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芎质量标准及检验操作规程
成品药材川芎质量标准

供试品溶液的制备 取本品粉末(过四号筛)约0.5g,精密称定,置具塞锥形瓶中,精密加入甲醇70%甲醇50ml,密塞,称定重量,加热回流30分钟,放冷,再称定重量,用70%甲醇补足减失的重量,摇匀,静置,取上清液,滤过,取续滤液,即得。
【检查】水分不得过12.0%(附录Ⅸ H第二法)。
杂质、灰屑检查不得过3.0%。
二氧化硫残留量不得过150mg/kg。
总灰分不得过6.0%(附录Ⅸ K)。
【浸出物】照醇溶性浸出物测定法(附录Ⅹ A)项下的热浸法测定,用乙醇作溶剂,不得少于12.0%。
【含量测定】照高效液相色谱法(附录Ⅵ D)测定。
色谱条件与系统适用性试验 以十八烷基硅烷键合硅胶为填充剂;以甲醇-1%醋酸溶液(30:70)为流动相;检测波长为321nm。理论板数按阿魏酸峰计算应不低于4000。
【性状】本品为不规则厚片,外表皮黄褐色,有皱缩纹。切面黄白色或灰黄色,具有明显波状环纹或多角形纹理,散生黄棕色油点。质坚实。气浓香,味苦、辛,微甜。
【鉴别】 (1)本品横切面:木栓层为10余列细胞。皮层狭窄,散有根迹维管束,其形成层明显。韧皮部宽广,形成层环波状或不规则多角形。木质部导管多角形或类圆形,大多单列或排成“V”形,偶有木纤维束。髓部较大。薄壁组织中散有多数油室,类圆形、椭圆形或形状不规则,淡黄棕色,靠近形成层的油室小,向外渐大;薄壁细胞中富含淀粉粒,有的薄壁细胞中含草酸钙晶体,呈类圆形团块或类簇晶状。
测定法 分别精密吸取对照品溶液与供试品溶液各10µl,注入液相色谱仪,测定,即得。
本品按干燥品计算,含阿魏酸(C10H10O4)不得少于0.10%。
GC-YL-10160川芎检验操作规程

二氧化硫残留量(mg/kg)=(V供-V空)×C×0.032×106
W供
式中V供为供试品溶液消耗氢氧化钠滴定液的体积,ml;
V空为空白消耗氢氧化钠滴定液的体积,ml;
c 为氢氧化钠滴定液摩尔浓度,mol/L;
W供为供试品的重量,g。
0.032为lm l氢氧化钠滴定液(lmol/L)相当的二氧化硫的质量,g;
【鉴别】
(1)显微鉴别
仪器与试剂:生物显微镜、酒精灯,水合氯醛等。
方法:本品横切面:木栓层为10余列细胞。皮层狭窄,散有根迹维管束,其形成层明显。韧皮部宽广,形成层环波状或不规则多角形。木质部导管多角形或类圆形,大多单列或排成“V”形,偶有木纤维束。髓部较大。薄壁组织中散有多数油室,类圆形、椭圆形或形状不规则,淡黄棕色,靠近形成层的油室小,向外渐大;薄壁细胞中富含淀粉粒,有的薄壁细胞中含草酸钙晶体,呈类圆形团块或类簇晶状。
标 题
正 文
1
2
2.1
2.2
3
3.1
3.1.1
3.1.2
3.2
3.3
3.3.1
3.3.2
4
4.1
4.1.1
4.1.2
4.1.3
4.2
4.2.1
4.2.2
4.2.3
4.3
4.3.1
4.3.2
4.3.3
4.4
4.4.1
4.4.2
4.4.3
5
5.1
5.1.1
5.1.2
6
6.1
6.2
6.3
标准依据:《中国药典》2020年版一部及四部
方法:取本品粉末1g,加乙醚20ml,加热回流1小时,滤过,滤液挥干,残渣加乙酸乙酯2ml使溶解,作为供试品溶液。另取川芎对照药材1g,同法制成对照药材溶液。再取欧当归内酯A对照品,加乙酸乙酯制成每1ml含0.1mg的溶液(置棕色量瓶中),作为对照品溶液。照薄层色谱法(通则0502)试验,吸取上述三种溶液各10μl,分别点于同一硅胶GF254薄层板上,以正己烷-乙酸乙酯(3:1)为展开剂,展开,取出,晾干,置紫外光灯(254nm)下检视。供试品色谱中,在与对照药材色谱和对照品色谱相应的位置上,显相同颜色的斑点。
