肾小管—间质性肾炎 PPT课件
间质性肾炎的诊治ppt课件

常呈多形性红色斑丘样痒疹或脱皮样皮疹。
外周血嗜酸粒细胞增多 少数病例还会出现关节痛和淋巴结肿大。
(二)肾脏损伤的表现 症状及体征 尿液检查的异常 肾功能异常
症状及体征
潜伏期:绝大多数患者的肾脏损害的表现出现在 应用致病药物2-3周以后。
◆
急性肾衰竭 腰痛
迅速发生的少尿型或非少尿型ARF, 20-30%为少尿型,老年患者多见。
血尿:
蛋白尿:
肾功能损害
●
肾(小球)功能异常
程度不等,肾小球滤过率下降,血清尿素氮及肌酐增高。 1/3患者达到透析水平。
●
肾小管功能损害(特征)
Fanconi综合症
重吸收: 肾性糖尿 小分子蛋白尿 尿β2-MG 排出增多
水平衡: 低渗透压尿 酸碱平衡: 肾小管酸中毒
诊断
(一)近期有可疑过敏药物应用史 (二)全身过敏反应表现 (三)尿检异常:
病因
药物 感染(炎症) 特发性
其它
药物
导致AIN的药物种类繁多,可以是单一药物或 多种药物混合应用致病。 种类:
抗生素
NSAIDs 抗惊厥药
变迁: 60-70年代 磺胺 青霉素
90年代 β-内酰胺类,氨基糖 甙类,喹诺酮类,利福平
90年代以后 混合用药增多,尤 其值得重视的是各类中药(或 中成药)
◆
双侧或单侧腰痛 ——肾间质水肿,肿大的肾脏牵扯肾被膜所致
◆
通常血压正常,无水肿
B超影像学检查 双肾大小正常或轻度增大。
尿液检查
无菌性白细胞尿(50%),或白细胞管型, 白细胞尿: 有时发现尿嗜酸细胞 多为镜下血尿, (1/3)可出现肉眼血尿 (常见于新青霉素I,利福平或别嘌呤醇) 多为轻、中度,定量多<1g,很少超过2g NSAID所致的可表现为水肿或肾病综合征
间质性肾炎PPT课件

6
病因及发病机制
• 药物(半抗原)与机体组织蛋白(载体)结合,诱发 机体超敏反应(细胞及体液免疫反应)导致肾小管-间 质炎症。
• 很多药物可引起AIN,以抗生素、磺胺、非甾体类抗炎 药、抗惊厥药等最为常见。
• 某些头孢菌素类抗生素可抑制肾小管上皮细胞内线粒体 功能,造成细胞“呼吸窘迫”。
• 由非甾体类抗炎药引起者,同时可导致肾小球微小病变。
7
病理
• 光镜:肾小球及肾血管正常。肾间质水肿,弥漫性淋 巴细胞及单核细胞浸润,散在嗜酸性粒细胞浸润,并 偶见肉芽肿。肾小管上皮细胞呈严重空泡及颗粒变性, 刷状缘脱落,管腔扩张。
• 免疫荧光:多阴性,由甲氧苯青霉素引起者可见IgG及 C3沿肾小管基底膜呈线样沉积。
16
病因及发病机制
发病机制非单一性,毒性反应为常见因素。
• 止痛剂代谢产物在肾髓质中高度浓缩,直接损害肾小 管上皮细胞膜,引起肾小管间质慢性炎症。
• 内源性毒素如轻链等对近端肾小管上皮细胞也有一定 的毒性。
• 毒物刺激肾小管上皮细胞和(或)肾间质成纤维细胞 释放炎症介质及促纤维化物质致成CIN。
17
情好转后逐渐减量,共服2-3个月); • 自身免疫性疾病、药物变态反应等免疫因素介导的间
质性肾炎,可给予激素及免疫抑制剂治疗。
(三)透析治疗: • 血肌酐明显升高或合并高血钾、心衰、肺水肿等有血
液净化指征者。 13
第二节 慢性间质性肾炎
(chronic interstitial nephritis,CIN)
内科学
1
第五篇 泌尿系统疾病
第七章 间质性肾炎
2
WHO 关于肾小管-间质病的(简明)分类(一)
过敏性急性小管间质性肾炎PPT演示课件

疾病的预测和个性化治疗提供了依据。
03
药物过敏
深入研究了药物过敏引起的过敏性急性小管间质性肾炎的机制,发现某
些药物可作为半抗原,与肾小管基底膜结合形成免疫复合物,引发炎症
反应。
新型治疗方法探索
1 2
免疫抑制剂治疗
临床试验表明,使用免疫抑制剂如环孢素A、他 克莫司等药物,可有效抑制免疫反应,减轻肾脏 损伤。
健康生活方式指导
教育患者如何调整饮食、作息等 生活习惯,以减轻肾脏负担,促
进康复。
药物使用指导
