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DE培训 精】4.化学药品注射剂灭菌无菌工艺研究及验证指导原则的起草和考虑

合集下载

注射剂无菌保证工艺研究与验证及相关申报资料的原则性要求

注射剂无菌保证工艺研究与验证及相关申报资料的原则性要求
简述无菌保证工艺,以及用到的灭菌设备、原理和型号 (一)原辅料、药包材的来源及质量标准 (二)原辅料、药包材的准备:原辅料的预处理、直接接 触药品的内包装材料等的清洗、灭菌等。 (三)无菌保证工艺研究与验证试验的过程及结果 (四)结论
(五)再验证(拟进行再验证的时间和内容)
无菌保证工艺研究与验证试验的过程及结果
明确剂型选择的原则 稳定性的考虑、无菌保证水平的高低 评价灭菌工艺的合理性 将F0、SAL引入工艺评价
规范申报资料要求
二、总体考虑
实施中的关注点
涉及的品种广、时间紧
技术难度大,缺少相应的经验
对临床安全有效性可能产生的影响
与药监系统相关部门的共同实施
充分认识现实性,以实践促完善
二、总体考虑
面临的主要问题
剂型选择不合理 无菌保证工艺选择不合理 无菌保证工艺研究不全面 无菌保证工艺缺乏必要的验证
GMP与发达国家要求还存在差距
认知不到位 技术要求不明确 申报资料无相应内容
二、总体考虑
拟着重解决的问题
提高无菌认知的水平
无菌检查的局限性、工艺验证的重要性等
符合注册F0值标准
注意:
同品种不同浓度 — 考察不同浓度对热穿透的影响
不同包装规格 — 进行最大和最小包装规格的试验 不同装载量 — 进行最小和最大装载量的试验 不同灭菌温度 —进行最高温度条件下的试验
微生物挑战试验
证明通过该工艺能杀灭一定污染量和D值的微生物
– 生物指示剂
– 根据D值计算接种量
水平限度标准
• 控制药液存放温度和时间
• 药液取样、污染菌的鉴别
无菌生产工艺-以防止污染为目的,消除后续
导致二次污染的各种可能性

