彝族的色彩崇拜和纹饰
彝族民俗仪式中的色彩观念

彝族民俗仪式中的色彩观念彝族自古以来就以白天为父,黑地为母或以日为父,以月为母。
彝族传统观念认为宇宙万物由阴阳雌雄充当,因此,将万事万物都分阴阳和雌雄。
但是,彝族传统以母为大,以公为小。
彝谚说:“在世以父为大,逝日以母为大。
”此外,还说:“灵掌类皇帝为大,蹄类骆驼为大,翅类鸵鸟为大,屋内母亲为大。
”5彝族还有给颜色分公母的传统,比如以白色为公,黑色为母。
彝人认为人的灵魂不死,且万物都有灵,若生者灵魂不附身则意味着灾难降临,因此,须请毕摩做招魂仪式。
死者灵魂不死,长期游荡荒野则对其子孙后代不利,因此,也得请毕摩做“灵木撮毕”6仪式,在此仪式中将死者灵魂送至祖先居住地“恩牧普古”7。
在招魂的时候,从祖先居住地“恩牧普古”一站一站地招回家,就是招生人的魂魄回来;送魂则是将死者灵魂从其子孙居住地一站一站地往“恩牧普古”送去。
彝文典籍《招魂经》中记载:“在祖先亡灵极乐世界,有三色监狱,即黑色监狱、花色监狱、白色监狱。
”这里所描述的是生者魂魄常常被恶鬼关在祖先极乐世界的监狱里面,因此,毕摩往往以牺牲、象征金银财宝的小木块“图史”8以及一种称作“格惹”9的草偶来赎出生者魂魄。
毕摩首先从黑色监狱里将生者魂魄赎出来,再经花色监狱到白色监狱,最后从白色监狱里将生者魂魄赎回来。
然后以“恩牧普古”为起点,从东向西,一站又一站地将生者魂魄招回家来。
在招魂仪式上常常用树枝和树杈在主人家里设置黑、花、白三道门锁,其上放着一根一头穿着针的长长的白线,以象征生者灵魂回来的路线,因此,毕摩招魂辞中有“白线当着路来,白针当着拐杖来……”招魂词诵至此,即表示主人家魂魄已招回,接着将黑花白门锁交叉,以示锁住。
这里有两层意思:其一表示将主人家魂魄锁在家里;其二表示将一切邪恶锁在门外。
关于招魂的彝文典籍有《招魂经》《赎魂经》10《汉地赎魂经》11《墓地赎魂经》12等。
彝文典籍《送魂经》即《指路经》。
四川凉山彝族的《招魂经》和《指路经》都详细记载了川滇黔一线经过的若干驿站和地名。
云南的彝族传统服饰与文化

云南的彝族传统服饰与文化彝族,是中国少数民族之一,分布在云南、贵州、四川、广西等地。
作为彝族人民的一种重要文化表达形式,传统服饰在彝族人民生活中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介绍云南彝族传统服饰的特点以及其背后的文化内涵。
一、彝族传统服饰的特点云南的彝族传统服饰色彩鲜艳、图案独特,独特的设计和细致的手工艺制作技巧使其独树一帜。
彝族女性的传统服饰通常由束胸、腰带、裙子和头饰等组成。
其中,束胸是非常重要的一件衣物,可以展示女性的美丽和身份地位。
束胸的图案经过精细绣制,多以花鸟、瑞兽等为主题,彩色丝线交织成各种繁复的图案,形成了独特的艺术风格。
彝族传统裙子也是彝族女性服饰的一大特点,其设计独特,制作细腻。
彝族传统裙子分为上下两层,上层为紧身裙,下层为裙裾,布满绣花和图案,展现了彝族女性对美的追求和热爱。
不同地区的彝族传统裙子受到当地文化和自然环境的影响,图案和颜色各不相同,形成了各具特色的样式。
此外,彝族头饰也是彝族传统服饰的一大特点。
彝族传统头饰的种类繁多,不同的头饰代表着不同的地位和身份。
其中,彝族女性常戴的头饰分为高头饰和低头饰两种。
