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间质性肾炎的诊断与治疗

合集下载

急性间质性肾炎有哪些症状

急性间质性肾炎有哪些症状

急性间质性肾炎有哪些症状对于肾病的症状,很多人不是很明白,开始发病的症状不被人察觉,或者根本就没有和肾病有可联系性,但是在检查的时候却检查出来肾病,对于急性间质性肾炎也是一样的,很多人不知道哪些症状是得了这个病情,所以不了解的情况下,往往会耽误病情的最佳治疗时机。

下面为您讲解下,关于急性间质性肾炎有哪些症状:★(1)急性感染的症状感染引起的急性间质性肾炎主要见于严重感染和有脓毒血症的病人,症状有发热、恶寒、腰痛、虚弱等,血中多形核白细胞增高。

急性肾盂肾炎为其典型的表现。

★(2)药物过敏的症状与体征过敏症状可先于肾衰竭l周前发生,也可同时发生。

大多数病人(60%~100%)有发热,30%~40%的病人有红斑或斑丘疹样皮损、瘙痒,但关节痛无特异性,较其他症状少见。

偶有腰痛,可能与肾被膜紧张有关。

1/3的病人肉眼可见血尿。

★(3)继发性急性间质性肾炎的表现继发性急性间质性肾炎的表现无特异性,以原发病表现为主。

原发病伴有间质病变时肾功能损害多加重。

但SLE和肾移植病人在肾小球病变不明显时,突出的间质病变即可导致急性肾衰竭。

这在SLE病人常发生在有肾外和血清学各种表现的病人,尽管肾功能恶化,尿液分析却无多少异常。

急性尿酸性肾病表现有少尿、结晶尿和血尿。

★(4)特发性急性间质性肾炎的表现除急性肾衰竭外,其他临床表现无特异性,无发热和皮疹。

多数预后较好,有的自然缓解。

对糖皮质激素疗法有的有效,有的无效。

伴眼葡萄膜炎的特发性急性间质性肾炎的表现有厌食、虚弱、夜间发热及体重减轻,可在数月后出现眼部症状。

急性间质性肾炎有哪些症状?为您带来以上讲解,希望您在闲暇之余,可以来看看。

对于一些不明显的症状,我们一定要辨认出来,而且要到正规医院就行检查,不要到小诊所胡乱用药,以免造成病情误诊,而错过了疾病的最佳治疗时机。

急性间质性肾炎的病因特点及临床治疗效果分析

急性间质性肾炎的病因特点及临床治疗效果分析

急性间质性肾炎的病因特点及临床治疗效果分析目的:本研究主要就急性间质性肾炎的病因特点以及临床治疗效果展开分析讨论。

方法:选择笔者所在医院2011年11月-2012年11月收治的80例急性间质性肾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行病理学以及实验室检查,对患者的临床表现以及发病原因进行分析,根据患者的具体病理特点对其给予相应的治疗。

结果:本组患者根据实际情况分别给予甲泼尼松、泼尼松、对症支持等方式进行治疗,治疗时间为1个月,有服药史的62例患者全部治愈,治愈率100%,同时给予18例呼吸道迁延而犯病患者相应的抗生素进行治疗,所有患者均治愈,其治愈率为100%。

结论:在对急性间质性肾炎患者进行临床治疗时,针对患者的不同病因,采取对应的措施对其进行治疗,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提高疗效。

标签:急性间质性肾炎;临床治疗;病因急性间质性肾炎属于综合类的临床疾病,它的主要病理为肾小球以及肾间质受到炎症的侵害其临床表现主要为肾脏衰竭以及功能改变,对患者的生存质量存在严重的负面影响[1]。

在对此类患者进行临床治疗时,通常需要对患者的病因进行适当的探讨并根据其实际病情来对患者进行对症治疗,这也是对此类疾病进行根治的关键。

本研究将对80例急性间质性肾炎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选择笔者所在医院2011年11月-2012年11月收治的80例急性间质性肾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其中女21例,男59例,年龄31~65岁,平均(42.1±3.12)岁。

