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州城市绿化现状判定与分析

徐州城市绿化现状判定与分析
徐州城市绿化现状判定与分析

大学生网络生活方式的现状调查与对策研究

大学生网络生活方式的现状调查与对策研究 摘要:本文通过对大学生网络生活情况进行调查,列出调查对象、内容及其调查方法,并对调查结果进行分析,总结利弊,然后分析了对大学生的上网情况及对网络的认知,进而分析其原因及影响。通过调查提出几点关于消除弊端的建议,最后加以总结。 关键词:高校大学生网络学习影响对策 一、调查背景 近几年随着高等学校数字化校园建设的不断深入,网络中心、数字图书馆等信息化机构在推动高等教育信息化、促进在校大学生有效学习等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校园网给在校大学生通过网络获取各种有用信息提供了便利条件,利用网络学习已经成为在校大学生学习生活中不可缺少的部分。 然而信息化环境建设的高成本投入与信息化教育的目标是否成 比例?高校数字化校园建设是否充分发挥了其强大的教育功能?大 量调查结果值得我们深思,一方面,聊天与游戏基本上成了目前在校大学生上网的主旋律。随着教育信息化进程的深入,网络中心、电子阅览室、计算中心等信息化部门已融入普通大学校园中,大学生可以 在多种场所方便的接触网络;另一方面,由于缺乏正确引导和科学管理,致使高校中网络强大的教育功能被其娱乐应用给掩盖了。高校中 网络设施倘若仅仅用以为大学生们提供游戏、聊天等娱乐活动,这必将远远的偏离教育信息化的初衷。那么,导致大学生“玩网”的真正原因是什么?是

大学生自身比较浮躁还是我们教育本身出了问题?这些问题值得我们深思。在校大学生是一支不断壮大的网名群体,而且他们也是推动高等教育信息化的重要力量,研究他们在网络学习现状,发现其中存在的实际问题,并提出提高在校大学生网络学习技能的对策,对于促进大学生网络素养的培养,充分发挥网络的教育功能,推动高校教育信息化的建设均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二、调查对象和方法调查时间:2010年10月12—16日调查地点:中国矿大南湖校区调查对象:矿大在校大学生(不分年级),其中男生占52%,女生占48%。调查内容上网时间、上网费用、上网目的、因上网缺课现象、上网对学习影响、对网络交际的认识等。 调查方法:①问卷法。本次调查采用问卷调查法,运用随机抽样调查方式进行。发出调查表200份,回收150份,回收率75% 经核查, 收回答卷的有效问卷为100 份。 ②访查法。通过对部分高校学生的交流和了解,进一步结合数据分析网络文化对大学生行为的影响。 三、调查的目的、意义为深入了解当代大学生网络素养状况,加强大学网络文化建设与管理,为师生提供更多网络教学交互平台,引导健康、积极的网络文化。对中国矿大在校大学生网络学习、网络娱乐、网络参与等网络应 用行为进行了问卷调查。共发放问卷200份,收回150份有效问卷。在此基础上,结合个别随机访谈和组织座谈,并调查数据进行统计分析,通过对中国矿业大学在校大学生网络生活的调查与分析,不仅可 以发现目前大学生网络生活中所存在的问题,而且就这些问题提出相 应的解决对策,来促进矿大学生更好的学习和发展。

2019-2020年整理徐州市城市总体计划(含计划总图)汇编

徐州市城市总体规划(2007-2020) 一、规划编制的背景 1996年省人民政府批准的《徐州市城市总体规划(1996-2010)》一直是徐州市规划建设的基本依据,在指导徐州城市建设、完善城市功能、推动社会经济全面发展中起到了积极的作用。近年来,随着江苏省城市化总体发展战略的实施、市行政区划的调整以及新形式、新问题和新机遇的出现,迫切需要对原城市总体规划进行修编。根据省建设厅的意见和建设部办公厅建办规函[2003]332号《关于同意修编徐州市城市总体规划的函》的精神,我市开展了新一轮徐州市城市总体规划的编制。2000年至2002年,我市着手进行了一系列前期准备工作。由省建设厅组织编制的《徐州都市圈规划(2001-2020)》为城市总体规划编制提供了区域空间环境和政策框架。由省规划设计研究院负责编制的《徐州市市域城镇体系规划》为徐州市的城镇化发展、城镇体系布局和区域基础设施建设提供了基本依据。在清华大学吴良镛教授亲自指导下完成的《徐州城市发展概念规划的研究》,对徐州的城市定位、定性、空间格局、文化环境、重大基础设施等一系列 重大问题进行了分析和论证。这些前期准备工作为高效、科学合理地编制徐州城市总体规划 奠定了基础。2002年初,我市成立了城市总体规划修编领导小组,并委托中国城市规划设计 研究院具体负责城市总体规划的编制工作。

