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房地产发展历程和现状
重庆经济崛起:产业发展与投资环境解析

• 战略性新兴产业和高新技术产业快速发展,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
• 农业现代化水平不断提高,农业产业结构逐步优化
城乡居民收入持续增长,生活水平不断提高
• 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持续增长
• 社会保障体系逐步完善,民生福祉得到改善
• 扶贫攻坚取得显著成效,贫困人口大幅减少
⌛️
重庆经济发展的 SWOT 分析
产业结构偏重,资源环境约束加剧
• 高污染、高耗能产业占比较高,产业结构需要优化
• 资源约束加剧,可持续发展面临挑战
• 环境保护压力较大,生态文明建设需要加强
重庆产业发展面临的挑战及原因
产业结构调整压力大,新兴产业培育需要时间
• 传统产业产能过剩,需要淘汰和升级
• 新兴产业培育需要时间,短期内难以形成规模
• 优势(Strengths)
• 地理位置优越,是西南地区的交通枢纽和经济中心
• 资源丰富,拥有丰富的矿产、水能、农业等资源
• 产业发展基础较好,工业、农业、旅游业等产业发展迅速
• 政策支持,国家给予重庆一系列优惠政策和支持措施
• 劣势(Weaknesses)
• 基础设施相对落后,尤其是交通、能源等方面
• 产业结构调整和升级需要政策和资金支持
技术创新能力不足,产业发展缺乏核心竞争力
• 企业研发投入不足,创新能力较弱
• 人才培养和引进力度不够,缺乏高层次人才
• 产学研合作不够紧密,技术创新成果转化率低
投资环境有待优化,吸引外资和人才的能力不足
• 基础设施建设相对落后,产业配套能力不足
• 优化营商环境需要加强,提高企业对投资环境的满意度
• 政策支持,国家给予重庆一系列优惠政策和支持措施
重庆房地产发展现状及对策建议

关键词 :房地产 现状 对策
■■■●■■■
■■●■■-
一 、 重 庆 房 地 产 发 展 现 状
开发投 资保 持增长态势 ,增速冲高 回落后趋 于稳定 ,住宅
作者 简介 : 1.何 会易 (1975- ),男,重庆极地 实业有限公司 ,工程师 ,主要研 究方向为项 目管理 。 2.何泽华 (1976一 ),男,青岛双联 建筑有 限公 司重庆分公 司,工程师 ,主要研 究方 向为项 目管理
· 123 ·
企业导报 2014年第O1期
心 城市 的 区域性 房地 产业 发展 规 划 。打好 “以地招 商 ”
落 ,拉 动开发投资作用 逐渐减弱 ;商 品房 新开工勰■、■施●工●、 ■I
竣 工面积于年初短期 波动后实现稳健推进 ;随着商 品房 销
售 面积 增速 由高 位不 断回落 ,房地产 开发 企业一三■大■主■要■资● ■■■
标 有大幅度增长 ,房地 产市场呈现 出强劲 上扬 的态势 。据 金来 源增速有所放缓 ,资金保障充裕度小 幅下降 ;新划 分 国家统计局 统计 ,2003—2012年重庆房 地产各项 市场运 营 功能区对优化房地 产市场结构 的促进 作用渐显 ,五大功能
指标持续 上扬 ,发 展形势较 好 。2003—2012年 重庆房地 产 区的功能定位 、 目标 任务 比较 明确 ,投资环境改善 ,城 区
企业完成开发投 资额 、房地产开发企 业个数 、和房 地产 开 扩张加 速。
发企业经营情况 如下 图 :
从宏 观上看 ,上述 成果主要得益 于国家全 面启房地 产
富力地产现状

• 富力地产是中国内地知名的房地产开发商,具有较高的品牌知名度和美誉度 • 富力地产的产品品质较高,市场竞争力较强,为其行业地位提供了有力支持 • 富力地产在房地产行业具有较高的市场份额,处于行业领先地位
富力地产的产品优势与创新能力
产品优势
• 富力地产的产品品质较高,注重产品的舒适度与实用性 • 富力地产的项目遍布全国各地,具有较强的市场竞争力 • 富力地产的物业服务优质,为业主提供了良好的居住环境
03
富力地产的财务状况与盈利能力
富力地产的财务报表分析
营业收入