川芎的药材炮制与炮制质量检验

川芎的药材炮制与炮制质量检验川芎,是一种常见的中药材,广泛应用于中医临床。
它具有活血祛瘀、止血散瘀的功效。
然而,川芎的功效与质量与其炮制和炮制质量密切相关。
本文将对川芎的药材炮制与炮制质量检验进行探讨。
一、川芎的药材炮制方法川芎的炮制方法分为老炮和新炮两种。
老炮是指经过长时间的炮制处理,而新炮是指短时间内炮制的川芎。
老炮的炮制方法较为复杂。
首先,将采摘下来的鲜川芎晾干,然后浸泡在五倍量的水中,煮沸2小时,然后收集汤液。
接下来,再次加水煮沸2小时,收集汤液。
如此反复,直至川芎呈红褐色,不再变色,即可成为老炮川芎。
新炮的炮制方法相对简单。
将鲜川芎直接煮沸,保持沸腾30分钟即可。
二、川芎炮制质量检验方法川芎炮制的质量检验主要包括外观、色泽、纯度、含水量、有效成分等指标。
1. 外观与色泽川芎应呈棕红色,表面光滑,无霉斑、虫蛀的情况。
色泽应鲜艳,无明显变色或褪色现象。
2. 纯度检验将川芎样品投入容器中,观察无杂质、无灰尘、无异物等。
纯度也可以通过显微镜观察是否有异种颗粒等来评估。
3. 含水量检验取适量的川芎样品,干燥至恒重,称量其重量差,计算含水量。
含水量过高可能导致川芎易变质,而含水量过低则可能影响其药效。
4. 有效成分检验川芎的有效成分主要是川芎素等有效成分。
可以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气相色谱等方法,检测川芎中有效成分的含量。
三、炮制对川芎药效的影响炮制是提高川芎药效的重要环节。
经过炮制,川芎药性得到调整,药效得到增强。
1. 药性调整川芎经过炮制后,寒凉药性得到转变,成为温热药性。
这种转变使得川芎具有活血散寒的功效,适用于寒凉症状。
2. 药效增强川芎经过炮制后,有效成分川芎素的含量会有所增加。
川芎素是川芎的主要活性成分,具有活血祛瘀的作用。
通过炮制,川芎素的含量增加,进而提高了川芎的药效。
四、川芎炮制质量控制为了保证川芎的炮制质量,需要进行严格的质量控制。
主要包括原料的选择、炮制工艺的控制和严密的质量检验。
8012-2川芎检验标准操作规程1

目的:规范药材的检验方法及操作程序。
范围:川芎责任:质检员程序:1性状取本品,置光线明亮处观察其形状、大小、色泽、表面特征、质地、断面。
鼻闻口尝其气味。
2鉴别2.1显微鉴别取本品横切片及粉末,照《中国药典》2005年版一部附录IIC制片,置显微镜下检视。
2.2取本品粉末1g,石油醚(30-60℃)5ml,放置10小时,时时振摇,静置,取上清液1ml,挥干后,残渣加甲醇1ml使溶解,再加2%3,5-二硝基苯甲酸的甲醇溶液2-3滴与甲醇饱和的氢氧化钾溶液2滴,观察反应现象。
2.3取本品粉末1g,加乙醚20ml,加热回流1小时,滤过,滤液挥干,残渣加醋酸乙酯2ml使溶解,作为供试品溶液。
另取川芎对照药材1g,同法制成对照药材溶液。
照薄层色谱法(附录VIB)试验,吸取上述两种溶液各1-2µl,分别点于同一硅胶G薄层板上,以正己烷-醋酸乙酯(9:1)为展开剂,展开,取出,晾干,置紫外灯(365nm)下检视。
3检查川芎检验标准操作规程第2页3.1总灰分照《中国药典》2005年版一部附录IX K方法操作。
m3-m2×100%m1m1:称定的供试品重gm2:恒重的坩埚重gm3:总灰分加坩埚重g3.2酸不溶性灰分照《中国药典》2005年版一部附录IX K方法操作。
