肾小管间质病变 ppt课件

合集下载

小儿肾小管-间质肾炎演示课件

小儿肾小管-间质肾炎演示课件

未来发展趋势预测
1 2 3
深入研究发病机制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未来有望深入研究小 儿肾小管-间质肾炎的发病机制,为疾病治疗提 供更有效的靶点。
开发新的治疗手段
针对小儿肾小管-间质肾炎的治疗手段有限,未 来有望通过药物研发、基因治疗等手段开发新的 治疗方法。
加强国际合作与交流
小儿肾小管-间质肾炎是一种全球性疾病,未来 有望加强国际合作与交流,共同推动该领域的研 究和进步。
积极预防和治疗可能出现的并 发症,如感染、血栓形成等。
药物治疗方案选择
免疫抑制剂
对于急性肾小管-间质肾炎,可使用免疫抑制剂如糖皮质 激素、环磷酰胺等,以抑制免疫反应,减轻肾脏损害。但 需注意药物副作用及禁忌症。
降压药
对于合并高血压的患者,应选择合适的降压药物,如 ACEI、ARB等,以控制血压在理想水平。
发病原因
感染(如细菌、病毒、真菌感染)、 药物使用(如抗生素、非甾体抗炎药 等)、自身免疫性疾病、遗传因素等 。
流行病学特点
01
02
03
发病率
小儿肾小管-间质肾炎在儿 童肾脏疾病中占一定比例 ,具体发病率因地区和年 龄段而异。
年龄分布
各年龄段儿童均可发病, 但以学龄前和学龄期儿童 多见。
性别差异
男女均可发病,但无明显 性别差异。
尿液检查
患儿出现不同程度的发热、皮疹、关节痛 、腹痛、恶心、呕吐等症状。
尿蛋白阳性,尿沉渣中可见红细胞、白细 胞及管型。
血液检查
肾活检
血沉增快,C反应蛋白升高,肾功能异常。
肾组织病理学检查是确诊肾小管-间质肾炎 的金标准,可见肾小管上皮细胞变性、坏 死,肾间质水肿、炎细胞浸润等病变。

肾小管间质疾病PPT课件

肾小管间质疾病PPT课件

z 免疫抑制剂:急性期给予皮质激素,减轻 炎症反应,可减少全身及肾脏损害程度。
09.10.2020
PUMC可H编辑课件
17
AIN定义
急性间质性肾炎(AIN)是一
种短期内(一日或数日内)突然发生
的、以肾间质炎性细胞浸润为主要表
现,并伴有肾功能损害的一组临床病
理综合征。最早报告于1860,1898
年。
09.10.2020
PUMC可H编辑课件
18
AIN病因
z 感染 z 免疫介导,药物过敏或中毒。 z 代谢障碍 z 物理性损害 z 其它
小管 上皮 基底膜 形态
小球
血管
09.10.2020
急性
+ ++++ + ++++
损伤 坏死 损伤 断裂 完整 无变化或 轻微改变 轻微、可逆
PUMC可H编辑课件
慢性
+ ++ ++
+ ++++ 萎缩 增厚 萎缩 小球周围纤 维化或硬化 不定。硬化
16
(二)病理 (三)发病机理 (四)病理表现 (五)诊治
09.10.2020
PUMC可H编辑课件
19
AIN发病机理
尚不完全清楚 IgE参与(I型变态反应) IV型变态反应 抗肾小管基底膜(TBM)抗体参与 其它
09.10.2020
PUMC可H编辑课件
20
AIN病理表现
z 肾体积增大,间质充血、水肿。
z 间质或肾小管周围有炎性细胞浸润 (单核细胞、浆细胞T淋巴细胞、嗜酸 或/和嗜碱粒细胞;急性肾盂肾炎时则 以中性粒细胞浸润为主)。

