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世纪80年代

20世纪80年代
20世纪80年代

20世纪80年代,面对毒品在全球日趋泛滥、毒品走私日益严重这一严峻形势,联合国1987年6月在奥地利维也纳召开了关于麻醉品滥用和非法贩运问题的部长级会议。会议提出“爱生命、不吸毒”的口号,并建议将每年的6月26日定为“国际禁毒日”,以引起世界各国对毒品问题的重视,共同抵御毒品的危害。同年12月,第42届联合国大会通过决议,正式将每年6月26日确定为“国际禁毒日”。

毒品泛滥是当今世界面临重大问题之一。据统计,全球约有2亿人在使用毒品,吸毒人群遍及全球200多个国家和地区。吸毒人群日益年轻化,年龄在16岁至64岁的人口中,约5%的人一年至少非法吸食过一次毒品。全球每年毒品交易额达8000亿至1万亿美元,每年因滥用毒品致死的人数高达20万,上千万人因吸毒丧失劳动能力虽然国际社会在遏制毒品蔓延、打击毒品走私方面取得了一定成效,但是毒品问题仍是当今世界的头等公害。据统计,全球约有2亿人在使用毒品,吸毒人群遍及全球200多个国家和地区,全球每年毒品交易额达8000亿至1万亿美元。此外,全球每年因滥用毒品致死的人数高达20万,上千万人因吸毒丧失劳动能力,吸毒人群日益年轻化。

联合国毒品和犯罪问题办公室认为,要想控制毒品泛滥问题,就要从毒品的来源——毒品种植入手。据联合国《2007年度世界毒品报告》提供的数据,2006年全球鸦片总产量达6610吨,创历史最高纪录,比2005年增加43%。其中,阿富汗鸦片产量为6100吨,比2005年增长2000吨。其主要原因是阿富汗的罂粟种植面积从2005年的10.4万公顷增至2006年的16.5万公顷。

联合国毒品和犯罪问题办公室指出,虽然全球毒品泛滥的情况目前已得到控制,但从根本上解决毒品问题任重道远。各国应继续加强国际合作、开展技术援助,并采取有效措施从

源头控制毒品蔓延的势头。2009年6月,联合国毒品与犯罪问题办公室发表《2009

年度世界毒品形势报告》显示,虽然可卡因和大麻等毒品的全球市场处于稳定或有所缩减,

但在发展中国家,生产毒品的现象日渐增多。新型毒品的生产与消费正呈现上升趋势,当前

世界毒品及涉毒犯罪形势十分严峻。

下面为你收集了禁毒小诗十首,供你制作禁毒手抄报时使用,如下:

一、远离毒品更心爽,

常守法规梦魂安。

二、自打自受伤,

多少英雄汉,

弹死在高床。

三、《戒毒词》

天生毒种太缠绵,劫数原知定在天。

不到此时终不悟,只差一念恨从前。

屋舍田园日渐空,可怜身世叹飘蓬。

烟将志气消磨尽,自问无颜见祖宗。

四、林公断瘾橘红参,米壳覆花炒枣仁。

名党半夏炮姜炭,茯苓杞子益智仁。

——林则徐“断瘾丸”配方歌诀

五、寂寞寒窗空守寡,

逍遥通道反迷途。

六、烟枪一只,打(本文来自手抄报资料网https://www.360docs.net/doc/8c16391965.html,,转载请保留此标记。)的妻离子散,未闻炮声震地;

锡纸半张,烧尽田地房梁,不见火光冲天。

七、鸦片三分,盖世英雄为绝路;

摊皮四粒,富家子弟入穷途。【您正浏览的文章由https://www.360docs.net/doc/8c16391965.html,(手抄报资料内容网)整理,版权归原作者、原出处所有。】

八、若不撇开真是苦;

人而能反变成人。

九、陋习好改志为鉴;

顽症难治心作医。

——这是爱国将领张学良的戒毒联

十、劝我民,

莫吸烟,

五脏六腑都煎熬。

甘之如饴真鸩毒,

想一想,

速死由己不在天。

——戒烟歌

您正浏览的文章《禁毒小诗十首- 手抄报内容资料网》由手抄报资料网(https://www.360docs.net/doc/8c16391965.html,)整理,访问地址为:https://www.360docs.net/doc/8c16391965.html,/shouchaobao/13227.html.下列说法是否正确?③吸毒人员虽然是受害者,但也是违犯了法规(正确);④吸毒是自己的事,政府不应该管(错误);⑤贩卖毒品都应该判处死刑(错误);⑥吸毒对个人有危害,但对家庭和社会影响不大(错误);⑦禁毒工作是一门社会性工作,应该全民动员,人人动手(正确);⑧学校主要任务是教书育人,进行禁毒教育意义不大(错误);⑨告诉别人吸毒方法,没有犯罪(错误);⑩帮别人保管毒品不违法(错误)。

2.什么是毒品?根据《刑法》第357条的规定:毒品是指鸦片、海洛因、甲基苯丙胺、吗啡、大麻、可卡因以及国家规定管制的其它能够使人形成瘾癖的麻醉药品和精神药品。

3.什么是罂粟壳?罂粟壳又称米壳、御米壳、粟壳、鸦片烟果果、大烟葫芦、烟斗斗等。罂粟壳是罂粟的成熟干燥果壳,呈椭圆形或瓶状卵形,直径1.5~5厘米左右,长3~7厘米左右。外表面黄白色、浅棕色至淡紫色,平滑,略有光泽,表面常见纵向或横向割痕。气味清香,略苦,可入药。罂粟壳中含有吗啡、可待因、蒂巴因、那可汀等鸦片中所含有的成分,虽含量较鸦片小,但久服亦有成瘾性。因此,罂粟壳被列入麻醉药品管理的范围予以管制。

4.什么是罂粟?罂粟是罂粟科两年生草本植物。罂粟花期过后,结出椭圆形的蒴果,在成熟蒴果上切割,可渗出白色浆汁,把浆汁凉干,就成为棕黑色的胶状物—鸦片。鸦片是制造吗啡和海洛因的原料。

5.什么是鸦片?鸦片,又叫阿片,俗称大烟,源于罂粟植物蒴果,其所含主要生物碱是吗啡。鸦片因产地不同,呈黑色或褐色;有氨味或陈旧尿味,味苦,气味强烈。生鸦片经烧煮和发酵,可制成精制鸦片,呈棕色或金黄色。吸食时散发香甜气味。鸦片最初是作为药用,目前在药物中仍有应用,如阿片粉、阿片片、复方桔梗散、托氏散、阿桔片等,主要用于镇咳、止泻等。

6.什么是麻醉药品?麻醉药品是指由国际禁毒公约和我国法律法规所规定管制的,连续使用易产生身体和精神依赖性,能形成瘾癖的药品。

7.什么是“创建无毒社区”活动?就是以禁吸戒毒工作为重点,把禁吸、禁贩、禁种、禁制工作的各项目标、任务、措施和责任落实到各个相关部门,使政府部门禁毒行为转化为全社会的行为,直到实现全国禁绝毒的目标。

8.什么是三级预防吸毒的教育:一级预防是针对易染人群特别是青少年和其他易染人群进行教育。二级预防主要是对已经处于吸毒的初期阶段,但还未产生依赖性的人群有针对性加强教育。三级预防的对象是成瘾者。

9.什么是兴奋剂?常见的有哪些?兴奋剂是加速和增强中枢神经系统活动,使人处于强烈兴奋具有成瘾性的精神药品。兴奋剂的种类繁多,大多通过人工合成,常见的有:苯丙胺类、苯丙胺类衍生物MDMA、MDA、可卡因、咖啡因等。

10.什么是吗啡?吗啡是鸦片(阿片)中最主要的生物碱,从鸦片提取而成。纯净的吗啡为

无色或白色的粉末或结晶。粗制吗啡称为“黄皮”。吗啡制剂多以盐酸盐的形式存在,医学上叫盐酸吗啡。吗啡的成瘾性很强,海洛因、杜冷丁、美沙酮等都是吗啡的衍生物

11.什么是强制戒毒?强制戒毒是公安机关对吸食、注射毒品成瘾人员,在一定时期内通过强制性的行政措施,依法对其强迫进行药物治疗。心理治疗和法制教育、道德教育,使吸毒人员戒除毒瘾。55、经过强制戒毒又复吸的该如何处理?根据《全国人大党委员关于禁毒的决定》的规定,经过强制戒毒治的吸毒人员又吸食、注射毒品的,可以实行劳动教养,并在劳动教养中强制戒除毒瘾。

12.什么是海洛因?海洛因(Heroin) 是吗啡的半合成品,化学名称叫二乙酰吗啡,呈灰白色粉末状,也就是人们所说的“白粉”、“白面”。1874年,英国伦敦圣玛丽医院经人工合成海洛因。其简要过程是:从罂粟果实中收取浆汁,风干后制成鸦片,将鸦片溶于水,经化学过程制成吗啡,再将吗啡经过不同的化学处理合成粗制海洛因,粗制海洛因经进一步纯化,便成为海洛因。1898年,拜尔(Bayer)药物化学公司将海洛因作为戒断药批量生产,用其治疗吗啡成瘾,但在应用中发现其成瘾性比吗啡更为强烈,其药效与毒性达到同等数量吗啡的3~5倍。此后,各国取消了海洛因在临床上的应用。海洛因的合成,不仅没有成为药品造福人类,反而成了危害人类的“白色瘟疫”。

13.什么是禁毒教育的“五个一工程”?即建立一所禁毒教育基地,集中开展一次禁毒教育活动,组织一批禁毒宣传理论研究成果,创作一批禁毒文艺作品,培养一批青年禁毒志愿者。