二、规划编制的主要任务 1.面向21世纪,以现代化为目标,从更大的范围来研究徐州的战略地位、发展方向 及发展动力,从区域的角度论证城市发展的技术经济基础和发展条件,在省、市社会经济发 展计划的指导下,拟定城市社会经济发展目标和城市发展的战略目标。 2.对徐州市域确定城市合理的发展形态、布局和规模,研究并确定全市域 范围内各城镇的发展体系,建立适合于全市整体协调发展的城镇发展结构。加强以徐州中心城区为核心的徐州都市区规划,特别是对中心城区的整合和优化,提高中心城市的聚集功能,增强辐射能力,为实现全市的社会经济发展目标打好基础。 3.突出城市性质,体现城市特色,贯彻可持续发展和以人为本的原则。按 2010年市域基本实现现代化这一目标,合理调整产业结构、优化建设用地布局,重视生态环 境保护、名城景观和园林绿化,提高能源、交通及各项基础设施的建设标准,创造良好的投 资环境和生活环境。 4.确定城市发展规模,优化城市发展方向,积极主动调整行政区划,建立新的城市 发展空间形态,合理确定未来城市的布局结构。 5.协调市区内老城、经济开发区、新区合理发展的关系。调整城市中心区的布局, 加快新区建设,保证徐州市经济稳定协调发展。 6.弘扬历史文化,体现出“两汉文化”的鲜明地方特色。充分考虑城市周 围山、水、林等环境要素,建设拥有完善的城市绿化体系,城市与自然有机统一 的山水园林城市。大力发展旅游事业,采用先进的规划手段,使城市具有较强的 现代感,成为一座设施先进、环境优美、极具活力的现代化旅游城市。 8.大力加强市域交通、水利、电力、电信等基础设施建设,加快市域城镇建设的步伐。重视市区城市基础设施的配套建设,提高城市基础设施的适应能力和现代化水平。 9.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发展要求,强调规划的宏观引导功能。规划既要体 现抓住机遇、加快发展的思想,又要贯彻实事求是、量力而行的原则。重视和突出对城市 基本空间框架的建立,使本规划在规划期内既有相对的稳定性,又有足够的应变能力。分 阶段、分时序稳步实现徐州市社会、经济、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三、徐州市城市总体规划的主要内容 (一)、规划地位和作用 《徐州市城市总体规划》是指导本市发展和建设的法定性文件,也是实施城市建设、城 市管理的基本依据。在本市进行的各项建设活动,编制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近期计划、分区规划、区(县)域规划、详细规划、各专项规划等,均应执行本规划。 (二)、规划期限 近期建设规划:2007-2010年。 远期规划:2011-2020年。 远景展望到本世纪中叶。

南京市城市绿化管理条例

南京市城市绿化管理条例 【法规类别】环保综合规定 【发文字号】南京市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公告[第3号] 【批准部门】江苏省人大(含常委会) 【批准日期】1999.06.18 【发布部门】南京市人大(含常委会) 【发布日期】1999.06.21 【实施日期】1999.08.01 【时效性】失效 【效力级别】设区的市地方性法规 【修改依据】本篇法规已被《南京市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修改的决定》(发布日期:2004年6月17日实施日期:2004年7月1日)修改 【失效依据】南京市城市绿化条例 南京市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公告 (第3号) 《南京市城市绿化管理条例》已由南京市第十二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九次会议于1999年5月28日制定,江苏省第九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次会议于1999年6月18日批准,现予公布,自1999年8月1日起施行。 1999年6月21日 南京市城市绿化管理条例

(1999年5月28日南京市第十二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九次会议制定1999年6月18日江苏省第九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次会议批准)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了加强城市绿化管理,促进城市绿化事业的发展,改善生态环境,美化生活环境,根据有关法律、法规,结合本市实际,制定本条例。 第二条本条例适用于本市行政区域内的城市绿化的规划、建设、保护和管理。法律、法规另有规定的,从其规定。 第三条市人民政府城市绿化行政主管部门(以下称市城市绿化行政主管部门),负责全市的城市绿化管理工作。 区、县城市绿化行政主管部门在规定的职责范围内负责辖区内的城市绿化管理工作。 建设、规划、公安等有关部门应当按照各自的职责,协同做好城市绿化管理工作。 第四条各级人民政府应当把城市绿化建设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加大对绿化事业的投入,组织群众开展义务植树活动;鼓励和加强城市绿化的科学研究,提高城市绿化的科学技术和艺术水平。 第五条任何单位和个人都应当依照国家有关规定履行城市绿化义务,并有关权举报和制止损害城市绿化及绿化设施的行为。 各级人民政府对在城市绿化工作中做出显著成绩的单位和个人,应当给予表彰和奖励。 第二章规划和建设

徐州市城市绿化管理条例

徐州市城市绿化管理条例 【法规类别】植树造林与绿化 【批准部门】江苏省人大(含常委会) 【批准日期】1996.12.13 【发布部门】徐州市人大(含常委会) 【发布日期】1996.12.13 【实施日期】1996.12.13 【时效性】失效 【效力级别】设区的市地方性法规 【修改依据】本篇法规已被《徐州市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修改的决定》(发布日期:2004年8月27日实施日期:2004年9月1日)修改 【失效依据】徐州市城市绿化条例 徐州市城市绿化管理条例 (1996年10月16日江苏省徐州市第十一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三十次会议通过1996年12月13日江苏省第八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五次会议批准)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加强城市绿化建设和管理,绿化美化城市,改善城市生态环境,增进人民身

心健康,根据有关法律、法规规定,结合本市实际,制定本条例。 第二条本条例适用于本市市区范围内的绿化规划、建设、保护和管理。 第三条徐州市园林风景行政管理部门是本市城市绿化管理的行政主管部门(以下称市城市绿化行政主管部门),主管本市市区范围内的绿化工作。 规划、城管、城建、土地、环保、工商、公安以及电力、邮电等有关部门依法各司其职,共同做好城市绿化管理工作。 在本市市区范围内,有关法律、法规规定由林业等行政管理部门管理的绿化工作,依照有关法律、法规执行。 第四条城市绿化建设应当作为城市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长期和年度计划。 第五条城市绿化以建设现代化园林城市为目标,区分功能,选择适宜树种,广植草坪和花卉,搞好立体绿化和平面绿化,发展多层次覆盖种植,在主干道、商业繁华地段以种植常绿植物为主,提倡和鼓励城市居民利用庭院植树种花。 第六条城市中的单位和有劳动能力的公民,应当依照国家有关规定履行植树或者其他绿化义务。 对在城市绿化工作中做出突出贡献和举报违反本条例行为有功的单位和个人,由市人民政府或者市城市绿化行政主管部门给予表彰和奖励。 任何单位和个人均有权制止或者向城市绿化行政主管部门举报损害绿化及其设施的行

