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议犯罪现场足迹检验(一)

合集下载

浅谈足迹检验在刑事案件侦查中的作用

浅谈足迹检验在刑事案件侦查中的作用

浅谈足迹检验在刑事案件侦查中的作用作者:李金盾来源:《中国科技博览》2018年第12期[摘要]在刑事案件侦查中利用足迹检验技术,可以极大的提高案件的解决率。

本文以足迹检验为视角,综合分析足迹检验在刑事侦查中的作用与完善策略。

[关键词]足迹检验;刑事侦查;;犯罪证据中图分类号:TG45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8)12-0294-01引言足迹又称脚印,是指人体足部在裸露状态下或被鞋袜覆盖的装填下,足部活动在载痕体上遗留的痕迹。

刑事足迹检验是指运用足迹学理论与检查方法对犯罪现场遗留足迹进行检验的应用学科。

足迹检验对确定刑事案件性质,明确案件范围,提供案件侦破线索均具有重要作用。

而在刑事审判中,足迹检验结论也可作为直接证据或间接证据用于案件证明。

其中足迹检验技术就是痕迹检验技术中的一种具体的检验方法,它主要是指针对犯罪现场留有的足迹、踩踏痕迹进行检验的方法。

是刑事侦查案件中比较常用的一种检验方法。

本文就主要从以下几分方面入手,对足迹检验技术在侦查中的应用做了具体的分析。

1 足迹检验技术在侦查中的作用人类的足迹中含有非常丰富的信息,不同的人其足迹特征也各不相同。

所以在案件侦查中应用足迹检验技术具有很重要的现实意义。

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1 对侦查案件进行定性如某地发生的一起案件中,公路旁有一具女尸,尸体有被汽车碾压过的痕迹。

办案人员经过侦查,发现尸体周围存在除死者本人以外的两个明显的足迹,因此,办案人员就可以以此初步断定这其案件很有可能是一起他杀案件,而非自杀案件。

1.2 提供侦查方向,缩小侦查范围足迹所携带的信息众多,例如:犯罪嫌疑人身高、体重、行为方式及人数等。

能够有效为案件提供侦查方向,缩小案件侦查范围。

以我国天津市盗窃扶贫款案件为例进行分析。

2015年5月27日,天津市滨海区发生盗窃扶贫款案件。

案发现场共遗留足迹27枚,经初步侦查,27枚足迹鞋底花纹一致,大小一致,但足迹深浅不一。

现场足迹检验技术在侦查破案中的综合应用

现场足迹检验技术在侦查破案中的综合应用

现场足迹检验技术在侦查破案中的综合应用作者:潘立翊张连文来源:《法制与社会》2015年第15期摘要近年来,犯罪分子利用现代科学技术,使得侦查破案工作变得更为复杂。

经科学和实践证明,现场足迹检验技术在侦查破案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但是目前在对现场足迹检验技术的运用上依然面临着一些新的问题和挑战。

要完善相应机制建设,注重对新技术的认识理解。

在实践中针对不同案件现场足迹分析,综合利用多项技术进行系统侦查,提高侦查破案的效率。

关键词足迹分析侦查破案检验作者简介:潘立翊,梅州市公安局梅江分局;张连文,梅州市公安局。

中图分类号:D918 ; ; ; ; ; ; ; ; ; ; ; ; ; ; ; 文献标识码:A ; ; ; ; ; 文章编号:1009-0592(2015)05-133-02科技的发展在促进社会发展的同时,也给犯罪分子有机可趁。

