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汉乐府民歌

合集下载

汉乐府民歌

汉乐府民歌
❖ 《玉台新詠箋注》卷一,中华书局1985年版. ❖ 辛延年,东汉人,生平不详。《玉台新詠》存其诗一首。
[注释]
❖ [1]此诗描写一个将军之家的豪奴,春天时仗势调笑独自在店中卖酒的年轻胡姬。胡姬不 为豪奴的权势及外表所惑,以商女特有的超常智慧和语言表达能力,巧妙地消除了豪奴的 非分之想。羽林郎:统率汉代皇室禁卫军的军官,《后汉书·百官志二》注引蔡质《汉仪》: “羽林郎百二十八人,无常员。”羽林:言其快速如鸟,挺立如林。一说如林之多。 [2]霍家奴:西汉昭帝时大司马大将军霍光的家奴。奴,一作姝(shú),姝,美好。 冯子都:霍光家总管的名字,多为不法。见《汉书·霍光传》。古时美男称子都,犹美女称 西施。《诗经·郑风·山有扶苏》:“不见子都,乃见狂且。”《传》:“子都,世之美好 者也。”《孟子·告子》上:“不见子都之姣者,无目者也。”诗言此人既为羽林军官,又 是大臣家奴,貌亦俊美,故得骄宠。 [3]酒家胡:酒家胡姬。胡:西域人。
[7]鬟(huán):盘成环状的发髻及其装饰的珠翠。窈窕(yǎo tiǎo):美好。 ❖ [8]金吾子:对执金吾的尊称,犹战国末楚人称登徒(官名)为登徒子。班固《汉书·司
马迁传》亦载:“至王莽时,求封迁后为‘史通子’。”执金吾:羽林军中的髙级军官。 掌巡逻京师,汉初称中尉,武帝时改称执金吾,地位与卿同。金吾本是一种铜棒,汉代卫 戍京城的武官手执金吾巡夜,故名。冯子都未任执金吾,清人朱干《乐府正义》认为“此 诗疑为窦景而作,盖託往事以讽今也”。《后汉书·窦融传》载,大将军窦融之弟窦景为执 金吾,权贵显赫,骄纵尤甚。 娉婷(pīng tíng):美好。此指刻意修饰,忸怩作态。
饮马长城窟行
❖ 青青河畔草,绵绵思远道。 ❖ 远道不可思,宿昔梦见之。 ❖ 梦见在我傍,忽觉在他乡。 ❖ 他乡各异县,展转不相见。 ❖ 枯桑知天风,海水知天寒。 ❖ 入门各自媚,谁肯相为言! ❖ 客从远方来,遗我双鲤鱼, ❖ 呼儿烹鲤鱼,中有尺素书。 ❖ 长跪读素书,书中意何如? ❖ 上言加餐饭,下言长相忆