告知患者如何正确使用药物,包 括药物的副作用、注意事项等, 确保患者安全有效地进行治疗。
心理干预措施及效果评估
心理疏导
针对患者可能出现的焦虑 、抑郁等心理问题,进行 心理疏导,帮助患者调整 心态,积极面对疾病。
ATIN可发生于任何年龄, 但以中老年女性多见。
地域与季节分布
ATIN的发病无明显的地域 和季节差异。
临床表现及分型
临床表现
ATIN的典型临床表现为急性肾损伤,包括少尿或无尿、水肿、高血压等。此外 ,患者还可出现发热、皮疹、关节痛等全身症状。
分型
根据病因和临床表现,ATIN可分为药物性ATIN、感染性ATIN和自身免疫性 ATIN三种类型。其中,药物性ATIN最为常见,约占所有ATIN病例的70%以上 。
02
诊断与鉴别诊断
诊断标准及流程
诊断标准
根据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和影像学检查综合判断。患者出现急性肾损伤症状, 如少尿、无尿、水肿等,伴有发热、皮疹等过敏表现,同时排除其他病因,可考 虑本病。
诊断流程
详细询问病史,了解过敏药物使用史,进行全面体格检查,重点关注肾脏相关表 现。结合实验室检查和影像学检查结果,综合分析,确定诊断。
急性肾小管间质性肾炎护理查房PPT

诊断结果:是否确诊为急 性肾小管间质性肾炎
患者基本信息:年龄、性 别、职业等
症状表现:如尿量减少、 水肿、高血压等
治疗情况:是否接受过治 疗,效果如何
护理措施:针对患者病情 采取的护理措施,如饮食、
药物、休息等
影像学检查:如B超、CT 等结果
临床表现
尿液异常:尿量减 少,尿色加深,尿 蛋白增加
水肿:眼睑、面部、 四肢水肿
等情绪
情感支持:给 予患者情感支 持,帮助患者 建立信心,积
极配合治疗
心理干预:针 对患者心理问 题,进行心理 干预,如认知 行为疗法、心
理疗法等
心理教育:向 患者及家属普 及心理护理知 识,提高心理 护理意识,促
进患者康复
效果评估
评估指标:尿量、 尿蛋白、血肌酐、 血尿素氮等
评估方法:定期 监测、记录患者 病情变化
尿蛋白定量:检测尿液中蛋 白质的含量,判断肾脏损伤 程度
尿常规:观察尿液颜色、透 明度、比重、酸碱度等指标
肾功能检查:检测血肌酐、 尿素氮、血钾等指标,判断
肾脏功能状况
电解质检查:检测血钠、血 钾、血钙等指标,判断电解
质平衡状况
影像学检查:如B超、CT等, 观察肾脏形态、大小、结构
等,判断肾脏损伤程度
患者依从性
并发症预防
监测血压、尿 量、肾功能等 指标,及时发 现并处理并发
症
保持患者卧床 休息,避免剧 烈运动和过度
劳累
保持患者饮食 清淡,避免高 盐、高蛋白、
高脂肪饮食
保持患者情绪 稳定,避免焦 虑、紧张等不 良情绪影响病
情
心理护理
心理疏导:了 解患者心理状 态,进行心理 疏导,减轻患 者焦虑、恐惧
间质肾小管疾病 ppt课件

ppt课件
1
肾小管间质性肾病
定义:各种原因引起肾脏实质性损害,起最
初的组织病理改变位于肾小管间质;或相对于 肾小球和肾血管而言,肾小管间质的结构和功 能变化更突出。
发病率:慢性肾功能衰竭约20%~40%、急性
肾功能衰竭约10%~25%由TIN引起。
作用:空间、局部免疫反映的激发和应答、
特点:肾功能突然快速减退,病理表现为肾间 质水肿伴炎性细胞浸润,但无组织纤维化,小 球和血管病变轻微。
光镜:淋巴和单核细胞为主,中性粒细胞较少, 药物引起可见嗜酸性粒细胞急肉芽肿形成。
免疫荧光:阴性。 发病机制: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均参与。 原因:药物性、感染性、全身性疾病伴发及无
致病因素的特发性。
残存肾单位的适应性变化过程、成纤维细胞的 增殖、细胞因子和细胞外基质成分的表达、肾 组织的硬化和纤维化过程中起主导作用。
ppt课件
2
精品资料
• 你怎么称呼老师?