他们利用日趋智能化的作案手段和方法,在犯罪现场留下的痕迹也越来越少,这给侦查破案工作带来了很大的难度。

但是在犯罪现场遗留足迹,是犯罪分子很难避免的,这也是侦查工作的切入口。

侦查破案工作必须充分利用现场足迹检验技术,侦查人员也要意识到足迹在侦查破案中的重要作用。

目前在案件侦破中对现场足迹检验技术的利用仍然存在很多问题和不足,没有很好地利用现场足迹。

为提高案件侦破效率准确破案,必须重视足迹检验技术的作用,综合利用多种侦探方法,保证侦查工作高效准确。

一、现场足迹检验技术使用的科学依据人们在站立或者行走时,与地面接触会形成形象痕迹,在侦查破案中现场足迹是常用的一种重要的物证。

它和指纹、犯罪工具痕迹、枪弹痕迹一样,能为侦查人员提供一定的线索。

而现场足迹检验技术的科学性也尤显重要,现场足迹因其固有的某些特征,在侦查破案工作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一)现场足迹具有相对稳定性人脚、鞋袜在与地面接触时留下的痕迹,不是一成不变完全一样的。

受身体力度和其他个人身体因素的影响,会在长期行走中保持着本身所特有的基本性质。

足迹检验在侦查审判中的作用

足迹检验在侦查审判中的作用

足迹检验在侦查审判中的作用足迹检验是一种重要的法医学手段,主要用于侦查审判中对于犯罪现场的勘察和证据分析。

足迹检验通过分析和比对犯罪现场的足迹特征,可以为破案提供重要的线索,有力地支持司法决策的准确性和公正性。

下面将从足迹检验的原理、方法以及在侦查审判中的作用等方面进行详细探讨。

足迹检验的原理主要基于两个方面:一是个体特征,即每个人的足迹具有独特的形状、大小以及纹理等特征;二是犯罪现场的特征,在特定的环境和地面上,足迹会留下痕迹,这些痕迹可以通过科学手段进行分析和比对,从而确定犯罪嫌疑人的身份和行为轨迹。

足迹检验在侦查审判中的方法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首先是痕迹的提取,即在犯罪现场准确地提取足迹样本,并保持其完整性和可靠性;其次是足迹的鉴定,即通过比对现场足迹与嫌疑人足迹之间的特征相似性,来确定嫌疑人的身份。

这其中需要依靠一些先进的仪器设备,如显微镜、光谱仪等;然后是足迹的分析,通过对足迹形状、大小、纹理等特征的分析,可以推断出嫌疑人的身体特征、行为轨迹等信息;最后是足迹的比对,通过将现场足迹与嫌疑人足迹进行比对,来进一步确认嫌疑人的身份和行凶过程。

足迹检验在侦查审判中的作用不可忽视。

足迹检验可以为警方提供有力的犯罪嫌疑人线索。

在犯罪现场发现的足迹可以通过比对破案系统中的足迹数据库,来找到与之相似的嫌疑人,帮助警方缩小侦查范围,提高破案的效率。

足迹检验可以提供嫌疑人的行动轨迹和作案手法等信息。

通过对足迹形状、大小、纹理等特征的分析,可以推断出嫌疑人的身体特征、行为轨迹等信息,为案件的还原和破解提供重要线索。

足迹检验可以为法庭审判提供科学的证据支持。

足迹检验结果具有科学性和客观性,可以被法庭接受并作为证据使用,有助于司法决策的公正性和准确性。

足迹检验也存在一些限制和局限性。

足迹检验对于足迹的提取和分析需要专业的知识和技能,需要具备一定的经验和专业背景。

足迹痕迹容易被破坏或干扰,例如人多的地方或者特殊地面条件下,足迹容易被覆盖或变形,给足迹检验造成困难。

浅谈如何利用现场足迹进行案件串并

浅谈如何利用现场足迹进行案件串并

经济与法幸福生活指南 100 幸福生活指南 浅谈如何利用现场足迹进行案件串并尼米加措西藏警官高等专科学校 850000摘 要:在案件侦破和刑事诉讼中锁定犯罪嫌疑人,侦破案件的一个关键点就是足迹的检测,足迹这一关键信息在现场出现频率也是最高的。

虽然足迹对于侦破案件锁定目标有着很大的作用,但是由于现场保护不到位,发现时间较长等综合因素导致足迹这一关键信息的利用率没有得到最大化的开发,使得信息价值有所降低。

