航海小论文

航海小论文
航海小论文

对海盗袭击报道的批评性语篇分析

宫智君1吕弘2

(1.烟台大学海洋学院 ,山东烟台 264005;

2.大连海事大学外语学院辽宁大连 116026)

摘要:批评性语篇分析是今年来兴起的一种话语分析方法,旨在透过语篇表面的语言形式,从语言学,社会学,新闻学的角度揭示语言,权利和意识形态之间的关系。本研究以费尔克劳的三维模式为理论框架,采取了韩礼德的系统功能语法所提供的分析工具,从Seaways 等官方网站下载了30篇针对索马里海盗袭击的新闻报道作为分析对象。围绕文本,话语实践和社会实践三个方面,从及物性,被引述话语的来源和转述方式,及社会语境这三个方面,来揭示隐藏在语言深层的意识形态。

关键词:批评性语篇分析;索马里海盗袭击;意识形态

A Critical Discourse Analysis of Reports on Piracy Attacks in

Shipping Industry

Gong Zhijun 1Lv Hong2

(1.School of Ocean,Yantai University,Yantai 264005,China;

2.College of Foreign Language, Dalian Maritime University,Dalian 116026,China) Abstract: Critical Discourse Analysis is a newly developed branch of discourse analysis, which aims to discover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language, power, and ideology through language itself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linguistics, sociology, and psychology. This thesis adopts Fairclough’s three-dimentional model as the theoretical framework and Halliday’s Systemic-Functional Grammar as analytic instrument. Discourses come from the reports on Somali Piracy attacks in shipping industry from the leading and influential international website https://www.360docs.net/doc/8c7519849.html, and https://www.360docs.net/doc/8c7519849.html,, and well-received Chinese news websites https://www.360docs.net/doc/8c7519849.html, and https://www.360docs.net/doc/8c7519849.html,.And 30 news texts were selected as the samples for CDA’s analysis.Three stages of CDA are distinguished as: discourse, discursive practice and social practice. Transitivity analysis, sources of the discourse and social context are the targets for analysis. Therefore, Critical Discourse Analysis provides a useful means of unmasking the hidden ideology in linguistic representation.

Key Words:Critical Discourse Analysis;Somalia Piracy Attacks;Ideologies

批评性语篇分析(critical linguistics)是1979年由英国的福勒(Roger Fowler)和克莱斯(Gunther Kress)等人在《语言与控制》(Language and control)一书中提出的语篇分析方法。它旨在通过表面的语言形式来揭示语言、权利和意识形态的关系,包括意识形态对语篇形成过程的影响,语篇对意识形态的反作用,以及二者是如何源于社会结构和权利关系的,又是如

何为之服务的。

批评性语篇分析将语言分析理论和社会分析理论结合在一起,充分发挥语篇对社会的构建作用,既侧重于语篇和语篇分析,又重视语篇的那些至关重要的社会因素,实际上突显了语言中人们熟视无睹的权势关系与意识形态过程。批评性语篇分析注重从社会制度和社会构建这一更深的层次来寻求解释语篇的原因。依目前的研究看来,新闻语篇以一直是批评性语篇分析十分青睐的研究对象,并且大多都采用政治新闻和经济新闻作为分析的文本,却极少采用对恐怖袭击新闻的报道来作为研究对象。

本研究以费尔克劳的三维模式为理论框架,采取了韩礼德的系统功能语法所提供的分析工具。根据费尔克劳的三维模式,即把语篇看做是文本,话语实践和社会实践的统一,并从这三个方面对语篇进行分析。首先,在文本层面,主要借鉴了韩礼德的系统功能语法所提供的分析工具,从及物系统角度进行分析;其次,在话语实践层面,通过话语表现的分析来描述语篇的生成过程,主要分析被引述话语的来源;最后,在社会实践层面,联系相关的社会语境,从社会的角度来探讨针对索马里海盗袭击的新闻报道中所体现的语言,意识形态以及权力之间的关系。

一. 研究背景及方法

1.1语料

索马里海盗已成为一大国际公害,对国际航运、海上贸易和海上安全构成严重威胁。中国也是索马里海盗活动的受害者之一。仅2008年就有7艘中国籍或中方租用船只在索马里海域被海盗劫持。中国作为一个崛起中的发展中大国,对于世界性的海盗问题不可能袖手旁观,必然会与国际社会一起为遏制海盗事件的发生,并最终解决海盗问题贡献一份应尽的义务和责任。本文从SEAWAYS, MARINELINK,和CHINADAILY的官方网站上下载有关索马里海盗事件的新闻语篇,时间跨度是从2008年7月到2011年3月,并对这些新闻语篇进行分析,从而研究权利和意识形态之间的关系。