高头饰象征着已婚妇女的身份,低头饰则代表着未婚少女。
头饰的设计和工艺同样精细,多以鲜花、羽毛、珍珠等为装饰元素,给人一种华丽和高贵的感觉。
二、彝族传统服饰背后的文化内涵彝族传统服饰不仅仅是一种表达方式,更是彝族文化的载体和象征。
首先,彝族传统服饰反映了彝族人民对大自然的热爱和崇拜。
服饰图案多以花鸟、山水等自然元素为主题,寓意着对自然界神秘力量的追求和敬畏。
同时,服饰色彩丰富多样,饱含着彝族人民对生活的热爱和乐观精神。
其次,彝族传统服饰也反映了彝族人民的民族自豪感和传统价值观。
彝族人民注重家庭和睦,重视家族的延续和传承。
因此,在彝族传统服饰中,家族纹样常常出现,寓意着对家族的热爱和尊重。
此外,彝族传统服饰也对女性的美丽和婚姻给予了特殊的意义,反映了彝族人民对家庭生活和婚姻的重视。
2023年凉山彝族服饰图案与什么有关

2023年凉山彝族服饰图案与什么有关凉山彝族服饰图案1.三色文化和崇尚黑色由红、黄、黑构成的三色文化和崇尚黑色,是彝族图形图案艺术的灵魂,在彝族文化中具有神秘的色彩。
古往今来,彝族服饰和彝族漆器的图案均采用大片的红、黄、黑来构造其亮丽的色彩,究其原因,红色是火的象征;彝族是一个崇拜火的民族,彝族人的火塘、火把节习俗、火神舞都是彝族崇拜火、重视火的表现。
彝族人重视火是因为彝族往往居住在交通不便的高寒山区,经济落后,火,不仅是他们生活中照明、取暖的重要能源,在更为偏僻的`地区和远古时代亦是驱赶野兽保护自己的工具。
火能够保护彝人,彝族人崇尚火是崇尚自然的体现。
黄色,是彝族宗教文化的体现,在彝人传统文化中,太阳是黄色的,黄色是日月文化。
太阳和月亮能够给彝人带来光明和丰收,有了太阳和月亮就有了生命延续的保障,因此彝族人崇尚黄色,在服饰或是漆器中经常见到黄色的云纹图案。
黑色是彝族的“尊贵”色彩,彝族是一个等级制度非常森严的民族,有黑彝和白彝之分。
黑彝多数为贵族,白彝多数是平民或奴隶;黑彝贵族在彝族中最为尊贵。
彝族用黑色的服饰、头饰来体现自己的尊严和身份。
2.自然与崇拜并重凉山彝族的图形图案的构成虽有载体的区分,但总的来说彝族图案都是由自然生活题材和宗教故事题材抽象简化而来的。
彝族图案纹样变化多端、色泽艳丽,彝族人民将自然界日月更迭,风云变幻,虫鱼鸟兽及山川河流包纳入服饰图案色彩,并表现出其风貌。
彝族妇女的百褶裙、鸡公帽、鱼尾帽、蝴蝶帽、太阳帽等均以自然物为主。
这种________于自然的图形和审美观念,在彝人的生活过程中更多体现了彝人对自然的崇拜。
3.彝族图案的一形多义性凉山彝族图案具有明显的象形性特征,近似或同类的事物在器具图案中表现出同形性。
比如牛眼、牛角就是牛的象征符号,在对图形抽象简化使用过程中,不同符号表示同一意思或是同一符号表示不同意思的情况非常常见。
例如原点型的图案在酒器上是星星的符号;在木钵上代表苏麻,让人产生食欲;而在其他漆器上可能会代表菜籽,寓意后代繁盛。
影响云南楚雄彝族刺绣纹样风格的因素探析

影响云南楚雄彝族刺绣纹样风格的因素探析云南楚雄彝族刺绣是一种非常具有特色的手工艺品,它以其独特的纹样和精湛的工艺,受到了国内外广泛的关注和喜爱。
而影响云南楚雄彝族刺绣纹样风格的因素有很多,下面我们来探析一下。