本文将针对现场足迹的价值,简单谈一谈现场足迹这一信息对于案件串并,案件侦破的有效作用。

关键词:现场;足迹;案件串并;应用前言 足迹,是在犯罪现场上遗留率最高的一类痕迹。

国际上许多国家的警察机关对犯罪现场遗留足迹的研究和利用都有着极高的重视。

我国人早在先秦时期就已经开始通过对足迹的判断进行简单的推理,但是一直到近代建国初期以前,我国的足迹检验技术还停留在简单的识别范畴,对于通过足迹判断性别、年龄等进一步精确地甄别没有过多研究。

在新中国成立之后,我国逐渐加强了对于案件处理、判断的精细程度,也逐渐对足记检验技术进行系统的研究,由简单分辨向量化研究转变。

近年来,随着我国对于案件侦破要求以及刑侦工作侦查科学性的提高,足迹检查技术的检验方法也开始呈现多样化,精细化的变化,为案件的侦破、刑侦诉讼证据的提供做出了重要贡献。

一、现场足迹对于案件串并的意义 刑事案件侦破的关键之一就是现场遗留,在刑侦技术工作,我们一直强调重视现场信息,根据现场遗留的各种痕迹、信息找到案件侦破的突破口,为刑事诉讼提供有力证据。

串并案件的发生没有什么局限性,无论经过三年、五年、十年,跨越几个地区,只要发生相似度极高、且现场痕迹极度吻合的作案手法、顺序高度一致的案件就可以进行并案侦查。

将多个高度相似的案件串并起来进行侦查,能够更全面直观的看到案件的多重信息,梳理单个案件中遗漏的关键点,抛开时间、空间的阻碍,拉大案件侦破平层。

使各单案件的现场信息、痕迹被充分利用,增加案件侦破的速度。

足迹检验鉴定在侦查破案中的作用

足迹检验鉴定在侦查破案中的作用

足迹检验鉴定在侦查破案中的作用作者:王丽杰来源:《法制与社会》2016年第09期摘要足迹检验鉴定即使用科学的理论以及技术方法,提取、分析与犯罪分子作案有关的足迹证据。

当前,虽然犯罪形势在不断变化,但犯罪分子在作案现场依然会留下足迹,在侦查破案中,公安机关和司法部门对足迹检验的重视程度越来越高,这是因为利用足迹检验能够认定人身,还可以推断出犯罪分子的行走特点,缩小侦查的范围,因而其使用价值较大,将足迹检验和其他证据结合起来,会对破案起到巨大的推动作用。

关键词足迹检验鉴定侦查破案作者简介:王丽杰,太原铁路公安局临汾公安处刑事技术支队。

中图分类号:D91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592(2016)03-295-02人们站立或者行动的时候,会跟地面、其他基础面进行接触,接触就会留下痕迹,这些痕迹就是足迹。

公安机关在侦查破案时,经常会用到足迹证据,足迹检验鉴定属于一种科学活动,它包括检验赤脚的脚印、穿袜的脚印、穿鞋的脚印等。

通过足迹检验鉴定得到的结论具有科学性,确定犯罪分子的作案过程、澄清事实,有利于公安机关迅速准确的锁定犯罪分子,其在侦查破案中发挥的作用越来越大。

本文主要研究足迹检验在侦查破案中的作用。

一、足迹检验鉴定概述足迹检验鉴定属于一种科学活动,具体来说,它是利用足迹检验学有关的理论以及方法,根据犯罪嫌疑人在犯罪现场留下的足迹的特征,检验鉴定其足迹,比如检验他的赤脚脚印、鞋、袜子的样本和鞋与袜子本身,检验之后进行论证同时根据事实得出合理的结论,也就是认定同一或者否定同一的判断。

足迹检验鉴定得出的结论具有科学性,刑事诉讼包括8种证据,足迹检验得出的结论是其中之一。

与犯罪嫌疑人遗留在作案现场的其他证据不同,足迹具有某种特定性,公安机关分析鉴定足迹后,能够断定犯罪嫌疑人的身体特征,譬如身高、年龄、走路的姿势,也能够分析出停留的时间、行走的路线,条件充分的时候,能够利用步法进行追踪,发现并且逮捕犯罪嫌疑人。