• 富力地产的营业收入持续增长, 2019年营业收入达到800亿元左右 • 富力地产的营业收入主要来自住 宅开发和商业地产销售,其中住宅 开发占比较高 • 富力地产的营业收入呈现出稳定 增长的态势,为公司的发展提供了 有力支持
净利润
• 富力地产的净利润波动较大, 2019年净利润为90亿元左右 • 富力地产的净利润率较低,主要 受到房地产政策和市场环境的影响 • 富力地产的净利润呈现出波动增 长的态势,但整体盈利能力仍然较 强
• 2005年,富力地产实现跨区域发展 • 2005年,富力地产成功进入北京市场,标志着其跨区域发展战略的正式启动 • 随后,富力地产逐步进入上海、天津、重庆等核心城市,实现了全国范围内的布局
• 2010年至今,富力地产加强多元化发展 • 2010年,富力地产成立富力足球俱乐部,进军体育产业 • 2011年,富力地产收购了广州万达商业地产公司,进一步巩固了其在商业地产领域的地位 • 近年来,富力地产还涉足了酒店、物业管理等多个领域,实现了产业的多元化发展
创新能力
• 富力地产在住宅产品开发方面具有较强的创新能力,推出了多个高品质项目 • 富力地产在商业地产开发方面也具有一定的创新能力,形成了多元化的产品线 • 富力地产在多元化发展方面表现出色,涉足了酒店、物业管理等多个领域
重庆房地产发展历程

重庆房地产发展历程重庆市位于中国西南地区,拥有悠久的历史文化和丰富的自然资源,是中国四大直辖市之一。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重庆的房地产业也经历了一系列的发展历程。
上世纪80年代初,中国开始实行市场经济体制,重庆市作为西南地区的经济中心,成为房地产发展的先行者之一。
当时,重庆市政府积极引进外资,建设了一批大型住宅小区和商业项目,推动了房地产市场的快速发展。
然而,由于当时政府对房地产市场监管不力,导致一些开发商违规操作和低品质建设现象频发,引发了一系列的房地产泡沫和投诉事件。
为了避免房地产市场的过热和泡沫化,重庆市政府在上世纪90年代初采取了一系列的措施,包括严格审批开发商资质、加强土地管理和加强市场监管等,有效地控制了房地产市场的风险。
随着重庆市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推进,重庆的房地产市场逐渐从泡沫期走向稳定期。
重庆市政府加大对房地产市场的调控力度,推出了一系列的政策措施,包括限购、限贷、限价等,有效地遏制了房价的快速上涨。
与此同时,重庆市政府也积极引进外资,加大对房地产市场的投资力度,推动了一批大型房地产项目的建设。
重庆的城市规划和基础设施建设也得到了大力推进,提升了城市的整体形象和吸引力,进一步推动了房地产市场的发展。
近年来,随着重庆市政府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和一带一路倡议,重庆的房地产市场迎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
重庆市政府加大对房地产市场的政策支持力度,鼓励企业加大投资力度,推动了一批大型房地产项目的建设,提升了重庆的发展水平和影响力。
同时,为了应对房地产市场的风险和不确定性,重庆市政府也加强了对房地产市场的监管和风险防控工作。
重庆的房地产市场逐渐呈现出稳定增长的态势,房地产市场的风险也得到了有效的控制。
总的来说,重庆的房地产发展历程经历了起伏和探索的过程。
通过政府的引导和政策的调控,重庆的房地产市场逐渐从泡沫期走向稳定期,成为重庆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产业之一。
未来,重庆的房地产市场将继续发展壮大,为重庆经济的持续健康发展提供有力支持。
重庆市老旧小区更新改造现状及对策研究

第35卷第1期 2021年02月工程管理学报Journal of Engineering ManagementVol. 35 No. 1Feb. 2021重庆市老旧小区更新改造现状及对策研究刘贵文,张西贝,谢芳芸(重庆大学管理科学与房地产学院,重庆400045, E -mail : 735755404@qq .com )摘要:为提升居民生活品质,加快促进城市更新,老旧小区更新改造问题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