彝族的传统文化和历史背景对于刺绣纹样的风格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彝族是中国的一个重要少数民族,拥有悠久的历史文化和丰富的民族传统。
彝族人民喜欢用色彩鲜艳的纹样来装饰自己的服饰和生活用品,这种传统的文化风格也体现在了他们的刺绣纹样中。
彝族刺绣纹样多以民族图腾、神话传说和自然景观为主题,图案多样丰富,线条简洁流畅,富有浓厚的民族风情,这些都是受到彝族传统文化的影响。
自然环境和生活习俗也对于彝族刺绣纹样的风格产生了影响。
云南楚雄地处高原山区,气候温和,土地肥沃,森林茂密,这里的自然环境丰富多样,植被繁荣,动植物资源丰富,因此彝族人民的生活习俗也和自然环境息息相关。
彝族人民对于自然景观和动植物的热爱和崇拜通过刺绣纹样得以体现,比如他们常常以雄鹰、喜鹊、松鼠等动植物为题材,将其刺绣在服饰和生活用品上,这些纹样风格受到了自然环境和生活习俗的影响。
经济发展和社会变迁也对云南楚雄彝族刺绣纹样的风格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变迁,彝族人民的生产生活方式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他们的刺绣工艺也在不断地创新和发展。
现在的彝族刺绣纹样追求精致、精美和高雅,刺绣工艺越来越精湛,纹样风格也更加多样化和时尚化,这些都与经济发展和社会变迁密切相关。
民族政策和文化保护也对彝族刺绣纹样的风格产生了影响。
当前,中国政府高度关注少数民族的文化传统和发展,出台了一系列的民族政策和文化保护措施,大力支持彝族刺绣工艺的传承和发展。
这些政策和措施极大地鼓舞了彝族绣娘们的刺绣热情,使得彝族刺绣纹样的风格更加丰富多彩,纹样的创新和发展也更加活跃。
影响云南楚雄彝族刺绣纹样风格的因素有很多,彝族的传统文化和历史背景、自然环境和生活习俗、经济发展和社会变迁、民族政策和文化保护等方面都对彝族刺绣纹样的风格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凉山彝族漆器色彩与纹饰的文化溯源

凉山彝族漆器色彩与纹饰的文化溯源一、问题的提出近年来,学界以凉山彝族漆器为研究对象的不乏其人。
研究视角主要围绕漆器的艺术特色、保护传承、经济价值等层面。
在早期的研究中,学者们较为详细地描述了漆器生产中的原料、生产步骤以及漆具的造型、纹饰和颜色等;相比之下,较为晚近的研究成果更为侧重分析漆器艺术特色的审美价值,并凸显造型、颜色、纹样与彝人日常生活的关系、文化内涵及象征意义。
其中,彝学专家朱文旭(2016)、马锦卫(2017)③ ③参见朱文旭:《彝族漆器三色说略》,《红河学院学报》,2021年第3期;马锦卫:《凉山彝族漆器髹饰技艺传承情况调查研究》,《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21年第4期。
基于对彝文典籍、民间文学和谱系等的深入研究,列举了凉山彝族漆器产生的多种传说,对本文有较大启发。
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彝族漆器制作技艺,其传承与发展问题一直备受关注。
于是,被誉为“彝族漆器之乡”① ①传说喜德县依洛乡的阿普如哈是彝族漆器的发源地,居住在这里的吉伍家族是主要的漆器传承世家。
