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张家港市简介
张家港市旅游胜地探索

张家港市旅游胜地探索
张家港市位于江苏省苏州市东北部,地处长江三角洲经济区的核心位置,是一座
风景秀丽、文化底蕴深厚的现代化城市。
本文将带您探索张家港市的旅游胜地,揭秘
这座城市独特的魅力。
张家港市的历史文化
张家港市拥有悠久的历史,是一座具有深厚文化底蕴的城市。
在探索旅游胜地的
过程中,您可以感受到张家港市独特的历史风貌,参观古老的建筑和传统的手工艺品,了解这座城市丰富的文化传统。
魅力风景名胜
张家港市拥有众多优美的风景名胜,如青山绿水、古镇古村等,这些自然景观和
人文景点展现了张家港市独特的魅力。
在旅游胜地探索中,您可以沿着风景秀丽的山
水之间漫步,感受大自然的宁静与美丽。
地道美食体验
除了景点游览,张家港市还以地道美食闻名。
在探索旅游胜地的过程中,不妨品
尝当地特色美食,体验地道的张家港美食文化。
无论是传统小吃还是地道海鲜,都能
让您的味蕾得到极致的享受。
休闲度假胜地
张家港市不仅拥有丰富的历史文化和优美的自然景观,还有许多休闲度假胜地供
您选择。
无论是温泉度假村、高尔夫球场还是度假村酒店,都能让您在旅行中放松身心,尽享休闲时光。
爱好者的天堂
对于喜欢户外活动和运动的爱好者来说,张家港市也是一个天堂。
您可以在这里
体验各种户外运动项目,如登山、徒步、垂钓等,感受运动带来的快乐与挑战。
在这
座城市的旅游胜地探索中,您将度过一段充满乐趣和刺激的时光。
通过本文的介绍,相信您对张家港市的旅游胜地有了更深入的了解,期待您来这里探索、体验、发现更多的惊喜与美好。
(DOC)-张家港市情简介(2012版)

张家港市情简介(2012版)张家港市情简介2012年1月张家港市是长江下游南岸一座新兴的现代化港口城市,1962年由常熟、江阴各划出部分地区合并成立沙洲县,1986年撤县建市,以境内天然良港——张家港港而命名。
全市总面积999平方公里,其中陆域面积777平方公里,下辖8个镇1个现代农业示范园区,175个行政村,户籍人口90.8万。
近年来,全市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大力弘扬“团结拼搏、负重奋进、自加压力、敢于争先”的张家港精神,协调提升各种文明形态,综合实力始终位居全国同类城市前三甲,成为全国首个荣膺联合国人居奖、唯一全国文明城市“三连冠”、首批“国家生态市”的县级市等,累计获得160项国家级荣誉称号。
2011年,全市紧紧围绕“加大有效投入、推进城乡一体、增创特色亮点”三条主线,加压奋进,创新突破,经济社会各方面又发生转折性的可喜变化。
在苏州市科学发展年度综合考评中,考评得分列县市第一,取得了四大类中的“经济发展、资源环境、民生质量”三个县市第一,胜利实现“十二五”良好开局。
1. 经济保持较快增长。
完成地区生产总值1854亿元,增长15.7%;地方一般预算收入142.3亿元,增长22.6%;工业产品销售5488.5亿元,增长18%。
有效投入持续扩大。
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582.8亿元,其中工业投入350.3亿元,分别增长30.7%和27.1%。
规模企业支撑有力。
百家骨干企业完成销售3620.2亿元,增长26.3%,占全市工业的66%。
开放型经济发展较快。
实际利用外资13亿美元,增长 130%。
完成进出口总额330.2亿美元、增长32%,其中出口114.3亿美元,增长16.3%。
完成境外投资额2亿美元,继续位居江苏县市之首。
企业上市持续推进。
新增上市企业4家,累计达到19家;募集资金达到137亿元。
2. 产业转型扎实有效。
新兴产业加速壮大。
完成新兴产业投资230亿元,增长65%;实现产值1500亿元、增长28%,占规上企业的比重33.3%,同比提高11个百分点。
张家港市市情简介

