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保护概论完整版本
环境保护概论(新)PPT课件

问题
影响生态阈值的因素…?
2020/7/18
38
二、生态演替及其规律
生态演替:是指在自然状态下,生态系统结构与功 能随时间作有规律变化的现象,也是地球环境自然 演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生态演替规律:生态系统总是自动地向着生物种类
多样化、生态结构复杂化、生态功能完善化方向发展。
生态演替特点:具有可预测和可控制性,这对生态工 程建设、生态系统修复与重建具有指导意义。
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在生态系统中的功能与作用…?
2020/7/18
28
三、生态系统的分类
森林生态系统
陆地生态系统 草原生态系统
按
荒漠生态系统
地 理
冻原生态系统
条
件
海洋生态系统:滨海、浅海、深海、泻湖
水生生态系统 淡水生态系统 流水生态系统(河、江、溪)
静水生态系统(湿地、湖泊、
水库、池塘)
2020/7/18
2020/7/18
39
三、生态破坏及其表现形式
1. 定义
2. 生态系统内部出现结构缺损或功能紊乱的现象,即称之 为生态失衡或生态破坏。
2. 条件
当自然因素和人为因素对生态系统干扰超过生态系统最大 自我调节能力(即生态阈值)时,生态系统自我调节能力将随之 降低甚至消失,而出现结构缺损或功能紊乱现象,即生态系 统失衡。
2. 特点:
① 边界有限性 ② 整体统一性 ③ 动态稳定性
2020/7/18
27
二、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
生产者:绿色植物、光合细菌、硝化细菌等
生物成分
自养生物
消费者:草食、肉食、杂食、寄生及腐食动物
分解者:各种微生物、腐食动物
介质:水、空气、土壤
1 环境保护概论[105页]
![1 环境保护概论[105页]](https://img.taocdn.com/s3/m/c1fdcc42c950ad02de80d4d8d15abe23482f0334.png)
环境的概念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明确指出:“环境是指大气、水、土地、 矿藏、森林、草原、野生动物、野生植物、水生生物、名胜古迹、风景游 览区、温泉、疗养区、自然保护区、生活居住区等”。(自然、生态和居住 环境)
环境问题
环 境 问 题
所谓环境问题,一般是指由于人类活动作用于环境而引起的环境质量 变化,以及这种变化反过来对人类的生产、生活和健康产生影响的问 题。
• 联合国统计表明,全世界每年被迫弃耕的土地有500—700万公顷, 沙漠化是土地退化的严重表现,全球三分之一的土地面临沙漠化,每 年有600万公顷的土地变为沙漠,100万公顷的土地严重退化。
我国的耕地面积本来就少,加上人口的激增,使得我国的人均耕 地占有量仅为世界人均占有量的三分之一(5.5:1.4)。
按污染源 是否移动
又分为固定污染源和流动污染源(如汽车等)。
按人类社会 活动功能
工业污染源、农业污染源、交通运输污染源和生 活污染源
环境保护是人类在解决环境问题的实践中逐步形成的一 个综合性概念,是指人类为解决现实的或潜在的环境问题 ,协调人类与环境的关系,保障经济社会的持续发展而采 取的各种行动的总称。
原生环境 问题
由于自然因素引起的环境问题
次生环境 问题
由于人为因素造成的环境污染或破坏而引起的 环境问题
耕地资源危机 森林资源危机
水资源危机 能源问题
物种的消失
• 据联合国统计,1975年世界人均耕地为0.31公顷,到2000年将下降 到0.15公顷即人均耕地将减少一半。人口增加一方面使农业耕地被非 农业生产所占,另一方面,过度地使用土地以期获得更大的生产量, 使得土地资源严重退化。
物理净化
环境保护概论

产业结构调整政策 要转变经济增长方式, 就要从产业结构和产品结 构的调整入手,改进产品 结构,淘汰高消耗、重污 染的生产技术、设备和产 品,大力降低结构性破坏。
产业结构调整政策
