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心理资本的研究述评与展望

合集下载

大学生心理资本与适应性研究述评

大学生心理资本与适应性研究述评

大学生心理资本与适应性研究述评【摘要】大学生心理资本与适应性是当前教育领域研究的热点之一。

本文从心理资本的概念与内涵入手,探讨了大学生心理资本与适应性的关系及影响机制。

通过分析影响大学生心理资本与适应性的因素,提出了相应建议。

未来研究可着重探讨心理资本的培养策略,以及进一步探究心理资本与适应性的关联性。

本文的研究对于加强大学生心理资本的培养,提高大学生适应性水平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和应用价值。

【关键词】大学生、心理资本、适应性、研究、述评、关系、影响机制、因素、培养、展望、总结。

1. 引言1.1 研究背景研究大学生心理资本与适应性的关系,不仅有助于加深对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理解,还有助于探讨如何提升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和适应能力。

通过对心理资本与适应性的研究,可以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提供理论支持和实际指导,促进大学生的全面发展和健康成长。

深入探讨大学生心理资本与适应性的关系,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价值。

1.2 研究意义大学生心理资本与适应性的研究具有重要的学术和实践意义。

在学术方面,探讨大学生心理资本与适应性的关系,有助于深入理解大学生心理健康和适应能力的影响因素,为心理学领域的研究提供新的视角和理论基础。

从实践角度来看,深入研究大学生心理资本与适应性的关系,有利于指导高校教育教学工作,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提高学生的适应能力和生活质量。

大学生是国家和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他们的心理健康和适应能力不仅关乎个人发展,也关乎国家和社会的未来。

研究大学生心理资本与适应性的意义不仅在于促进学科的发展,更在于提升大学生的整体素质,为社会建设和国家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2. 正文2.1 心理资本的概念与内涵心理资本是由美国心理学家弗雷德里克·赖夫和赫伯特·里希特在2000年首次提出的概念,指的是个体内在的、正面的心理资源,包括希望、乐观、自我效能和坚韧。

心理资本具有积极性、灵活性和资源性的特点,有助于个体应对困难挑战,提高个体的心理健康和幸福感。

心理资本理论研究评述

心理资本理论研究评述

心理资本理论研究评述一、本文概述本文旨在对心理资本理论进行全面的研究评述。

心理资本理论是一个相对较新的概念,它在过去的几十年中逐渐受到了广泛的关注和研究。

该理论主张,个体的心理资本,包括自信、希望、乐观和韧性等心理素质,对于其成长、发展和成功具有重要影响。

本文首先介绍了心理资本理论的基本概念和主要构成要素,然后概述了国内外在该领域的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

通过梳理相关文献,本文旨在评估心理资本理论在不同领域的应用效果,并探讨其未来的研究方向和潜在价值。

通过本文的评述,我们期望能够为读者提供一个全面而深入的心理资本理论视角,以便更好地理解和应用这一理论。

二、心理资本理论的核心要素心理资本理论的核心要素主要包括自我效能、乐观、希望和韧性四个方面。

这些要素共同构成了个体在面对挑战和逆境时所展现出的积极心理状态,对于个人的成长、发展以及组织的成功都具有重要意义。

首先是自我效能,它是指个体对自己能够成功完成某项任务或活动的信心。

自我效能高的人往往能够更好地应对挑战,坚持不懈地追求目标。

这种信心不仅来自于过去的成功经验,也来自于对自己能力的准确评估和对未来成功的预期。

其次是乐观,它是一种积极的归因方式,即个体在面对成功和失败时,倾向于将积极的结果归因于内部的、稳定的和普遍的因素,而将消极的结果归因于外部的、不稳定的和特定的因素。

