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省育龄妇女及家庭成员人口数据库

云南省育龄妇女及家庭成员人口数据库
云南省育龄妇女及家庭成员人口数据库

云南省育龄妇女及家庭成员人口数据库个案基本信息离线录入工具

操作手册

云南省人口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昆明东讯科技有限公司

2009年12月

目录

1.引言 (3)

1.1系统介绍 (3)

1.2系统功能 (3)

2.系统安装及登录 (3)

2.1系统安装 (3)

2.2系统登录 (5)

3.个案基本信息录入及查询 (6)

3.1个案基本信息录入 (6)

3.2录入数据查询 (8)

4.育龄妇女登记卡录入 (9)

4.1育龄妇女登记卡录入 (9)

5.奖励扶助情况录入 (10)

5.1奖励扶助情况录入 (10)

6.数据打包及数据导入 (11)

6.1数据打包 (11)

6.2数据导入 (13)

7.系统使用服务及新版本下载 (13)

1.引言

1.1 系统介绍

云南省育龄妇女及家庭成员数据库信息系统是云南省人口计生委主持开发,面向全省育龄妇女及家庭成员人口信息管理的信息系统。系统分为个案基本信息离线录入工具(以下简称“离线工具”)和在线管理工具两大块。本操作手册针对离线工具的使用进行介绍。

个案离线录入工具作为云南省育龄妇女及家庭成员数据库系统的离线数据采集工具,系统应用在全省各镇(乡、街道办事处),用来对数据进行初始化录入工作。数据初始化录入完成后,基层操作人员通过打包功能,将数据上传到各县,由县级通过“在线系统”上传汇总数据。

1.2 系统功能

离线工具主要包括个案基本信息录入及查询功能、育龄妇女登记卡录入功能、奖励扶助情况录入功能组成。为了方便广大基层操作人员的使用,系统设计以“总人口登记册”的数据项为基础,采用方便、快捷的设计方式进行设计。下面将对各功能模块的使用进行介绍。

2.系统安装及登录

2.1 系统安装

注意,如果本机上已经安装过离线录入工具,请先用“数据管理工具”将现有数据打包或备份,然后在重新安装之前卸载老版本的程序。具体步骤如下:

1、点击“开始”菜单

2、点击,点击程序右边的箭头。

3、,点击右边的箭头。

4、选中,按照提示进行卸载。

5、

首先点击安装程序中的“Setup.exe”图标,对系统进行安装:

然后根据提示点击“下一步”

选择系统所要安装的文件夹,默认路径为“C:\Program Files\个案信息离线录入工具\个案信息离线录入工具\”:

点击“下一步”系统自动进行安装。安装完成后,点击“关闭”完成离线工具安装。

系统安装完成后,将会在Windows操作系统的“桌面”上出现系统快捷方式图标:

至此,系统安装完成。

安装完成后,请点击安装包里的“安装补丁”进行安装:

2.2 系统升级

如果本机上已经安装过系统,可以到网站上下载系统升级包进行升级,将升级包下载下

来后,只需点击离线升级程序,然后选择系统路径,进行系统升级。

注意:升级前请先关闭个案离线工具和数据管理工具。

2.3 系统登录

双击桌面上的“个案信息离线录入工具.exe”图标进入系统登陆界面:

分别选择所在的州(市)、县(市、区)、乡(镇、街道办),输入密码(默认密码为“123”)点击“登陆”按钮进入系统。

县级登陆只需选择到县(市、区)、、乡(镇、街道办)为空。

州(市)登陆只需选择到州(市),县(市、区)、乡(镇、街道办)为空。

3.个案基本信息录入及查询

3.1 个案基本信息录入

进入系统后,在左边的“行政区划”树型菜单中选择个案信息所在的居委会(村委会),

在界面上标以红字的栏目为必填数据项,该项数据不能为空。

注意:在录入数据项的时候,为方便各位操作人员的使用,在输入完成一项数据后,可以按“Tab键”或者“Enter(回车)键”进行数据项的切换,如果该项数据项是下拉列表,可以通过上下键进行选择,在录入身份证号、出生日期、初婚日期、再婚日期等时间、金额、数字的栏目时,请检查输入法是否为半角,如果输入法为全角,有可能造成数据输入不成功。

点击“行政区划”树型菜单中的行政区划后,在中间的详细信息中系统自动生成行政区划码、组码、户码、建册时间、人码和户口所在地。操作人员可以根据实际情况来判断是使用系统默认值还是自行填写的值。其中,组码、户码为三位数字、人码为两位数字。

注意:同一户的家庭成员的行政区划码、组码、户码必须一致

然后依次填写个案信息的姓名、身份证号(15位或18位,如果在户口性质里选择了“外籍户口”,身份证可以为空)、性别、与户主关系(一户下只能有一个户主)、民族、出生日期、户口性质、户口所在地、婚姻状况、初婚日期(可选)、再婚日期(可选)、文化程度、就业情况、健康状况、联系电话、变动情况(可选)、变动原因(可选)、变动时间(可选)、现居住地、备注、父亲身份证、母亲身份证、配偶身份证。

日期格式的字段以8位数字格式,如2009年6月7日输入“20090607”,2009年12月16日输入“20091216”,如果只输入年,如只输入“2009”,切换焦点后,系统将自动生成“20090101”,如果只输入年和月,如只输入“200910”,切换焦点后,系统将自动生成“20091001”。

注意:户口所在地和现居住地默认为当地的“行政区划”,当点击按钮后,弹出全国行政区划代码的对话框,可以通过四级联动的下拉菜单选择该个案对象所在的行政区划。然后点击“确定”以完成选择。如下图:

录入完成后,点击“保存家庭成员”按钮进行存档

家庭成员录入成功后,将在右边的“家庭成员列表”中展现家庭成员列表:

个案基本信息列表查询

当录入完成本户中的一位家庭成员后,点击“保存家庭成员”以保存刚刚录

入的信息,然后点击“新增家庭成员”以录入本户的下一位家庭成员信息。如果本户的个案信息、育龄妇女登记卡和奖励扶助信息都录入完成后,点击“新增下一户”

以录入下户的信息。

3.2 录入数据查询

点击“查看列表”按钮,,进入到数据查询界面:

可以查看所属机构下的个案基本信息列表,如果需要对某人进行数据修改或删除,只需选中该条记录,然后点击工具栏顶部的“修改”或“删除”按钮即可。如果需要返回到数据编辑页面,只需点击“返回”按钮就返回到编辑页面。

可以通过在输入“组码、户码、人码、姓名、身份证号”精确查询个案基本信息列表。

注意:个案基本信息数据删除后不能够恢复。

点击“总人口登记册封面”按钮,进入总人口登记册封面报表,查看已录入的数据信息:

4.育龄妇女登记卡录入

4.1 育龄妇女登记卡录入

如果录入的是已婚育龄妇女(性别为女性,年龄在15到49周岁之间,婚姻状况不是未婚)的,可以在系统中录入“育龄妇女登记卡”,如下图:

点击“已婚育龄妇女登记卡”,打开育龄妇女登记卡页面:

分别填写育龄妇女的怀孕史、避孕史、社会抚养费征收情况和出生缺陷一级预防情况。填写完成后点“保存”按钮保存育龄妇女情况。

注意:如果该已婚育龄妇女的丈夫在本户,在“丈夫是否在本户”处选择“是”,然后在“丈夫编号”下拉列表框里选择丈夫的名字,如果该已婚育龄妇女的丈夫不在本户,请在“丈夫是否在本户”处选择“否”,然后在“丈夫姓名”、“丈夫身份证号”和“丈夫户口所在地”处填写丈夫的相关信息。

在修改时,日期格式必须填写为“2001-01-01或2001/01/01”格式

已婚育龄妇女的怀孕结束时间必须与家庭成员列表中的孩子出生日期相同。

5.奖励扶助情况录入

5.1 奖励扶助情况录入

点击按钮,打开奖励扶助政策页面:

填写相应的信息后,点保存按钮保存数据。6.数据打包及数据导入

6.1 数据打包

点击程序“”启动数据管理工具

首先点击“系统设置”,选择程序所在的目录,离线录入系统的默认路径为:

C:\Program Files\YNPIS\YNPIS\

各乡(镇、街道办)录入完成数据初始化后,关闭离线录入工具,点击数据打包按钮,

,将数据打包后,发送压缩包到所属县级,由县级系统管理员进行数据核查和数据汇总,确认本县数据完整无误后,将本县数据打包上传到所在市(州),由州市级系统管理员对本州市各县(市、区)的数据进行汇总,并将本州市的数据打包上传到云南省人口计生委数据中心。

6.2 数据导入

县级系统管理员在收到各乡(镇、街道办)的打包数据后,通过qq、邮件或报盘的方式将打包好的数据上传给上级,上级通过数据管理工具的数据导入功能汇总数据。点击“数据导入”按钮,进入数据导入界面:

点击“浏览”选择各乡镇的数据包,将数据导入到本县数据库。默认路径为“C:\Program Files\YNPIS\YNPIS\”,数据包以rar为后缀的压缩文件包。

通过备份数据功能,对本机的数据进行备份。

7.系统使用服务及新版本下载

如果在离线录入工具使用过程中遇到问题,请上我公司的服务网站https://www.360docs.net/doc/8c1980035.html,,进入“云南省育龄妇女及家庭成员人口数据库系统”服务页面查看系统使用说明、更新和新版本程序下载及在线咨询。

中国汉族占总人口的多少

中国汉族占总人口的多少 根据2016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主要数据公报(第1号)的数据显示,大陆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现役军人的人口中,汉族人口为1225932641人,占%;各少数民族人口为113792211人,占%。 2016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主要数据公报[1](第1号)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统计局 2016年4月28日 根据《全国人口普查条例》和《国务院关于开展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的通知》,我国以2016年11月1日零时为标准时点进行了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2]。在国务院和地方各级人民政府的统一领导下,在全体普查对象的支持配合下,通过广大普查工作人员的艰苦努力,目前已圆满完成人口普查任务。现将快速汇总的主要数据公布如下: 一、总人口 全国总人口为1370536875人。其中: 普查登记的大陆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现役军人的人口[3]共1339724852人。 香港特别行政区人口[4]为7097600人。 澳门特别行政区人口[5]为552300人。 台湾地区人口[6]为23162123人。 二、人口增长

大陆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现役军人的人口,同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2000年11月1日零时的1265825048人相比,十年共增加73899804人,增长%,年平均增长率为%。 三、家庭户人口 大陆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共有家庭户[7]401517330户,家庭户人口为1244608395人,平均每个家庭户的人口为人,比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的人减少人。 四、性别构成 大陆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现役军人的人口中,男性人口为686852572人,占%;女性人口为652872280人,占%。总人口性别比(以女性为100,男性对女性的比例)由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的下降为。 五、年龄构成 大陆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现役军人的人口中,0-14岁人口为222459737人,占%;15-59岁人口为939616410人,占%;60岁及以上人口为177648705人,占%,其中65岁及以上人口为118831709人,占%。同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相比,0-14岁人口的比重下降个百分点,15-59岁人口的比重上升个百分点,60岁及以上人口的比重上升个百分点,65岁及以上人口的比重上升个百分点。 六、民族构成 大陆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现役军人的人口中,

人口基础数据库建设方案【智慧城市应用】

智慧城市应用之人口基础数据库 转型期的中国是人口发展的关键时期,经济发展和社会建设面临的重大问题无不与人口密切相关,人口问题的聚集与凸显是当前政府面临的重要问题。如何运用信息化的手段进行人口数据的科学有效管理,建立人口基础数据库(简称“人口库”),从而切实提高社会管理与民生服务水平就显得相当重要和紧迫。 人口库建设的意义和重要性 人口基础信息是国家重要的基础信息之一,现行人口管理模式和信息应用模式是一种“条块分割”式的管理,各个相关部门只是从本部门的角度出发对人口信息进行管理,相互间不能很好地协调起来。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完善,这种“条块分割”式的、孤立的人口信息管理和应用模式的弊病已显端倪:一方面是造成了许多不必要的重复劳动,另一方面各部门间信息不能共享,不能更好地服务百姓。 1、建立人口基础数据库平台是有效实施人口战略的重要依据,是提高政府决策科学化的支撑。 人口信息是社会的基础信息,是政府进行科学决策和公共行政管理的重要依据。长期以来,我国人口管理建立在户籍制度基础上,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发展,人口流动性越来越大,旧的管理模式已经不适应社会的发展需要。公安局、劳保局、建交委、社发局、工商局等部门都在实施对部分人口的专门管理,其要求是对实际居住地人口的管理,取得一定成效。由于各部门对人口管理和发展存在差异,统计口径也不一致,造成人口管理、统计的基础和基数始终不能统一,致使不能得到准确的人口及其分布状况信息。因此,迫切需要建立一个以公安人口信息为基础,以公民身份号码(境外人口为护照号)为唯一代码,以其他部门为补充和核准的,具有权威性、基础性和战略性的人口基础数据

云南省人口出生率、死亡率、自然增长率数据分析报告2018版

云南省人口出生率、死亡率、自然增长率数据分析报告2018 版

序言 云南省人口出生率、死亡率、自然增长率数据分析报告从人口出生率,人口死亡率,人口自然增长率等关键指标进行细致分析,剖析了云南省人口出生率、死亡率、自然增长率现状、趋势变化。 云南省人口出生率、死亡率、自然增长率数据分析报告相关知识产权为发布方即我公司天津旷维所有,其他方引用我方报告均请注明出处。 借助对数据的发掘及分析,提供一个全面、严谨、客观的视角来了解云南省人口出生率、死亡率、自然增长率现状及发展趋势。云南省人口出生率、死亡率、自然增长率分析报告数据来源于中国国家统计局等权威部门。 云南省人口出生率、死亡率、自然增长率数据分析报告以数据呈现方式客观、多维度、深入介绍云南省人口出生率、死亡率、自然增长率真实状况及发展脉络,为机构和个人提供必要借鉴及重要参考。

