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物理动能与动能定理解析版汇编

高考物理动能与动能定理解析版汇编
高考物理动能与动能定理解析版汇编

高考物理动能与动能定理解析版汇编

一、高中物理精讲专题测试动能与动能定理

1.某校兴趣小组制作了一个游戏装置,其简化模型如图所示,在 A 点用一弹射装置可 将静止的小滑块以 v 0水平速度弹射出去,沿水平直线轨道运动到 B 点后,进入半径 R =0.3m 的光滑竖直圆形轨道,运行一周后自 B 点向 C 点运动,C 点右侧有一陷阱,C 、D 两点的竖 直高度差 h =0.2m ,水平距离 s =0.6m ,水平轨道 AB 长为 L 1=1m ,BC 长为 L 2 =2.6m ,小滑块与 水平轨道间的动摩擦因数 μ=0.5,重力加速度 g =10m/s 2.

(1)若小滑块恰能通过圆形轨道的最高点,求小滑块在 A 点弹射出的速度大小; (2)若游戏规则为小滑块沿着圆形轨道运行一周离开圆形轨道后只要不掉进陷阱即为胜出,求小滑块在 A 点弹射出的速度大小的范围. 【答案】(1)(2)5m/s≤v A ≤6m/s 和v A ≥

【解析】 【分析】 【详解】

(1)小滑块恰能通过圆轨道最高点的速度为v ,由牛顿第二定律及机械能守恒定律

由B 到最高点2211

222

B mv mgR mv =+ 由A 到B :

解得A 点的速度为

(2)若小滑块刚好停在C 处,则:

解得A 点的速度为

若小滑块停在BC 段,应满足3/4/A m s v m s ≤≤ 若小滑块能通过C 点并恰好越过壕沟,则有2

12

h gt =

c s v t =

解得

所以初速度的范围为3/4/A m s v m s ≤≤和5/A v m s ≥

2.某游乐场拟推出一个新型滑草娱乐项目,简化模型如图所示。游客乘坐的滑草车(两者的总质量为60kg ),从倾角为53θ=?的光滑直轨道AC 上的B 点由静止开始下滑,到达

C 点后进入半径为5m R =,圆心角为53θ=?的圆弧形光滑轨道C

D ,过D 点后滑入倾

角为α(α可以在075α?剟

范围内调节)、动摩擦因数为

3

μ=的足够长的草地轨道DE 。已知D 点处有一小段光滑圆弧与其相连,不计滑草车在D 处的能量损失,B 点到

C 点的距离为0=10m L ,10m/s g =。求:

(1)滑草车经过轨道D 点时对轨道D 点的压力大小;

(2)滑草车第一次沿草地轨道DE 向上滑行的时间与α的关系式;

(3)α取不同值时,写出滑草车在斜面上克服摩擦所做的功与tan α的关系式。

【答案】(1)3000N ;(2)

3sin cos 2

t αα=

??+ ?

??

;(3)见解析 【解析】 【分析】 【详解】

(1)根据几何关系可知CD 间的高度差

()CD 1cos532m H R =-?=

从B 到D 点,由动能定理得

()20CD D 1

sin 5302

mg L H mv ?+=-

解得

D 102m/s v =

对D 点,设滑草车受到的支持力D F ,由牛顿第二定律

2

D D v F mg m R

-= 解得

D 3000N F =

由牛顿第三定律得,滑草车对轨道的压力为3000N 。 (2)滑草车在草地轨道DE 向上运动时,受到的合外力为

sin cos F mg mg αμα=+合

由牛顿第二定律得,向上运动的加速度大小为

sin cos F a g g m

αμα=

=+合

因此滑草车第一次在草地轨道DE 向上运动的时间为

D

sin cos v t g g αμα

=

+

代入数据解得

t =

??

(3)选取小车运动方向为正方向。

①当0α=时,滑草车沿轨道DE 水平向右运动,对全程使用动能定理可得

[]01sin (1cos )+=00f mg L R W θθ+--

代入数据解得

16000J f W =-

故当0α=时,滑草车在斜面上克服摩擦力做的功为

6000J W =克1

②当030α<≤?时,则

sin cos g g αμα≤

滑草车在草地轨道DE 向上运动后最终会静止在DE 轨道上,向上运动的距离为

2D

22(sin cos )

v x g g αμα=+

摩擦力做功为

22cos f W mg x μα=-?

联立解得

2f W =

故当030α<≤?时,滑草车在斜面上克服摩擦力做的功为

2W =

③当3075α?<≤?时

sin cos g g αμα>

滑草车在草地轨道DE 向上运动后仍会下滑,若干次来回运动后最终停在D 处。对全程使用动能定理可得

[]03sin (1cos )+=00f mg L R W θθ+--

代入数据解得

36000J f W =-

故当3075α?<≤?时,滑草车在斜面上克服摩擦力做的功为

6000J W =克3

所以,当0α=或3075α?<≤?时,滑草车在斜面上克服摩擦力做的功为6000J ;当

030α<≤?时,滑草车在斜面上克服摩擦力做的功为

(J)3tan 1

α+。

3.儿童乐园里的弹珠游戏不仅具有娱乐性还可以锻炼儿童的眼手合一能力。某弹珠游戏可简化成如图所示的竖直平面内OABCD 透明玻璃管道,管道的半径较小。为研究方便建立平面直角坐标系,O 点为抛物口,下方接一满足方程y 59

=

x 2

的光滑抛物线形状管道OA ;AB 、BC 是半径相同的光滑圆弧管道,CD 是动摩擦因数μ=0.8的粗糙直管道;各部分管道在连接处均相切。A 、B 、C 、D 的横坐标分别为x A =1.20m 、x B =2.00m 、x C =2.65m 、x D =3.40m 。已知,弹珠质量m =100g ,直径略小于管道内径。E 为BC 管道的最高点,在D 处有一反弹膜能无能量损失的反弹弹珠,sin37°=0.6,sin53°=0.8,g =10m/s 2,求:

(1)若要使弹珠不与管道OA 触碰,在O 点抛射速度ν0应该多大;

(2)若要使弹珠第一次到达E 点时对轨道压力等于弹珠重力的3倍,在O 点抛射速度v 0应该多大;

(3)游戏设置3次通过E 点获得最高分,若要获得最高分在O 点抛射速度ν0的范围。 【答案】(1)3m/s (2)2m/s (3)3m/s <ν0<6m/s 【解析】 【详解】 (1)由y 59

=

x 2

得:A 点坐标(1.20m ,0.80m ) 由平抛运动规律得:x A =v 0t ,y A 212

gt =

代入数据,求得 t =0.4s ,v 0=3m/s ; (2)由速度关系,可得 θ=53°

求得AB 、BC 圆弧的半径 R =0.5m OE 过程由动能定理得: mgy A ﹣mgR (1﹣cos53°)2201122

E mv mv =- 解得 v 0=22m/s ;

(3)sinα 2.65 2.000.40

0.5

--=

=0.5,α=30°

CD 与水平面的夹角也为α=30°

设3次通过E 点的速度最小值为v 1.由动能定理得 mgy A ﹣mgR (1﹣cos53°)﹣2μmgx CD cos30°=02112

mv - 解得 v 1=23m/s

设3次通过E 点的速度最大值为v 2.由动能定理得 mgy A ﹣mgR (1﹣cos53°)﹣4μmgx CD cos30°=02212

mv - 解得 v 2=6m/s

考虑2次经过E 点后不从O 点离开,有

﹣2μmgx CD cos30°=02

312

mv -

解得 v 3=26m/s 故 23m/s <ν0<26m/s

4.如图所示,粗糙水平地面与半径为R =0.4m 的粗糙半圆轨道BCD 相连接,且在同一竖直平面内,O 是BCD 的圆心,BOD 在同一竖直线上.质量为m =1kg 的小物块在水平恒力F =15N 的作用下,从A 点由静止开始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当小物块运动到B 点时撤去F ,小物块沿半圆轨道运动恰好能通过D 点,已知A 、B 间的距离为3m ,小物块与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0.5,重力加速度g 取10m/s 2.求: (1)小物块运动到B 点时对圆轨道B 点的压力大小. (2)小物块离开D 点后落到地面上的点与D 点之间的距离

【答案】(1)160N (2)2 【解析】 【详解】

(1)小物块在水平面上从A 运动到B 过程中,根据动能定理,有:

(F -μmg )x AB =

1

2

mv B 2-0 在B 点,以物块为研究对象,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得:

2B

v N mg m R

-=

联立解得小物块运动到B 点时轨道对物块的支持力为:N =160N

由牛顿第三定律可得,小物块运动到B 点时对圆轨道B 点的压力大小为:N ′=N =160N (2)因为小物块恰能通过D 点,所以在D 点小物块所受的重力等于向心力,即:

2D

v mg m R

=

可得:v D =2m/s

设小物块落地点距B 点之间的距离为x ,下落时间为t ,根据平抛运动的规律有: x =v D t ,

2R =

12

gt 2

解得:x =0.8m

则小物块离开D 点后落到地面上的点与D 点之间的距离20.82m l x =

=

5.如图所示,在竖直平面内的光滑固定轨道由四分之一圆弧AB 和二分之一圆弧BC 组成,两者在最低点B 平滑连接.过BC 圆弧的圆心O 有厚度不计的水平挡板和竖直挡板各一块,挡板与圆弧轨道之间有宽度很小的缝隙.AB 弧的半径为2R ,BC 弧的半径为R .一直

径略小于缝宽的小球在A 点正上方与A 相距

23

R

处由静止开始自由下落,经A 点沿圆弧轨道运动.不考虑小球撞到挡板以后的反弹. (1)通过计算判断小球能否沿轨道运动到C 点.

