肾小管间质损害与肾小球疾病的发展和预后
肾小球疾病进展中肾小管间质病变产生机理的研究进展-文档资料

20
Acta Pharmacol Sin 2019, 25(4): 485-489
TSP-1(血小板反应蛋白)
TSP-1与肾纤维化
TSP1是一个大分子糖蛋白,以同源三聚体的形式表达于细胞外基质中 TGF-β下游信号因子之一 TSP1通过影响LAP构象变化使之与活性TGF-β1解离,完成TGF-β1的生物 学活化
肾小球/小管间质损伤(肾纤维化)中关键环节
细胞增殖和转分化
细胞凋亡 细胞外基质过度分泌和沉积 炎症反应
9
Khwaja A,et al.: Kidney Int 2019;72 (11):1316-1323
相关细胞学事件与肾纤维化
多种细胞与肾脏固有细胞交互作用结果
动态病理生理过程 多个进t 2019; 69 (2): 213-7
1 2
CKD、肾小球/小管间质病变和肾纤维化
肾小球/小管间质病变关键环节
ThemeGallery is a Design Digital Content & Contents mall developed by Guild Design Inc. 肾小球/小管间质病变研究进展
3 4
小结
11
Optimized Template for Microsoft PowerPoint 2019
• 系膜细胞、成纤维细胞、小 管上皮细胞激活 • 小管上皮细胞转分化
• 系膜细胞、肾小球内皮和上 皮细胞以及足细胞凋亡、丢 失 • 小管上皮细胞凋亡
肾纤维化
• 单核细胞、巨噬细胞、淋巴 细胞激活浸润 • 趋化因子造成小管间质损伤 • 基质合成增加 • 降解减少
肾小管间质损害与肾小球疾病的发展和预后

肾小管间质损害与肾小球疾病的发展和预后刘小荣沈颖近年来,人们通过大量临床、病理研究认识到肾间质病变的严重程度与肾脏疾病进展的速度密切相关[1],而小管间质的病变以炎性细胞渗出、小管萎缩及间质纤维化为特征[2]。
现就肾小管间质损伤机制的研究综述如下。
一、肾小管间质病变引起肾功能损害的机制研究表明,不同类型肾炎预后的决定因素是肾小管间质病变的有无和严重程度,病变活动性组织学指标与蛋白质的多少、肾功能受损密切相关,而肾功能减退更密切相关于间质纤维化,而并非肾小球的损伤。
间质内单核细胞浸润的密度密切相关于肾功能损害程度。
肾小管间质导致肾功能受损的主要机制为间质纤维化使小管间毛细血管狭窄,血管阻力增加,致肾小球血流量下降;肾小管功能,尤其是近端肾小管萎缩,通过球管反馈机制影响肾小球的某些功能,如肾小球滤过率(GFR)。
肾小管间质病变可直接引起肾小球硬化或纤维新月体病变[3]。
二、肾小球疾病中肾小管间质病变产生的机制肾小球疾病往往始于肾小球损害,之后引起肾小管间质的损害,而小管间质的病变反过来对肾小球病变的进展和预后有极为重要的影响肾小球疾病中的肾小管间质损伤是肾小球固有细胞如系膜细胞、内皮细胞、足突细胞、肾小管上皮细胞、成纤维细胞、浸润炎性细胞、化学因子、生长因子、炎症介质多个环节相互作用的结果。
肾小球疾病引起小管间质病变的机制目前有如下观点。
(一)血管环节系统性高血压及肾小球出球小动脉痉挛均引起肾小管周围毛细血管狭窄、闭塞,导致慢性肾小管间质损伤。
血管紧张素、内皮素是具有收缩血管及刺激细胞增殖作用的血管活性因子,缺血是血管紧张素合成和分泌的强烈刺激剂,肾小管间质和血管的损害又增加了肾小球后的血管阻力,致使肾小球滤过率下降,进入恶性循环[4]。
(二)肾小管环节在进行性肾小球疾病中,残存肾单位的肾小管代偿性负荷增多,耗氧量增加,这可以在近曲肾小管细胞PTC刷状缘通过替代途径激活补体形成终末产物C5b-9增多。
肾脏病理学分型

