办理领导批示件的程序及要求
行政公文的批示与决定程序

行政公文的批示与决定程序一、导言行政公文是政府机关为了组织协调、决策执行、传达信息等目的而起草、签发和传递的文件。
行政公文的批示与决定程序对于保证政府决策的科学性、准确性和合法性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探讨行政公文的批示与决定的程序,以期提高行政效率和决策质量。
二、批示与决定的内涵批示是指上级机关对下级机关或个人的行政工作提出意见、建议或决策,承担督办和决策的职能。
决定是指对具体事项作出明确的处理和决策,具有法律效力。
批示和决定是行政公文中常见的两种表达方式。
三、行政公文的批示程序1. 收文与登记行政机关在接收到下级单位或个人的报告、函件、请示等文件后,应当及时进行收文登记,确保文号的完整性和信息的准确性。
2. 审核与批示行政机关在收到文件后,应当根据内容进行认真审核,并进行必要的批示。
批示可以是对问题的评价、建议、要求或决策等。
3. 部门协调如果涉及不同部门之间的合作或协调,行政机关应当及时将文件转发相关部门,并征求意见,确保决策的合理性和科学性。
4. 签发与分发经过审核、批示和协调后,行政机关应当及时签发文件,并按照规定的程序进行传递、分发和归档。
四、行政公文的决定程序1. 确定决策事项行政机关在制定决策时,应当明确决策的对象、目的、内容和范围,并确保决策与法律法规的一致性。
2. 收集和分析信息行政机关在做出决策前,应当收集和分析相关的信息和数据,评估各种决策方案的可行性和影响。
3. 决策的讨论和研究行政机关在做出重要决策前,应当召开会议或座谈会,听取各方面的意见和建议,充分研究和讨论决策方案。
4. 决策的审议和批准行政机关在决策的最终确定时,应当经过相关部门或组织的审议和批准,确保决策的合规性和合法性。
5. 决策的宣布和执行经过批准的决策应当及时宣布,并按照规定的程序和时限进行执行,确保决策的有效性和及时性。
六、结论行政公文的批示与决定程序是政府机关行使职权、决策执行的重要环节。
准确地遵循批示与决定的程序,能够提高行政效率,确保决策的科学性和合法性,进一步提升政府的服务水平和公信力。
领导批示流程范文

领导批示流程范文1.下属提出问题、意见或建议:下属发现问题或有方面的意见或建议,将其以书面形式(如报告、提案等)提交给上级领导。
这一步需要下属对问题进行分析、整理和提炼,确保能清晰、准确地将问题、意见或建议传递给上级。
2.领导认真阅读并评估:上级领导收到下属的提报后,应当及时认真阅读和评估。
领导需要理解问题的本质、关键因素,评估问题的紧急程度、重要性和可行性,以便做出正确的批示。
领导需要对下属提报的文件进行程序上的审核,判断是否符合规定的要求,是否存在格式、内容等方面的问题。
如有需要,领导可以要求下属补充完善相关资料或进行修改,并确保文档完整、准确。
4.领导进行实质性的分析、研究和决策:领导需要进行实质性的分析、研究和思考,以便对问题、意见或建议做出准确的判断和决策。
领导需要考虑问题的背景、影响因素和解决方案,充分权衡各种因素,以便做出明智的批示。
5.领导制定批示方案:根据对问题的分析和研究,领导制定批示方案。
批示方案应当包括解决问题的具体措施、分工和时间安排等,并应当清晰、具体、可操作。
6.领导将批示意见告知下属:领导将批示意见以书面形式告知下属。
批示意见应当包括对问题的认识、对下属提报的评价以及具体的批示方案。
同时,领导也可以选择口头告知下属,但在这种情况下,应当确保有适当的记录。
7.下属执行批示方案:下属收到领导的批示意见后,应当按照领导的要求执行批示方案。
下属需要明确任务目标、分工和时间安排,并与相关人员进行沟通和协调,确保批示方案的顺利实施。
8.领导跟进和评估:领导在批示方案的实施过程中需要进行跟进和评估。
领导需要确保批示方案的执行情况,以便及时调整和修正。
同时,领导还应当通过对问题解决的结果进行评估,以便总结经验教训和提高管理水平。
以上是一个典型的领导批示流程,不同的组织和领导可能会有所差异。
在实际操作中,各个环节的顺序和具体步骤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和改进。
最重要的是确保沟通畅通、信息准确和批示明确,以提高组织的效率和决策的准确性。
办理信访批示件的方法程序

办理信访批示件的方法程序办理工作主要可分为以下四个阶段:(一)信访件呈送领导批示前的准备阶段。