目录 第一节云南省人口出生率、死亡率、自然增长率现状概况 (1) 第二节云南省人口出生率指标分析 (3) 一、云南省人口出生率现状统计 (3) 二、全国人口出生率现状统计 (3) 三、云南省人口出生率占全国人口出生率比重统计 (3) 四、云南省人口出生率(2015-2017)统计分析 (4) 五、云南省人口出生率(2016-2017)变动分析 (4) 六、全国人口出生率(2015-2017)统计分析 (5) 七、全国人口出生率(2016-2017)变动分析 (5) 八、云南省人口出生率同全国人口出生率(2016-2017)变动对比分析 (6) 第三节云南省人口死亡率指标分析 (7) 一、云南省人口死亡率现状统计 (7) 二、全国人口死亡率现状统计分析 (7) 三、云南省人口死亡率占全国人口死亡率比重统计分析 (7) 四、云南省人口死亡率(2015-2017)统计分析 (8) 五、云南省人口死亡率(2016-2017)变动分析 (8) 六、全国人口死亡率(2015-2017)统计分析 (9)

2014年中国人口总数及其构成分析

2014年中国人口总数及其构成分析 资料来源: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我国老年人口规模呈现总量扩张、增量提速的发展态势〃人口抚养负担正逐步加强。 其次〃老年人口分布不均〃老龄化呈现转移趋势。 众所周知〃我国人口众多〃各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差异较大。与此同时〃人口老龄化发展形势也表现出明显的区域不平衡性。从地区分布来看〃东部和中部地区的人口老龄化形势相对严峻〃西部地区的人口压力相对较小。从时间走势来看〃东部地区人口老龄化正逐渐向中部和西部地区转移。 此外〃未富先老迹象显现〃经济发展压力增强。 2014年中国65岁以上人口数量达到13755万人〃占全国比重10.1%。 2003-2013年中国65岁以上人口数量情况

资料来源:国家统计局从国际上发达国家的经济发展和人口结构变化来看〃大部分国家都是在物质财富积累达到一定程度后〃才开始进入到人口老龄化阶段〃相应地这些国家有足够的财力来解决老年人的养老问题。而本世纪初我国进入人口老龄化社会时〃物质财富积累则相对不足。如〃2001年〃我国65岁及以上老年人口占比达到7.1%〃按照联合国标准正式进入到老龄化社会〃而当年人均GDP仅为1041.6美元〃不及德国、英国和加拿大的1/20〃仅为美国和日本的3%左右〃与发达国家存在较大差距。2012年〃我国人均GDP虽然大幅增长至6188.2美元〃但与美国、日本、德国、英国等多数发达国家仍然存在较大差距〃经济发展压力依然较强。 我国人口老龄化产生的根本原因: 相关报告:产业信息网发布的《2015-2020年中国养老产业市场全景及未来趋势报告》 从表面看〃人口老龄化产生的原因比较简单〃即出生率下降、人口寿命提高。但是〃受社会发展的客观因素影响〃不同国家或地区人口老龄化的形成背景有一定区别。我国人口老龄化的进程既受到人口转变的一般因素影响〃也受到计划生育的特殊因素影响。 一是我国人口老龄化的一般因素。从理论上来讲〃人口转变是指在现代化进程中〃人口的再生产类型从高出生率和高死亡率逐渐向低出生率和低死亡率转变的过程。 一般来说〃按照出生率和死亡率的高低不同〃可以把人口转变划分为三个不同阶段:第一阶段的主要特征是高出生率、高死亡率和低人口增长率;第二阶段是高出生率、低死亡率和高人口增长率;第三阶段是低出生率、低死亡率和低人口增长率。从国内外的大部分研究成果来看〃人口转变的起点一般是高位均衡阶段〃而终点则是低位均衡阶段。可以简单理解为〃人口转变进入低位均衡阶段时就表明人口转变基本完成〃同时人口的年龄结构也开始逐渐进入老龄化阶段。如〃从死亡率看〃我国的人口死亡率在建国以后开始逐渐下降〃1949

人口分布与人口迁移习题

考点13人口分布与人口迁移 对应学生用书P029 (共22题,每题2分,共44分) [夯基础—确保大本营] 甲、乙、丙是三个不同地区。读图,回答1~2题。 1.[考向人口的迁移]有关甲、乙、丙三地区人口迁移的说法,正确的是() A.属国际人口迁移 B.迁移方向主要是由城市到农村 C.人口主要由乙、丙迁往甲地 D.人口主要由甲地迁往乙、丙两地 答案 D 解析根据经纬度数值可以推测出:甲、乙、丙三地分别位于我国的四川盆地、长江三角洲地区和广东沿海地区,图中人口主要是从四川盆地流向长江三角洲地区和广东沿海地区。 2.[考向影响人口迁移的因素]引起上述人口迁移发生的最主要因素是() A.收入差距B.家庭婚姻 C.工程建设D.文化教育 答案 A 解析人口从四川盆地迁往长江三角洲地区和广东沿海地区主要是由沿海和内地的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异即收入差距引起的。

[2018·南昌调研]读我国某地区人口密度分布情况图,完成3~4题。 3.[考向人口分布]造成B地区主要环境问题的人为原因是() A.人口密度超过地区承载力 B.土质疏松 C.夏季暴雨集中 D.本区合理承载力较大 答案 A 解析从图中可看出B地区为黄土高原地区,水土流失严重是其主要环境问题。从图中可明显看出,该处的人口密度为47人/平方千米,已远超出30人/平方千米的合理人口密度,故导致生态破坏严重,进而出现严重的环境问题。 4.[考向影响人口合理容量的因素]本区北部合理承载力低的原因是() ①土地资源质量差,以沙地、草原为主②降水较少,水资源较少③科技水平低④对外开放程度低⑤人口受教育水平低 A.②③④⑤B.①②③④ C.①③④⑤D.①②④⑤ 答案 B 解析图中北部地区自然条件恶劣,气候干旱,经济、科技水平较低,对外开放程度较低,故合理承载力低。 [2018·广州模拟]下图为2010年上海人口年龄结构示意图,读图,完成5~7题。