1.2.研究方法

批评性语篇分析本质上是以语言学分析方法为基础,在语言层面的分析主要采用Halliday的系统功能语法理论。采用的具体研究方法是从及物性,被引述话语的来源及转述方式,和社会实践的方面进行研究。首先,是运用系统功能语法对30篇样本新闻的词汇层面进行手动分析,主要是对动词的及物系统进行分析。然后,是在话语实践方面,主要分析被引述话语的转述方式。最后,把语言的产生置身于相应的语言环境中。分析研究出语言与

权利的关系。

二. 结果与分析

2.1及物系统

及物系统表示的是说话人或听话人选择各种过程组成或解释语句的语义系统,是联系外界与语言的桥梁。其作用是“把经验世界分为易操作的一组过程”,并表明各种过程的参加者和情景成分。过程主要有6种:物质过程、心里过程、关系过程、行为过程、言语过程和存在过程。分析结果如表1所示。

表1 及物系统的分布情况

表2 及物过程所占的全部语料的比例

从表2中可以发现,物质过程一共有1020个,行为过程为64个,心理过程有82个,

言语过程有216个,关系过程有299个,存在过程有37个。因此不难看出,物质过程所占的比例最高为59.37%,关系过程所占比重居第二位,为17.40%,其次是言语过程,所占比例为12.57%。其他三个过程所占的比例较低,这是因为,心理过程主要是表现个人的主观想法,感受或想象。存在过程是对事物存在的静态描述,行为过程与个人的生理活动有关,这些与新闻的采编关系不大。

权威性主要通过物质过程体现出来,这是因为新闻报道十分关注客观事件的发生和发展,注重对客观事件的描述。例如:

(1)China endeavors for rescue of hijacked ship. (sample 3)

(2)The France-drafted resolution, the council reiterate d that it "condemn s and deplore s all acts of piracy and armed robbery at sea against vessels off the coast of Somalia." (sample 23) 以上例子一中的“endeavors”,表明当德新海号被索马里海盗挟持之后,中国政府积极主动的采取了应对措施,并派出中国海军参与打击索马里海盗。中国政府的这一举动体现出中国作为一个负责任的大国在应对国际安全时的立场和态度,并且也验证了中国在处理世界和平问题上所作出的努力和贡献。而例子二中的“reiterate”一词说明了国际社会应对海盗行径的立场和态度。在面对日益嚣张的海盗势力时,世界各国能团结一致,严厉打击嚣张的索马里海盗。

新闻报道的客观性主要通过关系过程体现出来,例如:

(3)The ship was undoubtedly in very good hands and the anti- piracy measures had been well thought through. (sample 9) (4) Second Mate Carlo Deseo said the pirates’ evident disorganization was the source of much of his fear. (sample 14) 关系过程是反映事物之间任何关系的过程,同时关系过程最能反映出权威机构的客观性的立场。权威机构通过采用关系过程可以加强语言的客观准确性,从而使自己言论更容易被大众所接受。如例子(3) (4)体现了在海盗问题成为全球航运安全的肉中刺的时候,消灭海盗就成为全球义不容辞的责任。

2.2被引述话语的转述方式

在话语实践方面,我们专注于研究被引用话语的转述方式,而转述方式的实现主要是通过直接引语和间接引语。作为大众媒体的新闻报道的宗旨之一就是追求真实性。由于直接引语和间接引语一般出自当事人、知情者或权威人士之口,对受话人有很强的说服力,因此而,直接引语和间接引语的使用能够有效的增强语篇的权威性。表3展示了语篇中的直接引语和间接引语的分布情况。

表3直接引语和间接引语的分布情况

通过表3不难发现,直接引语所占的比重很大,占到了80.43%,而间接引语只占据了19.57%,也就说明了,直接引语的使用给读者以客观公正的印象,而实际上,完全的客观显然是不存在的,意识形态深藏于表面客观的新闻语言之中。例如:

(5) “It is better to adopt a non-violent way for the sake of saving lives,” said Song Xiaojun, and expert in military in Beijing. (sample 3)

(6) “As a frie nd of the Somali people and victim of piracy,” China can play a vital role in combating the scourge in Somali waters, Somalia’s Parliament Speaker Sheik Aden Madoobe told Xinhua in the southern town of Baidoa, the s eat of Somalia’s parliament. (sample 5)

而间接引语是由引用者转述而来,转述的形式是多种多样的,具体选择什么养的转述方式主要取决于应用者对原话的理解和他的立场观点与交际意图。因此,应用者的意识形态很容易通过间接引语体现出来,如例(7),例(8):

(7)U.S. media reports said that Phillips' crew erupted in cheers aboard their ship and celebrated for the good news by waving an American flag and firing flares.