1.接收登记。
信访件接收的主要形式有:来电来访记录、来信签收、上级转办信访件的签收、网上信件查收等。
接收时要做好信访件编号、来信人姓名、通讯地址或联系电话、反映事项等有关情况的登记工作。
2.内容摘要。
指对信访件主要内容进行概括,形成简短的一小段话,以节省领导阅批信访件的时间,便于领导有针对性地作出批示。
3.建议批示内容。
根据“属地管理、分级负责”和“谁主管、谁负责”的信访工作原则,信访件的转办是有规律可遵循的,即可以就信件来源(行政归属地)及其反映内容,提出批转哪个单位办理的建议。
(二)领导批示的转办督办阶段。
4.转办。
信访件及领导批示要及时交办具体承办单位或承办人。
一般的信访批示件在1日内交办到位,紧急和重要的信访批示要当即交办。
如果领导批示要求限时办结的,交办时要特别说明办理时限。
5.催办督办。
信访批示件交办后,要及时或定期催办督办,并做好记录;对紧急和重要的信访批示,要随时检查办理进度,催促加快办理,推动批示落实。
(三)信访件办理结果的反馈阶段。
6.汇总办理结果。
为确保信访件办理有始有终、领导批示得到切实落实,要按期对领导批示信访件的办理结果进行收集、汇总,一般可以按月进行,并报作出批示的领导审阅;重要的信访批示件办理结果要单独报领导阅示。
7.答复解释。
秘书在处理信访批示时,会经常接到信访人的电话或直接来访问询,要根据有关规定,做好答复解释工作。
(四)信访批示件的整理分析阶段。
8.整理归档。
按期对信访批示件及办理结果汇总情况进行整理,一般一月整理一次,年终进行归档。
9.分析统计。
对一个阶段信访件所反映内容进行归纳统计,分析当前社会上反映强烈的矛盾、问题产生的原因,研究解决、消除这些矛盾、问题的对策,供领导决策和有关部门工作中参考。
二、办理信访批示件应注意的问题(一)摆正位置。
秘书办理信访批示件,从工作性质和范围上来说,只是为领导阅批信访件做辅助性的工作,其职责不同于具体承办的政府职能部门,也不同于政府的信访工作机构,其自身不宜直接处理信访问题,也不宜牵头协调有关部门来办理信访件(领导特别要求除外)。
行政公文的呈批和请示流程

行政公文的呈批和请示流程行政公文是政府机关及其工作人员在履行职责、开展工作时所使用的一种书面标记。
正是通过行政公文的形式,政府机关能够便捷地进行信息传递、决策指示、工作部署等等。
在行政公文的处理过程中,呈批和请示是其中重要的环节。
本文将介绍行政公文的呈批和请示流程,以及相关的处理方式。
首先,我们来了解一下行政公文的呈批流程。
呈批是指属于下级机关或下级工作人员的行政公文,需要提交给上级机关或上级领导进行审批的过程。
呈批的目的是确保所发送的行政公文内容准确、符合规定,并获得上级的批准。
下面是一般的呈批流程:1. 起草:行政公文的起草应由负责该事务的工作人员负责。
起草人应认真核对事实情况,准确掌握相关规章制度,并在文稿中以简洁明了的语言进行表述。
同时,要注意公文的格式和排版。
2. 核稿:完成初稿后,需要由相关负责人或专业人员进行核稿,确保公文的内容和格式无误。
核稿人应当具备专业知识,并对相关法规和规章制度有所了解。
3. 盖章:经核稿无误后,需要将公文加盖机关公章确认真实性与合法性。
这是公文的重要环节,保证公文的有效性和权威性。
4. 呈报:公文加盖机关公章后,由主办单位或工作人员将公文呈报到上级机关或上级领导的办公室。
形式可以是纸质呈报或电子文档发送,具体视上级机关的要求而定。
5. 审批:上级机关或领导对呈批件进行审批。
审批人员要仔细阅读公文内容,确保公文的合法性和符合规定。
审批结果可以是批准、驳回或者要求修改。
6. 批示:审批通过后,上级机关或领导可以进行批示。
批示内容可以是进一步的指示、工作要求或者其他需要注明的事项。
批示应当明确、具体,并且与公文的内容相符。
7. 执行:按照上级机关或领导的批示,主办单位或工作人员进行相应的工作行动。
执行时需要严格按照批示的指示进行,确保公文的执行达到预期效果。
接下来,我们来了解一下行政公文的请示流程。
请示是指下级机关或下级工作人员需要向上级机关或上级领导征求意见或寻求决策支持的过程。
市政府办公厅领导批示件办理工作规程

宁波市人民政府办公厅领导批示件办理工作规程为了进一步做好领导批示件的办理工作,提高办理质量和效率,根据《宁波市人民政府督查工作规则》,特对省部级以上领导和市长、副市长、市长助理批示件办理工作作以下规定。