(2)若小球能到达C 点,求小球在B 、C 两点的动能之比;若小球不能到达C 点,请求出小球至少从距A 点多高处由静止开始自由下落才能够到达C 点.

(3)使小球从A 点正上方不同高度处自由落下进入轨道,小球在水平挡板上的落点到O 点的距离x 会随小球开始下落时离A 点的高度h 而变化,请在图中画出x 2-h 图象.(写出计算过程)

【答案】(1)13

mg (2) 4∶1 (3)

过程见解析

【解析】 【详解】

(1)若小球能沿轨道运动到C 点,小球在C 点所受轨道的正压力N 应满足N ≥0 设小球的质量为m ,在C 点的速度大小为v C ,由牛顿运动定律和向心加速度公式有

N +mg =2

C mv R

小球由开始下落至运动到C 点过程中,机械能守恒,有

2

2132

C mgR mv = 由两式可知

N =

1

3

mg 小球可以沿轨道运动到C 点.

(2)小球在C 点的动能为E k C ,由机械能守恒得

E k C =

23mgR

设小球在B 点的动能为E k B ,同理有

E k B =

83

mgR

E k B ∶E k C =4∶1.

(3)小球自由落下,经ABC 圆弧轨道到达C 点后做平抛运动。由动能定理得:

21

2

C mgh mv =

由平抛运动的规律得:

212

R gt =

x =v C t

解得:

x Rh =因为3x R <,且C v gR ≥

所以

324

R R h ≤< x 2-h 图象如图所示:

6.如图所示,质量m =2kg 的小物块从倾角θ=37°的光滑斜面上的A 点由静止开始下滑,经过B 点后进入粗糙水平面,已知AB 长度为3m ,斜面末端B 处与粗糙水平面平滑连接.试求:

(1)小物块滑到B 点时的速度大小.

(2)若小物块从A 点开始运动到C 点停下,一共经历时间t =2.5s ,求BC 的距离. (3)上问中,小物块与水平面的动摩擦因数μ多大?

(4)若在小物块上始终施加一个水平向左的恒力F ,小物块从A 点由静止出发,沿ABC 路径运动到C 点左侧3.1m 处的D 点停下.求F 的大小.(sin37°=0.6,cos37°=0.8 ) 【答案】(1)6m/s (2)1.5s (3)0.4μ=(4) 2.48N F = 【解析】 【详解】

(1)根据机械能守恒得:

2

1sin 372

AB B mgs mv ?=

解得:

2sin3721030.6m/s 6m/s B AB v gs =?=???=;

(2)物块在斜面上的加速度为:

21sin 6m/s a g θ==

在斜面上有:

2112

AB s a t =

代入数据解得:

11s t =

物块在BC 段的运动时间为:

21 1.5s t t t =-=

BC 段的位移为:

21

(0) 4.5m 2

BC B s v t =+=

(3)在水平面上,有:

220B v a t =﹣

解得:

222

4m/s B

v a t -=

=-. 根据牛顿第二定律有:

2mg ma μ=﹣

代入数据解得:

0.4μ=.

(4)从A 到D 的过程,根据动能定理得:

()sin cos 0AB BD AB BD mgs F s s mgs θθμ++-=

代入数据解得:

2.48N F = 【点睛】

连接牛顿第二定律与运动学公式的纽带就是加速度,所以在做这一类问题时,特别又是多过程问题时,先弄清楚每个过程中的运动性质,根据牛顿第二定律求加速度然后根据加速度用运动学公式解题或者根据运动学公式求解加速度然后根据加速度利用牛顿第二定律求

解力.

7.如图所示,倾角为30°的光滑斜面的下端有一水平传送带,传送带正以6 m/s 的速度运动,运动方向如图所示.一个质量为2 kg 的物体(物体可以视为质点),从h=3.2 m 高处由静止沿斜面下滑,物体经过A 点时,不管是从斜面到传送带还是从传送带到斜面,都不计其动能损失.物体与传送带间的动摩擦因数为0.5,物体向左最多能滑到传送带左右两端AB 的中点处,重力加速度g=10 m/s 2,求:

(1)物体由静止沿斜面下滑到斜面末端需要多长时间; (2)传送带左右两端AB 间的距离l 至少为多少;

(3)上述过程中物体与传送带组成的系统产生的摩擦热为多少;

(4)物体随传送带向右运动,最后沿斜面上滑的最大高度h′为多少?

【答案】(1)1.6s (2)12.8m (3)160J (4)h′=1.8m

【解析】

(1)mgsinθ=ma, h/sinθ=,可得t="1.6" s.

(2)由能的转化和守恒得:

mgh=μmgl/2,l="12.8" m.

(3)在此过程中,物体与传送带间的相对位移:x相=l/2+v带·t,又l/2=,

而摩擦热Q=μmg·x相,

以上三式可联立得Q="160" J.

(4)物体随传送带向右匀加速,当速度为v带="6" m/s时向右的位移为x,

则μmgx=,x="3.6" m

即物体在到达A点前速度与传送带相等,最后以v带="6" m/s的速度冲上斜面,

由=mgh′,得h′="1.8" m.

滑块沿斜面下滑时由重力沿斜面向下的分力提供加速度,先求出加速度大小,再由运动学公式求得运动时间,由B点到最高点,由动能定理,克服重力做功等于摩擦力做功,由此可求得AB间距离,产生的内能由相互作用力乘以相对位移求得

8.如图所示,两个半圆形的光滑细管道(管道内径远小于半圆形半径)在竖直平面内交叠,组成“S”字形通道.大半圆BC的半径R=0.9m,小半圆CD的半径r=0.7m.在“S”字形通道底部B连结一水平粗糙的细直管AB.一质量m=0.18kg的小球(可视为质点)从A点以

V0=12m/s的速度向右进入直管道,经t1=0.5s 到达B点,在刚到达半圆轨道B点时,对B 点的压力为N B=21.8N.(取重力加速度g=10m/s2)求:

(1)小球在B点的速度V B及小球与AB轨道的动摩擦因数μ ?

(2)小球到达“S”字形通道的顶点D后,又经水平粗糙的细直管DE,从E点水平抛出,其水平射程S=3.2m.小球在E点的速度V E为多少?

(3)求小球在到达C点后的瞬间,小球受到轨道的弹力大小为多少?方向如何?

【答案】(1)V B=10m/s ,μ=0.4(2)V E=S/ t=4m/s(3) N C=18.25N 方向向上

【解析】

【详解】

(1)根据牛顿第二定律有N B -mg=mV B 2/R V B =10m/s a=(V 0-V B )/t=4m/s 2

μmg=m a a =mg μ=0.4

(2)H=2R+2r=3.2m t=

2H

g

V E =S/ t=4m/s (3)N C - mg=mV C 2/r

12m V B 2=2mg R+1

2m V C 2 N C =18.25N 方向向上

9.质量为M 的小车固定在地面上,质量为m 的小物体(可视为质点)以v 0的水平速度从小车一端滑上小车,小物体从小车另一端滑离小车时速度减为0

2

v ,已知物块与小车之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求:

(1)此过程中小物块和小车之间因摩擦产生的热Q 以及小车的长度L .