临床症状主要为腰痛、血尿、恶心呕吐、无尿、少尿、皮疹、关节疼痛、发热等。

所有患者中,18例患者存在近期感染的情况,62例患者存在近期服药的情况。

其中有7例患者所服药物为先锋霉素,20例患者所服药物为庆大霉素,35例患者所服药物为青霉素。

所有患者均不存在恶性肿瘤以及肾衰竭的情况。

1.2 方法1.2.1 检查方法(1)实验室检查。

本研究所有患者均进行了实验室检查,检查的内容如下:利用超声波检查患者的肝脏形状变化、甘油三酯、胆固醇、球蛋白、血浆蛋白、24 h尿蛋白定量、尿常规、血尿酸含量、尿素氮含量、血清肌酐范围值等。

急性间质性肾炎病因特点及临床治疗论文

急性间质性肾炎病因特点及临床治疗论文

急性间质性肾炎的病因特点及临床治疗【摘要】目的探讨急性间质性肾炎的病因特点,找出最有效的临床治疗方法。

方法对我院收治的80例急性间质性肾炎患者进行理化实验室检查和病理学检查,分析发病的原因和临床表现的症状,针对病理的特点进行治疗。

结果由药物引起的停用药物,补充免疫抑制剂后患者均恢复了正常;由感染引起的经过抗生素治疗,同时补充电解质维持体内酸碱平衡和对症支持治疗后也均恢复了正常,80例患者治疗后经病原学实验室检测,指标均恢复至正常。

结论针对不同的病因采取不同的治疗措施能够显著提高治疗效率和有效率。

【关键词】急性间质性肾炎;病因;临床治疗文章编号:1004-7484(2013)-02-0546-01急性间质性肾炎是一类综合性的临床疾病[1]。

它是以肾间质以及肾小管受炎症侵害为病理表现的多原因疾病。

病理切片检查多可见得炎性细胞浸润使肾脏血管以及肾小球受累的轻度病变,临床表现有肾脏功能的改变和衰竭,严重影响患者的生存质量。

探讨疾病的发生原因,进行对因治疗,彻底改变致病因素是有效治疗本病的关键。

本实验研究分析我院的80例患者病因特点及针对病因治疗后的临床效果,现报道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选择我院收治的已经明确诊断为急性间质性肾炎的病例80例。

男性患者42例,女性患者38例,年龄范围在32-64之间,平均年龄为41.3±3.51岁,大部分患者的临床症状都是发热、关节疼痛、皮疹、少尿或者是无尿、恶心呕吐、血尿和腰痛。

80例患者62例近期服用过药物;18例有近期感染。

排除尿毒症以及严重肾脏衰竭和恶心肿瘤患者。

1.2 方法1.2.1 实验室检查对80例患者进行实验室检查。

检查的内容包括血清肌酐范围值;尿素氮的含量;血尿酸的含量;尿常规;24h 尿蛋白定量;血浆白蛋白、球蛋白;胆固醇;甘油三酯;超声波检查肾脏形状的变化。

1.2.2 病理学检查采用肾脏活检技术。

将取到的病例切片应用免疫荧光标记在光镜、电镜下检查。

间质性肾炎

间质性肾炎

诊断:
• 急性肾衰竭?(肾前性、肾后性、肾性) • 急性间质性肾炎(肾性)? • 慢性肾小球肾炎?
诊断:
• 急性肾衰竭?(肾前性、肾后性、肾性) • 肾前性:血容量减少(如各种原因的液体 丢失和出血)、有效动脉血容量减少、低 心排血量、肾内血流动力学改变(包括肾 脏血管收缩、扩张失衡)和肾动脉机械性 阻塞等。 • 肾后性:急性尿路梗阻。 • 肾性:肾实质损伤,常见的是肾缺血或肾 毒性物质损伤肾小管上皮细胞(如急性肾 小管坏死,ATN),也包括肾小球疾病、肾 血管病和间质病变所伴有的肾功能急剧下 降。
出院1月后复查
• • • • 血常规:WBC5.86*109/l,N64.5%,L27.6%,HB 113g/L。 肾功能:BUN 8.4mmol/L,Cr139.2umol/L,UA535umol/L。 电解质:正常。 尿常规:BLD+-,PRO-,PH5.0,尿比重1.015,尿沉渣定量:红细 胞12/ul,管型计数0。
• 病因:药物因素是最重要因素,尤其是抗生素的滥用更为多见。
• 病机:毒热伤肾,气阴虚弱。 • 治法治则:清热解毒,补益气阴。
• 方药:急间解毒益肾汤
板蓝根30g 金银花15g 怀山药20g 生地黄10g 黄柏10g 连翘15g 鱼腥草30g 生晒参10g
焦栀子10g 炒大黄10g 甘草6g
李培旭主任医师治疗间质性肾炎经验
AIN的临床诊断
• 在用药或全身性感染过程中或之后出现的尿 检异常伴肾功能减退,伴有/不伴有全身过 敏表现,均应考虑AIN的可能性 血、尿嗜酸性粒细胞增高、血清IgE增高、 肾小管功能障碍等有助于临床诊断 确诊有赖于肾活检 确诊后应尽量作出病因诊断
• • •
治疗
一、去除诱因