张家港市市情简介“东渡扬帆福地,创新创业良港”。
张家港市位于长江和沿海两大经济带交汇处,是长江南岸一座新兴港口工业城市,原名沙洲县,1986年撤县建市,以境内天然良港——张家港港而命名。
全市总面积999平方公里,其中陆域面积777平方公里,下辖8个镇、1个现代农业示范园区、1个双山岛旅游度假区,152个行政村,常住人口125.31万、其中户籍人口92.66万。
张家港市位于长三角核心城市“1小时交通圈”,融入“上海半小时城市圈”。
全市拥有规模以上企业1200多家,其中沙钢集团连续七年入围世界500强;上市公司总数位列苏州县市第一;综合实力稳居全国同类县市前三甲。
张家港市人文历史厚重,距今8000年历史的东山村遗址,被列为“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之一;古黄泗浦是1200多年唐代鉴真大师成功东渡日本的启航地。
近年来,全市上下与时俱进大力弘扬张家港精神,统筹推进“五位一体”建设,文明城市“四连冠”盛名远播,累计荣获全国首个联合国人居奖、国际卫生港、全国文明城市等200多项国家级以上荣誉称号,是全国“全面、协调、综合”发展的先进典型。
张家港市重视人才发展建设,市委、市政府先后出台了引进紧缺高层次人才资助办法、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引进计划实施办法、加快引进领军型创业人才实施意见等一系列引才政策,自主引进培育国家“千人(万人)计划”专家14名,江苏省“双创计划”人才102名,苏州“姑苏计划”人才156名,先后资助领军人才(团队)500多个,不断加大人才投入,积极营造起“尊重知识、尊重人才”、“扶持创新、鼓励创业”的和谐人才发展环境。
虚怀以待天下客,携手同行创未来。
我们真诚地欢迎各地高校优秀毕业生加入到张家港经济社会建设中来,和我们一起创造更加美好的未来,共同续写精彩篇章!。
张家港市

江苏省苏州市代管县级市
01 历史沿革
03 地理环境 05 人口
目录
02 行政区划 04 自然资源 06 经济
07 交通运输
09 历史文化 011 荣誉称号
目录
08 社会事业 010 风景名胜
张家港市,江苏省县级市,由苏州市代管,位于中国大陆东部,长江下游南岸,东南与常熟相连,南与苏州、 无锡相邻,西与江阴接壤,北滨长江,与如皋、靖江隔江相望,总面积999平方千米,其中陆域面积777平方千米, 水域面积195.67平方千米。截至2022年10月,张家港市下辖3个街道、7个镇,另设有5个功能区。截至2022年末, 张家港市常住人口144.76万人。
财税收支
2022年,张家港市实现一般公共预算收入219.07亿元,还原留抵退税后同口径下降5.8%。全年完成一般公共 预算支出230.15亿元,其中用于民生的城乡公共服务支出188.92亿元,占比82.1%。
2022年,张家港市实现农林牧渔业总产值56.82亿元,增长3.1%。其中,农业产值36.01亿元,林业产值 5.54亿元,牧业产值3.54亿元,渔业产值2.78亿元,农林牧渔服务业产值8.94亿元。2022年,张家港市农业电 子商务销售额18.03亿元,新增苏州市智慧农业示范生产场景3家,农业物联推广应用面积亩。
国内贸易
2022年,张家港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完成789.34亿元,下降1.3%。限额以上批发和零售业商品分类零售额 中,汽车类下降7.9%,其中新能源汽车类增长162.6%;石油及制品类增长2.0%;粮油、食品类下降12.2%。
对外经济
2022年,张家港市实现进出口总额466.72亿美元,增长8.0%。其中,进口总额262.80亿美元,增长5.2%; 出口总额203.93亿美元,增长12.0%。一般贸易进出口总额409.91亿美元,增长9.0%,占比为87.8%。
我的家乡 苏州张家港 自我介绍

