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艺术精神——浅析吴冠中绘画作品的艺术特点
浅析吴冠中的绘画艺术

浅析吴冠中的绘画艺术摘要:20世纪80年代以来,吴冠中油画风格的变化,是与他在中国画创作的创新同步出现的。
这种超越于题材特征的中国韵味,是画家同时耕耘于油彩、水墨两方园圃的收获。
中国油画家之中有许多人兼擅水墨,但像吴冠中这样始终坚持齐头并进的画家却极少。
他认为“油画的民族化与国画的现代化其实是孪生兄弟”。
他的作品大多以泼洒的色彩、索绕的点与线为主要手法,同时实物与地貌的特征渐趋隐淡。
整个作品流连于抽象与具象之间,盘桓于写形与抒情之际,表面上具有抽象表现主义的风格特点,实质上却又处处散发着中国传统水墨的诗情画意。
关键词:抽象;具象;西方油画;中国意境吴冠中是学贯中西的艺术大师,他一直探索着将中西绘画艺术结合在一起。
他志在将中西艺术结合在一起,将中国绘画艺术推向世界。
他力图把欧洲油画描绘自然的直观生动性、油画色彩的丰富细腻性与中国传统艺术精神、审美理想融合到一起。
他力图运用中国传统材料工具表现现代精神,并探求中国画的革新。
他的水墨画构思新颖,章法别致,善于将诗情画意通过点、线、面的交织而表现出来。
他喜欢简括对象,以半抽象的形态表现大自然音乐般的律动和相应的心理感受。
既富东方传统意趣,又具时代特征。
一、受三位大师的的影响,形成自己独特的艺术风格国立杭州艺专作为中国现代高等美术教育的发祥地,从蔡元培作为教育部部长创办该校之初就提出“以美育代宗教”的理想,首任校长林风眠奉行中西融合的办学指导思想,所以在林风眠任校长以及相当长的时间里,国立杭州艺专只有包括油画、国画在内的绘画系。
在大学,吴冠中一直偏重学的是油画,他说:“我在杭州艺专开始学艺,很快就爱上了那个西洋疯子梵高,深感其画美而惑人”。
在杭州艺专的学习,透过一代宗师深厚的东西方文化学养,吴冠中一直着眼于老师们的人格教育。
潘天寿是直接教过吴冠中,并对他有毕生影响的老师。
吴冠中说,我一开始学国画便随着潘老师的眼力识别画品与人品之优劣,影响了自己终生的审美观。
试析吴冠中油画展现的时代精神

试析吴冠中油画展现的时代精神绘画当随时代,吴冠中先生正是秉承了这一理念,为中国油画的创新开创了先河,最早看到先生的画,虽只是印刷品,却足以给人巨大的震撼,或许这就是先生常说的小艺术阅人耳目,大艺术震撼人心吧。
吴冠中先生的油画民族性带有鲜明的时代精神。
1 绘画的形式美吴冠中先生在巴黎留学期间,深受苏弗皮尔教授的影响,学习了绘画中造型艺术的形式规律。
回国后他一直坚持融合东西方文化传统,赋予油画中国化的全新表述形式。
1979年发表了《绘画形式美》的文章,指出绘画是一种艺术,一种语言,是真实、客观的。
美与漂亮是不同的,美术,本来是起源于模仿客观对象,但除描写得像不像的问题之外,更更要的还有个美不美的问题。
“像”了不一定美,并且对象本身就存在美与不美的差距。
”吴冠中先生曾举例子说,在早期下乡农村时,每次画了画回来,邻居们总会过来看,刚开始自己并不满意,邻居们能看懂他画的是什么,就说画的很像。
等后来画出了自己很满意的画时,邻居们都说画的很美,所以先生提出文盲并不等于美盲的观点。
老百姓虽然没有受过教育,但他们依然有审美感知。
形式美是创作中关键的一环,是我们为人民服务的独特手法”,作为艺术家他画的画应该让老百姓看懂。
读懂他的作品,因为“艺术是属于人民的”作品应该能让广大人民群众理解和接受。
吴冠中先生曾不止一次的指出:绘画作品不能脱离群众,绘画作品必须与观众达成互动和交流,绘画是给观众看的,如果观众看不懂,不知道画的是什么,说明这个作品是失败的。
