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泳课程教学大纲
游泳24节课教学大纲表

游泳24节课教学大纲表游泳24节课教学大纲表游泳是一项受欢迎的运动,不仅可以锻炼身体,还可以提高心肺功能。
对于想要学习游泳的人来说,一个清晰的教学大纲表是非常重要的。
本文将介绍一份游泳24节课教学大纲表,帮助初学者系统地学习游泳技巧。
第一节课:水性测试和基本安全知识在第一节课中,教练将进行水性测试,了解学员的水性以及对水的适应能力。
同时,教练还会向学员传授基本的安全知识,如如何正确佩戴泳帽和泳镜,如何正确进入和离开游泳池等。
第二节课:水中呼吸和浮力控制在第二节课中,学员将学习如何正确地在水中呼吸,并掌握浮力控制的技巧。
教练会教授学员如何在水中平躺并保持浮力,以及如何通过调整身体姿势来控制浮力。
第三节课:自由泳腿部动作在第三节课中,学员将学习自由泳的腿部动作。
教练将向学员演示正确的腿部动作,并通过练习帮助学员掌握正确的腿部协调和力量运用。
第四节课:自由泳手臂动作在第四节课中,学员将学习自由泳的手臂动作。
教练会向学员示范正确的手臂划水姿势,并通过练习帮助学员掌握正确的手臂协调和力量运用。
第五节课:自由泳整体动作在第五节课中,学员将学习如何将腿部动作和手臂动作整合起来,形成流畅的自由泳动作。
教练会向学员演示正确的整体动作,并通过练习帮助学员逐渐掌握自由泳的整体技巧。
第六节课:蛙泳腿部动作在第六节课中,学员将学习蛙泳的腿部动作。
教练会向学员示范正确的腿部划水姿势,并通过练习帮助学员掌握正确的腿部协调和力量运用。
第七节课:蛙泳手臂动作在第七节课中,学员将学习蛙泳的手臂动作。
教练会向学员演示正确的手臂划水姿势,并通过练习帮助学员掌握正确的手臂协调和力量运用。
第八节课:蛙泳整体动作在第八节课中,学员将学习如何将腿部动作和手臂动作整合起来,形成流畅的蛙泳动作。
教练会向学员演示正确的整体动作,并通过练习帮助学员逐渐掌握蛙泳的整体技巧。
第九节课:仰泳腿部动作在第九节课中,学员将学习仰泳的腿部动作。
教练会向学员示范正确的腿部划水姿势,并通过练习帮助学员掌握正确的腿部协调和力量运用。
游泳教学大纲

游泳教学大纲一、教学目标本次游泳教学的目标是使学生掌握基本的游泳姿势、技巧和安全意识,达到能够独立在水中游泳、潜水和救生能力的水平。
二、教学内容1. 游泳前准备:穿泳衣、准备游泳镜、泳帽、脚蹼和浮板等装备。
2. 游泳姿势:颈部放松、眼睛看前方、手臂划水、脚蹬水。
3. 游泳技巧:自由泳、蛙泳、蝶泳、仰泳等不同泳姿的学习和练习。
4. 游泳安全:掌握呼吸技巧、保持耐力、避免疲劳、注意水深、避免拥挤等安全知识。
5. 游泳比赛:实际操作中模拟比赛场景,锻炼学生的技能和敏捷性。
三、教学步骤1. 游泳前准备:穿泳衣、佩戴装备,做好热身运动。
2. 学习游泳姿势:教练示范,学生模仿练习。
3. 练习游泳技巧:分组训练,一对一指导。
4. 游泳安全知识:教授呼吸技巧、疲劳预防等相关知识。
5. 模拟比赛:进行小组间比赛,锻炼学生的应变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
四、教学要点1. 注重学生的个别差异,因材施教。
2. 提高学生的游泳技能和水性,培养自主学习的能力。
3. 重视游泳安全,教导学生正确的安全意识和自救能力。
4. 多角度观察学生表现,及时纠正错误,鼓励学生并给予正面反馈。
五、教学评估1. 课堂表现:上课态度、学习积极性、参与程度等。