• 如果老师最后没有总结一节课的重点的难点,你 是否会认为老师的教学方法需要改进?
• 你所经历的课堂,是讲座式还是讨论式? • 教师的教鞭
ppt课件
8
慢性肾小管间质肾病
特点:肾小管功能下降与 GFR不成比例。 蛋白尿 在1g/24 h以下,血压正常。
近曲小管:重吸收功能下降,出现糖尿、氨基 酸尿、尿中碳酸氢钠、 磷、尿酸、尿酶 β2微球蛋白增加。
远曲小管:浓缩功能减退及酸化功能下降,尿 钠增加,尿钾减少。
病理:间质纤维化,肾小管萎缩,肾实 质大量单核细胞浸润。
ppt课件
17
氧化介导的肾小管间质损害
功能肾单位减少时小管钠重吸收和单位 肾氧耗增加。
间质性肾炎ppt课件

好转 继续观察
怀疑AIN引起的ARF 停药,治疗原发病
支持治疗,严密观察(1周) 不好转,甚至恶化
典型药物引起 激素治疗
肉芽肿形成
免疫抑制 剂
纤维化 保守治疗
对症支持治疗
• 水平衡 • 电解质平衡 • 酸碱平衡 • 营养 • 抗感染 • 血液透析
肾大小:正常或增大
临床:隐袭起病 肾小管功能障碍 尿检异常 CRF
病理:肾小管变性和萎缩 炎性细胞浸润 肾小管扩张 间质纤维化
肾大小:正常或缩小
急性间质性肾炎
慢性间质性肾炎
发病机制
• 细胞介导的免疫反应(主要) • 抗体介导的免疫反应(少见)
急性间质性肾炎
一组由多种病因引起的临床综合征,特点 是起病急骤,常伴有急剧肾功能减退,主要 病理改变为肾间质水肿及明显的炎性细胞浸 润。
受累、血IgE增高
• 肾损伤
蛋白尿:很少超过2g/d 血尿:75%镜下血尿、44%肉眼血尿
RBC管型少见 白细胞尿:单个核细胞为主
可有嗜酸细胞 肾功能不全:Scr升高 肾小管损伤: 尿量变化
药物导致的急性间质性肾炎的 诊断
• 用药史 • 过敏表现 • 肾损伤
如果无过敏表现怎么办吗
鉴别诊断
• 与肾小球疾病鉴别 • 与急性肾小管坏死鉴别 • 原来有基础肾脏病
• 病变主要在皮质深层小管和间质
– 间质水肿 – 间质细胞浸润(T细胞、单核细胞、嗜酸细胞、
浆细胞等)
– 肉芽肿形成 – 慢性病变表现间质纤维化、小球硬化 – 肾小管上皮变性、坏死、萎缩
• 肾小球多正常、一般无血管病变
急性间质性肾炎-病理表现
• 免疫荧光检查多为阴性。偶于某些药物所致者可 见IgG和补体C3沿着TBM呈线形沉积。
又称慢性肾小管-间质肾炎PPT课件

西药 如镇痛药、环孢素等 重金属 如铅、铬、砷等 放射线 其他 如巴尔干肾病
11
.