吴冠中先生被批为“形式主义者”,他确实以形式美是绘画唯一安身立命的基地,他的形式美是通过了意境美的桥梁,并在形式美中发现了意境美的心脏,人同此心,心同此理,人与人易于共鸣,所以吴冠中先生提出了“风筝不断线”,此线则指的是作品与人们感情间千里姻缘一线牵之线。
2 油画的写意性在法国留学阶段,吴冠中先生认识到任何事物都有它赖以生存的土壤,离开这片土壤必然无法存活。
油画产生于西方,既是油画笔法再娴熟,终究还是脱离不了西方油画的模式,中国油画只有结合本民族的特色才能衍生出与众不同的中国油画作品。
吴冠中绘画作品中的美学特征

地 将 线 条 运 用 于 油 画作 品 中 。 他 的 线 极 具 中 国 画 笔 法 的灵 动 和 笔触 的 柔 美 ,又 将 东 方 的 线 条 与 西 方 块 面 表 现 为 主 的艺 术 形 式 进 行 完 满 融 合 ,体 现 出 独 特 的 油 画 风 格 及 全 新 的 审 美 境 界 。如 《 什 伦 布 寺 》 树 、 屋 、 扎 。 房 寺 院 围 墙 用 线 进 行 勾 勒 , 具 中 国 山 水 画 的 气 韵 灵 动 。 整 极 个画面造 型明确 , 笔潇 洒轻松 , 境唯 美。 用 意 油 画造 型 最 基 本 的 手 段 是 块 面 构 成 。 吴 冠 中 的 探 索 性 油 画 不 仅 没 有 忽 视 块 面 的 造 型 手 段 , 反 而 最 大 限
画 面 意 境 。 他 的 油 画 风 景 体 现 了 中 国 传 统 写 意 原 则 的
延 伸 和 再 创 造 。作 为一 个 中 国 人 , 们 在 当 下 的 语 境 中 我
如 何 结 合 中 西 绘 画理 论 之 所 长 ,规 避 之 所 短 是 我 们 不 得 不 面 对 和 思 量 的 , 这 一 点 上 , 冠 中 的 绘 画 给 我 们 在 吴 带 来 了有 益 的 启 示 。 综 上 所 述 , 冠 中 的 艺 术 成 就 是 综 合 的 , 对 不 同 吴 是 绘 画理 念 相 互 汲 取 、 互 融 汇 而 创 造 出 来 的 , 在 油 画 相 他 风 景 中 尽 可 能 地 融 入 了 传 统 的 写 意 精 神 , 从 而 开 创 了
吴 冠 中在 油 画 中 极 少 表 现 直 接 的 阳 光 及 固定 的 投
影 , 追 求 薄 薄 的云 彩 遮 住 太 阳 时 的 明 亮 和 柔 和 , 求 他 追
名画赏析吴冠中

名画赏析吴冠中吴冠中的作品以中国传统文化为基础,融合了西方绘画技巧和理念,形成了独特的艺术风格。
他的画作以山水、花鸟、人物等为题材,以墨、水彩、油画等多种绘画技法表现,具有浓厚的中国传统文化气息和现代艺术的风格特点。
在他的作品中,可以感受到他对自然、生活和人文的深刻理解与表达,以及对艺术的独特见解和创新精神。
其中,吴冠中的山水画作是他的代表作之一。
他以传统的山水画为基础,融合了西方绘画技巧和理念,创造出了独具个性和魅力的山水画作。
在他的山水画作中,可以感受到他对自然景观的深刻理解和表现,以及对山水的情感和内涵的深刻挖掘。
他的山水画作不仅具有中国传统山水画的意境和气韵,还具有现代艺术的表现形式和审美特点,展现了他独特的艺术魅力和创作才华。
另外,吴冠中的花鸟画作也是他的代表作之一。
他以中国传统花鸟画为基础,融合了西方绘画技巧和理念,创造出了独具个性和魅力的花鸟画作。
在他的花鸟画作中,可以感受到他对自然界的细腻观察和表现,以及对花鸟的情感和内涵的深刻挖掘。
他的花鸟画作不仅具有中国传统花鸟画的韵味和意境,还具有现代艺术的表现形式和审美特点,展现了他独特的艺术魅力和创作才华。
此外,吴冠中的人物画作也是他的代表作之一。
他以中国传统人物画为基础,融合了西方绘画技巧和理念,创造出了独具个性和魅力的人物画作。