论现场足迹的发现和识别

论现场足迹的发现和识别

论现场足迹的发现和识别作者:陈峰凌穗华来源:《法制与社会》2016年第20期摘要现场足迹是一种高价值的证据,也是在犯罪现场常常能搜集到的痕迹物证,因为犯罪分子只有进入现场后才能进行犯罪活动,而犯罪分子一般不可能腾空进入。

现场足迹检验就是检验人员通过采用科学的手段和方法来发现、保护及提取罪犯现场的足迹,而现场足迹的发现与识别对于侦查、破案来说,是非常重要和关键的一个环节,对整个案件的侦查来说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本文主要是通过借鉴相关文献、案例、资料来具体分析现场足迹检验在侦查破案中的作用,现场足迹的发现、保护及提取的重要性等。

关键词现场足迹发现提取分析破案作者简介:陈峰、凌穗华,广东省湛江市公安局霞山分局。

中图分类号:D918 文献标识码:A DOI:10.19387/ki.1009-0592.2016.07.277现场足迹是指犯罪嫌疑人在进行某种犯罪活动时,所留下的脚印或鞋印。

每一个犯罪分子只有进入现场后才能作案,在作案的过程中会由于到处走动而留下众多足迹,通过足迹不仅能反映出犯罪分子的作案过程,重建现场,还能准确的分析出其基本特性,比如,年龄、性别、身高、体重等,这在某种程度上能帮助广大破案人员缩小侦查范围,确定侦查重点,通过析罪犯的特点、循迹追踪来判断罪犯作案的情况等。

一、现场足迹检验在侦查破案中的作用(一)缩小侦查范围,确定侦查重点现场足迹检验在一定程度上可以缩小侦查范围,从而确定侦查重点。

一般情况下,现场足迹的检验主要是采用先进的技术手段和方法来判断出和案件有关的足迹物证,通过科学的检验方式为审查机构提供诉讼证据。

(二)判断作案情况现场足迹检验可以判断作案情况,因为在进行足迹检验时,需要根据案件的实际情况进行分析,通过犯罪犯罪嫌疑人的脚步可以分析其犯罪的过程和范围,判断出犯罪时间、犯罪的入口和出口等,还能直接分析出犯罪嫌疑人的人数。

因此,通过现场足迹的检验能间接判断作案情况,帮助案件进一步破案。

足迹勘查重点及检验在凶杀案件中的作用(1)

足迹勘查重点及检验在凶杀案件中的作用(1)

三、结论
在凶杀案件中足迹勘查及检验是很有必要的,因为在一些犯 罪现场留下的直接线索是有限的,这时候足迹就显得十分重要 的,它能够确定事件的性质,定性是侦查的一个很关键的问题,根 据现场所留下来的脚印,进行定性分析,这是不是案件?这是什 么案件,是自杀、他杀、猝死、自然死亡还是意外?分析一下这些 现场的事物是否是伪装的?此外,还可以确定作案人数,根据现 场的鞋印,然后再根据外围现场可以分析出作案人数,对作案人 的人数的精确分析,可以决定侦查的方向和范围,也会影响今后 侦查的速度和质量。根据鞋印的种类还可以分析鞋的类型,从而 推测其所在社会的属性,鞋的种类有很多,可以分为塑料鞋、皮 鞋、布鞋、胶鞋等等这些都是比较常见的,各种鞋的材料使用,生 产工艺上还有流程都是不相同的。在不同的季节,不同的人、不
繁华路段。四是撬、砸汽车玻璃盗窃案件仍然多发,犯罪分子多
又提取了分布在客厅、主次卧室的鞋印,发现这两种脚印花样是 一样的,只是大小不同,但是后来警方又发现这些脚印就是由房 主家的鞋子踩出来的,说明犯罪嫌疑人有两个而且在行凶前是换 了鞋的,所以可以推测犯罪嫌疑人和房主是认识的。接着警方又 对鞋印步法特征进行了分析——步法特征分析是根据足迹的分 布分析犯罪嫌疑人的步法,这可以反映出的人的身体结构及行走
房间了值钱的东西,是谋财害命。 二、足迹检验技术 警方把采集的鞋印、还有墙上的血迹拿回实验室进行化验, 分析其中除了受害人的DNA外是否还有其他的不同的物质。
警方迅速封锁现场,对现场进行更细致一步的勘查,发现地 上的鞋印有不止一种,首先,在大门121有一堆清晰的灰尘脚印,其 次,在客厅、主次卧室都发现有两种不同长宽度地脚印,于是警方 对鞋印的形象特征进行勘查——足迹的形象特征勘查,是通过对 现场足迹与嫌疑人(或鞋、袜)足迹的形象特征(长宽)进行勘查,