m3-m2×100%m1m1:称定的供试品重gm2:恒重的坩埚重gm3:总灰分加坩埚重g4浸出物照醇溶性浸出物测定法项下的热浸法(附录X A),用稀乙醇作溶剂。
m3-m2×100%m1m1:称定的供试品重gm2:恒重的蒸发皿重gm3:浸出物加蒸发皿重g。
川穹质量标准

XXXXXXXXX有限公司
一、目的:建立川芎药材、饮片的质量标准,确保投用药材、饮片的质量。
二、范围:本规定适用于川芎药材、饮片的控制。
三、责任:
四、内容:
1.标准来源
《中国药典》2015年版一部
2.技术要求
2.1川芎药材
2.2川芎饮片
3.贮存条件:置阴凉干燥处,防蛀。
4.相关标准操作规程:川芎检验操作规程(SOP-ZL-JG(YL)-090)、物料取样标准操作规程(SOP-ZL-QA-001)。
5.企业统一指定的物料名称:与2015年版《中国药典》一部一致。
6.内部使用的物料代码:1101126。
7.经批准的供应商:见合格供应商目录。
8.印刷包装材料的实样或样稿:无此项内容。
9.注意事项:防潮,防蛀。
10.复验期:执行“物料有效期及复验期管理规程(SMP-WL-008)”相关规定。
11.文件附件:共0份。
12.修订及变更历史:。
中药材辨别要点如何判断川芎的质量

中药材辨别要点如何判断川芎的质量中药材的质量是保证中药疗效和安全性的重要因素。
川芎是一种常用的中药材,其质量直接关系到中药制剂的疗效和安全性。
因此,正确判断和辨别川芎的质量非常重要。
本文将介绍中药材辨别要点,以及如何判断川芎的质量。
一、川芎的外观特征川芎的外观特征是判断其质量的重要依据之一。
川芎的外观应呈棕褐色或暗棕色,有光泽,质地坚实而不易折断。
合格的川芎应具有独特的香气,味道苦涩微辣。
而劣质的川芎则可能呈现淡黄色、发黑、霉变等异常现象,且香气和味道不明显。
二、川芎的纤维束和细胞结构观察川芎的纤维束和细胞结构也是判断其质量的重要方法之一。
优质的川芎纤维束应紧密排列,纤维细胞应呈圆形或梭形,细胞膜完整,没有明显损伤或破裂。
而质量不佳的川芎纤维束可能会显露裂纹、杂质、霉斑等异常情况。
三、川芎的气味川芎的气味也是判断其质量的重要参考指标之一。
正常的川芎应具有独特的香气,气味浓郁而辛辣。
而劣质的川芎则可能呈现气味淡薄、有霉臭味、潮湿味等不正常的情况。
四、川芎的化学成分川芎的化学成分是评价其质量的重要依据之一。
川芎中含有丰富的挥发油、苯丙素类、黄酮类、羟基-苯丙酮类、元素等成分。
通过检测川芎的化学成分含量,可以进一步判断其质量优劣。
五、川芎的质量标准川芎的质量也可以参考相关的质量标准。
国家药典中规定了川芎的质量标准,包括外观要求、含水量、含挥发油量、总醇提取物量、微生物限度等指标。
根据国家药典的要求,可以对川芎的质量进行评估。
综上所述,川芎的质量判断需要综合考虑其外观特征、纤维束和细胞结构、气味、化学成分以及参考相关的质量标准。
只有全面准确地判断川芎的质量,才能保证中药制剂的疗效和安全性。
因此,我们在购买和使用川芎时应密切关注这些要点,选择高品质的川芎,确保中药的疗效和安全性。
(字数:507)。
川芎的质量标准与辨别技巧
川芎的质量标准与辨别技巧川芎,也称为川芎儿、川芎在中医药学中具有重要的地位,被广泛应用于药物治疗和中药制备过程中。
然而,不同的川芎种类和质量有着较大的差异,因此,了解川芎的质量标准和辨别技巧对于保证中药的疗效和安全性至关重要。
一、质量标准1.颜色和形状:川芎的外观应为棕褐色,均匀一致,没有斑点或杂质。
其形状应整齐、规则,没有破碎或变形。
