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底病
眼底病与全身病(1)

眼底病与全身病(1)眼底病与全身病眼底病是指眼睛后部组织的疾病,包括视网膜、脉络膜和玻璃体等。
而全身病是指影响整个身体的疾病,如糖尿病、高血压、肾脏疾病等。
正常情况下,眼睛和身体的健康状况是相互独立的,但实际上,眼底病和全身病之间存在着密切的联系。
以下是它们之间关系的几个方面:1. 眼底病是全身病的“窗口”眼底病往往可以反映出全身疾病的存在及其病变程度。
例如,糖尿病患者可出现视网膜病变,高血压患者可出现视网膜动脉硬化,肾脏疾病患者可出现视网膜水肿等。
因此,对于这些病患者来说,眼睛检查是早期发现全身疾病及其并发症的重要手段。
2. 全身病可引起眼底病一些全身病也会直接或间接地引起眼底病发生,如风湿性关节炎、系统性红斑狼疮等自身免疫性疾病,以及结节性硬化、氯氮化酸症等代谢性疾病。
这些疾病引起的眼底病种类繁多,例如视网膜炎、脉络膜炎、眼球炎、视神经炎等,严重的可以导致失明。
3. 护眼应当重视全身病的防治全身病的并发症往往与眼部病变相关,为了保护眼睛不发生病变,应当注重全身疾病的防治。
如糖尿病患者应当控制血糖、血脂水平,防治高血压的患者应当控制血压、糖尿病的患者应当定期检查眼底等。
4. 眼底病和全身病的联合治疗治疗眼底病一般应从全面治疗入手。
当患者同时患有全身病时,需在医生的指导下联合治疗。
如,糖尿病患者在对血糖进行控制的同时,还需要对视网膜病变进行治疗,例如注射激素、激光治疗等。
结语:眼底病与全身病之间的关系,要么是眼睛“服务”的身体一部分,要么是身体的变化对眼睛的照顾带来了隐忧。
我们需要加强对身体和眼睛的日常保健,定期进行体检和眼部检查,以预防和早发现可能存在的疾病。
眼底疾病疾病

眼底疾病疾病眼球前面的角膜、虹膜、晶体等被眼科界定义为眼前节,后面的玻璃体、视网膜、脉络膜等定义为眼后节。
在眼后节的底部都称之为眼底。
眼底由视网膜、眼底血管、视神经乳头、视神经纤维、视网膜上的黄斑部,以及视网膜后的脉络膜等构成,这些部位的病变统称为眼底病。
眼底病对人的危害主要是影响视觉力量,严峻的可致盲。
眼底病是一种病种繁多、病因简单、病情多变的疾病。
对于眼底周边的眼底病早期症状,经常不被病人所发觉。
当病人感觉到视力下降时,病程可能已经很严峻。
而对于眼底中央的部位,如:黄斑区、视神经等,一旦发生病变,即可影响视力。
眼底病与人体其他疾病一样也有急慢性之分。
有些病症的进展过程可长达几年甚至十几年,而对于某些急性的病症如若抢救不及,即可致盲。
如:视网膜中央动脉堵塞。
眼底还有一些病症不用治疗即可自愈,但可能还会再发作。
如:中心性浆液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变。
眼底有很多疾病与全身性疾病有关,如:糖尿病、肾病、高血压、细菌性疾病、寄生虫以及颅脑疾病等。
眼底病在眼科中是一个比较大的科目。
其理论性极强,治疗难度较大,每年都有大量的论文在各种眼科杂志发表。
其中,由华西医科高校编辑出版的《中华眼底病杂志》引领着眼底病的理论讨论,与学问普及。
其组织的每两年一届的眼底病学术研讨会倍受眼科界关注。
病因【病毒性传染性疾病】流行性感冒:可导致视神经炎。
风疹:孕妇患风疹,不仅可影响胎儿的发育,还可消失先天性白内障、先天性青光眼和视网膜色素转变等。
水痘:严峻病例也可合并视神经炎。
疱疹:可引发视神经炎。
流行性乙型脑炎:可发生视神经炎,视网膜出血。
流行性出血热:可导致视网膜出血、水肿、血管痉挛。
视网膜出血是流行性出血热的严峻表现。
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AIDS ),俗称艾滋病。
眼部的表现有:视网膜絮状白斑、巨细胞病毒性视网膜炎、脉络膜肉芽肿、视网膜出血、急性视盘炎、视网膜静脉四周炎、视网膜毛细血管扩张、微动脉瘤、视网膜脱离等。
医学-眼底病病例报告

02
激光治疗具有微创、快速、安 全等优点,适用于多种眼底病 变的治疗,如糖尿病视网膜病 变、视网膜脱离等。