国家和地方政府制定了一系列的产业结构调整导向类的法律文件来对产 业的形成和发展进行干预。 例如:国家的《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07年本)》、《外商 投资产业指导目录(2007年修订)》等,地方政府的《浙江省制造业产业 发展导向目录(2008年本)》、《杭州市产业发展导向目录(2007年 本)》等。 产业结构调整把产业分为三类: 鼓励发展:生产工艺落后、资源利用率低、污染严重的企业 限制发展:生产工艺一般、资源利用率不高、污染排放量较大, 且规模效益不明显的企业 禁止发展:具有先进生产工艺、资源利用率高、污染排放量小, 且具有规模经济效益的企业
经济政策
环境保护的经济政策是指运用税收、信贷、财政补贴、收 费等各种有效经济手段引导和促进环境保护的政策。 经济政策
污染防治的 经济优惠政策
资源生态补偿政策
污染费污染税政策
10.3 我国的环境管理制度
环境影响评价制度 三同时制度 排污收费制度 排污申报和许可证制度 总量控制与减排制度
环境影响评价制度
(1)“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综合治理” 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综合治理” 基本思想:把消除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行为实施在经济开发和建设过程之 中,实施全过程控制,从源头解决环境问题。转变“先污染、后治理;先破坏、 后修复”的环境保护道路。 (2)“谁污染、谁治理” 谁污染、谁治理” 由20世纪70年代初 “污染者负担”的提出引申而来。新形势下,这一政策 的内涵已拓展为“谁污染、谁治理;谁开发、谁保护;谁利用、谁补偿;谁破 坏、谁恢复”。 强化环境管理” (3)“强化环境管理” 提出:1983年第二次全国环境保护会议。 因为中国在短期内不具备依靠高投入治理污染的条件,中国现有的许多环 境问题是由于管理不善造成的,由此国家提出了强化管理的环境政策。 措施:加强环境立法和执法,做到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 建立健全环境管理机构; 健全环境管理制度。
《环境保护概论》课件

垃圾焚烧
通过高温焚烧垃圾,将其中的有害物 质转化为无害的物质,同时产生电能 或热能。
垃圾填埋
将无法处理或无法资源化的垃圾进行 安全填埋,需要注意防止对环境和地 下水资源的污染。
生态修复技术
土壤修复
水体修复
通过物理、化学或生物的方法,对受到污 染或破坏的土壤进行修复和改良。
通过生态工程、生物技术等手段,对受到 污染或破坏的水体进行修复和净化。
通过风力发电,降低对环境的 破坏和污染。
核能利用
核能发电是一种高效、清洁的 能源,但需要注意核废料的处 理和安全问题。
地热能利用
利用地热能进行供暖、发电等 ,减少对化石能源的依赖。
污水处理技术
活性污泥法
通过微生物的作用,将 污水中的有机物转化为
无害的物质。
生物膜法
利用生物膜的吸附作用 ,将污水中的有机物转
02
环境污染及其影响
大气污染
总结词
大气污染是指由于人类活动或自然过程向大气中排放的污染 物,导致大气质量恶化,对人类健康、动植物生长和环境造 成危害的现象。
详细描述
大气污染的主要来源包括工业生产、交通运输、能源生产和 消费等。污染物主要包括颗粒物、硫氧化物、氮氧化物、碳 氢化合物等,这些污染物会对人体健康、气候变化和生态环 境造成严重影响。
总结词
土壤污染是指由于人类活动或自然过程向土壤中排放的污染物,导致土壤质量恶 化,对植物生长、生态系统和环境造成危害的现象。
详细描述
土壤污染的主要来源包括工业废弃物、农业化学品、城市垃圾等。污染物主要包 括重金属、有机污染物、放射性物质等,这些污染物会对植物生长、生态系统和 环境造成严重影响。
噪音污染
“十三五”环境保护规划
环 境 保护 概 论word资料126页

环境保护概论教案蚌埠学院/应用化学与环境工程系2019.2.20中国·蚌埠第一章绪论第一节环境及其组成一、环境⏹字面涵义:某中心事物周围的因素⏹一般定义:以人类为主体的外部世界,即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物质条件的整体,包括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
⏹环保法定义:影响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各种天然的、经过人工改造的自然因素的总体。