乐观的人往往能够看到问题的积极面,对未来充满希望,从而在困境中保持积极的心态。

再次是希望,它是指个体对目标的追求和坚持。

希望高的人不仅有明确的目标,而且相信自己有能力实现这些目标,并愿意付出努力和时间去追求。

希望是驱动个体不断前进的重要动力,它可以帮助个体在面对困难和挫折时保持积极的心态和行动。

最后是韧性,它是指个体在面对逆境、压力或创伤时能够迅速恢复和适应的能力。

韧性高的人往往能够在面对困难时保持冷静和理智,积极寻找解决问题的策略和方法。

韧性不仅是个体应对短期压力的重要能力,也是其长期成长和发展的重要保障。

心理资本研究述评

心理资本研究述评

心理资本研究述评一、本文概述随着现代社会节奏的加快和工作压力的增大,个体的心理健康及其对工作和生活的影响越来越受到重视。

心理资本,作为一种新兴的心理学概念,自提出以来就受到了广泛关注。

本文旨在对心理资本的研究进行系统的梳理和评价,以期为未来的研究提供参考和借鉴。

心理资本是指个体在成长和发展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一种积极心理状态,包括自信、希望、乐观和韧性等核心要素。

这些要素不仅影响个体的心理健康,还对工作绩效、生活质量等方面产生深远影响。

因此,对心理资本的研究不仅有助于深入理解个体心理发展的内在机制,也有助于为实际工作和生活提供有效的心理干预和支持。

在本文中,我们将首先回顾心理资本的概念及其发展历程,明确其内涵和外延。

然后,我们将对心理资本的理论基础进行梳理,包括其与相关理论的关系和区别。

接着,我们将重点关注心理资本的测量与评估方法,探讨目前常用的测量工具及其优缺点。

我们还将对心理资本的影响因素及其作用机制进行深入分析,以揭示心理资本与其他变量之间的复杂关系。

我们将对心理资本的应用领域和实践价值进行展望,以期为心理资本的进一步研究和实践应用提供有益启示。

通过本文的综述和分析,我们期望能够为读者提供一个全面而深入的心理资本研究框架,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应用心理资本的相关理论和研究成果。

我们也期望能够激发更多学者和研究人员关注心理资本领域的研究,共同推动心理资本理论的发展和实践应用的创新。

二、心理资本的理论背景心理资本作为一个新兴的研究领域,其理论背景源于多个学科领域的交叉融合。

在心理学领域,心理资本的概念与积极心理学、自我决定理论等紧密相关。

积极心理学强调个体内在的积极力量和潜能,而心理资本则将这些积极力量视为可以投资和开发的资源,通过提升个体的心理资本,能够促进其心理健康和积极行为。

自我决定理论则提出了人的内在动机和自主性的重要性,心理资本理论也强调了个体在自我成长和发展中的主动性和自主性。

在经济学和管理学领域,心理资本的理论背景与人力资本、社会资本等概念有所关联。

大学生心理资本与适应性研究述评

大学生心理资本与适应性研究述评

大学生心理资本与适应性研究述评大学生心理资本与适应性研究是一个目前备受关注的研究领域,它通过探讨大学生的心理资本特征与适应能力之间的关系,为大学生的成长与发展提供了深刻的理论与实践指导。

本文将从几个方面对大学生心理资本与适应性研究进行述评。

首先,大学生心理资本与适应性研究的理论基础是心理资本理论。

心理资本指的是个体在面对挑战、困难和压力时所发挥的心理和情感能力,包括自我效能、乐观情绪、希望和坚韧性等。

心理资本理论提出,心理资本是一种能够积累的资源,可以通过个体的自主学习、社会互动和文化背景等多种渠道进行培养,从而提高个体的适应能力和心理健康状况。

在大学生心理资本与适应性研究中,这一理论为探讨大学生适应能力的来源和机制提供了基本框架。

其次,大学生心理资本与适应性研究的实证研究结果表明,大学生的心理资本与适应能力之间存在着显著的正向关系。

例如,高自我效能的大学生更容易应对压力和挫折,表现出更强的应对能力和更好的心理健康状况;而拥有更强乐观情绪和希望的大学生更具有自我调节能力和社会支持系统,能够更好地适应新的环境和更好地完成学业。