第四章汉乐府民歌

第四章汉乐府民歌

乐府是自秦代以来设立的配置乐曲、训练乐工和采集民歌的 专门官署,汉乐府指由汉时乐府机关所采制的诗歌。这些 诗,原本在民间流传,经由乐府保存下来,汉人叫做“歌 诗”,魏晋时始称“乐府”或“汉乐府”。后世文人仿此 形式所作的诗,亦称“乐府诗”。 内容:继承《诗经》现实主义传统《上邪》《陌上桑》 语言:朴素自然,活泼生动 句式:五言为主 《古诗十九首》代表了汉代五言抒情诗的最高峰。
一 乐府民歌的采集
★ 《汉书· 艺文志》载当时收集的西汉乐府民歌有 138首,但留存不多,现存大多为东汉乐府搜集的作 品。 ★ 《乐府诗集》(南宋· 郭茂倩)中包含汉乐府诗的 有四类: “郊庙歌辞”:为文人制作的朝廷典礼乐章; “相和歌辞”:多为江南楚地的民间歌辞; “鼓吹曲辞”:是北方民族的乐曲,用于军乐; “杂曲歌辞”:指声调已经失传,无所归属的乐 曲的歌辞。
③、理论:原始作品中的形象所积淀的某种内涵往往 使这一形象带上确定的语义性质,从而使之在文学史 上成为经典性意义形象 ,即“原型”。 前代文学作品对后世文学的影响,后代文人对前 代作品的继承过程也就是“原型”承传的过程。如: ∮ “柳”--感伤别离: “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 —《 诗· 小雅· 采 薇》 其他如中国文学中“梅、兰、松柏、蝴蝶、月亮、 渔夫”,外国文学中的“方舟、橄榄枝”等意象都已 在文化传承中具有了特定的内涵,成为经典的“原 型”。
• 这是一场恶战后的战场,尸体无人掩埋,只能让 乌鸦去啄食。战死的鬼魂对乌鸦说:“你在吃我之 前,先为我嚎(豪)叫几声,追悼一下。战死在野 地不会有人来埋葬,我们的烂肉早晚是你口中 餐。”战场旁湍急的流水和无边的蒲苇也都被悲 怆的气氛笼罩。骏马冲锋战死,劣马徘徊鸣叫。 桥(梁)上筑了工事,南北怎么通过?壮丁都战死, 无人收获庄稼,人们吃什么?在战乱中想当个好百 姓(良臣)也办不到。想起那些好人哪,他们实在 可怜:早晨出去打仗,晚上便没有归来!在战乱不断 的历史上,这首民歌具有典型意义。