14.什么是精神药品?精神药品是指由国际禁毒公约和我国法律法规所规定管制的、直接作用于人的中枢神经系统,使人兴奋或抑制,连续使用能产生依赖性的药品。

15.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禁毒的决定》是何年何月通过的?1990年12月。

16.发现吸毒、贩毒的应该怎样做?报告学校或拨打110报警。

17.吗啡的药理作用有哪些?吗啡的药理作用主要是:?? (1)镇痛。吗啡有强大的镇痛作用,并且持续时间长。?? (2)镇静。吗啡可有效改善因疼痛引起的焦虑、恐惧等不愉快情绪。?? (3)止咳。能抑制大脑呼吸中枢和咳嗽中枢活动,使呼吸减慢并产生镇咳作用;?? (4)止泻、通便。能兴奋胃肠道平滑肌、括约肌,有止泻和通便的作用。

18.吸毒人员强制戒毒后又复吸的怎样处置?送由司法部门建立和管理的劳教戒毒所劳动教养并继续戒除毒瘾。

19.吸毒多久就会成瘾?一旦沾染毒品就会成瘾是每个吸毒者的必然结局。成瘾时间的快慢与使用毒品的种类、纯度、剂量、每日的次数,及滥用的方式而异,个体耐受差异也有重要的关系。?? 据资料记载,吸食海洛因,每日四次,每次一克,连续三天就能使人产生毒瘾。也有报道,每日吸食一次海洛因,五天左右就能产生毒瘾。亦有报道,海洛因四号静脉注射一次就足以令你上瘾,戒断综合症的出现,是认定阿片类成瘾的重要临床标志。

20.吸毒者易染上哪些疾病?1、营养不良和体重下降。2、呼吸道疾病:肺颗粒性病变、肺纤维化、肺梗塞、肺气肿、慢性支气管炎、肺炎、肺脓肿、肺结核等肺部感染。3、各种传染性肝炎。4、爱滋病与性病。5、感染性疾病。皮下脓肿、蜂窝组织炎、血栓性静脉炎、败血症、细菌性心内膜炎。6、血管损害:局部动脉闭塞、坏死性血管炎、霉菌性动脉瘤。7、神经系统损害:急性横贯性脊髓炎、急性感染性神经炎。性功能障碍:因神经损害,视力损害,细菌性脑膜炎,男性表现为阳痿、早泄、射精困难、射精不能,女性表现为闭经、痛经、停止排卵、缺乏、不孕。8、精神病症状:人格改变和典型的精神病症状,幻觉冲动,情绪障碍,如焦虑、抑郁症等。9、肾脏疾患:急性肾小球肾炎、肾功能衰竭,肾病综合症。皮肤损害:皮肤斑点、溃疡,手部水肿,接触性皮炎、皮疹、紫斑、瘙痒等。此外,吸毒还可以引起骨、关节、肌肉的炎症和疟疾、破伤风等。

21.吸食毒品有哪三个方面的危害?一害自己,二害家庭,三害国家

22.品是如何分类的?毒品的分类方法有很多,可从不同的角度进行不同的分类:(1)根据

国际公约的有关规定,可将毒品分为麻醉药品和精神药品。(2)根据毒品来源和生产方法不同,可分为天然毒品和合成毒品。(3)根据毒品对人体的作用,可分为麻醉剂、抑制剂、兴奋剂、镇静剂和致幻剂。(4)根据毒品对人的危害程度,分为软性毒品和硬性毒品。

23.品的危害性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毒品的危害,可以概括为“毁灭自己,祸及家庭,危害社会”十二个字。(1)毒品严重危害人的身心健康;(2)毒品问题诱发其他违法犯罪,破坏正常的社会和经济秩序;(3)毒品问题渗透和腐蚀政权机构,加剧腐败现象;(4)毒品问题给社会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

24.品的基本特征是什么?(1)具有依赖性;(2)具有非法性;(3)具有危害性。

25.哪一个条约的签订,造成鸦片类毒使中华大地,中国坠入半封建半殖民地的苦难深渊?《南京条约》20、1938年广东虎门销烟的领导者是准?林则徐

26.哪些人属于吸毒的高危人群?从年龄来分,以青少年为主,从职业来分,以无业人员、个体户非流动人口居多,从层次来分,文化素质低的占多数。

27.国家管制的精神药品有哪些?根据国务院颁布的《精神药品管理办法》和卫生部公布的《精神药品品种目录》,属于我国精神药品管制范围的包括:兴奋剂、抑制剂和致幻剂等,共2类119种。根据我国《药品管理法》第39条的规定,国家对精神药品实行特殊管理办法,进行管制。

28.国际禁毒日是哪一天?每年的6月26日。

29.学校每学期禁毒教育课时不得少于几课时?小学不得少于2课时,初中不得少于3课时,高中不得少于2课时.

30.家管制的麻醉药品有哪些?根据国务院颁布的《麻醉药品管理办法》和卫生部公布的《麻醉药品品种目录》,属于我国麻醉药品管制范围的包括:阿片类、可卡因类、可待因类、大麻类和合成麻醉药类及卫生部指定的其他易成瘾癖的药品、药用原植物及其制剂等,共7类118种。根据我国《药品管理法》第39条的规定,国家对麻醉药品实行特殊管理办法,进行管制。

31.强制戒毒的期限为多长?3个月至6个月

32.怎样正确对待吸毒者?吸毒者是社会中心的一类特殊群体,他们既是违法者,又是受害者。从医学的角度看,吸毒者也是病人。因此,吸毒者是有双重性质的身份。要正确的对待吸毒者,既不要把吸毒者看作犯罪分子,不要歧视他们,又要区别于一般的病人,要严格管理,依法科学戒毒。57、人吸毒为什么会成瘾?①吸毒成瘾是服用毒品后人的机体生理和心理发生某种变化的一种过程。有的专家将吸毒成瘾视为一种脑疾病。②人吸毒后,毒品物质会迅速传送到人的脑部,并与人的的某种受体物质结合,反复多次后,人体对毒品的耐性提高,药物的作用逐渐减弱,吸毒者只能以更大的剂量连续不断地来抑制身体反应,满足生理渴求,从而愈陷愈深不能自拔。③吸食毒品,使人在生理上形成奖赏性强化的后果,导致在心理上产生依赖性,即强烈的渴求感,也称为“想瘾”或“心瘾”。④人一旦吸毒成瘾,生理依赖与心理依赖又互相强化,因心理依赖而加重生理依赖,生理依赖产生的戒断症状又反复加重了心量上的依赖。

33.我国法律规定,吸毒成瘾的要送哪里戒毒?强制戒毒所。

34.我国现行禁毒法律法规有哪些?①1990年12月28日第七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17次会议通过并发布的《人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禁毒的决定》;②《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③《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条例》有关条款;④国务院1995年1月12日发布实施的《强制戒毒办法》;⑤1987年11月28日发布的《麻醉药品管理办法》;⑥1988年12月27日发布的《精神药品管理办法》,以及公安部、卫生部、国家药监局等有关部门制定的一系列相关法规。

35.我国的禁毒方针是什么?禁吸、禁种、禁贩、禁制四禁并举、堵源截流、严格执法,标

本兼治。24、广大青少年防止毒品侵害的最有效、最积极的办法是什么?了解毒品。

36.易染人群和环境从理论上讲,任何人在一定环境中和条件下均有可能成为吸毒者,但是,在现实生活中,却见有些人更易染上毒瘾,被认为是易染吸毒人群。而另一些人,尽管各种条件相同,而吸毒的可能性小,被认为是不染吸毒人群。当然,所以易染人群是相对的,还必须在一定的环境和毒品存在的(本文来自手抄报资料网https://www.360docs.net/doc/8c16391965.html,,转载请保留此标记。)情况下易感性强。常见的易染人群有以下几种(一)从小有人格行为不良者人格不良者有如下表现:不遵守社会习俗,缺乏自尊心、抑郁体验,易受到外部环境的控制,经不起挫折,社会效益差,缺乏耐心和学习欲望;与家庭关系疏远,精神痛苦,无视规章制度,寻求感觉刺激;早年就有饮酒、吸烟习惯,逃学和撒谎,寻求独立和自由,对成绩和目标缺乏兴趣,对社会持批评态度,有越轨行为,与同伴的关系较父母更为密切。行为问题为伙伴强化。(二)青少年青少年涉世不深,缺乏辨别是非能力较易受骗上当,尤其是那些家庭教育不良、人生观腐朽、虚荣心强、爱讲排场、情绪不稳定、顽固易怒、逞强好胜等而又对吸毒的危害性缺乏认识的青少年更易为诱因所驱使而进入吸毒的行业。(三)个体户随着改革开放的发展,有些个体户富了,他们有的是钱,吃、喝、玩都有了,只缺少些刺激,另外他们虽然有钱,但是也存在很多烦恼和苦闷,为了追求刺激,消除烦恼,他们走向毒渊。有些个体户的亲人长期处在吸毒的环境中,受到不良的感染也会参与吸毒。值得注意的是,有的贩毒分子为了达到牟取暴利的目的,而追寻这些“阔老”,使用种种技俩,诱骗这些“钱老板”吸毒,这也是个体户吸毒多的因素之一。(四)某些职业人员一般而言,职业人员吸毒所占比例不高,因他们的实际收入,难以支付昂贵的毒品支出。但一些较为特殊的职业,如汽车司机、采购员等,经常在外接触的人多,较易获得毒品,并由于离开家庭、单位,缺乏约束,一有机会就会染毒。易染环境如下:(一)交上坏朋友(二)家庭富有(三)处于吸毒流行地区

37.服食和贩卖的,按什么罪行论处?按吸毒和贩毒论处。

38.染上毒瘾的人一般有哪些迹象?①无故旷工、旷课,学业成绩、纪律或工作表现变坏。

②偷窃钱财、物品或突然频频地向父母、朋友索要或借钱。③长时间躲在自己房间内,或远离家人、他人,不愿见人。④外出行动表现神秘鬼崇。⑤藏有毒品及吸毒工具。⑥遮掩收缩的瞳孔,在不适当场合佩戴太阳镜。⑦为掩盖手臂上的注射针孔,长期穿长袖衣服。⑧面色灰暗,眼睛无神,食欲不振、身体消瘦。⑨情绪不稳定,异常的发怒、发脾气、坐立不安。⑩经常无故出入偏僻的地方,与吸毒者交往。