中学生体质现状的调查与对策研究毕业论文

中学生体质现状的调查与对策研究毕业论文 目录 中文摘要 (Ⅰ) Abstract (Ⅱ) 1前言 (1) 1.1问题的提出 (1) 1.2文献综述 (1) 1.2.1参照依据 (1) 1.2.2有关体质测试指标的解释 (2) 1.2.3《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评价指标与分值设定 (4) 1.3目前研究存在的问题与今后的研究前景 (4) 1.4研究的意义 (5) 2研究对象、研究的步骤,研究的方法 (5) 2.1研究的对象 (5) 2.2研究的步骤 (5) 2.3研究的方法 (5)

3调查结果与分析 (7) 3.1五项测试指标的数据统计分析 (7) 3.2 05年与09年初一学生体质健康测试成绩对比 (10) 3.3初三学生三年体质健康测试成绩对比 (10) 3.4近几年学生体质健康测试成绩变化情况 (10) 3.5问题的讨论 (11) 4结论 (13) 5建议与措施 (14) 6参考文献 (17) 7附录 (20) 7.1附件一 (20) 1.前言 1.1问题的提出 自2007年4月29日全国开展阳光体育运动以来,全国各级各类学校掀起“每天锻炼一小时,健康工作五十年,幸福生活一辈子”的阳光体育活动的高潮。这一活动贯彻课程改革的理念,切实减轻学生课业负担,增加了广大学生体育活动的时间,极大的丰富了的体育活动容,有力的提高了广大学生参与体育活动的积极性,从而使各地青少年体质健康状况的有了明显的改善。“每天锻炼一小时”这个为提高青少年体质而开出的“药方”,在其它因素和基本条件不变的情况下,

学生的体质健康标准参数的变化能反映学生体质状况的变化趋势。 学生体质状况的测试成绩是教学成绩考核的重点指标。广大体育老师在考核中发现学生体质健康水平提升速度不理想,并不能达到三年使85%的学生体质健康水平在及格线以上的预期目标,这是因为在开展各项体育活动过程中可能存在一些制约性环节。为了更好的加快学生体质健康水平的提高而制定了本课题——市区中学生体质现状的调查与对策研究。将近几年中学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数据的变化情况作为分析参数,结合调查问卷、走访、观察等形式来了解市区中学生体质健康状况的情况,旨在解决学生体质状况过程中所存在的问题,依据《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解读》作出评价,并针对具体薄弱环节展开对策研究,为进一步加快提高学生体质健康水平服务。 在新课程改革的指导下,作为体育教师要转变以往的教学模式,适应新课程改革的需要,深入了解阳光体育的涵,加深对体育教学的研究与创新,有效提高学生的体质健康水平。 1.2文献综述 1.2.1参照依据 本文中对学生体质健康的理解主要依据各大专著,健康一词前加定语体质,使体质健康与心理健康和社会适应区分开来,认为《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的涵是测量学生体质健康状况和锻炼效果的评价标准。同时认为阳光体育运动的概念主要是基于提高学生体质健康水平提出的,以上专家对阳光体育运动开展对学生体质健康的影响有基本相同的见解。 实施阳光体育运动成为发展学生体质健康水平的主要措施,本文参考了各地区围绕学生体质健康所发表的各类文章,如《为何60%的学生锻炼不足》,《中小

城市绿化管理条例

盛年不重来,一日难再晨。及时宜自勉,岁月不待人。 城市绿化管理条例(修正)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了促进城市绿化事业的发展,根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结合本省实际,制定本条例。 第二条本条例适用于在本省城市规划区内种植和养护树木花草等城市绿化的规划、建设、保护和管理。 第三条省、市、县(市、区)人民政府建设(园林)行政主管部门主管本行政区域内城市规划区的城市绿化工作。其主要职责是:贯彻执行有关城市绿化的法律、法规、规章和方针、政策;参与编制城市绿化规划;负责城市绿化的行业管理;组织或者指导城市绿化建设;查处城市绿化违法案件。 在城市规划区内,有关法律、法规规定由林业等行政主管部门管理的绿化工作,依照有关法律、法规执行。 建制镇人民政府负责本行政区域内的城市绿化工作。 第四条各级人民政府应当把城市绿化建设作为城市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鼓励和加强城市绿化的科学技术研究,推广先进技术,提高城市绿化的科学技术和艺术水平。 第五条城市中的单位和有劳动能力的公民,应当依照国家有关规定履行植树或者其他绿化义务。任何单位和个人都有权制止损害绿化和绿化设施的行为。 对在城市绿化工作中成绩显著的单位和个人,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给予表彰和奖励。 第二章规划 第六条城市人民政府应当组织城市规划行政主管部门和城市建设(园林)行政主管部门等共同编制和论证城市绿化规划,并纳入城市总体规划。 第七条城市绿化规划应当包括下列内容: (一)规划依据、指导思想和原则; (二)规划年限和范围; (三)绿地系统布局; (四)绿地指标和定额; (五)各类绿地规划; (六)树种规划; (七)绿地近期建设规划; (八)绿化规划的实施措施。 第八条城市绿化规划应当安排与城市性质、规模和发展需要相适应的绿化用地面积。在城市新建区,城市绿地应当不低于总用地面积的30%;在旧城改造区,城市绿地应当不低于总用地面积的25%。城市生产绿地应当不低于城市建成区面积的2%。 第九条城市绿化规划应当合理设置公共绿地、单位附属绿地、居住区绿地、防护绿地、生产绿地和风景林地等,充分发挥城市绿地的环境效益、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第十条城市绿化规划应当根据当地的特点,充分利用自然、人文条件,并与文物古迹的保护相结合,突出地方特色。 第三章建设