苏州·张家港
概况
张家港市,隶属于江苏省苏州市,位于中国大陆东部,长江下 游南岸,东南与常熟相连,南与苏州、无锡相邻,西与江阴接壤, 北滨长江,与如皋、靖江隔江相望,总面积986.73平方千米,其中 陆域面积777平方千米,水域面积195.67平方千米。
张家港市原名沙洲,1986年9月撤销沙洲县,以境内天域
张家港市位于长江下游南岸,江苏省东南部。东、东 南连常熟市,西、西南接江阴市,北、东北、西北临长江, 东南距上海市98千米;南近太湖,分别距无锡市58千米、 苏州市90千米;西距常州市55千米、南京市200千米;北隔 江距南通市62千米。介于北纬31°43′12″—32°02′,东经 120°21′57″—120°52′之间,总面积986.73平方千米,占全省 面积的0.92%、苏州市面积的11.62%。其中,陆地面积791.06 平方千米,占全市总面积的80.17%;长江水域面积195.67平 方千米,占19.83%。陆地东西最大直线距离44.58千米,南 北最大直线距离33.71千米。北宽南窄,呈三角形。
特色·长江三鲜
鲥鱼、刀鱼、河豚并誉为“长江三鲜”。《本草纲目》载,鲥鱼 “夏初时有,余月则无,故名”。鲥鱼鳞可食,肥嫩清鲜。古时曾列 为皇帝的“御膳”珍肴,后蜚声海外。张家港境内长江水域属河口段, 鲥鱼至此,体内脂肪消耗少,丰腴肥硕,肉味鲜,营养丰富。刀鱼 体形狭长侧薄,颇似尖刀,银白色,肉质细嫩,但多细毛状骨刺。 肉味鲜美,肥而不腻,兼有微香。河豚产于咸水和淡水相交处的水 域里,营养丰富,腴肥鲜美且带野味,与众不同。宋《明道杂志》 曾称颂它为“水族中之奇味也”。
截至2018年,张家港市下辖8个镇,另设有7个功能区 ,常住 人口126.06万人,实现地区生产总值(GDP)2720.18亿元,其中, 第一产业增加值30.63亿元,第二产业增加值1423.68亿元,第三产 业增加值1265.87亿元,三次产业比重为1.1:52.4:46.5,按常住 人口计算,人均GDP为21.60万元,按平均汇率折3.26万美元。 2019年10月8日,被评为2019年度全国综合实力百强县市、2019年 度全国绿色发展百强县市、2019年度全国新型城镇化质量百强县 市。
张家港城市概况

张家港城市概况张家港市地处北纬31°43′12″~32°02′,东经120°21′57″~120°52′,位于长江下游南岸,江苏省东南部,北滨长江,与南通、如皋、靖江相望;南近太湖,与无锡、苏州相邻;东连常熟、太仓,距上海98公里;西接江阴、常州,距南京200公里,是沿海和长江两大经济开发带交汇处的新兴港口工业城市。
张家港市历史久远,拥有10处新石器时代遗址,时间分布在距今2500年至8000年之间,其中南沙东山村遗址的出土文物是长江下游最早的古文化遗址。
商末属勾吴之地,晋代设暨阳县,县治即今杨舍镇。
1962年,从常熟和江阴各划出数个公社,建立沙洲县,1986年9月,国务院批准撤销沙洲县,设立张家港市,现下辖8个镇和常阴沙管理区。
全市总面积998.48平方公里,其中,陆地面积785.55平方公里。
西北部有江中小岛双山沙,面积18平方公里。
境内有沿江岸线71.78公里,其中不冻不淤的深水岸线有33.7公里;大小河道8073条,总长4074.3公里。
依托优越的沿江岸线,建有国际贸易商港张家港港、全国惟一的内河港型保税区江苏省张家港保税区和占地1.53平方公里的张家港保税物流园区。
至2006年末,张家港市总户籍人口87.9万人,外来暂住人口46万人。
地方特产有并誉为“长江三鲜”的鲥鱼、刀鱼、河豚;始于清咸丰年间凤凰高庄豆腐干;曾被列为贡品、驰名大江南北的鹿苑鸡以及凤凰水蜜桃、高峰鹿液茶、弄里芹菜、拖炉饼等。
改革开放以来,张家港人民弘扬“团结拼搏、负重奋进、自加压力、敢于争先”的张家港精神,开拓创新,奋发进取,经济和社会发展取得了显著成就。
行政区划张家港市辖8个镇:杨舍镇、塘桥镇、金港镇、锦丰镇、乐余镇、凤凰镇、南丰镇、大新镇;以及常阴沙农场。
历史沿革商末,属勾吴之地。
春秋时期,属吴国延陵郡。
秦代,属会稽郡。
晋代,置暨阳县,县治杨舍镇。
梁代,在暨阳之墟建梁丰县。
唐以后,分属常熟、江阴两县。
张家港简介