这些研究结果为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和适应能力提供了重要的参考和启示,也为相关研究提供了合理的解释和探究方向。

最后,值得注意的是,大学生心理资本与适应性研究仍然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之处。

例如,很多研究仅限于描述两者之间的相关关系,对于这种关系的具体机制和影响因素缺乏深入探讨;同时,大学生心理资本与适应性研究也往往局限于定量数据分析,缺乏对于心理机制和主观体验的充分理解和探讨。

因此,未来的研究需要结合更多的定性和量化研究方法,深入探讨大学生心理资本与适应性之间的机制和影响因素,为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和适应能力的提升提供更加有力的理论和实践支持。

总之,大学生心理资本与适应性研究的发展和进步为大学生的成长与发展提供了重要的支持和保障,也为心理资本理论和适应性研究提供了有力的实证证据和实践应用。

心理资本研究评述与展望

心理资本研究评述与展望

心理资本研究评述与展望摘要】在当前企业内外环境发生深刻变化的背景下,系统研究员工的心理资本是全面认识和掌握企业人力资源的特点、内涵和相应管理对策的重要手段。

首先,文章回顾了有关心理资本的定义、构成要素等方面的研究。

然后,分析了心理资本对领导和员工的影响,说明了心理资本开发与管理的一些基本方法。

最后,分析和指出了心理资本研究的未来趋势。

【关键词】心理资本,心理资本构成要素,心理资本开发。

1 引言随着全球经济竞争的日趋激烈和技术发展步伐的不断加快,人们已经深刻认识到,要持续改善企业绩效、提升和长久保持企业的竞争优势,单靠传统意义上的经济资本(economic capital)(如资金、厂房、设备、专利、数据等有形的、容易模仿和复制的物质资源)显然不够,必须重视对人力资本(human capital)、社会资本(social capital)等人力资源的投资和开发。

人力资本是指个体通过接受教育或经验积累而逐步掌握的知识、技能、认知能力或胜任特征等,社会资本指人的关系、信任和经常接触的工作关系网等资源,二者对个人和企业的绩效、发展和成功的积极作用已经得到一些研究结果的支持[1,2]。

2004年,Luthans, Luthans和Luthans以积极心理学(positive psychology)[3~7]和积极组织行为学(positive organizational behavior)[8,9]的观点为思考框架,在分析经济资本、人力资本和社会资本的特点和区别后,提出了以强调人的积极心理力量为核心的“积极心理资本(positive psychological capital)”概念[10],使人们开始关注心理资本(psychological capital)及其对领导和员工的影响作用的研究。

2 心理资本的界定心理资本的概念最早出现在经济学、投资学和社会学等文献中。

比如,经济学家Goldsmith, Veum和Darity与Goldsmith, Darity和Veum认为,心理资本是指能够影响个体的生产率的一些个性特征,这些特征反映了一个人的自我观点或自尊感,支配着一个人的动机和对工作的一般态度[11,12]。

大学生心理资本研究综述

大学生心理资本研究综述

大学生心理资本研究综述摘要:本文采用文献综述法对大学生心理资本的研究现状进行了分析及评述,并对未来大学生心理资本的研究进行展望,旨在为大学生的学习生活以及就业提供理论指导,并对大学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关键词:大学生;心理资本1.前言随着社会的发展、学业负担的加重,大学生的心理问题早已成为社会各界关注的问题。

学业的负担、生活的压力、感情上的不成熟、就业压力等众多因素困扰着大学生,直接影响着他们生活的方方面面,导致其陷入焦虑、恐慌等不良心理状态,甚至走上了犯罪的不归路。

在这个大环境下提高大学生心理资本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大学生需要提升自身心理资本,但我国有关大学生心理资本的研究比较少,本文着力于提升大学生心理资本、研究现状以及未来发展趋势进行探讨,旨在为大学生提升心理健康水平和应对各方面压力的能力。