《城市绿化条例》.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了加强城市生态环境建设,创造良好的人居环境,促进城市可持续发展,根据国务院《城市绿化条例》和国家有关法律、法规,结合本市实际,制定本条例。 第二条本市城市规划区内的公共绿地、单位附属专用绿地、居住区绿地、防护绿地、生产绿地、风景名胜区绿地、风景林地树木花草的种檀和养护等城市绿化的规划、建设、保护和管理,适用本条例。 第三条本市城市绿化工作在市人民政府的统一领导下,实行分级管理。市城市绿化行政主管部门主管本市城市绿化工作,对全市城市绿化实施监督管理。 区、县(市城市绿化行政主管部门应按职贵分工,负责本辖区内城市绿化的建设和管理工作。各级人民政府相关部门应按职责分工,做好城市绿化的有关工作。 第四条市、区、县(市人民政府应当将城市绿化建设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采取措施,提高城市绿化覆盖率和建成区绿地率,逐步增加人均占有公共绿地的面积。 城市绿化实行以政府投入为主、社会投入为辅的原则,鼓励单位和个人投资城市绿化建设。 第五条城市绿地实行登记制度。由市城市绿化行政主管部门会同规划、土地等行政主管部门登记造册,确认城市绿地权属,明确保护和管理责任。 第六条城市中的单位和有劳动能力的适龄公民,都应当依照国家有关规定完成义务植树或者其他绿化任务。 任何单位和个人对违反城市绿化规划、损害和破坏绿化的行为,有权制止和举报。 第七条鼓励和加强城市绿化科学研究,推广应用先进技术,普及城市绿化科学知识,提高城市绿化科学技术和艺术水平。

第八条对在城市绿化工作中做出突出贡献的单位和个人,由各级人民政府给予表彰和奖励。 第二章规划和建设 第九条编制城市绿化规划,应当坚持改善城市生态环境再丰富城市景观相结合的原则,充分利用和保护城市的自然和人文资源,根据人口规模、服务半径、城市面积,合理设置城市绿化用地。 第十条市城市绿化行政主管部门和城市规划行政主管部门共同编制城市绿化专项规划,报市人民政府批准,纳入城市总体规划,由市城市绿化行政主管部门组织实施。 城市绿化专项规划经批准后,应当向社会公布。 第十一条城市新区开发和旧区改造必须留出相应的绿化用地。城市新区开发的规划绿地面积,不得低于总用地面积的35%;旧区改造的规划绿地面积,不得低于总用地面积的25%。 第十二条建设项目必须安排附属绿化工程用地。附属绿化工程用地面积应当符合下列标准: (一城市新建区的大专院校、机关团体、部队、医院、疗养院、宾馆和公共文化设施等单位的附属绿地面积,不得低于其总用地面积的35%,其他单位的附属绿地面积,不得低于其总用地面积的30%; (二城市新建居住区的绿地面积,不得低于总用地面积的30%; (三城市旧区改造中单位的附属绿地面积,不得低于其总用地面积的30%,改建、扩建居住区的绿地面积,不得低于总用地面积的25%; (四产生有害气体及污染企业的绿地面积,不得低于总用地面积的30%,并根据国家标准设立不少于50米的防护林带;

城市绿化现状与分析

第三章城市绿化现状与分析 第一节城市绿地建设现状 一、园林管理机构建设现状 (一)机构、职能配置及人员编制 (二)设备情况 二、城市绿地建设现状 至2016年4月,昆明市昙华片区建成区面积达7.6km2,常住人口为7.6万人。 根据实地调查与记录分析,建成区内共有各类绿地208.77hm2。公园绿地共23.76hm2;生产绿地共0hm2,占建成区面积的0%;防护绿地共28.19hm2;附属绿地共102.56hm2;绿地率22.72%,绿化覆盖率27.40%。绿地率、绿化覆盖率没有达到国家园林城市标准。 (一)公园绿地 目前昙华片区建成区共有公园13个,包含综合公园、社区公园、街旁绿地,共有公园绿地面积23.76hm2,人均公园绿地面积为3.13m2/人,公园绿地服务半径覆盖率为55.26%,没有达到国家园林城市标准。 表3-1 现状公园绿地统计表 注:根据《国家园林城市遥感调查与测试要求》公园绿地率达65%以下的公园,统计公园绿地面积时,按实际绿地面积计。 (二)生产绿地 规划区共有生产绿地0hm2;占建成区面积0%。 (三)防护绿地 建成区内现状防护绿地共计28.19hm2。主要包括二环东路防护绿地、虹桥路防护绿地、东三环防护绿地。 表3-2 现状防护绿地统计表 (四)附属绿地 建成区共有各类附属绿地102.56hm2。其中单位附属绿地30.53hm2,