(2)若把同一小车放在光滑的水平地面上,让这个物体仍以水平速度v 0从小车一端滑上小车.

a. 欲使小物体能滑离小车,小车的质量M 和小物体质量m 应满足什么关系?

b. 当M =4m 时,小物块和小车的最终速度分别是多少?

【答案】(1)2

038Q mv =,2038v L g μ=

(2)a. M >3m ;b. 025v ,0320

v 【解析】 【详解】

(1) 小车固定在地面时,物体与小车间的滑动摩擦力为

f m

g μ=,

物块滑离的过程由动能定理

22

0011()222

v fL m mv -=

- ① 解得:2

038v L g

μ=

物块相对小车滑行的位移为L ,摩擦力做负功使得系统生热,Q fL =

可得:203

8

Q mv =

(2)a.把小车放在光滑水平地面上时,小物体与小车间的滑动摩擦力仍为f . 设小物体相对小车滑行距离为L '时,跟小车相对静止(未能滑离小车)共同速度为v , 由动量守恒定律:

mv 0=(M +m )v ②

设这过程小车向前滑行距离为s . 对小车运用动能定理有:

21

2

fs Mv =

③ 对小物体运用动能定理有:

22

011()22

f L s mv mv '-+=- ④

联立②③④可得

220011

()()22mv fL mv M m M m

'=-++ ⑤

物块相对滑离需满足L L '>且203

8

fL mv = 联立可得:3M m >,

即小物体能滑离小车的质量条件为3M m >

b.当M =4m 时满足3M m >,则物块最终从小车右端滑离,设物块和车的速度分别为1v 、

2v .

由动量守恒:

012mv mv Mv =+

由能量守恒定律:

222012111()222

fL mv mv Mv =

-+ 联立各式解得:1025v v =

,203

20

v v =

10.如图,质量分别为1kg 和3kg 的玩具小车A 、B 静置在水平地面上,两车相距s =8m 。小车A 在水平恒力F =8N 作用下向着小车B 运动,恒力F 作用一段时间t 后撤去,小车A 继续运动与小车B 发生碰撞,碰撞后两车粘在一起滑行d =0.25m 停下。已知两车碰撞时间极短,两车运动过程所受的阻力均为自身重力的0.2倍,重力加速度g =10m/s 2。求: (1)两个小车碰撞后的速度大小; (2)小车A 所受恒力F 的作用时间t 。

【答案】(1)1m/s ;(2)1s 【解析】 【详解】

(1)设撤去力F 瞬间小车A 的速度为v 1,小车A 、B 碰撞前A 车的瞬时速度为v 2,小车A 、B 碰撞后瞬间的速度为v 3。

两小车碰撞后的滑行过程中,由动能定理可得: -0.2(m 1+m 2)gd = 0-

1

2

(m 1+m 2)v 32 解得两个小车碰撞后的速度大小:v 3=1m/s (2)两车碰撞过程中,由动量守恒定律可得: m 1v 2=(m 1+m 2)v 3 解得:v 2=4m/s

恒力作用过程,由动量定理可得: Ft -0.2m 1gt =m 1v 1-0 由运动学公式可得: x 1=

1

2

v t 撤去F 至二车相碰过程,由动能定理得:

-0.2m 1gx 2=

12m 1v 22-1

2

m 1v 12 由几何关系可得:x 1+x 2=s

联立可得小车A 所受恒力F 的作用时间:t =ls 方法2:两车碰撞过程中,由动量守恒定律可得: m 1v 2=(m 1+m 2)v 3 解得:v 2=4m/s

从F 作用在小车A 上到A 、B 两车碰前,由动能定理得:

Fx -0.2m 1gs =

1

2

m 1v 22-0 解得:x =3m

在F 作用的吋间内,由牛顿第二定律得: F -0.2m 1g =m 1a 解得:a =6m/s 2 由x =

12

at 2 联立解得小车A 所受恒力F 的作用时间:t =ls

11.一束初速度不计的电子流在经U =5000V 的加速电压加速后在距两极板等距处垂直进入平行板间的匀强电场,如图所示,若板间距离d =1.0cm ,板长l =5.0cm ,电子电量e =

191.610-?C ,那么

(1)电子经过加速电场加速后的动能为多少?

(2)要使电子能从平行板间飞出,两个极板上最多能加多大的电压?

【答案】(1) 16

810k E -=?J (2)要使电子能飞出,所加电压最大为400V

【解析】 【详解】

(1)加速过程,由动能定理得:2

012

ls E eU mv ==① 解得:5000k E =eV 16810-=?J

(2)在加速电压一定时,偏转电压U 越大,电子在极板间的偏转距离就越大当偏转电压大

到使电子刚好擦着极板的边缘飞出,此时的偏转电压,即为题目要求的最大电压. 进入偏转电场,电子在平行于板面的方向上做匀速运动0l v t =②

在垂直于板面的方向上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加速度:F eU a m dm

'

==

③ 偏转距离2

12

y at =④ 能飞出的条件为1

2

y d ≤⑤

解①~⑤式得:()

()

2

22

22

2

225000 1.0102 4.0105.010Ud

U l --???'==??…

V

即要使电子能飞出,所加电压最大为400V

12.可视为质点的小滑块从半径为0.8m 的四分之一光滑圆弧轨道顶端滑下。在轨道最低点滑上水平传送带的最右端(设轨道衔接处无机械能损失)。设传送带长度L=8m ,并以恒定的v=3m/s 速度顺时针转动,小滑块恰好能运动到水平传送带的最左端而没有掉下传送带。已知重力加速度大小为g=10m/s 2。求:

(1)物块与传送带间的动摩擦因数;

(2)物块从圆弧轨道最低点滑入传送带到第一次返回圆弧轨道最低点所用的时间(本小题计算结果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答案】(1)0.1;(2)8.17s 【解析】 【详解】

(1)物块从圆形光滑轨道下滑的过程,根据机械能守恒有

2112

mgR mv =

解得14m/s v =

物块沿传送带滑到最左端速度恰好为零,由动能定理有21102

mg L mv μ-?=- 代入数据解得:0.1μ=

(2)物块在传送带先做匀减速运动2

1/a g m s μ==

则物块减速到零的时间为1

14v t s a

=

= 反向加速时加速度不变,故加速时间为23v

t s a

== 这段时间的位移为2

121 4.52

x at m =

= 之后物块随传送带匀速运动,则1

3 1.17L x t s v

-=

= 物块在传送带上第一次往返所用的时间为1238.17t t t t s =++=

高中物理基础训练16 功和能 动能定理

基础训练16 功和能动能定理 (时间60分钟,赋分100分) 训练指要 本套试题训练和考查的重点是:理解功和能的概念,掌握动能定理,会熟练地运用动能定理解答有关问题.第14题、第15题为创新题.这类题综合比较强,能训练提高学生的综合分析能力. 一、选择题(每小题5分,共40分) 1.(2001年上海高考试题)跳伞运动员在刚跳离飞机、其降落伞尚未打开的一段时间内,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空气阻力做正功 B.重力势能增加 C.动能增加 D.空气阻力做负功 2.一节车厢以速度v =2 m/s 从传送带前通过,传送带以Δm /Δt =2 t /s 的速度将矿砂竖直散落到车厢内,为了保持车厢匀速运动,设车厢所受阻力不变,对车厢的牵引力应增加 A.1×103N B.2×103N C.4×103N D.条件不足,无法判断 3.在平直公路上,汽车由静止开始做匀加速运动,当速度达到v m 后立即关闭发动机直到停止,v -t 图象如图1—16—1所示.设汽车的牵引力为F ,摩擦力为F f ,全过程中牵引力做功W 1,克服摩擦力做功W 2,则 图1—16—1 A.F ∶F f =1∶3 B.F ∶F f =4∶1 C.W 1∶W 2=1∶1 D.W 1∶W 2=1∶3 4.质量为m=2 kg 的物体,在水平面上以v 1=6 m/s 的速度匀速向西运动,若有一个F =8N 、方向向北的恒力作用于物体,在t =2 s 内物体的动能增加了 A.28 J B.64 J C.32 J D.36 J 5.质量为m 的小球被系在轻绳一端,在竖直平面内做半径为R 的圆周运动,运动过程中小球受到空气阻力的作用.设某一时刻小球通过轨道的最低点,此时绳子的张力为7mg,此后小球继续做圆周运动,经过半个圆周恰能通过最高点,则在此过程中小球克服空气阻力所做的功为 A. 41 mgR B. 3 1 mgR C.2 1 mgR D.mgR