人口基础信息库建设方案V1.4

人口基础信息库建设方案 2019年11月9日

目录 1概述 (3) 1.1前言 (3) 1.2背景 (3) 2业务需求综述 (4) 2.1需求理解 (4) 2.1.1应用层次 (4) 2.1.2应用主体 (4) 2.1.3信息需求 (5) 2.1.4功能需求 (6) 2.1.5性能需求 (7) 3项目建设的必要性 (7) 3.1新疆建设人口信息综合问题分析 (7) 3.2建设必要性分析 (8) 3.3人口库的建设意义和重要性 (11) 4社会及经济效益分析 (11) 4.1社会效益分析 (11) 4.2经济效益分析 (12) 5建设方案总述 (13) 5.1建设目标 (13) 5.2建设思路 (13) 5.3建设内容 (13) 5.4总体架构设计 (14) 5.5业务场景 (16) 5.6总体设计原则与路线 (17) 5.6.1设计原则 (17) 5.6.2全局技术路线 (18) 6人口信息库详述 (19)

6.1建设概述 (19) 6.2设计思路 (19) 6.3功能设计 (19) 6.4人口信息库数据建模模型 (21) 6.5人口数据来源 (21) 6.6人口信息库与应用 (21) 6.7资源库系统功能 (23) 7人口数据资源共享及接口建设详述 (25) 7.1人口数据资源共享业务场景 (25) 7.2服务接口描述 (26) 8应用系统建设 (28) 8.1人口信息综合统计决策分析 (28) 8.2人口基础信息主题目录检索定位 (31) 8.3人口库与其他部门GIS系统的对接 (32) 8.4兵团各部门基于人口库进行数据比对交换 (32) 9标准与规范 (32) 9.1电子政务建设标准规范 (32) 9.2信息安全标准规范 (33) 10安全系统建设 (35) 10.1安全系统架构设计 (36) 10.1.1设计原则 (36) 10.1.2安全架构 (36) 10.2网络安全 (37) 10.3系统安全 (38) 10.4应用架构安全 (41) 10.4.1数据安全 (41) 10.4.2集成安全 (42) 10.5备份系统设计 (43)

云南省最新人口数量及各县名称、各县人数

云南省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主要数据公报 5月9日下午,云南省统计局人口普查办公室向社会公布了我省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公报。据发布数据显示,我省普查登记总人口为4596.6万人,人口总量居全国第12位、西部第3位,占全国人口总量的3.43%。 我省十年里增加308.7万人 人口压力较大但逐进良性循环发展 据统计,我省全省普查登记总人口为4596.6万人,同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统计出的4287.9万人相比,十年间我省共增加了308.7万人,增幅为7.2%;平均每年增加30.9万人,年平均增长率为0.7%。 数据表明,我省人口自然增长幅度降低。我省人口增长变化过程从人口高增长增长逐步得到控制有计划稳步增长开始步入人口低增长,逐步进入人口发展的良性循环。从日常人口统计数据看,我省出生人口数量在减少,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前十年比第五次武安国人口普查前十年少生了160万人左右。但与全国人口增长率5.84%和年平均增长0.57%相比,云南省总人口增长幅度明显高于全国平均水平,人口压力较大。 彝族为我省人口第一大少数民族 我省是中国拥有少数民族种类最多的省份。在本次全省普查实际登记人口中,各少数民族人口为1533.7万人,占总人口数的33.37%;汉族人口为3062.9万人,占我省总人口的66.63%。 少数民族人口中,彝族人口为502.8万人,为我省人口第一大少数民族。哈尼族、白族、傣族、壮族人口数分别以163.0万、156.1万、122.2万、121.5万位居第二至五位。 同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相比,我省各少数民族人口增加了118.4万人,增长了8.37%;汉族人口增加了242.3万人,增长8.59%。少数民族人口增长幅度略低于汉族人口增长,主要是受人口迁移流动等原因的影响:流入我省人口中汉族人口比重较大,而我省流出人口中少数民族人口数量偏多。 男性人口数略高于女性人口数 在全省普查时机登记的人口中,男性人口为2385.0万人,占总人口的51.89%;女性人口为2211.6万人,占总人口的48.11%。按女性数为100的话,我省总人口性别比为107.84,比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的110.11下降了

人口基础信息库建设方案V1.4

人口基础信息库建设方案V1.4

1概述 1.1 前言 新时期,人口信息工作面临新形势和新问题,因此,要建立健全统筹解决人口问题的决策与调控机制,制定人口发展评估体系,监控人口发展规划执行情况,进一步完善目标管理责任制,逐步形成以统筹人口自身协调发展、统筹人口与经济社会资源环境协调发展为导向的目标管理责任制体系。 1.2 背景 人口基础信息是国家重要的基础信息之一,现行人口管理模式和信息应用模式是一种“条块分割”式的管理,各个相关部门只是从本部门的角度出发对人口信息进行管理,相互间不能很好地协调起来。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完善,这种“条块分割”式的、孤立的人口信息管理和应用模式的弊病已显端倪:一方面是造成了许多不必要的重复劳动,另一方面由于管理的片面性而曝露出来的“管理真空”与漏洞越来越明显。 随着社会经济步入快速发展的轨道,当前社会信息化程度越来越不适应经济发展的需要,信息的孤立与行业的相对封闭导致社会治安综合治理难度加大、经济诈骗犯罪突出、假冒伪劣产品盛行、恶意拖欠资金、贷款等问题严重,这一系列问题严重阻碍了区域经济的健康发展和社会的长治久安。 中发办17号文件明确提出要“整合信息资源,建立人口、法人单位、空间地理和自然资源、宏观经济等四个基础数据库;重点推进办公业务资源系统等十二个业务系统,统一平台,统一标准,初步形成我国电子政务的基础框架。”每个基础数据库的建设、运行都离不开多部门合作,拿人口基础数据库来说,公民出生登记的信息在公安部门,长大后受教育的信息在教育部门,就业、失业的信息在公民信息部门,公民及家庭还会发生借贷与偿还、信用透支、发生不良信用等信息在金融部门,将来退休了还要进入社区。 为进一步加强人口基础信息资源开发利用、创新人口服务管理、提高人口工作的宏观决策水平,满足兵团各级政务部门、企业和社会公众对于人口基础

云南省人口年龄结构变化趋势研究

曲靖师范学院 本科毕业论文 论文题目: 云南省人口年龄结构变化趋势研究 作者:李春富学号: 2008042244 学院:生物资源与环境科学学院年级:2008级 学科:地理学专业:地理科学 指导教师:夏吉昆职称:讲师 完成时间: 2012年5月21日 曲靖师范学院生物资源与环境科学学院