2. 技能评估:针对不同游泳姿势和技巧的掌握情况进行测评。
3. 安全评估:考察学生对游泳安全知识的掌握情况。
4. 比赛表现:参加模拟比赛,评选出表现优异的学生。
六、教学总结通过本次游泳教学,学生将掌握基本的游泳技能和安全知识,提高自身的水性和自救能力,为日常游泳和突发情况下的自救打下基础。
同时也能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和应变能力,提高学生的体育素养和身体素质,为未来的游泳比赛和水上活动做好充分准备。
愿每位学生在游泳教学中都能取得进步,享受游泳带来的快乐与健康。
自由泳教学大纲10节课

自由泳教学大纲10节课自由泳教学大纲第一节课:基本姿势和水性教学在第一节课中,学生将学习自由泳的基本姿势和水性。
教练会给学生讲解正确的自由泳姿势,包括身体平直、脸朝下、手臂伸直等。
然后,学生将在浅水区进行浮力练习,熟悉水的感觉,并逐渐放松身体。
第二节课:呼吸技巧和动作配合在第二节课中,学生将学习正确的呼吸技巧和动作配合。
教练会教授学生如何在自由泳中进行有效的呼吸,包括头部旋转和嘴巴吐气。
同时,学生将进行手臂和腿部的动作配合练习,提高游泳的效率和速度。
第三节课:蛙泳转换在第三节课中,学生将学习如何从自由泳转换到蛙泳。
教练将示范正确的转换动作,并逐步引导学生进行实践。
学生将练习正确的手臂和腿部动作,以及身体的转换技巧,从而掌握有效的自由泳到蛙泳的转换。
第四节课:蛙泳教学在第四节课中,学生将学习蛙泳的基本技巧。
教练会讲解蛙泳的特点和技术要领,包括手臂划水、腿部蛙泳蹬腿等。
学生将进行简单的蛙泳练习,并逐渐提高技术水平。
第五节课:仰泳教学在第五节课中,学生将学习仰泳的基本技巧。
教练会示范正确的仰泳姿势和动作,包括手臂划水、腿部踢水等。
学生将进行仰泳练习,逐渐熟练掌握正确的姿势和动作。
第六节课:蛙泳转换和仰泳转换在第六节课中,学生将继续学习蛙泳和仰泳的转换技巧。
教练会教授正确的转换动作和配合技巧,并指导学生进行实践。
通过反复的练习,学生将能够灵活自如地进行蛙泳和仰泳的转换。
第七节课:蝶泳教学在第七节课中,学生将学习蝶泳的基本技巧。
教练将讲解蝶泳的特点和要领,包括手臂划水、腿部蹬水、身体起伏等。
学生将进行蝶泳练习,逐渐掌握正确的动作和配合技巧。
第八节课:个人强化训练在第八节课中,学生将进行个人强化训练。
教练会根据学生的水平和需求,制定相应的训练计划。
学生将进行有针对性的练习,提高自由泳、蛙泳、仰泳和蝶泳的技术水平。
第九节课:比赛技巧训练在第九节课中,学生将学习比赛技巧。
教练会教授学生如何掌握起跳、转弯、加速等关键技巧。
游泳课程教学大纲

游泳课程教学大纲1. 前言游泳是一项受广大人群喜爱的运动。
为了提供高质量的游泳教学,培养学员的游泳技能和水上安全意识,制定一份完善的游泳课程教学大纲是非常重要的。
本文旨在提供一份适用于不同年龄段学员的游泳课程教学大纲。
2. 教学目标2.1 培养学员的水性,提高水中适应能力。
2.2 掌握正确的游泳姿势和呼吸技巧。
2.3 学习游泳的基本技能,如自由泳、蛙泳、仰泳和蝶泳。
2.4 培养学员的游泳安全意识和自救能力。
2.5 提供进阶课程供学员进一步提高游泳技术。
3. 适用年龄段3.1 幼儿班(3-5岁)3.2 儿童班(6-12岁)3.3 青少年班(13-18岁)3.4 成人班(18岁以上)4. 教学内容4.1 幼儿班4.1.1 培养水性:让学员熟悉水环境,逐渐舒适地接触水,并尝试简单的水中动作。