兽用化学药品注射剂灭菌和无菌工艺研究及验证指导原则

兽用化学药品注射剂灭菌和无菌工艺研究及验证指导原则

兽用化学药品注射剂灭菌和无菌工艺研究及验证指导原则一、灭菌工艺研究兽用化学药品注射剂的灭菌工艺是确保产品无菌的重要环节。

在灭菌工艺研究中,应选择合适的灭菌参数,如温度、压力、时间等,并对灭菌设备进行确认,以确保其性能满足工艺要求。

同时,应对产品的热稳定性和灭菌效果进行评估,以确保灭菌工艺的有效性和安全性。

二、无菌工艺研究无菌工艺研究是兽用化学药品注射剂生产中的关键环节,其主要目标是确保产品在整个生产过程中保持无菌状态。

应进行无菌工艺验证,以证明所采取的措施能够确保产品无菌。

在无菌工艺研究中,应对生产环境、设备、操作方法等进行严格控制,并对产品的无菌性能进行检测和评估。

三、工艺验证工艺验证是确保兽用化学药品注射剂生产过程中灭菌和无菌工艺稳定性和可靠性的重要手段。

在工艺验证中,应对生产过程中的各项参数进行严格控制,并进行多批次的验证。

验证成功后,应定期对工艺进行复查,以确保其持续有效性。

四、持续生产验证持续生产验证是对灭菌和无菌工艺在实际生产过程中的表现进行监测和评估的重要环节。

应定期对生产过程中的各项参数进行检查和记录,并对产品的无菌性能进行检测。

同时,应对生产环境和设备进行定期清洁和消毒,以确保其符合无菌要求。

五、产品质量检测产品质量检测是确保兽用化学药品注射剂安全性和有效性的重要手段。

在灭菌和无菌工艺验证和持续生产验证中,应对产品的各项质量指标进行检测和评估,如外观、澄清度、pH值、含量等。

同时,应对产品的无菌性能进行严格检测,以确保其符合规定要求。

六、安全性评估安全性评估是对兽用化学药品注射剂可能对使用者产生的风险进行评估的重要环节。

在灭菌和无菌工艺研究和验证中,应考虑产品的毒性和副作用,并进行相应的风险评估和控制。

同时,应对产品的安全性和有效性进行长期的跟踪监测和评估。

七、稳定性考察稳定性考察是评估兽用化学药品注射剂在储存和使用过程中的稳定性的重要手段。

在灭菌和无菌工艺研究和验证中,应对产品在不同条件下的稳定性进行考察和评估,并确定产品的有效期和储存条件。

化学药品注射剂灭菌和灭菌工艺研究及验证指导原则

化学药品注射剂灭菌和灭菌工艺研究及验证指导原则

化学药品注射剂灭菌和灭菌工艺研究及验证指导原则灭菌工艺的研究与验证是确保注射剂灭菌的有效性和稳定性的关键。

下文将介绍化学药品注射剂灭菌和灭菌工艺的研究及验证指导原则。

一、灭菌方法硫酸化法是一种常见的化学药品注射剂灭菌方法,其原理是在一定的温度和时间条件下,通过硫酸的浓度和反应时间达到灭菌的目的。

硫酸化法的灭菌效果通常良好,且内部流体与过量气体都可以通过使用缓冲盐来被中和。

另一种常用的方法是辐照灭菌,其原理是利用辐射对微生物进行杀灭。

辐照灭菌要求灭菌剂的材料必须与放射物隔离,且需要进行辐射剂量的检测。

二、灭菌工艺的研究1. 灭菌剂选择灭菌剂的选择应该考虑以下因素:(1)药品的特殊性质,例如特殊化学成分、PH值、温度等。

(2)灭菌剂的生物学效应。

(3)灭菌剂的可靠性和性能。

2. 灭菌参数灭菌参数是指灭菌的具体操作条件。

在制定灭菌参数时研究人员应该考虑到一些因素,如:(1)温度。

温度是影响灭菌的主要因素之一。

一般下,灭菌温度降低时,灭菌时间会相应地延长。

(2)压力。

在高温、水蒸气和其他灭菌方法中,压力是保证灭菌效果的重要条件。

一般来说,在不同的药品生产领域中,压力的极限值是不一样的,需要根据不同药品在实践中的表现进行确定。

(3)通气量。

通气量是否合适直接关系到产品中菌落的灭亡情况。

三、灭菌工艺验证灭菌工艺的验证是指通过实验方法验证所制定的灭菌工艺是否能够达到有效的灭菌效果。

灭菌工艺验证应该包括以下步骤:1. 工艺确认工艺确认是指通过实验测试验证所制定的工艺是否能达到预期的灭菌效果,并且符合要求的工艺参数。

工艺确认还包括对制定工艺的初步调试,对灭菌剂的选择及其对生产环境的适应性的验证。

2. 确定最小灭菌剂量最小灭菌剂量是指在给定的灭菌条件下,使无菌品转化为有菌品所需的最小灭菌剂量。

灭菌剂量的确定可以通过针对特定灭菌剂,在不同条件下的生物指标进行实验来完成。

3. 灭菌验证灭菌验证是指在已确立的灭菌工艺参数下,通过实验测试验证所生产出的产品是否能够满足灭菌要求,从而评估具体灭菌方法的效果和稳定性。

《化学药品注射剂灭菌和无菌工艺研究及验证指导原则》(征求意见稿)起草说明

《化学药品注射剂灭菌和无菌工艺研究及验证指导原则》(征求意见稿)起草说明

《化学药品注射剂灭菌和无菌工艺研究及验证指导原则》(征求意见稿)起草说明一、起草背景无菌保证水平是化学药品注射剂的关键质量属性之一。