包括大气、水、海洋、土地、矿藏、草原、野生生物、自然遗迹、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城市和乡村等。
二、环境的组成和结构⏹自然环境:人类生存和发展的物质基础,由有机和无机环境组成。
⏹工程环境:即人工环境⏹社会环境:由政治、经济、文化三要素组成,经济是基础,政治是经济的集中表现,文化是政治和经济的反映。
三、环境的分类1、空间规模:居室环境、聚落环境、区域环境、地球环境、宇宙环境2、环境介质:大气环境、水体环境、土壤环境、社会环境3、性质:物理环境、化学环境、生物环境、心理环境四、环境的基本特性⏹整体性和区域性⏹变动性和稳定性⏹资源性和价值性第二节环境问题一、环境问题的概念⏹定义:是指各种不利于人类生存和发展的环境结构和状态的变化。
二、环境问题的分类⏹原生环境问题(第一类环境问题)⏹次生环境问题(第二类环境问题)三、环境问题的产生和发展⏹人类历史上第一次环境问题⏹人类社会发展的三次浪潮:第一次浪潮——农业时代标志:农牧业的产生环境问题:自然环境的衰退(生态恶化)第二次浪潮--工业时代标志:蒸汽机的广泛使用环境问题:环境污染(两个时期)(1)第一次技术革命(17世纪初-18世纪末)——蒸汽机(2)第二次技术革命(19世纪初-20世纪初)——内燃机第三次浪潮——信息时代标志:电子工程,遗传工程的兴起环境问题:污染转移(分两个时期)两个时期:(1)二十世纪八十年代(2)当今的环境问题八十年代十大污染事件⏹局部污染日益严重⏹全球气候变暖⏹酸沉降⏹臭氧层破坏⏹自然资源耗竭⏹生物多样性被损害⏹危险性废物越境转移第三节环境科学的研究对象和研究任务一、环境科学的研究对象⏹研究对象:“人类-环境”系统二、环境科学的研究任务探索全球范围内环境演化的规律;提示人类活动同自然环境之间的关系;探索环境变化对人类生存的影响;研究区域环境污染综合防治技术措施和管理措施。
第一章概述《环境保护概论魏振枢杨永杰主

•第一章 绪论
+1〕比利时马斯河谷烟雾事件 1930年,是最早记录下的大气污染事件; +2〕美国多诺拉烟雾事件 1948年, 二氧化硫等有毒有害物质和金属微粒附 着在悬浮颗粒物上. +3〕伦敦烟雾事件图片 1952年, 这是20世纪世界上最大的由燃煤引发的 城市烟雾事件。 +4〕美国洛杉机光化学烟雾事件 1955年,是最早出现的由汽车尾气造成的大气污 染事件。
+ 酸雨是由化石燃料燃烧和汽车尾气排放 的二氧化硫(SO2)和氮氧化物(NOx) 等酸性气体,在大气中形成硫酸和硝酸 后,又以雨、雪、雾等形式返回地面, 形成酸雨。
•第一章 绪论
+ 由于一方面清洁水源被大量滥用、浪费 和污染,另一方面,淡水的区域分布不 均匀,致使世界上缺水现象十分普遍, 全球淡水危机日趋严重。
•第一章 绪论
•第一章 绪论
+ 世界上资源和能源短缺问题已经在大多 数国家甚至全球范围内出现。这种现象 的出现,主要是人类无计划、不合理地 大规模开采所致。
+ 解决途径:新能源的(如太阳能、风能 、核能等)开发利用。
•第一章 绪论
+ 森林是人类赖以生存的生态系统 中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
•第一章 绪论
+ 1、萌芽阶段(境19保4护9~工1作9方73针)和我国第一个环境保护文件。
+ 2、起步阶段(1973~1召98开3第)二次全国环境保护会议,提 + 3、发展阶段(1983~出1:99保5)护环境是我国一项基本国策; + 4、深化阶段(1995~制:至定“三今了同我)步国”,环“境三保统护一事”。业的战略方针
环境保护概论

环境问题发展的第一次高潮: 八大公害事件
(3) 多诺拉烟雾事件
1948年10月下旬,美国的宾夕法尼亚 州多诺拉城大雾弥漫,受反气旋和逆温控制, 工厂排出的有害气体扩散不出去,全城 14000人中有6000人眼痛、喉咙痛、头痛 胸闷、呕吐、腹泻。17人死亡。
环境问题发展的第一次高潮: 八大公害事件 (4) 伦敦烟雾事件
核电站反应堆元件受损,放射性裂变物质 泄漏,使周围50英里以内约200万人口处在 极度不安之中,人们停工停课,纷纷撤离, 一片混乱。
• 3〕墨西哥液化气爆炸事件 1984年11月,墨西哥城郊石油公司液
化气站54座气储罐几乎全部爆炸起火,对 周围环境造成严重危害,死亡上千人,50 万居民逃难。
• 4〕印度博帕尔毒气泄漏事故 1984年12月,美国联合碳化物公司设