4.1.2 学习基本浮法:教授学员正确的浮水姿势和浮水感觉,包括俯卧浮、仰卧浮等。
4.1.3 水中动作:引导学员学习基本的水中动作,如水平移动、转身、向前游等。
4.1.4 安全意识教育:向学员宣传水上安全知识,教授简单的自救方法。
4.2 儿童班4.2.1 水性提高:通过游戏和动画加深学员对水环境的适应性,提高水性。
4.2.2 基本泳姿:教授自由泳、蛙泳、仰泳和蝶泳的正确姿势和呼吸技巧。
4.2.3 基本技能训练:包括学习蹬腿、划手、换气、转身等基本游泳技能。
4.2.4 安全自救:学习紧急情况下的自我保护和自救技能。
4.3 青少年班4.3.1 姿势与技巧:进一步完善自由泳、蛙泳、仰泳和蝶泳的姿势和技巧。
4.3.2 快速游泳:教授快速游泳技巧,帮助学员提高游泳速度和耐力。
4.3.3 进阶技能:引导学员学习翻腾、翻滚、跳水等高阶技能。
4.3.4 水上安全:加强学员的水上安全意识,教授其它水上项目的安全知识。
4.4 成人班4.4.1 入水训练:帮助成人学员克服对水的恐惧,逐步培养大胆自信的游泳态度。
4.4.2 基本技术训练:教授学员正确的基本泳姿和呼吸技巧,并进行技术细节的纠正。
游泳课程教学大纲模板

一、课程名称:游泳基础技能训练二、课程性质:公共体育课程三、课程目标:1. 使学生掌握游泳的基本技能,提高自救自护能力。
2. 培养学生勇敢、自信、团结协作的精神品质。
3. 增强学生的体质,提高健康水平。
四、课程内容与安排:1. 第一阶段(1-4周):学习游泳的基本理论知识和准备活动,熟悉水性。
- 水性适应与呼吸技巧- 身体协调与漂浮能力- 基本姿势与腿部动作2. 第二阶段(5-8周):学习蛙泳、自由泳等基本泳姿。
- 蛙泳动作分解与练习- 自由泳动作分解与练习- 游泳姿势调整与优化3. 第三阶段(9-12周):提高游泳技能,进行综合训练。
- 游泳速度与耐力训练- 游泳技巧与战术训练- 游泳比赛规则与观赏五、教学方法与手段:1. 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讲解游泳理论知识,示范游泳动作,学生模仿练习。
2. 分组教学:根据学生的游泳水平进行分组,针对性地进行教学。
3. 互动式教学:鼓励学生提问,解答学生在游泳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4. 仿真训练:模拟真实游泳环境,提高学生的游泳技能。
六、教学评价:1. 出勤率:保证学生出勤率达到80%以上。
2. 技能掌握程度:通过考试或平时表现,评价学生对游泳技能的掌握情况。
3. 身体素质:通过体质测试,评价学生的身体素质变化。
七、课程考核:1. 考核方式:平时表现(30%)、技能考核(40%)、体质测试(30%)。
2. 技能考核内容:蛙泳、自由泳的游泳姿势、速度、耐力等。
3. 体质测试内容:50米游泳、立定跳远、引体向上等。
八、教材与参考书:1. 教材:《游泳教程》2. 参考书:《游泳竞赛规则与裁判法》、《游泳健身教程》九、教学进度安排:(具体教学进度安排根据实际情况调整)1. 第一周:介绍课程内容、教学目标、考核方式等。
2. 第二周:水性适应与呼吸技巧。
3. 第三周:身体协调与漂浮能力。
4. 第四周:基本姿势与腿部动作。
5. 第五周:蛙泳动作分解与练习。
6. 第六周:自由泳动作分解与练习。
游泳训练教学大纲模板

一、教学大纲名称《游泳训练教学大纲》二、适用对象本大纲适用于各级各类游泳教练员、游泳教师及游泳爱好者。