居住区附属绿地57.73hm2,道路附属绿地14.3hm2。 (五)其他绿地 昙华片区共有其他绿地36.03hm2,主要包括肖家山深林公园等。 表3-3 现状指标表 第三节现状绿地分析与建议 一、现状绿地实地调查分析 公园绿地和其他绿地的面积由大块的昙华寺以及森林公园组成,多数的绿地景观为附属绿地以及防护绿地类型,居住区附属绿地覆盖率较高,道路附属绿地覆盖率高,但部分片区遭踩踏严重,景观效果差。在靠近二环东路的道路附属绿地,绿化密度过低,且灌木已经枯死,并没有达到良好的绿化作用。靠近肖家山附近的荒地绿化景观,没有利用好土地资源,没有做好相应的绿地系统规划,在长地埂村内部绿化率几乎为零,生态环境极差,省一监家属区作为老小区绿化率低,管理不到位,景观效果差。 在西南林业大学周边没有生产绿地和公园绿地,多数的绿地景观为附属绿地,居住区附属绿地覆盖率非常高,道路附属绿地覆盖率较高,但部分片区土地仍然荒漠,景观效果差。尤其以锦大车市北部,大面积的土地没有种植任何植物与树木。并且西南林业大学东南部为挖掘机厂,也表现出大面积植物缺乏的现象,但在西南林业大学和此厂的交界处校内种植了一排高大绿色乔木,以防止风沙天对校内环境的影响。 二、现状绿地问题与建议 主要存在的问题有:1.路边树木管理较差,部分地方种植较为稀疏且杂乱,有枯树,杂草等存在,2.小区外的防护带较窄,没有起到很好的隔离效果,树种选择也比较单一,道路绿地严重不足,没有达到规定的绿地率,绿化景观单一,以单一的树池式绿化为主,绿化树种较少,难以形成丰富的道路绿化景观,缺少乔、灌、草的合理搭配,难以形成群落结构3.部分树种选用不合理,道路反复重建,树木重栽现象严重。新建道路树木年龄较小,难以形成绿树成荫的景观效果。部分道路由于没有选用合理的乔木作为行道树,树木长势效果欠佳,遮阴效果效果相对较差,难以发挥好的生态作用 4.部分小区绿化设计存在盲目性,缺乏地方特色,树木生长不良,景观效果和生态功能差。5.人均面积低,小区内内居住人口较多,但绿地面积较少,草坪面积多,造成居住区的绿化树种缺乏,结构简单,景观单调,病虫害多,群落稳定性差,养护管理不到位。6.绿化分配不均匀,部分地区种植大面积绿化,

新媒体时代大学生阅读现状调查与对策研究

新媒体时代大学生阅读现状调查与对策研 究 【摘要】阅读是大学生获取知识的一种重要方式,对大学生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有着重要的影响。新媒体给当前大学生阅读带来许多影响,通过对新媒体时代背景下的大学生阅读现状及特点进行分析调研,进而有效地引导大学生科学利用新媒体,端正阅读目的,优化阅读方式,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提高大学生阅读能力和品味。 【关键词】新媒体;大学生;阅读 1995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第28次会议上宣布:从1995年开始,把每年的4月23日确定为“世界读书日”,提出“让世界每个角落每个人都能读书。”阅读是人类重要的认识活动,是人类文明得以延续和发展的重要手段,是一种普遍的文化现象。对于大学生而言,阅读不仅是获取知识的一种重要方式,阅读的内容也影响着大学生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的形成。特别是以互联网和手机为首的新媒体迅猛发展,对当前大学生的阅读行为产生了很大的影响,新媒体阅读在大学生阅读中所占的比重也越来越大。因此,了解新媒体时代大学生阅读现状,科学引导大学生开展阅读,是高校科学育人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非常有必要和有意义

的。 一、阅读的内涵及意义 什么是阅读?阅读是人类所特有的一种认识活动,是人类获得信息和知识的重要手段。从阅读史前洞穴岩画到阅读甲骨、竹简、丝绸到阅读报刊杂志、图书到阅读多媒体,人类的阅读活动伴随在人类文明史发展的每一个阶段中。“阅读是人从符号中获得意义的一种社会行为、实践活动和心理过程。”在今天,阅读更是借助于各种文字、图像、视频等信息载体实现的一种信息知识传递过程。在人类漫长的阅读史中,阅读活动随着阅读符号和阅读媒介的嬗变而变化,阅读的定义和内涵也不断得以拓展、演化。特别是以网络为首的新媒体的出现,人们的阅读环境,阅读习惯,阅读对象,阅读行为与感受等都发生了很大变化,阅读的内涵进一步丰富。而随着时代的不断向前发展,阅读的定义也将继续演变。 阅读按不同的分类标准可以划分不同类型:根据媒介载体的不同可分为传统纸质阅读、新媒体网络阅读、手机阅读等;根据读者阅读动机和读物性质的不同可分为:理解性阅读、评介性阅读、创造性阅读、探测性阅读和消遣性阅读等多种。 歌德说:“读一本好书,就是和许多高尚的人谈话。”莎士比亚说:“书籍是人类知识的总结。书籍是全世界的营

江苏省城市居住区和单位绿化标准及条文说明资料

江苏省城市居住区和单位绿化标准Standard for Greening of Residential District and Companies in Jiangsu Province DGJ32/TJ 169—2014 前言

为规范江苏省城市居住区和单位绿化的规划建设及管理,根据《省住房城乡建设厅关于印发〈2013年度江苏省工程建设标准和标准设计编修订计划〉的通知》(苏建科[2013]586号),江苏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风景园林处在《江苏省城市居住区和单位绿化标准》(DB32/139–95的基础上,以国家、行业现行标准规范和有关规定为依据,经广泛调研、征求意见和反复修改,编制了本标准。 本标准共7章,主要内容包括:1 总则;2 术语;3 居住区绿化;4 单位绿化;5 园林式居住区;6 园林式单位;7 绿地面积计算。 本标准由江苏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负责管理,江苏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风景园林处负责具体条文内容的解释。各单位在执行过程中若有修改意见或建议,请反馈至江苏省工程建设标准站(地址:南京市江东北路287号银城广场B座4楼;邮政编码:210036)。 本标准主编单位、主要起草人员和主要审查人员: 主编单位:江苏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风景园林处 主要起草人:王健张勤郭利萍贾莲莲 主要审查人:李蕾相西如李浩年赵毅郎倩 芦建国周俊杨 目次

1 总则 (1) 2 术语 (2) 3 居住区绿化 (4) 3.1 建设要求 (4) 3.2 管理及维护 (6) 4 单位绿化 (7) 4.1 建设要求 (7) 4.2 管理及维护 (8) 5 园林式居住区 (9) 5.1 建设要求 (9) 5.2 管理及维护 (9) 6 园林式单位 (11) 6.1 建设要求 (11) 6.2 管理及维护 (11) 7 绿地面积计算 (12) 条文说明 (17) 1 总则