中国诗词发展源流_两汉魏晋南北朝诗

中国诗词发展源流_两汉魏晋南北朝诗

中国诗词发展源流:两汉晋南北朝诗1、两汉乐府民歌始皇统一中国建立朝,存在的时间很短,几乎没有诗歌留下来。

继以后的两汉(西汉、东汉)存在约400年,留下了价值很高的诗歌遗产,首先是乐府民歌。

“乐府”本来是汉武帝时建立的音乐机关,为宫廷制作乐章和训练演员,同时也采集民间歌曲供宫廷和贵族娱乐。

《汉书·艺文志》里说:“自孝武立乐府而采歌谣,于是有代、之讴,、楚之风。

皆感于哀乐,缘事而发,亦可以观风俗,知厚薄云。

”其实当时采诗的地区不止代、、、楚四个地区,围还要大得多。

“感于哀乐,缘事而发”等话,是说这些歌谣是百姓苦乐的真实表现,都有针对性,统治者可以从中观察民情和了解政教的得失。

这些民歌因乐府机关搜集整理得以保存,统称“乐府诗”。

以后各代常常把入乐能唱的诗词称为“乐府”,已不是汉代音乐机关的涵义了。

汉代乐府民歌继承了《诗经》的传统,真实地反映了社会生活,感情真挚,句式长短不一,表现手法灵活,富有艺术感染力,是古代诗歌中值得珍贵的一部分。

先看一首《战城南》:战城南,死郭北,野死不葬乌可食。

为我谓乌:“且为客豪!野死谅不葬,腐肉安能去子逃。

”水深激激,蒲苇冥冥,枭骑战斗死,驽马徘徊鸣。

梁筑室,何以南,何以北?禾黍不获君何食?愿为忠臣安可得?思子良臣,良臣诚可思:朝行出攻,暮不夜归!这是一场恶战后的战场,尸体无人掩埋,只能让乌鸦去啄食。

战死的鬼魂对乌鸦说:“你在吃我之前,先为我嚎(豪)叫几声,追悼一下。

战死在野地不会有人来埋葬,我们的烂肉早晚是你口中餐。

”战场旁湍急的流水和无边的蒲苇也都被悲怆的气氛笼罩。

骏马冲锋战死,劣马徘徊鸣叫。

桥(梁)上筑了工事,南北怎么通过?壮丁都战死,无人收获庄稼,人们吃什么?在战乱中想当个好百姓(良臣)也办不到。

想起那些好人哪,他们实在可怜:早晨出去打仗,晚上便没有归来!在战乱不断的历史上,这首民歌具有典型意义。

下面这首《悲歌》写了社会离乱给人们带来的痛苦:悲歌可以当泣,遥望可以当归。

汉乐府民歌及古诗十九首

汉乐府民歌及古诗十九首

汉乐府民歌【陌上桑】日出东南隅,照我秦氏楼。

秦氏有好女,自名为罗敷。

罗敷善蚕桑,采桑城南隅。

青丝为笼系,桂枝为笼钩。

头上倭堕髻,耳中明月珠。

湘绮为下裙,紫绮为上襦。

行者见罗敷,下担捋髭须。

少年见罗敷,脱帽著帩头。

耕者忘其犁,锄者忘其锄。

来归相怨怒,但坐观罗敷。

使君从南来,五马立踟蹰。

使君遣吏往,问是谁家姝?【羽林郎】 (杂曲歌辞)辛延年昔有霍家奴,姓冯名子都。

依倚将军势,调笑酒家胡。

胡姬年十五,春日独当垆。

长裾连理带,广袖合欢襦。

头上蓝田玉,耳后大秦珠。

两鬟何窈窕,一世良所无。

一鬟五百万,两鬟千万余。

不意金吾子,娉婷过我庐。

银鞍何煜,翠盖空踟蹰。

就我求清酒,丝绳提玉壶。

就我求珍肴,金盘脍鲤鱼。

贻我青铜镜,结我红罗裾。

不惜红罗裂,何论轻贱躯!男儿爱后妇,女子重前夫。

人生有新故,贵贱不相逾。

多谢金吾子,私爱徒区区。

【孤儿行】(相和歌辞)孤儿生,孤子遇生,命独当苦!父母在时,乘坚车,驾驷马。

父母已去,兄嫂令我行贾。

南到九江,东到齐与鲁。

腊月来归,不敢自言苦。

头多虮虱,面目多尘。

大兄言办饭,大嫂言视马。

上高堂,行取殿下堂,孤儿泪如雨。

使我朝行汲,暮得水来归。

手为错,足下无菲。

怆怆履霜,中多蒺藜。

拔断蒺藜肠肉中,怆欲悲。

泪下渫渫,清涕累累。

冬无复襦,夏无单衣。

居生不乐,不如早去,下从地下黄泉。

春气动,草萌芽。

三月蚕桑,六月收瓜。

将是瓜车,来到还家。

瓜车反复,助我者少,啗瓜者多。

原还我蒂,兄与嫂严,独且急归。

当与较计。

乱曰:里中一何譊,愿欲寄尺书,将与地下父母,兄嫂难与久居。

【妇病行】(相和歌辞)妇病连年累岁,传呼丈人前一言。

当言未及得言,不知泪下一何翩翩。

“属累君两三孤子,莫我儿饥且寒!有过慎莫笪笞:行当折摇,思复念之!”乱曰:抱时无衣,襦复无里。

闭门塞牖,舍孤儿到市。

道逢亲交,泣坐不能起。

从乞求与孤买饵,对交啼泣,泪不可止。

“我欲不伤悲不能已!”探怀中钱持授交。

入门见孤儿,啼索其母抱。

徘徊空舍中,“行复尔耳,弃置勿复道!”【平陵东】(相和歌辞)平陵东,松柏桐,不知何人刦义公。

【古代文学】两汉乐府民歌的艺术特色

【古代文学】两汉乐府民歌的艺术特色

【古代文学】两汉乐府民歌的艺术特色一、生动的故事性乐府大都是叙事诗,非常注意故事的生动性及情节场面的描写。

如《孤儿行》中通过叙事写一个被兄嫂虐待,奴隶般受罪的孤儿形象,反映出他前路茫茫,苦海无边的生活处境。

全诗通过孤儿对自己悲苦命运和内心哀痛的诉述,真实有力地暴露了封建社会家庭中兄嫂虐待孤儿的严重社会问题,并愤怒谴责了这种不道德行为,是一首具有强烈的人道主义感染力的优秀诗作。

全诗的描写细致形象,对不公平社会的控诉更是鞭辟入里。

为了独占家财,兄嫂把亲弟弟看成奴隶,看成仇人,役使他,折磨他,欲置之死地而后快,让他不是在外四处行贾,便是在家挑水、烧饭、看马、养蚕、种瓜,什么都得干,而大冬天却连一双草鞋都穿不上。