近年来国内外化学药品注射剂灭菌和无菌工艺研究和验证相关技术要求已不断完善。

参考美国注射剂协会(PDA)、欧盟及国家局公布的相关技术指南、GMP相关要求,我中心起草了本指导原则,旨在促进化学药品注射剂的研究和评价工作。

经过与行业专家、行业协会、国内外制药企业代表会议讨论,形成征求意见稿。

二、起草内容与说明本指导原则主要内容包括概述、注射剂湿热灭菌工艺、注射剂无菌生产工艺、附件及参考文献五个部分。

概述部分:对无菌的概念及本指导原则的适用范围进行了明确。

注射剂湿热灭菌工艺部分:主要对湿热灭菌工艺的研究和验证进行了阐述。

灭菌工艺研究应关注湿热灭菌工艺的确定依据,过度杀灭法和残存概率法对微生物污染监控要求的差异。

灭菌工艺验证包括物理确认和生物确认两部分,分别对工艺验证内容和要求进行了说明。

注射剂无菌生产工艺部分:明确了选择无菌生产工艺的前提条件。

对除菌过滤工艺、无菌分装工艺的概念及工艺研究中的关注点进行了阐述。

针对无菌工艺验证,主要对除菌过滤工艺验证及无菌工艺模拟试验中应验证的项目、相关操作要求及应关注的问题进行了说明。

对于灭菌工艺研究及验证,国内尚无指导原则进行系统的阐述,所以本指导原则进行了比较全面、详细的阐述。

对于无菌工艺研究及验证,国家局2018年发布了《除菌过滤技术及应用指南》、《无菌工艺模拟试验指南(无菌制剂)》,本指导原则主要从注册申请角度,强调结合注册申请产品的特点设计开展工作,各项工作具体要求不再详细阐述,可以参照国家局2018年发布的上述文件执行。

《化学药品注射剂灭菌无菌工艺研究及验证指导原则》

《化学药品注射剂灭菌无菌工艺研究及验证指导原则》

化学药品注射剂灭菌/无菌工艺研究及验证指导原则目录一、概述 (3)二、注射剂湿热灭菌工艺 (4)(一)湿热灭菌工艺的研究 (4)1.湿热灭菌工艺的确定依据 (4)2.微生物污染的监控 (7)(二)湿热灭菌工艺的验证 (9)1.物理确认 (9)2.生物学确认 (13)3.基于风险评估的验证方案设计 (16)三、注射剂无菌生产工艺 (16)(一)无菌生产工艺的研究 (16)1.除菌过滤工艺的研究 (16)2.无菌分装工艺的研究 (18)(二)无菌生产工艺的验证 (18)1.除菌过滤工艺验证 (19)2.无菌工艺模拟试验 (21)1/ 29四、附件 (24)五、参考文献 (27)2/ 291一、概述2无菌药品是指法定药品标准中列有无菌检查项目的制3剂和原料药,一般包括注射剂、无菌原料药及滴眼剂等。

4从严格意义上讲,无菌药品应不含任何活的微生物,但由5于目前检验手段的局限性,绝对无菌的概念不能适用于对6整批产品的无菌性评价,因此目前所使用的“无菌”概念,7是概率意义上的“无菌”。

特定批次药品的无菌特性只能通8过该批药品中活微生物存在的概率低至某个可接受的水平,即无菌保证水平(Sterility Assurance Level, SAL)来表征,910而这种概率意义上的无菌需通过合理设计和全面验证的灭11菌/除菌工艺过程、良好的无菌保证体系以及在生产过程中12执行严格的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GMP)予以保证。

13本指导原则主要参考国内外相关技术指导原则和标准14起草制订,重点对注射剂常用的灭菌/无菌工艺,即湿热灭15菌为主的终端灭菌工艺(terminal sterilizing process)和无16菌生产工艺(aseptic processing)的研究和验证进行阐述,17旨在促进现阶段化学药品注射剂的研究和评价工作的开展。

18本指导原则主要适用于无菌注射剂申请上市以及上市后变19更等注册申报过程中对灭菌/无菌工艺进行的研究和验证工作,相关仪器设备等的验证及常规再验证不包括在本指2021导原则的范围内。

2020版《化学药品注射剂灭菌无菌工艺研究及验证指导原则》

2020版《化学药品注射剂灭菌无菌工艺研究及验证指导原则》

化学药品注射剂灭菌/无菌工艺研究及验证指导原则目录一、概述 (3)二、注射剂湿热灭菌工艺 (4)(一)湿热灭菌工艺的研究 (4)1.湿热灭菌工艺的确定依据 (4)2.微生物污染的监控 (7)(二)湿热灭菌工艺的验证 (9)1.物理确认 (9)2.生物学确认 (13)3.基于风险评估的验证方案设计 (16)三、注射剂无菌生产工艺 (16)(一)无菌生产工艺的研究 (16)1.除菌过滤工艺的研究 (16)2.无菌分装工艺的研究 (18)(二)无菌生产工艺的验证 (18)1.除菌过滤工艺验证 (19)2.无菌工艺模拟试验 (21)1/ 29四、附件 (24)五、参考文献 (27)2/ 291一、概述2无菌药品是指法定药品标准中列有无菌检查项目的制3剂和原料药,一般包括注射剂、无菌原料药及滴眼剂等。