39.染指毒品的主要原因?①对毒品的无知、好奇一些青少年染上吸毒恶习,多是因为对毒品危害的无知和好奇,而走吃吸毒深渊。②他人的不良影响青少年极易受群体的影响,许多青少年吸毒者说:“我是看到别人吸,我才吸的”。③寻求刺激,追求不良时尚吸毒人员,特别是“大款”中的个别人,为寻求刺激,追求不良时尚,用吸食毒品来填补精神空虚,甚至在生意往来、亲朋交往中以给客人扎一支毒品当作最高礼遇。④不健康的逆反心量逆反心里可以发生在无知青少年中,也可以发生在成人身上。⑤家庭成员的不良影响家庭不良影响是导致青少年吸毒的另一个重要因素。家庭成员中有人吸毒的青少年,比家庭中无人吸毒的青年家更容易沾染毒品。

40.毒品带来哪些社会问题?①诱发违法犯罪。②毒品使国民素质下降。③毒品造成国家财富流失和经济衰退。

41.毒品的主要危害有哪些?孕妇吸毒,可通过胎盘血而输给胎儿,即出现“胎儿吸毒”,孕妇定时的吸毒,胎儿也得到定时的供给,在出生前,不会出现任何症状。但当出生后,随着脐血管的结扎,等于中断了毒品的供给,一段时间后即出现戒断症状。近有研究报道,孕妇吸毒时,可在其羊水、脐带血浆及乳汁中检出毒品的代谢产物;在吸海洛因的产妇产生的新生儿尿中也查出吗啡或奎宁。从而佐证了新生儿戒断综合征的发病机制。新生儿出生后

1~2天逐渐出现戒断症状,使用美沙酮者需3~4天才出现。新生儿戒断症状表现为激惹不安,呼吸快,高声哭叫,睡眠障碍,拼命把小手往嘴里塞,鼻塞,打哈欠,打喷嚏,发热,四肢出现粗大震颤或扑翼样震颤,呕吐,腹泻等。这类患儿多半有体重不足。戒断症状可迁延数周或更长,死亡率高,需积极治疗。毒品危害毒品的危害可以说有很多,归纳起来最主要的危害有两大类:一、吸毒对身心的危害(1) 吸毒对身体的毒性作用: 毒性作用是指用药剂量过大或用药时间过长引起的对身体的一种有害作用,通常伴有机体的功能失调和组织病理变化。中毒主要特征有:嗜睡、感觉迟钝、运动失调、幻觉、妄想、定向障碍等。(2) 戒断反应:是长期吸毒造成的一种严重和具有潜在致命危险的身心损害,通常在突然终止用药或减少用药剂量后发生。许多吸毒者在没有经济来源购毒、吸毒的情况下,或死于严重的身体戒断反应引起的各种并发症,或由于痛苦难忍而自杀身亡。戒断反应也是吸毒者戒断难的重要原因。(3) 精神障碍与变态:吸毒所致最突出的精神障碍是幻觉和思维障碍。他们的行为特点围绕毒品转,甚至为吸毒而丧失人性。(4)感染性疾病:静脉注射毒品给滥用者带来感染性合并症,最常见的有化脓性感染和乙形肝炎,及令人担忧的艾滋病问题。此外,还损害神经系统、免疫系统,易感染各种疾病。二、吸毒对社会的危害(1)对家庭的危害:家庭中一旦出现了吸毒者,家便不成其为家了。吸毒者在自我毁灭的同时,也破害自己的家庭,使家庭陷入经济破产、亲属离散、甚至家破人亡的困难境地。(2) 对社会生产力的巨大破坏: 吸毒首先导致身体疾病,影响生产,其次是造成社会财富的巨大损失和浪费, 同时毒品活动还造成环境恶化, 缩小了人类的生存空间。(3) 毒品活动扰乱社会治安: 毒品活动加剧诱发了各种违法犯罪活动,扰乱了社会治安, 给社会安定带来巨大威胁。无论用什么方式吸毒,对人体的肌体都会造成极大的损害。1静脉注射毒品(1)静脉注射阿片类毒品的危害最大,后果严重而且是多方面的:不洁注射导致感染各种疾病,如细菌性心内膜炎,破伤风、败血病、横断性脊髓炎,并极易传染乙肝、丙肝等血清型肝炎。不洁注射是传播艾滋病毒的重要途径。(2)注射阿片类毒品对人体的免疫功能有着直接和全面的损害。静脉注射毒品,最容易引发吸毒过量死亡,国内外大量的统计已经充分证明了这一点。2肌肉或皮下注射毒品注射部位的皮肤可能出现脓肿、感染、色素沉着、疤痕硬结等症状。3通过呼吸道途径吸食毒品是指毒品加温后通过呼吸道进入人体的吸食方式。长期吸食对呼吸道系统造成恶性刺激,轻者易患气管炎,重者导致肺炎、肺气肿和肺癌。吸毒为什么会成瘾?有何迹象?人吸毒为什么会成瘾?这个问题至今还没有统一确切的答案。以吸食海洛因为例,对成瘾机制比较一致的认识是:人体内本身就有一种类似阿片类物质的存在,当从外部大量摄入阿片类物质时,外来的阿片类物质逐渐取代了原来内在的阿片类物质,扼制了原来人体内正常阿片类物质的形成和释放,从而破坏了人体内的正常平衡,形成人体在生理、心理上的依赖,只有不断的递增这种外来的“摄入”,才能保持人体生理、心理上的平衡。如果中断外来的毒品供应,吸毒的人就会因“犯瘾”而引发生理和心理上的痛苦。(1)吸毒成瘾是服用毒品后人的机体生理和心理发生某种变化的一个过程。有的专家将吸毒成瘾视为一种脑疾病。(2)人吸毒后,毒品物质会迅速传送到人的脑部,并与人的某种受体物质结合,反复多次后,人体对毒品的耐受性提高,药物的作用逐渐减弱,吸毒者只能以更大的剂量连续不断地来抑制身体反应,满足生理渴求, 从而愈陷愈深不能自拔。(3)吸食毒品,使人在生理上形成“奖赏性强化”的后果,导致在心理上产生依赖性,即强烈的渴求感,也称为“想瘾”或“心瘾”。(4)人一旦吸毒成瘾,生理依赖与心理依赖又互相强化,因心理依赖而加重生理依赖, 生理依赖产生的戒断症状又反复加重了心理上的依赖。那吸毒多久会成瘾?每个吸毒人员对毒品成瘾时间的快慢,往往与其所使用毒品的性质、类别、毒性的强弱、吸毒的方式、吸食的剂量、次数和吸毒者个人的心理素质、身体耐受程度以及文化素质、社会环境等诸多因素直接有关。一般来讲,毒性强的成瘾快,毒性弱的成瘾慢。吗啡、海洛因,如采用静脉注射的方式,每天两次,每次0.1克,2至3天即可成瘾。染上毒瘾的人一般有哪些迹象?染上毒瘾一般有以下

迹象:(1)无故旷工、旷课,学业成绩、纪律或工作表现突然变坏;(2)在家中或单位偷窃钱财、物品,或突然频频地向父母或朋友索要或借钱;(3)长时间躲在自己房间内,或远离家人、他人,不愿见人;(4)外成行动表现神秘鬼祟;(5)藏有毒品及吸毒工具(如注射器、锡纸、切断的吸管、匙羹、烟斗等);(6)遮掩收缩的瞳孔,在不适当的场合佩戴太阳镜;(7)为掩盖手臂上的注射针孔,长期穿着长袖衬衣;(8)面色灰暗、眼睛无神、食欲不振、身体消瘦;(9)情绪不稳定,异常的发怒、发脾气,坐立不安、睡眠差;(10)经常无故出入偏僻的地方,与吸毒者交往。

42.毒品预防教育为什么要以青少年为重点?第一,在现实工作和生活中,吸毒青少年在整个吸毒人群中所占比重一直居高不下。第二,相当一部分青少年对毒品危害无知,对毒品好奇。第三,青少年阶段是人生成长的关键时期,在这个时期教育培养他们形成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自觉养成远离毒品,积极向上的良好生活习惯,是至关重要的。

43.毒瘾为何难戒?毒品成瘾是一种反复发作的脑疾病,一是形成毒瘾,就会出现“戒断综合征”和“强迫性觅药行为”,戒断将非常困难。

44.禁毒教育的主要内容有哪些?①普及有关毒品的知识。②心理卫生知识的教育。③价值观教育。④开展健康的文娱体育活动。【您正浏览的文章由https://www.360docs.net/doc/8c16391965.html,(手抄报资料内容网)整理,版权归原作者、原出处所有。】

45.第一次鸦片战争发生在哪一年?1840年

46.联合国禁毒宣传的主题是:珍爱生命,远离毒品

47.药物脱毒分为哪几种?递减法、替代法、亚冬眠疗法、中医疗法、中西医结合法。

48.要真正实现“学生不吸毒,校园无毒品”,学校应该让学生树立哪“四个意识”,构筑哪“三道防线”?一是帮助学生树立“珍爱生命,远离毒品”的意识。二是帮助学生牢固树立“吸毒极易成瘾,很难戒断”的意识。三是帮助学生树立“吸毒违法,贩毒犯罪”的意识。四是帮助学生树立“责任意识和自我保护意识。“三道防线”:一是心里防线,二是行为防线,三是思想防线。4

49.说说“6、26”国际禁毒日的由来。1987年6月12—26日,联合国在维也纳召开有138个国家的3000多名代表参加的麻醉品监用和非法贩运问题部长级会议。会议提出了“爱生命,不吸毒”的口号。与会代表一致同意将每年6月26日定为“国际禁毒日”,以引起世界各国对毒品问题的重视,同时号召全球人民共同来解决毒品问题。