其中一个细节是孤儿因为生活艰苦,在收瓜回家的途中体力不支,瓜车翻倒,周围的人非但没有帮他捡,反而哄抢偷吃他的瓜。

在家中他受尽兄嫂的欺凌,在外又遇到不幸的事情,这些更加让人同情他的悲苦遭遇。

二、鲜明的人物形象乐府诗非常注意描写人物,为了刻画人物,使用的有些手法是具有开创性的。

打开《陌上桑》,开篇便给读者以美好的感受:日出东南隅,照我秦氏楼。

秦氏有好女,自名为罗敷。

罗敷喜蚕桑,采桑城南隅。

让我们闭上眼睛,仿佛可以看到,这是一个春和日丽的早晨,一轮红日从东方冉冉升起,一抹朝阳温柔地照在林间的一座小楼之上,秦家漂亮的罗敷姑娘从小楼中款款走出,来到城南的桑林之中,又开始了她一天的采桑工作。

朝阳下的罗敷给读者的感觉是青春、明快、亮丽,“好女”二字道出了罗敷的美丽与可爱,当然“自名”二字却说明了罗敷也以自己的美而自负。

“自名”乃自比、自命之义,非自己取名。

因从东汉其他的民歌和后代诗歌中,我们可以断定罗敷并不是我们诗中女主人公的原名,它是当时美女的代名词,所以《为焦仲卿妻作》一诗中也说:东家有贤女,自名秦罗敷。

正如先秦两汉时代到魏晋时代称美男子为“子都”一样。

如果说开始几句只是让读者看到罗敷的背影的话,那么接下来,作者就让我们走近了她:青丝为笼系,桂枝为笼钩。

汉乐府诗集_汉乐府民歌_古诗大全

汉乐府诗集_汉乐府民歌_古诗大全

汉乐府诗集_汉乐府民歌_古诗大全乐府初设于秦,为当时“少府”下辖的一个专门管理乐舞演唱教习的机构。

汉初,乐府并没有保留下来。

到了汉武帝时,在定郊祭礼乐时重建乐府,它的职责是采集汉族民间歌谣或文人的诗来配乐,以备朝廷祭祀或宴会时演奏之用。

它搜集整理的诗歌,后世就叫“汉乐府诗”,或简称“乐府”。

它是继《诗经》《楚辞》而起的一种新诗体。

后来有不入乐的也被称为乐府或拟乐府。

《长歌行》作者是唐朝文学家郭茂倩。

其古诗全文如下:青青园中葵,朝露待日晞。

阳春布德泽,万物生光辉。

常恐秋节至,焜黄华叶衰。

百川东到海,何时复西归?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翻译】园中的葵菜呵郁郁葱葱,晶莹的朝露阳光下飞升。