重庆市也面临着严峻的 老旧小区更新改造任务,然而由于重庆市老旧小区更新改造探索较晚,尚未形成一个完整的更新改造机制,进程缓慢,问题 突出。
为突破重庆市老旧小区更新改造瓶颈,探索老旧小区改造的提升路径,通过梳理重庆市老旧小区更新改造探索历程及 现状,对比不同阶段更新改造的特征差异;基于具体案例,总结重庆市老旧小区更新改造存在的问题及障碍:构建重庆市老 旧小区更新改造长效机制,提出重庆市老旧小区更新改造机制建议及发展策略。
同时,通过对重庆市老旧小区更新改造问题 的研究,为其他城市提供相应的参考和借鉴。
关键词:老旧小区;更新改造;案例分析:长效机制中图分类号:TU 984.1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8859( 2021 )0卜077_06 D 01:10.13991/j .cnki .jem .2021.01.014Current Situation of the Renovation of Old ResidentialCommunities in ChongqingLIU Gui-wen, ZHANG Xi-bei, XIE Fang-yun(School of Management Science and Real Estate, Chongqing University, Chongqing 400045, China, E-mail :****************)A b stract: To improve the living quality of urban residents and accelerate urban renovation» the renovation of old residential has drawn growing attention. Meanwhile, such an arduous task is carried out in Chongqing. However, the lack of early exploration in Chongqing renders the mechanism of district renovation in embryo, with a slow process and highlighting problems. To make a breakthrough and exploitation in the district renovation of Chongqing* three measures are listed : collating the procedure and current circumstances of district renovation in Chongqing to compare the characteristics in different periods ; summarizing the existing problems and obstacles in district renovation of Chongqing based on specific cases ; establishing a long-term mechanism of district renovation in Chongqing with proposals and strategies. Furthermore, the study of district renovation in Chongqing could also provide the corresponding reference for other cities.K eyw ords : old residential communities ; renovation ; case analysis ; long-term mechanism缺少电梯[3]、独立厨卫无障碍设施w 等,还存在 安全结构性能和防火性能差等质量安全问题[6]。
重庆永川房地产市场调研分析报告(2023版)