• 在20世纪,世界上还发生了多种突发性的 污染事故,其中最闻名的"六大污染事故"是:
• 1〕意大利塞维索化学污染事故 1976年7月意大利塞维索一家化工厂爆
炸,剧毒化学品二恶英扩散,使许多人中 毒。事隔多年后,当地居民的畸形儿出生 率大为增加。
• 2〕美国三里岛核电站泄漏事故 1979年3月,美国宾夕法尼亚州三里岛
• 6〕德国莱茵河污染事故 1986年11月,瑞士巴塞尔桑多兹化学
公司的仓库起火,大量有毒化学品随灭火
用水流进莱茵河,使靠近事故地段河流生 物绝迹,成为死河。100英里处鳗鱼和大多 数鱼类死亡,300英里处的井水不能饮用,
德国和荷兰居民被迫定量供水,使几十年 德国为治理莱茵河投资的210亿美元付诸东 流。
洛杉矶烟雾事 件 水俣事件
富山事件
四日事件
米糠油事件
公害污染物 地点
时间
环境保护概论

定义:指外来物质进入水体的数量达到里破坏水体原来用途。
第二章 水环境保护
中国环境规划院
分类
无机无毒物 无机有毒物 有机无毒物 有机有毒物
污 染物 酸、碱及一般无机盐和氮、磷等 各类重金属和氰化物、氟化物等 较易分解的有机化合物 指稳定的有机化合物
六、油类污染物
1. 水体中油污染物的来源
来源:①船舶
②工业
③海底石油开采
④大气石油烃的沉降
2.海洋石油污染的危害
最大的危害:是对海洋生物的影响。
第二章 水环境保护
七、酚类污染物
1.水体中酚污染物的来源
主要来源:工业企业排放的含酚废水
2.酚类化合物在地表水体中的分解净化过程
净化: ①生物化学氧化 ②化学氧化
§1.2 城市环境学概述
中国环境规划院
三.主要的城市环境工程及特点:
1. 废水污水管网收集系统的建设和综合改造工程,各种污水 处理厂和各种废水处理工程,各种消烟除尘工程,工业废渣 的综合回用工程,城市垃圾的资源化无害化处理工程,区域 绿化工程,噪声防治工程,汽车尾气治理工程.
2. 特点:
规模大、投资大、涉及面广、建设周期长、见效时间长、 需进行多方面的技术经济比较、综合考虑基建投资、运 转成本、环境效益、社会影响等诸多方面。一般采用综 合整治的措施。
区(最小50户为一个地区)相邻接,拥有5000人以上的
居住地区,Densely Inhabited District(简称DID).
§1.2 城市环境学概述
中国环境规划院
上海全市面积达5800平方公里,人口1349万,其中市区人口约870万, 是中国第一大城市,也是世界大都市之一。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章
水质指标和水污染指标
水体污染源(点源、面源)
水 水环境污染及危害 水环境污染的危害 水质标准
环
水体污染控制的基本途径
境
水环境污染防治
水污染防治的原则 污水处理的基本方法
污水处理流程及分级
污泥处理与处置
北京市水环境保护
第三章 水环境保护
一、水资源的利用 二、水体污染及水体自净作用 三、污水处理技术 四、北京市水环境保护
第二次全国环境保护会议(三同步、三统一、三大环境政策) (三)可持续发展时代的中国环境保护(1992年以后)
生态学
生态学发展特点
第
概述
生态学规律
二 章
生态系统
生 态 环
生态系统 生态系统分类和组成 生态系统结构和功能 生态平衡(定义、机制 和破坏因素) 我国的生态环境建设总体目标(33211 工程)
三、城市生态环境
(一)城市化的发展 (二)城市环境的特点 (三)城市化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1.对大气环境的影响(热岛效应) 2.对水环境的影响 3.对生物环境的影响 4.与固体废弃物
概述
水体定义 水资源及水资源功能 、特点 水危机产生的原因 我国水资源特点、存在的问题
第
水体污染及水体污染分类
三 水体富营养化(定义、特征、危害、防治)
(一)生态系统的组成(生命成分、非生命成分) (二)生态系统的结构(形态和营养结构) 食物链、食物网、生物放大、生物浓缩 (三)生态系统的功能 能量流动、物质循环和信息交换
二、生态平衡的含义
(一)生态平衡的概念和特点: 生态平衡指的是生态系统中,通过生物链和其它自然因素
来维系的一种平衡状态。 (二)生态平衡的机制 1.环境具有自净能力 2.自动调节作用 (三)破坏生态平衡的因素 1.自然原因 2.人为因素
和。环境就是人类进行生产和生活活动的场所,是人类生存和 发展的物质基础。
(二)环境组成
1、自然环境: 2、社会环境