在他的人物画作中,可以感受到他对人物形象的深刻理解和表现,以及对人物内心世界的深刻挖掘。
他的人物画作不仅具有中国传统人物画的神韵和气质,还具有现代艺术的表现形式和审美特点,展现了他独特的艺术魅力和创作才华。
总的来说,吴冠中的作品以其独特的艺术风格和深刻的艺术内涵而闻名于世。
他的作品融合了中国传统文化和现代艺术的精髓,展现了他对自然、生活和人文的深刻理解与表达,以及对艺术的独特见解和创新精神。
通过赏析吴冠中的作品,我们不仅可以感受到他的艺术魅力和创作才华,还可以领略到中国现代艺术的魅力和魄力。
吴冠中的作品将继续为后人所传颂,成为中国现代艺术的珍贵遗产。
吴冠中油画的民族化之路解读

吴冠中油画的民族化之路解读吴冠中(1919-2010)是中国现代著名的油画家,他被誉为“中国油画的先驱”,对中国现代油画的发展和推广起到了重要作用。
在他长达七十年的艺术生涯中,吴冠中的创作经历了多次变革和探索,其作品在风格、理念上也呈现出了多样化的特点。
而吴冠中对中国传统文化和民族情怀的深刻体验和思考,使他的油画作品呈现出了浓厚的民族化特色。
本文将从吴冠中作品的审美特点、艺术探索和意义等方面,解读吴冠中油画的民族化之路。
一、审美特点吴冠中的油画作品在审美特点上,呈现出了浓厚的中国民族文化气息。
他的作品常常以传统中国诗词、文学、绘画艺术等作为创作的题材和灵感来源,同时在画面的构图、色彩的运用等方面也充分展现了中国传统绘画的审美特点。
吴冠中的《荷花》系列作品中,他运用了中国古典绘画中的“写意”手法,将荷花的形态与空间进行了抽象表现,整体呈现出了中国传统绘画所追求的意境和气韵。
在题材选择上,吴冠中的作品也充分展现了对中国传统文化和民族风情的热爱和追求。
他常常以中国传统建筑、自然风景、民俗风情等为创作题材,通过对这些题材的深入挖掘和表现,使他的作品充满了浓厚的中国民族文化气息。
二、艺术探索在艺术探索方面,吴冠中将中国传统文化和民族情怀与西方现代艺术理念相结合,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油画艺术风格。
他曾表示,“对中国文化的挖掘对我的影响极大,我自己也是在中国文化的根基上才能够有今天的艺术”,从这句话中可以看出,吴冠中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认同和追求,对他的艺术创作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三、艺术意义吴冠中油画的民族化之路,不仅在作品审美特点、艺术探索上呈现出了独特的民族化特色,更在中国现代油画的发展和推广上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他的作品深受广大民众的喜爱,不仅在国内受到了高度关注和赞誉,也在国际艺术舞台上取得了巨大的成功。
吴冠中的作品被誉为“民族气息浓厚的现代艺术杰作”,其在表现中国传统文化和民族情怀方面的独特贡献,被认为是中国现代油画发展史上的重要节点。
【美术论文】吴冠中抽象绘画中的中国精神

【美术论文】吴冠中抽象绘画中的中国精神本文从网络收集而来,上传到平台为了帮到更多的人,如果您需要使用本文档,请点击下载按钮下载本文档(有偿下载),另外祝您生活愉快,工作顺利,万事如意!摘要:从上世纪至今,外来美术流派和思想深深影响着中国本土绘画,面对这种复杂的情况,吴冠中坚持本土并兼收西方,用一生的努力将西方油画中国本土化。
吴冠中绘画中所表现的抽象于西方油画中所表现的抽象有着很大的差别,西方人看他的绘画觉得非常具有中国特色,然而东方人看他的绘画又觉得带有西方艺术的气息。