三、教学目标1. 培养学员掌握游泳的基本技术和技能,提高游泳水平。
2. 增强学员的体质,提高心肺功能。
3. 培养学员的安全意识和自救能力。
4. 培养学员的团队协作精神和竞技精神。
四、教学内容与安排(一)基本理论知识1. 游泳运动的起源与发展2. 游泳运动的分类与特点3. 游泳技术原理与动作要领4. 游泳训练原则与方法(二)基本技能训练1. 蛙泳、自由泳、蝶泳、仰泳四种泳姿的学习与掌握2. 游泳呼吸与节奏的调整3. 游泳姿势的纠正与改进4. 游泳速度、耐力的提高(三)专项技能训练1. 游泳比赛规则与裁判方法2. 游泳比赛策略与心理调适3. 游泳比赛中的战术运用4. 游泳比赛中的应急处理(四)辅助训练1. 游泳专项力量训练2. 游泳专项柔韧性训练3. 游泳专项速度训练4. 游泳专项耐力训练五、教学进度安排(一)第一阶段(基础阶段)1. 游泳基本理论知识的讲解与学习2. 四种泳姿的基本动作要领学习与练习3. 游泳呼吸与节奏的调整练习(二)第二阶段(提高阶段)1. 四种泳姿的熟练掌握与改进2. 游泳速度、耐力的提高训练3. 游泳专项力量、柔韧性、速度、耐力训练(三)第三阶段(竞技阶段)1. 游泳比赛规则与裁判方法的学习2. 游泳比赛策略与心理调适训练3. 游泳比赛中的战术运用与应急处理训练六、教学评价与考核1. 定期对学员进行技术动作考核,确保学员掌握基本泳姿2. 定期对学员进行游泳速度、耐力、力量、柔韧性等身体素质考核3. 定期组织学员参加游泳比赛,检验训练效果七、教学资源与保障1. 教学场地:符合游泳训练要求的游泳池2. 教学器材:泳帽、泳镜、泳衣、救生衣等3. 教学资料:游泳教材、教学光盘、比赛规则等4. 教学团队:具备丰富教学经验的游泳教练员八、教学实施与管理1. 制定详细的教学计划,确保教学进度与质量2. 定期对学员进行教学效果评估,及时调整教学策略3. 加强教学团队建设,提高教练员教学水平4. 建立健全教学管理制度,确保教学秩序本大纲仅供参考,具体教学实施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
游泳(普修)课程教学大纲

引言:游泳是一项极具身体锻炼和娱乐性的运动,对于身体健康和水上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为了提高游泳技能和教授学员正确的游泳技术,普修课程教学大纲(二)制定了详细而专业的教学计划。
本文将介绍游泳(普修)课程教学大纲(二)的结构和内容,旨在帮助教练和学员了解如何系统学习游泳。
概述:游泳(普修)课程教学大纲(二)是一套为初学者设计的教学计划,旨在逐步引导学员掌握游泳的基本技能和水上安全知识。
该大纲采用了分级教学的方法,包括适应水环境、基本浮力感知、呼吸控制、姿势调整和基本游泳动作等五个大点。
正文内容:I.适应水环境1.游泳池环境介绍:教练向学员介绍游泳池的设施和特点,包括池水温度、深度和水质等。
2.基本水性测试:教练对学员进行水性测试,了解学员对水的适应程度和自信心水平。
3.水中姿势训练:教练指导学员在浅水区练习建立正确的水中姿势,如平衡身体、放松颈部等。
II.基本浮力感知1.水中浮力感知:教练教授学员如何感知水的浮力,包括躺浮和竖浮两种姿势的练习。
2.呼吸练习:教练引导学员进行呼吸练习,以适应水下呼吸的感觉和控制呼吸的技巧。
3.水中平衡训练:教练指导学员进行平衡训练,提高在水中保持平衡的能力,如头、手、脚等的协调运动。