重庆永川房地产市场调研分析报告重庆永川房地产市场调研分析报告一、引言随着中国城市化进程的推进,房地产市场作为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产业,对经济社会的发展起着重要的推动作用。
本报告旨在通过对重庆永川房地产市场的调研和分析,全面了解市场的发展现状、特点以及未来的趋势,并提出相应的建议。
二、重庆永川房地产市场概况⒈市场规模⑴城市面积⑵人口规模⑶房地产项目数量⒉市场发展历程⑴历史回顾⑵近年发展态势三、重庆永川房地产市场细分行业分析⒈住宅市场⑴住宅市场现状⑵市场竞争格局⑶未来发展趋势⒉商业地产市场⑴商业地产市场现状⑵商业地产项目类型⑶市场发展前景⒊办公楼市场⑴办公楼市场现状⑵办公楼租金水平⑶市场需求分析四、重庆永川房地产市场政策分析⒈宏观经济政策⑴国家层面政策⑵地方政策⒉房地产市场调控政策⑴限购政策⑵限贷政策⑶限售政策五、重庆永川房地产市场竞争分析⒈主要竞争对手⑴开发商⑵经纪机构⒉竞争对手分析⑴竞争对手规模⑵竞争对手产品⑶竞争对手市场份额六、重庆永川房地产市场风险评估⒈宏观经济风险⑴ GDP增速变化⑵利率变动风险⒉地方政策风险⑴调控政策变动⑵土地供应政策变化七、重庆永川房地产市场未来发展趋势与建议⒈未来发展趋势⑴市场需求变化⑵技术创新对市场影响⒉建议⑴政策建议⑵发展方向建议附件:⒈历年房地产市场交易数据⒉重庆永川市规划地图法律名词及注释:⒈房屋征收管理条例:指国家对于房地产征收和管理所制定的法律规定。
⒉城市规划法:指国家对于城市规划和建设所制定的法律规定。
⒊不动产登记法:指国家对于不动产登记和管理所制定的法律规定。
中国房地产20年发展历程回顾

中国房地产20年发展历程回顾房地产是指土地、建筑物及固着在土地、建筑物上不可分离的部分及其附带的各种权益。
房地产由于其自己的特点即位置的固定性和不可移动性,在经济学上又被称为不动产。
可以有三种存在形态:即土地、建筑物、房地合一。
在房地产拍卖中,其拍卖标的也可以有三种存在形态,即土地(或土地使用权),建筑物和房地合一状态下的物质实体及其权益。
最近几年,国内房价飞涨,让我们还来不及拿定买房的主意又涨价了。
2010年,中国的房价疯了。
这一年,北京望京地区“地王”边上的一套64平方米的住房,一个星期里总价涨了34万元。
房价令人们变得极度懊悔。
有时候,小两口合计买房子,其中一个稍一犹豫,价格便又上蹿了十几万元,为此引来一番不满和争吵,乃至分道扬镳。
这样的故事屡见不鲜。
房价是在人们犹豫不决的观望中突然爆发的。
2009年年初,上一轮房地产的低迷期还没走出,那些钱包瘪瘪的人还梦想着房价再降一点,没成想,进入3月,它突然发力,且一发不可收拾。
一个小区半年前每平方米价格只有1.9万元,半年后一看,变成了2.9万元。
原先是买了房子的人嫌降价太多,围着售楼处纷纷要求退房,现在一套房子刚开盘,就被抢光了。
《参考消息》则援引外电:中国每天新建房屋面积,已经占全球总量的50%左右。
下面就让我们看看这些年来房地产市场的发展。
第一阶段:理论突破与试点起步阶段(1978至1991年)1978年理论界提出了住房商品化、土地产权等观点。
1980年9月北京市住房统建办公室率先挂牌,成立了北京市城市开发总公司,拉开了房地产综合开发的序幕。
1982年国务院在四个城市进行售房试点。
1984年广东、重庆开始征收土地使用费。
1987至1991年是中国房地产市场的起步阶段。
1987年11月26日,深圳市政府首次公开招标出让住房用地。
1990年上海市房改方案出台,开始建立住房公积金制度。
1991年开始,国务院先后批复了24个省市的房改总体方案。
第二阶段:非理性炒作与调整推进阶段(1992至1995年)1992年房改全面启动,住房公积金制度全面推行。
我国房地产行业发展历程

我国房地产行业发展历程中国房地产经纪行业是一个既古老又新潮的行业,是房地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
房地产行业研究报告指出中国房地产经纪活动萌芽于西汉,在唐宋之后得到了较快发展。
1949年后,随着国家废除房地产私有制,禁止房地产买卖、租赁,房地产经纪也逐渐被取缔。
1978年改革开放以来,房地产经纪行业开始复苏并以较快速度发展。
目前,我国房地产经纪业总体上还处于发展的初级阶段。
下面来看看房地产行业发展历程。