急性肾小管间质性肾炎讲课PPT课件

急性肾小管间质性肾炎讲课PPT课件

联合治疗:激素和免疫抑制 剂同时使用,提高疗效
注意事项:遵循医嘱,按时 按量服药,不可自行停药或
减量
急性肾小管间质性肾炎的预 防
第四章
预防措施
积极治疗原发病,避免肾脏 损伤。
定期进行体检,及早发现肾 脏疾病。
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包括 合理饮食、适量运动、戒烟
限酒等。
避免滥用药物,特别是肾毒 性药物。
对症治疗:针对症状进行治疗,如利尿、降压、纠正贫血等。
激素和免疫抑制剂治疗:对于某些急性肾小管间质性肾炎,可能需要使用激素和免疫抑制剂进 行治疗。
透析治疗:对于严重的急性肾小管间质性肾炎,可能需要使用透析治疗来维持生命。
激素和免疫抑制剂治疗
免疫抑制剂治疗:调节免疫 系统,减少自身抗体产生
激素治疗:抑制炎症反应, 缓解病情
注意事项
避免使用肾毒性药 物,如抗生素、化 疗药物等。
控制高血压和糖尿 病等慢性疾病,定 期进行肾功能检查。
保持健康的生活方 式,如合理饮食、 适量运动、戒烟限 酒等。
预防感染,特别是 上呼吸道感染和泌 尿系统感染。
预后和康复
预后情况:急性 肾小管间质性肾 炎的预后较好, 大多数患者可以
完全康复
个体化治疗和精准医疗: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制定个体化的治疗方案,提高治疗效果。
感谢您的观看
汇报人:
案例总结和启示
诊断过程:实验室检查、影 像学检查、病理学检查等
患者情况:患者年龄、性别、 临床表现等
治疗措施:药物治疗、透析 治疗、手术治疗等
预后情况:病情控制、复发 情况、生活质量等
急性肾小管间质性肾炎的护 理和保健
第六章
护理措施
保持患者安静, 避免过度活动和 紧张

肾小管PPT课件

肾小管PPT课件

生活方式指导
保持良好的饮食习 惯,避免高盐、高 脂肪、高糖的食物
保持适当的运动, 提高身体素质和 免疫力
保持良好的作息规 律,避免熬夜和过
度劳累
保持良好的心理 状态,避免焦虑
和抑郁
定期进行体检, 及时发现并治疗
相关疾病
定期复查和随访的重要性
01
监测病情变化:定期 复查和随访有助于及 时发现病情变化,以 便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01
饮食疗法:低盐、 低蛋白、低磷饮 食,补充维生素 和矿物质
03
监测病情:定期 检查肾功能、尿 常规、血常规等 指标,及时调整 治疗方案
05
02
药物治疗:使用 糖皮质激素、免 疫抑制剂、抗炎 药等
04
预防感染:避免 感染,保持个人 卫生,加强锻炼, 提高免疫力
肾小管-间质肾炎的护理要 点
饮食护理
药物剂量
4
避免使用肾毒 性药物,如氨 基糖苷类抗生

5
保持良好的生 活习惯,避免 吸烟、酗酒等
不良行为
病情监测和并发症预防
1
定期监测肾 功能、尿常 规、电解质
等指标
4
监测血压、 血糖 量、尿色、 尿比重等变

5
保持良好的 生活习惯, 避免劳累和
剧烈运动
04
自我否定:对 自己的病情和 未来感到悲观, 产生自我否定 和消极情绪
心理护理方法
倾听:耐心倾听患者 的倾诉,给予关心和 支持
鼓励:鼓励患者保持 乐观心态,积极配合 治疗
教育:向患者及其家 属普及心理护理知识, 提高心理护理意识
解释:向患者解释病 情,消除疑虑和恐惧
指导:指导患者进行 自我心理调适,学会 放松和减压