2.气味:川芎应具有独特的芳香气味,不应有任何异味。
3.含水量:含水量是衡量川芎质量的重要指标之一。
一般而言,川芎的含水量不应超过12%。
4.化学成分:川芎的主要有效成分是川芎素和川芎嗪。
为保证川芎的质量,这两种成分的含量应符合国家药典中的规定。
二、辨别技巧1.观察外观:通过仔细观察川芎的颜色和形状,可以初步判断其质量。
优质的川芎通常呈现出均匀一致的棕褐色,形状整齐规则。
2.闻气味:嗅闻川芎可以判断其是否具有独特的芳香气味,是否有异味。
优质的川芎应有浓郁的芳香气味,没有任何异常气味。
3.检查含水量:可使用称量仪器或烘干法来检测川芎的含水量。
较低的含水量通常意味着更好的质量。
4.检测化学成分:通过采用色谱、质谱等分析方法,可以检测川芎中川芎素和川芎嗪的含量,确保其符合质量标准。
5.使用药典进行鉴别:国家药典中对于川芎的质量标准有明确的规定,可根据药典的要求进行鉴别。
药典是衡量川芎质量的重要依据和参考。
结论:川芎的质量标准和辨别技巧是确保中药治疗效果和安全性的重要因素。
通过检测川芎的外观、气味、含水量和化学成分等指标,结合国家药典的规定,可以较为准确地判断川芎的质量。
在使用川芎进行药物治疗或中药制备过程中,应严格按照这些质量标准和辨别技巧进行选择和鉴别,以确保药物的质量和疗效。
道地药材标准 川芎
道地药材川芎1.范围本标准规定了川芎道地药材的术语和定义、来源及植物形态、历史沿革、道地产区及生境特征、栽培及采收加工、质量特征及包装、标志和标签、运输及贮存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川芎道地药材的生产、销售、鉴定及使用。
2.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 191 包装储运图示标志SB/T 11094 《中药材仓储管理规范》SB/T 11095 《中药材仓库技术规范》T/CACM 003-2016 道地药材标准编制通则《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3.术语和定义T/CACM 003-2016界定的以及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为了便于使用,以下重复列出了T/CACM 003-2016中的某些术语和定义。
3.1道地药材Daodi-Chinese Medicinal Materials指经过中医临床长期应用优选出来的,产在特定地域,与其他地区所产同种中药材相比,品质和疗效更好,且质量稳定,具有较高知名度的中药材。
[T/CACM 001-2016 定义3.1]3.2川芎 ChuanXiong产于四川都江堰、彭州、什邡、崇州、邛崃、彭山、眉山及临近地区的川芎药材。
4.来源主要来源于伞形科植物川芎Ligusticum chuanxiong Hort.的干燥根茎。
4.1形态川芎为多年生草本植物,属须根系植物,全草有香味,根茎发达,形成不规则的结节状拳形团块,具浓烈香气。
株高40~60cm,地上茎丛生,茎直立,圆柱形,具纵条纹,上部多分枝,下部茎节膨大呈盘状(苓子)。
一般单株茎达17~25个,多的可达到40个以上,茎下部叶具柄,柄长3~10cm,基部扩大成鞘;叶片轮廓卵状三角形,长12~15cm,宽10~15cm,3~4回三出式羽状全裂,羽片4~5对,卵状披针形,叶片颜色呈绿色或黄绿色,长6~7cm,宽5~-6cm,末回裂片线状披针形至长卵形,长2~5mm,宽1~2mm,具小尖头;茎上部叶渐简化,茎上部嫩叶片及叶脉生长有短柔毛,生长较老的茎中部及下部叶片没有柔毛。