一、省部级以上领导批示件的办理(一)省部级以上领导批示件由市府办秘书处负责接收、登记,送相关市政府领导阅示,并复送市政府督查室。
(二)市政府领导明确办理意见后,由市府办相关处室负责,按市政府领导批示件办理程序转达有关领导和部门,并抄送市政府督查室。
同时做好督办工作。
(三)上报反馈材料由市府办相关处室负责整理,并送市政府原批办领导审定。
涉及多位领导批示的,为主的处室应牵头会同相关处室将反馈材料送市政府督查室进行综合后送审。
(四)上报材料经市政府领导审签后,由市政府督查室负责向上报送。
并复市府办秘书处备案。
(五)省部级以上领导批示件办理情况以市政府或市政府办公厅名义进行反馈。
(六)上报材料应主送原上级交办单位,并报上级原批示领导。
(七)省部级以上领导批示件一般应从收件之日起15天内办结,并向上级反馈。
(八)市政府督查室应定期对省部级以上领导批示件办理情况进行督查,确保每件批示的按期办结。
二、市长批示件的办理(一)市长作出批示后,由市政府办公厅综合一处即时交市政府督查室办理。
市政府督查室对市长批示件应及时登记编号,拟定办理方案,以《市政府领导批示办理单》形式下达相关单位办理,并负责督办和反馈。
(二)市长批给副市长、市长助理、秘书长、副秘书长办理的事项,市政府办公厅相关处室(秘书)应及时了解办理情况,并向市政府督查室进行反馈。
(三)市政府督查室应及时跟踪掌握市长批示件的办理情况,并将办理进展情况和办理结果以《领导批示督查专报》形式专报市长。
同时定期将市长批示办理情况汇总后呈报市长。
(四)市长批示件交办后,一般应在10个工作日内向市长作出反馈。
三、副市长、市长助理批示件的办理(一)副市长、市长助理作出批示后,市政府办公厅相关处室(秘书)应负责对批示逐一进行登记编号,拟定办理方案,以《市政府领导批示办理单》形式下达相关单位办理,并负责督办和反馈。
浅谈如何办理领导批示件

一、什么是领导批办件领导批示件,主要是指领导对非正式文件或问题签署的意见、作出的指示,一般分为两类:一类是对公务性文字材料的批示,主要包括对机关、单位报送的公务性非正式文件,如工作汇报、简报、信息等作出的批示;另一类是对群众信访件的批示。
前一类一般用于解决党务、政务工作中的具体问题,指导具体工作的开展,推动党委、政府决策的落实。
后一类则是领导了解基层情况、倾听基层呼声、体察民情的一个重要手段,也是化解基层矛盾、维护群众合法权益的重要信息途径。
以上两类在专项查办工作中属被动督查件。
还有一类属主动查办件:对领导同志尚未顾及到的一些情况,督查部门通过主要新闻媒体内参信息、新闻报道等渠道了解到了,认为应该办理的,主动提出查办意见,报经领导同志签批后转有关地区和部门办理,并进行督促、检查、落实。
这是一种主动督查服务)。
同时,领导交办事项,也正在成为督查工作的重要内容:比较普遍的有:承担人大代表建议、政协委员提案办理,地方主要领导同志的网民留言、信箱情况反映处理等。
对此类交办事项,督查部门都要亲自核查办理,并在办结后行文上报。
领导批示不仅是领导部署工作、下达指示的重要载体,也是领导意志的集中体现,同时与领导讲话一样,具有较强的政治思想性和业务指导性。
查办事项多为社会关注的热点问题,群众关心的焦点问题,久拖不决的难点问题。
政策性很强的棘手问题,具有普遍性、苗头性和错综复杂性等特点,所以我们一定要树立专项查办无小事的思想意识。
二、领导批示件办理的基本要求2012年6月,经中央批准,中央办公厅印发了《中共中央办公厅关于加强和改进督促检查工作的意见》(中办发〔2012〕17号),从党委全局的高度对督查工作的地位作用作了科学定位,对党委督查工作的主要职责、基本制度、主要机制、保障条件以及领导体制等作了进一步明确。
该文件在第二部分对领导批示件的办理是这样要求的:做好中央、省委和各级党委领导同志批示交办事项的督办落实。
要探索和完善领导同志批示交办件归口督查部门办理机制,健全领导批示件专项督办工作制度,进一步规范工作程序,按照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政策开展专项督查。
文秘办理领导批示件技巧

文秘办理领导批示件技巧文秘办理领导批示件技巧办理领导批示件是办公室工作人员的一项重要工作,也是抓好领导决策落实、推动工作开展的一种重要和经常性的手段。
下面给大家介绍文秘办理领导批示件技巧,欢迎阅读!文秘办理领导批示件技巧急缓之“怨”晚上11点半,机要值班员小李收到两份文件:一份是“限12时送达”,给政府主要负责同志的特急件;一份是顺便捎来,给政府办公厅的平件。