徐州市城市规划管理条例

徐州市城市规划管理条例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 为科学制定城市规划,加强城市规划管理,保证城市规划的实施,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规划法》、《江苏省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规划法〉办法》及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结合本市实际,制定本条例。 第二条在本市行政区域内制定和实施城市规划,在城市规划区内进行建设,应当遵守本条例。 第三条本条例所称城市规划区是指城市市区、城市行政区域内因城 市建设和发展需要实行规划控制的区域。 城市规划区的范围由城市人民政府在城市总体规划中划定。 市、县级市城市规划区内的建制镇,不再另行划定城市规划区。 第四条市、县(市)、贾汪区人民政府规划行政管理部门(以下简称 规划部门)主管本行政区域内的城市规划管理工作。 发展计划、建设、国土资源、市政、园林、水利等部门,应当依法各 司其职,协同规划部门实施城市规划管理。

第五条城市新区开发和旧区改建应当遵循统一规划、合理布局、因 地制宜、综合开发、配套建设的原则。 第六条城市规划应当符合以下要求: (一)促进经济与人口、资源、环境的协调发展; (二)维护国家与社会公众利益; (三)保护和改善城市生态环境; (四)保护历史文化遗产和自然风景旅游资源,体现历史文化名城特色; (五)保护耕地,节约并合理使用土地; (六)完善城市功能,加强城市基础设施和公共设施建设,方便居民生活; (七)符合交通、消防、卫生、防洪、防震、防空建设等公共安全要求。 第七条城市规划区内的土地利用和各项建设,应当符合城市规划要求,服从规划管理。第八条 城市规划管理实行规划部门核发选址意见书、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和 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制度。 第二章城市规划的编制与审批 第九条市城市规划包括总体规划、分区规划、详细规划。 县级市城市规划以及县、贾汪区人民政府所在地的镇和其他建制镇的城市规划包括总体规划、详细规划。 详细规划分为控制性详细规划和修建性详细规划。

城市园林绿化现状及发展趋势分析

全球及中国城市园林绿化项目可行性分析与发展趋势预测报告(2016版) 报告编号:1686056

行业市场研究属于企业战略研究范畴,作为当前应用最为广泛的咨询服务,其研究成果以报告形式呈现,通常包含以下内容: 一份专业的行业研究报告,注重指导企业或投资者了解该行业整体发展态势及经济运行状况,旨在为企业或投资者提供方向性的思路和参考。 一份有价值的行业研究报告,可以完成对行业系统、完整的调研分析工作,使决策者在阅读完行业研究报告后,能够清楚地了解该行业市场现状和发展前景趋势,确保了决策方向的正确性和科学性。 中国产业调研网https://www.360docs.net/doc/8b3916098.html,基于多年来对客户需求的深入了解,全面系统地研究了该行业市场现状及发展前景,注重信息的时效性,从而更好地把握市场变化和行业发展趋势。

一、基本信息 报告名称:全球及中国城市园林绿化项目可行性分析与发展趋势预测报告(2016版)报告编号:1686056←咨询时,请说明此编号。 优惠价:¥7380 元可开具增值税专用发票 网上阅读:https://www.360docs.net/doc/8b3916098.html,/R_NongLinMuYu/56/ChengShiYuanLinLvHuaWeiLaiFaZha nQuShi.html 温馨提示:如需英文、日文等其他语言版本,请与我们联系。 二、内容介绍 城市园林绿化作为城市基础设施,是城市市政公用事业和城市环境建设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城市园林绿化关系到每一个居民,渗透各行各业,覆盖全社会。我国城市园林绿化企业在计划经济下开始发展,并伴随我国市场经济的确立和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逐步发展。 我国园林绿化水平在2001年开始迅速发展,一方面,我国城镇化水平不断提高,同时,城市居住舒适感和房地产消费升级的要求刺激了园林绿化率不断上升;另一方面,国家城市规划政策和"园林城市"、"生态城市"等标准也让地方政府在城市建设中重视园林的营造,这是园林行业可能出现"井喷式"发展的外在动力。 园林绿化促进城市经济和社会系统的健康和活力,随着经济发展和社会繁荣,园林绿化事业的地位和社会需求将不断提高。城市化进程的发展带来了园林绿化行业的契机。近年来各级市政部门对市政园林的投资力度不断加大,"十一五"期间,我国园林绿化行业继续发展壮大,步入快速发展阶段。 "十二五"期间我国将加快推动城镇人居生态环境改善。我国和主要发达国家在绿化环境方面差距巨大,这也表明园林行业的投资和发展仍将持续。很多发达国家的人均绿地面积都在20-40平米,高的达到了60、70平米。而我国2013年城市人均公园绿地面积仅为12.26平方米;在城市绿化覆盖率方面,美国主要城市的绿化覆盖率在60%左右,2013年我国城市建成区绿化覆盖率为39.59%.结合以上两个指标,我们认为我国绿化水平仍明显落后于国外发达国家。

网球运动开展现状调查与对策研究毕业论文

毕业论文声明 本人郑重声明: 1.此毕业论文是本人在指导教师指导下独立进行研究取得的成果。除了特别加以标注地方外,本文不包含他人或其它机构已经发表或撰写过的研究成果。对本文研究做出重要贡献的个人与集体均已在文中作了明确标明。本人完全意识到本声明的法律结果由本人承担。 2.本人完全了解学校、学院有关保留、使用学位论文的规定,同意学校与学院保留并向国家有关部门或机构送交此论文的复印件和电子版,允许此文被查阅和借阅。本人授权大学学院可以将此文的全部或部分内容编入有关数据库进行检索,可以采用影印、缩印或扫描等复制手段保存和汇编本文。 3.若在大学学院毕业论文审查小组复审中,发现本文有抄袭,一切后果均由本人承担,与毕业论文指导老师无关。 4.本人所呈交的毕业论文,是在指导老师的指导下独立进行研究所取得的成果。论文中凡引用他人已经发布或未发表的成果、数据、观点等,均已明确注明出处。论文中已经注明引用的内容外,不包含任何其他个人或集体已经发表或撰写过的研究成果。对本文的研究成果做出重要贡献的个人和集体,均已在论文中已明确的方式标明。 学位论文作者(签名): 年月

