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人民币汇率制度分析

合集下载

人民币汇率制度

人民币汇率制度

人民币汇率制度
人民币汇率制度是中国建立起来的一套外汇货币兑换制度,主要规定了人民币对外汇的兑换标准以及相关的管理办法。

1、中国当前采取的汇率制度是“双边管理制度”,即由中国央行控制人民币的流通量,同时根据市场供求情况,参考其他货币汇率,按照稳定性、公平性原则,调整人民币汇率水平。

2、中国央行每天会公布一个中间价,所有银行及境外机构的外汇买卖,都以此价格为基础进行交易。

3、按照央行的规定,境内银行及境外机构的外汇买卖,不得超出1%的汇率波动范围,同时,央行会定期进行汇率的调整,以保持外汇的供求平衡。

4、央行对外汇买卖也有具体的规定,如企业外汇购销必须在央行指定的银行或机构办理,外汇购买不得超出公司营业执照规定的范围,等等。

总之,中国当前采取的汇率制度是“双边管理制度”,旨在通过央行的汇率调控,保持外汇的供求平衡,同时也关注汇率的稳定性和公平性。

我国现行人民币汇率制度的优点及缺陷

我国现行人民币汇率制度的优点及缺陷

3我国现行人民币汇率制度的优点及缺陷吴俊明 华南师范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摘 要:经济全球化环境下,汇率是影响世界经济市场的经济变量之一。

人民币汇率作为反映中国宏观经济形势的重要指标越来越受到关注,特别是金融危机爆发以后,经济波动频繁。

处于汇率浮动的金融态势下,不同的汇率制度必然直接关乎到经济波动,其发挥稳定经济市场的同时,也存在着局限性。

本论文针对中国现行人民币汇率制度的优点及缺陷进行研究。

关键词:人民币汇率制度 外汇 优点 缺陷中国的市场经济逐渐趋向于世界经济轨道,汇率制度也适应中国市场经济发展而做出调整。

但是,在汇率制度进入到实践操作中,就会面临诸多的问题而影响到宏观经济的稳定性。

汇率制度对于中外市场发展起到一定的均衡作用,中国要发挥人民币汇率的调节作用,并在市场管理中灵活运用,就要对于金融体系以优化,促进其在运行平稳而有序,不仅可以有效地规避风险,还促进了中国经济可持续发展目标的实现。

一、人民币汇率制度的重要性1.汇率的概念。

汇率是衡量两种货币的相对价格的概念性专有名词,采用直接标价法和间接标价法表示。

直接标价法是运用本币来表示单位外币价格;间接标价法是运用外币来表示单位本币。

名义汇率的升降分别为本币的升值和贬值。

随着国际间贸易往来的增多,货币兑换频繁,汇率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2.经济运行环境中人民币汇率制度的作用。

中国进入二十一世纪以来,迎来了新的经济发展机遇。

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为中国经济开拓了新的里程碑,与此同时,中国实施了人民币汇率改革,以期中国市场经济能够在世界经济环境下稳定发展。

人民币汇率制度被建立在市场供求关系的基础上,运用多边汇率指数进行调节,以确保人民币汇率制度由固定汇率制度顺利地向浮动汇率制度过渡。

与固定汇率制度相比,浮动汇率制度的管理宽泛很多,在充满不确定因素的市场运行环境中,虽然浮动汇率是变量存在的,但是,受到汇率市场自我调节的影响,使得经济波动的幅度有所缓和。

中国所实施的人民币汇率制度是伴随着经济发展而存在的,不同的经济环境下,汇率制度会做出相应的调整,从而影响到经济波动的程度。

中国现行的汇率制度

中国现行的汇率制度

中国现行的汇率制度中国现行的汇率制度是指人民币汇率的形成、调整和管理方式。

由于汇率制度关乎国家经济政策和外汇市场的稳定性,对于一个国家的经济发展和对外贸易有着重要的影响。

以下是关于中国现行汇率制度的相关参考内容。

一、人民币汇率的形成机制中国现行的汇率制度采取了基于市场供求的参考篮子货币和浮动汇率的形成机制。

具体来说,中国人民银行根据市场供求情况,将美元、欧元、日元、韩元、英镑等多种主要货币编制为一篮子货币,并根据各货币在中国外贸中的比重,确定各种货币的权重。

根据参考篮子货币的汇率变化及其权重,人民币对美元的汇率进行调整。

二、人民币汇率的调整机制中国现行的汇率制度中,人民银行通过调整参考篮子货币的汇率及其权重来间接调整人民币对美元的汇率。

这种汇率调整机制有利于保持人民币汇率的相对稳定,避免过度波动。

同时,中国政府也通过其他宏观经济手段来调整人民币汇率,如适时调整货币政策、资本流动管理等。

三、人民币汇率的管理与干预中国现行的汇率制度中,人民银行保持对外汇市场的正常运行和管理。

一方面,人民银行通过公开市场操作、存款准备金率、中期借贷便利等手段,来调控市场货币供应,维持人民币汇率基本稳定;另一方面,人民银行会通过干预外汇市场,调整人民币汇率。