小李不敢怠慢,立即给政府主要负责同志的秘书打电话,处理特急件。
领导秘书授权小李打开信封看看是什么内容。
小李打开信封边看边念给秘书听,秘书刚听完标题便无奈地说:“这事我下午就知道了,并不急,明天再说,好不容易睡着,你这一个电话我恐怕又要失眠了。
”受了埋怨的小李心想,剩下这个平件还是不处理了,明天再说。
可快12点的时候电话响了,业务处室的同志来电话询问:“那个件到了没,快点送,我们这边等着呢。
”原来,特急件在临下班前,两边的秘书已经电话沟通过了;平件是因为积压时间过长,变成了急件。
可这些情况小李事先并不知道。
特急件不急,平件反而特急,真把小李搞糊涂了。
如何标注领导批示件的急缓一直是争议较多的话题。
有的单位规定凡是“一把手”的批示统一按急件办理,基层的同志意见很大,机关的同志也很为难,常为此争论不休。
一般来说,办理领导批示件应急事急办,特事特办,随到随办;还要及时沟通,交代清楚。
上游的同志要理解下游的同志,不拖件,不压件,实事求是地标注领导批示件的急缓;下游的同志也要理解上游的同志,多支持,多沟通,确保领导批示件传送的顺畅及时。
如果上游的同志只顾撇清自己的责任,不考虑下游的同志,凡事皆标急件,下游的同志就要加班加点,工作中有了怨气,工作效率也会随之下降;如果上游的同志时间观念不强,工作拖拉、耽搁,平件就会变成急件,急件就会变成特急件,下游同志的时间就会被挤压,造成工作被动。
同样的道理,如果下游的同志工作责任心不强,工作能力不够,工作效率不高,就会影响到领导批示件的落实,给上游同志的工作造成负面影响。
宁波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印发宁波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领导批示件办

宁波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印发宁波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领导
批示件办理程序规定的通知
【法规类别】机关工作综合规定
【发文字号】甬政办发[2002]269号
【发布部门】宁波市政府
【发布日期】2002.12.13
【实施日期】2002.12.13
【时效性】现行有效
【效力级别】地方规范性文件
宁波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印发宁波市人民政府
办公厅关于领导批示件办理程序规定的通知
(甬政办发[2002]269号)
各县(市)、区人民政府,市政府各部门、各直属单位:
经市人民政府同意,现将《宁波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领导批示件办理程序的规定》印发给你们,请认真遵照执行。
宁波市人民政府办公厅
二00二年十二月十三日
宁波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领导批示件办理程序的规定
为进一步做好领导批示件的办理工作,提高办理质量和效率,现对省部级以上领导和1 / 2
市长、副市长、市长助理批示件办理程序作以下规定。
一、省部级以上领导批示件的办理
(一)秘书处接到省部级以上领导
2 / 2。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办理领导批示件的程序及要求
认真办理领导批示件,是各级政府的重要职责,也是抓好领导决策落实、推动工作开展的一种重要和经常性的手段。
办理领导批示件,充分体现了文秘人员的助手、桥梁和对政务活动的记载作用。
一、办理领导批示件工作的重要性
领导批示件,顾名思义,即领导对有关文字材料或问题的批示。
对机关、单位正式文件的批示,办公室一般都有专门的文电处(室)来办理,本文主要讨论对非正式文件的批示办理。
对非正式文件的批示,又可分为两类:
一类是对公务性文字材料的批示,主要包括对机关、单位报送的公务性非正式文件,如工作汇报、简报、信息等作出的批示。
这一类批示一般用于解决政务工作中的具体问题,指导具体工作的开展,推动党委、政府决策的落实。
另一类是对群众信访件的批示。
批阅信访件是领导了解基层情况、倾听基层呼声、体察民情的一个重要手段,也是化解基层矛盾、维护群众合法权益的重要途径。