3、《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对环境的定义
二、环境要素与环境质量
1、环境要素:构成人类环境整体的各个独立的、性质不同的而又服从整体演化规律的基本物质组分。 2、环境质量:在一个具体的环境内,环境的总体或环境的某些要素,对人群的生存和繁衍以及经济发
环境保护概论
2007年4月
第一章 绪论 第二章 生态环境基础 第三章 水环境保护 第四章 大气环境保护 第五章 固体废物的处理和利用 第六章 物理性污染及其防治 第七章 土壤污染及其防治 第八章 全球性环境问题
环境
环境及其组成
环境组成(自然和社会环境) 环境要素
第
环境质量
一
环境问题定义
章
环境问题
展的适宜程度
三、环境问题 (一)环境破坏 (二)环境污染和干扰
1、环境污染 2、环境干扰
(三)环境问题的发展
1、环境问题第一高潮(八大公害) 2、环境问题的第二次高潮 a、人们共同关心的严重的环境问题
b、第一、第二高潮问题的不同 C、目前国际社会最关心的全球环境问题
四、中国环境保护的发展历程 (一)中国环保事业的起步(1973~1978) (二)改革开发时期环保事业的发展(1979~1992年)
一、水资源的利用
(一)水资源的重要作用(5条) (二)水危机产生的原因(5条) (三)我国水资源主要问题(6条) (四)水资源的特点(3条)
二、水体污染及水体自净作用
(一)水体污染(定义、分类) (二)水体富营养化过程 1.水体富营养化的概念:是一种氮、磷等植物营养物质含量过多所引起的水
质污染现象。
境
城市生态环境
城市生态系统 (定义、特征) 城市生态环境问题特点
热岛效应(定义、原因和危害)
第二章 生态环境基础
一、生态系统的组成、结构和功能 二、生态平衡的含义 三、城市生态环境
一、生态系统的组成、结构和功能
生态系统是指一定空间范围内,生物群落与其所处的环境所 形成的相互作用的统一体,是生态学的基本功能单位
环境问题的分类 环境问题的产生和发展(八大公害)
绪
环境问题第一次和第二次高潮
论
人们对环境保护的认识
中国环境保护历程 中国环保事业的发展(第二次
会议主要包括4方面)
中国环境问题及其解决途径
第一章 绪 论
一、环境 二、环境要素与环境质量 三、环境问题 四、中国环境保护的发展历程
一、环境 (一)环境含义 环境定义:所谓的环境是指与体系有关的周围客观事物的总
及其来源
大气污染源
大
大气污染的危害
气 环 大气污染防治
大气污染控制的基本原则 大气污染控制途径 主要大气污染物环境质量标准
《京都议定书》
护
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
第四章 大气环境保护
一、大气结构与组成 二、主要大气污染物及其来源 三、大气污染的危害 四、大气污染防治
(三)城市污水处理流程
一级处理
原
污
水泵 站
格 栅
沉 砂 池
初沉 池
初沉
池
二级处理
曝气池 曝气池
二沉 池
二沉 池
消毒池 排放
污水流程 污泥流程 消化气管线
浓缩 池
消化
投
池
配
池 消化
池
沼气利用
污泥利用
脱水机房
图1 城市污水处理流程示意图
第 概述
大气的结构(对流层) 大气的组成
四
章
主要大气污染物
大气污染 主要大气污染物(一次、二次污染物)
2.水体富营养化的危害:造成感官污染;引起水质恶化;减少鱼类活动的空间;
藻类分解的有害物质伤害水生生物;消耗水中的溶解氧,严重影响鱼类生存
3.水体富营养化的防治 (三)水体自净作用 1、环境容量 2、水体自净(三种作用)
(四)水质指标(水污染指标) (五)水环境污染的危害(5方面)
三、水体污染控制的基本途径和原则 四、污水处理技术
一、大气结构与组成
对流层: 平流层: 中间层: 热成层: 散逸层 :
二、主要大气污染物及其来源
(一)大气污染 (二)大气污染物形成过程
(三)主要大气污染物:
1、一次污染物 2、二次污染物
(1)颗粒污染物 (2)气态污染物
(一)污水处理方法分类 1、物理处理法:沉淀、上浮、过滤、筛滤 2、化学处理法:混凝、中和、氧化还原 3、物理化学法:吸附法、离子交换法、萃取法、气提法、吹脱法 4、生物处理法:活性污泥法、生物膜法 (二)污水处理的分级和它们的作用 1、污水的一级处理:筛滤法、沉淀法、上浮法、预曝气法 2、污水的二级处理:活性污泥法、生物膜法 3、污水三级处理:活性碳吸附、反渗透、臭氧氧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