50.贩毒分子主要利用青少年的哪些弱点,诱惑他们吸毒?好奇心里、辨别能力差、意志薄弱等弱点。

51.走私、贩卖、运输、制造海洛因多少克可以判处死刑?50克

52.走私、贩卖、运输、制造鸦片一千克以上海洛因或者苯丙胺五十克以上,《刑法》规定怎样处罚?可处十五年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者死刑,并处没收财产。

53.青少年在日常生活中防毒要做到哪四点?一是不要听人蛊惑,受人引诱;二是不要与吸毒者,贩毒者为伍;三是不要接受有吸毒劣迹的人送的香烟;四是远离毒品,不沾毒。54.青少年毒品犯罪的成因有哪些?家庭不良影响、学校教育的失误、交友不良的影响、生理发育与心理发展的矛盾、心理因素的影响、青少年主体与客观现实的矛盾

55.鸦片战争发生在哪年?1840年

第8章:20世纪80年代小说

第八章 20世纪80年代小说 【教学目的、要求】: 了解20世纪80年代小说发展脉络和主要作家作品。 【教学重点、难点】: 小说创作潮流与具体作家创作之间的互动关系。 【课时】:6学时 【教学内容】: 一.20世纪80年代小说创作潮流 (一)伤痕文学: 1.概念及代表作品: 伤痕文学是新时期第一个文学思潮,主要是控诉“文革”给人民留下的精神和身体创伤。 1979年11月期《人民文学》发表了刘心武的《班主任》,标志着新时期小说创作的新突破。刘心武《班主任》揭露了文革对宋宝琦、谢惠敏等青少年灵魂的扭曲和精神的伤害,通过他们的畸形性格反映了那个时代的畸形本质,发出了“救救被‘四人帮’坑害了的孩子”的时代呼声。接着卢新华《伤痕》(《文汇报》)1978年8月11日)写“文革”时期的“革命小将”王晓华和“叛徒”母亲的故事。小说从母女感情,即中国人最为注重的伦理感情人手,揭露了“文化大革命”给普通中国人的生活和心灵带来的无法弥合的创伤。其他还有孔捷生《在小河那边》、张洁《从森林里来的孩子》、陈国凯《我应该怎么办》、周克芹《许茂和他的女儿们》、莫应丰《将军吟》等。 2.特征: 现实主义的重新回归-真实性;个人性、情绪性、政治性;情感上的宣泄色彩,政治上的批判色彩;人道主义的回归。 (二)反思文学: 1.概念及代表作品: 反思文学是对建国后社会历史生活,特别是对重大政治事件用艺术形式重新审视文学潮流。对农民悲剧命运的反思:高晓声《李顺大造屋》、《漏斗户主》、《陈奂生上城》、张一弓《犯人李铜钟的故事》、古华《芙蓉镇》;知识分子的精神历程:鲁彦周《天云山传奇》、冯骥才《啊》、张贤亮《绿化树》、张贤亮《男人的一半是女人》;干群关系:王蒙《蝴蝶》、刘真《黑旗》、王蒙《布礼》、张弦《记忆》、茹志鹃《剪辑错了的故事》。 2.特征: 具有更多的理性色彩、历史纵深感和较大思想容量,以深邃的历史意识、批判精神和使命感来对历史进行反思与评价,致力写出人物在特定历史时期与环境中的命运与情感。 (三)改革文学 1.改革文学的兴起与特色: 改革文学侧重反映的是新旧体制转换时期的社会矛盾,记录了改革的艰难及其导致的伦理关系和道德观念的变化。在创作方法上以现实主义为主,注重人物形象特别是改革者形象的塑造。

20世纪80年代中国人社会心态研究

20世纪80年代中国人社会心态研究 20世纪80年代正当中国实行改革开放的时候,也是刚刚从文革的恐慌中走出来不久的时候,新的政治体制、经济制度、社会思潮等矛盾不断冲击着社会上的每一个人。1982年1月1日,中共中央发出改革开放以来的第一个“一号文件”,确立了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中国的改革步伐不断的加大,社会中的各阶级的社会心态也不断的在发生着变化。所以对这一时期的国人的心态研究就显得很有必要很有意义了。 社会心态,指的是一个国家、一个社会具有普遍性、代表性的心理倾向和心理特征,反应特定环境中人们的某种利益或要求并对社会生活有广泛影响的思想趋势或方向,它揭示的是特定社会中人们的心理状态。 20世纪80年代,我国面临着两大方面的矛盾对立:改革与保守,开放与封闭。实行改革开放势不可挡,但我们必须重新去认识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如何看待市场经济和计划经济、如何看待新的政治体制和经济制度就成为我们必须去面对的一个大问题。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不同阶层的经历和价值观利益观的不同,对这一时期的看法也不同,社会心态也各有不同,我们下面主要是研究中国青年知识分子当时的社会心态。 1978年5月11日《光明日报》以“特约评论员”的名义,在头版头条上刊发了《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从此思想解放的闸门打开了。从78年到80年,中国的工作重心转移到了经济建设上来,而且思想解放运动的进一步深入,所以人们当时的社会心态就更多的反映在政治文化和社会经济上。当时青年知识分子刚从文革的恐慌中走出来不久,这一时期,迷惘、悲观、怀疑、逆反等情绪瘟疫一样在青年群体中互相感染,造成青年中三种引人注目的现象:一是信教青年急剧增多;二是自杀青年急剧增多;三是偷渡港澳台的青年急剧增多。尽管这些现象只是滞留在少数青年的行为中,但却反映出这一时期广大青年的总体的心态特征——在深感人生缺憾的痛苦中产生的失落感、惶惑感和迷茫感。从他们的这些举动中,可以看得出经过文革的影响的他们,社会心态是厌世和消极的,产生的极度不信任感才致使他们这么做。但是与选择自杀相比,绝大一部分的青年知识分子是在伤口上进行反思的,他们站在现实的角度上逐步形成了积极的自我意识。他们开始唾弃迷信中的误导,用自己的眼睛重新看待人生。 从思想方面来说,当时的中国青年知识分子已经开始去触及以往那些被奉为禁止的东西了。他们的心态开始逐渐变得更包容更开放,对于文艺创作和美学也发生了很大的改变,他们开始追寻人性、人道主义等方面的美。从真理思想大解放的过程中,他们的心态慢慢发生改变,开始用自己的思想去看待问题,改变了文革时期个人崇拜和一刀切的心理。对于中国经济体制和社会主义的理解也没有局限在那些条条框框的理论上。 实行改革开放以来,人们的心态也变得更加的开放和包容起来。开始引进外来先进的科学技术和优秀的文化来促进本国的经济的发展。一直以来社会上流行

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

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随着现代分子生物技术和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动物基因组计划和动物分子遗传学研究取得了大量的突破性成果,国际上的动物育种已逐渐进入分子水平,从传统的育种方法朝着快速改变动物基因型甚至是单倍体型的方向发展。动物分子育种的理论和技术得到了不断完善,可以预见分子育种在动物中的广泛应用,必将迎来了新的畜牧科技革命,对21世纪世界畜牧业产生巨大的影响。 1.分子育种的理论基础 遗传学从产生起经历了经典遗传学、群体遗传学、数量遗传学、分子遗传学,发展到现在的分子数量遗传学。孟德尔遗传学与数学相结合形成了群体遗传学,通过它来研究孟德尔群体的遗传结构及其变化,即群体基因频率和基因型频率的组成和变化。群体遗传学使孟德尔遗传学由家庭水平发展到了群体水平,而数量遗传学则是群体遗传学和统计学应用于数量性状的产物,是研究群体数量性状遗传与变异规律的科学。分子数量遗传学是分子遗传学与数量遗传学相结合诞生的一门新的交叉学科。分子育种就是以分子数量遗传学的理论和技术为基础发展起来的动物育种方法。 动物育种技术随着遗传学理论与技术的发展而不断进步,经历了从表型和表型值选种,基因型值或育种值选种,发展到目前以DNA分子遗传标记为基础的标记辅助选种、转基因技术和基因诊断试剂盒等的分子育种。 2.动物分子育种 动物分子育种(animal molecular breeding)是利用分子数量遗传学理论和技术来改良畜禽品种的一门新型学科,是传统的动物育种理论和方法的新发展。从目前发展现状来看,它应包括两方面内容:基因组育种(genomic breeding)和转基因育种(transgenic breeding)。其中,基因组育种是在基因组分析的基础上,通过DNA标记技术来对畜禽数量性状座位进行直接选择,或通过标记辅助导入有利基因,通过标记辅助淘汰(marker assisted culling,MAC)清除不利基因等,以达到更有效的改良畜禽的目的。转基因育种则是通过基因转移技术将外源基因导入某种动物的基因组上,育成转基因畜禽新品种(系),从而达到改良重要生产性状(如生长率、遗传抗性等)或非常规性育种性状(如生产人类药用蛋白、工业用酶等)的目标。 由于动物分子育种是直接在DNA水平上对性状的基因型或基因进行选择,因此其选种的准确性会大大提高,克服了传统动物育种方法的缺陷。按照常规育种方法要提高家畜的生产性能,如瘦肉率、产奶量、增重速度、饲料利用率等,人们往往需要进行多代杂交,选优交配,最后培育出高产、优质、人们期望的品种。然而,这种传统的方法存在着品种育成时间长、育成后再想引入新的遗传性状困难大等许多弊端,使带有新性状的品种可能同时也携带有害基因,杂交后有可能会降低原有性状。而分子育种能够克服传统杂交选择法的各种缺陷,具有高效、快速育种的特点,目前已显示出了越来越强大的生命力,必将成为动物遗传育种学科发展的方向和21世纪动物育种的主流。 2.1基因组分析与动物分子育种

