肘关节术后连续臂丛神经阻滞和静脉自控镇痛的比较
肘关节手术后连续臂丛神经阻滞镇痛对早期功能锻炼影响的护理观察

肘关节手术后连续臂丛神经阻滞镇痛对早期功能锻炼影响的护理观察摘要:目的:观察肘关节手术后连续臂丛神经阻滞镇痛对功能锻炼的影响及满意度调查。
方法:选择肘关节手术患者80例,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0例。
实验组采用连续臂丛神经阻滞镇痛(pcra),对照组采用静脉自控镇痛(pcia),疼痛评分采用静态视觉模拟评分法(vsar)和动态视觉模拟评分法(vsam)分别观察患者拔泵前后的疼痛变化及肘关节主动和被动屈伸活动度。
结果:实验组术后3天拔除pcra,对照组术后3天拔出pcia;拔泵前后患者疼痛度及肘关节主动活动度有统计学意义。
结论:肘关节手术后功能锻炼肘关节疼痛明显,连续臂丛神经阻滞镇痛对活动后疼痛有明显的优势,有助于术后早期主被动功能锻炼,患者的满意度高。
关键词:肘关节连续臂丛神经阻滞镇痛功能锻炼【中图分类号】r47【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8-1879(2012)12-0316-02肘关节手术以术后48小时内应急反应最为明显,疼痛也最为严重[1],严重影响了术后的患者肘关节的功能锻练,患者满意率低,而术后早期的功能锻炼恰恰又是预防术后并发症的有效措施之一。
有报道称,早期功能锻炼就可获得良好的预后[2,3]。
我科室术后应用pcra和pcia两种术后镇痛方法相互对比,发现pcra具有明显优势,患者满意度高,现报道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
抽取2011年4月-2012年8月上肢肘关节手术80例,其中男44例,女36例,恐怖三联征14例,尺骨鹰嘴骨折18例,右肘创伤性关节炎15例,肱骨远端骨折25例,桡骨头骨折8例。
随机将患者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实验组采用pcra,对照组采用pcia。
两组患者年龄、性别及病种差异经统计学比较均无统计学意义。
1.2方法。
1.2.1治疗方法。
手术后实验组镇痛药为1%罗派卡因30ml+芬太尼0.5mg+0.9%生理盐水至150ml;对照组镇痛药为芬太尼1.2mg+氯胺酮100mg+0.9%生理盐水至150ml。
上肢术后连续臂丛神经阻滞的镇痛效果观察

唐江华. 罗哌卡因复合舒芬 太尼用于剖宫产 的麻醉效果 [ ] J.
实用医学杂志 ,0 9 2 ( 2 :8 3~ 8 4 2 0 ,5 2 )3 7 3 7 .
OL AYEMIO , ADENH1R UDOH e 1 Deemia t o A, E S, ta. tr n ns f
p i e c p in i a o ra n a t fe t a h i e s y C l a n p r e t n lb u mo g p ru n s t e Unv r i o - o i t t
加交感神经的阻滞 J故麻 醉后血 管扩张不 明显 , , 生命 体征
现代医院 21 00年 1 第 l 第 1 2月 O卷 2期
专 业 技 术 篇
M dm optl e 0 0V l 0N 2 o e H si c2 1 o 1 o1 aD
上肢术后连续臂丛神经阻滞的镇痛 效果观察
邱志建 卢钊楷 韩全 国
AN GE A F E T 0F C0NT NUOUS B ACHI L XUS NE VE BL AL SI E F C I R AL P E R OCK AF R TE UPP R L M B 0P R Tl E l E A ON
5 3—5 5.
黎达锋 , 张声笋, 叶嘉梅 , 甲磺酸罗 哌卡因复合芬太 尼用 于 等.