III.呼吸控制1.嘴部呼吸法:教练教授学员如何通过嘴巴呼吸,保持呼吸的稳定和饱满。
2.鼻嘴组合呼吸法:教练引导学员学习鼻嘴组合呼吸法,提高呼吸效率和游泳速度。
3.水下呼吸练习:教练帮助学员逐步适应水下呼吸的感觉和控制,以应对比较长的游泳距离。
IV.姿势调整1.身体平衡调整:教练指导学员调整身体姿势,保持平衡和减少阻力,如身体前倾和手臂动作的调整。
2.腿部动作调整:教练教授学员正确的腿部踢水动作,提高推进力和游泳速度。
3.手臂动作调整:教练指导学员调整手臂的划水和抬水动作,以提高推进力和稳定性。
V.基本游泳动作1.自由泳:教练教授学员自由泳的基本动作,包括手臂划水、腿部踢水和呼吸协调等。
2.蛙泳:教练指导学员学习蛙泳的基本动作,如髋部鞭击、手臂划水和呼吸协调等。
游泳培训全年教学大纲模板

一、课程名称游泳培训二、课程目标1. 使学员掌握游泳的基本技能,提高自救互救能力。
2. 培养学员对游泳运动的兴趣,增强体质,促进身心健康发展。
3. 使学员具备基本的游泳理论知识和实践能力。
三、课程内容1. 游泳基本理论- 游泳运动的发展历程- 游泳的生理学基础- 游泳装备的认识与使用2. 自救互救技能- 预防溺水的基本知识- 浮力控制技巧- 救生器材的使用方法3. 游泳技术教学- 自由泳(爬泳)- 蛙泳- 仰泳- 蝶泳- 水下呼吸技巧- 游泳转身技巧4. 游泳体能训练- 有氧耐力训练- 游泳专项力量训练- 游泳速度训练5. 游泳比赛规则与裁判方法四、教学安排1. 学期:全年2. 学时:每周2次,每次1.5小时,共32次3. 学分:1学分五、教学进度安排第1-4周:游泳基本理论、自救互救技能、自由泳基础技术第5-8周:自由泳进阶技术、蛙泳基础技术第9-12周:蛙泳进阶技术、仰泳基础技术第13-16周:仰泳进阶技术、蝶泳基础技术第17-20周:蝶泳进阶技术、水下呼吸技巧第21-24周:游泳转身技巧、游泳体能训练第25-28周:游泳比赛规则与裁判方法、综合实践第29-32周:期末复习、考试、总结六、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游泳理论知识和技术动作要领。
2. 演示法:教练示范游泳动作,让学员模仿学习。
3. 练习法:学员在教练指导下进行游泳实践练习。
4. 评价法:对学员的学习成果进行定期评价和反馈。
七、考核方式1. 平时成绩:包括课堂出勤、练习表现、作业完成情况等,占总成绩的30%。
2. 技术考核:包括游泳技术动作的准确性、流畅性、速度等,占总成绩的50%。
3. 理论考核:包括游泳基本理论知识的掌握程度,占总成绩的20%。
八、教材与参考书籍1. 《游泳》,张瑞林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
2. 《游泳运动》,全国体育院校教材委员会,人民体育出版社。
九、注意事项1. 学员需穿着合适的泳装,佩戴泳帽、泳镜等游泳装备。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游泳课程教学大纲英文名称:Swimming College PE课程编号:0000011-0000012课程性质:公共基础必修课学分:2 学时:64面向对象:大学一、二年级本科生先修课程:无使用教材及参考书:陈建生,谢伦立. 大学体育. 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2013年6月谢伦立,刘振卿游泳课堂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2012年1月一、课程简介游泳课程是北京工业大学开设的体育必修课,采用分层次教学,实践教学按学生的游泳水平,分为初级班和提高班,初级班学习和掌握蛙泳、仰泳技术;提高班掌握蛙泳、仰泳技术、自由泳技术、介绍蝶泳技术。