03
激光治疗后需要定期进行眼底 检查,以确保治疗效果。
手术治疗
01
手术治疗是眼底病治疗中的重要手段,主要用于修 复或替换病变的眼底组织。
02
手术方法包括视网膜脱离复位术、玻璃体切除术等, 根据病情选择合适的手术方式进行治疗。
04
眼底病治疗手段
药物治疗
药物治疗是眼底病治疗中的基 础手段,主要用于缓解症状和 延缓病情进展。
常用的药物包括抗炎药、抗血 管内皮生长因子药物、免疫抑 制剂等,根据病情选择合适的 药物进行治疗。
药物治疗需要长期坚持,并定 期进行复查,以确保治疗效果 。
激光治疗
01
激光治疗是眼底病治疗中的常 用手段,主要用于光凝病变部 位,以减轻病变对视力的影响 。
初步判断病变性质
通过眼底镜观察病变的形态、大小、颜色等特征, 可以初步判断病变的性质,为后续的诊断和治疗提 供依据。
操作简便
常规眼底镜检查操作简便,对设备和医师要求相对 较低,适合基层医疗机构开展。
眼底荧光造影
80%
显示血管病变
眼底荧光造影通过向眼底注射荧 光素钠,观察眼底血管的血流情 况,能够发现血管阻塞、炎症、 肿瘤等病变。
无创无痛
OCT检查无创无痛,对被检查 者无任何损伤,且检查结果较 为准确。
设备昂贵
OCT设备相对昂贵,且需要专 业医师操作,目前主要在大型 医疗机构内开展。
其他辅助检查
• 其他辅助检查包括视野检查、眼压测量、电生理检查等,这些检查能够提供更多的眼部信息,对于眼底病的诊断和鉴别诊 断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眼底病学知识点

眼底病学知识点眼底病学是研究人眼底疾病的一门学科,主要涉及眼底解剖学、眼底病理学和眼底病临床表现等内容。
通过全面了解眼底病学的知识点,能够帮助医学从业者做出准确的诊断和治疗决策。
本文将就眼底病学的几个重要知识点进行详细阐述。
一、眼底解剖学眼底是人眼后部的一个区域,包括视网膜、视神经盘、黄斑、眼底血管等结构。
眼底解剖学的理解对于诊断和治疗眼底疾病至关重要。
1. 视网膜:视网膜是眼睛内部最重要的结构之一,负责接收光线并将其转化为神经信号传输给大脑,因此它是视觉功能的关键。
视网膜主要由感光细胞、神经细胞和上皮细胞组成。
2. 视神经盘:视神经盘是视神经纤维束汇聚于此,经过视神经孔穿出眼球的部分。
它是眼底解剖结构中的一个重要标志,通过检查视神经盘可以了解视神经是否受到压迫或损伤。
3. 黄斑:黄斑是眼睛中心位置的一个区域,具有最高的视觉分辨能力。
它包括黄斑中央凹和黄斑周边区域,是色素上皮细胞和视锥细胞密集的区域。
4. 眼底血管:眼底血管包括动脉和静脉,提供养分和氧气给眼睛各个组织。
眼底血管异常往往与多种眼底疾病的发生有关。
二、眼底病理学眼底病理学是研究眼底疾病形态结构及其病理变化的学科,通过了解各种眼底疾病的病理学特点,有助于准确诊断和制定治疗方案。
1. 黄斑变性:黄斑变性是黄斑区域损伤引起的眼底疾病,主要表现为黄斑区域变薄、损伤或萎缩。
黄斑变性是老年性黄斑变性的主要形式之一,也是导致失明的重要原因之一。
2. 视网膜脱离:视网膜脱离是指视网膜与下方的色素上皮层之间产生空隙,造成视网膜脱离。
视网膜脱离可能导致视觉障碍和视力丧失。
3.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是糖尿病患者中常见的眼底疾病,长期高血糖会损伤视网膜的微血管系统,导致视网膜出血、渗漏和损伤等病变。
4. 黄斑裂孔:黄斑裂孔是黄斑区域的损伤,表现为视网膜组织断裂形成的裂孔。
黄斑裂孔会导致视力丧失和视觉异常。
三、常见眼底疾病临床表现对于眼底疾病的诊断,除了了解眼底解剖学和病理学知识外,还需要对不同疾病的临床表现有一定的了解。
医学-眼底病病例报告

在这份报告中,我们将介绍几个常见的眼底疾病病例,包括糖尿病视网膜病 变、高血压性眼底病变、黄斑部变性和青光眼。通过这些案例,我们可以更 好地了解这些疾病的特点和治疗方法。
临床背景介绍
眼底病是指影响视网膜、脉络膜以及视神经等结构的疾病。这些疾病可能导 致视力受损、视野缺失以及其他眼部问题。在本报告中,我们将重点介绍几 种常见的眼底疾病。