4从严格意义上讲,无菌药品应不含任何活的微生物,但由5于目前检验手段的局限性,绝对无菌的概念不能适用于对6整批产品的无菌性评价,因此目前所使用的“无菌”概念,7是概率意义上的“无菌”。

特定批次药品的无菌特性只能通8过该批药品中活微生物存在的概率低至某个可接受的水平,即无菌保证水平(Sterility Assurance Level, SAL)来表征,910而这种概率意义上的无菌需通过合理设计和全面验证的灭11菌/除菌工艺过程、良好的无菌保证体系以及在生产过程中12执行严格的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GMP)予以保证。

13本指导原则主要参考国内外相关技术指导原则和标准14起草制订,重点对注射剂常用的灭菌/无菌工艺,即湿热灭15菌为主的终端灭菌工艺(terminal sterilizing process)和无16菌生产工艺(aseptic processing)的研究和验证进行阐述,17旨在促进现阶段化学药品注射剂的研究和评价工作的开展。

18本指导原则主要适用于无菌注射剂申请上市以及上市后变19更等注册申报过程中对灭菌/无菌工艺进行的研究和验证工作,相关仪器设备等的验证及常规再验证不包括在本指2021导原则的范围内。

注射剂灭菌和灭菌工艺研究及验证指导原则

注射剂灭菌和灭菌工艺研究及验证指导原则

注射剂灭菌和灭菌工艺研究及验证指导原则注射剂是一类常用的药物剂型,在医疗领域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为了保证注射剂的质量和安全性,灭菌是必不可少的一个环节。