春天把希望洒满了大地,万物都呈现出一派繁荣。

常恐那肃杀的秋天来到,树叶儿黄落百草也凋零。

百川奔腾着东流到大海,何时才能重新返回西境?少年人如果不及时努力,到老来只能是悔恨一生。

《相逢行》作者为唐朝文学家汉乐府古辞。

其古诗全文如下:相逢狭路间,道隘不容车。

不知何年少?夹毂问君家。

君家诚易知,易知复难忘。

黄金为君门,白玉为君堂。

堂上置樽酒,作使邯郸倡。

中庭生桂树,华灯何煌煌。

兄弟两三人,中子为侍郎。

五日一来归,道上自生光。

黄金络马头,观者盈道傍。

入门时左顾,但见双鸳鸯。

鸳鸯七十二,罗列自成行。

音声何噰噰,鹤鸣东西厢。

大妇织绮罗,中妇织流黄。

小妇无所为,挟瑟上高堂。

丈人且安坐,调丝方未央。

【翻译】在狭窄的小路间相逢,道路太窄容不下车子。

不知道是哪里来的少年,停下车来问你家的情况。

你家的情况是容易知晓的,因为你家是这里的豪门大户,所以我不但容易知晓而且还难忘。

你家的门是用黄金做的,堂屋的用料是汉白玉。

你家堂屋里常常设有樽酒,还有赵地的歌女在这里演奏。

你家庭院中央有棵桂树,树上挂着很多彩灯,每当夜晚来临,这些灯光灿烂明亮。

你家有三个弟兄。

家里的老二是皇帝的侍从,官为侍郎。

他五天休一次假,当他休假回家时,一路上光彩照人。

驾马所用的马勒是用黄金装饰的,围观的人很多,充满道路两旁。

第二节汉乐府民歌第三节汉代文人诗

第二节汉乐府民歌第三节汉代文人诗

二. 艺术特色 1.人物形象的成功刻划。 2.比兴与铺陈。 3.叙事详略得当,结构完整紧凑。 4.语言的个性化。
所谓“七出”
《礼记·本命篇》:“妇有七去:不顺父母, 去;无子,去;淫,去;妒,去;有恶疾, 去;多言,去;窃盗,去。”
《礼记·内则篇》:“子甚宜其妻,父母不悦, 出。”
强烈的乐生恶死愿望:两汉乐府诗坦率地传 达了人们对死亡的厌恶之情,同时又以虚幻的 形式把乐生愿望寄托在与神灵的沟通上。 《西门行》
咏史
班固
三王德弥薄,惟后用肉刑。 太仓令有罪,就递长安城。 自恨身无子,困急独茕茕。 小女痛父言,死者不可生。 上书诣阙下,思古歌鸡鸣。 忧心摧折裂,晨风扬激声。 圣汉孝文帝,恻然感至情。 百男何愦愦,不如一缇萦。
苏李诗
托名西汉苏武、李陵赠答的若干首五言古诗,今 存10多首。其中李陵《与苏武三首》、苏武诗四 首最早见于《文选》“杂诗”类,列次《古诗十九 首》之后,是较完整的一组,通常举为“苏李诗” 的代表作。此外散见于《古文苑》、《艺文类聚》 及《初学记》等书。 “苏李诗”大体是东汉桓帝、 灵帝时期的无名氏作品,约与《古诗十九首》同 时前后,而属“同一风味”(王士祯《渔洋诗 话》),大多为赠答留别,怀人思归,感伤人生,情 调凄怨,是一些艺术相当成熟、形式较为完整的 五言古诗。也被视作五言诗成熟的一个标志,但 其成就稍逊于《古诗十九首》。
羽林郎辛延年
昔有霍家奴,姓冯名子都。依倚将军 势,调笑酒家胡。胡姬年十五,春日独当 垆。长裾连理带,广袖合欢襦。头上蓝田 玉,耳后大秦珠。两鬟何窈窕,一世良所 无!一鬟五百万,两鬟千万馀。“不意金 吾子,娉婷过我庐。银鞍何煜爚yuè ,翠 盖空踟蹰。就我求清酒,丝绳提玉壶;就 我求珍肴,金盘鲙鲤鱼;贻我青铜镜,结 我红罗裾。不惜红罗裂,何论轻贱躯!男 儿爱后妇,女子重前夫。人生有新故,贵 贱不相踰。多谢金吾子,私爱徒区区。”

长歌行汉乐府简介【汉乐府简介】

长歌行汉乐府简介【汉乐府简介】

长歌行汉乐府简介【汉乐府简介】创作年代:汉代编辑本段作品原文上山采蘼芜,下山逢故夫。

(1)长跪问故夫,新人复何如?新人虽言好,未若故人姝。

(2)颜色类相似,手爪不相如。

(3)新人从门入,故人从閤去。

(4)新人工织缣,故人工织素。

(5)织缣日一匹,织素五丈余。

(6)将缣来比素,新人不如故。

作品译文登上山中采蘼芜,下山偶遇前时夫。

故人长跪问故夫:”你的新妻怎么样?” 夫说“新妻虽不错,却比不上你的好。

美貌虽然也相近,纺织技巧差得多。

新人从门娶回家,你从小门离开我。

新人很会织黄绢,你却能够织白素。

黄绢日织只一匹,白素五丈更有余。

黄绢白素来相比,我的新人不如你。

”汉乐府两首一、教学目标1.了解汉乐府诗的基本知识及其在文学史上的地位2.体会汉乐府诗的抒情方式二、教学重点1.掌握直接抒情和间接抒情的抒情特点和方法2.诗歌中的想象三、教学难点深刻领会诗歌的语言,体会诗歌言简意丰的特点四、教学过程(一)导入:民间的爱往往最质朴。