一、房地产经纪30年发展进程房地产经纪具有提高市场效率、降低交易成本、保障交易安全,维护委托人合法权益等重要作用。
房地产交易(包括买卖、租赁、互换、抵押、赠与等)是房地产经纪存在和发展的基础,房地产经纪又是房地产快速、高效、安全交易的保障。
房地产经纪和房地产交易相伴而生,相互促进。
改革开放30年来,在城镇住房制度改革不断推进、房地产市场持续发展的大背景下,我国房地产经纪大致经历了复苏、初步发展、快速发展、调整发展等阶段。
(一)复苏(1978-1992年)1.复苏的背景我国房地产经纪业复苏以城镇住房制度改革和房地产市场兴起为背景,以房地产权属登记为条件,以落实私房政策为契机。
1980 年开始,国家推行城镇住房制度改革,陆续出台了土地有偿使用、城市建设综合开发、个人建房、房地产市场培育等一系列发展房地产业的政策。
1987年10 月,中共十三大《沿着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前进》报告明确指出社会主义市场体系包括房地产市场,这宣告了我国房地产市场的诞生。
1983年国务院发布了《城市私有房屋管理条例》,规定了房屋产权登记制度,1990年全国基本完成了房屋所有权登记工作,为80%以上的房屋所有权人颁发了房屋权属证书,这为房地产市场及房地产经纪的发展创造了条件。
1980年10月30日,国家城市建设总局下发了《关于转发北京市、辽宁省落实私房政策两个文件的通知》(城发房字[80]264号),开始落实私房政策,使大量房产在短短几年内发生流转,客观上形成了市场供给和需求,激活了房地产市场,也为房地产经纪活动的再现创造了契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重庆房地产的发展历程及现状目录一、中国房地产的发展历程二、重庆的城市发展三、重庆的城市化进程3.1、重庆城市化进程概述3.2、重庆的城市话进程现状四、重庆的城市化进程与中国发达城市的对比4.1、重庆的城市化进程与北京的对比4.2、重庆的城市化进程与上海的对比4.3、重庆的城市化进程与广州的对比五、重庆房地产大事件回顾六、重庆房地产标杆企业的研究6.1、龙湖的发展模式探究6.2、金科的成长历史6.3、华宇集团七、重庆房地产企业的现状分析7.1、投资开发分析7.2、供需状况分析7.3、价格情况分析7.4、产品特征分析7.5、成交结构分析7.6、客户特征分析一、中国房地产的发展历程第一阶段:理论突破与试点起步阶段(1978至1991年)从1958年开始,房地产收归国有,中国房地产从此消失,此时是建国之初,重点发展重工业,还不存在完全意义上的房地产市场。
1979年开始经济体制改革1980年4月,邓小平提出“出售公房,调整租金,提出个人建房买房”的设想。
从此拉开了住房改革制度的序幕。
改革之路正式启动。
86年1月,国务院召开城镇住房制度改革问题座谈会,1988年4月,《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规定,土地使用权可以依法转让。
1987年11月26日,深圳市政府首次公开招标出让住房用地。
1990年上海市房改方案出台,开始建立住房公积金制度。
1991年开始,国务院先后批复了24个省市的房改总体方案。
1987至1991年是中国房地产市场的起步阶段。
第二阶段:非理性炒作与调整推进阶段(1992至1997年)1992年邓小平同志南巡深圳视察后发现特区市场经济之后变化很大,其中房地产开发相当成功,认为开发区的经验值得全国推广,于是他吹响了中国发地产开发号角,沿海城市一带开始展开,特别在海南、北海、广州、深圳等。
真正意义上走上了市场化的发展之路。
1989年以海南房地产泡沫破裂为标志的中国房地产寒冬如期而至,可以说海南泡沫房地产破裂之后的中国房地产才在阵痛之中。
为了治理这样的烂尾局面,于是下令停止银行贷款。
政府开始第一轮紧缩性宏观调控,房地产泡沫破裂,造成了大量的烂尾楼和银行呆坏账。
1993年底紧缩性的调控政策落实,经济过热势头放缓,处在通货紧缩通道中,亚洲金融(行情,资讯,评论)危机爆发,日本、香港等地房地产泡沫破裂。
房地产市场在经历一段时间的低迷之后开始复苏。