注射剂灭菌和灭菌工艺的研究及验证是确保注射剂无菌状态的关键。

本文将介绍注射剂灭菌和灭菌工艺的研究内容和验证指导原则。

一、注射剂灭菌研究注射剂灭菌是指将注射剂中的微生物完全去除或杀灭,使其达到无菌状态。

注射剂灭菌研究主要包括灭菌方法的选择、灭菌剂的选用和灭菌条件的确定。

1. 灭菌方法的选择:常用的注射剂灭菌方法有热灭菌、化学灭菌和辐射灭菌。

不同的方法适用于不同的注射剂类型。

热灭菌是最常用的方法,通过高温杀灭微生物。

化学灭菌利用化学物质来灭菌,常见的化学灭菌剂有过氧化氢和乙醛。

辐射灭菌则是利用电离辐射来杀灭微生物。

2. 灭菌剂的选用:灭菌剂需要具有广谱杀菌活性、对人体无毒副作用以及对药物无不良影响。

常用的灭菌剂有热灭菌中的高温、化学灭菌中的过氧化氢和乙醛,以及辐射灭菌中的电离辐射。

3. 灭菌条件的确定:灭菌条件包括温度、压力、时间和湿度等因素。

不同的注射剂类型和灭菌方法需要不同的灭菌条件。

在确定灭菌条件时,需要考虑灭菌效果、药物稳定性和生产效率等因素。

二、灭菌工艺验证指导原则灭菌工艺验证是验证灭菌过程是否能够有效地杀灭注射剂中的微生物的过程。

灭菌工艺验证指导原则主要包括验证目标的确定、验证方法的选择和验证参数的确定。

1. 验证目标的确定:验证目标是指验证灭菌工艺的有效性。

验证目标应该明确,包括灭菌方法、灭菌剂和灭菌条件等方面。

2. 验证方法的选择:验证方法应该能够真实地模拟实际生产过程,并具有可靠的检测灭菌效果的能力。

常用的验证方法包括生物指示剂法、物理化学指标法和微生物学检测法等。

3. 验证参数的确定:验证参数是指验证过程中需要监测的参数。

验证参数应该与灭菌工艺相关,并具有可测量性和可重复性。

常用的验证参数包括温度、压力、时间、湿度和微生物存活率等。

化学药品注射剂灭菌和无菌工艺研究及验证指导原则

化学药品注射剂灭菌和无菌工艺研究及验证指导原则

化学药品注射剂灭菌和无菌工艺研究及验证指导原则化学药品注射剂的灭菌和无菌工艺研究及验证是制药企业在生产过程中的重要环节。

这一过程是确保药品注射剂不含有任何微生物污染,保障药品的质量和安全性的重要手段之一、下面介绍一下化学药品注射剂灭菌和无菌工艺研究及验证的指导原则。

首先,化学药品注射剂灭菌和无菌工艺的研究需要根据药品的特性进行有针对性的设计。

不同的药品注射剂可能有不同的成分、浓度、pH值等特性,这些特性对灭菌和无菌工艺的设计和验证都会产生影响。

因此,在进行灭菌和无菌工艺研究时,需要充分了解药品的特性,包括对微生物的抗菌活性、对热、辐射等灭菌方法的耐受性,以及对无菌条件下的保存稳定性等方面。

其次,灭菌和无菌工艺的验证是确保工艺的可靠性和稳定性的重要环节。

验证需要制定合适的实验方案和验证方法,对工艺进行全面的检验和评估。

其中,灭菌工艺的验证主要包括辐射灭菌、热灭菌等方法的可行性研究,验证合适的灭菌剂的类型和浓度,验证灭菌剂的撤除方法等。

无菌工艺的验证主要包括对无菌条件下的原料、设备和人员操作的控制和评估。

验证不仅要考虑工艺的可行性和稳定性,还要建立可追溯的记录与审查机制。

此外,化学药品注射剂灭菌和无菌工艺的研究和验证需要建立完善的质量管理体系。

对于工艺的控制,需要建立相应的监测与分析系统,确保工艺符合设计标准,以及对决策与变更进行合理的管控。

另外,需要建立灭菌和无菌工艺的知识缺口管理机制,使得每个环节的工艺都得到充分的了解和把控。

最后,化学药品注射剂灭菌和无菌工艺研究和验证需要进行有效的培训与交流。

这有助于提高工作人员的专业能力和意识,提高工艺研究与验证的质量和效率。

同时,培训和交流也促进了工艺的创新与优化,提高生产效率和质量。

综上所述,化学药品注射剂灭菌和无菌工艺研究及验证指导原则主要包括针对药品特性进行有针对性的研究设计、建立可靠的验证体系、建立完善的质量管理体系、进行有效的培训与交流等。