干预外汇市场的方式主要包括直接买卖外汇和限制资本流动等。

四、人民币汇率的波动范围根据中国政府的规定,人民币汇率可以在一定范围内浮动。

目前,中国政府设立了人民币汇率浮动的合理范围,即允许人民币兑美元汇率在一天内波动2%以内。

这种浮动范围的设置,既允许市场供求的力量发挥作用,又避免了过度波动对经济的不利影响。

五、人民币汇率的稳定性和灵活性中国现行的汇率制度兼顾了人民币汇率的稳定性和灵活性。

通过确定参考篮子货币的权重以及适时的干预外汇市场,中国政府可以在一定范围内维持人民币汇率的相对稳定,避免剧烈波动。

与此同时,由于采取浮动汇率制度,人民币汇率也具有一定的灵活性,能够根据市场供求情况适时调整。

我国现行汇率制度

我国现行汇率制度

我国现行汇率制度我国现行汇率制度是指中国人民银行根据市场供求状况和其他因素,自主决定人民币兑换外币的汇率,实行浮动汇率制。

这一制度于1994年1月1日开始实行,取代了过去的标准汇率制。

下面我将从历史背景、基本原则、政策工具和改革展望等方面来介绍我国现行汇率制度。

首先,了解历史背景对于理解我国现行汇率制度的重要性。

在20世纪70年代和80年代,中国的汇率制度是固定不变的,人民币与美元之间的兑换率基本上是固定的。

然而,在中国进行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进程中,降低汇率管制成为迫切的需要。

1994年,中国决定采取浮动汇率制,逐步实施自由兑换外汇的政策,以适应改革开放的需要。

其次,我国现行汇率制度的基本原则包括市场供求决定、有管理干预、逐步自由化等。

市场供求决定是指汇率的形成受市场力量的引导,主要由汇率市场中买卖外币的供求关系来决定。

有管理干预是指中国人民银行根据市场情况和宏观经济调控的需要,适时进行干预,以维护市场的稳定。

逐步自由化是指中国会逐步放宽对外汇市场的管制,提高人民币汇率的自由度。

然后,我国现行汇率制度实行了一系列的政策工具来稳定市场汇率。

人民银行通过市场化运作方式,实施利率调整、资本流动管理、外汇市场干预等政策措施,来保持汇率的稳定。

同时,人民银行根据国内外形势的变化,还可以采取短期调节政策,如调整央行基准利率、调整存贷款款基准利率等。

最后,展望我国汇率制度的改革。

我国汇率制度改革的方向是进一步加强市场化,提高人民币的国际化程度。

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增长和国际地位的提高,人民币的国际使用需求也在不断增加。

加强市场化是指通过提高汇率市场的透明度和竞争性,使市场在汇率形成过程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提高人民币的国际化程度是指通过积极参与国际金融体系的建设,推动人民币在国际贸易和储备货币中的地位提高。

总之,我国现行汇率制度是一种灵活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制度安排。

通过市场供求决定、有管理干预和逐步自由化等原则,以及利率调整、资本流动管理和外汇市场干预等政策工具,我国能够实现汇率的稳定和灵活运行。

我国货币制度、汇率制度介绍及存在的问题

我国货币制度、汇率制度介绍及存在的问题

我国货币制度、汇率制度介绍及存在的问题前两期我们已从一些方面对人民币前景进行了分析,相信大家对人民币也有了一个大概的认识。

根据读者建议,今天我们将浅谈的是我国的货币制度、汇率制度以及存在的相关问题。

要分析这一点,我们首先应该知道我国现行货币制度和汇率制度的基本制度:我国的货币政策四大工具:公开市场业务、存款准备金、中央银行贷款、利率政策人民币汇率制度:我国实行以市场供求为基础、参考一篮子货币进行调节、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