反应 、 低血压 、 呼吸抑制及过度镇静等不 良反应的发生 , 可能
是芬太尼在局部脊髓组织内迅速发挥作用 , 而在脑脊液 中不 吸收分布 , 表明芬太尼复合罗哌卡因应用 于硬膜外麻醉不增
颈丛阻滞麻 醉的临床观察 [ ] 现代医院 , 1 ,0 1 :6— J. 2 0 1( )5 0
连续臂丛神经阻滞与静脉自控镇痛与上肢术后镇痛的比较

自 镇痛。结论 控
连续肌 间沟臂丛神经 阻滞用于上肢 术后镇痛是一种安全有效 的方式 , 于静脉 自控镇痛 。 优 [ 文献标识码 ] B
[ 摘要 ] 目的 观察 比较连 续臂 丛神 经 阻滞与静脉 自控镇 痛在 上肢术 后的 镇痛 效果和 不 良反 应 。方 法 随机 将 10例 2
A A I I 级择期上肢手术 患者术后镇 痛分为连续肌 间沟臂 丛神 经阻滞 (0例 ) S 或 I 6 和静脉 自控镇痛(0例 ) 6 两组 。 观察 比较 两组 术后
2 结
果
2 1 两组患者性别 、 . 年龄 、 体重 、 手术类 型、 手术 时 间分 析无统
计学意义 。
(组 ) I 和静脉 自控镇 痛(I ) I组 两组 , 6 。 各 O例
12 方法 . 患者 入室 后给 与咪 唑安 定 0 0 mg/ g镇静 。在 .4 k 超声引导下用 Y型 2 G一次性动静 脉 留置针 行肌 问沟臂丛 神 2 经阻滞法 穿刺 、 固定 。将 盐 酸 罗 哌 卡 因 ( 5 7 mg/ ) 释 成 支 稀
・
8 6・ 8
生! 旦 筮 鲞 筮 翅
堡
丛! 堡
! i Su w sCi Vo. 2。 . Se ..01 g n ot et h a 11 No 5. D 2 0 h n
。
连 续臂 丛神 经 阻滞 与静 脉 自控 镇痛 与 上 肢术后 镇 痛 的 比较
周 庆 , 小 平 , 灵 君 , 毅 飞 唐 王 陈
双针法腋路臂丛神经阻滞的临床应用

双针法腋路臂丛神经阻滞的临床应用【摘要】目的比较两种注射方法应用于腋路臂丛临床效果。
方法160例拟行前臂、手部手术的患者,评估感觉和运动神经的阻滞程度,手术过程中的麻醉效果,观察和记录并发症的发生情况。
结果:两组患者中,前臂内侧皮神经的感觉评分和尺神经的感觉及运动评分,单针法高于双针法。
结论腋路臂丛阻滞双针法和单针法均可用于前臂及手部手术,但临床效果双针法明显优于单针法。
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择尺、桡骨骨折内固定术,尺、桡骨骨折术后内固定物取出术,手掌、腕部骨折内固定术手掌疤痕挛缩松解术,前臂软骨瘤、脂肪瘤切除术、手、前臂外伤清创缝合术。
共160例,男108例,女52例,年龄14岁-65岁,ASAI-II级,患者神志清醒能积极配合。
凡符合以下标准之一的患者应于排除,(1)臂丛神经阻滞的系统疾病或局部病变(2)臂丛神经已有损伤的患者(3)腋动脉不能触及的患者(4)上肢外展困难的患者,(5)体重小于40公斤,(6)年龄小于14岁。
采用随机法分为两组即I组(单针法)和II组(双针法)每组80例。
1、2操作方法:术前30min常规肌注鲁米那钠0.1g(上海新亚药业有限公司),阿托品0.5mg (芜湖康奇制药有限公司)。
体位与定位:病人仰卧,头偏向对侧,患者外展90°,屈肘90°,前臂外旋,手臂贴床,呈“敬礼”状,在腋窝处触及腋动脉,取腋动脉波动最高点。
方法:皮肤常规消毒,左手示指按在腋动脉上作为指示,右手持一次性注射针头(牙科专用注射针头),先在腋动脉最高搏动点外侧约0.5cm处,斜向腋窝方向刺入,穿刺针与动脉呈20°夹角缓慢推进,直到出现刺破纸样的落空感,表明针尖已刺入腋窝血管神经鞘,松开针头,可见针头随动脉搏动而摆动,即示针已进入腋鞘内。
用同样的方法在腋动脉最高搏动点内侧进针。
先将吸好局麻药的注射器接到腋动脉外侧的针头上,回抽无血后,注入局麻药15-20ml,再向腋动脉内侧的针头内注入局麻药15-20ml。
神经阻滞技术和镇痛的应用及发展

神经阻滞技术和镇痛的应用及发展近年来,随着医学技术和科学的不断发展,越来越多的疾病可以通过现代医学手段得到治疗。
神经阻滞技术和镇痛就是其中一个例子。
这项技术通过阻止神经系统的传递来实现疼痛的缓解和治疗。
本文将探讨神经阻滞技术和镇痛的应用及发展。
一、神经阻滞技术的原理神经阻滞技术是一种利用药物对神经的突触传递进行阻滞,从而缓解或治疗病痛的方法。
其原理是在神经系统的特定位置注入局部麻醉剂或其他药物,直接作用于神经纤维的终末,阻止神经传导,从而抑制疼痛。
这种方法可以在不需要局部麻醉或全身麻醉的情况下实现疼痛缓解。
此外,由于阻塞位置的特定性,此方法避免了药物产生的全身副作用,对患者的自主呼吸等功能也不会影响。