关于毕业论文使用授权的声明 本人在指导老师的指导下所完成的论文及相关的资料(包括图纸、实验记录、原始数据、实物照片、图片、录音带、设计手稿等),知识产权归属华北电力大学。本人完全了解大学有关保存,使用毕业论文的规定。同意学校保存或向国家有关部门或机构送交论文的纸质版或电子版,允许论文被查阅或借阅。本人授权大学可以将本毕业论文的全部或部分内容编入有关数据库进行检索,可以采用任何复制手段保存或编汇本毕业论文。如果发表相关成果,一定征得指导教师同意,且第一署名单位为大学。本人毕业后使用毕业论文或与该论文直接相关的学术论文或成果时,第一署名单位仍然为大学。本人完全了解大学关于收集、保存、使用学位论文的规定,同意如下各项内容:按照学校要求提交学位论文的印刷本和电子版本;学校有权保存学位论文的印刷本和电子版,并采用影印、缩印、扫描、数字化或其它手段保存或汇编本学位论文;学校有权提供目录检索以及提供本学位论文全文或者部分的阅览服务;学校有权按有关规定向国家有关部门或者机构送交论文的复印件和电子版,允许论文被查阅和借阅。本人授权大学可以将本学位论文的全部或部分内容编入学校有关数据 库和收录到《中国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进行信息服务。在不以赢利为目的的前提下,学校可以适当复制论文的部分或全部内容用于学术活动。 论文作者签名:日期: 指导教师签名:日期:

城市绿化工程设计方案审批办事指南

城市绿化工程设计方案审批办事指南 窗口号:226 一、事项名称:城市绿化工程设计方案审批 二、办理依据: 1、《南京市城市绿化条例》第十二条建设工程项目附属绿化工程,应当与主体工程同时规划、同时设计,其设计方案应当与主体工程设计方案同时报批。 第十四条公园绿地、防护绿地、风景林地和道路绿地等城市绿化工程的设计方案,应当报绿化行政主管部门或者其上级行政主管部门审批。 三、办理条件:无 四、数量:无限制 五、申请人需提交的全部材料(含内容要求) 1、书面申请; 2、项目立项文件; 3、规划红线图(改建项目为改建范围图); 4、规划总平面图; 5、园林绿化工程设计方案纸质文本一式两套、电子文件(CAD格式、光盘)一套; 设计方案应当包含:规划设计总说明(含绿地率等经济技术指标)、现状用地平面图、现状植物调查图、总体规划设计平面图、竖向设计图、植物配置说明及苗木表、植物配置平面图、喷灌、滴灌平面及系统图、绿地范围内其他管线

和地下建构筑物等位置图、有设施绿化的需提供剖面图。 6、规划设计单位资质证书; 7、其它需要提供的相关图纸或文件。 六、办理程序或流程(文字表述) 1、申请人提交申请表及法定材料,办理人员出具接收材料凭证; 2、材料符合法定要求的,5日内向申请人发出行政许可受理通知书;材料不符合法定要求的,5日内向申请人发出一次性补正材料通知书; 3、审查行政许可申请材料,必要时进行现场踏勘; 4、作出是否同意的行政许可决定; 5、绿地率不达标的项目,申请人应办理“改变绿化规划、绿化用地使用性质”审批手续并缴纳园林绿化损坏赔偿费后,凭有关票据领取行政许可决定书。 七、收费:《关于调整园林绿化损坏赔偿费标准的通知》(宁价费[2008]263号) 八、办理期限:法定自受理申请之日起,20个工作日内作出决定;20个工作日内不能作出决定的,经本行政机关负责人批准延长10个工作日,作出决定之日起10个工作日内送达。承诺自受理申请之日起,10个工作日内作出决定 九、办理机构地址:建邺区江东中路265号 十、办理机构电话:68505226

2020年城市绿化条例

城市绿化条例 《城市绿化条例》经年月日国务院第次常务会议通过,自年月日起施行。根据年月日《国务院关于废止和修改部分行政法规的决定》修订。现行版本根据年月日发布的《国务院关于修改和废止部分行政法规的决定》修订。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了促进城市绿化事业的发展,改善生态环境,美化生活环境,增进人民身心健康,制定本条例。 第二条本条例适用于在城市规划区内种植和养护树木花草等城市绿化的规划、建设、保护和管理。 第三条城市人民政府应当把城市绿化建设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 第四条国家鼓励和加强城市绿化的科学研究,推广先进技术,提高城市绿化的科学技术和艺术水平。 第五条城市中的单位和有劳动能力的公民,应当依照国家有关规定履行植树或者其他绿化义务。 第六条对在城市绿化工作中成绩显著的单位和个人,由人民政府给予表彰和奖励。 第七条国务院设立全国绿化委员会,统一组织领导全国城乡绿化工作,其办公室设在国务院林业行政主管部门。 国务院城市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和国务院林业行政主管部门等,按照国务院规定的职权划分,负责全国城市绿化工作。