这些原则能够保障药品注射剂生产和质量控制的可靠性,为临床使用提供安全的药品。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适用范围
• 化学药品注射剂-终产品 • 湿热灭菌工艺 • 无菌生产工艺
• 注册申报过程中需要提供的研究及验证内容。 • GMP要求的相关器具、设备等的验证及常规再验证不在本指导原则的范
围内。
7
一、概述
• 化学药品注射剂基本技术要求(试行)-国食药监注[2008]7号 • 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2010年修订) • 中国药典
化学药品注射剂灭菌/无菌工艺研究及验证指导原则 的起草和考虑
目 录
CONTENTS
一 概述 二 湿热灭菌工艺的研究和验证 三 无菌生产工艺的研究和验证 四 小结
一、概述
无菌药品和无菌保证水平的定义
无菌药品是指法定药品标准中列有无菌检查项目的制剂和原料。 特定批次物品的无菌保证水平系指无菌药品中存在活微生物的 概率。
一、概述
灭菌/无菌工艺的确定需要综合考虑被灭菌产品的性质、灭菌方法的有效性 和经济性、灭菌后产品的完整性和稳定性等因素
• 湿热灭菌工艺:系指将物品置于灭菌柜内利用高压饱和蒸汽、过热水喷淋等手段是微生物菌 体中的蛋白质、核酸发生变性而杀灭微生物的方法。
• 过滤除菌工艺:系利用细菌不能通过致密具孔铝材的原理以去除液体中的微生物的方法 • 无菌生产工艺:系指必须在无菌控制条件下生产无菌制剂的方法,无菌分装和无菌冻干是最
(FBIO),需监控生物负荷。
11
1
2
二、湿热灭菌工艺研究和验证
湿热灭菌工艺的确定依 据
• 活性成分的化学结构特点与稳 定性。
• 处方和工艺:充氮、辅料种类 和用量、具体的灭菌条件。
• 包材的选择:使用热不稳定、 密封性不合格的包装材料,不 能作为灭菌工艺选择的依据。
• 制剂总体的稳定性。
过度杀灭法
• 过度杀灭法:F0≥12 • 残存概率法:8≤F0<12 • 验证要求:灭菌前微生物污染水平测定,热穿透实验,微生物挑战试验(过度杀灭法可不进行)。
PDA TR no1
• 过度杀灭法:Fo≥12 min,可不监控生物负荷。 • 按具体产品特性确定:无具体规定,需监控生物负荷。 • 物理确认(FPHY)与生物学确认(FBIO)应达到一致。
• EU GMP Annex 1 : Manufacture of Sterile Products(2020) • EMA:Guideline on the sterilisation of the medicinal product,active substance,excipient and
primary container(2019)
• 2、工艺验证:灭菌/无菌工艺验证 • 对于终端灭菌药品:药品终端灭菌工艺验证。 • 对于无菌灌装产品:除菌工艺的细菌截留验证;无菌工艺模拟试验验证,并明确试验失败后需要采取的 措施。
5
6
一、概述
目的
• 对注射剂的灭菌工艺研究和验证的要点进行阐述。 • 促进现阶段化学药品注射剂的研究和评价工作的开展。
M4Q(R1):人用药物注册通用技术文档:药学部分
• 3.2.P.3.5 工艺验证和/或评价(名称、剂型) • 对于生产工艺中的关键步骤或关键检验项目,应提供验证和/或评价研究的说明、文件和结果(例如灭菌
工艺、无菌工艺或灌装的验证)。
《化学药品注射剂仿制药质量和疗效一致性评价技术要求》
• 1、工艺研究 • 注射剂灭菌/无菌工艺的研究和选择应参考国内外灭菌/无菌工艺相关的指导原则进行。
《中国药典》2015年版 1421 灭菌法
• 灭菌物品的无菌保证不能 依赖于最终产品的无菌检 验,而是取决于生产过程 中采用合格的灭菌工艺、 严格的GMP管理和良好的 无菌保证体系。
4
一、概述
《总局关于发布化学药品新注册分类申报资料要求(试行)的通告(2016年 第80号)》
• 3.2.P.3.5 工艺验证和评价 • 提供无菌工艺步骤的工艺验证报告(编号:--,版本号:--),工艺必须在预定的参数范围内进行。
• PDA Validation of Moist Heat Sterilization Pr0cesses: Cycle Design, Development Qualification and Ongoing Control Technical Report No. 1 (2007 Revision)
常见的无菌生产工艺。
不同工艺流程,有不同的风险因素,进而有不同的风险控制要求和措施
仿制产品的无菌保证水平,通常不应低于参比制剂。
8
9
一、概述
灭菌/无菌工艺选择的决策树
目 录
CONTENTS
一 概述 二 湿热灭菌工艺的研究和验证 三 无菌生产工艺的研究和验证 四 小结
二、湿热灭菌工艺研究和验证
2008年7号文
EMA 2019Guideline
• 欧洲药典推荐条件:≥121 °C, ≥15 min。 • 过度杀灭法:Fo >12 min;物理确认(FPHY)与生物学确认(FBIO),可不监控生物负荷。 • 残存概率法:F0 ≥ 8 min and process hold temperature ≥ 110 °C;物理确认(FPHY)与生物学确认
终端灭菌工艺:不超过一百万分之一。 无菌生产工艺:以培养基灌装零污染为目标,实际污染率 低于1/5000。
3
质量 源于 设计
一、概述

《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
附录 无菌药品
• 无菌药品的生产必须严格 按照精心设计并经过验证 的方法及规程进行,产品 的无菌或其他质量特性绝 不能依赖于任何形式的最 终处理或成品检验。
• 通常没有必要 对每一批次的 被灭菌产品进 行微生物的监 控。
• 从控制热原的 角度,也应当 遵循工艺卫生 规范,控制产 品的微生物污 染。
残存概率法
• 灭菌前生物负 荷的控制。
• 灭菌前微生物 污染的监测。
1 3
物理确认
• PDA Process Simulation Testing for Aseptically Filled Products echnical Report No. 22 (2011 Revision)
• PDA Sterilizing Filtration of Liquids Report No. 26 (2008 Revision)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