通过批阅信访件,可以对领导作出重大事项的决策,提供一定的参考,也可以促使政府尽快对社会上一些不稳定因素拿出措施,及时维护社会稳定。
领导同志的批示,大都涉及党的路线、方针、政策
和国家法律、法规在具体工作中的贯彻落实问题,同政府中心工作以及人民群众的生产生活有着紧密联系,具有较强的指导性和政策性。
领导批示件不仅是上级领导意志的反映和实施领导活动的重要载体,也是政府加强与群众联系的重要窗口和桥梁。
做好领导批示件的办理工作,有利于促进党的决策的贯彻落实,有利于推动各项政务工作的开展,有利于进一步密切党群、干群关系,有利于维护社会的稳定和促进社会的和谐发展。
二、办理领导批示件的方法、程序
(一)实行分类办理
领导对公务材料的批示与对信访件的批示,在办理时有不同的特点和要求。
对批示件进行分类登记和办理,可以避免交叉办理时出错,使办理工作更加有条不紊,也方便以后对批示件的督办和查找。
(二)规范办理程序
1.登记。
登记事项主要包括:编号、来文单位、文件名称、批示内容、批示时间、承办单位、签收人、签收日期、督办情况、督办日期、办理结果等。
2.交办。
批示件要及时复印并交办具体承办单位和承办人、同时原件存档备查。
3.催办、督办。
批示件交办后,要及时或定期催办督办,并做好记录;对紧急和重要的批示件,要随时检查办理进度,催促加快办理。
4.汇总办理结果。
为保证批示事项的落实,要按期对
领导批示件的办理情况进行汇总,一般按月统计,并报作出批示的领导审阅。
(三)实现微机处理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领导批示决策的事项越来越多,批示件办理工作也日益繁重。
将批示件办理的全过程,包括批示件的登记、交督办、批示结果反馈等,通过微机进行处理,既可以节省办理人员的时间和精力,也有利于减少手笔登记时的差错,更方便检索和查找。
三、办理领导批示件的几点要求
(一)及时
批示件是领导对一个阶段工作的指导性要求、意见等,时效性很强,如不及时进行办理,将会影响政务工作的正常开展。
批示件办理的每个阶段,都应做到及时、迅速。
如批示件的登记不及时,以后想查找就会很麻烦。
有的部门领导会直接带着文件到领导办公室请示问题,领导经常当时就在文件上作出批示,部门领导拿到批示后,认为问题解决了,就直接回去了,忘了到处理批示件的同志那里进行登记。
结果过一段时间,批示件在该部门没有得到妥善保管,部门再到政府办公室来查,就难查到了。
办理批示的同志,只要发现已流转的批示件没有登记的,就要随时收回进行登记和保存。
(二)高效
在具体工作中,既要保证重要紧急批示件的即刻交办,又要在尽可能短的时间内将一般的批示件交办到位;
既要把握文字材料本身的重要紧急程度,还要按照领导批示中对办理速度的要求,统筹安排时间,对不同批示件分时段进行办理。
领导批示限时办理的事项,对当前重点工作的安排,对部门重要请求事项的批复,等等,这些都属急办的范围,要首先进行交办。
(三)细致
对细致的要求,体现在批示办理的每一个环节。
一个环节粗心,就有可能造成大的失误。
如对批示件的交办,一般批示件,都应复印一份给上报材料的单位,让其了解批示情况,但有时批示涉及的问题还在研究中,还没有定论,或批示内容本身具有机密性,不宜让上报材料的单位知道,如果在交办时不细心审核,将批示内容复印或告知上报材料的单位,就可能给领导的工作带来被动或造成不良影响。
办理批示的同志,每一件批示件都要过细办理,特别是在批示交办过程中,对承办单位的确定,对批示件复印页码的审核,对批示件是否被正确领取的检查等,都要细心、细致。
(四)保密
领导批示中,有很多是针对重要问题、矛盾问题的批示,有的涉及到一部分群体的利益,有的甚至影响到千家万户。
而这些被批示的文字材料,又都是非正式文件,大多数未标明密级,因此就需要办理批示的同志自己去判别。
有时看似简单的问题,其实隐藏很多矛盾的方面,如果不谨慎的话,很可能造成较大的错误事故,
对全局工作造成严重的后果。
在工作中,要时刻保持高度的政治敏锐性,对每一份批示都要坚持保密的原则,严格遵守保密工作的有关规定,不仅要慎言、慎行,还要无私、无欲,对与批示应交办范围以外的任何人,都不能透露。
在办理有机密内容的批示件时,应在交办给承办单位的批示复印件上,加盖机密件签收印章,以落实保密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