高考物理总复习--物理动能与动能定理及解析

高考物理总复习--物理动能与动能定理及解析 一、高中物理精讲专题测试动能与动能定理 1.滑板运动是极限运动的鼻祖,许多极限运动项目均由滑板项目延伸而来.如图所示是滑板运动的轨道,BC 和DE 是两段光滑圆弧形轨道,BC 段的圆心为O 点、圆心角 θ=60°,半径OC 与水平轨道CD 垂直,滑板与水平轨道CD 间的动摩擦因数μ=0.2.某运动员从轨道上的A 点以v 0=3m/s 的速度水平滑出,在B 点刚好沿轨道的切线方向滑入圆弧轨道BC ,经CD 轨道后冲上DE 轨道,到达E 点时速度减为零,然后返回.已知运动员和滑板的总质量为m =60kg ,B 、E 两点与水平轨道CD 的竖直高度分别为h =2m 和H =2.5m.求: (1)运动员从A 点运动到B 点过程中,到达B 点时的速度大小v B ; (2)水平轨道CD 段的长度L ; (3)通过计算说明,第一次返回时,运动员能否回到B 点?如能,请求出回到B 点时速度的大小;如不能,请求出最后停止的位置距C 点的距离. 【答案】(1)v B =6m/s (2) L =6.5m (3)停在C 点右侧6m 处 【解析】 【分析】 【详解】 (1)在B 点时有v B = cos60? v ,得v B =6m/s (2)从B 点到E 点有2 102 B mgh mgL mgH mv μ--=- ,得L =6.5m (3)设运动员能到达左侧的最大高度为h ′,从B 到第一次返回左侧最高处有 2 1'202 B mgh mgh mg L mv μ--?=-,得h ′=1.2m

2011-2017动能定理高考真题-

动能定理高考真题(教师版) 1.【2017·江苏卷】一小物块沿斜面向上滑动,然后滑回到原处.物块初动能为k0 E,与斜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不变,则该过程中,物块的动能k E与位移的关系图线是 2.【2017·新课标Ⅱ卷】如图,半圆形光滑轨道固定在水平地面上,半圆的直径与地面垂直。一小物块以速度从轨道下端滑入轨道,并从轨道上端水平飞出,小物块落地点到轨道下端的距离与轨道半径有关,此距离最大时。对应的轨道半径为(重力加速度大小为g) A. 2 16 v g B. 2 8 v g C. 2 4 v g D. 2 2 v g 3.(2016全国新课标II卷,16)小球P和Q用不可伸长的轻绳悬挂在天花板上,P球的质量大于Q 球的质量,悬挂P球的绳比悬挂Q球的绳短.将两球拉起,使两绳均被水平拉直,如图所示,将两球 由静止释放,在各自轨迹的最低点. A.P球的速度一定大于Q球的速度 B.P球的动能一定小于Q球的动能 C.P球所受绳的拉力一定大于Q球所受绳的拉力 D.P球的向心加速度一定小于Q球的向心加速度 4.(多选)(2016浙江卷,18)如图所示为一滑草场。某条滑道由上下两段高均为h,与水平面倾角分别为45°和37°的滑道组成,滑草车与草地之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质量为m的载人滑草车从坡顶由静止开始自由下滑,经过上、下两段滑道后,最后恰好静止于滑道的底端(不计滑草车在两段滑道交接处的能量损失,sin37=0.6cos37=0.8 ,)。则()。 A.动摩擦因数 6 7 μ=B.载人滑草车最大速度为 2 7 gh C.载人滑草车克服摩擦力做功为mgh D.载人滑草车在下段滑道上的加速度大小为3 5 g 5.(2015新课标I-17). 如图,一半径为R、粗糙程度处处相同的半圆形轨道如图放置,三点POQ水平。一质量为m 的质点自P点上方高度R处由静止开始下落,恰好从P点进入轨道,质点滑到轨道最低点N时,对轨道的压力为4mg,g 为重力加速度的大小,用W表示质点从P运动到N点的过程中克服摩擦力所做的功,则

功和能、动能、动能定理及机械能守恒练习题及答案

一、不定项选择题(每小题至少有一个选项) 1.下列关于运动物体所受合外力做功和动能变化的关系,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如果物体所受合外力为零,则合外力对物体所的功一定为零; B.如果合外力对物体所做的功为零,则合外力一定为零; C.物体在合外力作用下做变速运动,动能一定发生变化; D.物体的动能不变,所受合力一定为零。 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某过程中外力的总功等于各力做功的代数之和; B.外力对物体做的总功等于物体动能的变化; C.在物体动能不变的过程中,动能定理不适用; D.动能定理只适用于物体受恒力作用而做加速运动的过程。 3.在光滑的地板上,用水平拉力分别使两个物体由静止获得相同的动能,那么可以肯定() A.水平拉力相等 B.两物块质量相等 C.两物块速度变化相等D.水平拉力对两物块做功相等 4.质点在恒力作用下从静止开始做直线运动,则此质点任一时刻的动能() A.与它通过的位移s成正比 B.与它通过的位移s的平方成正比 C.与它运动的时间t成正比 D.与它运动的时间的平方成正比 5.一子弹以水平速度v射入一树干中,射入深度为s,设子弹在树中运动所受的摩擦阻力是恒定的,那么子弹以v/2的速度射入此树干中,射入深度为() /s D.s/4 A.s B.s/2 C.2 6.两个物体A、B的质量之比m A∶m B=2∶1,二者动能相同,它们和水平桌面的动摩擦因数相同,则二者在桌面上滑行到停止所经过的距离之比为() A.s A∶s B=2∶1 B.s A∶s B=1∶2 C.s A∶s B=4∶1 D.s A∶s B=1∶4 7.质量为m的金属块,当初速度为v0时,在水平桌面上滑行的最大距离为L,如果将金属块的质量增加到2m,初速度增大到2v0,在同一水平面上该金属块最多能滑行的距离为() A.L B.2L C.4L D.0.5L 8.一个人站在阳台上,从阳台边缘以相同的速率v0,分别把三个质量相同的球竖直上抛、竖直下抛、水平抛出,不计空气阻力,则比较三球落地时的动能() A.上抛球最大 B.下抛球最大 C.平抛球最大D.三球一样大9.在离地面高为h处竖直上抛一质量为m的物块,抛出时的速度为v0,当它落到地面时速度为v,用g表示重力加速度,则此过程中物块克服空气阻力所做的功等

高中物理 动能 动能定理资料

动能动能定理 动能定理是高中教学重点内容,也是高考每年必考内容,由此在高中物理教学中应提起高度重视。 一、教学目标 1.理解动能的概念: (1)知道什么是动能。 制中动能的单位是焦耳(J);动能是标量,是状态量。 (3)正确理解和运用动能公式分析、解答有关问题。 2.掌握动能定理: (1)掌握外力对物体所做的总功的计算,理解“代数和”的含义。 (2)理解和运用动能定理。 二、重点、难点分析 1.本节重点是对动能公式和动能定理的理解与应用。 2.动能定理中总功的分析与计算在初学时比较困难,应通过例题逐步提高学生解决该问题的能力。 3.通过动能定理进一步加深功与能的关系的理解,让学生对功、能关系有更全面、深刻的认识,这是本节的较高要求,也是难点。 三、主要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课 初中我们曾对动能这一概念有简单、定性的了解,在学习了功的概念及功和能的关系之后,我们再进一步对动能进行研究,定量、深入地理解这一概念及其与功的关系。 (二)教学过程设计 1.什么是动能?它与哪些因素有关?这主要是初中知识回顾,可请学生举例回答,然后总结作如下板书: 物体由于运动而具有的能叫动能,它与物体的质量和速度有关。 下面通过举例表明:运动物体可对外做功,质量和速度越大,动能越大,物体对外做功的能力也越强。所以说动能是表征运动物体做功的一种能力。 2.动能公式 动能与质量和速度的定量关系如何呢?我们知道,功与能密切相关。因此我们可以通过做功来研究能量。外力对物体做功使物体运动而具有动能。下面我们就通过这个途径研究一个运动物体的动能是多少。 列出问题,引导学生回答: 光滑水平面上一物体原来静止,质量为m,此时动能是多少?(因为物体没有运动,所以没有动能)。在恒定外力F作用下,物体发生一段位移s,得到速度v (如图1),这个过程中外力做功多少?物体获得了多少动能?