2
病因分析
高血压会增加眼部血管的压力,导致血管破裂、出血以及损伤。
3
治疗建议
控制高血压,如降低血压、减少盐摄入等。此外,可能需要药物干预或其他治疗 来改善眼描述
这个病例是一位年长的患者,患有黄斑部变性,导致中央视力模糊和视野缺损。
病因分析
黄斑部变性可能是由于年龄相关性变化、遗传因素以及其他环境因素引起的。
病例1:糖尿病视网膜病变
病例概述
这是一位患有糖尿病的患者。他的眼底出现了视 网膜病变,包括出血、渗出以及新生血管形成。
治疗方法
治疗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方法包括控制血糖、用 药治疗、激光治疗以及手术。
病例2:高血压性眼底病变
1
病例描述
这位患者患有高血压,导致了眼底的损伤以及视网膜中动脉和静脉的变化。
治疗选择
目前黄斑部变性的治疗选项主要是针对其引起的症状进行干预,如使用视网膜激光、镜片辅 助以及药物治疗。
病例4:青光眼
病例概述
这位患者是一位青光眼患者,眼压升高,导致视 神经损伤和视野缺失。
治疗方法
青光眼的治疗方法包括降低眼压、药物治疗以及 手术。
讨论和结论
这些眼底疾病的病例使我们更深入地了解了糖尿病视网膜病变、高血压性眼底病变、黄斑部变性和青光 眼的病因、症状以及治疗方法。希望这些病例能对医生和病患有所帮助,提供更好的诊断和治疗方案。
常见眼底病基础知识

• 临床表现
• 症状
•
视力下降,常>0.5;
•
视物变形:变远、变小、变暗等。
• 体征
•
眼底见黄斑部局限性隆起,周围弧形光晕,中心凹反
•
光消失。
久之网膜下黄白色细小点状改变。
恢复期可见色素不均匀改变。
• 中浆无视网膜下新生血管和出血!!
•
主要是改善视网膜血液循环,促进吸收,保护血管,
•
阻断、延缓 发展。
•
•
早期的干预治疗对控制病情的发展,降低致盲率尤为
•
重要。
• 抗—VEGF治疗主要用于DME和晚期PDR玻切术辅助治疗。
• 长期用 抗—VEGF可能增加DME患者死亡率和脑血管事件 • 发生的风险,其长期疗效和安全性有待进一步证实。
六、眼底病的常用药物 活血化瘀类(中成药)——复方血栓通,丹红 化 瘀口服液(眼科专用药)等 改善眼底微循环 促代谢吸收—碘制剂(推荐有机碘),增强眼底 新陈代谢,促进渗出、出血和水肿的吸收, 保护RPE细胞间的紧密连接。 神经营养剂 止血剂 激素 抗V-EGF
• (1) 热效应
•激光→靶组织—温度↑→源自性—凝固—汽化—碳化• (2) 电离效应或机械作用
•
微小爆炸或机械冲击波使组织破坏、裂解。
• (3) 光化学效应
•
组织吸收激光能量,将光能转化为化学活能所产生的化学反应。
•
分光分解、光氧化、光聚合、光敏化四种。
• 激光也具有光散射、光吸收和光毒性等物理作用。
•
大量出血: 黑影→视力急剧下降,重者至光感;
•
眼底检查见微弱红光反射甚至窥不见眼底;
全面解读眼底病的PPT课件

眼底病的症状: 眼底病的症状包括视力 模糊、视野缺损、眼红、眼痛等。
常见眼底病
常见眼底病
黄斑病变: 黄斑病变是一种常 见的眼底病,主要包括黄斑变 性和黄斑裂孔等。
视网膜病变: 视网膜病变可以 分为视网膜脱离、视网膜血管 病变和视网膜炎等多种类型。
常见眼底病
视神经病变: 视神经病变是指影响视神 经功能的疾病,病的诊断与治疗
诊断方法: 眼底病的诊断通常 包括视力检查、眼底检查、眼 压测量和视野检查等。
治疗方法: 眼底病的治疗方法 根据具体病情而定,包括药物 治疗、手术治疗和激光治疗等 。
眼底病的预防 与保健
眼底病的预防与保健
预防方法: 预防眼底病的关键在于定期 眼部检查、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和注意 眼部卫生。
保健建议: 保持充足的睡眠、合理的饮 食和适度的眼部休息对眼底病的预防和 保健非常重要。
眼底病的注意 事项
眼底病的注意事项
眼底病的并发症: 眼底病可能 引发视力丧失、视野缺损和复 杂的视觉障碍等并发症。