肾脏病理学分型肾脏病理学分型是指根据肾脏组织病变的特点和临床表现将肾脏疾病分为不同类型的一种分类方法。
通过病理学分型,可以更好地了解肾脏疾病的发展过程和预后,并为临床诊断和治疗提供指导。
本文将介绍几种常见的肾脏病理学分型。
一、肾小球肾炎分型肾小球肾炎是指发生在肾小球的一组疾病,其主要特点是肾小球基底膜的炎症反应和肾小球滤过功能的损害。
根据肾小球肾炎的病理学表现和临床特点,可将其分为以下几种类型:1. 膜性肾病:以肾小球基底膜增厚和免疫复合物沉积为主要特征,常见于成年人。
2. 狼疮性肾炎:是系统性红斑狼疮的一种表现形式,可导致肾小球肾炎和肾小管间质损害。
3. IgA肾病:以IgA免疫复合物在肾小球沉积为主要特征,是成年人常见的肾小球肾炎类型。
4. 膜增生性肾炎:以肾小球内增生性病变和肾小球基底膜增厚为主要特征,多见于儿童和青少年。
5. 肾小球局灶节段性肾炎:以肾小球局灶节段性病变和免疫复合物沉积为主要特征,是一种常见的原发性肾小球肾炎。
二、肾小管间质肾炎分型肾小管间质肾炎是指发生在肾小管和间质的一组疾病,其主要特点是肾小管和间质的炎症反应和损害。
根据病变的特点和临床表现,肾小管间质肾炎可分为以下几种类型:1. 急性间质性肾炎:以急性肾小管坏死和间质炎症为主要特征,常见于感染后肾炎和药物过敏性肾炎。
2. 慢性间质性肾炎:以慢性间质炎症和肾小管萎缩为主要特征,多见于慢性肾小球肾炎和间质性肾炎。
3. 药物相关性间质性肾炎:是由于长期使用某些药物(如非甾体类抗炎药物、抗生素等)导致的间质性肾炎。
三、肾小管-间质-肾小球疾病分型肾小管-间质-肾小球疾病是指累及肾小球、肾小管和间质的一组疾病,其病理学特点和临床表现较为复杂。
根据病变的特点和临床表现,肾小管-间质-肾小球疾病可分为以下几种类型:1. 急进性肾小球肾炎:以急性肾小球肾炎和急性肾衰竭为主要特征,病情进展迅速。
2. 肾小管间质性肾炎-慢性肾小球肾炎综合征:以慢性间质性肾炎和慢性肾小球肾炎为主要特征,病情进展较缓慢。
肾小管标志物在慢性肾小球肾炎治疗前后变化的意义

b utCH ( h d n vi sc n ( > 0. 2 ) a o ob ou ha ge P 05) The d c e s I一 ET 1, l M G nd FDP r tsg fc ti h . e r a eofI 6, a— a we e no iniian n t e i a i oup P . 0 nv ld gr ( ' .05) Co lso T he dee m i to e e al e al ubul a k r a igno e,  ̄ . ncu in t r na in ofs v r r n t em r e sc n da s moniora t nd
MG)a dp 一 i o lb l ( MG)b h mmu et r ii t o ,h ir o e e rd t n p o u t F ) )b n 2 m c go ui 陲一 r n y t ei n u b t meh d t ef i g n d g a ai r d c ( I dy bn o P y
l3 检 测 方 法 与 试 剂 白细 胞 介 素 6 I 一) 用 放 射 免 疫 分 _ (I 6 采
析 法 ( 放 军 总 医 院 科 技 开 发 中 心 ) 一 球 蛋 白 ( .MG) 用 解 微 肾小 球 肾炎 的 肾小 管 一 质 的受 损 程 度 , 问 并
S g fc c fc n e f r n l u ul ma ke s e o e a d fe r a me n c o c go e ulne i niian e o ha g o e a t b e r r b f r n a tr te t nti hr ni lm r o phrts X i n , ii e Bi g
肾小管与间质的结构变化与糖尿病肾病的关系