最新高考物理动能与动能定理练习题及答案

最新高考物理动能与动能定理练习题及答案 一、高中物理精讲专题测试动能与动能定理 1.如图所示,质量m =3kg 的小物块以初速度秽v 0=4m/s 水平向右抛出,恰好从A 点沿着圆弧的切线方向进入圆弧轨道。圆弧轨道的半径为R = 3.75m ,B 点是圆弧轨道的最低点,圆弧轨道与水平轨道BD 平滑连接,A 与圆心D 的连线与竖直方向成37?角,MN 是一段粗糙的水平轨道,小物块与MN 间的动摩擦因数μ=0.1,轨道其他部分光滑。最右侧是一个半径为r =0.4m 的半圆弧轨道,C 点是圆弧轨道的最高点,半圆弧轨道与水平轨道BD 在D 点平滑连接。已知重力加速度g =10m/s 2,sin37°=0.6,cos37°=0.8。 (1)求小物块经过B 点时对轨道的压力大小; (2)若MN 的长度为L 0=6m ,求小物块通过C 点时对轨道的压力大小; (3)若小物块恰好能通过C 点,求MN 的长度L 。 【答案】(1)62N (2)60N (3)10m 【解析】 【详解】 (1)物块做平抛运动到A 点时,根据平抛运动的规律有:0cos37A v v ==? 解得:04 m /5m /cos370.8 A v v s s = ==? 小物块经过A 点运动到B 点,根据机械能守恒定律有: ()2211cos3722 A B mv mg R R mv +-?= 小物块经过B 点时,有:2 B NB v F mg m R -= 解得:()232cos3762N B NB v F mg m R =-?+= 根据牛顿第三定律,小物块对轨道的压力大小是62N (2)小物块由B 点运动到C 点,根据动能定理有: 22011222 C B mgL mg r mv mv μ--?= - 在C 点,由牛顿第二定律得:2 C NC v F mg m r += 代入数据解得:60N NC F = 根据牛顿第三定律,小物块通过C 点时对轨道的压力大小是60N

专题复习二:功和能 动能定理 能量守恒定律(无答案)

高考二轮复习专题二:功和能 动能定理 能量守恒定律 【考情分析】 【考点预测】 功和功率、动能和动能定理、机械能守恒定律、能量守恒定律是力学的重点,也是高考考查的重点,常以选择题、计算题的形式出现,考题常与生产生活实际联系紧密,题目的综合性较强.预计在今年高考中,仍将对该部分知识进行考查,复习中要特别注意功和功率的计算,动能定理、机械能守恒定律的应用以及与平抛运动、圆周运动知识的综合应用. 考题1 对功和功率的计算的考查 例1 一质量为1 kg 的质点静止于光滑水平面上,从t =0时起,第1 s 内受到2 N 的水平外力作用,第2 s 内受到同方向的1 N 的外力作用.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 A .0~2 s 内外力的平均功率是94 W B .第2 s 内外力所做的功是5 4 J C .第2 s 末外力的瞬时功率最大 D .第1 s 内与第2 s 内质点动能增加量的比值是4 5 审题 ①分析质点运动情况,分别求第1 s 、第2 s 内的位移.②计算平均功率用公式P =W t ,计算瞬时功率用公式P =Fv . 解析 第1 s 内,质点的加速度为a 1=F 1m =2 m/s 2 ,位移x 1=12 a 1t 2=1 m,1 s 末的速度v 1=a 1t =2 m/s ,第1 s 内质点动能的增加量为ΔE k1=12mv 2 1-0=2 J. 第2 s 内,质点的加速度为a 2=F 2m =1 m/s 2 ,位移x 2=v 1t +12 a 2t 2=2.5 m,2 s 末的速度为v 2=v 1+a 2t =3 m/s , 第2 s 内质点动能的增加量为ΔE k2=12mv 22-12mv 21=2.5 J ;第1 s 内与第2 s 内质点动能的增加量的比值为ΔE k1 ΔE k2 = 4 5 ,D 选项正确.第2 s 末外力的瞬时功率P 2=F 2v 2=3 W ,第1 s 末外力的瞬时功率P 1=F 1v 1=4 W>P 2,C 选项错误.第1 s 内外力做的功W 1=F 1x 1=2 m ,第2 s 内外力做的功为W 2=F 2x 2=2.5 J ,B 选项错误.0~2 s 内外力的 平均功率为P =W 1+W 22t =9 4 W ,所以A 选项正确.答案 AD 易错辨析 1. 计算力所做的功时,一定要注意是恒力做功还是变力做功.若是恒力做功,可用公式W =Fl cos α进行计算.若 是变力做功,可用以下几种方法进行求解:(1)微元法:把物体的运动分成无数个小段,计算每一小段力F 的功.(2)将变力做功转化为恒力做功.(3)用动能定理或功能关系进行求解. 2. 对于功率的计算要区分是瞬时功率还是平均功率.P =W t 只能用来计算平均功率,P =Fv cos α中的v 是瞬时速度时,计算出的功率是瞬时功率;v 是平均速度时,计算出的功率是平均功率. 突破练习 1. 图中甲、乙是一质量m =6×103 kg 的公共汽车在t =0和t =4 s 末两个时刻的两张照片.当t =0时,汽车刚启动(汽车的运动可看成是匀加速直线运动).图丙是车内横杆上悬挂的手拉环的图象,测得θ=30°.根据题中提供的信息,无法估算出的物理量是 ( ) A .汽车的长度 B .4 s 内汽车牵引力所做的功 C .4 s 末汽车的速度 D .4 s 末汽车合外力的瞬时功率 2. 一质量m =0.5 kg 的滑块以某一初速度冲上倾角θ=37°的足够长的斜面,利用传感器测出滑块冲上斜面

物理高考二轮复习专题16:功 功率与动能定理

物理高考二轮复习专题16:功功率与动能定理 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 一、单选题 (共6题;共12分) 1. (2分) (2017高一下·黄陵期末) 一人用力踢质量为0.1kg的静止皮球,使球以20m/s的速度飞出.假定人踢球瞬间对球平均作用力是200N,球在水平方向运动了20m停止.那么人对球所做的功为() A . 5J B . 20J C . 50J D . 400J 2. (2分) (2019高一下·兰州月考) 如图,用F=20N的拉力将重物G由静止开始以0.2m/s2的加速度上升,则5s末时F的功率是() A . 10W B . 20W C . 30W D . 40W 3. (2分) (2017高一上·蚌埠期中) 一个物体以初速度1m/s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经过一段时间后速度增大为7m/s,则() A . 该加速过程中物体平均速度为5m/s B . 物体在该运动过程位移中点瞬时速度为4m/s

C . 将该过程分为两段相等时间,则物体先后两段相等时间内的位移之比是5:11 D . 将该过程分为两段相等位移,则物体先后两段位移所用时间之比是1:(﹣1) 4. (2分) (2017高二上·江西开学考) 在倾角为θ的固定光滑斜面上有两个用轻弹簧相连接的物块A、B,它们的质量分别为m1、m2 ,弹簧劲度系数为k.C为一固定挡板,系统处于静止状态.现用一平行斜面向上的恒力F拉物块A使之向上运动,当物块B刚要离开挡板C时,物块A运动的距离为d,速度为v.则此时() A . 拉力做功的瞬时功率为Fvsinθ B . 物块B满足m2gsinθ=kd C . 物块A的加速度为 D . 弹簧弹性势能的增加量为Fd﹣ m1v2 5. (2分)下列关于匀速圆周运动的描述,正确的是() A . 是匀速运动 B . 是匀变速运动 C . 是加速度变化的曲线运动 D . 合力不一定时刻指向圆心 6. (2分) (2019高三上·慈溪期末) 高中体育课上身高1米7的小明同学参加俯卧撑体能测试,在60s内完成35次标准动作,则此过程中该同学克服重力做功的平均功率最接近于()