曲靖师范学院 本论文(设计)经答辩小组全体成员审查,确认符合曲靖师范学院本科(学士学位)毕业论文(设计)质量要求。 答辩小组签名: 答辩日期

原创性声明 本人声明:所呈交的论文(设计)是本人在指导教师指导下进行的研究工作成果。除了文中特别加以标注和致谢的地方外,论文(设计)中不包含其他人已发表或撰写过的研究成果。参与同一工作的其他同志对本研究所作的任何贡献已在论文(设计)中作了明确的说明并表示了谢意。 签名:李春富日期:。 论文(设计)使用授权说明 本论文(设计)作者完全了解曲靖师范学院有关保留、使用毕业(学位)论文(设计)的规定,即学校有权保留论文(设计)及送交论文(设计)复印件,允许论文(设计)被查阅和借阅;学校可以公布论文(设计)的全部或部分内容。 签名:李春富指导教师签名:日期:

云南省人口年龄结构变化趋势研究 摘要 本篇论文就云南省人口状况对云南省人口年龄结构变化的趋势进行研究分析。主要根据1978年—2010年云南省人口的出生率、死亡率、自然增长率以及新增人口数和总人口的发展变化的相关数据,分析云南省人口年龄结构变化发展情况和趋势,并总结以前、现在及预测未来的人口问题,解析人口年龄结构变化趋势。从而为社会发展寻找一种有利于社会、经济持续发展和进步的人口发展途径提供科学的依据,为未来云南省乃至中国的人口工作提供一种新的思路,为制定出更加合理、高效的人口政策提供有价值的参考,促进云南省和谐社会的建设与发展。 关键词:人口年龄结构;劳动年龄人口;少年儿童;老年人口;人口老龄化

2020年中国有多少人口

2020年中国有多少人口 1月20日,国家统计局在公布2016年国民经济整体运行情况时,也公布了去年的人口增长情况。最新数据截止2016年年底,中国大 陆总人口为13亿8271万人(包括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中国 人民解放军现役军人,不包括港澳台及海外华侨),比上年末增加 809万人。 最新数据显示,2016年全年出生人口1786万人,比上年多增 131万人,人口出生率为12.95‰;死亡人口977万人,人口死亡率 为7.09‰;人口自然增长率为5.86‰,比上年提高0.9个千分点。 对于广大单身一族来说,这些数据中可能蕴藏了一个重大利好! “单身”人数又减少了 上述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显示,从性别结构看,截至2016年 年底,男性人口70815万人,女性人口67456万人,总人口性别比 为104.98(以女性为100)。 将男性人口数减去女性人口数,会得到3359万的差值,如果假 定每一对男女都会结为夫妻,那么这3359万人就会成为当之无愧的“单身”。而在网上,“3000万单身”时不时就会成为热门词。 仅从数学的角度来看,“单身”的数量在减少,每年都有几万单身汉顺利脱单。不过,2016年的变化与全面二孩政策的关系有多大呢? 此前,各方曾预测,全面两孩政策落实后,将会出现一个生育堆积集中释放的高峰,预想增加的人口数量从几百万到上千万不等。 但一财网指出,从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看,全面两孩第一年的实 施效果并不乐观。预想中增加数百万出生人口的情景并没有出现, 仅比2015年1655万出生人口总量增加了131万人。

从此次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尚无法确定去年出生人口中二孩的数量到底是多少。但是根据此前中国人口与发展研究中心出生人口动态监测课题组的预测,去年出生人口中二孩的数量有可能超过一孩,出生人口数量将超过1800万。 根据卫计委的数据,全面两孩政策目前人群约在9000万对,其中年龄在35岁以上的育龄妇女占到60%。多家机构的生育意愿调查表明,这批人群是生育意愿相对较强烈的,而且由于年龄已经接近育龄期末端,更有可能会在全面两孩政策落地后迅速采取生育二孩行动。从2016年出生人口增加幅度看,这批人在全面两孩第一年成功受孕的比例很低。 据中新网报道,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研究会副会长、人口学者陈剑表示,男女比例失调的溢出效应将给正常婚配带来巨大冲击,生活质量差、文化水平低的男性未来可能很难找到配偶。 “性别比是下降了,但跟全球绝大多数国家相比,中国的(性别比)数值还是稍微偏高的”,陈剑表示,若以后能够全面放开生育政策,则有望在男女比例问题上有更大程度的改善。 我国老龄化压力加大 除了性别构成外,年龄构成也值得关注。 数据显示,2016年全国劳动年龄人口(16周岁以上至60周岁以下,不含60周岁)为90747万人,占总人口的比重为65.6%。这也意味着,全国劳动年龄人口比上一年减少了349万人。中国劳动年龄人口自2012年已连续五年净减少。 和劳动年龄人口减少并存的,是老龄化程度的持续加深。根据统计,2016年60周岁及以上人口23086万人,占总人口的16.7%,比上年增加了0.6个百分点;65周岁及以上人口15003万人,占总人口的10.8%,比上年增加0.3个百分点。 一方面是劳动年龄人口连续五年净减少,一方面是老龄人口持续增加,这意味着中国人口的赡养负担越来越重,未来的养老压力将越来越大。

高三地理核心素养:人口迁移统计图的判读

2020届高三地理核心素养:人口迁移统计图的判读素养材料 我国某省级行政区户籍人口迁移变动情况图 探讨1.(地理实践力)此统计图的主题是什么? 提示:反映某省级行政区户籍人口迁移变动情况。 探讨2.(地理实践力)该统计图的构成是什么? 提示:竖轴表示百分比,横轴表示时间变化,用迁入率和迁出率两条曲线的时间变化反映主题内容。 探讨 3.(综合思维)图示省级行政区户籍人口以迁入为主还是迁出为主?为什么? 提示:人口以迁入为主,因为在图示时间范围内,人口迁入率始终大于人口迁出率。 读图方法 人口迁移统计图的判读方法 采取“读轴—看线—抓点”三个步骤,具体如下: (1)读轴:如上图横轴表示时间,纵轴表示迁移率。 (2)看线:迁入率曲线波动变化上升,迁出率曲线波动下降。迁移差额率即两曲线之间的垂直差值呈波动上升,意味着人口净迁入,且净迁入人口比重上升。 (3)抓点:抓住特殊点。如迁入率峰值、谷值等。 素养达标 下图为甲、乙两国的人口迁移示意图。读图,完成1~2题。

1.下列人口迁移事件中,与图中B箭头所示人口迁移相符的是() ①北宋末年,由战争引起的中原人口大规模南迁 ②19世纪,俄国向西伯利亚流放犯人 ③明清时期,广东、福建等省的人口移居东南亚 ④在我国工作的外籍工人 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 2.若甲国为中国,A箭头表示中国目前人口迁移的主要方向,其含义正确的是() A.从中、西部流向东部 B.从沿海流向内地 C.从城市流向农村 D.从经济发达地区流向经济欠发达地区 1.C 2.A[第1题,从图中信息看,箭头B代表了国际人口迁移,选项中只有我国明清时期人口移居东南亚和来我国工作的外籍工人属于国际人口迁移。第2题,箭头A代表的是国内人口迁移,目前我国国内的人口迁移的主要流向是由中、西部地区向东部地区迁移。] 人口机械增长率是指某地某时段内迁入与迁出人口数的差值与总人口数之比。下图为上海市人口自然增长率和机械增长率变化图。读图,完成3~4题。 3.上海市人口数量最多的年份是() A.2003年B.2008年 C.2010年D.2012年