20世纪80年代出生的人

20世紀80年代出生的人,習慣稱之為“80後”。這些人大多是獨生子女,從小便受到社會和父母的特殊關愛。“80後”被認為是生活在幸福中,沒經歷風雨、比較叛逆獨立的一代。也有大多數人認為:他們的心理脆弱、獨立生活能力差,並且自傲,是沒有主義、沒有信仰的孩子,他們生存能力差,眼高手低,社會責任感比較差。但思想個性獨立、叛逆性強、大膽地表現自己,善於自我欣賞。 今天,“80後”已開始走上社會舞臺,有的在大學接受高等教育、有的走上工作崗位,甚至到了談婚論嫁和生育後代的年齡。“80後”有著與上世紀60年代、70年代出生的人迥然不同的群體特徵,因而引發了社會各界的爭議和關注。不少社會學者和教育工作者認為,“80後”正處於中國社會價值觀和行為方式轉型期,在他們身上,存在著不少較為明顯的缺點,但他們的昂然自信、富有創新精神,也是有別於60年代、70年代出生人的鮮明特點。 一、調查結果與分析 (一)核心價值觀:崇尚自由,重視家庭 在所列舉的“成就感、平等、自由、寬容、智慧、負責”六個詞中,23%的人選擇了“自由”,21%的人選擇了“成就感”,17%的人選擇了“寬容”,這說明“80後”是一個崇尚自由,喜歡無拘無束的,渴望實現自我的價值。這與社會對這個群體的評價是一致的。 在家庭、朋友、事業的重要性選擇中,超過50%的“80後”更看重家庭,這說明在市場經濟社會所帶來的文化觀念衝擊下,中國傳統的以家庭為紐帶的集體主義觀念在中國“80後”的青年群體的價值認同中,並沒有過多的被削弱。而在事業重要性的認同上,調查結果並不讓人意外,男女比例分別為34%、15%,男性的事業心較之女性強,更希望獲得工作上的成就感。 (二)擇業觀:個人本位,注重個人發展空間 調查顯示:“80後”的人群在選擇職業的時候更加注重自我價值的實現,即工作並不傴傴是為了金錢了。在選擇工作的態度上,“80後”認為一份滿意的工作最應具有較大的晉升空間,而薪酬待遇位居其次,“根據自己的興趣”和“所處職位的高低”來選擇職業的各占了17%。也就是說,“80後”更注重個人的未來發展機會,而不傴傴唯錢至上。但他們的價值取向多樣化,注重個人本位,比較現實,“80後”工作者會比較少考慮組織的利益。

[整理]20世纪80年代以来的灾害.

20世纪80年代以来的灾害、疾病历史地理研究综述 张雷 (云南大学人文学院,昆明,650091) 摘要:20世纪80年代以来关于灾害、疾病史的研究取得了很大的成就,但也有许多不足,本文从几个方面对此进行系统的回顾与梳理,有一定的学术参考价值。 关键词:灾害疾病研究综述 一、以往灾害、疾病史的研究的阶段性发展 关于灾害及救灾的问题自古一直受社会各界的广泛的关注,上世纪20—40年代,他就开始起步了。当时伴随着帝国主义侵略的不断加深和各种自然灾害的肆虐横行,社会矛盾日益尖锐并激化。自然矛盾的刺激,使社会矛盾白炽化,二者交织在一起,让人难辨是天灾还是人祸。就在这样的大背景下,许多学者前辈从不同视角对灾害问题发表过各种见解和看法,涉及到许多方面,现在硕果累累的荒政史研究也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展开的。随着更多的有识之士涉足于这方面的研究,相关论文和专著不断涌现。1937年“七七事变”和抗日战争的开始,使得这种研究被迫中断。此间至1949年新中国成立,相关研究成果寥寥无几。二十世纪50—70年代,是灾害与荒政问题研究的停滞阶段。在1949年后的学术研究中,因为史学研究的侧重点问题和政治环境的影响,此问题一直没有受到重视,从而陷入了停滞,仅在六十年代饥荒时期有极少的几位学者对其进行了关注。“文化大革命”爆发到1979年,灾害史研究成果上一片空白。二十世纪80年代至今,灾害及荒政研究进入了一个全新的发展阶段。80年代以后,随着政治环境的日渐好转,人类对自身生存状况的更多关注,对减灾抗灾问题的日趋重视,尤其是1991和1998年两次百年不遇的特大洪水的发生,学界对荒政史又重新给予了关注,并使其迈入了一个全新的阶段。此研究的范围日渐扩大、视角逐步拓宽、方法更加多样化、成果也层出不穷,出现了一个新高潮。 但是长期以来,疾病医疗史研究一直是中国史学界所忽视,1980年代中期起,特别是1990年代以来,尽管从社会史的视角对中国历史上疫病的研究开始在海峡两岸逐步兴起,但仍处于草创阶段。关于疾病历史地理研究更是不足,所以疾病史地研究的潜力更大,需要我们历史地理工作者去发掘。 二、20世纪80年代以来的灾害、疾病史研究成果 纵观20世纪80年代以来灾害、疾病史的研究成果,主要在以下方面取得了较为瞩目的成就: 1、对灾害、疾病史问题进行总体把握即对灾害、疾病问题宏观概括,总结其总体特征,历 史角度审视其发展演变的轨迹。 邹逸麟《“灾害与社会”研究刍议》(复旦大学社会科学版2006年第6期)通过大量的史料和前人研究成果从人口、社会经济、社会政治、社会文化等角度,进行研究探讨,认为不同的地区、不同历史条件社会对灾害的反应不同,给我们指出了一个思路。卜风贤、惠富平:《中国农业灾害历史演变趋势的初析》(西北农业大学古农学研究室《农业考古》1997年第3期)对中国农业灾害进行总体的概括,并总结出了在中国农业灾害漫长的历史演变过程中的两条趋势性的规律:一是随着农业生产的发展,农业灾害的发生有增加的趋势,农业生产的发展非但没有使农业灾害的发生减少或降低,反而日渐增多并加剧;其二是中国农业灾害的高发区与中国的主要经济区基本一致,经济发达地区灾害发生的频度往往较高。我们可把前者称之为农业灾害时间分布的趋势性规律,后者称之为农业灾害地域分布的趋势性规律。卜风贤:《中国古代的灾荒理念》(《史学理论研究》2005年第2期)提出对发生在中国古代的灾害和饥荒进行综合研究需要克服诸多困难,并从现代灾荒理念下理解,从古

工程管理专业出现在20世纪80年代末期

展,具备工程技术及经济管理、法律等基本知识,获得工程师基本训练,具有较强实践能力、创新能力、组织管理能力的高级工程管理人才。工程管理专业与国家注册监理工程师、国家注册造价工程师的知识结构相接轨,专业方向涵盖工程项目管理、房地产管理经营、工程投资与造价管理、国际工程承包等方向。毕业生可从事工程咨询、工程项目施工、房地产开发与经营的相关工作,专业覆盖面宽,从业范围广,社会需求大。

资格考证:EMCI)等。 发展状况 工程管理专业的学科教育是在管理工程专业、涉外建筑工程营造与管理专业、国际工程专业、房地产经营管理专业以及其他相关专业教育的基础之上逐渐发展形成的。早些时候,国际上诸所大学院所中开设工程管理这门专业的也是寥寥无几,只是侧重于某些重点方面进行专门的专业教育,

高,将对工程管理专业及行业的发展提出新的、更高层次的挑战。如何使工程建筑在质量、监理的水平以及创意上有所突破,都需要工程管理方面的协调和配合。在建筑施工组织和技术、工程开发和经营、财务的滚动和回收、整体规划的管理等诸多方面,进行工程管理的升级和同步发展,以适应发展变化的需要。业等等。 就业状况 工程管理专业的就业领域涉及建筑工程、工程施工和控制管理、房地产经营以及金融、宾馆、贸易等行业部门的管理工作。这一专业涉及就业领域对人才的大量需求比较普遍。从银行证券到酒店宾馆,从建筑企业到房地产开发公司都急需补充大量的工程营造管理及相关专业的人才,因此人才市场上对该专业人才的需求量很大。该专业就业领域所涉及到的工作是:综合系统地运用管理、建筑、经济、法律等基本知识,侧重于工程建筑、施工管理以及房地产经营开发,并熟悉中国相关的方针、政策和法规,进行企业工程开发建设项目的经营和管理。 近年来由于市场经济的发展需要,国家修改制定了一系列相关的就业政策,为专业人才的发展创造更加有利的市场环境,完善了专业人才尤其是高校毕业生脱颖而出的市场机制。北京市先后出台了《北京招聘外地人才细则》等政策,使外地专业人才留京之路进一步拓宽。享受政策优惠的人才包括

20世纪80年代中期

20世纪80年代中期,社区问题在我国开始受到重视,政府倡导的社区服务在全国普遍展开。90年代初期,民政部提出了社区建设的概念,开始在中国大地探讨社区建设的理论与实践。 第一节社区的渊源及内涵 一、社区的产生 社区概念的提出,始于德国社会学家滕尼斯。社区是指相对立的一种传统的精神状态、生活方式和组织形态。此后,美国社会学家罗密斯第一次在译文中划分了社区和社会的概念,提出社区和社会是有区别的。认为社区是自生的,而社会是结合的;社区是同质的或异质共生的,而社会则是异质的;社区是相对封闭的、自给自足的,而社会则是相对开放的,相互依存的;社区 往往是单一价值取向的,而社会则是多元价值取向的;社区是人们感情和身份的重要源泉,而社会则是人们理性和角色的大舞台。 二、社区的内涵 国内外学者对社区的概念理解各有侧重,对社区的定义也是人人言殊,但对社区的地域性却是基本认同的。从20世纪80年代中期开始,城市社区成为多学科学者研究的对象。有的学者表述为“社区是若干个社会群体或社会组织聚集在某一地域里,形成的一个生活上相互关联的大集体。”部分社会学家认为,社区是进行一定活动、具有某种互动关系和共同文化维系力的人类生活群体及其活动区域。也有的学者指出:社区是指聚集在一定地域范围内的社会群体和社会组织,根据一套规范和制度结合而成的社会实体,是一个地域社会生活共同体。还有的认为:社区是由聚集在某一地域内按一定社会制度和社会关系组织起来的,具有共同人口特征的地域生活共同体。可见,人们在概念的理解、定义的确定上各有不同,但大都同意在地域意义上使用社区一词。因此,社区,是指聚居在一定范围内的人们所组成的社会生活共同体。 第二节社区的特征及构成要素 一、社区的特征 社区的概念既然是有一定地域范围的人们社会生活的共同体,那末它必然具有 以下几个特征。 1.社区是社会的缩影由于社区是社会成员的生活基地,绝大多数社会成员的基本生活活动是在本社区内进行的,他们以家庭为单位消费各种生活资料,解决最基本的社会生活需求,以此建立了多种社会人际关系,通过社区,共同解决生活中遇到的困难和难题。因此,社区不仅包括一定数量和质量的人口,而且包括由这些人所组成的社会群体和社会组织;不