2.心理资本的概念及作用机制2.1 心理资本的概念心理资本最早被发现在经济学、投资学和社会学的著作中,是继人力资本、社会资本之后又一大资本,被认为是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心理资本是著名积极心理学家seligman提出并由luthans定义为个体积极心理的发展状态[2],具有以下特征:(1)拥有自信或自我效能感,在承担具有挑战性任务时能够做出必要的努力;(2)乐观,对现在或未来的成功有积极的归因;(3)充满希望,一直坚持目标,在必要时重新选择途径来获取胜利;(4)非常坚强(韧性),能够自我恢复,在受挫或遇到困难时坚持、复原甚至取得成功[3]。

张烽将心理资本理论引入到大学生的研究中来,他认为应该从自我效能、希望、乐观和复原力四个维度培育大学生的心理资本,充分开发大学生的自身优势和积极心理潜能,最终才能使其在知识经济时代更具竞争优势[1]。

2.2 心理资本的作用机制心理资本的作用机制一直没有一个统一的结论,各个专家对心理资本的作用机制的意见都不统一。

心理资本的作用机制一直没有一个统一的结论,各个专家对心理资本的作用机制的意见都不统一。

大学生心理资本与适应性研究述评

大学生心理资本与适应性研究述评

大学生心理资本与适应性研究述评大学生心理资本与适应性研究是一个非常重要且有意义的研究领域。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和变化,大学生面临着诸多的心理压力和适应困境。

心理资本能够对大学生的心理健康和适应能力产生积极的影响,因此研究大学生心理资本与适应性对于提高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和适应能力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

大学生心理资本与适应性研究涉及的内容较广泛,主要包括心理资本的概念和量表的开发、大学生心理资本与适应性的关系、心理资本对大学生适应性的影响机制等。

在这些研究中,大学生心理资本被认为是一个重要的心理资源,它包括希望、乐观、自尊和坚韧四个维度。

通过对这些维度的培养和提升,可以增强大学生的心理资本,提高他们的适应能力和抗挫折能力。

研究发现,大学生心理资本与适应性之间存在着显著的正相关关系。

心理资本越强的大学生,他们在学业、人际关系和心理健康等方面的适应能力也越强。

而心理资本越低的大学生,他们可能面临更多的压力和困扰,心理健康问题也较为突出。

提升大学生的心理资本是提高他们适应性的重要途径。

在研究心理资本对大学生适应性的影响机制时,研究者主要从积极情绪、自我效能、社会支持和抑郁症状等多个方面进行了探讨。

研究发现,心理资本能够通过增强大学生的积极情绪和自我效能感来提高他们的适应能力。

心理资本还可以通过增加社会支持的获取和减轻抑郁症状对大学生适应性产生积极的影响。

大学生心理资本与适应性研究为提高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和适应能力提供了重要的理论基础和实践指导。

通过培养和提升大学生的心理资本,可以有效地提高大学生的适应能力和抗挫折能力,帮助他们更好地应对各种挑战和困境。

目前的研究还存在一些问题,包括研究方法的单一性和样本的局限性等。

未来的研究需要在这些方面加以改进和完善,以促进大学生心理资本与适应性研究的进一步发展。

大学生心理资本与适应性研究述评

大学生心理资本与适应性研究述评

大学生心理资本与适应性研究述评大学生是社会中的重要群体,而心理资本和适应性则是衡量大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指标。