人口基础信息库建设方案V1.4

人口基础信息库建设方案 2015年1月2日 1 / 47

目录 1概述 (3) 1.1前言 (3) 1.2背景 (3) 2业务需求综述 (4) 2.1需求理解 (4) 2.1.1应用层次 (4) 2.1.2应用主体 (5) 2.1.3信息需求 (5) 2.1.4功能需求 (6) 2.1.5性能需求 (7) 3项目建设的必要性 (7) 3.1新疆建设人口信息综合问题分析 (7) 3.2建设必要性分析 (8) 3.3人口库的建设意义和重要性 (11) 4社会及经济效益分析 (11) 4.1社会效益分析 (11) 4.2经济效益分析 (12) 5建设方案总述 (13) 5.1建设目标 (13) 5.2建设思路 (14) 5.3建设内容 (14) 5.4总体架构设计 (15) 5.5业务场景 (16) 5.6总体设计原则与路线 (17) 5.6.1设计原则 (17) 5.6.2全局技术路线 (18) 6人口信息库详述 (19) 1 / 47

6.1建设概述 (19) 6.2设计思路 (19) 6.3功能设计 (20) 6.4人口信息库数据建模模型 (22) 6.5人口数据来源 (22) 6.6人口信息库与应用 (22) 6.7资源库系统功能 (24) 7人口数据资源共享及接口建设详述 (26) 7.1人口数据资源共享业务场景 (26) 7.2服务接口描述 (27) 8应用系统建设 (29) 8.1人口信息综合统计决策分析 (29) 8.2人口基础信息主题目录检索定位 (32) 8.3人口库与其他部门GIS系统的对接 (33) 8.4兵团各部门基于人口库进行数据比对交换 (33) 9标准与规范 (33) 9.1电子政务建设标准规范 (34) 9.2信息安全标准规范 (34) 10安全系统建设 (36) 10.1安全系统架构设计 (37) 10.1.1设计原则 (37) 10.1.2安全架构 (37) 10.2网络安全 (38) 10.3系统安全 (39) 10.4应用架构安全 (42) 10.4.1数据安全 (42) 10.4.2集成安全 (43) 10.5备份系统设计 (44) 2 / 47

人口基础数据库建设办法【智慧城市应用总结归纳】

精心整理 智慧城市应用之人口基础数据库 转型期的中国是人口发展的关键时期,经济发展和社会建设面临的重大问题无不与人口密切相关,人口问题的聚集与凸显是当前政府面临的重要问题。如何运用信息化的手段进行人口数据的科学有效管理,建立人口基础数据库(简称“人口库”),从而切实提高社会管理与民生服务水平就显得相当重要和紧迫。 人口库建设的意义和重要性 人口基础信息是国家重要的基础信息之一, 割”式的管理, 调起来。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完善, 式的弊病已显端倪:不 1、是提高政府决策科学化的支撑。 长期以来,我 人口流动性越来 取得一定成效。由于各部 造成人口管理、统计的基础和基数始终不能统一,致使不能得到准确的人口及其分布状况信息。因此,迫切需要建立一个以公安人口信息为基础,以公民身份号码(境外人口为护照号)为唯一代码,以其他部门为补充和核准的,具有权威性、基础性和战略性的人口基础数据共享平台,解决目前人口管理存在的问题,满足有效实施人口战略和政府进行宏观决策需要,全面提高各部门有针对性地进行人口管理的信息支撑能力,这对维护社会稳定,长治久安和在为经济建设服务等方面具有长远的、战略性意义。 2、建立人口基础数据库平台,将对探索新的人口管理体制,推动政府管理改革起到积极的促

进作用。 目前,各部门根据自身职能需要建设了很多涉及人口的信息系统,公安局、劳保局、建交委、社发局等部门都有一些应用,但其应用系统处于分散、分割状态,信息不能共享和补充,业务缺少协作和沟通,形成诸多信息孤岛。一是部门之间、应用系统之间存在很大差异,存在严重的信息冗余现象,在政府管理中带来管理漏洞和重复;二是缺乏规范化的信息获取渠道,造成了大量信息闲置、信息不一致和无法相互补充;三是重复建设导致管理成本高。实有人口基础数据平台的建立,将提高人口信息的利用效率, 分重要的意义。 为了适应时代发展的需要, 济时代的挑战,主要是以户籍管理制度为主, 3 实现了人口基础数据共建共享,也方便各部门以更有效率 政府在公共管理中的服务者的角色将得到 4、建立和不断完善实有人口基础数据库平台是推进政府电子政务建设的重要基础,是政府和社会有关部门的迫切需要。 人口基础数据库平台建设是推进电子政务建设智慧城市的一项重要基础性、先导性工作。通过建立人口基础数据库平台,能有效实现人口信息共享,满足不同部门、不同类型的电子政务对人口数据的需要。也能够满足社会管理和宏观经济管理等领域,对高质量、高可用性的实有人口数据的

云南省户数、人口数、性别比和户规模具体情况3年数据分析报告2020版

云南省户数、人口数、性别比和户规模具体情况3年数据分析 报告2020版

序言 云南省户数、人口数、性别比和户规模具体情况数据分析报告旨在运用严谨的数据分析,对云南省户数、人口数、性别比和户规模具体情况进行剖析和阐述。 云南省户数、人口数、性别比和户规模具体情况数据分析报告同时围绕关键指标即人口总户数,家庭户户数,集体户户数,人口总数量,男性人口数量,女性人口数量,人口性别比等,对云南省户数、人口数、性别比和户规模具体情况进行了全面深入的分析和总结。本报告知识产权为发布方即我公司天津旷维所有,其他方引用我方报告均需注明出处。 云南省户数、人口数、性别比和户规模具体情况数据分析报告可以帮助投资决策者效益最大化,是了解云南省户数、人口数、性别比和户规模具体情况的重要参考渠道。报告中数据来源于中国国家统计局等权威部门,数据客观、精准。

目录 第一节云南省户数、人口数、性别比和户规模具体情况现状 (1) 第二节云南省人口总户数指标分析 (3) 一、云南省人口总户数现状统计 (3) 二、全国人口总户数现状统计 (3) 三、云南省人口总户数占全国人口总户数比重统计 (3) 四、云南省人口总户数(2017-2019)统计分析 (4) 五、云南省人口总户数(2018-2019)变动分析 (4) 六、全国人口总户数(2017-2019)统计分析 (5) 七、全国人口总户数(2018-2019)变动分析 (5) 八、云南省人口总户数同全国人口总户数(2018-2019)变动对比分析 (6) 第三节云南省家庭户户数指标分析 (7) 一、云南省家庭户户数现状统计 (7) 二、全国家庭户户数现状统计分析 (7) 三、云南省家庭户户数占全国家庭户户数比重统计分析 (7) 四、云南省家庭户户数(2017-2019)统计分析 (8) 五、云南省家庭户户数(2018-2019)变动分析 (8) 六、全国家庭户户数(2017-2019)统计分析 (9)