参见吉伍依作:《古老的彝族漆器》,《世界知识画报(艺术视界)》,2021年第5期。
的喜德县,就成为很多研究者的理想田野地。
美国人类学家郝瑞(2001)曾根据在喜德县和美姑县开展的有关漆器的田野调查写过一篇随笔,他对于改革开放、经济发展带来彝族文化复兴,进而使漆器从生活用品大规模发展为商品的论断,对后来的研究者有所启迪。
部分研究者基于对漆器加工厂、从业人员、非遗传承人等的实地考察和个案研究,探讨了当地漆器发展的变迁、现状和问题等。
② ②参见秦慧琴,焦聪聪,余莎莎,曾渝理:《从喜德县的漆器现状看彝族漆器的发展》,《学理论》,2021年第25期;徐蓉:《阿普如哈吉伍家支的漆器生產》,云南大学学位论文,2021年。
而凉山彝族漆器的传承和发展始终处于历史记忆、文化隔离和文化自觉等的不同语境中,表现出传承内涵的差异。
虽然从数量上看,有关凉山彝族漆器的研究成果较为丰富,但是观其内容,既有研究对于漆器色彩和纹饰的阐释具有很大程度的相似性。
彝族服饰装饰知识点总结

彝族服饰装饰知识点总结一、彝族服饰装饰的特点1. 多样性:彝族地域广泛,不同地区的彝族服饰装饰风格各异,体现出了地域文化特色的多样性。
2. 色彩斑斓:彝族服饰装饰以红色、黄色、蓝色等鲜艳明快的颜色为主,富有民族特色。
3. 刺绣工艺:彝族服饰装饰以刺绣为主要手法,刺绣精美细腻,图案多样,寓意丰富。
4. 原始朴实:彝族服饰装饰注重实用性,注重保暖和防护,表现出朴实的民族特色。
二、彝族服饰装饰的图案意义1. 动植物图案:彝族服饰装饰中常见动物、植物等自然图案,寓意着对自然的敬畏和崇拜。
2. 地域文化图案:不同地区的彝族服饰装饰中常见特定地域的文化符号,代表着彝族人对自己家乡的热爱和依恋。
3. 花纹图案:彝族服饰装饰中常见各种花纹图案,如几何图案、对称图案等,这些图案寓意着生活的美好和幸福。
三、彝族服饰装饰的工艺技术1. 刺绣工艺:彝族服饰装饰以刺绣为主要手法,刺绣分为手工刺绣和机械刺绣两种,手工刺绣工艺精湛细腻,呈现出独特的艺术魅力。
2. 编织工艺:彝族服饰装饰中常见编织工艺,包括棉线编织、毛线编织等,编织工艺简单实用,体现了原始民族的生活方式。
3. 染色工艺:彝族服饰装饰中常见各种染色工艺,包括天然染料染色、化学染料染色等,染色工艺丰富多样,为服饰装饰增添了绚丽多彩的色彩。
4. 刺绣贴花工艺:彝族服饰装饰中常见刺绣贴花工艺,将刺绣图案制作成小贴花,再缝制在服饰上,增加了服饰的美观度和立体感。
四、地域风格1. 云南彝族服饰装饰:云南是彝族聚居区的主要省份,彝族服饰装饰以红色和黑色为主色调,刺绣图案多样化,反映了彝族对自然的崇拜和对生活的热爱。
2. 四川彝族服饰装饰:四川彝族服饰装饰较为简单朴实,红色和蓝色是主要色调,图案多为动植物图案和几何图案,表现出了彝族人民的独特品味和审美情趣。
3. 贵州彝族服饰装饰:贵州彝族服饰装饰以黑色和蓝色为主色调,图案多为花纹图案和地域文化图案,反映了彝族人对家乡的眷恋和对传统文化的珍视。
彝族传统色彩观

浅谈彝族传统色彩观摘要:彝族传统的色彩观应更为全面的理解为“五色观”,青(绿)、红、白、黑、黄五色从古至今在彝族人生活中有着重要的地位和意义,黑色并不能代表彝族的全部,红、黑、黄被认为彝族的三原色也并不全面。