近年来,随着大学生面临的挑战和压力不断增加,研究心理资本和适应性问题变得尤为重要。

本文将就最近几年大学生心理资本和适应性研究的现状进行述评。

一、心理资本研究心理资本是指个体内在的、积极的、具有开发潜力的心理特质,包括自信、希望、乐观、恢复力等因素。

这些因素在面对挑战时能够帮助人们保持积极的心态、解决问题和拓展自身能力。

在大学生心理资本研究方面,近年来的成果主要有以下几点:(1)影响大学生心理资本的因素。

多数研究表明,个人的性别、年级、专业、家庭背景、和发展阶段等因素都可能影响大学生的心理资本;而教育背景、学习方法等因素的影响还需要进一步的研究。

(2)大学生心理资本的特点。

研究表明,大学生的自信心、乐观情绪、希望感、恢复力等心理资本因素水平均较高,尤其是恢复力表现明显。

但也有一些研究发现,个体之间在心理资本因素方面存在显著的差异,且不同因素间的关系也较为复杂。

(3)心理资本与心理健康的关系。

研究表明,大学生的心理资本水平与其心理健康水平有很大的关系。

心理资本能预测大学生在应对压力、情感调节和自我控制等方面的表现,能够缓解一些心理健康问题。

二、适应性研究适应性是指个体在外部环境发生变化时,根据自身的特点和需要,调整自己的行为方式和心理状态以适应新环境的过程。

而大学生在面临课业、人际关系、生活压力等方面都需要进行适应。

(1)影响大学生适应性的因素。

研究表明,大学生适应性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包括心理资本、自我效能、社会支持、社交焦虑、自尊等因素。