2015年中国人口数量

2015年中国人口数量 2015年公布了施行二胎政策,中国的人口数量是少了吗?以下是学习啦小编整理了2015年中国人口数量,一起来了解吧。 2015年中国总人口数量超13.6亿人60周岁以上老龄人口2.1亿 2015年末,中国大陆总人口(包括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中国人民解放军现役军人,不包括香港、澳门特别行政区和台湾省以及海外华侨人数)136782万人,比上年末增加710万人。全年出生人口1687万人,人口出生率为12.37‰,死亡人口977万人,人口死亡率为7.16‰,人口自然增长率为5.21‰,比上年提高0.29个千分点。从性别结构看,男性人口70079万人,女性人口66703万人,总人口性别比为105.06(以女性为100),出生人口性别比为115.88。从年龄构成看,16周岁以上至60周岁以下(不含60周岁)的劳动年龄人口91583万人,比上年末减少371万人,占总人口的比重为67.0%,60周岁及以上人口21242万人,占总人口的15.5%,65周岁及以上人口13755万人,占总人口的10.1%。从城乡结构看,城镇常住人口74916

万人,比上年末增加1805万人,乡村常住人口61866万人,减少1095万人,城镇人口占总人口比重为54.77%。全国居住地和户口登记地不在同一个乡镇街道且离开户口登记地 半年以上的人口(即人户分离人口)2.98亿人,比上年末增加944万人,其中流动人口为2.53亿人,比上年末增加800万人。年末全国就业人员77253万人,比上年末增加276 万人,其中城镇就业人员39310万人,比上年末增加1070万人。2015年中国总人口数量超13.6亿人60周岁老龄人口2.1亿 1949年新中国成立时,中国大陆人口为54167万人。由于社会安定、生产发展、医疗卫生条件改善等各种因素致使人口迅速增长,到1969年已达80671万人。从1969年开始,中国政府越来越深刻地认识到:人口增长过快对经济、社会发展不利,还会对居民的就业、住房、交通、医疗等方面造成极大困难;如果不能有效地遏制人口的过快增长、不能缓解人口增长对土地、森林和水资源等构成的巨大压力,那么未来几十年后的生态和环境恶化将不可避免,这无疑危及人民起码的生存条件和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于是,中国政府宣称国家大、底子薄、人口多、耕地少是基本国情,决定实行计划生育、控制人口增长的政策,以促进人口与经济、社会、资源、环境协调发展。这一政策实施后,人口出生率

广东政务服务大数据库的建设方案设计

广东省政务服务大数据库建设方案 (2016-2017年) 为大力推进“互联网+”政务服务,运用云计算、大数据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加快建设统一的政务服务大数据库,实现全省各部门、各层级、各领域数据共享,有效支撑全省行政审批和公共服务应用,制定本方案。 一、总体要求 (一)建设思路。 围绕优化政务服务、提升政府效能,以支撑全省“一门式、一网式”政务服务应用为重点,率先构建覆盖政务服务各环节的网上办事数据库,逐步拓展完善专题数据库和公共基础数据库,形成我省政务服务大数据库;以行政审批和公共服务应用为抓手,建立健全共享协同的数据库建设机制;以省政务数据中心为依托,打造系统架构统一、省市分级建设管理、全省共建共享的政务服务大数据库技术支撑体系,提高政府智慧化服务水平和群众办事满意度,推动政府职能转变和服务型政府建设。 (二)建设原则。 ——统筹规划、规范管理。突出顶层设计,统筹规划全省政务服务大数据库建设,优化完善数据提供、维护、共享、使用追溯及监督评估等环节的工作机制,建立健全统一的标准规范和管理制度,向各级政府和部门提供统一的政务服务数据库应用,提高行政效率。 ——整合资源、共建共享。完善省政务信息资源共享管理机

制,充分利用现有各类电子政务资源,按照统一数据标准规范,有效整合资源,避免重复建设。推动各级政府部门借助政务服务数据库开展行政业务应用,以应用促进共建共享,切实发挥政务数据价值。 ——统一架构、互联互通。结合省网上办事大厅建设和各级政府及部门业务应用实际,建立兼容、开放、可扩展的政务服务大数据系统架构,支撑全省跨区域、跨部门的数据交换共享和系统应用,形成“上下左右”互通互联、共享共用的全省政务服务大数据库应用环境。 ——急用先行、保障安全。立足我省行政审批和公共服务业务应用需求,急用先行、由易到难,率先建设网上办事数据库,逐步拓展专题数据库并完善基础数据库。建立健全安全保障机制,强化数据提供、汇集、共享和应用等的全过程管理,加强数据库系统的安全保护。 (三)主要目标。 到2017年底前,基本建成数据采集能力强、智能分析应用广、开发共享程度高、体制机制较完善的政务服务大数据库,促使我省各级政府和部门行政审批和公共服务的流程优化、材料简化,支撑“一门式、一网式”政务服务应用,促进政府职能转变和服务型政府建设。 二、建设内容 围绕全省行政审批和公共服务应用,建设覆盖政务服务各环节的网上办事数据库,支撑“一门式、一网式”政务服务应用;建设企业情况综合、公共信用信息、文化遗产资源等政务服务专题数据库,以及支撑部门业务应用的数据库;完善人口、法人、

2015年中国人口数量及各省人口排名

中国人口数量2015全国总人口13亿6千万(中国人口最多的省份排名) 2015年中国人口数量及各省人口排名 省区市人口数量人口排名GDP GDP( 亿元) 人均G(元)人均排名排名 1 河南省9613万人 5 14234 15056 16 2 山东省9082万人 2 25326 27148 7 3 四川省8673万人9 9657 11708 25 4 广东省7859万人 1 29863 32142 6 5 江苏省7381万人 3 24738 32985 5 6 河北省6735万人 6 1338 7 19363 11 7 湖南省6629万人13 8366 1312320 8 安徽省6338万人15 690611180 28 9 湖北省5988万人11 8451 14733 17 10 广西省4822万人18 5386 1141727 11 浙江省4647万人 4 1763335730 4 12 云南省4333万人23 4260 945930 13 江西省4222万人19 5323 12204 24 14 辽宁省4203万人8 1041824645 9 15 贵州省3837万人26 2543 6742 31 16 黑龙江省3813万人14 7081 1846312 17 陕西省3674万人21 4806 12843 21 18 福建省3466万人12 8440 23663 10 19 山西省3294万人175465 16143 15 20 重庆市3107万人24 3938 14011 18