肾小管与间质的结构变化与糖尿病肾病的关系糖尿病肾病是一种常见的糖尿病并发症,其发生和发展与肾小管和间质的结构变化密切相关。
本文将探讨肾小管与间质的结构变化与糖尿病肾病之间的关系。
一、肾小管的结构变化肾小管是肾脏的重要组成部分,由近曲小管、远曲小管和集合管组成。
在糖尿病患者中,肾小管的结构可能发生变化,主要表现为下列几个方面。
1. 肾小管上皮细胞肥大:糖尿病肾病的早期,肾小管上皮细胞会发生肥大,细胞容积增大。
这是由于高血糖导致细胞内渗透物质增多,引起细胞容积的改变。
2. 肾小管上皮细胞萎缩和坏死:随着糖尿病肾病的进展,肾小管上皮细胞逐渐萎缩和坏死。
这是由于长期高血糖对肾小管细胞的毒性作用,导致肾小管功能减退。
3. 肾小管腔扩张:糖尿病患者出现肾小球滤过率增高,肾小管负担加重,导致肾小管腔扩张。
二、间质的结构变化间质是肾脏中连接肾小管和肾小球的区域,具有重要的代谢和排泄功能。
与糖尿病肾病相关的间质结构变化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间质纤维化:糖尿病肾病患者的间质中可见纤维组织增生,形成纤维化斑块。
这是由于糖尿病引起的肾小球损伤导致间质细胞产生过量胶原和纤维连接组织。
2. 间质炎症:糖尿病肾病时,肾脏的间质中可见炎症细胞浸润,如中性粒细胞和淋巴细胞。
这可能是由于糖尿病引起的炎症反应导致的。
3. 间质水肿:糖尿病肾病时,间质的水分聚集,导致间质水肿。
这与肾小球滤过率增高、肾小球滤液回吸收功能减退有关。
三、肾小管与间质结构变化与糖尿病肾病的关系肾小管和间质的结构变化对糖尿病肾病的发生和发展起着重要作用。
肾小管的结构变化使其功能受损,导致尿液浓缩、酸碱平衡、电解质等功能异常。
间质的结构变化影响了肾小球与肾小管的正常联系和代谢协调,加剧了糖尿病肾病的病理进程。
研究表明,肾小管和间质的结构变化与糖尿病肾病的严重程度密切相关。
结构变化越明显,患者的肾小球滤过率下降越快,肾功能受损越重。
这也说明了通过阻断糖尿病对肾小管和间质的损害可以减缓糖尿病肾病的发展。
肾脏病病理学知识点

肾脏病病理学知识点肾脏病是指肾脏结构和功能的异常改变,可能导致肾衰竭等严重后果。
了解肾脏病的病理学知识能够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其发生和发展的机制。
本文将介绍肾脏病病理学的一些重要知识点,包括肾小球疾病、肾小管疾病以及间质性肾病等方面。
一、肾小球疾病肾小球是肾脏的基本过滤单位,包括毛细血管团和肾小球囊,起到过滤血液、排除废物和保留有益物质的作用。
肾小球疾病是指影响肾小球结构和功能的疾病,常见的有肾炎和肾病综合征。
肾小球疾病的病理改变通常包括增殖、纤维化和免疫反应等方面。
1. 肾小球增殖性疾病肾小球增殖性疾病是指肾小球内的细胞增殖异常,导致肾小球基底膜增厚和肾小球体积增大的疾病。
典型的增殖性疾病包括IgA肾病和系膜增生性肾小球肾炎等。
病理表现为系膜区和毛细血管内皮细胞增生、基底膜增厚和肾小球体积增大。
2. 肾小球纤维化疾病肾小球纤维化疾病是指肾小球内纤维组织增多,导致肾小球结构和功能受损的疾病。
常见的纤维化疾病包括局灶节段性肾小球硬化和系膜增生性肾小球硬化。
病理上可见肾小球内纤维组织增加、基底膜增厚、肾小球体积缩小以及肾小球滤过膜的破坏等变化。
3. 免疫反应相关疾病免疫反应相关疾病是指肾小球内发生的免疫反应引起的疾病,常见的有IgA肾病和肾病综合征等。
病理改变包括免疫复合物沉积和慢性炎症反应。
在病理检查中,可以通过免疫荧光染色来检测肾小球内的免疫复合物沉积情况。
二、肾小管疾病肾小管是肾脏的排泄单位,主要负责尿液的浓缩和废物的排泄。
肾小管疾病是指影响肾小管结构和功能的疾病,常见的有肾小管酸中毒和肾小管间质疾病等。
1. 肾小管酸中毒肾小管酸中毒是指肾小管对酸碱平衡调节功能异常,导致酸中毒的疾病。
病理上可见肾小管细胞的损伤和功能障碍,尤其是近曲小管和集合管。
常见的肾小管酸中毒分为远曲小管型和近曲小管型。
2. 肾小管间质疾病肾小管间质疾病是指肾小管和间质的病变,可能导致肾小管功能减退和慢性肾脏病。
病理改变通常包括纤维化、炎症细胞浸润和间质水肿。
肾小球疾病并肾小管间质病变的研究进展

