲 氧西 林 金 黄 色 葡 萄 球 菌 ( 耐 MR— S 、 A) 耐青 霉 素 肺 炎 链 球 菌 ( R P 、 皮 葡 萄 球 菌 ( P S )表 MRS 及 E) 多种耐药性结核杆 菌( MT) 逐 渐 成 为 医 院 感 染 的 主 要 等
万 古 霉 素 与去 甲万 古霉 素耳 毒性 研 究
于 兰
( 华北 制 药集 团新 药研 究开发 有 限责任 公 司, 河北 石 家庄 0 0 1 ) 5 0 5
[ 键 词 ] 万 古 霉 素 ; 甲万 古 霉 素 ; 毒 性 关 去 耳
[ 图分 类 号 ] R9 8 1 中 7 .
物 者 易 致 听 力 损 害 。现 将 有 关 二 者 的 耳 毒 性 研 究 做 一 总 结 , 以指导临床用药。 1 万 古 霉 素 的耳 毒 性

万古霉素和去甲万古霉素的适应证和注意事项

万古霉素和去甲万古霉素的适应证和注意事项

万古霉素和去甲万古霉素的适应证和注意事项
万古霉素和去甲万古霉素属糖肽类抗生素。

去甲万古霉素的化学结构与万古霉素相近,抗菌谱和抗菌作用与万古霉素相仿。

一、适应证
1.万古霉素及去甲万古霉素适用于耐药革兰阳性菌所致的严重感染,特别是甲氧西林耐药金葡菌(MRSA)或甲氧西林耐药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MRCNS)、肠球菌属及耐青霉素肺炎链球菌所致感染;也可用于对青霉素类过敏患者的严重革兰阳性菌感染。

2.粒细胞缺乏症高度怀疑革兰阳性菌感染的患者。

3.去甲万古霉素或万古霉素口服,可用于经甲硝唑治疗无效的艰难梭菌所致假膜性肠炎患者。

二、注意事项
1. 禁用于对万古霉素或去甲万古霉素过敏的患者。

2. 不宜用于:(1)预防用药;(2)MRSA带菌者;(3)
粒细胞缺乏伴发热患者的常规经验用药;(4)局部用药。

3. 本类药物具一定肾、耳毒性,用药期间应定期复查尿常规与肾功能,监测血药浓度,注意听力改变,必要时监测听力。

4. 有用药指征的肾功能不全、老年人、新生儿、早产儿或原有肾、耳疾病患者应根据肾功能减退程度调整剂量,同时监测血药浓度,疗程一般不超过14天。

5. 万古霉素属妊娠期用药C类,妊娠期患者应避免应用。

确有指征应用时,需进行血药浓度监测,据以调整给药方案。

哺乳期患者用药期间应暂停哺乳。

6. 应避免将本类药物与各种肾毒性药物合用。

7. 与麻醉药合用时,可能引起血压下降。

必须合用时,两药应分瓶滴注,并减缓万古霉素滴注速度,注意观察血压。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万古霉素与去甲万古霉素比较
万古霉素:是微生物发酵产生的天然抗生素,是第一个临床应用的糖肽类抗生素,也是糖肽类抗生素的代表药物,有50年临床应用经验,是治疗MRSA/MRCNS (耐甲氧西林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感染的一线用药,迄今国内未发现对万古霉素耐药的葡萄球菌。

1.抗菌谱:对绝大多数革兰阳性菌有很好的体外抗菌活性,包括:葡萄球菌属,链球菌属,肠球菌属。

革兰阳性杆菌:棒状杆菌。

厌氧菌,艰难梭菌对革兰阴性菌没有活性。

对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和厌氧菌的作用比替考拉宁强。

2.药代:原型经肾脏排泄,体内几乎不代谢,血清蛋白结合率55%,半衰期短。

吸收后能迅速分布到各个组织,但在胆汁中含量低,不易穿透血脑屏障,但在有脑炎时容易渗入炎性部位。

3.适应症:适用于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及其他细菌所致的感染。

万古霉素是作为导管相关感染经验性治疗的首选药物。

口服仅用于难辨艰难梭菌引起的伪膜性肠炎。

成人1次0.5g,每6小时1次,(每日量不可超过4g)。

单独给药:主要用于葡萄球菌(包括耐青霉素和耐新青霉素株)、难辨梭状芽胞杆菌等所致的系统感染和肠道感染,如心内膜炎、败血症、伪膜性肠炎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