21 吉林省2699万人22 4693 17211 13 22 甘肃省2593万人27 2494 9527 29 23 内蒙古2379万人16 6140 25558 8 24 新疆区1905万人25 330516164 14 25 上海市1625万人7 1165865473 1 26 北京市1423万人10 8879 57431 2 27 天津市1007万人20 5014 7972 3 28 海南省803万人28 1121 1336119 29 宁夏区572万人29 76912695 23 30 青海省529万人30 706 12809 22 31 西藏区267万人31 326 11567 26原文标题:中国人口数量2015 全国总人口136072万人(各省人口排名)

云南省女性人口数量情况3年数据解读报告2020版

云南省女性人口数量情况3年数据解读报告2020版

报告导读 本报告剖析云南省女性人口数量情况重要指标即人口总数量,女性人口数量等,把握云南省女性人口数量情况发展规律,前瞻未来发展态势。 云南省女性人口数量情况解读报告数据来源于中国国家统计局等权威部门,并经过专业统计分析及清洗处理。无数据不客观,借助严谨的数据分析给与大众更深入的洞察及更精准的分析,体现完整、真实的客观事实,为公众了解云南省女性人口数量情况提供有价值的指引,为需求者提供有意义的参考。云南省女性人口数量情况数据解读报告知识产权为发布方即我公司天津旷 维所有,其他方引用我方报告均需注明出处。

目录 第一节云南省女性人口数量情况现状 (1) 第二节云南省人口总数量指标分析 (3) 一、云南省人口总数量现状统计 (3) 二、全国人口总数量现状统计 (3) 三、云南省人口总数量占全国人口总数量比重统计 (3) 四、云南省人口总数量(2017-2019)统计分析 (4) 五、云南省人口总数量(2018-2019)变动分析 (4) 六、全国人口总数量(2017-2019)统计分析 (5) 七、全国人口总数量(2018-2019)变动分析 (5) 八、云南省人口总数量同全国人口总数量(2018-2019)变动对比分析 (6) 第三节云南省女性人口数量指标分析 (7) 一、云南省女性人口数量现状统计 (7) 二、全国女性人口数量现状统计分析 (7) 三、云南省女性人口数量占全国女性人口数量比重统计分析 (7) 四、云南省女性人口数量(2017-2019)统计分析 (8) 五、云南省女性人口数量(2018-2019)变动分析 (8) 六、全国女性人口数量(2017-2019)统计分析 (9)

中国城市常住人口排名

中国城市常住人口排名(前50,2011年)注:按中心城区常住人口排名

排名省内排名市区名称08市区常住人口(万)08中心城区常住人口(万)其中外来人口分布地域面积统计排名依据地域组成 1 上海市1750 1230万340 1000KM 2(2007年上海常住人口1858万人,户籍人口1378.86万人,来沪流动人口约660万人06中心建成区面积820平方公里)8区+闵行宝山浦东一部+真新新村街道 数据2:1750 1360万370 1600KM 2(06中心建成区面积820平方公里)8区闵行+宝山浦东大部+真新新村街道 2 北京市1600 1020 300 1160(2007年,北京市户籍人口达到1213.3万人,外来人口419.7万人城镇人口达1379.9万人06建成区面积1182平方公里中心建成区面积770平方公里,原规划城区面积1042平方公里)8区 3 粤1 广州市1020 680 195 920(07 建成区面积780平方公里规划2010年广州的城市建成区面积将扩大到1000平方公里,并以新区建设为主,抽疏老城区的人口。届时广州的城镇人口将从2005年的601万人增加到1040万人2010年全市总人口1290万,其中市辖10区1090万。在空间分布上,中心组团总人口715万,城镇人口662万;番禺组团总人口255万,城镇人口218万;花都总人口120万,城镇人口90万)中心5区+白云区街道+番禺2街道)+萝岗区街道(传统城区) 数据2:广州市1020 860 300 1400 (07 建成区面积780平方公里)中心5区+白云区街道+番禺大部(沙湾以北)+萝岗区街道+佛山黄岐街道 4 天津市960 570 8 5 1150 (截至2007年,天津市城镇化率已达76.31% 2007年,城镇人口为850.89万人0 6 中心建成区面积530平方公里中心城区是指外环绿化带围合的范围。中心城市由中心城区和滨海城区及多个组团组成规划2010中心城市实际居住人口660万人,其中非农业人口625万人中心城市建设用地控制在556平方公里)中心6区+近郊4区一部分(外环以内)

第21讲 人口分布和人口迁移

第21讲 人口分布和人口迁移 2017版课程标准内容要求 2017级四省市教学内容建议 运用资料,描述人口分布、迁移的特点及其影响因素,并结合实例,解释区域环境承载力、人口合理容量[水平1-4] 1.运用资料,描述人口分布的特点,说明影响人 口分布的主要因素[人地协调观、综合思维、区域认知] 2.结合资料,说出人口迁移的含义,描述人口迁移的特点,说明影响人口迁移的主要因素[综合 思维、区域认知、地理实践力] [知 识 体 系 构 建] [主 干 知 识 整 合] 一、人口分布及影响因素 1.世界人口分布规律???从纬度看,集中于中低纬度 从海陆位置看,集中于近海地带从地形上看,集中于平原地区 2.我国的人口分布 (1)特点:地理分布很不平衡。 (2)差异???东西差距:东部地区人口多,西部地区人口少 地形、地貌:平原地区多,高山、高原地区少经济、交通:经济发达和交通便利地区人口多,反之人口少民族方面:汉族居民集中地区人口多,少数民族地区人口少 二、影响人口分布的地理因素 1.自然环境因素:是最基本的因素,随着生产力水平的提高影响逐渐减小。包括地形、气候、水资源和土壤、矿产资源等。 2.社会经济因素:包括生产力发展水平、生产活动方式、交通运输条件及政治文

化等,其中生产力发展水平的影响最为显著。 [易误辨析] 1.各个地区人口都主要分布在平原地区吗? 提示在热带多雨地区,由于温度较高,人口最稠密的地方通常不在平原地区,而在高原和山区。如:非洲和南美洲的热带宜居地。 三、人口移动及影响因素 1.人口移动的内涵和类型 (1)人口移动的类型及现状 [易误辨析] 2.人口流动与人口迁移的主要区别是什么? 提示两者的共同点都是人口的空间移动,最根本的区别在于有没有“永久性”或“长期性”变更定居地。 (2)国际人口迁移的新形式 (3)我国人口移动的现状 时期特点流向目的 新中国成立至80 年代中期 有计划、有组织的 迁移 从东部地区迁往偏 远地区 开发工业基地、垦 荒、支援边疆 80年代中期以来 流量大、自发的流 动 农村流向城市,内 地流向沿海 务工、经商、求学2.影响人口移动的因素 (1)人口移动的推拉力理论:促使移民离开原居住地的因素是推力因素,吸引移民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