资本在国际间大规模地频繁流动已成为20世纪80年代以来世界经济的一个显著特征

资本在国际间大规模地频繁流动已成为20世纪80年代以来世界经济的一个显著特征,特别是20世纪90年代以来,美国等发达国家在全世界范围内倡导金融自由化政策,广大发展中国家也逐渐加大了金融市场开放的力度。直观地看,资本的跨国流动对国际经济产生了重要影响,特别是通过提高生产要素的配置效率提高了各国福利。 同样,资本流动对我国经济增长、技术进步、弥补储蓄投资缺口等都发挥了重要作用。我国是一个对资本进行管制的国家,20世纪80年代以来,资本流入主要通过FDI(外商直接投资),很多资本交易受到限制。20世纪末期我国出现了严重的资本外逃,近年来又由于人民币的升值因素,国际资本又通过各种方式进入我国。进入我国的长短期资本导致了外汇储备的急剧增长,加大了人民币潜在升值的压力,影响了中央银行货币政策的自主性和独立性。特别是,流入我国的投机资本并没有真正融入到我国经济发展之中,因此对提高我国资本使用效率的贡献并不大。 可以说,资本流动程度对一国稳定政策的短期效果具有至关重要的影响,扩张性财政政策在多大程度上挤出私人投资以及货币政策影响总需求的程度大小都与一国的资本流动程度有关。基于此,如果对国内外金融市场联系的强弱程度知之甚少,那么对经济运行就有可能做出一些自相矛盾的经济分析和政策决策。因此,评估资本流动程度对于决策者制定政策和预测政策效果都具有十分重要的参考价值和指导意义。 我国资本流动的基本态势 我国是一个转型国家,金融制度一直处于变革之中,这种变革无疑会对资本流动性产生影响。 统计数据显示,我国的资本流动性一直比较低,但在1992年以前有一个明显的较快的上升趋势,在1992年之后出现了一个非常微小的下降阶段,至1995年又呈现一个稳定的缓慢上升趋势。这种变化反映了我国渐进式改革进程对资本流动的影响。改革前,我国基本是一个封闭的经济体,随着20世纪80年代后对资本账户进行了有限度、有选择的开放,所以在20世纪90年代早期之前我国资本流动性出现了较快的上升。进入20世纪90年代后,除了1994年实现了汇率并轨、1996年人民币经常项目可兑换等措施外,1998年以后只是在原有法规基础上进行规范和完善,金融体制未见较大的改革措施,而且对资本的流出和短期资本的流入采取的以计划审批、数量控制为主的严格的直接管理措施一直没有放松,限制外国对华证券投资和国内对外投资,所以资本流动性仅呈现一种稳定的缓慢的上升过程。即便是在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后,我国对资本流动的监管也没有明显的加强。其中主要原因是我国政府一直对资本的流出和短期资本的流入限制措施本来就很严格,在内外经济均衡发生较大冲突时期,监管当局只是对个别以前已经放松的资本项目重新实行严格管制。例如,2002年以来人民币升值的预期刺激了大量国际资本流入我国,为了控制国内金融机构和外商投资企业的短期对外负债,监管当局对借入外债开始实行规模管理,2004年6月监管当局制定了将外资银行和中资银行短期债务规模限制在经营资本5倍以内的限制措施。另外,尽管对资本账户采取较为严格的管制措施,但是,在国际交易活动中,一些企业采取隐蔽的、非法的措施规避政府资本项目管制,使我国政府所采取的资本管制措施在一定程度上失效或并没有取得预期的效果。 另一方面,在1982-1986年间,我国直接投资指标稳步缓慢上升,在1986

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

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一批作家从政治、社会层面上还原“文革”的荒谬本质,并追溯到此前的历史,从一般地揭示社会谬误上升到历史经验教训的总结上,和伤痕文学相比,其目光更为深邃、清醒,主题更为深刻,带有更强的理性色彩,被称为“反思小说”。 20世纪80年代前半期在中国大陆文坛出现的一种令人瞩目的文学现象。“反思”一词是哲学上的一个术语,含有反省、回顾、再思考、再评价、怀疑以往既成的结论等多层意思。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在思想解放运动的影响下,伴随着政治上的拨乱反正,作家们开始以冷静、严肃、实事求是的态度去审视历史,他们视野更加阔大、思考更加深入,反思文学从而应运而生。 反思文学是伤痕文学的发展和深化。较之于伤痕文学,反思文学不再满足于展示过去的苦难与创伤,而是力图追寻造成这一苦难的历史动因;不再限于表现“文革”十年的历史现实,而是把目光投向1957年以来甚至是更早的历史阶段。重新探究历史是非,对过去一贯以为正确而在实践中证明是错了的政策、路线、事件提出怀疑,并以艺术的方式加以充分而深刻的表现,这就是反思文学的基本出发点。在反思文学兴起的初期,“反右”扩大化、“大跃进”、“文革”等一个个事件的历史真实不断在文学中得到展示,而这些,也就构成了反思文学的主要题材。这一时期的反思文学作品几乎全部是悲剧性的,作家们在悲剧中倾诉了人民的苦难,贯注着对民族坎坷历程的思考。茹志鹃的《剪辑错了的故事》、张一弓的《犯人李铜钟》等是其中的代表作。随着新时期作家主体意识的加强,从王蒙写作《蝴蝶》开始,作家们在反思历史的同时又给自己提出了新的课题,那就是个人对历史应负的责任。这样,文学就将展示历史的进程与探索人生的真谛结合了起来。在反思文学的这一阶段,新时期文学完成了它的一次重要的跨跃——由侧重于表现时代精神到注重于张扬人 的主体,由展示历史沿革到致力于对人的心灵世界的探寻。反思文学开阔了新时期文学的视野,使新时期文学具有了更丰厚的容量与更深刻的蕴含。 背景社会条件:政治上的拨乱反正;社会性的思想解放运动作家条件:“右派”作家归来;青年作家涌现思想条件:文学不再满足于暴露揭示伤痕,而试图对历史作纵深整体性思考。 类型 反思内容:对共和国初期至“文革”时期历史、社会、个体命运进行批判性思考。反思对象:较广泛,干部、右派、知青、农村、军营生活、商人、“内奸”等在文革中命运。思考触角,追索从左到极左的深层历史原因。 反思主体:复出作家、知青作家、女性作家可与“伤痕文学”相比较。特征 1.历史纵深感和较大思想容量;从文革上溯到四清、大跃进、反右。再现反思社会灾难和人生悲剧。 2.反思历史,同时文学反思,作家主体、文体意识觉醒。

20世纪80年代来我国幼儿园社会会领域课程沿革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360docs.net/doc/8c16391965.html, 20世纪80年代来我国幼儿园社会会领域课程沿革 作者:廖莉 来源:《早期教育(教师版)》2006年第06期 自20世纪80年代至今,我国幼儿园社会领域课程的发展,经历了从“常识”到“社会”的变化过程。该过程积累了诸多宝贵的经验和教训,值得我们去研究、借鉴。 一、20世纪80年代的“常识”课程 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后,我国经济建设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时期。与此同时,幼儿教育也得到了飞速的发展。1978年教育部颁发了《城市幼儿园工作条例》(试行草案),1980年又制定、试行《幼儿园教育纲要》,对文革期间在幼儿教育领域内反科学的种种谬论和措施,予以全面的拨乱反正。 该时期幼儿园课程的特点是,批判了文革期间幼儿教育成人化的做法,在指导思想上提出了主体观,强调课程的实施要充分调动幼儿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提出了活动观,重申了游戏、观察、劳动、日常生活等各个环节对幼儿成长的重要作用;提出了发展观和个体观,指出幼儿教育应当运用适合幼儿年龄特点的要求和方法来实施教育;并明确强调幼儿教育要发扬老解放区“一切为革命”、“一切为孩子”的革命传统教育思想。 然而,该时期的幼儿园课程也存在明显的不足。以“常识”课程为例: 1.课程目标单一,片面强调知识的灌输,忽视幼儿个性品质的培养;未能涉及幼儿社会情感、社会技能的培养目标:在社会认知方面,缺乏对自我认知、社会文化和生态环境方面的要求。 。 2.课程内容设置陈旧,局限于幼儿常见的日常生活用品、交通工具和常见的动植物等。李淑贤(1991)指出,从对刚入园幼儿的抽查结果来看,当时小班常识教材的10项主要内容,已有8项被50%以上的幼儿在入园前就熟悉了。课程内容对幼儿缺乏吸引力,难以引起他们的 兴趣。