理论教学介绍各项游泳基本技术,学习运动保健与运动损伤的预防理论,学习和掌握游泳救生常识和游泳竞赛规则。
本课程主要以提高大学生的综合素质为目的,通过合理的、科学的体育锻炼过程,达到增强学生体质,培养体育意识,发掘学生对游泳运动产生兴趣与爱好,培养学生树立终身体育意识,养成自觉锻炼的良好习惯。
通过游泳课的学习和游泳锻炼,人类更加适应生存环境,同时,具有增强心肺功能;增强身体的抵抗力;健美形体和护肤的作用。
游泳不仅是一项竞技运动,还是一项技能,老少皆宜,深受大众喜爱的休闲娱乐、促进身心健康的体育项目。
二、课程地位与教学目标课程地位:游泳不仅是一项竞技运动,还是一项技能,深受大众喜爱的休闲娱乐、促进身心健康的体育项目。
课程教学目标:游泳课具体教学目标是(1)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和生理机能,顺利完《大学生体质健康标准》等各项测试。
(2)进一步提高学生科学锻炼的理论水平。
指导学生合理地进行课外锻炼,养成自觉锻炼的习惯,为终身体育锻炼打下良好基础。
(3)树立“安全第一”观念,加强游泳课的组织性保证课堂安全。
(4)引导、鼓励学生练习,增强学生克服困难、超越自我信心。
(5)教学中采用从分解到配合、陆上到水中、循序渐进原则始终贯穿每次课。
(6)通过救生常识的讲解,使学生认识到游泳不仅能自救,还能救人。
(7)通过学习游泳竞赛规则,让学生学会欣赏游泳比赛,并能策划和组织基层的游泳比赛。
三、课程教学内容及要求1、理论教学(1)介绍各项游泳基本技术,运动保健与运动损伤的预防。
(2)学习和掌握游泳救生常识。
(3)学习和掌握游泳竞赛规则。
2、实践教学(1)根据《普通高等学校体育工作基本标准》和游泳的项目特点,实践教学要求每节课,增加长游练习,提高学生的心肺功能,把反应心肺功能的身体素质考核提高到占总评成绩的30%。
(2)分层次教学,初级班学习和掌握蛙泳、仰泳技术、提高班掌握蛙泳、仰泳技术、自由泳技术、介绍蝶泳技术。
(3)初级班第一学期:测试蛙泳;提高班第一学期:测试200米蛙泳和仰泳。
(4)初级班第二学期:测试200米蛙泳和仰泳;提高班:测试100米仰泳和自由泳。
(5)课内外一体化,教师每次布置课后练习内容,下次课进行抽查,培养学生养成自觉的游泳锻炼习惯。
教学进度(初级班第一学期)注:每次教学课教师应对见习生的练习内容合理安排,根据见习生不同的情况安排下列内容为主:救护、慢跑、陆上模仿、专项力量和柔韧性练习。
提高班教学进度提高班教学进度注:每次教学课教师应对见习生的练习内容合理安排,根据见习生不同的情况安排下列内容为主:救护、慢跑、陆上模仿、专项力量和柔韧性练习。
四、教学环节的安排与要求教师在游泳教学过程中,各项游泳技术的教学应按照首先进行腿部练习,然后是手臂动作和划手与呼吸的配合,最后是完整的配合技术的教学环节;各项技术训练按照从简到难的原则,先陆上模仿,再水陆结合,最后再到水中练习的教学程序,按照先分解后组合的原则。
教师根据每节课的授课内容及学生完成目标布置课外练习的内容,做到课内外相结合,课内外一体化,教师每节课都要对上一节课布置的课外练习进行检查。