其中,心理资本和自我效能对适应性的影响尤为重要。

(2)大学生适应性的表现和类型。

研究表明,大学生的适应性表现主要包括积极应对和消极应对两种类型。

其中,积极应对具有忍耐、自我调节、行动力等特点,消极应对则表现为抑郁、情绪不稳定等。

总之,大学生的心理资本和适应性是个体面对现实和未来挑战的重要心理资源。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C U 1 0
I q U .[O
Ch l na Ed uc at i on l n no va t i on He r al d
教 育心理 研 究
大学生心理资本 的研 究述评 与展望 ①
张轩辉 黄羽 陈智辉 ( 广东 药学 院 广东广 州 5 1 0 0 0 6 )
近 年 来 国 内大 学 生 心 理 资 依 据和 验 证 , 还 需 要 更 进 一 步 系统 的 理 论 构等事件可 以看 出, 当前 知 识 经 济 快 速 发 及 各 种 工 作 者 , 展的社会 , 用人单位对 员工的选 用提出了
更高的要 求 , 不 但 需 要 具 有 过 硬 的 专 业 知
测试 招聘 员工 、 建 立 员 工 心 理 咨 询 辅 导机
效能( 自信 ) 、 希望 、 乐观 、 韧 性 四要 素 外 , 研
的“ 潜在性 ” 其他要 素 , 而 这 些 构 成 要 素 的
和 实证 研 究 。
心 理 资 本 早 期 的研 究 多 集 中 在 职 业 者 究 者 也 得 出 了可 能 包 括 的 区 别 于人 力资 本
本 的研 究 也 引 起 了研 究者 的 重 视 。
杀、 报 复 等 极端 行 为 , 这 已 成 为高 等 学 校 学 标 准 的 元 素 如 忠 诚 、 感 激 等 也可 纳 入 心 理 感 恩等 六 个 维 度 。 除 了L u t h a n s 提 出 的 自我 生 管 理 中特 别 关 注 的 问题 。 从富 士康集团 的连 续 多次 员 工 跳 楼 自杀 、 单 位 运 用 心理
摘 要 : 大学 生由于 学 习, 生活 , 情感 . 社会 交往 等压 力、 角色转 换及 适应 障碍等 原因 , 影响 着大学生 的心理健 康 , 已成 为高校 学生 管理
中特别 关注的 问题 。 同时 , 作 为社会 的准就业 者, 其 专业素质和 心理素 质的培 养 , 对未来 的择业就 业和人 生发展有 重要的 影响。 大学生心 理资本 开发 为其心理 素质 的提 高开辟 了新的研 究视野 , 笔者在 查阅 国内外 相关文献 的基 础上 , 从大 学生心 理资本 概念 的定义 . 堆度 、 测 量. 影响 因素和相 关研 究等 , 来探讨 其研 究现状 , 分析研 究中存 在的 问题 及展 望 , 为提 高 大学生心 理资本提 供理论 支持 。 关键词 : 心理 资本 大学生心理 资本 研 究述评 影响 因素 中 图分类号 : G 6 4 0 文献标 识码 : A 文章编号 : 1 6 7 3 —9 7 9 5 ( 2 0 1 3 ) 1 0 ( a ) 一0 2 4 4 - 0 2 随 着 我 国 高 等 教 育 大 众 化 水 平 进 一 步
机、 社会交往问题、 角色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转 换 及 适 应 障 碍等 众 多因素直接影 响着大学 生的心理状况 , 容 易引起其焦 虑抑郁 、 情绪 低落等 心理困
扰, 甚 至 于 心理 承 受 能 力 差而 出现 杀 人 、自
乐观、 韧性 、 感 恩 和 兴 趣 五 个 维 度大 学 生 心
许 多 学 者 提 出 心 理 资 本 是 一 个 发 展 的 概 理 资 本 问 卷 。 周 利 霞 编 制 的 大 学 生 心 理 资 念, 只要 符 合 积 极 组 织 学 和 心 理 资 本 选 定 本 问 卷 包括 愿 景 、自信 、 合作、 乐观、 韧 性 和 资本的 维度中。 身上 , 如知识 型员工 、 接待业 员工、 教 师 以
识, 更 需 要 具 有 良好 的 心 理 素 质 。 而 解决 这 2 大学生心理 资本 的定义和测 量
些 心理 问 题 的 根 除方 法是 培 养 大学 生的 内 2. 1 大学 生心理 资本 的定义 在心理素质, 提 升其 解 决 问题 、 抗 压 复 原的 心 理 素 质教 育 指 明 了道 路 。 大 学 生心 理 资 本 的 研 究 大 多数 沿 用 了
活压 力 、 经济 和就 业压 力 、 情 感 困 惑 和 危
又 具 有 较 稳 定和 难 改 变 的特 质 性 , 可 通 编 自L u t h a n s 等含 自信 、 希望 、 坚韧 性和 乐观 教 育 内 涵式 发 展 ” , 推 动 高 等 教 育 内 涵式 发 性 , 应对方式与心理健康的关系。 国 内研 关 于心理 资本的 结构 , 目前 还 未 达 成 资 本 、 统一认 识, 其 中L u t h a n s 提 出 自我 效能 感 、 乐观 、 希 望和 韧性 四 因 子 并 开 发 的 四 维 度 量 表得 到普 遍 的 应 用 较 多 。 随 着研 究 深 入 ,
究, 如 肖雯 、 李 林 英 自编 了 包 括 自我 效 能 、
u t h a n s ) ; 综 合论 认 为心 理 资源 是特 质和 状 提高 , 中 国 已 经 成 为 名 副 其 实 的 高 等 教 育 L
大国。 党的十八大报告中指出要“ 推 动高 等 态 的 综 合 , 既 有 易 改 变 性 和 易开 发 的 状 态 展, 最 重要 的 就 是 要 提 高 教 育 质 量 , 培 养社 过 干预 措 施来 开发 个 体 心理 资 源( A v o l i o ) 。 会经济 发展需要 的人才 。 大 学 生 学 习和 生
因素 组合 而成 的 综 合心 理状 态 ( G o l d s mi t h,
理资本 最开 始 研究 集 中在企 业或组 织 员 工, 早 期 的 大 学 生 心 理 资 本 测 量 大 多是 参 考 修订 的 量 表 , 如, 潘清泉 、 周 宗 奎 采 用 改 四 个子 维 度 的量 表 测 查 了贫 困大 学 生心 理 究 者针 对 大 学 生 的 构 成要 素 进 行 了 实 证研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