二、神经阻滞技术的应用神经阻滞技术在许多临床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
在手术中,这种技术常被用于麻醉和镇痛。
在急诊和紧急情况下,神经阻滞技术也可作为一种快速和有效的控制疼痛的方法。
此外,神经阻滞技术还可以用于治疗慢性疼痛,如神经性疼痛,肌肉骨骼疼痛等。
它还可以用于放射性物质和化疗药物等引起的疼痛。
神经阻滞技术还可以改善肌肉痉挛、张力和颜面红斑等症状。
三、神经阻滞技术的发展趋势随着医学技术的不断发展,神经阻滞技术将继续得到发展。
新型药物的引入将使得该技术在临床应用中更为广泛。
另外,神经阻滞技术在实践中还存在一些问题,如注射操作的复杂性、与其他药物的相互作用等。
这些问题需要进一步的研究和探索。
同时,数字医疗技术的应用也将为神经阻滞技术的发展带来新的机遇。
智能算法和机器学习技术可以帮助医生更准确地定位注射点,提高神经阻滞技术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此外,虚拟现实技术的发展也可以帮助患者更好地理解和接受治疗的过程。
这些技术的应用和发展,将不断提高神经阻滞技术的诊断和治疗的水平。
四、镇痛的重要性疼痛是一种非常常见的症状,在日常生活和医学诊疗中都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一定数量的疼痛是正常的生理反应,但对于那些需要进行手术、放疗等治疗的人来说,疼痛往往是无法避免的。
探讨连续臂丛麻醉用于上肢手术及其术后镇痛临床效果

探讨连续臂丛麻醉用于上肢手术及其术后镇痛临床效果作者:邵长中来源:《中国保健营养·下旬刊》2013年第08期【摘要】目的分析连续臂丛麻醉用于上肢手术及其术后镇痛的效果。
方法收集2011年1月至2013年4月期间,我院行上肢手术的ASA分级为Ⅰ-Ⅱ级的患者108例,随机均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实施连续臂丛麻醉,对照组实施常规臂丛麻醉。
对比两组麻醉效果以及术后镇痛效果。
结果观察组的麻醉优良率为94.4%,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5.2%;观察组的平均加药量明显少于对照组,且Ramsay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均【关键词】上肢手术;连续臂丛麻醉;术后镇痛臂丛麻醉是上肢手术中最常见的麻醉方式,常用的麻醉入路方法有锁骨上法、腋路法、肌间沟法以及锁骨下血管旁法等[1-2]。
本研究对上肢手术患者经肌间沟入路实施连续臂丛麻醉,取得了满意的麻醉及术后镇痛效果,现总结报道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收集2011年1月至2013年4月期间,我院住院并接受上肢手术的患者108例,其中,男63例,女45例;年龄35-76岁,平均为(50.6±10.8)岁。
ASA分级均为Ⅰ-Ⅱ级,其中,55例行上肢前臂骨折切开复位内固定术,24例行手部关节外伤缝合术,4例行神经和肌腱损伤修复术,17例行断肢断指再植术,8例行上肢血管吻合术。
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4例,两组一般资料无显著差异(P>0.05)1.2方法两组患者入室后均常规监测其呼吸、血压、脉搏、血氧饱和度(SpO2)以及心电图等,确认患者无手术以及麻醉禁忌症。
同时,常规建立静脉通道。
1.2.1观察组本组患者实施连续臂丛麻醉。
患者常规取去枕平卧位,并使头部偏向患肢的对侧,保持其患肢内收,同时明确前、中斜角肌的间隙。
选择环状软骨边缘且与第六颈椎水平处作为麻醉穿刺点,常规消毒后,以22G动静脉留置针垂直于穿刺点进针。
沿肌间沟向尾侧使动静脉留置针保持与皮肤呈45°夹角,并缓慢进针,如有异样感或者鞘膜突破感,则缓慢将针芯退出,固定外套管,并连接延长管以及注射器,注意回抽检查确保无血液、气体以及脑脊液之后,向其中注入局部麻醉药物,局部麻醉药物选用0.250%-0.375%的布比卡因+1:20万U 的肾上腺素。
医院术后镇痛的方法(标准版)

术后镇痛的方法
一、口服给药:门诊手术或住院病人体表手术一般以口服给药为宜。
二、肌肉注射或静脉注射:间断肌肉注射或静脉注射麻醉性镇痛药是传统的术后镇痛方法,常用药物有哌替啶或吗啡。
三、局部镇痛:手术结束时将局麻药浸润注射到手术切口周围,可使切口疼痛减轻或消失数小时。