小儿肾小管-间质肾炎护理查房PPT课件

小儿肾小管-间质肾炎护理查房PPT课件

护理
护理
护理目的:介绍小儿肾小管-间质肾炎 患者护理的目的。
护理措施:介绍小儿肾小管-间质肾炎 患者的护理措施。
护理
饮食护理:介绍小儿肾小管-间 质肾炎患者的饮食护理。
康复
康复
康复训练:介绍小儿肾小管-间质肾炎 患者的康复训练内容。
康复时间:介绍小儿肾小管-间质肾炎 患者的康复时间。
康复
小儿肾小管-间质肾炎护理查 房PPT课件
目录 介绍 病因 症状 诊断 治疗 护理 康复 预后评估 结束语
介绍
介绍
简介:本PPT介绍小儿肾小管-间质 肾炎的护理查房课件。 目的:帮助用户了解小儿肾小管间质肾炎的护理知识。

内容:本PPT共包含八个部分,涵盖小 儿肾小管-间质肾炎的病因、症状、诊 断、治疗、护理等方面的内容。
病因
病因
发病原因:介绍小儿肾小管-间 质肾炎的发病原因。 高发人群:介绍小儿肾小管-间 质肾炎的高发人群。
病因
预防措施:介绍小儿肾小管-间质肾炎 的预防措施。
症状
症状
临床表现:介绍小儿肾小管-间质 肾炎的临床表现。 体征:介绍小儿肾小管-间质肾炎 的体征。
症状
检查:介绍小儿肾小管-间质肾炎的检 查方法。
注意事项:介绍小儿肾小管-间质 肾炎患者在康复期间需要注意的事 项。
预后评估
预后评估
预后影响因素:介绍小儿肾小管-间质 肾炎患者预后的影响因素。 预后评估方法:介绍小儿肾小管-间质 肾炎患者预后评估的方法。
预后评估
预后评估标准:介绍小儿肾小 管-间质肾炎患者预后评估的标 准。
结束语
结束语
总结:总结小儿肾小管-间质肾炎的护 理查房课件的主要内容。
祝愿:祝愿用户们能够更好地了解小儿 肾小管-间质肾炎的护理知识。

小儿肾小管-间质肾炎介绍培训课件

小儿肾小管-间质肾炎介绍培训课件

定期随访
按照医生要求定期进行随访检 查,及时调整治疗方案和护理
措施。
06
总结回顾与展望未 来发展
本次内容总结回顾
小儿肾小管-间质肾炎的定义和分类
详细阐述了小儿肾小管-间质肾炎的概念、发病原因、病理生理机制及临床分类。
临床表现与诊断
总结了小儿肾小管-间质肾炎的常见临床表现,如尿液异常、肾功能损害等,以及相应的 实验室检查和影像学检查在诊断中的应用。
营养支持
给予患儿足够的营养支持 ,包括高热量、高维生素 、优质蛋白质等,以满足 其生长发育需求。
药物治疗方案及注意事项
糖皮质激素治疗
注意事项
对于急性肾小管-间质肾炎,可给予糖 皮质激素治疗,以减轻炎症反应。但 需注意激素的副作用,如感染、骨质 疏松等。
在使用药物治疗时,需根据患儿的病 情、年龄、体重等因素调整药物剂量 ,并密切观察药物副作用和病情变化 。
预后评估不准确
目前对于小儿肾小管-间质肾炎的预后评估方法尚不完善 ,无法准确预测患者的长期预后,因此需要建立更加科学 、准确的预后评估体系。
未来发展趋势预测
深入研究发病机制
随着医学科技的不断发展,未来有望深入研究小儿肾小管间质肾炎的发病机制,为疾病的预防和治疗提供更加科学 的依据。
开发新的治疗手段
。例如,对于高钾血症患儿,可给予降钾药物治疗和饮食调整;对于低
钠血症患儿,可适当补充钠盐。
03
高血压处理
对于高血压患儿,应选择合适的降压药物进行治疗,同时配合饮食和运
动疗法。经过治疗,大部分患儿的高血压可以得到有效控制。
05
患儿家庭护理指导
心理护理和情绪支持
提供安全感
保持家庭环境稳定,给予孩子足够的关爱和陪伴,增强其安全感 。