本文就将试图从吴冠中抽象绘画的中西融合来分析吴冠中绘画风格的形成与中国绘画精神的联系。
并由此期望我国绘画能够不断前进发展。
绪论:随着世界各国交流的日益广泛和经济全球化进程的进一步加快,中国的传统音乐、美术以及文学都受到了西方文化的剧烈影响,中西融合是艺术家的必然选择,在这条探索融合的道路上,许许多多艺术家为之付出了很大的努力。
吴冠中作为中国美术界地位十分重要的一位艺术家,现在关注他的人不断增多。
他的一生经历了三个风格阶段,从具象绘画到半抽象半具象再到抽象绘画的艺术成长过程。
他将中国国画的东方意蕴灌入到自己的抽象绘画中,开创了具有中国特色的抽象绘画风格。
一、中国画论中的中国精神1中国画论简介从中国绘画一开始出现,中国画论就随之而来。
中国最早的画论从远古时代就已经出现,在艺术界,大家对绘画是如何产生的观点不一,各有各的道理,例如,劳动说、模仿说、巫术说等。
以上说法对中国的艺术起源做了各种解释。
由于各个方面的原因,当时的艺术造型和大众审美发生了很大变化,其实最根本的动因是劳动的改变。
在画论的理论著作方面,先秦诸子的著作中隐约可以看到当时的画论零星存在,但是并没有形成全面的理论体系。
这表明那是的绘画造型还不能完全代表中国的艺术精神。
到东晋中国第一篇绘画理论著作出现,可以说顾恺之算是绘画理论的鼻祖。
其著作中首次提出“以形写神”、“迁想妙得”、“尽在阿堵中子”的理论见解。
浅析吴冠中的绘画特点

浅析吴冠中的绘画特点点、线、面三大绘画要素在画家吴冠中的笔下,形成了独特的视觉语言。
艺术形态的构成离不开点、线、面的构成要素。
将三者构成要素与色彩、肌理在画面中进行有机融合,释放出最朴实、最震撼人心的艺术魅力,他的画简洁不喧哗,给人一种宁静而致远的感觉,简洁的画面中带有一种倔强而儒雅的力量,给人以极大的审美享受。
一、吴冠中与吴冠中绘画(一)、吴冠中生平。
吴冠中是20世纪现代中国绘画的代表画家之一。
他坚持不懈地探索传统与现代、东方与西方的融合之美,形成自己独特的绘画艺术语言,在自己的作品中实践着“油画民族化”、“中国画现代化”的创作理念。
他执著地守望着“在祖国、在故乡、在家园、在自己心底”里最真切情感,表达了民族和大众的审美需求。
他的绘画情感的流露和他的成长经历息息相关。
吴冠中,1919年出生于江苏省宜兴县。
1942年毕业于国立艺术专科学校,1946年考取教育部公费留学,1947年到巴黎国立高级美术学校。
1950年秋返国。
他所经历过的艺术之路-平穷,文革,留学。
妻子在背后对他绘画的支持和痴迷与他的成就是分不开的,正因为妻子的一生相随,他的画风多了一份温情。
(二)、吴冠中绘画。
吴冠中创作取题材广泛,来源于对故乡的热爱,终生研习、创作着他身边所有一草一木,一砖一瓦。
他将生活中极为普通的事物置入极为简洁的画面中,营造出一种最奇特、最简洁、最和谐的艺术氛围中,其中点、线、面不同的排列组合,都会产生妙趣横生的视觉享受,给人以无穷的奇思妙想。
在吴冠中看来,艺术最重要的是通过恰当的艺术形式传递思想和感情。
吴冠中大量的作品是从现实的生活中提炼和概括抽象的语言—视觉造型符号,借景生情,试图把自己所有的情感倾泻在绘画创作中。
二、点、线、面与点、线、面情感表达(一)、抽象手法。
吴冠中的作品是极具简洁的,吴冠中绘画中暗含的构成关系,对具体的事物深入的感受并进行概括和提炼,合理的布局使每一条线的穿插、每一个点的位置,以及虚实浓淡的变化,都恰如其分,去掉对事物细节表现,更能让人产生无限的想象。
吴冠中作品特点

吴冠中作品特点吴冠中的绘画艺术源于20世纪30年代,他学贯中西,将印象派以来的西方艺术流派的造型原理与中国绘画精髓所在的气韵、意境观念相融合。