常用药物为0.25-0.5%布比卡因。
四、神经阻滞镇痛:
4.1肋间神经阻滞
4.2椎旁阻滞
4.3臂丛神经阻滞
五、病人自控镇痛:PCA是一种新型镇痛药给药装置,是现代疼痛治疗的较好方法,是术后疼痛治疗的重要手段。
六、椎管内镇痛
七、新方法:经皮贴剂可经皮肤给药,口腔粘模贴剂也科用于疼痛治疗。
平衡镇痛技术将取得更好的镇痛效果,降低每种药物的剂量和副作用。
连续腋路臂丛神经阻滞在小儿手外科术后镇痛中的应用

【 A b s t r a c t 】 O b j e c i t v e T o o b s e r v e t h e e f e c t o f c o n i f n u o u s a x i l l a r y b r a c h i a l p l e x u s b l o c k i n p o s t o p e r a i t v e a n —
s u r g e r y . Y UX u e - g a n g , L VY o u — w e n , Z H A NGH o n g - y u , L I UH o n g - y u . D e p a r t me n t o fA n e s t h e s i o l o g y , L o n g g a n g C e n t r a l H o s p i t a l o f S h e n z h e n , S h e n z h e n5 1 8 1 1  ̄Gபைடு நூலகம்u a n g d o n g , C H I N A
2 0 1 2 年1 2 月期间我院麻醉科拟行手术的 8 O 例患儿 , 年龄5 ~ 1 0 岁, 均符合本研究 的纳入标 准, 采用 随机对照的方法 , 按照患者手术时间分为对 照组 3 5 例和观察组 4 5 例, 两组患儿行腋路臂丛神经 阻滞麻醉 , 术后对照组采用芬太尼 自 控静脉镇痛 , 观察组采用0 . 2 5 %甲磺酸罗哌卡因和芬太尼连续 自控臂丛镇痛。在术后不 同时相点对患儿采用视觉模 拟评分法 , 观察 比较两组患儿 在术后疼 痛程度 、 按 压 自动镇 痛泵次数 和术后不 良反应发 生情 况 。结果 两 组患 儿分 别在 术后 l h 、 2 h 、 4h 、 8h 、 1 2 h 、 2 0h 、 2 4h 、 3 6h 及4 8 h 共9 个 时相点进 行访视 , 其 中, 观察组 患儿在术 后第 2 h 、 4h 、 8 h 、 1 2 h 、 2 0 h 、 2 4h 、 3 6 h 及4 8 h 疼痛V AS 评分少 于对照组 , 差 异有统计学意义( P<O . 0 5 ) , 同时 , 观察组患 儿 按压 自动镇 痛泵次数少 于较对 照组 , 术后恢 复较好 , 不 良反 应少 于对 照组( P<0 . 0 1 ) 。结论 经 阻滞在 4 " , J L 手外 科术 中应用较好 , 具 有镇痛效果 明显 、 术后不 良反应低 的优势 。 连续腋 路臂丛神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P NA o C A rs e t ey C rP I e p ci l.Re o d t e rsig VAS s oe a d Ra a c r h 2 2 h a d4 h a tr u g r ;t ea t emo — v c r h e t n c r n ms y s o e2 ,1 h, 4 8 f r e n es y h ci v v
脉 自控镇 痛相 比 , 续 臂 丛 神 经 阻滞 自 镇痛 可 以 为肘 关 节 手 术 患 者提 供 更加 完善 的术 后 镇 痛 , 时其 恶 心 、 吐 发 生 率 连 控 同 呕
也低 于静 脉 自控 镇 痛 , 得 临床 推 广 。 值
【 关键词 】 肘 关节术后 ; 连续臂 丛神 经阻滞 ; 静脉 自 控镇痛 ; 痛评分 疼 【 中图分类号 】 R64 1 【 文献标识码 】 A 【 文章编号 】 1 4 5121)717- 0 - 0(02 0- 2 3 00 1 0
OtoadcH si lfScu n C eg u S ha 10 1C i r p ei o t i a ,hnd ,i u n604 , h a h pao h c n
【 bt c】 0 j t e T m a e nl s ds eeeto ptn cnoe a eaae cnnos x a A s at r b cv o o prt aeia i c f aet otldal s t tuu ai r ei c eh a g a n d f s i — rl n g i fr oi ly