2019/11/1
CIN发病机制非单一因素,毒性反应可能为常 见因素。毒物刺激肾小管上皮细胞或肾间质成 纤维细胞释放炎症介质及促纤维化物质,从而 导致CIN。
5
.
2019/11/1
6
.
临床表现
用药后出现皮疹或红斑。 突然发热,寒战或畏寒、腰
痛或关节痛。 无菌性白细胞尿、血尿、轻、
中度蛋白尿 尿少,甚至出现急性肾功能
不全。
7
2019/11/1
.
2019/11/1
诊断依据
①近期用药史 ②药物过敏表现 ③尿检异常 ④肾小管及小球功能损害 一般情况上述①②,加上③④任一条即可确诊
12
.
2019/11/1
病理改变
肾脏常萎缩,光镜下肾间质呈多灶状或大片 纤维化,伴或不办淋巴及单核细胞浸润,肾 小管萎缩乃至消失,肾小球出现缺血性皱缩 或硬化。
13
.
2019/11/1
14
.
2019/11/1
临床表现
患者常表现为逐渐出现的多尿或夜尿增多,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伴有 不同程度的纳差、乏力、消瘦等非特异症状,一般 无水肿
3
.
2019/11/1
其主要发病机制为药物与机体组织蛋白结合, 诱发机体超敏反应(包括细胞及体液免疫反 应),导致肾小管-间质肾炎。
由非甾体抗炎药引起者,还能同时导致肾小球 微小病变。
4
.
2019/11/1
病理改变
光镜可见严重的肾间质水肿,弥漫性淋巴细胞 及单核细胞浸润,散在嗜酸性粒细胞浸润,并 偶见肉芽肿。肾小管上皮细胞呈严重空泡及颗 粒变性,刷毛缘脱落,管腔扩张,而肾小球及 肾血管正常。
间质性肾炎PPT课件

病历信息
辅助检查 • 血常规(省医):WBC10.66*109/l,N84.9%,
L9.9%,HB 120g/L,HCT34.9%。 • 肾功能(省医):BUN 24.6mmol/L,Cr796
umol/L,UA638umol/L。电解质:正常。 • 24小时尿蛋白定量(省医):0.67g。 • 彩超(省医):右肾103*55*48,左肾
结构改变:肾间质和肾小管 病理生理改变:肾小管功能障碍/内分泌代谢异常 进展中可出现肾小球和血管的结构与功能异常 病因繁杂,发病机制也不尽相同,临床表现多样,轻者可无
症状,重者可呈肾功能衰竭。
15
• 本病确切的发病率不清楚。 • 有报导急性间质性肾炎的发生率为1.1%~1.7%,慢性为
病历汇报
李星锐 河南省中医药研究院附属医院 肾内科
2019/10/31
1
病历信息
• 患者代某,女,51岁; • 主诉:恶心、呕吐1周,加重伴咳嗽1天。 • 现病史:1周前进食菠菜面条后恶寒,口服维C银翘片后1
小时恶心、呕吐,呕吐物为胃内容物,第二天至黄河医院 消化科门诊就诊,因过节期间没有检查,考虑肝炎引起, 给予静点药物(具体不详),用药后患者恶心、呕吐症状 加重,伴尿失禁;第三日至省人民医院消化科住院,第四 日查肾功能:血肌酐702umol/l、BUN27mmol/l;彩超: 双肾实质回声增强;转入肾病科, 第5日肾病科复查血肌 酐796umol/l;建议肾穿及血液透析治疗,并给予激素治 疗。患者因恐惧而拒绝肾穿和血液透析,转入我院欲求中 西医结合治疗。
积雪草15g 川芎20g
• 中药结肠透析和中药直肠滴入以泄浊排毒。
8
1周后复查
• 血常规:WBC10.13*109/l,N80.11%,L13.42%,HB 115g/L,HCT36.4%。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二节肾小管—间质性肾炎