就医建议: 如果出现眼底病的 症状或有眼底病的疑虑,应及 时就医并按医生建议进行治疗 。
谢谢您的观 赏聆听
全面解读眼底 病的PPT课件
目录 眼底病概述 常见眼底病 眼底病的诊断与治疗 眼底病的预防与保健 眼底病的注意事项
眼底病概述
眼底病概述
什么是眼底病: 眼底病是指影 响眼睛视网膜、脉络膜和视神 经等结构的疾病。
眼底病的分类: 眼底病可以分 为黄斑病变、视网膜病变和视 神经病变等多种类型。
眼底病概述
眼底病的科普知识PPT课件

结论
最后,预祝大家眼健康康、乐 享生活。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谢谢您的观赏聆听
黄斑病变:视网膜黄斑部位受损,常见 症状为失明或中心视野模糊。
常见眼底病
视网膜脱离: 眼内结构发生变 化,导致视网膜脱离,严重者 会导致失明。常见症状为眼前 出现闪光点。
白内障:随着年龄的增加,眼内 晶状体变形,影响视力,使视 力变得模糊。
预防及治疗
预防及治疗
定期检查:对于40岁及以上的成年人, 应每年进行一次眼底检查。
眼底病的科普 知识PPT课件
目录 介绍 常见眼底病 预防及治疗 结论
介绍
介绍
眼底病概述:眼底是眼睛内部 重要的组成部分,多种眼疾会 对其造成影响,引起眼底病。
目的:通过此PPT,普及眼底病 知识,提高大众对眼科健康的 关注。
常见眼底病
常见眼底病
青光眼:一种常见的致盲性眼病,症状 不明显,长期隐匿性可导致视力完全丧 失。
饮食改善:摄取适量含有维生素A、C、E 和锌的食物,如西红柿、紫菜、鸡蛋等 。
预防及治疗
生活习惯调整:停止吸烟、合理 补充维生素等。
治疗方法:针对不同的眼底病, 可采用手术、药物治疗等方式 ,应根据不同症状和病情选择 合适的治疗方法。
结论
结论
眼底病是一类危害严重的疾病,应引起 足够的重视。
大众应提高对眼科健康的关注,加强生 活习惯养成和相关知识的学习,保护自 身眼健康。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眼底病检查方法:
• 眼底镜
• 直接眼底镜 • 间接眼底镜
• 裂隙灯显微镜
• 前置镜 +60D,+90D,+120D • 接触镜
– Goldman三面镜,全视网膜镜,压陷接触镜
眼底荧光血管造影
• 荧光血管造影的临床价值
– 帮助诊断
• 在疾病诊断上,可以提供证据对临床上的初步诊断予以肯定或否定 • 准确判断视网膜血管异常的位置,渗漏的血管和视网膜色素上皮及玻璃 膜组成屏障的缺陷所在,
– Late phase:
• persistent confluent hyperfluorescence of the exudate in the retina and subretial space
central retinal vein occlusion
• 治疗:防止或减少并发症;非缺血可转换 为缺血型
• 药物:
– (1)纤溶及抗凝:蝮蛇抗栓酶,40单位生理盐水静滴,查血 纤维蛋白原,3次/疗程;尿激酶 – (2)降低血液粘度:低分子右旋糖酐,阿司匹林,25-50mg 抑制血小板聚集 – (3)抗炎:青年患者对因,可适当加用激素 – (4)中医中药
– B ultrasound – FFA – Cytologic analysis of the subretinal fluid:
• lipid-laden macrophage and cholesteral crystals
Features of FFA
• Characteristics :
视网膜大动脉瘤(retinal macroaneurysm) 或称获得性视网膜大动脉瘤
• 60-70岁,有高血压动脉硬化,多单侧 • 临床表现:早期无症状, 发展1.慢性代偿失调; 2. 急性代偿失调; 3.痊愈期 • 眼底表现:动脉管壁纺锤状或梭形血管瘤样膨 胀,附近环形或半环形硬渗,或出血 • 鉴别诊断:黄斑分支静脉阻塞,AMD渗出型,脉络 膜黑色素瘤 • FFA:视网膜大动脉瘤在动脉期显影 • 治疗预后:渗出威胁中心凹或出血危及黄斑,可 激光光凝