明显低于 P I ( 0 0 1 ; CA组 患者 术后恶 心、 CA组 P< .0 ) P I 呕吐 发生 率高 于 P N C A组 , 两组 差异有统 计 学意义 ( P<0 0 . 1或
P< .5 ;C A组患者术后 的满意度为 9 .3 ,CA组 为 7 .3 , 00 ) P N 33 % P I 3 3 % 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0 0 ) P< .5 。结论 与静
s is C mp r d w t CI ru ,te r sig VAS s o e2 u t o ae i P A g p h e t h o n c r h,1 h atrs re d a t e mo i gVAS s o e2 h, 8 t r u - 2 e u g r a ci vn f y n v c r 4 4 h a e r f s
及 患 者 的 满意 度 。结 果 PN C A组 术后 2 、2 h 1h静 息 时 V S评 分 , A 以及 术后 2 h4 h 动 运 动 时 V S评 分 明显 低 于 P I 4 、8 主 A CA
组( P<00 .1或 P< .0 ) P N 0 0 1 。 C A组 术 后 2 、2 镇 静 评 分 高于 P I h1h CA组 ( 0 0 P< .5或 P< . 2 , 后 2 h4 h镇 静 评 分 00 ) 术 4 、8
・
l7 ・ l2
四川医学 2 1 7月第 3 0 2年 3卷 ( 7期 ) Scu nMei l ora 2 1 V 1 3 No 7 第 i a h d a un l 0 2, o . 3, . c J
,
论 著
肘 关 节术 后 连 续臂 丛神经 阻滞和 静脉 自控 镇痛 的 比较
苏 丽 , 张 兰
ig V c r 4 n 8 f rs r e ;t e d s fa d t n n l e i r g ,t e s e e e t d p t n ’ ai a t n Re n AS s oe 2 h a d 4 h at u g r h o e o d i o a a ag s d u s h i f c s a ai t S s t f ci . - e y i l a d n e s o
PN C A组和 P I , CA组 术后 分别给予连续臂 丛神 经阻滞 自 镇痛和静脉 自控镇痛。记 录患者术后静 息状 态下 2 、2 、4 控 h 1 h2 h 和 4 h的疼痛评分 以及镇静评分 ; 8 术后 2 h和 4 h主动运动 时的疼痛评分 ; 它镇痛 药物使 用情 况、 良反应发 生情况 以 4 8 其 不
E b w u g r o tn o sb a h a lx sb o k a d i ta e o sc n r H d a a g sa c mp rs n SU L , H l o s r e y c n i u u r c ilp e u l c n n r v n u o t o e n l e i o a io . i Z ANG L n a .
( 四川省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科 医院麻醉科 , 四川 成都 6 04 ) 10 1
【 摘要 】 目的
将连续臂丛神经 阻滞 自 控镇痛 (C A 和静脉 自 PN ) 控镇痛 ( CA ) 于肘 关节术后 患者 , 两者的 PI 用 比较
镇痛效能及 不 良反 应发 生情 况。方法 选择 A AI一Ⅱ级 , S 拟择 期 于全 身麻醉 下行 肘关 节手 术的患者 6 0例 , 随机分为
baha peu l k P N rci l s o ( C A)wt pt n・ n oe t vnu nl s ( CA)fr lo ugr a et l x bc i a et o ̄ U di r eosaa ei P I o bw sre pt n .Meh d Sx h i c na g a e y i s to s it y
AS ls I A cas 1 ainsu d ron lo ug r r a d ml iie not ogo p i 0 c e ah,a dwee gv n 1 t t n eg igeb w s re wee rn o y dvd d it w ru sw t 3 a sec p e y h s n r i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