教师专业发展自20世纪80年代被提出以来,经过20多年的理

教师专业发展自20世纪80年代被提出以来,经过20多年的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已经发展成为世界许多国家教育研究共同关注的课题,是当今教师教育改革的主流话语。分析教师专业发展现有的观念及存在的问题,探索教师专业发展的可行性模式,对于提升我国教师素质、提高教育质量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 作为一种职业,教师已经有几千年的历史。但在“教师专业发展”的概念明确提出即将教师行业视作一种“专业”之前,教师更强调作为一种“职业”,在专业化程度上远不如律师、医生等。教师专业化程度不高的根本原因在于教师行业缺乏严格的准入制度,教师的成长或发展缺乏科学的、独立的评价机制。在现实中教师弱专业化的重要表现就是“谁都可以当教师”,由于大量缺乏师范教育或教师教育训练的人员进入教育行业,教师队伍水平参差不齐,整体质量不高,严重影响了教育的健康发展。随着教育尤其是高等教育逐步成为一个国家的经济、科技和社会发展战略体系的核心,教育价值的重要性空前凸显,教育的质量、教师的水平也越来越受到关注。在这种大背景下,教师专业化、教师专业成长被提了出来。1966年,国际劳工组织和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关于教师地位的建议》中明确宣告教师职业是一种专业。教师被界定为一种“专业”,意味着教师成为一种专门化程度较高的行业。可见,在教育产生和发展的几千年里,教师专业化的提出和实施只是近五、六十年的事情。在我国,1971年中央教育审议会通过了《关于今后学校教育的综合扩充的调整的基本措施》,指出:“教师职业本来就需要极高的专门性”,强调要确认教师职业的专业化。1975年联合国教科文卫组织第35次国际会议通过了《关于教师作用的变化及其对于教师的职前教育、在职教育的建议》,强调指出教师职业作为专业,必须重视职前教育与职后培训的统一性和教师培养的终身化。这为教师专业发展的操作提供了指导性原则。20世纪八十年代,一篇题为《救命!教师不会教》的文章,引起了美国公众对教师质量的担忧,从而拉开了以“提高教师素质、促进教师专业发展”为核心的美国教育改革的序幕。在“教师专业发展”的理想体系里,教师队伍不再是一个大杂烩,成为一个具有严格准入制度的“专门化”行业,并且在相当程度上,这个理想的体系已经越来越向现实的实践转化。教师专业发展理念的产生及其贯彻执行随之成为教育研究与改革的热点课题。 那么,究竟什么教师专业发展?从广义的社会学视角来说,“专业”是依据社会职业划分的专门职业,即某专业相对于其他专业有着独特的技术、运行及评估机制,不同的专业之间强调相异的理念与操作系统。所谓的“隔行如隔山”反应的就是这个原理。教师专业发展就是要使教师职业达到“专业”化,也就是说,从事学校教育的人只能是通过特定训练而具备教师特质的人士来担任。从有关教师专业发展(teacher's professional development)的研究文献来看,在对教师专业发展概念的理解上主要存在以下两种情况。 1.教师专业发展等同于教师专业化 认为教师专业发展等同于教师专业化的理解又可以区分出三种情况。(1)二者同指教师职业从非专业或半专业逐渐发展成为一门专业的过程。在构词上,“教师专业化”和“教师专业发展”分别应该是“教师专业·化”和“教师专业·发展”。在提出教师专业化理念的最初,两个概念在这种涵义上的使用比较多,人们对教师专业化的研究和实践,主要是从教师群体角度来关注。(2)二者同指教师个体从新手逐渐成长为专家型教师的过程。在构词上,“教师专业化”和“教师专业发展”分别应该是“教师·专业化”和“教师·专业发展”。 (3)二者都包含了教师职业专业化和教师个体专业化两个过程。在构词上,“教师专业化”和“教师专业发展”既可以分解为“教师专业·化”和“教师专业·发展”,又可以分解为“教师·专业化”和“教师·专业发展”。 2.教师专业发展有别于教师专业化

20世纪80年代

20世纪80年代,面对毒品在全球日趋泛滥、毒品走私日益严重这一严峻形势,联合国1987年6月在奥地利维也纳召开了关于麻醉品滥用和非法贩运问题的部长级会议。会议提出“爱生命、不吸毒”的口号,并建议将每年的6月26日定为“国际禁毒日”,以引起世界各国对毒品问题的重视,共同抵御毒品的危害。同年12月,第42届联合国大会通过决议,正式将每年6月26日确定为“国际禁毒日”。 毒品泛滥是当今世界面临重大问题之一。据统计,全球约有2亿人在使用毒品,吸毒人群遍及全球200多个国家和地区。吸毒人群日益年轻化,年龄在16岁至64岁的人口中,约5%的人一年至少非法吸食过一次毒品。全球每年毒品交易额达8000亿至1万亿美元,每年因滥用毒品致死的人数高达20万,上千万人因吸毒丧失劳动能力虽然国际社会在遏制毒品蔓延、打击毒品走私方面取得了一定成效,但是毒品问题仍是当今世界的头等公害。据统计,全球约有2亿人在使用毒品,吸毒人群遍及全球200多个国家和地区,全球每年毒品交易额达8000亿至1万亿美元。此外,全球每年因滥用毒品致死的人数高达20万,上千万人因吸毒丧失劳动能力,吸毒人群日益年轻化。 联合国毒品和犯罪问题办公室认为,要想控制毒品泛滥问题,就要从毒品的来源——毒品种植入手。据联合国《2007年度世界毒品报告》提供的数据,2006年全球鸦片总产量达6610吨,创历史最高纪录,比2005年增加43%。其中,阿富汗鸦片产量为6100吨,比2005年增长2000吨。其主要原因是阿富汗的罂粟种植面积从2005年的10.4万公顷增至2006年的16.5万公顷。 联合国毒品和犯罪问题办公室指出,虽然全球毒品泛滥的情况目前已得到控制,但从根本上解决毒品问题任重道远。各国应继续加强国际合作、开展技术援助,并采取有效措施从

关于20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民族成分的更改1

D E P A R T M E N T O F S O C I O L O G Y P K U 1 9 2 2 【编者按】徐规教授关于畲族名称、来源与迁徙的文章,引用大量古籍文献、族谱信息,详细介绍了宋代以来这支人群的历史变迁及可能追溯到的其祖先来源,分析了这一群体与临近族群之间可能的血缘联系,这一群体的曾用名,周围人群对他们的称呼,历史上可能的迁移路线等。这些文献 的研究和讨论对于我们理解和认识中华民族内部的族群差异和族际交流交往交融的历史,认识在这片土地上居住过的各群体的族源与迁移活动、传统经济与文化活动的特征、集体信仰、在不同朝代中的社会地位等等,都有很大的帮助,具有很高的学术价值。徐规教授的这篇论文是这一领域学术探讨的典范。 我们同时也注意到,自20世纪50年代以来,这类历史文献研究开始被纳入“民族识别”的轨道而具有很强的政治色彩中,成为政府识别一些群体是否可以被认定为独立“民族”的重要依据。我们从文章中看到,在中国历代古籍文献中,从来没有把这些群体(无论是“畲”还是“瑶”、“蛮”等)称为“民族”,文献中介绍的这些群体,只是一些在族源、语言、信仰传统、文化习俗等方面具有自身特征、也许在社会地位方面也与周围其他人群存在差异的群体。这些群体的人口规模或大或小,有时与其他群体合并,有时自身分解为多个更小的群体,处在一个不断变化的动态过程之中。这些过程就是中国历史上群体演变的常态,与近代从西方引入的“民族”概念无关,也很难生硬地套入斯大林“民族”定义四条标准(共同地域、共同语言、共同经济生活、表现于共同文化上的共同心理素质)之中。我们研究中国古代历史中的群体演变,只能采用“实事求是”的态度来理解当年这些群体的具体态势和他们在历史上的自我认知,而不能套用现代政治话语来加以生硬的解读。 【论 文】 关于20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民族成分的更改1 ——以西南地区为例 赵永忠2 本文结合西南地区,对20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有关民族成分更改的相关规定和具体做法作一简要的论述,希望对目前有关民族成分变更工作有所裨益。 一、20世纪80年代以来更改民族成分的背景 20世纪五六十年代,我国曾开展了两次规模较大的民族识别工作。到1979年,我国55个少数民族识别工作顺利完成。到1990年止,经国务院确认的少数民族共有55个,加上汉族,全国共有56个民族。至此,祖国统一多民族大家庭中,各民族的族属和民族成分、族称以及大家庭中民族成员结构等问题基本搞清楚了,为进一步解决好国内民族问题打下了坚实的基础。[1] 但是在民族识别工作中,特别是在1964年以前,由于时间紧、任务重,民族识别工作也存在一些问题,对部分少数民族识别有误,主要有以下几种情况:一是由于解放前长期遭受民族歧视,部分少数民族不敢申报真实的民族成分。如新中国成立前,由于民族歧视和压迫,迫使居住在贵州省石阡县汤山镇燕子岩、万安乡银丰村、亚新村、扶堰乡九龙湾、青阳乡桃子湾、鹅犁董、聚凤乡高坪指甲坝及县城、本庄、白沙的部分夏、姜、包三姓和江口县匀都土家族苗族乡漆树坪、桃映乡街上的胡姓隐瞒自己羌族的民族成分,而报为汉族。[2]又如满族本是贵州省世居民族,主 1 本文刊载于《学理论》2010年第6期,第49-52页。 2 作者为云南大学人文学院助理研究员、博士。