(sample 12)

(8)The Navy said that the 50-year-old captain from Underhill, Vermont, was not hurt in the gunfire and was currently resting comfortably on the USS Bainbridge and then flown to the San Diego-based USS Boxer for the medical exam. (sample 26)

2.3社会背景

索马里海盗已成为一大国际公害,对国际航运、海上贸易和海上安全构成严重威胁。中国也是海盗活动的受害者之一。仅2008年就有7艘中国籍或中方租用船只在索马里海域被海盗劫持。中国作为一个崛起中的发展中大国,对于世界性的海盗问题不可能袖手旁观,必然会与国际社会一起为遏止海盗事件的发生,并最终解决海盗问题贡献一份应尽的义务和责任。中国政府已经展开了积极的国际斡旋和提供国际援助,并于2008年12月26日派出海军编队赴亚丁湾、索马里海域执行远洋护航任务。

索马里海盗之所以如此猖獗,危害极大。主要原因归根结底于索马里的民不聊生和社会动荡。因此,是很多贫困的游民选择了靠抢劫过的生活,破坏世界商贸次序。因此仅靠索马里人自己的力量是根本无力解决这些问题的,需要依赖外来势力的干涉和扶持才行,因此国际社会应该团结一致根除海盗势力。稳定索马里政局,发展索马里经济。

三. 结语

根据上述研究,海盗报道的新闻语篇具有以下特征:其一,在文本层面,在及物性的6中,以物质过程为主,以关系过程和关系过程为辅,存在少量心理过程、存在过程和行为过程。在被引述话语的转述方式上,直接引述所占比例极大。联系相应的社会背景,不难发现,看似客观的新闻报道中意识形态对语言使用的影响。这提醒我们在审视一篇新闻报道时,要通过语言来识别其隐藏的意识形态。

另外,由于篇幅有限,本文只能对批评性语篇分析的部分特征进行分析,其他一些重要的领域,来有待研究,如情态系统,转换和分类等。另外由于知识有限于社会文化因素的分析也不到到位。这都需要以后做进一步的探讨。

参考文献:

[1] Fowler, R., Hodge, R., Kress, & Trew, T.. Language and Control [M], London: Routledge & Kegan Paul, 1979

[2] Halliday. M. A. K. 1994. An Introduction to Functional Grammar. (second edition) London: Edward Arnold Ltd.

[3] 陈中竺.1995b.批评语言学述评,《外国教学与研究》,第一期,21-27页

[4] 刘洁. 用批评性语篇分析来看CNN 对2008奥运的报道[D].福建:福建师范大学,2010

[5] 胡壮麟,朱永生,张德禄. 系统功能语法概论[M]. 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1989.

[6] 华毅.奥巴马就职演讲的批评性话语分析[J] .南昌工程学院学报2010(4):61-66

航海技术设计毕业论文

航海技术设计毕业论 文 目录 1引言 (1) 1.1研究背景 (1) 1.2国外研究现状 (1) 1.3研究意义 (1) 1.4研究容与方法 (1) 1.4.1研究的基本容 (1) 1.4.2研究方法 (2) 2渔船现状调研 (2) 2.1数据整理与分析 (2) 2.1.1渔船类型及作业方式的调查 (2) 2.1.2渔船事故种类调查 (3) 2.1.3渔船救生消防设备配备情况的调查 (4) 2.1.4渔船船员文化水平及接受应急训练状况 (4) 2.2调查数据的整体分析 (5) 3渔商船特点的比较对制定应急方案的启示 (6) 3.1渔船与商船特点的比较 (6) 3.1.1船舶结构 (6) 3.1.2船舶航行特点 (7) 3.1.3船员构成特点 (8) 3.1.4船舶火灾特点 (8) 3.1.5火灾应急设备的配备特点 (9) 3.2渔商船特点的比较对制定火灾应急方案的启示 (9) 4渔船火灾应急方案 (10) 4.1单拖渔船火灾应急方案 (10) 4.1.1单拖渔船的作业特点 (10) 4.1.2单拖渔船中前部火灾应急方案 (10) 4.1.3单拖渔船机舱火灾应急方案 (12) 4.2双拖渔船火灾应急方案 (16) 4.2.1双拖渔船的作业特点 (16) 4.2.2双拖渔船中前部火灾应急方案 (16) 4.2.3双拖渔船机舱消防应急方案 (20) 4.2.4双拖渔船驾驶台消防应急方案 (23) 5结合3D软件探讨本方案的实用效果 (28)