第三阶段:相对稳定协调发展阶段(1998至2003年)随着住房制度改革不断深化和居民收入水平的提高,住房成为新的消费热点。
1998年对中国房地产业来说是关键之年,分水岭就是上半年和下半年,很多开发商在1998年上半年都熬不下去了,把土地纷纷卖掉退出市场。
但是到了1998年下半年,在6月份左右,政策面开始发生变化,出台了一系列的刺激房地产发展的政策,主要一个是取消福利分房,通过市场来解决住房问题,这种政策使得有效需求在短期内爆发,并大幅快速上升。
还有价格政策,在这之前商品房的价格受到物价局的管制,不能随便涨价,是限价的。
但是在这时候取消了这些管制,为后来开发商涨价提供可能,这以后开发商自己喜欢怎么定就怎么定,开始乱涨价。
1998以后,随着住房实物分配制度的取消和按揭政策的实施,房地产投资进入平稳快速发展时期,房地产业成为经济的支柱产业之一。
海南房地产泡沫破裂后,延续5年的房地产颓势就此得以扭转。
当年全国完成房地产开发投资3623亿元,比上年增加13.79%,改变了上一年房地产开发投资负增长态势。
政策背景是,通货紧缩的经济局势使得政府决定催热房地产拉动内需,这一影响深远的决策是亚洲金融危机后改善市场需求的转折点,其效应持续了10年,并使得房地产业成为中国经济的支柱产业之一。
房地产热不仅造就了大批中国富豪,也成为政府官员落马的主要泥潭。
易被人忽视的是,中国在当年首次提出要建立以经济适用房为主和租售并举的住房供应体系。
房地产零售时代来临,房贷成银行热门生意,个人购房比例持续上升。
商业银行发放的个人住贷总量在不断增长,贷款门槛越降越低。
第四阶段:价格持续上扬,多项调控措施出台的新阶段(2004至2008年)2006年是房地产行业的"多事之秋",密集的调控政策难以撼动房价高攀。
房价问题成为民生问题,外资、热钱首次受到空前关注,伴随着高房价,A股市场牛市来临,显然,在中国金融业全面开放的背景下,流动性过剩、投资渠道狭窄成为房价高企的重要原因。
2008年10月,全球金融危机爆发,中国发地产进入严冬期。
1998年开始起到2003年,这一轮的上扬达到高峰。
2003-2007年都在头部横盘整理,2004年调控供给,2005年调控需求,2006年调控结构,2007年继续调控,2007年底基本调控完毕,2008年奥运会东风作用,中国新一轮的房地产,把头部转化为底部以后,又一波上扬。
第五阶段:应急与投机催生房地产大泡沫(2009至2011)2010年1月10日,国务院出台“国十一条”,严格二套房贷款管理,首付不得低于40%,加大房地产贷款窗口指导.对二套房不再区分改善型和非改善型,一概执行40%首付;明确要求央行及银监会要加大对金融机构房地产贷款业务的监督管理和窗口指导;加强监控跨境投融资活动,防境外“热钱”冲击中国市场。
2010年1月21日,国土资源部发布《国土资源部关于改进报国务院批准城市建设用地申报与实施工作的通知》提出,申报住宅用地的,经济适用住房、廉租住房和中低价位、中小套型普通商品住房用地占住宅用地的比例不得低于70%。
八、重庆的城市化发展第一阶段——计划经济时期(1949-1983)1949年11月30日,重庆解放。
此时的重庆是西南诸省最大的政治、军事、经济和文化中心,面积300平方公里(时区面积约45平方公里),人口110万,地居两江总汇,凡陕、甘、川、康、滇、黔之商货出入长江者,皆以重庆为转运枢纽,商业繁荣居西南之冠,物质力量雄厚。
抗战时期由于大量工业企业以及人口的涌入使城市不堪重负,以及躲避日机的轰炸,重庆城市空间结构就沿成渝公路、川黔公路以及两江,开始一种跳跃式发展,城市形态演变呈现出一种组团式演进。
解放后重庆作为全国三线建设的重点城市,大批工业型组团迅速成长。
工业分散布局在沿江和对外交通线上,形成一批工业区和卫星城镇。
由于强调城市的生产性,住宅仅作为工厂的配套设施就近建设,由此形成了相对独立的生产和生活片区,再一次强化了组团式的城市结构。
由于陪都时期的物质基础积累以及建国后重点工业建设,重庆城市化进程呈现出一种行政力量推动下的跳跃式发展。
第二阶段——市场经济改革时期(1983-1997)1983年,重庆成为全国经济体制综合改革试点城市,成为计划单列市。
同年,《重庆市总体规划(1981-2000)》获国务院批准,从规划上正式提出了“多中心,组团式”城市空间结构,重庆市整体空间形态的演变也在这一规划思想的指导下向组团式结构进一步加强。