我国20世纪80年代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改革的理论意义

我国20世纪80年代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改革的理论意义 经济二班梁巧杭 201221080213 摘要: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是1980年代初期在中国大陆的农村推行的一项重要的改革,是农村土地制度的重要转折,也是现行中国大陆农村的一项基本经济制度。“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大陆推行“改革”,而改革最早始于农村改革,农村改革的标志为“包产到户”即后来被称为“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正文: 一.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简介 中国农村集体经济经营体制是以家庭联产承包为主的责任制和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是以集体经济组织为发包方,以家庭为承包主,以承包合同为纽带而组成的有机整体。通过承包使用合同,把承包户应向国家上交的定购粮和集体经济组织提留的粮款等义务同承包土地的权利联系起来;把发包方应为承包方提供的各种服务明确起来。 绝大部分地区采用的是包干到户的形式。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是我国农村集体经济的主要实现形式。主要生产资料仍归集体所有;在分配方面仍实行按劳分配原则;在生产经营活动中,集体和家庭有分有合。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在党中央的积极支持和大力倡导下,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逐步在全国推开,到1983年初,全国农村已有93%的生产队实行了这种责任制。 二.改革过程 1978年11月24日,安徽省凤阳县凤梨公社小岗村的18位农民在关系全村命运的一次秘密会议中签署了一份不到百字的包干保证书。这是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开端。 1979年10月,小岗村打谷场上一片金黄,经计量,当年粮食总产量66吨,相当于全队1966年到1970年5年粮食产量的总和。 1980年5月31日,邓小平在一次重要谈话中公开肯定了小岗村“大包干”的做法。当时国务院主管农业的副总理万里和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对这一举动表示的支持传达了一个明确的信息:农村改革势在必行。 1982年1月1日,中国共产党历史上第一个关于农村工作的一号文件正式出台,明确指出包产到户、包干到户都是社会主义集体经济的生产责任制。此后,中国政府不断稳固和完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鼓励农民发展多种经营。三.改革优点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改变了我国农村旧的经营管理体制,解放了农村生产力,调动了广大农民的生产经营积极性。 第一,就全国来说,农业发展水平比较低,主要是手工劳动,因此不适合大规模的经营,而将经营的单位划小到家庭,同这种手工劳动的生产水平相适应。 第二,原来那种大规模经营下的集体劳动(改革前农村以生产队为基本生产经营单位,农民评工记分年终分配)对每个人的劳动数量、质量很难准确统计,因而必然是平均主义的“大锅饭”,而以家庭为经济单位可克服干多干少一个样的平均主义。 第三,农业生产的劳动对象是动物、植物等生命体,劳动对象的这种特性要求劳动者有更强的责任心,以家庭为经营单位有助于这种要求的实现。所以,家

20世纪80年代以来国内意识形态研究述评

理论前沿2002年第3期研究动态 43 [摘要]1980年以来,国内意识形态研究一直呈活跃局面。本文对国内学术界引介西方意识形态理论的情况以及 研究中的一些热点问题作了较为系统的概括。 [关键词]意识形态;热点问题[中图分类号]F036; [文献标识码] E [文章编号]1007-1962(2002)03-0043-03 20世纪80年代以来国内意识形态研究述评 鲁克俭 一、国内学术界对西方意识形态理论的引介 1.国内刊物对国外意识形态研究的译介。 1980年以来,国内刊物先后刊发了多篇国外意识形态研 究的译文。《哲学译丛》1980年第2期刊登了西方“马克思学家”L.柯拉科夫斯基《没有选择的人》一书中的一节“意识形态和理论”,该文将“意识形态”与“科学”对立起来,并否定“科学的意识形态”的存在;《国外社会科学》1984年第1期刊登的澳大利亚学者G ?马尔库斯的文章“马克思意识形态概念的三种含义”,从马克思的文本出发探讨马克思所使用的“意识形态”概念的含义,同期刊登的英国《新社会》杂志编辑部的文章“关于知识社会学”,介绍曼海姆的“知识社会学”;《现代外国哲学社会科学文摘》1984年第2期刊登的苏联学者达维久克季塔连科的文章“从‘非意识形态化’理论到‘重新意识形态化’观念”、莫斯克维切夫的文章“‘非意识形态化’理论的产生”、格拉诺夫等人的文章“‘重新意识形态化’———克服精神危机的企图”,介绍了西方资产阶级“非意识形态化”理论和后来出现的“重新意识形态化”思潮;《国外社会科学》1985年第 3期刊登的波兰学者M ?杜勃罗西尔斯基的文章“科学?意 识形态?世界观”,考察了“科学”、“意识形态”,“世界观”三个概念之间的相互关系;第5期刊登的苏联学者的文章“世界观与意识形态”,对“世界观”和“意识形态”这两个概念进行了辨析。 上述这些文章的作者对西方“意识形态理论”都很熟悉,因而在行文中涉及到西方马克思主义和非马克思主义的“意识形态理论”。通过这种渠道,国内学者对西方“意识形态理论”已经有了一个初步了解。 2.国内研究者对西方“意识形态理论”的评介。 从1980年开始,国内学术界开始对“西方马克思主义”进行评介性研究。随着研究的深入,加之上述国内刊物对西方马 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理论的译介,从80年代中后期开始,国内一些研究者开始对西方马克思主义者的意识形态理论进行评介性研究。《重庆师院学报》1986年第2期刘莘的“意识形态与科学:评阿尔都塞的意识形态理论”,首开这种研究的先河;紧接着《福建论坛》1987年第3期张汝伦的“哲学释义学,还是意识形态批判?伽达默尔和哈贝马斯争论述评”,考察了哈贝马斯的意识形态理论。此后评介西方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理论的论文还有:《湖北社会科学》1988年第4期金德万的“生产方式?意识形态?乌托邦:当代西方马克思主义观点译 介”;《南京大学学报》1990年第4期张凤阳的“从意识形态与科学之争看西方马克思主义思潮的历史演化”;《北京大学研究生学刊》1991年第1期龚政文的“意识形态与艺术理论:对‘西方马克思主义’的一种考察” ;《学习与探索》1991年第4期陈振明的“评马尔库塞对发达工业社会意识形态的批判”等。 针对西方非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理论进行的评介性研究始于《哲学动态》1988年第10期姚大志的“西方关于‘意识形态终结’的辩论”。此后的评介性研究还包括《求是》1989年第 11期宋惠昌的“当代世界意识形态理论演变的基本特点”, 《四川大学学报》1991年第3期余平的“卡尔?曼海姆的意识 形态概念”;《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1992年第5期姚大志的“从意识形态理论到知识社会学:曼海姆哲学的实质和意义”等。 此外,还有的研究者就西方意识形态理论中争论的热点问题进行评介,如《哲学动态》1988年第3期王兼强的“国外对意识形态与科学关系探讨”;《哲学动态》1992年第7期姚大志的“西方对‘意识形态的实践功能’的三种意见”;《理论学刊》1992年第4期岳文剑的“论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的科学性:兼析西方的‘意识形态非科学理论’”等。

20世纪80年代日美贸易摩擦对中国的启示

引言 (2) 一、20世纪80年代日美贸易摩擦与当前中美贸易摩擦概述 (2) (一)20世纪80年代日美贸易摩擦概述 (2) (二)当前中美贸易摩擦概述 (3) (三)两国贸易摩擦的特点对比分析 (4) 1.中日两国遭遇贸易摩擦特点的相似之处 (4) 2.中日两国遭遇贸易摩擦特点的相异之处 (4) 二、20世纪80年代日美贸易摩擦与当前中美贸易摩擦的原因比较 (5) 1.中日两国遭遇贸易摩擦原因的相似之处 (7) 2.中日两国遭遇贸易摩擦原因的相异之处 (7) 三、20世纪80年代日美贸易摩擦与当前中美贸易摩擦应对措施比较 (8) (一)日本应对贸易摩擦的措施及其后果 (8) (二)中国应对贸易摩擦的措施及其效果 (9) (三)两国遭遇贸易摩擦应对措施的比较分析 (10) 1.中日两国遭遇贸易摩擦解决方式的相似之处 (10) 2.中日两国遭遇贸易摩擦解决方式的相异之处 (11) 四、对我国的启示 (11) 目录

20世纪80年代日美贸易摩擦与当前中美贸易摩擦的比较分析引言 20世纪80年代,日本经济进入最为辉煌的时期。经过近30年的经济高速增长,日本已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并在80年代中期成为世界上最大的债权国。与此相反,美国经济却面临着贸易赤字和财政赤字的双重困扰,这一时期,日美贸易顺差迅速增加,两国之间的贸易摩擦向纵深方向发展。美国政府采取一系列手段,扭转局势,逼迫日本妥协,直接导致日本经济泡沫化。 当前,中美之间的贸易摩擦与20世纪80年代日美贸易摩擦在一定程度上有其相似之处。2010年,中国超越日本成为第二大经济体,与美国间的贸易摩擦也日趋频繁。本文通过对日美贸易摩擦与中美贸易摩擦的比较研究,分析中日两国遭遇摩擦的特点、原因、对策的相似性与相异性,从中获得日本应对摩擦的经验与教训,更好地化解中美贸易摩擦。 就搜集到的资料来看,也有学者曾对相关问题进行比较研究:卢艳辉《中美、日美贸易摩擦比较分析》(《求实》,2005)通过回顾七、八十年代日美贸易摩擦的情况与分析中美贸易摩擦现状,将两者进行相同点与不同点的比较。李文通《中日对美贸易顺差的原因及美国不同政策的反应思考》(《当代经济》,2010),该文从日美贸易和中美贸易对比分析及美国对中日两国不同政策的角度切入,主要分析了其中的原因。 一、20世纪80年代日美贸易摩擦与当前中美贸易摩擦概述 (一)20世纪80年代日美贸易摩擦概述 至20世纪80年代初,日本国内经济繁荣,在出口导向经济战略的引导下,获取大量外汇,已连续十多年对美贸易顺差,并且数额逐年增加,日本与美国之间的贸易摩擦日趋尖锐。“1970 年, 日本的出口贸易额为189亿美元,相当于美国的1/ 6,而16 年后日本增至2108 亿美元, 基本上与美国的2173 亿美元持平。在1970 至1986 年的16 年中,日本的出口规模扩大了10倍,而美国仅翻了一番。”[1]在此期间,日美间摩擦范围也逐步扩大(见表1)。50年代摩擦的焦点是纺织品,60年代转而变为钢铁,70年代时,彩电成为两国贸易摩擦的中心,80年代发生摩擦的对象则是汽车,严重触及美国国内的支柱产业。以汽车生产为例:二战刚结束时,日本的汽车年产量不足1.5万台,仅占同期美国汽车生产量的0.2%。至1980年,日本汽车生产量超过1000万台,已超越美国成为世界第一大汽车生产国。当时美国生产的汽车在日本市场仅占1%的份额,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