我国现行的货币制度介绍和分析:公开市场业务:我国的公开市场操作包括人民币操作和外汇操作两部分,交易对象是能够承担大额债券交易的商业银行,交易包括回购交易、现券交易和发行中央银行票据,其中,回购交易包含正回购和逆回购,现券交易包含现券买断和现券卖断,中央银行票据中国人民银行发行的短期债券。

中央银行一般通过公开市场操作以调控货币供应量、调节商业银行流动性水平、引导货币市场利率。

准款准备金:存款准备金是指金融机构为保证客户提取存款和资金清算需要而准备的资金,金融机构按规定向中央银行缴纳的存款准备金占其存款总额的比例就是存款准备金率。

中央银行通过调整存款准备金率,影响金融机构的信贷资金供应能力,从而间接调控货币供应量。

银行贷款:中央银行贷款分为再贷款和再贴现。

再贴现是中央银行对金融机构持有的未到期已贴现商业汇票予以贴现的行为,中央银行通过适时调整再贴现总量及利率,明确再贴现票据选择,达到吞吐基础货币和实施金融宏观调控的目的,同时发挥调整信贷结构的功能;中央银行贷款指中央银行对金融机构的贷款,简称再贷款。

中央银行通过适时调整再贷款的总量及利率,吞吐基础货币,促进实现货币信贷总量调控目标,合理引导资金流向和信贷投向。

利率政策:中国人民银行采用的利率工具主要有:1、调整中央银行基准利率,包括:再贷款利率,再贴现利率,存款准备金利率,超额存款准备金利率;2、调整金融机构法定存贷款利率。

3、制定金融机构存贷款利率的浮动范围。

现行人民币汇率制度的问题和改革建议

现行人民币汇率制度的问题和改革建议

现行人民币汇率制度的问题和改革建议随着中国经济的不断发展,人民币汇率制度也面临着诸多问题和挑战。

当前人民币汇率制度存在的主要问题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人民币汇率波动过大在当前的人民币汇率制度下,人民币汇率存在较大的波动风险。

这不仅会给企业的生产经营带来不利影响,也会影响到人民币国际化进程的顺利推进。

因此,需要改进人民币汇率制度,减少汇率波动的过大程度。

二、人民币汇率存在操纵的风险在当前的人民币汇率制度下,由于中国政府对人民币汇率有着很大的控制权,因此存在一定的操纵风险。

这不仅会损害中国经济的信誉度,也会影响到国际贸易的公平性和稳定性。

因此,需要改进人民币汇率制度,增强汇率的市场化程度。

三、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不够完善在当前的人民币汇率制度下,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并不完善。

这一方面与中国金融市场的开放程度不够有关,另一方面也与汇率形成机制的不健全有关。

因此,需要改进人民币汇率制度,完善汇率形成机制,提高市场化程度。

综上所述,当前人民币汇率制度存在的问题较多,需要改进和完善。

针对这些问题,建议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一、加强汇率市场化程度在当前的人民币汇率制度下,需要加强汇率的市场化程度,促进汇率的自主性和透明度。

具体措施包括:扩大外汇市场的开放程度,增加市场主体,提高市场参与度,完善汇率形成机制。

二、建立有效的汇率管理机制为了防范人民币汇率波动过大,需要建立有效的汇率管理机制。

具体措施包括:建立稳定的汇率预警机制,增加汇率调控工具的种类和数量,加强对外汇市场的监管力度,提高外汇管理的科技化水平。

三、推进人民币国际化进程为了提高人民币的国际地位,需要加快人民币国际化进程。

具体措施包括:扩大人民币跨境使用范围,推广人民币货币互换安排,提高人民币结算和清算能力,完善人民币国际支付体系,加强人民币国际合作和交流。

人民币汇率制度变革方向及建议

人民币汇率制度变革方向及建议

人民币汇率制度变革方向及建议一、剖析人民币汇率制度变革方向1、背景介绍2、制度的改变:市场化汇率形成机制3、市场化汇率形成机制的优势4、市场化汇率形成机制的挑战5、应对市场化汇率形成机制挑战的对策二、市场化汇率形成机制的优势1、提高人民币国际化程度2、提高我国货币政策的发力度3、有利于人民币对冲工具的创新4、有利于创造一个公平竞争的环境5、推动国内金融市场改革三、市场化汇率形成机制的挑战1、外汇市场信息不对称2、短期内市场波动加剧3、自由流动资本的压力加大4、尚未完善的金融体系5、市场化汇率机制的实际推进情况四、应对市场化汇率形成机制挑战的对策1、加强市场监管2、推动金融市场体系完善3、稳步推进资本账户开放4、推动人民币国际化5、灵活运用货币政策工具五、案例分析1、美国退出TPP对人民币汇率影响2、金融市场剧烈波动对人民币外汇市场影响3、央行介入外汇市场对汇率的影响4、巴菲特入华对人民币国际化的影响5、国际金融危机对我国货币政策策略的影响随着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时期,人民币汇率制度的变革已经成为一个必然的趋势。