他追求绘画的形式美、抽象美,是中国画家对当时西方强势文化主导下的艺术的主动出击,在艰难的探索中力求获得“专家鼓掌”;他追求绘画的意境美,体现出对中国传统绘画灵魂的把握,从而获得“群众点头”,体现出他面向大众的苦心,深刻地反映出他心系百姓的深厚感情。
他无所忌讳地在艺术领域中坦然以“混血儿”自豪,坚定地相信现代中国绘画的前途完全系于中西艺术的融合。
就这样,一路走来,在东西方两大领域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形成了“土洋结合”、“风筝不断线”、“笔墨等于零”、绘画的形式美的绘画美学思想。
一、土洋结合,为人民作画人民在吴冠中的心中分量非常重,他在许多文章中多次强调自己对人民、对土地的满腔热爱。
八十年代,吴冠中应邀在深圳举办个人展览,他深情写下《但愿画长久》一文,里面开宗明义地说到自己对艺术创作中的“土”“洋”关系。
土洋结合,最后的落脚点还是人民的情感,“土土洋洋、洋洋土土,落叶归根,还落实到土,落实到人民的感情”。
为人民大众服务成为中国新文艺发展的基本方向,艺术根基于人民群众之中也成了吴冠中的艺术观,而体现人民群众的思想感情成了他的重要美学价值取向。
吴冠中在绘画实践中把这一艺术观和价值观又进一步具体化和现实化为一种对艺术与人民的关系、艺术工作者与人民的关系的特殊规定――与人民的感情纽带。
二、“风筝不断线”吴冠中将艺术与生活的联系比喻作“风筝不断线”,是抽象与具象之间、艺术与真实生活之间必须存在一根线。
这跟线也是联系传统与现代、东方与西方的桥梁。
吴冠中常常提示自己保持“风筝不断线”,即作品与现实生活的联系,绘画形象与自然物象的联系不能中断。
从现象上看,“风筝不断线”的选择似乎有碍抽象,但从本质上看,这一选择至关重要,他由此确立了自然抽象的个人法则,这正与崇尚自然的中国文化一脉相承。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作 品里 的 中 国 美学 精 神 和 审 美 风格 。进 一 步论 述 吴 冠 中画 面里 中西 通 融 的 艺 术特 点和 美 学趣 味 。 关键 词 : 术 特 点 形 式 情 感 点 与 线 抽 象 美 艺
南 昌 3 0 3) 3 01
一 一 一 一 一 一 一 一 一 一 一 一 一 _ 一 一 ^ 一 ’ 一 一 ’ 一 ~ 一 一 ~ 一 一 ~ 一 一 ~ 一
图分 _
遵 毽匿
中 国 艺 术 精 神
一 一 一 一
一 一 塑 簋墨 鲎 一.
浅 析 吴 冠 中 绘 画 作 品 的 艺 术 特 点
李 天琦
( 西科技师范学院 江
一 一 一 一 一 一 一 ● 一 - 一
江西
一 一 一 一
2 1 品 中 的 形式 美 .作
作 为 当代 艺 术 巨擘 的吴 冠 中 先 生 ,他 的艺 术 作 品无 不 透 射 出他 独 到 的 艺术 美 感 。例 如 :卢 浮 宫》 《 燕 》 《 鸟 天 堂 》 《 《 、双 、小 、 紫 藤 》 艺 术 作 品 。那 么这 种 视 觉 上 的美 感 是 什 么 呢 ? 很 明 显 是 他 等 的绘 画 作 品 里 的 形式 感 。按 黑 格 尔 的 说 法 , 自然 美 的 抽 象 形 式 是 它 按 照 它 的这 种 定 性 和 统 一 . 调 节 外 在 的 复 杂 事 物 , 是 这 种 去 可 定 性 和 统 一 并 不 是 本 生 固 有 的 内 在 性 和 起 生 气 灌 注 作 用 的 形
- 一2 J 一
文献标识码 : A
一 一 一 一 一 一 一 一 一 一 一 一 一 一 一 一 一 一 一 一 一 一
文章 编 号 :0 8 9 6 (0 106 0 3 - 2 1 0 — 2 X2 1 ) - 0 7 0
1 引 言 、
. .