急性间质性肾炎

急性间质性肾炎
WBC9.2×109/L,N68%,E12.2%,Hb126g/L,PLT154×109/L。 尿常规:尿比重1.010,尿蛋白±,镜检RBC++/HP,WBC+/HP,细胞 管型0-3/HP,尿渗透压206mOsm/L 肝功能:白蛋白39g/L,球蛋白16gL,AST12U/L,ALT10IU/L
❖ 病因治疗: (1)去除病因:立即停止引起本病可能相关的药物。 (2)糖皮质激素泼尼松0.5~1mg/(kg:d) ❖ 支持治疗:
(1)一般治疗:观察每日尿量、体重、血压变化, 保持容量平衡;纠正水电解质素乱,维持酸碱平衡 ;加强营养支持;避免感染。 (2)血液净化治疗
病例—住院治疗情况
❖ 血液透析滤过3次,患者尿量逐渐增加,达 3500ml/d,皮疹逐渐消退,腰痛、水肿缓解;
【问题1】门诊见一位发热、皮疹、关节痛、 血尿、尿量减少患者,问诊要点包括哪些
❖ 起病特点、诱因,有无感染或应用某些药物、接触 毒物等病史。
❖ 皮疹的特点,关节痛的部位,有无红肿热痛、功能 障碍,血尿有无伴随尿频、尿急、尿痛、排尿不尽 、腰痛等症状。
❖ 临床常见尿量减少的原因:如腹泻、呕吐、感染、 大量出汗、剧烈运动、创伤、饮食异常、药物等, 特别要询问是否有血压下降的情况。
血糖4.9mmo/L
肾功能:BUN20.6mmol/L,Scr962µmo/L
双肾B超:左肾114mmx52mm,右肾108mm×50mm,皮质回声正常
【问题5】该患者可能的诊断是什么,是否需要 入院诊断和治疗
❖ 该患者符合急性间质性肾炎,急性肾损伤诊断; ❖ 病因可能与药物有关; ❖ 需要住院进一步明确诊断和治疗。
【问题8】急性间质性肾炎的预后如何
思路:多数药物相关急性间质性肾炎预后良好,在 去除诱因后肾损伤能逐渐恢复至痊愈。

急性肾小管间质性肾炎应该做哪些检查?

急性肾小管间质性肾炎应该做哪些检查?

急性肾小管间质性肾炎应该做哪些检查?
*导读:本文向您详细介急性肾小管间质性肾炎应该做哪些检查,常用的急性肾小管间质性肾炎检查项目有哪些。

以及急性肾小管间质性肾炎如何诊断鉴别,急性肾小管间质性肾炎易混淆疾病等方面内容。

*急性肾小管间质性肾炎常见检查:
常见检查:尿液N-乙酰-β-D-氨基葡萄糖苷酶(UNAG)、血清尿素氮、肾脏超声检查、血常规、无离子水(自由水)清除率、尿常规、肾病类尿常规、肾功能检查、尿N-乙酰β-D氨基葡萄糖苷酶、浆细胞
*一、检查:
肾活检是明确诊断的唯一方法。

指征包括诊断不能肯定或肾衰进展。

肾小球通常是正常的。

最早期表现是间质水肿,典型的随后出现间质淋巴细胞,浆细胞,嗜酸性细胞和少量嗜中性白细胞浸润。

严重病例中,可见炎性细胞侵入衬在小管基底膜的细胞间空隙(小管炎)。

在其他标本中,可能见到继发于甲氧苯青霉素,磺胺类药,分枝杆菌和真菌的肉芽肿反应。

非干酪样坏死性肉芽肿的存在提示结节病。

免疫荧光或电镜很少能显示病理学特征变化。

*以上是对于急性肾小管间质性肾炎应该做哪些检查方面内
容的相关叙述,下面再来看看急性肾小管间质性肾炎应该如何鉴别诊断,急性肾小管间质性肾炎易混淆疾病。

*急性肾小管间质性肾炎如何鉴别?:
*一、鉴别:
间质纤维化及小管萎缩的有无有助于急、慢性间质肾炎的鉴别;小管炎则有助于与肾小管坏死相鉴别。

*温馨提示:以上内容就是为您介绍的急性肾小管间质性肾
炎应该做哪些检查,急性肾小管间质性肾炎如何鉴别等方面内容,更多更详细资料请关注疾病库,或者在站内搜索“急性肾小管间质性肾炎”了解更多,希望以上内容可以帮助到大家!。