又称慢性肾小管-间质肾炎PPT课件

又称慢性肾小管-间质肾炎PPT课件
中药 如含马兜铃酸药物关木通、广防己、青 木香等
西药 如镇痛药、环孢素等 重金属 如铅、铬、砷等 放射线 其他 如巴尔干肾病
11
.
2019/11/1
CIN发病机制非单一因素,毒性反应可能为常 见因素。毒物刺激肾小管上皮细胞或肾间质成 纤维细胞释放炎症介质及促纤维化物质,从而 导致CIN。
5
.
2019/11/1
6
.
临床表现
用药后出现皮疹或红斑。 突然发热,寒战或畏寒、腰
痛或关节痛。 无菌性白细胞尿、血尿、轻、
中度蛋白尿 尿少,甚至出现急性肾功能
不全。
7
2019/11/1
.
2019/11/1
诊断依据
①近期用药史 ②药物过敏表现 ③尿检异常 ④肾小管及小球功能损害 一般情况上述①②,加上③④任一条即可确诊
12
.
2019/11/1
病理改变
肾脏常萎缩,光镜下肾间质呈多灶状或大片 纤维化,伴或不办淋巴及单核细胞浸润,肾 小管萎缩乃至消失,肾小球出现缺血性皱缩 或硬化。
13
.
2019/11/1
14
.
2019/11/1
临床表现
患者常表现为逐渐出现的多尿或夜尿增多,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伴有 不同程度的纳差、乏力、消瘦等非特异症状,一般 无水肿
3
.
2019/11/1
其主要发病机制为药物与机体组织蛋白结合, 诱发机体超敏反应(包括细胞及体液免疫反 应),导致肾小管-间质肾炎。
由非甾体抗炎药引起者,还能同时导致肾小球 微小病变。
4
.
2019/11/1
病理改变
光镜可见严重的肾间质水肿,弥漫性淋巴细胞 及单核细胞浸润,散在嗜酸性粒细胞浸润,并 偶见肉芽肿。肾小管上皮细胞呈严重空泡及颗 粒变性,刷毛缘脱落,管腔扩张,而肾小球及 肾血管正常。