在 的 定性 。从 抓 住 表 达 对 象 的 内在 真 实 性 的 角度 来 说 , 抽象 绘 画
从 它 隔 换 吴 冠 中 先 生 是 我 国 当代 艺 术 界 之 翘 楚 。一 生 执 着 追 求 艺 术 是 直 接 。 认 识 性 的 角 度 说 , 则 是 间 接 的 , 了一 层 的 。 句 话 再现 绘 画 是 把 事 物 的 规 律 隐藏 在 现 象 当 中 , 抽 象 绘 画 则 是 而 真 谛 .致 力 于我 国油 画 民族 化 和 国 画 现 代 化 的 发 展 和 探 索 。 自 说. 14 9 7年 赴 法 国 巴黎 国立 高 等 美 术 学 院深 造 ,归 国后 便 开 始 把 自 把 这 种 规 律 直 接 的凝 练 的 表 达 出来 。他 们 各 自所 呈 现 出 的表 达 己 的艺 术 主 张 实 践 于 绘 画 和 教 学 当 中 。在 他 那 个 时 代— — 建 国 内容 的 性 质 不 同 , 值 相 同 。 价 之 初 . 国 一 片走 “ 光 亮 , 大 全 ” 现 实 主 义 绘 画 道 路 , 对 全 红 高 的 反 222色 彩 的历 程 .. 吴 冠 中一 生 在 色 彩 上 的 变化 历 程 大 致 分 为 : 年 时 激 烈 的 色 青 所谓 “ 式 主 义 ” 背 景 下 , 然 坚 持 这 自己 明 确 的艺 术追 求 。下 形 的 依 归 白 黑 暮 面将 要 从 吴 冠 中的 作 品 人 手 , 体 分 析 他 画 面 中 的艺 术 特 点 。深 彩 . 国后 经 历 的 了灰 、 、 的 三 个 阶 段 , 年 时 又 重 返 其 强 烈 具 的色 彩 这 些 变 化 清 晰 的 反 映 了 吴冠 中人 生 的艺 术 层 次 。 轻 时 年 入 浅 出 的来 了解 他 作 品 的 独 特 魅 力 。 对 色 彩 强 烈 的追 求 进 发 着 的 是 一 种 年轻 的 生命 力 , 它表 达 的是 一 2 、画 中 之 势
画 面 中 黑 色 的美 学 意 义 ,把 自己 的人 生 体 验 融入 其 中 ,揭 示 出— — 尽 管 黑 色 总 给人 一 种 终 止 的 消极 之 感 ,但 其 中却 包 含着
象 , 是 外在 的定 性 和 从 外 因 来 的 统 一 。①放 到 吴 冠 中 的 画 中就 无 限 的艺 术 生命 力 , 如 混 沌 之 字 宙 要在 瞬 间爆 发 。如 此 精 彩 的 而 犹 是 : 冠 中把 他 所 画 的 客 观 世 界 的对 象 提 炼 画 化 , 且 这 种 提 炼 艺 术 旅 程 。 吴 冠 中参 透 了人 生 之 妙 悟 , 却 人 间 之 凡尘 . 新 找 吴 并 让 忘 从 是 充 分 尊 重 了 自然 中 事 物之 规 律 。在 表 达 上 , 切 考 虑 到 事 物 的 回生 命 之 原 初 的斑 斓 色彩 。就 是 这 种 不 断 求 变 的 艺 术追 求 , 吴 深 使 内在 特 性 和 外 在 因 素 的统 一 。而 这 种 被 抽 象 化 的 自然 美 , 就 是 冠 中不 断 的 踏 人 一 个 又 一个 新 的艺 术 境 界 。 也 所 谓 形 式 之 美 , 给 审 美 对 象 一 种 心 理 上 的愉 悦 感 。吴 冠 中先 生 总 3、 洒江 湖 挥 游 刃 有余 的抓 住 了 画 面 中 的 形 式 感 ,而 这 种 形 式 中 透露 的 往 往 31 墨与 油 彩 的合 影 .水 是一 种符 合 人 审 美 规 律 的 节 奏 感 。音 乐 中 有 符 合 人 听觉 结 构 的 在 吴 冠 中 的艺 术 旅 程 中一 直 在 探 索 中国 油 画 的 民族 化 和 水 节奏 , 面亦 如 此 。换 句 话 说 , 冠 中 的 作 品 是 通 过 一 种 和 谐 的 墨 的现 代 化 。 他认 为水 墨 和油 匦 的革 新 就 像 一 对 双 生儿 . 