教师在每一节课,讲解技术动作后,学生进行练习,教师应根据学生的掌握情况,重点应对该技术动作的常见错误及纠正方法重点进行讲解,然后再让学生练习,教师下课前应对学生的掌握技术情况进行讲解,使学生清楚自己是否完成了本节课的教学目标,以及目标的完成情况,以提高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
教师应严格执行2014年7月教育部颁发的《普通高等学校体育工作基本标准》的课程标准,每节体育课须保证一定的运动强度,其中提高学生心肺功能的锻炼内容不少于30%;要将检验学生心肺功能的项目作为考试内容,分数权重不少于30%。
创新教育教学模式、方式和方法,指导学生科学锻炼,增强体育教学的吸引力、特色性和实效性。
每次教学课教师应对见习生的练习内容合理安排,根据见习生不同的情况安排下列内容为主:救护、慢跑、陆上模仿、专项力量和柔韧性练习。
五、教授方法与学习方法指导包括对教师教的方法及学生学的方法两部分。
教师的教授方法,应主要通过对技术动作的讲解、示范,然后再让学生练习,各项游泳技术的教学应按照首先进行腿部练习,然后是手臂动作和划手与呼吸的配合,最后是完整的配合技术的教学环节;各项技术训练按照从简到难的原则,先陆上模仿,再水陆结合,最后再到水中练习的教学程序,按照先分解后组合的原则;讲解技术动作后,学生进行练习,教师应根据学生的掌握情况,重点应对该技术动作的常见错误及纠正方法重点进行讲解,然后再让学生练习,教师下课前应对学生的掌握技术情况进行点评。
学生的学习方法,首先在课堂上应搞清楚每个技术动作的要领,在课堂上可能并不能完全掌握,但是脑子里要有正确的动作概念,然后课下小组合作、研讨,再到游泳场馆进行练习,做到课内外相结合,课内外一体化,以提高学习质量和效果。
六、学时分配课程设计七、考核与成绩评定严格执行2014年7月教育部颁发的《普通高等学校体育工作基本标准》的课程标准,详见《普通高等学校体育工作基本标准》。
(一)体育课为必修课,成绩要以素质评价(30%)、技术评价(50%)、理论评价(10%)和考勤(10%)综合评定。
考试时实事求是,如有作弊,体育成绩以零分计。
(二)体育课为实践性课程,学生不得申请免修,要按课堂出勤要求出勤并完成所有的教学实践环节。
学生未能按要求出勤、完成实践环节的,考试以零分记载,必须重修。
(三)一学期内无论何种原因,根据考勤,缺课超过教学10学时(5次课,含5次),不得参加本课程的考试,必须重修。
(四)学生迟到、早退从学习成绩中扣1分;病事假每次从学习成绩中扣2分。
(五)学生迟到、早退超过十五分钟即为旷课,旷课每次从学习成绩中扣除5分。
(六)公共体育课为必修课,不及格者须重修。
(七)根据教学场地和师资配备的实际情况,一、二年级学生应按学校的要求,在学期前规定时间完成网上选课。
课程一经选定后,原则上一年内不可以再换班和项目。
(八)学生患有疾病,但可以参加一般体育活动的,在开学初开具市级医院证明,校医院盖章确认后,可参加保健班学习,但期末总成绩不得超过70分。
开课五周后仍未上课者不再办理转入保健班。
(九)一学期内旷课6学时以上(3次课,含三次),不予评定成绩,必须重修。
课程评价评价方法与标准第一学期理论考核:10%素质考核:30%出勤情况:10%技、战术考核50%:初级班考试标准:1、蛙泳能够游完50米得20分、每少游5米减1分,每多游10米加1分,到满分25分为止。
2、蛙泳技术评定:(25分)20—25分:身体成水平姿势,腿、臂技术合理,效果明显,完整配合动作协调,紧凑、连贯,游进中起伏小,动作舒展,滑行流线型好。