本文将以剖析人民币汇率制度变革方向及建议为主题,从市场化汇率形成机制的优势、挑战和对策三个方面对人民币汇率制度的变革进行解析。

一、剖析人民币汇率制度变革方向1、背景介绍目前,人民币汇率制度主要包括一个参考篮子汇率和官方中间价,并且官方中间价调整幅度受到限制,导致汇率市场不够自由化。

为了推动人民币国际化和更好地参与全球经济,我国人民币汇率制度实行市场化汇率形成机制的呼声越来越高。

2、制度的改变:市场化汇率形成机制市场化汇率形成机制的改革是指采用市场供求关系的方式来决定人民币汇率,国家不再控制官方中间价的幅度,而是在一定的范围内由市场决定。

具体来说,市场化汇率形成机制包括引入外汇市场参与者、设立外汇交易中心等。

3、市场化汇率形成机制的优势3.1 提高人民币国际化程度:推进市场化汇率形成机制,能更好地适应国际汇率市场,提高人民币的国际影响力。

当前人民币汇率制度的探析

当前人民币汇率制度的探析

二、 当前 人 民币 汇 率 制 度 面 临 的 问题
( ) 本 项 目 的 开 放 一 资 资本 账 户 开 放 是 一 个 国家 经 济 发 展 . 国际 经 济 贸 易 深 度 融 合 所 与 必 须 面 对 的 问题 , 全 方 位 参 与 国 际 竞 争 的 必 然 要 求 。 然 而 实 现 经 常 是 项 目和 资 本 项 目均 可 兑 换 的 人 民 币完 全 可 兑 换 是 中 国 外 汇 管 理 体 制 改 革 的 长 远 目标 。 在 国 际市 场 的 风 云 变 化 莫 测 之 时 . 然 承 担 可 能 产 必 生 的 巨 大金 融 风 险 ( ) 际 游 资 的 冲 击 二 国 游 资往 往 通 过 短 期 投 机 , 获 得 高 额 回报 。目前 , 国对 短 期 资 本 来 我 流 动 实行 较 为严 格 的管 制 , 过政 府 干 预 能 够 维 持 汇率 的 稳 定 。 若 资 通 本 项 目逐 步 开放 , 易 成 本 逐 步减 少 , 机 资 本 势 必 乘 虚而 人 。 对 长 交 投 面 期 失 衡 , 府 的 干 预 显 得 力 不 从 心 , 持 汇 率 稳 定 必 然 隐 含 巨 大 的 风 政 维 险。
[ 关键词】 汇率 人 民币汇率制度 国际收支 升值 ( ) 政 收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支 二 财
财 政 收 支 通 过 对 国 际 收 支 和 通 货 膨 胀 等 方 面 的影 响 . 影 响 该 国 来 货 币 的 汇率 。若 财 政赤 字 扩 大 . 导 致 该 国 国际 收支 逆 差 和通 货膨 胀 会 加 剧 。 而 导 致 本 币购 买 力 下 降 , 本 流 出 , 币贬 值 。 革 开 放 以来 , 从 资 本 改 我 国 财 政 收 支 状 况 不 断 改 善 , 支 渐 趋 平 衡 , 人 民 币 汇 率 形 成 一 定 收 对 的支 撑 。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毕业论文论文题目当前人民币汇率制度分析主考学校:武汉大学专业:金融管理指导教师:***考生姓名:王群凤工作单位:福建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院2011年 2 月 22 日目录开题报告 (1)中文摘要 (3)英文摘要 (4)前言 (5)一、人民币汇率制度改革的历程 (7)(一)1949—1980年新中国成立到改革开放初期 (5)1、1949—1952年国民经济恢复时期 (5)2、1953—1972年盯住美元汇率制度 (5)3、1973—1980年盯住一篮子货币汇率制度 (5)(二)1981-2005年改革开放的新一轮改革 (5)1、1981-1984年双重汇率制度 (5)2、1985-1993年官方汇率与市场汇率并存 (6)3、1994-2005.7.20 名义上的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 (6)(三)2005.7.21至今新汇率制度起步运行阶段 (7)二、当前人民币汇率制度面临的问题 (7)(一)资本项目的开放 (7)(二)国际游资的冲击 (7)(三)贸易摩擦中丧失主动权 (7)(四)本外币差别性的利率政策 (7)(五)企业利润和GDP的被冲占 (7)三、人民币汇率制度改革的未来 (8)(一)人民币汇率制度改革的方向与目标 (8)(二)人民币汇率制度改革的必要性 (8)1、国际合作依然面对压力 (8)2、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的市场化程度不高 (8)(二)人民币汇率制度改革的对策选择 (9)1、加强外汇市场交易主体等基础建设 (9)2、改进人民币汇率的形成机制,提高汇率生成机制的市场化程度 (9)3、制定合理的汇率波动区间,增加人民币汇率灵活性 (9)4、改进和完善中央银行的干预机制 (10)5、协调好资本项目开放与人民币汇率制度改革的关系 (10)参考文献 (11)开题报告一、研究目的和意义我国的人民币汇率制度改革一直在稳步推行,但当前的汇率制度面临了很多的问题。