肾病内科急性间质性肾炎的诊断与治疗

肾病内科急性间质性肾炎的诊断与治疗

肾病内科急性间质性肾炎的诊断与治疗急性间质性肾炎(Acute interstitial nephritis, AIN)是一种以肾间质发炎为主要特征的肾小管间质性疾病。

它是由多种病因引起的,包括药物过敏反应、感染、自身免疫病变等。

本文将重点探讨急性间质性肾炎的诊断和治疗。

一、诊断急性间质性肾炎的诊断主要基于以下几个方面的表现:1. 临床表现:患者常出现发热、乏力、食欲不振、尿量减少等非特异性症状。

少数患者可能出现尿液改变,如蛋白尿、镜下血尿或管型形成。

2. 实验室检查:血清肌酐和尿素氮通常升高,尿液中白细胞增多,红细胞和管型有时可见。

血液和尿液检查对排除其他肾脏疾病也很有帮助。

3. 肾活检:肾活检是确诊急性间质性肾炎的金 standard。

活检样本通常显示肾小管间质间质的淋巴细胞、浆细胞浸润以及肾小管上皮细胞和基质的水肿。

特别需要注意的是,肾小球通常不受累。

二、治疗1. 原因治疗:如果可疑药物或感染是引起急性间质性肾炎的原因,应立即停用或治疗该药物,或针对感染进行适当的抗菌治疗。

2. 对症治疗:治疗症状和并发症非常重要。

例如,对于水肿和高血压,可以限制钠摄入、提高利尿和使用抗高血压药物。

3. 免疫抑制治疗:对于自身免疫性间质性肾炎,如肾小管间质性肾炎、系统性红斑狼疮等,可以考虑使用免疫抑制剂,如糖皮质激素和细胞毒性药物。

4. 营养支持:对于重症患者,营养支持非常重要。

合理的蛋白质摄入和其他必需营养素的供应有助于提高肾脏修复和恢复功能。

总之,在诊断和治疗急性间质性肾炎时,必须综合考虑患者的临床症状、实验室检查和肾活检结果。

及早发现和治疗可以减少肾脏损害,提高预后。

此外,对于特定病因引起的肾炎,及时干预是非常重要的,例如停用药物或控制感染。

请注意,本文仅供参考,请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诊断和治疗。

肾病内科急性间质肾炎的鉴别诊断

肾病内科急性间质肾炎的鉴别诊断

肾病内科急性间质肾炎的鉴别诊断急性间质肾炎(Acute Interstitial Nephritis,AIN)是一种常见的肾脏疾病,其特点是肾小管和间质的炎症反应。

一、引言急性间质肾炎是一种肾小管和间质的炎症反应性疾病,常见于药物过敏、感染和系统性疾病等情况下。

本文主要讨论肾病内科急性间质肾炎的鉴别诊断。

二、肾病内科急性间质肾炎的临床表现1.尿液检查:尿蛋白增多、白细胞增多,镜下血尿常见;2.肾功能检查:轻度肾小球滤过率下降,但相对于肾小球肾炎、肾小管-间质疾病等其他疾病,肾小球滤过率下降较为轻微;3.肾脏超声:无特异性,有助于排除其他疾病;4.肾穿刺活检:确诊急性间质肾炎,但不是常规的检查手段。