关键词:彝族;色彩;五色论彝族主要分布在四川,云南,贵州等省区。
这些地区峡谷纵横,地势雄伟,彝族人在世世代代与自然抗争的岁月中,形成了极具民族魅力的文化表象、多姿的民族色彩,这些都记载了一个民族的文化史和发展史。
1色彩语言这里的色彩语言是指的人类社会中作为信息传递手段的色彩和色彩语义结合的符号系统。
从本质上说,首先,色彩语言产生于社会,并且随着社会需要而变更,色彩语义的约定受社会生产力发展和民族文化的影响和制约。
其次,色彩语言是人类社会信息传递的手段。
色彩是色彩语言的基本载体,也是其根本特征,色彩的文化载体则包括服饰,用品等方面。
色彩语言传递的信息可以归纳为几类:驱邪祈福,群体识别标志,个性审美,在特定群体中还代表地位和身份。
从结构上说,色彩和色彩语义共同构成了色彩语言,他们的关系是缺一不可,紧密相连的。
2彝族的色彩语言《西南彝志》描述明清彝族以“青绫盖蓝天,红绫铺赤地,黄绫现彩龙,精心地刺绣,绣出红日影”。
[1]5由此可见,色彩是彝族先民对世界万物的认识途径,各种色彩自古就被彝族赋予了不同的含义。
彝族人崇尚红色来源于彝族对火的崇拜,火塘被认为是家中不可侵犯的神灵,并且有除秽净化的作用。
经过彝族的世代传承,红色成为了圣洁万能的火的象征。
所以在彝族,红色的色彩语言是公正的、圣洁的、有能量的,并且在彝族人的生活中有着不可替代的驱邪庇佑的功能。
[2]453在彝族哲学文化中黄色是人的代表,太阳是万物的生长之源,也是人类生存的根本。
自古以来,是黄色消散了神和人的对立,是黄色产生了万物,并使万物得以繁荣茂密,使人类得以净化。
所以彝族人将黄色定义为善良和友谊、丰收和富裕、永恒不变。
滇西弥勒彝族“阿乌”用红色和绿色为主色调的鸡冠帽驱邪,彝族“阿细人用红绿相间的腰带象征神圣的爱情并赋予其驱邪除恶的意义。
彝族传统图案调研

四、图案在平面设计中的应用
END
波浪纹
蟹纹
土司印章纹
土司印章纹
星纹
漩涡纹
羊角纹
• 彝族刺绣鲜明的特色: 一、图案丰富 二、技法多变 三、风格多样
三、银饰
• 彝族的银饰,种类繁多,形式多样,状态 各异,纹样有日月星辰、花鸟草鱼、山川 草木、羊角、鸡心等,直线弧线并用,点 线相应,动中有静,疏密有致,浓淡相宜。 纹饰的手法主要有三种:阴刻、镂空、镶 嵌,信手拈来,天然成趣。
• 彝族女子不仅为男子制作服饰,自己的服 饰更是亲手精心加工制作。一般都是着做 工考究精细,分里外两件的上衣,里面穿 一件后长前短的长袖大襟衣,外衣则多以 黑色或红、紫、绿等颜色布料做的圆领褂 子。但不论内衣,还是外衣,领边、袖口 都用彩色丝绣上各种花纹、图案,且还相 互对称、工整。
窗格纹
彩虹纹
火镰纹
一图案丰富二技法多变三风格多样三银饰彝族的银饰种类繁多形式多样状态各异纹样有日月星辰花鸟草鱼山川草木羊角鸡心等直线弧线并用点线相应动中有静疏密有致浓淡相宜
彝族传统图案调研
彝族是中国第六大少数民族,主要聚居 在中国西南部的云南、四川、贵州三省, 其余散居于中国其他省份及中国境外 67.它的传统工艺美术有漆绘、刺绣、 银饰、雕刻、绘画等。彝族主要从事农 业、畜牧业是副业,手工业发展也相当 发达。
• 牛眼羊角鸡冠等动 物的特征,或菜籽 蒜瓣南瓜籽等农作 物形状,以及火镰 矛头经纬线等生活 用品等构成。这些 图纹的几何线条协 调、生动,造成一 种剪影效果,有着 浓厚的民族特点及 生活气息。