爱就是热烈的爱,恨就是刻骨的恨,不掺杂什么功利色彩。

她们直爽真诚地表达自己的爱。

《上邪》中女主人公千般发誓表明自己对待爱情的坚决,《饮马长城窟行》展示出女主人公的缠绵多情。

1.关于汉乐府(提前引发材料给同学,教师作适当点拨)1)提问:乐府、乐府诗、乐府民歌有什么不同?乐府:古代音乐机构的名称,汉武帝时规模盛大。

一为文人的歌词配乐,一是搜集民间歌谣。

乐府诗:乐府机关编制、搜集、保存起来的歌诗。

后成为一种专门的歌体,特点是可以入乐。

乐府民歌:社会下层群众的歌谣,后经过配乐。

反映下层人民生活。

2)汉乐府的主要艺术成就有哪些?浓厚的生活气息奠定中国古代叙事诗的基础表现了激烈而直露的感情3)汉乐府的名篇著作有哪些?《上邪》表现爱情的坚贞《上山采蘼芜》、《白头吟》、《孔雀东南飞》表现弃妇的痛苦《十五从军征》表现战争带给人们的灾难《陌上桑》表现女子的美丽和机智2.同学自读,积累字词1)读音:上邪ye2雨雪yu4饮yin4马夙su4夕自媚mei4遗wei4烹peng1调2)通假字上邪,“邪”通“耶”,感叹词,相当于“啊”展转,“展”通“辗”3)词类活用夏雨雪“雨”名词作动词,降下,落下夙夕“夙夕”名词作状语,早晚4)语段积累上邪,我欲与君相知,长命无绝衰,山无陵,江水为竭,冬雷震震,夏雨雪,天地合,乃敢与君绝。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1、表现底层人民生活苦难。如《东门行》 《妇病行》 《孤儿行》 《艳歌行》等。 • 2、反映人民对战争的厌倦。如《战城南》 《十五从军征》 等。 • 3、讥刺达官显贵。如《鸡鸣》 《长安有狭 斜行》 等。
• 4、描写爱情婚姻的。如《江南》 《有所思》 《上邪》 《艳歌何尝行》《陌上桑》 《上 山采蘼芜》 《孔雀东南飞》 等。 • 5、表达人生哲理的。如《长歌行》 《薤露》 《蒿里》等。 • 总之,汉乐府民歌是“感于哀乐,缘事而 发”的,这是对《诗经》民歌现实主义创 作精神的继承和发扬。
汉乐府民歌的艺术特点
• 第一,叙事成分相对增多,许多民歌都有 情节,有的还描写了人物的形象。 • 第二,乐府民歌抒情真挚浓郁,既有直抒 胸臆的作品,也有借用比兴、叙描等手法 的作品。 • 第三,形式和语言方面的特点。形式上突 破了诗经四言为主的体例,而以杂言和五 言为主,结构上不再有重章。语言质朴浅 白,往往使用口语。
两汉乐府民歌
• 乐府一词的含义:最初是指管理音乐的机 关,魏晋之后,人们把乐府演唱的诗歌也 称为乐府。作为管理音乐的机关,乐府有 采集民间歌诗、组织文人创作以及负责演 唱等职责,它演唱的乐府诗歌,包括民歌 和贵族、文人的创作。 • 两汉乐府民歌的精华是民歌,大多保存在 宋郭茂倩编的《乐府诗集》里。
汉乐府民歌的内容
第四节 异曲新声与诗体的演变
• 楚声——三言句式、七言句式 • 北狄西域乐——杂言体 • 中土乐—民歌的思想内容和艺术成 就。 • 2、名词解释:乐府 • 3、背诵作品选里的两汉乐府民歌。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