三、鉴别诊断1.与肾小球肾炎的鉴别:肾小球肾炎主要表现为肾小球改变,尤其是肾小球滤过膜炎症,而急性间质肾炎主要累及肾小管和间质。

可以通过尿蛋白量和白细胞计数的对比来鉴别。

肾小球肾炎的尿液检查通常会出现高度蛋白尿,镜下血尿明显,而急性间质肾炎的尿液检查中尿蛋白量和白细胞计数较低。

2.与肾小管-间质疾病的鉴别:肾小管-间质疾病是一组以累及肾小管和间质为主要表现的肾脏疾病,有多种原因,如药物、感染等。

与急性间质肾炎相比,肾小管-间质疾病通常与药物过敏或感染有关。

尿液检查中的尿蛋白量和白细胞计数通常较少,而肾小管-间质疾病的尿液检查中尿蛋白量和白细胞计数较多。

3.与慢性间质性肾炎的鉴别:慢性间质性肾炎是一种慢性进展性肾脏疾病,而急性间质肾炎则是一种急性发作的疾病。

尿液检查中,急性间质肾炎的尿蛋白量和白细胞计数较高,而慢性间质性肾炎则较少。

四、结论肾病内科急性间质肾炎是一种常见的肾脏疾病,鉴别诊断对于确诊和治疗至关重要。

通过尿液检查、肾功能检查、肾脏超声和肾穿刺活检等多种方法,可以增加对急性间质肾炎的鉴别诊断准确性。

本文主要从临床表现和鉴别诊断两个方面对肾病内科急性间质肾炎进行了介绍,以期为临床医生提供参考,帮助其正确诊断和治疗患者,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系统性疾病引起的AIN,占第三位,包括 SLE、结节病、干燥综合征等自身免疫性疾 病、尿酸性肾病等代谢性疾病和淋巴瘤、 白血病、多发性骨髓瘤等肿瘤引起的AIN。
4、特发性AIN:是指组织学特征为典型的AIN, 而未找到和证实上述病因者。本病临床上多以 非少尿是ARF为突出表现,并有约1/3患者合 并眼色素膜炎。目前认为本病是一种自身免疫 性疾病。本病无病因可寻、好发于中青年女性 及常合并眼色素膜炎的特点,可资与最常见的 药物性AIN相鉴别。本病对皮质激素疗效明显, 可使肾功能在1-2个月内完全恢复,遗留永久 性肾衰者不足5%。ຫໍສະໝຸດ 二、药物所致急性间质性肾炎
1、病因:
• 引起AIN的药物很多,能列出的药物就多达 121个。由抗生素引起者占2/3,其中以β内酰胺类最多,也即青霉素类和头孢霉素 类引起的最常见,其次为磺胺类和利福平 等抗结核药类,再次为非类固醇类抗炎药 (NSAIDs)。
2 、发病机理:
• 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均参与AIN的发病过程。AIN活 检病理显示肾间质浸润细胞多为T细胞,在药物性AIN 肾间质中尤以CD4+细胞显著增加,说明细胞免疫起 主要作用;少数药物如新青霉素Ⅰ导致的AIN患者血 液中检测到抗TBM抗体,表明体液免疫抗体介导的免 疫反应在该类患者发病中起作用。肾间质炎性细胞的 浸润或免疫复合物形成,可触发一系列免疫反应,使 细胞因子和各种炎症介质释放和激活,导致间质炎症 反应进一步加剧和进展,出现肾间质成纤维细胞及细 胞外基质增生,引起肾纤维化和慢性肾功能衰竭。
轻肾脏结构和功能进一步受损,能促进肾功能恢复。常用 泼尼松,初始剂量为1mg/(kg.d),在1个月内逐渐减量 并停药。重病患者可使用甲基泼尼松龙0.5g/d冲击治疗2-4 天后,以泼尼松口服维持。激素适用于青霉素、头孢霉素 类及磺胺类等药物引起的过敏性AIN;有报道激素对 NSAIDs及利福平等抗结核药引起的AIN常无明显疗效,但 均为回顾性小样本研究,无随机对照资料证实激素无效。 因此,一旦获得药物性AIN的诊断激素治疗均应作为病因 治疗予以重视,尤其对于过敏性AIN及起病时即依赖血液 透析的重病患者,均应及时积极应用激素治疗。
或脱屑样皮疹;部分患者轻度关节痛、淋巴 结肿大及嗜酸细胞增多、IgE水平升高。 NSAIDs相关的AIN较少出现上述超敏反应表 现。出现发热、皮疹、嗜酸细胞增多三联征 的AIN患者不到30%。表明药物性AIN临床表 现的多样性和复杂性。
5、诊断:
• 诊断条件: ①用药史; ②全身变态反应表现; ③尿检异常; ④肾功能异常:肾小管功能损害
及肾小球滤过率降低; ⑤腰痛、B超示双肾增大。
• 凡具备以上5条或①加后4条中任何3条者, 同时能排除急性肾炎、急进性肾炎等肾小 球疾病和急性肾小管坏死者,临床诊断可 以成立,但确诊需依靠肾组织病理检查。 对于严重病例或停药及治疗后病情仍进行 性加重者,应作肾活检。
6、治疗
• (1)病因治疗: ①去除病因:立即停用相关药物; ②糖皮质激素(简称激素)治疗: 一般认为激素治疗有较重要的价值,激素可预防和减
3、病理:
• 病变呈双侧肾弥漫性分布。肾间质有淋巴细胞、 单核细胞、巨噬细胞浸润,可伴有浆细胞、嗜 酸细胞及中性粒细胞浸润,常呈片状分布,严 重者呈弥漫性,有些病例在间质或小管周围可 见肉芽样病变。间质水肿常十分明显,使肾小 管彼此分离,间质区域增宽。可见局灶性肾小 管病变,小管基底膜内有炎性细胞浸润,形成 小管炎,小管上皮细胞肿胀,刷状缘脱落,甚 至肾小管坏死、TBM破裂。肾小球多正常或 有轻度系膜增生。
急性间质性肾炎
解放军第404医院 顾彦琪
急性间质性肾炎(acute interstitial nephritis,AIN)是 指由多种原因引起的急性肾间 质、肾小管的损害,故又称急 性肾小管间质性肾炎。
患者起病前多有应用某种药物、感染或 系统性疾病史;临床表现为突然出现的 急性肾功能损害、蛋白尿、血尿及白细 胞尿,患者可伴发热、皮疹等全身变态 反应表现;病理上表现为肾间质炎性细 胞浸润,间质水肿和肾小管损伤,而肾 小球无受累或损害轻微。这种原发性的
(2)肾外表现:
• ①腰痛:系因肾间质炎症反应和水肿,导 致肾脏肿大,肾包膜受牵张所致,约1/2患 者存在单侧或双侧腰痛,常常是患者就诊 的主要原因;查体可发现双肾区有压痛和 叩击痛。B超示双肾体积增大或正常。
• ②变态反应表现:发热在甲氧西林相关AIN 患者达80%以上,其他药物性AIN发热相对 少见;皮疹可为多形性红色痒疹、多形红斑
• ②肾小管损害:肾小管损害常见,可出现 糖尿、氨基酸尿、高氯性代酸等近端肾小 管损害表现,也可出现等渗尿、钠排泄增 多等远端小管损害表现,但不如在慢性间 质性肾炎中明显。由于极少出现钠潴留, 故很少有高血压和水肿发生,此点在与原 发性肾小球疾病的鉴别中十分重要。
• ③肾功能损害:突然出现轻重不等的肾功 能损害,表现为肾小管损伤和肾小球滤过 率下降、SCr、BuN升高。20-50%患者表 现为ARF,多数为非少尿性,老年患者和 病情严重者可出现少尿性ARF。
4、临床表现:
药物性AIN典型的临床表现有: • ①发热、皮疹、关节痛等全身变态反应表现; • ②其发生与药物剂量没有直接关系; • ③再次暴露于相同药物或类似药物可出现相同
症状。不同药物导致的AIN临床表现不完全一 样。
(1)肾脏表现:
• ①尿检异常:多为少量蛋白尿(<1g/24n), 唯NSAIDs及氨苄西林过敏所致的AIN可见 大量蛋白尿;约75%可见镜下血尿,有报 道肉眼血尿可达44%;75%尿沉渣示白细 胞增多,甚至出现无菌性脓尿,白细胞管 型常见;经尿沉渣染色尿中嗜性细胞比例 增多(>1%),如>5%,则药物过敏性AIN 诊断可确立。
AIN并不少见,是常见肾脏疾病之一。
AIN的发病率在肾活检中占2-3%; 在所有以ARF起病的患者中AIN占 29.5%。AIN多见于老年人,有研 究显示,AIN是老年人急性肾功能 不全最主要原因,占39%。
一、病 因
1、药物:是引起AIN的首位原因,药物相关的 AIN约占71.1% 。
2、感染:是AIN的第二位原因,约占15.6%。包 括直接侵入肾实质的感染(肾盂肾炎、肾结核) 和对全身性感染的反应。前者引起的AIN,罕见 发生ARF;后者经积极处理原发病、恰当的支持 及必要的替代治疗,可使肾功能恢复,预后较好。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