肾小管间质性炎症ppt课件

肾小管间质性炎症ppt课件

致病诱因: 1.尿路阻塞 2.医源性因素 3.先天性畸形 4.女性尿道短
病理变化 • 肉眼:单或双侧肾体积增大,表面充血,有 散在、稍隆起的黄白色脓肿,周围见紫红色 充血带。 • 病变可弥漫或局限分布。 • 切面髓质内见黄色条纹,向皮质延伸。 • 肾盂粘膜充血水肿,表面有脓性渗出物。
急性肾盂肾炎
坏死性乳头炎
临床病理联系 患者出现发热、寒战、白细胞增多、腰部酸痛 和肾区扣击痛。尿道膀胱刺激症状。脓尿、蛋 白尿、管型尿和菌尿。白细胞管型仅在肾小管 内形成,提示病变累及肾实质。
结局 及时治疗,短期内痊愈;若诱因不去除,易复 发,转为慢性。
二、慢性肾盂肾炎(chronic pyelonephritis) • 病变特点:慢性肾小管-间质性炎,纤维化、疤 痕形成,常伴肾盂、肾盏的纤维化和变形。 • 病因:同急性肾盂肾炎 • 发病机制: 1. 慢性阻塞性肾盂肾炎:尿路阻塞使感染反复发 生,伴大量疤痕形成。肾脏病变为单或双侧。 2. 慢性反流性肾盂肾炎:更常见。具有先天性膀 胱输尿管反流或肾内反流的病人常反复发生感 染,导致单或双侧慢性肾盂肾炎。
光 镜: 灶状的间质化脓性炎或脓肿形成和肾小管坏死。 上行性感染: 肾盂先受累,局部粘膜充血、水肿、大量中性粒 细胞浸润,脓肿形成;早期肾间质化脓性改变, 以后累及肾小管。很少累及肾小球。 血源性感染: 肾皮质先受累,肾小球及周围肾间质病变,破坏 邻近组织,蔓延至肾盂。
急性肾盂肾炎
并发症: 1.坏死性乳头炎 2.肾盂积脓 3.肾周围脓肿
此ppt下载后可自行编辑
肾小管间质性炎症
一. 肾盂肾炎
• 概念: 是细菌感染引起的累及肾盂、肾间质和肾小 管的炎性疾病。 类型: 急性肾盂肾炎、 慢性肾盂肾炎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肾小管间质病变
肾功能损害 常出现少尿或非少尿性急性肾衰竭,并常因
肾小管功能损害出现肾性糖尿、低比重及低渗透压尿。
肾小管间质病变
诊断
典型病例有:①近期用药史;②药物过敏表 现;③尿检异常;④肾小管及小球功能损害。一般认为上 述条件中前两条,再加上后两条中任何一条,即可临床诊 断本病。但是,非典型病例(尤其是由非甾类抗炎药致病 者)常无第二条,必须依靠肾穿刺病理检查确诊。
肾小管间质病变
病理
肾脏常萎缩。 光镜下肾间质呈多灶状或大片状纤维化,伴 或不伴淋巴及单核细胞浸润,肾小管萎缩乃至消失,肾小 球出现缺血性皱缩或硬化。免疫荧光检查阴性。 电镜检查在肾间质中可见大量胶原纤维素。
肾小管间质病变
临床表现
本病多缓慢隐袭进展,先出现肾小管功能损 害。远端肾小管浓缩功能障碍出现夜尿多、低比重及低渗 透压尿;近端肾小管重吸收功能障碍出现肾性糖尿,乃至 Fanconi综合征;远端或近端肾小管酸化功能障碍,均可 出现肾小管酸中毒。
依据病变部位及发病机制,至少能将RTA区分 为近端肾小管RTA(proximal renal tubular acidosis pRTA),低血钾型及高血钾型远端肾小管RTA(distal renal tubular acidosis dRTA)。
肾小管间质病变
低血钾型远端肾小管酸中毒
此型RTA最常见,又称为经典型远端RTA或I型 RTA。
肾小管间质病变
临床表现
全身过敏表现 常见药疹、药物热及外周血嗜酸性粒细胞增
多,有时还可见关节痛或淋巴结肿大。 由非甾类抗炎药引起全身过敏表现常不明显。
尿化验异常 常出现无菌性白细胞尿(可伴白细胞管型,
早期还可发现嗜酸性粒细胞尿)、血尿及蛋白尿。 蛋白尿多为轻度。非甾类抗炎药引起肾小球
微小病变病时,却可出现大量蛋白尿(>3.5g/d),乃至肾 病综合征。
病理
光镜检查可见肾间质水肿,弥漫性淋巴细胞 及单核细胞浸润,散在嗜酸性粒细胞浸润,并偶见肉芽肿。 肾小管上皮细胞呈严重空泡及颗粒变性,刷毛缘脱落,管 腔扩张。
肾小球及肾血管正常。 免疫荧光检查多阴性,由甲氧苯青霉素引起者 有时可见IgG及C3沿肾小管基底膜呈线样沉积。 电镜除进一步证实光镜所见外,在非甾类抗炎 药引起肾小球微小病变病时,还可见肾小球脏层上皮细胞 足突广泛消失。