足迹鉴定

足迹鉴定

足迹的检验鉴定主要是对赤 脚足迹,穿鞋足迹和穿袜足迹的 检验鉴定,亦称对赤脚脚印、穿 鞋脚印、穿袜脚印的检验鉴定。
1.赤足足迹,是指人脚直接与地面等承痕体接触所形成的足迹。 赤足足迹具有认定人身的作用。足底面皮肤和手掌面皮肤一样,分布着乳 突纹线、褶纹、皱纹。在检验时应注意观察赤足如下特征: (1)足乳突花纹。乳突花纹包括弓型纹、箕型纹、斗型纹、三角型纹。检验 时应注意乳突的起点、终点、分歧、结合、小桥、短棒、小沟、小点、小眼;花 纹大小,纹线粗细,间隔宽窄,等;(2)屈肌褶纹的位置、形状、粗细、长短、 数量、结构、流向。皱纹包括直线形、弧形、曲折形、分歧形、交叉形;其方向 有向前、向后、向内侧、向外侧、斜向;(3)五趾前缘突点连线构成的角度及角 所在的趾位,相邻趾连线的长度,各趾与其他部位特征连线长度及构成的角 度;(4)伤疤、鸡眼、老茧、脱皮的数量、位置、形状、大小及相互关系;(5)隆出。 选定某一隆出将其两端(波谷)用直线连接成弓状,然后测量弓宽及弦长;(6)畸形 趾有:多趾、缺趾、断趾、联趾及超常大趾(拇趾除外)的形状、大小及趾位;(7) 附着物的颜色、物质成份、气味。实践证明,它同样具有相对不变,人各不同 的特点。
三、足迹检验中出现误差的原因
1.年龄与步伐因素。 2.制鞋工艺及地域方面的因素。 3.足迹提取方面的因素。 4.肢体残疾因素。残缺足迹,所反映形态、步法特征较 少,可供参考的内容也少,如果仅凭一两个似是而非的 疑问特征就对其进行检验,就会使鉴定结论出现较大误 差。 5.其他因素。首先,足迹的承痕客体种类繁多,如沙土、 水泥、柏油、皮革、瓷砖、木材、金属、玻璃、橡胶、 塑料、纺织物等。不同承痕客体的物理结构和性质(如弹 性、硬度、塑性、渗透性、摩擦系数等)不同,使得其承 载的足迹所反映的特征各有不同。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议犯罪现场足迹检验(一)
摘要:足迹,也叫脚印,是人赤脚或穿着鞋袜时脚踏蹬在地面等承痕体上,所形成的痕迹总称。

犯罪足迹是在犯罪现场上遗留率最高的一类痕迹,是由作案者在犯罪活动中站立、行走、跑和蹬跳,脚与地面或其他物面(桌面、椅面、窗台、衣物、纸张等)接触时形成的痕迹,是侦查破案和刑事诉讼中最为常见的重要物证之一。

关键词:犯罪现场;足迹;足迹检验
中图分类号:DF6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291X(2009)08-0253-02
足迹检验技术是同刑事犯罪斗争的重要手段之一,可以为侦查破案提供准确、可靠的线索和科学的依据。