市域轨道(地下交通)
全国文明城市 全国科技进步先进市 国家文化先进县(市) 国家双拥模范城 国家卫生城市 中国优秀旅游城市 中国人居环境范例奖 国际花园城市 联合国人居奖。 国家首批“生态文明建
张家港是中国综合实力最强的 县级市之一,在经济、文化、 金融、商贸、会展、服务业和
城市概 况
城市发展 历史
商末,属勾吴之地。春秋时期,属吴 国延陵郡。秦代,属会稽郡。晋代, 置暨阳县,县治杨舍镇。梁代,在暨 阳之墟建梁丰县。唐以后,分属常熟 、江阴两县。清代至民国,常通港以 北属南通县。
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曾一度在 北部沿江地区建立沙洲县,南部及常 熟、江阴两县的边界地区设立虞西县 。
设试点地区” 福布斯中国最富县级市
之一
城市“名片”
张家港市城市特
色
地方特产
沙洲优黄 凤凰水蜜
桃 高庄豆腐
干
长江三鲜——刀鱼、鲥 鱼、河豚
鉴真
张家港大事记之一
鉴真东渡
公元753年11 月,唐代高僧 鉴真在今张家 港市塘桥镇 的古黄泗浦第 六次扬帆起航, 实现了东渡扶 桑,传播文化
东渡苑古黄泗 浦
张家港简介
目录
区位分析
城市发展 历程
城市特色
城市发展面 临的
主要问题
城市介绍分析
序
张家港市2
是苏州所辖的县级市,地处北纬31°43′12″
~32°02′,东经120°21′57″~120°52′。
位于长江下游南岸,地处中国沿海和沿江两
大经济带的交汇处。北滨长江,与南通、如
皋、靖江相望;南近太湖,与无锡、苏州相
张家港市自然资源

张家港市自然资源
张家港市位于江苏省苏州市北部,地处长江三角洲经济区,是一座典型的江南水
乡城市。
张家港市自然资源丰富多样,包括水域资源、植被资源、矿产资源等多个方面。
水域资源是张家港市的重要特色之一,市境内有长江、黄河两大水系的交汇处,
拥有丰富的水产资源和湿地生态资源。
这些水域不仅为当地居民提供丰富的渔业资源,也成为各种候鸟的栖息地。
植被资源丰富多样,张家港市的园林规划和建设备受到广泛关注。
市内绿化覆盖
率高,各类植被种类繁多,既有江南水乡特有的垂柳、荷花,也有各类名贵花木。
矿产资源方面,张家港市虽然不是矿产大市,但仍有一定的矿产资源储备,如石
灰石、砂石等。
这些资源为当地建筑、工业提供了重要的原材料支持。
总体而言,张家港市自然资源丰富多样,为城市的发展提供了重要支撑。
未来,
张家港市将继续加强自然资源保护,实现可持续利用,促进城市绿色发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附件1
江苏张家港市简介
江苏省张家港市位于中国“黄金水道”——长江下游南岸江苏省境内,属苏州市管辖,处于中国沿江及沿海两大经济带的交汇处。
张家港地理位置优越,交通四通八达,驱车40分钟可达京沪高铁无锡南站、无锡苏南国际机场;已经开工的沪通铁路建成后,张家港到上海只需要半小时左右;全市拥有63.6公里的长江岸线,建成65个万吨级以上泊位,年吞吐量超过2.2亿吨,开辟国际航线20多条,与60多个国家(地区)的300多个港口开展贸易往来,是长江沿线最大的国际贸易商港,也是世卫组织评定的全球首家国际卫生港口。
张家港产业发达,冶金、纺织、机电、化工等实力雄厚,新装备、新能源、新材料等发展迅速,拥有规模以上企业1172家,其中大中型企业163家,实现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5000亿元,新兴产业产值占比达到41.2%,拥有上市公司20家,高新技术企业304家。
沙钢集团连续七年入围世界500强,列274位;累计吸引外资企业1300多家,到账外资82.3亿美元,落户世界500强企业34家。
2015年,全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2230亿元,公共财政预算收入174.2亿元。
近年来,张家港与时俱进大力弘扬“团结拼搏、负重奋进、自加压力、敢于争先”的张家港精神,统筹推进“五位一体”建设,综合实力始终位居全国同类城市前三甲,成为全国首个荣膺“联合国人居奖”、唯一全国文明城市“四连冠”的县级市等,累计获得近200项国家级荣誉称号,是全国“全面、协调、综合”发展的先进典型。
作为一个新兴的产业型城市,张家港立足“产业内涵”,
每年投入财政资金1.5亿元,大力度引进高层次创新创业团队。
全市确定以“现代装备制造”为主,包括新能源、新材料、汽车(新能源汽车)、集成光电、新一代信息技术、新型显示、节能环保、生物医药、现代农业等11个产业的50个节点为“引才重点产业节点”,积极放大产业舞台的承载力与吸引力,全力实现“优势产业引才与人才引领产业发展”的互动并进。
截止2015年底,全市共引进领军人才(团队)近500个,获批国家“千人、万人计划”12名,省“双创计划”82名,苏州“姑苏计划”130.名。
近三年,江苏省“双创计划”、苏州“姑苏计划”获批量位居省、市同类区、县前列。
附件:江苏省张家港市区位图
附件
江苏省张家港市区位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