通过对影响汇率波动的因素的分析,发现人民币汇率制度改革的未来应该不断完善汇率形成机制,使汇率更加具有弹性。

完善人民币汇率改革,是根据我国国情和发展战略而做出的选择,符合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方向,符合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要求,是我国深度融入全球化条件下国家利益的需要,符合我国长远和根本利益;有利于促进结构调整和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一、主要参考文献、资料,提出本课题的主攻方向主要参考文献、资料:1、陈雨露:《国际金融学》[M],人民大学出版社,2000年2、保罗.克鲁格曼:《国际经济学》[M],人民大学出版社,1998年3、王涵滨、唐恒书;《近年来的人民币汇率制度改革回顾与绩效评价》[J],高校理科研究,2005年12期4、欧明刚,蔡鸿志:站在十字路口的人民币汇率:回顾与展望,新金融,2009;125、崔艳:.关于人民币汇改的利弊思考、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07;196、季刚:金融危机下人民币汇率走势及原因的探讨,《.经济理论研究》7、徐翀:.人民币汇率制度进一步改革的挑战和路径,商业时代,2008; 78、黄志刚,刘惠好:.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的特点及现实走势分析,《.海南金融》,2009;49、多恩•布什等:《.宏观经济学》[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010、马克:《汇率不宜动,汇制当改革》[N],南方周末,2003.9.1811、李军峰, 牛建高:《人民币汇率制度改革:影响与稳定性》[J],商业研究, 2006,(12)12、刘友芝:《试论当前人民币汇率制度改革》[J],经济评论,1996,(01)13、张志超:《汇率制度理论的新发展》,文献综述[J],世界经济, 2002( 1) .14、黄薇:《人民币汇率制度:现状、近期选择与改革操作》[J ],当代经济科学,2005 (5)]本课题旨在分析当前人民币汇率制度,从而探讨如何改革人民币汇率制度,以期完善人民币汇率制度。

三、主要研究内容、途径及技术路线人民币汇率制度是以市场供求为基础、参考一篮子货币进行调节、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

本研究通过对当前人民币汇率制度背景,指出当前人民币汇率制度面临的问题,分析当前人民币汇率制度,探讨如何改革人民币汇率制度,以期完善人民币汇率制度。

本文从以下几个方面对当前人民币汇率制度的分析:1、分析了人民币汇率制度改革的历程。

2、分析了当前人民币汇率制度面临的问题。

3、人民币汇率制度改革的未来。

四、研究的主要阶段、进度及完成时间1、2010年10月10日~2010年10月31日,查阅和收集资料2、2010年11月01日~2010年11月30日,确定论文提纲,撰写开题报告3、2010年12月01日~2011年01月15日,完成论文初稿4、2011年01月16日~2011年03月01日,修改和定稿论文5、2011年03月19日,论文答辩中文摘要我国的人民币汇率制度改革一直在稳步推行,但当前的汇率制度面临了很多的问题。

通过对影响汇率波动的因素的分析,发现人民币汇率制度改革的未来应该不断完善汇率形成机制,使汇率更加具有弹性。

本文从人民币汇率制度改革的历程开始分析,再分析当前人民币汇率制度面临的问题,其面临的问题有资本项目的开放、国际游资的冲击、贸易摩擦中丧失主动权、本外币差别性的利率政策、和企业利润和GDP的被冲占,从以上的问题而总结出人民币汇率制度的改革方向。