足迹的检验鉴定结论是一种独立的证据形式,是鉴定人依据同一认定理论,运用痕迹学的检验方法,对现场足迹与嫌疑人的足迹样本进行观察、测量、比对,根据其特征认定或否定结论。

一、足迹检验时应注意的特征
足迹的检验鉴定主要是对赤脚足迹,穿鞋足迹和穿袜足迹的检验鉴定,亦称对赤脚脚印、穿鞋脚印、穿袜脚印的检验鉴定。

1.赤足足迹,是指人脚直接与地面等承痕体接触所形成的足迹。

赤足足迹具有认定人身的作用。

足底面皮肤和手掌面皮肤一样,分布着乳突纹线、褶纹、皱纹。

在检验时应注意观察赤足如下特征:
(1)足乳突花纹。

乳突花纹包括弓型纹、箕型纹、斗型纹、三角型纹。

检验时应注意乳突的起点、终点、分歧、结合、小桥、短棒、小沟、小点、小眼;花纹大小,纹线粗细,间隔宽窄,等;(2)屈肌褶纹的位置、形状、粗细、长短、数量、结构、流向。

皱纹包括直线形、弧形、曲折形、分歧形、交叉形;其方向有向前、向后、向内侧、向外侧、斜向;(3)五趾前缘突点连线构成的角度及角所在的趾位,相邻趾连线的长度,各趾与其他部位特征连线长度及构成的角度;(4)伤疤、鸡眼、老茧、脱皮的数量、位置、形状、大小及相互关系;(5)隆出。

选定某一隆出将其两端(波谷)用直线连接成弓状,然后测量弓宽及弦长;(6)畸形趾有:多趾、缺趾、断趾、联趾及超常大趾(拇趾除外)的形状、大小及趾位;(7)附着物的颜色、物质成份、气味。

实践证明,它同样具有相对不变,人各不同的特点。

2.对鞋、袜足迹检验鉴定时应注意的特征
足迹检验鉴定中鞋、袜特征,是指人穿着鞋、袜形成的足迹中所反映出的造痕鞋、袜接触地面的外表结构形态。

犯罪现场的鞋、袜足迹,多数情况下,在是鞋、袜底部留下的痕迹。

既包括鞋、袜足迹自身的实际情况,也包括作为造痕体的鞋、袜外表形态结构,以及鞋、袜底各部位的名称、长宽和形状;鞋、袜底的原材料品种物理结构;鞋、袜底生产制造构成的特点;鞋、袜底经常穿用和修补形成的特点。

在遇到穿袜的足迹时,往往因多数袜子的织纱较细袜底较薄,既能反映出织纱的个别特殊明显的外表结构形态,又能反映出脚的部分形态轮廓等特征,检验此类足迹时,必须结合脚的外表结构形态,进行综合检验。

在做鞋袜足迹检验时应注意的特征有:(1)磨损特征:跟后沿落足部位、掌部支撑碾动受重力部位及起足前尖部位的磨损面形状、大小、力点;(2)补块物的大小、形状及补块物自身具有的特征形状等及针脚的起点、终点位置、方向、稀密。

(3)断裂痕形状、数量、长短、宽窄;硬伤的形状、部位、方位、大小;(4)孔洞的形状、大小、位置及孔洞周边裂口数量、相互关系及所在时针位;(5)龟裂纹构成的图案形状、边长及交叉角度;磨损面周围残留花纹的形状及数枚残留花纹构成的特殊图案;(6)钉孔形状及其周边裂口数量、大小及所在时针位;(7)钉帽形状及钉的数量和相互关系;(8)围条裂口的位置、大小、数量及相互关系;围条接头的位置、大小特征;(9)鞋底围边切痕特征;(10)印模上的特定特征形状及位置;(11)附着物特征。