高考物理动能与动能定理试题经典及解析

高考物理动能与动能定理试题经典及解析 一、高中物理精讲专题测试动能与动能定理 1.如图所示,半径R =0.5 m 的光滑圆弧轨道的左端A 与圆心O 等高,B 为圆弧轨道的最低点,圆弧轨道的右端C 与一倾角θ=37°的粗糙斜面相切。一质量m =1kg 的小滑块从A 点正上方h =1 m 处的P 点由静止自由下落。已知滑块与粗糙斜面间的动摩擦因数μ=0.5,sin37°=0.6,cos37°=0.8,重力加速度g =10 m/s 2。 (1)求滑块第一次运动到B 点时对轨道的压力。 (2)求滑块在粗糙斜面上向上滑行的最大距离。 (3)通过计算判断滑块从斜面上返回后能否滑出A 点。 【答案】(1)70N ; (2)1.2m ; (3)能滑出A 【解析】 【分析】 【详解】 (1)滑块从P 到B 的运动过程只有重力做功,故机械能守恒,则有 ()21 2 B mg h R mv += 那么,对滑块在B 点应用牛顿第二定律可得,轨道对滑块的支持力竖直向上,且 ()2 N 270N B mg h R mv F mg mg R R +=+=+= 故由牛顿第三定律可得:滑块第一次运动到B 点时对轨道的压力为70N ,方向竖直向下。 (2)设滑块在粗糙斜面上向上滑行的最大距离为L ,滑块运动过程只有重力、摩擦力做功,故由动能定理可得 cos37sin37cos370mg h R R L mgL μ+-?-?-?=() 所以 1.2m L = (3)对滑块从P 到第二次经过B 点的运动过程应用动能定理可得 ()21 2cos370.542 B mv mg h R mgL mg mgR μ'=+-?=> 所以,由滑块在光滑圆弧上运动机械能守恒可知:滑块从斜面上返回后能滑出A 点。 【点睛】 经典力学问题一般先对物体进行受力分析,求得合外力及运动过程做功情况,然后根据牛顿定律、动能定理及几何关系求解。

高考物理动能与动能定理练习题及解析

高考物理动能与动能定理练习题及解析 一、高中物理精讲专题测试动能与动能定理 1.如图所示,质量m =3kg 的小物块以初速度秽v 0=4m/s 水平向右抛出,恰好从A 点沿着圆弧的切线方向进入圆弧轨道。圆弧轨道的半径为R = 3.75m ,B 点是圆弧轨道的最低点,圆弧轨道与水平轨道BD 平滑连接,A 与圆心D 的连线与竖直方向成37?角,MN 是一段粗糙的水平轨道,小物块与MN 间的动摩擦因数μ=0.1,轨道其他部分光滑。最右侧是一个半径为r =0.4m 的半圆弧轨道,C 点是圆弧轨道的最高点,半圆弧轨道与水平轨道BD 在D 点平滑连接。已知重力加速度g =10m/s 2,sin37°=0.6,cos37°=0.8。 (1)求小物块经过B 点时对轨道的压力大小; (2)若MN 的长度为L 0=6m ,求小物块通过C 点时对轨道的压力大小; (3)若小物块恰好能通过C 点,求MN 的长度L 。 【答案】(1)62N (2)60N (3)10m 【解析】 【详解】 (1)物块做平抛运动到A 点时,根据平抛运动的规律有:0cos37A v v ==? 解得:04 m /5m /cos370.8 A v v s s = ==? 小物块经过A 点运动到B 点,根据机械能守恒定律有: ()2211cos3722 A B mv mg R R mv +-?= 小物块经过B 点时,有:2 B NB v F mg m R -= 解得:()232cos3762N B NB v F mg m R =-?+= 根据牛顿第三定律,小物块对轨道的压力大小是62N (2)小物块由B 点运动到C 点,根据动能定理有: 22011222 C B mgL mg r mv mv μ--?= - 在C 点,由牛顿第二定律得:2 C NC v F mg m r += 代入数据解得:60N NC F = 根据牛顿第三定律,小物块通过C 点时对轨道的压力大小是60N

高中物理功与动能定理

功功率与动能定理 一、功 要点:条件、;公式: 1.功的正负的判断:;; 例1如图1所示,物体沿弧形轨道滑下后进入足够长的水平传送带,传送带以图示方向匀速运转,则传送带对物体做功情况可能是() A.始终不做功 B.先做负功后做正功 C.先做正功后不做功 D.先做负功后不做功 对应练习: 1.如图,拖着旧橡胶轮胎跑是身体耐力训练的一种有效方法.如果某受训者拖着轮胎在水平直道上跑了100 m,那么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轮胎受到地面的摩擦力做了负功 B.轮胎受到的重力做了正功 C.轮胎受到的拉力不做功 D.轮胎受到地面的支持力做了正功 2.如图所示,质量为m的物体置于倾角为θ的斜面上,物体 与斜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在外力作用下,斜面以加速度 a沿水平方向向左做匀加速运动,位移为S,运动中物体m 与斜面体相对静止.则支持力做功为,斜面对 物体做的功为. 3.如图所示,木板可绕固定的水平轴O转动.木板从水平位置OA缓慢转到OB位置,木板上的物块始终相对于木板静止.在这一过程中,物块的重力势能增加了2J.用FN表示物块受到的支持力,用Ff表示物块受到的静摩擦力.在这一过程中,以下判断正确的是()A. FN和Ff对物块都不做功 B.FN对物块做功为2J,Ff对物块不做功 C.FN对物块不做功,Ff对物块做功为2J D.FN和Ff对物块所做的总功为4J 2.功的计算: 恒力做功: 多个力总功: 滑动摩擦力的功: 变力做功:; 例2一人在A点拉着绳通过一定滑轮,吊起质量m=50kg的物体,如图所示,开始绳与水平方向夹角为60°,当人匀速提起重物,由A点沿水平方向运动距离s=2m到达B点,此时绳与水平方向成30°角,求人对绳的拉力做的功? 例3如图所示,一质量m=2.0 kg的物体从半径为R=5.0 m的圆弧的A端在拉力作用下沿圆弧运动到B端.拉力F大小不变始终为15 N,方向始终与物体在该点的切线成37°角.物体与圆弧面的动摩擦因数为0.2.圆弧所对应的圆心角为60°,BO边为竖直方向.求这一过程中:

高考物理动能与动能定理解题技巧及练习题(含答案)

高考物理动能与动能定理解题技巧及练习题(含答案) 一、高中物理精讲专题测试动能与动能定理 1.如图所示,在水平轨道右侧固定半径为R的竖直圆槽形光滑轨道,水平轨道的PQ段长度为,上面铺设特殊材料,小物块与其动摩擦因数为,轨道其它部分摩擦不计。水平轨道左侧有一轻质弹簧左端固定,弹簧处于原长状态。可视为质点的质量的小物块从轨道右侧A点以初速度冲上轨道,通过圆形轨道,水平轨道后压缩弹簧,并被弹簧以原速率弹回,取,求: (1)弹簧获得的最大弹性势能; (2)小物块被弹簧第一次弹回经过圆轨道最低点时的动能; (3)当R满足什么条件时,小物块被弹簧第一次弹回圆轨道时能沿轨道运动而不会脱离轨道。 【答案】(1)10.5J(2)3J(3)0.3m≤R≤0.42m或0≤R≤0.12m 【解析】 【详解】 (1)当弹簧被压缩到最短时,其弹性势能最大。从A到压缩弹簧至最短的过程中,由动 能定理得:?μmgl+W弹=0?m v02 由功能关系:W弹=-△E p=-E p 解得 E p=10.5J; (2)小物块从开始运动到第一次被弹回圆形轨道最低点的过程中,由动能定理得 ?2μmgl=E k?m v02 解得 E k=3J; (3)小物块第一次返回后进入圆形轨道的运动,有以下两种情况: ①小球能够绕圆轨道做完整的圆周运动,此时设小球最高点速度为v2,由动能定理得 ?2mgR=m v22?E k 小物块能够经过最高点的条件m≥mg,解得R≤0.12m ②小物块不能够绕圆轨道做圆周运动,为了不让其脱离轨道,小物块至多只能到达与圆心 等高的位置,即m v12≤mgR,解得R≥0.3m; 设第一次自A点经过圆形轨道最高点时,速度为v1,由动能定理得:

最新高考物理动能与动能定理常见题型及答题技巧及练习题(含答案)