• 二方连续作装饰
• 以太阳纹或钱纹为中心,周边加尖角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或 者是南瓜子、花蕾纹样的四方连续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谈彝族的色彩崇拜和纹饰
摘要:彝族的色彩崇拜和纹饰有着鲜明的民族色彩,极具文化内涵,对加深理解和认识彝族的传统文化有着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彝族色彩崇拜纹饰图腾
一、色彩崇拜
彝族崇尚黑、红、黄三种颜色,他们的服饰和很多生产生活用具都会以这三种颜色为主色调。
对于颜色的喜爱,用“崇拜”一词也许很不合适,但却能最好地反映出彝族对于颜色的选择和认同中的近乎偏执的情感取向的程度。
黑色代表庄重和尊贵。
汉族的祖先就有尚黑的习俗,比如他们祭祀的太庙是黑色的玄堂,祭器都用墨染其外。
而彝族祭祀用的羊、猪等牺牲,盘钵等祭器,一般也都讲究用黑色。
其实,彝族文化自形成之日起,就应当是受到中原汉文化影响的。
我们都知道,解放前彝族社会的阶级等级是非常森严的,其中居第一等级的就是被称为诺伙的黑彝,他们是奴隶主贵族,人口只占7%却竟占有60%-70%的耕地,是至高无上的统治阶级。
而且在不同地区,彝族还有“诺苏”、“纳苏”等自称,也都是黑色的人的含意。
在彝族的图腾崇拜中,曾视黑虎为他们的祖先,他们居住的高山丛林也都是青郁深沉的颜色。
由于彝族尚黑,所以其土司在作战、祭祀等重大活动中都要使用黑色;主持宗教活动的毕摩(即巫师)也都穿黑色的法衣;彝族青年结婚新建的房子都要用烟熏黑以后方可居住;彝族男女老幼的各款服饰均以黑色为基本颜色,这也是我们最熟悉的一点,在
很多影视作品中都有充分的展示。
红色象征着彝族人民对太阳对火的崇拜。
汉族视红色为喜庆吉祥之色,彝族更是视其为生命之色,寄托了浓厚的情感。
彝族著名的创世史诗《勒俄特依》、《查姆》,以及神话《天地万物的起源》和传说《火把节》等中均记载了在开天辟地、与自然斗争的漫长岁月中,彝族人民产生了对太阳的敬畏与崇拜,学会了用火来照明、取暖、加工食物,使人的生存能力和体质状况大为提高和改善。
因为太阳与火成为生命之源,成为世间万物赖以生存之本,自然也就成为彝族崇拜和祭祀的对象。
每年夏历六月二十四日前后是彝族的传统节日——火把节,也是祭火节。
村村寨寨合家欢聚,吃团圆饭,杀猪宰羊,祭祀火神,祈求全家平安、五谷丰登、六畜兴旺。
彝族人生前敬火,死后火葬,足见火在他们心灵中所占据的特殊地位。
同时,红色也被彝族视为勇敢、热情的象征。
最后来谈谈黄色。
中原王朝历来尊崇黄色,历朝历代的帝王都自诩为真龙天子,而其身着的龙袍就是黄色的。
宫廷中凡是为显示尊贵、威严、至高无上的地方,无一例外都会使用黄色。
远在西南夷地的彝族也很喜欢黄色,但却没有代表至尊地位的意思。
彝族视黄色为美丽、光明、富贵的象征。
在许多民间文学作品中,描写到黄色或相近颜色时,总是充满褒扬之意和喜爱之情。
在日常生活中,也喜欢用黄色词语来修饰描述某些物品或景象,寓意吉祥。
比如黄色的麦浪,金灿灿的油菜花以及美丽美丽善良的女子身上的各种装饰等都会用到明丽的黄色。
二、纹饰