5.13D游戏学习软件简介 (28) 5.2研究方法及数据分析 (29) 6结束语 (30) 附录 (33)

渔船应急方案设计与研究 摘要 摘要:以往对船舶应急演练方面的研究和培训大都局限在大型运输船舶上面,很少有针对渔船及渔民的应急方案,由于渔民的文化和业务素质不及商船船员,渔船的结构及其独特的作业方式加上应急设备的配备方面与商用船舶有很大不同,故有必要针对渔船的以上特征为其设计一套专用的应急方案,本文将结合在象山港,港地区调研所得材料,分析渔船当前结构,应急设备的配备,人员操作水平等现状,及渔船常发事故类型做出最符合实际情况的应急方案,结合3D教学软件,探讨该方案对于渔民的使用效果。 关键词:渔船特点;事故原因;应急方案;3D软件

航海史论文

辉煌大明衰败之今日思考 如今世界发展迅猛,虽说各国都身处经济低谷的时期但是我们应该放眼于未来,时代在更迭,科技和文明都在飞速发展,何况我们是个拥有庞大人口的大国,我们的党能在经济大潮来临时仍能泰然自若,已经是想当了不起的一件事了。但是有一个不争的事实我们的国家与发达国家差距还很大,我们还有很长的路需要走,就说说中国现在的航海事业与我中华鼎盛时刻大明王超无法同日而语,中国现在的造船行业,科技含量和美日韩无法媲美,就连海防的海军和别人相比舰船是那么薄弱。想想600年前的大明王朝那千帆竟发,郑和下西洋每次都有大小航船200多艘,是一种结构精良、种类齐全的特种混合船队。在郑和船队中,充任中间力量的大型海船,据史料记载有九桅十二帆,长一百五十多米,宽六十多米,船帆铁锚铁舵等都需要2、3百人才能举动,不禁在我脑海中勾起一幅画面这是何等的庞大何等的壮观啊,想想现在的中国不禁自叹不如。 郑和七下西洋为我国乃至世界都作出了卓越贡献, 他推行和平外交政策, 在整个航程中, 宣诏颁赏,调节纠纷谋求地区和平; 树碑布施、联络宗教感情;发展了朝贡贸易、官方贸易、民间互市; 传播了华夏文明; 促进了中国海洋事业的发展。郑和下西洋所体现的中华民族热爱和平、睦邻友好、自强不息的中华民族优良传统,将光照后世永不熄灭。郑和下西洋的结束, 是中国古代造船业、航海业由盛而衰的转折点。明成祖后, 仁宗上台就罢西洋宝船。在宣宗时期郑和第七次下西洋后, 远洋航海被禁止, 郑和下西洋时的档案被销毁。外国学者因此而备感惋惜, 皇帝下令禁止建造远洋船只, 此后又下敕命禁止保留超过两根以上桅杆的帆船。郑和的大战船因搁置而烂掉。我想这些种种为了维护自己统治阶级的利益的莽撞愚蠢行为也间接导致后来明王朝的渐渐衰落,闭塞不通的信息,逐渐拉开了中国与西方的差距,想想那个时期的麦哲伦全球航海,达伽马航海事件,比起郑和七下西洋,根本无法相提并论,但是想想中国现在的船队实力就说说简单的海军吧,船只除了数量多一些大部分很落后,就连日本这样的战败国,他的海上自卫队的船舶排水量都达到2万吨都说小护卫舰,而中国一个小小排水量几千吨的舰船还自称巡洋舰,我想这也学就是差距吧。 站在现在的角度,回想过去,如果当初大明王朝合理的利用了郑和下西洋的事件,量国力而行,就不会出现后来的国库空空,以至于取缔,下西洋。而是适度的发展中国与西方文化的交流,发展科学技术,发展贸易。明朝成为各个方面的世界强国,不存在后来的清王朝,闭关锁国。我想所有21世纪的人估计最恨那段耻辱的历史了,如果是这样那是多么的美好啊。但是事实就是那样,历史已经无法更改。所以从那以后郑和下西洋由此便成为中国古代航海史上空前绝后的壮举, 也是古代中外交通史上最后的辉煌。事实上, 中华的辉煌也随着郑和航海的结束而逐渐暗淡。 郑和的航海活动从经济角度来讲是一项亏本的生意。庞大规模的船队确实壮观, 但造船成本极高,船上人员不计其数的生活费用, 都让这伟大的航行存在着经济的隐患。郑和第一次远航历时26个月, 而费时与费用成正比。况且, 郑和船队所到之处与当地人进行的是公平、和平的交易, 获利极其有限, 加上丰厚的赏赐, 耗费巨大。即使运回的货物有几十倍的地区差价, 但费时两年左右, 动用两万多人, 运输费用之大可想而知, 巨额亏损在所难免。我想这也注定了郑和下西洋不会长久,如果想长久,必须要改变下西洋的制度。所以我们得出一个道理需要改革,就像中国得改个开放一样的改革,取得的成就那是与目共睹的。 综上,我们翻开600多年的历史尘封, 我们为郑和伟大非凡的航海经历而惊