川芎内控质量标准
制药GMP管理文件一、目的:制定川芎的内控标准,规范公司川芎的采购与使用二、适用范围:适用于川芎的采购与验收三、责任者:生产部、检验员、仓库保管员四、正文:川芎本品为伞形科植物川芎Ligusticum chuanxiong Hort, 的干燥根茎,夏季当茎上的节盘显著突出,并略带紫色时采挖,除去泥沙,晒后烘干,再去须根。
【性状】本品为不规则结节状拳形团块,直径2~7㎝.表面黄褐色,粗糙皱缩,有多数平行隆起的轮节,顶端有凹陷的类圆形茎痕,下侧及轮节上有多数小瘤状根痕.质坚实,不易折断面黄白色或灰黄色,散有黄棕色的油室,形成层环呈波状环纹.气浓香,味苦、辛.稍有麻舌感,微回甜。
【鉴别】(1)本品横切面:木栓层为10余列细胞.皮层狭窄,散落有根迹维管束,其形成层明显.韧皮部宽广。
形成层环波状或不规则多角形.木质部导管多角或类圆形,大多单列或排成”V”形,偶有木纤维束.髓部较大.薄壁组织中散有多数油室,类圆形、椭圆形或形状不规则,淡黄棕色,靠近形成层的油室小,向外渐大;薄壁细胞中富含淀粉粒,有的薄壁细胞中含草酸钙晶体,呈类圆形团块或类簇晶状。
粉末淡黄棕色或灰棕色.淀粉粒较多,单粒椭圆形,长圆形、类圆形,卵圆形或肾形,直径5~16um,长约21um,脐点点状、长缝状或人字状;偶见复粒,由2~4分粒组成。
草酸钙晶体存在于薄壁细胞中,呈类圆形团块或类簇晶状,直径10~25um。
木栓细胞深黄棕色,表面观呈多角形,微波状弯曲。
油室多已破碎,偶可见油室碎片,分泌细胞壁薄,含有较多的油滴。
导管主为螺纹导管,亦有网纹导管及梯纹导管,直径14~50um。
(2)取本品粉末1g,加石油醚(30~60℃)5ml,放置10小时,时时振摇,静置,取上清液1ml,挥干后,残渣加甲醇1ml使溶解,再加2%3,5-二硝基苯甲酸的甲醇溶液2~3滴与甲醇饱和的氢氧化钾溶液2滴,显红紫色。
(3)取本品粉末1g,加乙醚20ml,加热回流1小时,滤过,滤液挥干,残渣加乙酸乙酯2ml使溶解,作为供试品溶液。
原药材川芎质量标准
本品按干燥品计算,含阿魏酸(C10H10O4)不得少于0.10%。
【贮藏】置阴凉干燥处,防蛀。
【物料代码】AA01
【取样方法】参照Z2取样标准操作规程.
【操作规程】参照Z1原药材检验标准操作规程
【复验期】两年。
【供应商】参照原药材合格供应商表。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川芎质量标准
文件编号
起草
审核
批准
部门
质保部
质控部
质保部
技术部
质量技术副总
姓名
签名
日期
分发部门
质保部、质控部
川芎
Chuanxiong
CHUANXIONG RHIZOMA
本品为伞形科植物川芎Ligusticum chuanxiongHort.的干燥根茎。夏季当茎上的节盘显著突出,并略带紫色时采挖,除去泥沙,晒后烘干,再去须根。
色谱条件与系统适用性试验 以十八烷基硅烷键合硅胶为填充剂;以甲醇-1%冰醋酸溶液(30:70)为流动相;检测波长为321nm。理论板数按阿魏酸峰计算应不低于4000。
对照品溶液的制备 取阿魏酸对照品适量,精密称定,置棕色量瓶中,加70%甲醇制成每1ml含20μg的溶液,即得。
供试品溶液的制备 取本品粉末(过四号筛)约0.5g,精密称定,置具塞锥形瓶中,精密加入甲醇70%甲醇50ml,密塞,称定重量,加热回流30分钟,放冷,再称定重量,用70%甲醇补足减失的重量,摇匀,静置,取上清液,滤过,取续滤液,即得。