最新高考物理动能与动能定理常见题型及答题技巧及练习题(含答案) 一、高中物理精讲专题测试动能与动能定理 1.如图所示,在水平轨道右侧固定半径为R的竖直圆槽形光滑轨道,水平轨道的PQ段长度为,上面铺设特殊材料,小物块与其动摩擦因数为,轨道其它部分摩擦不计。水平轨道左侧有一轻质弹簧左端固定,弹簧处于原长状态。可视为质点的质量的小物块从轨道右侧A点以初速度冲上轨道,通过圆形轨道,水平轨道后压缩弹簧,并被弹簧以原速率弹回,取,求: (1)弹簧获得的最大弹性势能; (2)小物块被弹簧第一次弹回经过圆轨道最低点时的动能; (3)当R满足什么条件时,小物块被弹簧第一次弹回圆轨道时能沿轨道运动而不会脱离轨道。 【答案】(1)10.5J(2)3J(3)0.3m≤R≤0.42m或0≤R≤0.12m 【解析】 【详解】 (1)当弹簧被压缩到最短时,其弹性势能最大。从A到压缩弹簧至最短的过程中,由动 能定理得:?μmgl+W弹=0?m v02 由功能关系:W弹=-△E p=-E p 解得 E p=10.5J; (2)小物块从开始运动到第一次被弹回圆形轨道最低点的过程中,由动能定理得 ?2μmgl=E k?m v02 解得 E k=3J; (3)小物块第一次返回后进入圆形轨道的运动,有以下两种情况: ①小球能够绕圆轨道做完整的圆周运动,此时设小球最高点速度为v2,由动能定理得 ?2mgR=m v22?E k 小物块能够经过最高点的条件m≥mg,解得R≤0.12m ②小物块不能够绕圆轨道做圆周运动,为了不让其脱离轨道,小物块至多只能到达与圆心 等高的位置,即m v12≤mgR,解得R≥0.3m; 设第一次自A点经过圆形轨道最高点时,速度为v1,由动能定理得:

功、功率与动能定理(解析版)

构建知识网络: 考情分析: 功和功率、动能和动能定理、机械能守恒定律、能量守恒定律是力学的重点,也是高考考查的重点,常以选择题、计算题的形式出现,考查常与生产生活实际联系紧密,题目的综合性较强。复习中要特别注意功和功率的计算,动能定理、机械能守恒定律的应用以及与平抛运动、圆周运动知识的综合应用 重点知识梳理: 一、功 1.做功的两个要素 (1)作用在物体上的力. (2)物体在力的方向上发生的位移. 2.功的物理意义 功是能量转化的量度. 3.公式 W =Fl cos_α (1)α是力与位移方向之间的夹角,l 为物体对地的位移. (2)该公式只适用于恒力做功. 4.功的正负 (1)当0≤α<π 2 时,W >0,力对物体做正功. (2)当π 2<α≤π时,W <0,力对物体做负功,或者说物体克服这个力做了功. (3)当α=π 2时,W =0,力对物体不做功. 通晓两类力做功特点 (1)重力、弹簧弹力和电场力都属于“保守力”,做功均与路径无关,仅由作用对象的初、末位置(即位移)决定。

(2)摩擦力属于“耗散力”,做功与路径有关。 二、功率 1.物理意义:描述力对物体做功的快慢. 2.公式: (1)P =W t ,P 为时间t 内的物体做功的快慢. (2)P =Fv ①v 为平均速度,则P 为平均功率. ②v 为瞬时速度,则P 为瞬时功率. 3.对公式P =Fv 的几点认识: (1)公式P =Fv 适用于力F 的方向与速度v 的方向在一条直线上的情况. (2)功率是标量,只有大小,没有方向;只有正值,没有负值. (3)当力F 和速度v 不在同一直线上时,可以将力F 分解或者将速度v 分解. 4.额定功率:机械正常工作时的最大功率. 5.实际功率:机械实际工作时的功率,要求不能大于额定功率. 三、动能 1.定义:物体由于运动而具有的能. 2.公式:E k =1 2 mv 2. 3.物理意义:动能是状态量,是标量(选填“矢量”或“标量”),只有正值,动能与速度方向无关. 4.单位:焦耳,1J =1N·m =1kg·m 2/s 2. 5.动能的相对性:由于速度具有相对性,所以动能也具有相对性. 6.动能的变化:物体末动能与初动能之差,即ΔE k =12mv 22-1 2mv 12. 四、动能定理 1.内容:在一个过程中合外力对物体所做的功,等于物体在这个过程中动能的变化. 2.表达式:(1)W =ΔE k . (2)W =E k2-E k1. (3)W =12mv 22-1 2mv 12. 3.物理意义:合外力做的功是物体动能变化的量度. 4.适用条件 (1)动能定理既适用于直线运动,也适用于曲线运动. (2)动能定理既适用于恒力做功,也适用于变力做功.

高考物理动能定理和能量守恒专题

弄死我咯,搞了一个多钟 专题四动能定理及能量守恒(注意大点的字) 一、大纲解读 本专题涉及的考点有:功和功率、动能和动能定理、重力做功和重力势能、弹性势能、机械能守恒定律,都是历年高考的必考内容,考查的知识点覆盖面全,频率高,题型全。动能定理、机械能守恒定律是力学中的重点和难点,用能量观点解题是解决动力学问题的三大途径之一。《大纲》对本部分考点要求为Ⅱ类有五个,功能关系一直都是高考的“重中之重”,是高考的热点和难点,涉及这部分内容的考题不但题型全、分值重,而且还常有高考压轴题。考题的内容经常及牛顿运动定律、曲线运动、动量守恒定律、电磁学等方面知识综合,物理过程复杂,综合分析的能力要求较高,这部分知识能密切联系生活实际、联系现代科学技术,因此,每年高考的压轴题,高难度的综合题经常涉及本专题知识。它的特点:一般过程复杂、难度大、能力

要求高。还常考查考生将物理问题经过分析、推理转化为数学问题,然后运用数学知识解决物理问题的能力。所以复习时要重视对基本概念、规律的理解掌握,加强建立物理模型、运用数学知识解决物理问题的能力。在09年的高考中要考查学生对于生活、生产中的实际问题要建立相关物理模型,灵活运用牛顿定律、动能定理、动量定理及能量转化的方法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重点剖析 1、理解功的六个基本问题 (1)做功及否的判断问题:关键看功的两个必要因素,第一是力;第二是力的方向上的位移。而所谓的“力的方向上的位移”可作如下理解:当位移平行于力,则位移就是力的方向上的位的位移;当位移垂直于力,则位移垂直于力,则位移就不是力的方向上的位移;当位移及力既不垂直又不平行于力,则可对位移进行正交分解,其平行于力的方向上的分位移仍被称为力的方向上的位移。 (2)关于功的计算问题:①W=FS cos α这种方法只适用于恒力做功。②用动能定理W=ΔE k 或功能关系求功。当F 为变力时,高中阶段往往 考虑用这种方法求功。 这种方法的依据是:做功的过程就是能量转化的过程,功是能的转化的量度。如果知道某一过程中能量转化的数值,那么也就知道了该过程中对应的功的数值。 (3)关于求功率问题:①t W P = 所求出的功率是时间t 内的平均功率。②功率的计算式:θcos Fv P =,其中θ是力及速度间的夹角。一般用于求某一时刻的瞬时功率。

高考物理动能与动能定理试题(有答案和解析)含解析

高考物理动能与动能定理试题(有答案和解析)含解析 一、高中物理精讲专题测试动能与动能定理 1.如图所示,在水平轨道右侧固定半径为R的竖直圆槽形光滑轨道,水平轨道的PQ段长度为,上面铺设特殊材料,小物块与其动摩擦因数为,轨道其它部分摩擦不计。水平轨道左侧有一轻质弹簧左端固定,弹簧处于原长状态。可视为质点的质量的小物块从轨道右侧A点以初速度冲上轨道,通过圆形轨道,水平轨道后压缩弹簧,并被弹簧以原速率弹回,取,求: (1)弹簧获得的最大弹性势能; (2)小物块被弹簧第一次弹回经过圆轨道最低点时的动能; (3)当R满足什么条件时,小物块被弹簧第一次弹回圆轨道时能沿轨道运动而不会脱离轨道。 【答案】(1)10.5J(2)3J(3)0.3m≤R≤0.42m或0≤R≤0.12m 【解析】 【详解】 (1)当弹簧被压缩到最短时,其弹性势能最大。从A到压缩弹簧至最短的过程中,由动 能定理得:?μmgl+W弹=0?m v02 由功能关系:W弹=-△E p=-E p 解得 E p=10.5J; (2)小物块从开始运动到第一次被弹回圆形轨道最低点的过程中,由动能定理得 ?2μmgl=E k?m v02 解得 E k=3J; (3)小物块第一次返回后进入圆形轨道的运动,有以下两种情况: ①小球能够绕圆轨道做完整的圆周运动,此时设小球最高点速度为v2,由动能定理得 ?2mgR=m v22?E k 小物块能够经过最高点的条件m≥mg,解得R≤0.12m ②小物块不能够绕圆轨道做圆周运动,为了不让其脱离轨道,小物块至多只能到达与圆心 等高的位置,即m v12≤mgR,解得R≥0.3m; 设第一次自A点经过圆形轨道最高点时,速度为v1,由动能定理得:

三 功和能、动能 动能定理测试题及答案 (2)

三功和能、动能动能定理 姓名 一、选择题(每小题中至少有一个选项是正确的) 1.关于功和能的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功就是能B.做功的过程就是能量转化的过程 C.功有正功、负功,所以功是矢量D.功是能量转化的量度 2.一个运动物体它的速度是v时,其动能为E。那么当这个物体的速度增加到3v时,其动能应该是:() A.E B.3E C.6E D.9E 3.一个质量为m的物体,分别做下列运动,其动能在运动过程中一定发生变化的是:() A.匀速直线运动B.匀变速直线运动 C.平抛运动D.匀速圆周运动 4.对于动能定理表达式W=E K2-E K1的理解,正确的是:() A.物体具有动能是由于力对物体做了功 B.力对物体做功是由于该物体具有动能 C.力做功是由于物体的动能发生变化 D.物体的动能发生变化是由于力对物体做了功 5.某物体做变速直线运动,在t1时刻速率为v,在t2时刻速率为n v,则在t2时刻的动能是t1时刻的() A、n倍 B、n/2倍 C、n2倍 D、n2/4倍 6.打桩机的重锤质量是250kg,把它提升到离地面15m高处,然后让它自由下落,当重锤刚要接触地面时其动能为(取g=10m/s2):() A.1.25×104J B.2.5×104J C.3.75×104J D.4.0×104J 7.质量为m=2kg的物体,在水平面上以v1= 6m/s的速度匀速向西运动,若有一个F=8N、方向向北的恒定力作用于物体,在t=2s内物体的动能增加了() A.28J B.64J C.32J D.36J 8.下列关于运动物体所受的合外力、外力做功和动能变化的关系中正确的是:()A.如果物体受的合外力为零,那么合外力对物体做的功一定为零 B.如果合外力对物体所做的功为零,则合外力一定为零 C.物体在合外力作用下做变速运动,动能一定变化 D.物体的动能不变,所受的合外力一定为零 *9.一物体在水平方向的两个水平恒力作用下沿水平面做匀速直线运动。若撤去其中一个水 平力,下面说法正确的是() A.物体的动能可能减少B.物体的动能可能不变 C.物体的动能可能增加D.余下的一个力一定对物体做正功。 *10.如图所示,一个铁球从竖立在地面上的轻弹簧正上方某处自由Array下落,在A点接触弹簧后将弹簧压缩,到B点物体的速度为零,然后 被弹回,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物体从A下落到B的过程中,动能不断减小 B.物体从B上升到A的过程中,动能不断增大 C.物体从A下落到B以及从B上升到A的过程中,动能都是先变大后变小 D.物体在B点的动能为零,是平衡位置 二、填空题 11.举重运动员把重物举起来的过程中,是运动员体内的能转化为重物的能的过 程;若运动员对重物做功1000J,则有J的能转化为能。

高考物理动能定理的综合应用及其解题技巧及练习题(含答案)

高考物理动能定理的综合应用及其解题技巧及练习题(含答案) 一、高中物理精讲专题测试动能定理的综合应用 1.如图所示,倾角为37°的粗糙斜面AB 底端与半径R=0.4 m 的光滑半圆轨道BC 平滑相连,O 点为轨道圆心,BC 为圆轨道直径且处于竖直方向,A 、C 两点等高.质量m=1 kg 的滑块从A 点由静止开始下滑,恰能滑到与O 点等高的D 点,g 取10 m/s 2,sin 37°=0.6,cos 37°=0.8.求: (1)求滑块与斜面间的动摩擦因数μ; (2)要使滑块能到达C 点,求滑块从A 点沿斜面滑下时初速度v 0的最小值; (3)若滑块离开C 点的速度为4 m/s ,求滑块从C 点飞出至落到斜面上所经历的时间. 【答案】(1)0.375(2)3/m s (3)0.2s 【解析】 试题分析:⑴滑块在整个运动过程中,受重力mg 、接触面的弹力N 和斜面的摩擦力f 作用,弹力始终不做功,因此在滑块由A 运动至D 的过程中,根据动能定理有:mgR - μmgcos37° 2sin 37R ? =0-0 解得:μ=0.375 ⑵滑块要能通过最高点C ,则在C 点所受圆轨道的弹力N 需满足:N≥0 ① 在C 点时,根据牛顿第二定律有:mg +N =2C v m R ② 在滑块由A 运动至C 的过程中,根据动能定理有:-μmgcos37° 2sin 37R ?=2 12 C mv - 2 012 mv ③ 由①②③式联立解得滑块从A 点沿斜面滑下时的初速度v 0需满足:v 03gR =23 即v 0的最小值为:v 0min =3 ⑶滑块从C 点离开后将做平抛运动,根据平抛运动规律可知,在水平方向上的位移为:x =vt ④ 在竖直方向的位移为:y = 2 12 gt ⑤ 根据图中几何关系有:tan37°= 2R y x -⑥ 由④⑤⑥式联立解得:t =0.2s 考点:本题主要考查了牛顿第二定律、平抛运动规律、动能定理的应用问题,属于中档题.

高中物理竞赛功和能知识点讲解

高中物理竞赛功和能知识点讲解 一、知识点击 1.功、功率和动能定理 ⑴功 功是力对空间的积累效应.如果一个恒力F 作用在一个物体上,物体发生的位移是s ,那么力F 在这段位移上做的功为 W=Fscos θ 在不使用积分的前提下,我们一般只能计算恒力做的功.但有时利用一些技巧也能 求得一些变力做的功. ⑵功率:作用在物体上的力在单位时间内所做的功. 平均功率:W P t = 瞬时功率:cos lim lim cos W Fs P F t t θ υθ===?? ⑶动能定理 ①质点动能定理: 22 2101122 Kt K K W F s m m E E E υυ== -=-=?外外 ②质点系动能定理:若质点系由n 个质点组成,质点系内任何一个质点都会受到来 自于系统以外的作用力(外力)和系统内其他质点对它的作用力(内力),在质点运动时这些力都将做功. 2 201122i it i i i i W W m m υυ+=-∑∑∑∑外内 即0Kt K K W W E E E +=-=?系外系内 2. 虚功原理:许多平衡状态的问题,可以假设其状态发生了一个微小的变化,某一力 做了一个微小的功△W ,使系统的势能发生了一个微小的变化ΔE ,然后即可由ΔW=△E 求出我们所需要的量,这就是虚功原理. 3.功能原理与机械能守恒 ⑴功能原理:物体系在外力和内力(包括保守内力和非保守内力)作用下,由一个状态变到另一个状态时,物体系机械能的增量等于外力和非保守内力做功之和. 因为保守力的功等于初末势能之差,即 0P Pt P W E E E =-=-?保

K P W W E +=??外非保内(E +E )= ⑵机械能守恒:当质点系满足:0W W +=外非保内,则ΔE =0即E K + E P = E K0 + E P0=常量 机械能守恒定律:在只有保守力做功的条件下,系统的动能和势能可以相互转化,但其总量保持不变. 说明:机械能守恒定律只适用于同一惯性系.在非惯性系中,由于惯性力可能做功,即使满足守恒条件,机械能也不一定守恒.对某一惯性系W 外=0,而对另一惯性系W 外 ≠0,机械能守恒与参考系的选择有关。 4.刚体定轴转动的功能原理 若刚体处于重力场中,则:M 外=M 其外+M G (M 其外表示除重力力矩M G 以外的其他外力矩) W=W 其外+W G =(M 其外+M G )θ= E Kr 而21G P P P W E =-?=-(E -E ) 2211 2 P Kr C M E E mgh J θω=?+?=+ 其外() 即为重力场中刚体定轴转动的功能原理. 若呱0M θ=其外,即M 其外=0,则: 21 2 C mgh J ω+=常量 刚体机械能守恒. 二、方法演练 类型一、动力学中有些问题由于是做非匀变速运动,用牛顿运动定律无法直接求解,用动能定理,计算细杆对小环做的功也比较困难,因此 有时在受力分析时必须引入一个惯性力,这样就可以使问题简化很多。 例1.如图4—2所示,一光滑细杆绕竖直轴以匀 角速度ω转动,细杆与竖直轴夹角θ保持不变,一 个相对细杆静止的小环自离地面h 高处沿细杆下滑. 求小球滑到细杆下端时的速度. 分析和解:本题中由于小环所需向心力不断减小,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