肾小管间质病变
肾小管间质病变
急性间质性肾炎
急性间质性肾炎(acute interstitial nephritis AIN), 又称急性肾小管-间质肾炎,是一组以肾间质炎细胞浸润 及肾小管变性为主要病理表现的急性肾脏病。
据病因可分为药物过敏性AIN、感染相关性AIN及病因不明 的特发性AIN。
治疗
对早期CIN病例,应积极去除致病因子。 如出现慢性肾功能不全应予非透析保守治疗, 以延缓肾损害进展;若已进入尿毒症则应进行肾脏替代治 疗,予透析或肾移植。 对并发的肾小管酸中毒、肾性贫血及高血压 也应相应处理。
肾小管间质病变
肾小管酸中毒
因远端肾小管管腔与管周液间氢离子(H+)梯 度建立障碍,或(和)近端肾小管对碳酸氢盐离子(HCO3-)重吸收障碍导致的酸中毒,即为肾小管酸中毒 ( renal tubular acidosis RTA)。部分患者虽已有肾 小管酸化功能障碍,但临床尚无酸中毒表现,则称为不完 全性RTA。
肾小管间质病变
临床表现
高血氯性代谢性酸中毒 由于肾小管上皮细胞泌H+入管腔障碍或管腔中H+扩散返 回管周,故患者尿中可滴定酸及铵离子(NH+4)减少,尿 液不能酸化至pH<5.5,血pH下降,血清氯离子(Cl--)增高。 但是,阴离子间隙(AG)正常,此与其他代谢性酸中毒不同。
低钾血症 管腔内H+减少,从而钾离子(K+)替代H+与钠离子(Na+) 交换,使K+从尿中大量排出,导致低钾血症。重症可引起 低钾性麻痹、心律失常及低钾性肾病(呈现多尿及尿浓缩 功能障碍)。
肾小管间质病变
治疗
停用致敏药物 去除过敏原后,多数轻症病例即可自行缓解。
免疫抑制治疗 重症病例宜服用糖皮质激素(如泼尼松每日
30~40mg,病情好转后逐渐减量,共服2~3个月),能加快 疾病缓解。很少需要并用细胞毒药物。
透析治疗 急性肾衰竭病例应及时进行透析治疗。
肾小管间质病变
慢性间质性肾炎
慢性间质性肾炎(chronic interstitial nephritis CIN),又称慢性肾小管-间质肾炎,是一组以 肾间质纤维化及肾小管萎缩为主要病理表现的慢性肾脏病
下文仅着重讨论药物过敏性AIN
肾小管间质病变
病因及发病机制
能引起AIN的药物很多,以抗生素、磺胺及非甾 类抗炎药最常见。药物(半抗原)与机体组织蛋白(载体) 结合,诱发机体超敏反应(包括细胞及体液免疫反应), 导致肾小管-间质炎症。
由非甾类抗炎药引起者,还能同时导致肾小球微 小病变病
肾小管间质病变
而后,肾小球功能也受损,早期肌酐清除率 下降,随之血清肌酐逐渐升高,直至进入尿毒症。
患者尿常规变化轻微,仅有轻度蛋白尿,少 量红、白细胞及管型。
随肾功能转坏,患者肾脏缩小(两肾缩小程 度可不一致),出现肾性贫血及高血压。
肾小管间质病变
诊断
查。
据临床表现可高度疑诊,但是确诊仍常需病理检
肾小管间质病变
肾小管间质病变
病因及发病机制
CIN病因多种多样,常见病因有:①中药 (如含马兜铃酸药物关木通、广防己、青木香等,现 在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已禁止它们入药);②西 药(如镇痛药、环孢素等);③重金属(如铅、镉、 砷等);④放射线;⑤其他(如巴尔干肾病)。
CIN通过不同机制发病,毒性反应可能为 更常见因素,毒物刺激肾小管上皮细胞和(或)肾间 质成纤维细胞释放炎症介质及促纤维化物质致成CIN。
肾小管间质病变
病因及发病制
此型RTA系由远端肾小管酸化功能障碍引 起,主要表现为管腔与管周液间无法形成高H+梯度。 致此障碍的主要机制有:①肾小管上皮细胞H+泵衰竭, 主动泌H+入管腔减少(分泌缺陷型);②肾小管上皮 细胞通透性异常,泌入腔内的H+又被动扩散至管周液 (梯度缺陷型)。
此型RTA儿童患者常由先天遗传性肾小管功 能缺陷引起,而成人却常为后天获得性肾小管-间质 疾病导致,尤常见于慢性间质性肾炎。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