由于改革开放和经济体制的综合改革,重庆城市化进程进一步加强。
重庆商品房也就是出现在这个时期。
第三阶段——直辖时期(1997-至今)1997年,重庆成为全国第四个直辖市,重庆城市化进程进入一个飞速发展的时期。
这十多年来,重庆城市结构出现跳跃式和渐进扩张式并举,由中梁山和铜锣山构成的东、西屏障和由长江、嘉陵江构成的两江屏障被大规模突破,城市原来的各个组团也逐渐扩大、合并。
整个城市呈现出“一岛一心、两江四岸、四山三片”的大格局。
这期间的城市规划也伴随着两版不同的总规经历了两次演变。
三、重庆城市化进程概述1997年,重庆成为我国第四个直辖市,从此城市化进程进入一个加速期,城市人口和城市面积都开始迅速膨胀。
2010年6月,国家级开发区“两江新区”正式挂牌成立,重庆又迎来新一轮的发展高潮。
这一阶段,重庆市区人口由460万增长到超过800万,市区面积由214平方公里扩展到600多平方公里。
这一时期整个重庆市的城市化率也从18.99%增长到51.6%。
这一时期,由中梁山和铜锣山构成的东、西屏障和由长江、嘉陵江构成的两江屏障被大规模突破,城市沿对外交通干线快速伸展,两山外围地区的小城镇逐渐变成城市的新组团,两山以内核心区的组团则不断充实、扩大和部分合并。
2000年北部新区成立,标志着重庆城市发展中心向北偏移,从此,城市新拓展区向北迅速扩张。
此后,城市主要交通流也从以东西向客流为主转变为以南北向客流为主,最大流向为江北区—渝中半岛—南岸区(2002年重庆市主城区综合交通规划中的交通调查)。
重庆城市化进程现状:城市化率。
随着经济社会持续高速的发展,重庆人口持续增加,经济建设和科学技术不断进步,其直辖面积不断扩大,达到了下辖40个区县共82403平方千米。
城市化率也在不断的提高。
重庆市到2006年城市化率为46.7%,按美国地理学家M.Nantham(1976年)研究。
城市化进程呈S型曲线发展,根据S型曲线,把城市化进程划分为3个阶段。
重庆市在2006年的城市化率为46.7%,按上诉阶段划分,重庆正处于第二阶段,即加速发展阶段,城乡二元结构正逐步消失。
截止到2012年,重庆城市化率从1996的29.5%提升到57%。
(数据来自重庆统计年鉴2013)。
重庆的城市化进程主要有一下几大特点。
(1)大都市圈+点轴式城市带。
以主城都市圈为中心,以长江、319(渝怀铁路)为发展轴,以沿线城市为节点,进行串珠式开发,逐步形成以重庆都市为中心,万州,涪陵,黔江等城市为区域中心的网络式城镇体系。
(2)城市二元结构突出。
城乡二元经济结构一般是指以社会化生产为主要特点的城市经济和以小生产为主要特点的宁村经济宾存的经济结构。
北京的城市化进程:新中国成立前期,北京的非农业人口不及总人口的50%,城市化进程处在起步阶段,新中国成立后到21世纪初期,是北京城市化进程的加速阶段,2010年北京的城市化率为70%,处于城市化后期发展阶段。
目前已经到了大城市郊区化的阶段。
上海的城市化进程:上海市从1998年到2009年,非农业人口占上海市人口的比例逐年上升,截止2009年年底,已经高达88.3%.而广州城市化进程的城市化进程在2008年就达到了82%。
与上海广州等发达城市相比,重庆的城市化进程速度虽然快,但是起步晚,因此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这就给重庆的房地产行业提空了巨大的可发展空间。
重庆房地产事件回顾直辖十年来,重庆经历了“直辖”、“西部大开发”、“三峡大移民”、“亚太峰会”、新特区等重大历史事件,每一次变迁都给重庆带来了千载难逢的发展机遇,使重庆社会经济呈现出周期性的增长与发展。
受此影响,重庆房地产业在持续稳健增长中表现出了周期性的发展,从历史纵向看,98年受直辖和全国性房改影响,出现过一个投机和交易的高位增长;2001年受“西部大开发”及”三峡大移民”的影响,出现了第二次高位增长,2003年受“二次置业”高潮的影响,又出现小幅度增长,2007年新“特区”的成立,再次拉开一轮增长的序幕,纵观重庆房地产市场的发展,大致3至5年一个小的周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