地方绿化管理体制,由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根据本地实际情况规定。 城市人民政府城市绿化行政主管部门主管本行政区域内城市规划区的城市绿化工作。 在城市规划区内,有关法律、法规规定由林业行政主管部门等管理的绿化工作,依照有关法律、法规执行。 第二章规划和建设 第八条城市人民政府应当组织城市规划行政主管部门和城市绿化行政主管部门等共同编制城市绿化规划,并纳入城市总体规划。 第九条城市绿化规划应当从实际出发,根据城市发展需要,合理安排同城市人口和城市面积相适应的城市绿化用地面积。 城市人均公共绿地面积和绿化覆盖率等规划指标,由国务院城市建设行政主管部门根据不同城市的性质、规模和自然条件等实际情况规定。 第十条城市绿化规划应当根据当地的特点,利用原有的地形、地貌、水体、植被和历史文化遗址等自然、人文条件,以方便群众为原则,合理设置公共绿地、居住区绿地、防护绿地、生产绿地和风景林地等。 第十一条城市绿化工程的设计,应当委托持有相应资格证书的设计单位承担。

徐州市节约用水条例(2020修正)

徐州市节约用水条例(2020修正) 发布部门 : 徐州市人大(含常委会) 发文字号 : 徐州市第十六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公告第45号 批准部门 : 江苏省人大(含常委会) 批准日期 : 2020.11.27 发布日期 : 2020.12.09 实施日期 : 2021.01.01 时效性 : 现行有效 效力级别 : 设区的市地方性法规 法规类别 : 水资源 徐州市节约用水条例 (2007年10月30日徐州市第十三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四十三次会议通过2007年11月30日江苏省第十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三十三次会议批准根据2020年10月28日徐州市第十六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三十八次会议通过,2020年11月27日江苏省第十三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九次会议批准的《徐州市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修改〈徐州市节约用水条例〉的决定》修正) 目录 第一章总则

第二章用水管理 第三章节约用水 第四章非常规水源利用 第五章法律责任 第六章附则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了节约用水,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江苏省水资源管理条例》《江苏省节约用水条例》等有关法律、法规,结合本市实际,制定本条例。 第二条本市行政区域内的节约用水及其监督管理活动,适用本条例。 第三条节约用水应当遵循统一规划、综合利用、总量控制、计划用水、定额管理的原则。 第四条市、县(市)、铜山区、贾汪区人民政府应当保护和合理开发、利用水资源,把节约用水工作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以及年度计划,加强节约用水工程建设,健全节约用水社会化服务体系,鼓励、扶持对再生水、雨水、矿坑水等非常规水源的开发、利用。 第五条市、县(市)、铜山区、贾汪区人民政府水行政主管部门(以下简称水行政主管部门)按照管理权限,负责本行政区域内节约用水的监督管理和服务工作,其下设

中国生态环境现状分析与对策研究论文—调研报告

中国生态环境现状分析与对策研究论文—调研报告中国生态环境现状分析与对策研究论文—调研报告 随着工业及城市化的发展,生态安全问题越来越引人们广泛关注,生态安全是国家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国防安全、政治安全和经济安全的基础。从全球范围看,生态安全问题对国家安全的影响,是众多国家关心的焦点问题之一,生态安全问题如果同人口、种族等因素相遇,就可能引发暴力冲突,它不但可能影响一个国家内部的政治稳定,还可能导致民族之间、国家之间的战争,从而影响到地区稳定和国防安全。 我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民族最多的国家,由于工业有害物质排放,资源过度开发,农业化肥及除虫药剂大量使用,生活废弃物及垃圾的污染等,使我国生态环境产生了严重的失衡,加上人类的经济活动和掠夺式开发,使生态严重破坏,给人类的生存和发展带来严重的危害。我国生态安全问题已成为影响我国国家安全的重大问题。 笔者认为,通过对我国生态安全现状的分析,有助于进一步提醒国人对生态安全问题引起充分重视,积极解决我国的生态安全问题,切实保护我国的生态安全,同时积极参与国际生态安全合作,维护我国国家利益。 一、生态安全的基本含义、构成和特点 ,一,生态安全的基本含义 生态安全迄今为止还没有形成统一的概念,但一般认为它包括两层基本含义: 一是避免由于生态环境退化和资源短缺对经济发展的环境基础构成威胁,从而维护一个国家的生态环境和自然资源对于本国经济持续发展的环境支撑能力,

二是避免由于生态环境严重退化和资源严重短缺造成环境难民并引发暴力冲突,从而防范生态安全环境问题对区域稳定和国家安全构成的威胁。第二层含义则是外交、军事范畴新概念。 ,二,生态安全的构成 生态安全就是生态系统的安全。该系统是在一定时间和空间内,生物与其生存的环境及生物与生物之间的相互作用以及彼此间通过物质循环、能量流动和物质交换而形成的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生态系统的组成十分复杂,最主要的影响因素是土地、水、大气和生物。 生态安全主要由土地安全、水资源安全、大气环境安全和生物物种安全等因素构成。这其中任何一个构成因素出了问题,都会影响生态安全并进而影响到国家安全。生态安全的构成示意图如图1所示。 ,三,生态安全的主要特点 与影响国家安全的其他因素相比较,生态安全有其自身的特点: 一是整体性。生态环境是自然界各种因素相互作用、相互影响,最终达到相互平衡的系统。对局部地区环境一个因素的破坏或不合理利用,就会影响到这一地区整个环境的稳定度和环境质量的变化。 二是长期性。生态环境的形成是一个长期的历史过程,人类一旦对生态环境施加某种影响,那么这种影响在很长的时间内都会作用到人类的生产和生活,在当前条件下,这种影响以负面影响为主。 三是不可逆性。人类对环境的过度利用一旦超过环境自身的承载容量,就会对环境造成破坏,而且这种破坏是不可逆的。至少在目前科学技术水平条件下,要想恢复大面积受到破坏的环境是不可能的。生态安全的主要特点如图2所示。 二、我国生态安全的现状 ,一,生态安全问题严重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