二、足迹检验程序和方法
(一)对于现场提取的足迹,首先要做到心中有数,在确定了系罪犯遗留的足迹后,就要对足迹进行全面的分析。

1.要分析现场足迹与罪犯的关系。

包括赤足印种类、袜足印种类;
2.分析犯罪嫌疑人形态。

包括年龄、身高、体态、步法特征等形态;
3.要分析伪装足迹和足迹遗留的时间。

通过以上分析,可对现场足迹有一个全面的了解,同时要尽可能多地提取现场足迹,逐个进行认真细致地观察,标划出稳定的,能够重复出现的习惯动作特征。

(二)制作足迹样本
1.根据现场足迹的种类,提取嫌疑人的足迹样本。

按照现场承痕体的属性和形成足迹的动作提取足迹样本;在形象特征(同类鞋)鉴定中,对于现场遗留的平面足迹,特别是残缺的平面足迹检验,要多做样本进行比对;按照现场穿鞋足迹的鞋的新旧程度,应尽量选择嫌疑人的鞋或底质地相同的鞋制作样本;提取穿袜足迹样本时,应是嫌疑人穿本人的袜的足迹。

2.按照现场承受客体的属性和形成足迹的动作制作足迹样本。

如现场足迹遗留在泥土、沙土、水泥地、木板地、雪地、灰尘等客体上,应模拟现场足迹承受客体属性和条件制作样本。

现场足迹是行走、站立、跑、踩、跳等动作留下的足迹,制作样本时,应尽可能在相似条件下进行。

3.整体测量,种类确定。

首先确定种类是否一致,起、落足痕迹特征是足迹中十分重要的特征,起决定性作用。

不论是足迹的形象检验还是不同鞋检验,起、落足痕迹特征都可以作为种类识别的依据。

现场足迹和嫌疑人样本足迹在大小、起、落足特征相一致的情况下,即可进行下一步检验,如果二者这些特征不相吻合,就可以作出否定结论。

4.交叉观察,相互比对释差异点,为检验结论提供充分依据。

符合点的肯定,交叉观察,相互比对,吃透足迹各区域内的特征,必须是现场足迹与嫌疑人足迹的一般特征和个别特征,这是检验鉴定的关键所在。

三、足迹检验中出现误差的原因
足迹检验所涉及的学科教多,如生理解剖学、人体运动学、力学、摩擦工艺学、橡胶工艺学、人文科学、土壤学等等。

若没有丰富的实践经验和基础理论,在足迹检验时很容易出现偏差,严重影响案件的侦破工作。

实践工作中经常出现以下因素导致检验工作出现差错:
1.年龄与步伐因素。

足迹与年龄有关是普遍性的规律,而现场足迹则是个体特征的反映。

由于职业、居住环境、生活条件、身体状况、行走等诸方面的因素,势必会导致个体特征与普遍性规律之间产生差异。

各年龄阶段的人足的运动方式都具有相对的稳定性,但这种稳定性会随着人的年龄变化而逐渐有所改变,反映在足迹上就出现了步法、步态的特殊性。

这种稳定性和特殊性为通过足迹分析作案人的年龄提供了可能。

但在具体的分析中,由于个体的差异及人行走过程中非本质特征的影响,对足迹的分析结果就极易产生误差,甚至有时根据足迹分析得出的作案人年龄与其实际年龄会相差5—10岁。

在足迹检验中运用分析年龄公式时,需要测量足迹压痕的大小。

足迹压痕的界限划定极难掌握,特别是大花纹鞋底类足迹压痕的界限划定更不易掌握,只能根据足迹的大概情况先做出初步推算,然后再根据足迹压痕的各类情况进行综合性判断。

而足迹压痕界限划定如果出现1毫米的误差,推断出的年龄就会与实际相差1岁。

2.制鞋工艺及地域方面的因素。

在制鞋工艺方面,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近年来鞋子款式众多,而有些鞋子的鞋长与实际脚长的放余量或鞋子的内外侧长度之差与教科书提供的参量有一定的误差。

这就需要在足迹检验时正确分析鞋种,通过样鞋得出准确的放余量及鞋子的内外侧长度之差,以准确计算出足迹的长度,为正确分析身高打好基础。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