肾小球疾病并肾小管间质病变的研究进展
沈颖
【期刊名称】《中华实用儿科临床杂志》
【年(卷),期】2004(019)001
【摘要】众所周知,肾小球肾炎是慢性肾炎及慢性肾衰竭最常见病因。
小儿肾脏疾病中以肾小球肾炎最为多见,据北京儿童医院1992年统计资料显示,肾小球肾炎占小儿肾脏疾病的85%。
近10余年来,通过大量临床和病理研究,人们对肾小管间质病变在肾小球肾炎进展中的作用有了新的认识,发现肾小球疾病的发展和预后不仅与肾小球本身的损害有关,更与其肾小管间质病变严重程度密切相关。
【总页数】4页(P11-14)
【作者】沈颖
【作者单位】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儿童医院,北京,100045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725.7
【相关文献】
1.820例肾小球疾病的肾小管间质病变 [J], 郝翠兰;钱家麒
2.肾小球密度与肾脏疾病相关性的研究进展 [J], 钱潜; 朱斌
3.清道夫受体在肾小球疾病中作用的研究进展 [J], 杜娟;姜洪波;孙利伟;田玉玲
4.清道夫受体在肾小球疾病中作用的研究进展 [J], 杜娟;姜洪波;孙利伟;田玉玲
5.槐杞黄颗粒在肾小球疾病治疗中的研究进展 [J], 李波;宋崟;张科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肾脏疾病的临床病理表现及鉴别诊断

肾脏疾病的临床病理表现及鉴别诊断简介肾脏是人体重要的排泄器官之一,对维持内环境稳定起着重要的作用。
肾脏疾病是指由于各种原因引起的肾脏结构和功能异常的一类疾病。
肾脏疾病的临床病理表现及鉴别诊断是医生判断病情和制定治疗方案的重要依据。
一、肾小球疾病肾小球疾病是指肾小球结构和功能异常所引起的疾病。
常见的肾小球疾病有膜性肾病、系膜增生性肾病、微小病变性肾病等。
这些疾病的临床病理表现及鉴别诊断如下:1. 膜性肾病膜性肾病是一种免疫介导的肾小球疾病,其特征是肾小球基底膜的弥漫性增厚以及在基底膜上沉积免疫复合物。
临床上主要表现为进行性蛋白尿、低蛋白血症、高脂血症和水肿等。
鉴别诊断时需与系膜增生性肾炎、IgA肾病等相鉴别。
2. 系膜增生性肾病系膜增生性肾病是一种以系膜细胞增生、系膜基质过多为主要特征的肾小球疾病。
临床上常见的病理类型有轻度系膜增生性肾炎和密集沉积型IgA肾病等。
鉴别诊断时需与膜性肾病、IgA肾病等相鉴别。
二、肾管间质疾病肾管间质疾病是指肾小管和间质组织的病变所导致的肾脏疾病。
常见的肾管间质疾病有急性肾小管坏死、慢性肾小管间质性疾病等。
这些疾病的临床病理表现及鉴别诊断如下:1. 急性肾小管坏死急性肾小管坏死是一种因各种原因导致肾小管损害而进展为急性肾脏功能衰竭的疾病。
根据病理特点可分为两种类型:肾小管上皮细胞损害型和肾间质炎症型。
鉴别诊断时需与急性间质性肾炎等相鉴别。
2. 慢性肾小管间质性疾病慢性肾小管间质性疾病是一种逐渐进展的慢性肾脏疾病,其特点是肾小管萎缩、间质纤维化等病理改变。
常见的类型有慢性肾小管间质性肾炎、慢性间质性肾炎等。
鉴别诊断时需与慢性肾小球肾炎、慢性肾衰竭等相鉴别。
三、肾血管疾病肾血管疾病是指肾脏的血管系统发生病变所引起的疾病。
常见的肾血管疾病包括肾动脉狭窄、肾动脉栓塞等。
这些疾病的临床病理表现及鉴别诊断如下:1. 肾动脉狭窄肾动脉狭窄是指肾动脉内腔狭窄引起的肾脏供血不足的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