关键词:汇率国际收支升值AbstractRMB exchange rate reform in China has been steadily implemented, but the current exchange rate system is facing a lot of problems. Impact of exchange rate fluctuations through the analysis of the factors that the future reform of the RMB exchange rate system should continue to improve the exchange rate formation mechanism, the exchange rate more flexible.This reform of RMB exchange rate system from the start of the background, and then analyze the defects and the RMB exchange rate system, the current problems facing the RMB exchange rate system, the problems facing the open capital account, the impact of international hot money, trade friction loss of the initiative, the Interest rate differential of foreign policy, and corporate profits and GDP, washed share, which analyzes the factors that affect the RMB exchange rate fluctuations, the above problems from the RMB exchange rate system summed up the direction of reform.Key words: exchange rate the balance of paymentsappreciation前言汇率是一个经济体中最为重要的资产价格(Maurice Obs如ld,2002)。

在金融全球化和世界经济一体化不断推进的时代背景下,汇率制度的安排与选择是十分关键而又敏感的话题。

当前国内外各界对人民币汇率制度的争论异常激烈,究其原因,是由于我国在世界经济中的地位不断上升,外贸发展迅速,外汇储备不断增加,对世界经济的影响已越来越大。

在这种情况下,人民币汇率制度的选择对世界各国经济而言,都是一个至关重要的参考因素。

然而,在开放经济条件下,一国(地区)汇率制度的选择要受国内外诸多因素的影响和制约,有其一定的规律性。

一、人民币汇率制度改革的历程(一)1949—1980年新中国成立到改革开放初期1、1949—1952年国民经济恢复时期这一时期,国内生产停滞,通货膨胀现象严重,美国等国对我国实施严厉的封锁禁运。

我国进入了国民经济恢复时期,当时的对外贸易主要是私营企业和海外汇进的侨汇,为了使私营企业和依靠侨汇收入的人民有一定的盈利以及有利于侨汇,从而服务于我国国民经济的恢复和发展,这一时期政府确定人民币汇率的方针是“奖入限出,照顾侨汇”.这主要是将人民币以国内物价为依据,不断的调整人民币汇率。

这种汇率制度在当时的实际环境下对恢复我国的国民经济起到了积极的作用.2、1953—1972年盯住美元汇率制度这一阶段,在国际上流行固定汇率制度,我国对外贸易由外贸部所属的贸易公司按照计划,统一经营、统负盈亏,不需要用汇率调节进出口,人民币汇率则长期保持稳定,不再调节对外经济的发展,而主要用于内部核算计划编制,人民币汇率与物价基本脱钩,政府实行了人民币盯住美元的汇率制度。

3、1973—1980年盯住一篮子货币汇率制度这一阶段,由于之前英镑大幅度贬值以及布雷顿森林体系瓦解,主要西方国家货币纷纷实行浮动汇率,我国为了避免汇率风险,人民币汇率改为盯住一篮子货币。

选用与我国对外贸易有关的若干种重要货币组成货币篮子,按照货币篮子中西方货币的重要程度和政策需要,确定权重,根据盯住货币在国际市场上的升降幅度,加权计算出人民币汇率。

这种盯住汇率制度,操作简便易行,在很大程度上抵御或者减少了国际汇率波动对人民币的影响,保持了人民币汇率的相对稳定.这一时期,人民币汇率基本上稳定在各国之间汇率的中间偏上水平。

制定这样的汇率制度的原则是坚持人民币汇率相对稳定,有利于对外贸易的发展。

但是这种汇率制度的篮子货币的币种选择和权数的确定客观依据不足,使得汇率水平缺乏合理性,同是国际市场价格和国内市场价格严重背离,贸易与非贸易的价格与世界市场拉大,使我国的对外贸易发展受到了影响,导致了较大的贸易逆差。

(二)1981-2005年改革开放的新一轮改革1、1981-1984年双重汇率制度为了解决我国外汇储备短缺的问题,人民币汇率实行了用于贸易的内部结算价和用于非贸易的公开官方牌价的双重汇率制度。

这样的汇率政策旨在鼓励出口,增加外汇储备.双重汇率制度所确定的汇价为官方汇率为1美元兑换1.5元人民币,贸易内部结算汇率为l美元兑换2.8元人民币。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