互 之 画 吴 相 秩 序 感来 颤 动 审 美 主 体 的 生 理 和 心 理 的 节 奏 感 。这 种 感 觉 往 往 间可 以学 习借 鉴 。 当他 在谈 到 中 国 的油 画革 新 时 , 强调 画 画之 人 使人有种超越功利的愉悦享受。 定 要 找 到 自己感 情 的 根 性 , 能 抓 住 艺 术 。 追 求 意 境 . 方 情 才 东 艺 术 家 的 象形 文 字 越 近 乎 对 大 自然 的感 觉 印 象— — 一 切 艺 调 , 民族 气 质 , 到 民 族 的欣 赏 习惯 , 现 身 边 事物 独 有 的美 。把 找 发 术都 不过 是 象 形 文 字 而 已— — 就 越要 花 费想 象 力 去 设 计 它 们 。 ② 些 中 国 的元 素 通 过 油 画 表 现 出来 。 讨 如 何 将 中 国 画 中 的 “ ” 探 虚 也就 是说 , 于一 个 艺 术 家 来 讲 . 对 如何 把 画 面 的 内容 和 形 式 有 机 移 入 油 画 中去 。 想 表 达 出 中 国的那 种 诗情 画意 。 出油 画并 非 就 并 指 的统 一 起 来 。在 吴 冠 中看 来 , 型 艺 术 是 形式 的科 学 。这 就 意 味 是 靠 写 实 , 要 的是 创 造 绘 画 的 新 形 式 , 陈 出 新 。并 在 石 涛 、 造 重 推 八 着他 的 画 面 中 绘 画 的 形 式 构 成 有 这 十 分 重 要 的位 置 。 通 过 他 的 大 、 仁 影 响下 发 现 了油 画 中新 的美 学 意义 。 是 这种 不 似 而似 似 弘 就 作 品 我 们 可 以 看 到 他 所 描 绘 的对 象 往 往 是 以 画 面 布 置 为 前 提 , 之 的意 境 , 得 他 的作 品总 能 直 指 人 心 。 就 拿 他 的 { 瓜 家 园》 使 a - 来 把 索 要 描 摹 的 客 观 对 象 根 据 其 特 有 的 内 在 因素 考 究 的 经 营 在 画 说 , 种形 式 和笔 墨 让 观 者 真 实 的 体 会 到 那 份 浓 浓 的 乡 愁 那 面的位置中。而这种经营总是要精 密的和与之相适 应的外部 因 4、 意 中 韵 西 素相 适 应 , 式 中 赋予 内容 , 容 中 蕴含 着形 式 。 形 内 41吴 冠 中作 品 中 的 中 国艺 术 精 神 . 22吴 冠 中的形 与 色 , 虽 然 吴 冠 中的 作 品 不 断 推 陈 出新 , 其 美 学 精 神之 源 流还 是 但 221具象 之形 与抽 象 之 形 .. 中 国艺 术 的传 统 精 神 。对 于 绘 画 的 美 学思 想 来 说 , 冠 中认 为一 吴 造 型 在 绘 画 艺 术 中 是 个 无 法 回 避 的 问 题 . 造 型 ” 艺 术 定要 在 画里 找 到 人 之 感 情 , 石 涛 的一 画 论 十 分 推 崇 。 他发 现 了 当“ 在 对
一 一 一 一 一 一 _ 一 一 ^ 一 一 ’ 一 一 ’ 一 一 ^ 一 一 ~ 一 一 一 一 ~ 一 一 ~
摘要 : 本文先从绘 画中的形式 问题开始论述 吴冠中先生的艺术作 品。 主要从画面的形式感 , 来分析作品给人 的审美体验 。 进一
种 对 艺术 的渴 求 和 追 随 , 写着 年 轻 的生 命 是 色 彩 斑斓 的 。而 五 书 十 年 代后 , 处 江 南 的 他 , 现 了 中国 水 乡 小镇 的 宁静 风 情 , 身 发 以灰
色 的 调子 述 说 这 江 南 风 景 的轻 灵 和 雅 致 。 而后 , 渐 转 入 白色 风 逐 格 . 现 色 彩 中 空 灵 之 美— — 白 色这 种 似 无 却 有 的 美 学 体验 。 当 发 吴 冠 中年 正 七 旬 时 , 毅 然 决 然 的跌 入 了 “ 色 时 期 ” 寻 求 到 了 又 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