– (1)硬性渗出,星芒状,扇状或环状; – (2)棉絮状斑(软性渗出)
( 4)色素改变 ( 5)视网膜增殖性改变
三.视网膜血管性疾患
• 视网膜中央动脉阻塞 • 视网膜大动脉瘤(retinal macroaneurysm)或称 获得性视网膜大动脉瘤) • 视 网 膜 中 央 静 脉 阻 塞 central retinal vein occlusion • 视网膜静脉周围炎(Eales disease) • 视乳头血管炎(optic disc vasculitis) • 外层渗出性视网膜病变(Coats)黄斑旁中心 凹毛细血管扩张(parafoveal talangiectasis)
视网膜静脉周围炎(Eales disease),青年性复发性视网膜 玻璃体出血
Eales disease
• 病程:有自行停止发作者,多数发作频繁 • 并发症:增殖性视网膜玻璃体病变,继发性 视网膜脱离,继发性青光眼(新生血管性或 继发性虹睫炎阻塞房角)与并发性白内障 • FFA:受累静脉管壁渗漏染色,毛细血管无 灌注区,微血管瘤,动静脉短路和新生血管, 黄斑受累可见晚期黄斑染色,荧光素积存
视网膜中央静脉阻塞central retinal vein occlusion
• 视网膜静脉阻塞可表现为视网膜中央静 脉阻塞,半侧视网膜静脉阻塞,分支静脉阻 塞,黄斑分支静脉阻塞,可根据FFA,分别分 为缺血型与非缺血型 • 临床表现: 突然视力障碍; • 眼底所见:视乳头充血及轻度水肿,边界糊. 静脉迂曲扩张,腊肠状,视网膜火焰状出血, 渗出斑,黄斑可受累
– Irregularly dilated ,tortous blood vessels – and adjacent areas of retinal capillary dropout
• FFA:
– Late or early venous phase:
• abnormal vessels fill with fluorescein • Progressive leakage of the fluorescein
central retinal vein occlusion
• FFA:视网膜静脉充盈时间延长,视乳头边 界糊,静脉迂曲扩张,渗漏及血管壁染,黄斑 可有囊样水肿
• .缺血型:毛细血管无灌注区,微血管瘤,动静脉短 路,新生血管 • .非缺血型
• 并发症:黄斑水肿,新生血管,青光眼:新生 血管性,原发性开角性 • 病因:多因素性
Diagnosis
• Best method:
– recognize the characteristic features with the help of the medical history and exclude other conditions like RB,PHPV, FEVR
• Accessary exam
视网膜中央动脉阻塞
• FFA:
– 1.动脉:臂-视网膜循环时间延迟,视网膜阻塞 动脉不充盈或变细,呈节段状或串珠状移动. 数周后,阻塞动脉可重新开放. – 2.视网膜静脉主干内充盈时间延长,可有视 乳头上静脉逆行充盈,动脉小支逆行充盈 – 3.毛细血管: 广泛无灌注,亦见于发病后数月 至数年者
• ERG: b波下降(双极细胞受损)
视网膜中央动脉阻塞
• 病因:
– 栓塞,动脉管壁改变与血栓形成,血管痉挛及 各因素综合 – 其他:球后肌锥内窦型血管瘤术后,球后麻醉 球后出血及外科手术时俯卧全身麻醉
视网膜中央动脉阻塞
• 治疗:分秒必争
• .扩张血管:快(1)亚硝酸异戊酯0.2ml;(2)三硝基甘 油0.5mg;长(1)妥拉苏林球后,口服25mg/3-4h,肌肉 或静脉25-50mg;(2)盐酸罂粟碱,口服30-60mg/68h,30-100mg/iv;(3)4%亚硝酸钠300-500mg/d,10d • .吸氧:95%氧气和5%二氧化碳10min/h • .降眼压:前房穿刺,间歇性按摩眼球10-15秒 • .纤溶剂:尿激酶5千-1万单位静滴/天,查纤维蛋白 原/天,低于200mg%停用 • .其他:B1,B12,ATP • .病因治疗
EOG:
光感受器外节,玻璃体,色素上皮和脉络膜
VEP:
• 黄斑到视皮层功能
二.视网膜病变的临床表现
( • • • ( • • • 1)血管的改变 .动脉 .静脉 .毛细血管 2)出血 .视网膜出血:点状,火焰状 .视网膜前出血:半月型,舟状 .玻璃体出血:
视网膜病变的临床表现
( 3)水肿及渗出 • .水肿 • .渗出:
– I 型眼底严重视乳头水肿,充血,棉絮斑,小的 浅层火焰状出血,微血管瘤,视网膜静脉显著 扩张迂曲; – II型如视网膜中央静脉阻塞,视乳头水肿轻, 视网膜静脉显著扩张迂曲,沿视乳头及大血 管有浅层或深层视网膜出血
视盘血管炎
• FFA:
– I型视网膜静脉充盈延缓,晚期微血管瘤有渗 漏,主干静脉无渗漏,黄斑无异常; – II型视网膜静脉充盈时间明显延长,主干静脉 荧光染色,可有黄斑染色
• 激光治疗:(1)黄斑水肿(2)缺血型:毛细血管无灌注 区(3)新生血管:全视网膜光凝
• 发病年龄多20-30岁,男性多,双眼,先 后 • 临床表现:视力突然严重减退,一眼有 症状,另眼亦可发现眼底病变 • 眼底所见:1.玻璃体出血,混浊;2. 视网 膜血管改变,主要位于周边部,小静脉扩张, 迂曲,伴有白鞘,周围出血,渗出,视网膜大 静脉分支有时亦受累
• 视野:均可有生理盲点扩大,I 型明显 • 并发症:发生于II型,黄斑水肿致视力受损
视盘血管炎
• 鉴别诊断: • I型与视乳头水肿,缺血性视乳头病变 • II型与视网膜中央静脉阻塞,视网膜静脉 周围炎
视盘血管炎
• 发病机理: • I型为筛板前睫状血管轻度非特异炎症-毛 细血管通透性增加-筛板前组织液体积聚视乳头水肿-压迫视乳头内段视网膜中央 静脉-视网膜静脉扩张淤滞 • II型视乳头区或筛板区炎症-局部静脉血 栓形成
– 对病情及治疗效果作出评价
• 指导激光治疗是必要
• • • •
荧光血管造影应用较多的疾病 视乳头疾病 视网膜血管疾病的评价及处理的指导 某些伴有全身疾病的眼底病变
靛青绿血管造影ICG
• 靛青绿血管造影ICG应用 • 老年黄斑变性
– 经典性CNV – 隐匿性CNV
• 脉络膜炎症 • 脉络膜肿瘤
– 血管瘤 – 黑色素瘤
• FFA:异常血管渗漏明显 • 病程:retinal macroaneurysm, (Leber’s military aneurysm)均可发展 为典型Coats病 • 鉴别诊断:
• • • • ?Retinoblastoma ?Retinopathy of prematurity ?Metastatic endophthalmitis ?Acute retinal necrosis syndrome
视网膜中央动脉阻塞
导致盲目的眼科急症之一
• 临床表现:
– 视力突降甚至光感,4%无光感,瞳孔散大,直接对光反 应消失. – 眼底表现:视乳头色淡,视网膜动脉细. 有时可于分支 内发现白色栓子.血柱色暗,呈阶段状,动静脉均有,后 极部视网膜呈乳白色,樱桃红斑 • 并发症:
– 视网膜出血:毛细血管渗漏或合并视网膜中央静脉阻塞; – 新生血管性青光眼:15-20%
• 病因:不明,炎症?内分泌失调?视网 膜小血管床先天性发育异常 • 视网膜血管为主要病变所在,血管失代 偿-血浆渗漏
Definition
• Coats disease is recognised to be a form of congenital retinal telangiectasia that most often occurs unilaterally (95%) in young (mean age 10 yrs old) males(>75%) • Suggested to be defined as idiopathic congenital retinal telangiectasia with intraretinal and/or subretinal exudation and without appliable vitroreinal rac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