15—19分:身体成水平姿势,腿、臂技术合理,有一定推进效果,完整配合动作协调,但连贯性不够,滑行时流线型较好。
9—14分:身体的水平位置较差,腿、臂动作效果不明显,但基本符合规则要求,动作配合一般,游进起伏较大。
提高班考试标准:理论考核:10%素质考核:30%出勤情况:10%技、战术考核50%:1、200米蛙泳:男生[女生] 4’30” [4’45”] 20分、5’00” [5’20”] 18分、5’35” [5’45”] 16分、6’00” [6’10”] 14分、6’25” [6’35”] 12分。
2、50米仰泳:能够完成50米得12分,每少游5米减1分,每多游25米加1.5分,到满分15分为止。
技术评定:12—15分:头部及身体成水平姿势,腿、臂技术合理,打腿节奏性好,能打出水花,两臂配合连贯,移臂放松自如,划水效果好,完整配合身体平稳,呼吸自如,动作舒展。
8—11分:头部及身体位置成水平,,腿、臂技术较合理,打腿有节奏,能打出水花,但稍有紧张,两臂配合较连贯,划水效果较好,完整配合一般,比较协调,身体摆动较大。
4—7分:头部位置较高,身体位置和下肢较沉,腿、臂技术较差,腿打水较沉或较紧张,两臂配合连贯性差,但能完成规定的游距。
第二学期理论考核:10%素质考核:30%出勤情况:10%技、战术考核50%:初级班考试标准:1、50米仰泳,能够完成50米得12分,每少游5米减1.5分,每多游25米加1.5分,到满分15分为止。
仰泳技术评定:(15分)12—15分:头部及身体成水平姿势,腿、臂技术合理,打腿节奏性好,能打出水花,两臂配合连贯,移臂放松自如,划水效果好,完整配合身体平稳,呼吸自如,动作舒展。
8—11分:头部及身体位置成水平,,腿、臂技术较合理,打腿有节奏,能打出水花,但稍有紧张,两臂配合较连贯,划水效果较好,完整配合一般,比较协调,身体摆动较大。
7—10分:头部位置较高,身体位置和下肢较沉,腿、臂技术较差,腿打水较沉或较紧张,两臂配合连贯性差,但能完成规定的游距。
2、200米蛙泳:男生[女生] 5’00” [5’15”] 20分、5’30” [5’50”] 18分、6’05” [6’15”] 16分、6’30” [6’40”] 14分、6’55” [7’05”] 12分。
提高班考试标准:理论考核:10%素质考核:30%出勤情况:10%技、战术考核50%:1、100仰泳:男生[女生] 2’20”[2’30”] 20分、2’40” [2’50”] 18分、3’00” [3’10”] 16分、3’20” [3’30”] 14分、3’40” [3’50”] 12分。
2、50米自由泳:能够游完50米得12分,每少游5米减1.5分,每多游25米加1.5分,到满分15分为止。
技术评定(15分):12—15分:头部及身体成水平姿势,腿、臂技术合理,打腿节奏性好,能打出水花,两臂配合连贯,移臂放松自如,划水效果好,完整配合身体平稳,呼吸自如,动作舒展。
8—11分:头部及身体位置成水平,,腿、臂技术较合理,打腿有节奏,能打出水花,但稍有紧张,两臂配合较连贯,划水效果较好,完整配合一般,呼吸较自如,但身体转动较大。
7—10分:头部位置较高,身体位置和下肢较沉,腿、臂技术合理性较差,两腿打水较沉或较紧张,两臂配合连贯性较差,但基本掌握呼吸技术,并能完成规定的游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