彝族人民热爱生活,善于美化生活。
他们用自己的勤劳和智慧,从生活中、从自然中汲取灵感,搜集素材,创造出丰富的纹饰,应用于服装、衣饰、漆器、酒具、炊具等各种生活用具,无处不在营造着美和幸福。
根据纹饰的内容和取材,大致可以作如下分类:
1.源于自然崇拜。
彝族祖先经历长期的生活实践,对变化着的自然界有了抽象思维的能力,把自然界人格化、神秘化。
他们信仰万物有灵,于是就祭天地、日月星辰、山水火石等,祈求自然界永远给人类造福,不要让灾难降临。
因而纹饰中就有了日月纹、云彩纹、星纹、山脉纹、水波纹、波浪纹、石阶纹等纹样。
2.源于图腾崇拜。
图腾崇拜是自然崇拜的发展和深化,彝族崇拜虎、鹰、龙、竹等。
从彝族的家支家谱看,往往把动植物或其他自然物做姓氏,尤其是在第一代祖先的名字中必然冠以动植物或自然物的名称。
比如凉山彝族有姓:“拉(虎)马”、“吉妈(竹)”、“切的(雕)”的;云南武定彝文文献《艾及族谱》中每一支第一代祖先名为:“彻(谷)克卢恧”、“黑(河川)阿土”“耄(竹)乌基”、“模(马)阿奇”、“福(鸡)以库”、“地(凤凰)是彻“等。
这就反映了彝族原始氏族或部落把图腾物曾经当作自身集团的祖先。
与这种世代相传的图腾表征相适应,生活中的纹饰就有了马、凤凰、鹿、鹰、虎、龙、蝴蝶、蛇、蛙、羊角、鸡冠、虫、竹、山茶、荷花等纹样。
3.源于自然界的普通动植物,取其部分,加以修饰创造。
例如鸡冠纹、羊角纹、鱼刺纹、马牙纹、虫纹、鸡肠纹、牛眼纹、花蕾纹、蒜瓣纹、螃蟹脚纹、火镰纹、渔网纹、栅栏纹等等,造型非常丰富,形象十分逼真,无不透露出彝族人民对自然界敏锐的洞悉力和感知力。
4.富有寓意的。
由于受到汉族文化的影响,彝族的纹饰中也会有诸如寿字纹样、凤穿花纹样、双凤朝阳、鸳鸯戏水、蝶恋花、双燕牡丹、二龙抢宝、龙凤图等生机勃勃、栩栩如生、寓意吉祥喜庆的纹样。
这也充分反映出彝、汉两个同源共祖的民族在一些传承性的东西上显示出的共同的本源风貌。
5.抽象的造型图案。
有弦纹、链纹、回纹、格纹、窗格纹、发辫纹、指甲纹、二方连续、四方连续等。
这些纹饰被事先制作在小块土布或绸缎上,然后按需要缝缀在需要装饰的地方,如裤脚、衣襟、袖口、衣领、围腰、挂包、香袋、帽檐、鞋舌等处,非常美观,而且还有使服装加厚,坚实耐磨的作用。
彝族的纹饰取自生活,源于生活,有着丰富的文化内涵。
这都和彝族人民的居住环境、生产条件、生活习俗、历史渊源,以及朴素的宗教意识有着密切的关联。
它们已经不仅仅是停留在对自然界各种物象的简单搬移层次,而是经过了提炼与升华的理性思维和创造过程的。
彝族的色彩崇拜与纹饰很好地融合在一起,作为艺术形式应用于生产生活,创造出美观实用、又具欣赏价值的艺术品,彝族丰富的
传统文化美也尽显其中,不仅成为反映本民族文明衍进的物质文化,也成为各民族共享的精神财富。
参考文献:
[1]云南省历史研究所.云南少数民族.云南人民出版社,1980.
[2]《中华文化通志》编委会.中华文化通志:第3典《民族文化》.上海人民出版社.
[3]车云川.少数民族服饰的伦理学研究.云南民族学院学报,2000.7.
[4]王明东.彝族木刻的文化解释.云南民族学院学报.
[5]冰河.彝族的漆器及装饰图案艺术.西南民族学院学报,20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