粉末淡黄棕色或灰棕色。淀粉粒较多,单粒椭圆形、长圆形、类圆形、卵圆形或肾形,直径5~16μm,长约21μm,脐点点状、长缝状或人字状;偶见复粒,由2~4分粒组成。草酸钙晶体存在于薄壁细胞中,呈类圆形团块或类簇晶状,直径10~25μm。木栓细胞深黄棕色,表面观呈多角形,微波状弯曲。油室多已破碎,偶可见油室碎片,分泌细胞壁薄,含有较多的油滴。导管主为螺纹导管,亦有网纹导管及梯纹导管,直径14~50μm。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XXXX药业有限公司原料质量标准及检验操作规程
1 品名:
1.1 中文名:川芎
1.2 汉语拼音:
2 代码:
3 取样文件编号:
4 检验方法文件编号:
5 依据:《中国药典》(2015年版一部)。
6 质量标准:
7 检验操作规程:
7.1 试药与试剂:石油醚(30~60℃)、甲醇、3.5-二硝基苯甲酸、氢氧化钾、乙醇、乙酸乙酯、川芎对照药材、欧当归内酯A对照品、正己烷、盐酸、醋酸、阿魏酸对照品。
7.2 仪器与用具:显微镜、水浴锅、三用紫外分析仪、恒温鼓风干燥箱、马福炉、硅胶GF254薄层板、高效液相色谱仪。
7.3 性状:取本品适量,自然光下目测色泽,嗅闻气味。
7.4 鉴别:
7.4.1 取本品制片置10×10显微镜下做显微观察。
7.4.2取本品粉末1g,加石油醚(30~60℃)5ml,放置10小时,时时振摇,静置,取上清液1ml,挥干后,残渣加甲醇1ml使溶解,再加2%3,5-二硝基苯甲酸的甲醇溶液2~3滴与甲醇饱和的氢氧化钾溶液2滴,显红紫色。
7.4.3取本品粉末1g,加乙醚20ml,加热回流1小时,滤过,滤液挥干,残渣加乙酸乙酯2ml使溶解,作为供试品溶液。
另取川芎对照药材1g,同法制成对照药材溶液。
再取欧当归内酯A对照品,加乙酸乙酯制成每1ml含0.1mg的溶液(置棕色量瓶中)作为对照品溶液。
照薄层色谱法(附录7)试
验,吸取上述三种溶液各10μl,分别点于同一硅胶GF254薄层板上,以正己烷-乙酸乙酯(3:1)为展开剂,展开,取出,晾干,置紫外光灯(254nm)下检视。
供试品色谱中,在与对照药材色谱和对照品色谱相应的位置上,显相同颜色的斑点。
7.5 检查:
7.5.1水分不得过12.0%(附录15第二法)。
7.5.2总灰分:不得过6.0%(附录17)。
7.5.3酸不溶性灰分:不得过2.0%(附录17)。
7.5.4二氧化硫残留量照二氧化硫残留量测定法(附录58)测定,不得过150mg/kg。
7.6 浸出物:照醇溶性浸出物测定法(附录19)项下的热浸法测定,用乙醇作溶剂,不得少于12.0%。
7.7 含量测定:照高效液相色谱法(附录8)测定。
色谱条件与系统适用性试验以十八烷基硅烷键合硅胶为填充剂;以甲醇-1 %醋酸溶液(30:70)为流动相;检测波长为321nm。
理论板数按阿魏酸峰计算应不低于4000。
对照品溶液的制备取阿魏酸对照品适量,精密称定,置棕色量瓶中,加70%甲醇制成每1ml含20μg的溶液,即得。
供试品溶液的制备取本品粉末(过四号筛)约0.5g,精密称定,置具塞锥形瓶中,精密加入70%甲醇50ml,密塞,称定重量,加热回流30分钟,放冷,再称定重量,用70%甲醇补足减失的重量,摇匀,静止,取上清液,滤过,取续滤液,即得。
测定法分别精密吸取对照品溶液与供试品溶液各10μl,注入液相色谱
仪,测定,即得。
本品按干燥品计算,含阿魏酸(C10H10O4)不得少于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