病变特点:主要累及肾小管和间质的
肾脏疾病。
类型:
原发性:肾小球和血管无明显改变。
继发性:肾小球病变、累及肾脏
的血管性疾病、多囊肾
和糖尿病等。
急性:肾间质水肿、嗜中性粒细
胞浸润、局灶性肾小管坏死。
慢性:慢性炎细胞浸润、间质纤维
化、肾小管萎缩。
一、肾盂肾炎(pyelonephritis)
病变特点:感染引起肾盂、肾间质和
肾小管的炎性疾病
病因特点:急性:多由一种细菌感染
引起
慢性:多种细菌+膀胱输
尿管返流+尿路感染
临床特点:发热、腰痛、脓尿、血尿、
膀胱刺激症状(尿频、尿急、
尿痛)晚期可出现肾功能不
全和高血压,甚至尿毒症。
病因和发病机制:
感染途径:
1.血源性(下行性)感染:
败血症或感染性心内膜炎时,细菌随
血→肾→栓塞肾小球或肾小管周围毛
细血管→引起化脓性炎。
多为金葡菌引起。
2.上行性感染:
主要感染途径,下尿路感染(尿道
炎、膀胱炎)时,细菌沿输尿管或
周围淋巴管上行→肾盂、肾盏和肾
间质、肾小管→引起病变。病原菌:
60-80%为大肠杆菌、其次为变形杆
菌、产气杆菌、肠杆菌、葡萄球菌
等。病变可单侧也可双侧。
感染过程:
1.细菌从尿道进入膀胱:
主要原因是尿道粘膜损伤。
插导尿管、膀胱镜检和逆行肾盂造影
等使细菌从尿道进入膀胱。
女性尿道短,缺乏前列腺分泌液的抗
菌作用及激素水平变化等易发病。
2.细菌→→膀胱炎:
正常情况下,通过膀胱的排泄和分
泌的有机酸和IgA的抗菌作用可将进
入膀胱的病原菌清除。
尿路梗阻时,膀胱不能排空,细菌
得以残留并繁殖→引起膀胱炎。
原因:前列腺肥大、肿瘤或结石等。
3.细菌从膀胱进入输尿管、肾盂:
主要原因是膀胱输尿管返流。
正常情况下,输尿管斜行穿过膀胱
壁,形成单向的活瓣结构,可防止
膀胱充盈或内压增高时尿液返流到
输尿管。
引起膀胱输尿管返流原因:
儿童:①先天性输尿管开口异常
②输尿管插入膀胱的部分缺
失或变短。
成人:脊髓损伤出现膀胱驰缓。
4.肾内返流:含菌的尿液通过肾乳头
和乳头孔→进入肾实质。
发病:外因:(尿道粘膜损伤、尿路
梗阻、膀胱输尿管返流)
内因:机体抵抗力↓(慢性消耗
性疾病,长期用激素、免
疫抑制剂)
(一)急性肾盂肾炎
(acutepyelonephritis)
病变特点:常由细菌上行感染→→肾盂
和肾间质的急性化脓性炎。
好发年龄:小儿、妊娠妇女和老人
病变:
1.肉眼:肾体积增大充血、表面见多
数散在大小不等脓肿,周围充血带。
切面肾盂粘膜充血、出血和水肿,
表面脓性渗出物髓质见黄白色条纹,
且伸向皮质融合成小脓肿。病变可
弥漫分布,也可局限于某一区域。
2.光镜:肾盂及肾间质急性化脓性炎
或脓肿形成和肾小管坏死。
上行感染:首先累及肾盂,肾盂粘膜
充血、水肿、大量中性粒
细胞浸润炎症扩散至肾小
管及间质,形成大小不等
脓肿及肾小管坏死,肾小
球一般很少受累。
血源感染:首先累及肾小球或肾小管
周围间质,形成多发性散
在脓肿,以后蔓延至肾小
管、肾盂。
后期:慢性炎细胞↑,间质纤维化,
肾小管萎缩,肾盂肾盏变形。
并发症:
1.急性坏死性乳头炎
(肾乳头坏死,papillarynecrosis)
常见于糖尿病或伴有严重尿路阻塞
的病人。
病变特征:肾锥体乳头侧2/3区域贫
血性梗死。
2.肾盂积脓(pyonephrosis)
高位尿路阻塞时,脓性渗出物不能
排出→→积脓
3.肾周围脓肿(perinephric abscess):
肾内脓肿穿破肾包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