航海技术论文

(航海技术专业本科生) 毕业专题论文 中文题目海员心理素质与船舶航行安全关系的探 讨 Research on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Searfarers’ mental Quality and Navigation Safety 英文题目 作者姓名 所在专业航海技术所在班级班 申请学位工学学士指导教师

目录

海员心理素质与船舶航行安全关系的探讨 指导老师: 摘要:本文主要分析各种航行环境以及外界和内心因素使得长期生活在船上的海员产生的各种心理障碍以及不良的心理因素,并且着重说明了这种心理障碍和不良的心理因素对船舶航行安全的影响。同时也阐明了海员良好心的理素质的培养的重要性以及良好心理素质在船舶航行安全中起到的作用。通过文献参阅、避碰规则理解及借鉴航海心理学及船舶安全管理理论中的研究成果,结合海船驾驶员职业的特点,对海员的心理素质及对船舶航行安全的影响进行逐一剖析。从而阐述了海员心理素质在船舶航行安全中的重要意义。 关键词:海员心理素质;航海心理学;船舶航行安全 Research on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Searfarers’ mental Quality and Navigation Safety Abstract: This paper mainly analyses navigation environment as well as outside and inside factors, which cause those long-term sailors on board to have various mental disorders and unhealthy psychological factors. Then it discusses impacts of psychological barriers and adverse psychological factors on the safety of sailing. And it explains the importance of fostering a good mental quality and the role of healthy psychological quality in ensuring safe referring related documents, understanding rules of collision avoidance, consulting research on marine psychology and security management of vessels, as well as combining professional features, this article discusses the mental quality of sailors so as to point out the significance of sailors’ mental quality on navigatio n safety. Key words : sailor nautical psychology; psychological quality; ship navigation safety 1 绪论 航行安全在航海的重要性是毋庸置疑的。船舶航行安全主要受到人为的因素,船舶 自身因素,环境因素和管理因素的影响和制约。由于海员这一特殊职业使得海上运输工 作具有较高的风险,全世界船舶搁浅,碰撞,倾覆,油污,火灾等事故屡有发生,并造成了严重的经济损失和环境污染。在决定航行安全的诸多因素中,通过大量的海事调 查,结果表明人为失误造成的海事事故占海事事故总数的一半以上。 1997年5月16日国际海事组织秘书长ONeil先生强调[1]:我们必须全力调查事故的原因,尽可能减少人为错误,并采取积极的措施来避免和减轻错误所产生的损失。同时他又说:雷达的出现大大地方便了航行,但是也出现了“助碰”现象,因为航海者总认为新设备是万能的,却忘记了它们也有局限性。纵观近代航海史,不难发现,虽然人类的高科技在现代航海中得以充分的应用,但海上事故的发生并没有因此而得到有效的遏制,相反,事故

专业导论论文

航海大国!航海强国! 陈东润 (武汉理工大学航海技术 1201班) 摘要:论述我国如何在短期内完成,由航海大国到航海强国的转变。在世界发展日新月异的今天,无疑航海的发展程度决定了国家的发展程度,因此,应该在高素质人才培养、国家投入以及抓住机遇三方面,来实现此转变。 关键词:教育;国家投入;抓住机遇; 一、高素质人才的培养 中国古代航海史的辉煌依赖于中国古代航海科学技术的进步。据《汉书〃尧文志》介绍,西汉时的导航占星书籍已有《海中星占验》等136卷,表明天文导航术已有发展。北宋宣和元年(1119年)《萍州可谈》中说:“舟师识地理,夜则观星,昼则观日,阴晦观指南针。”,这比1180年英国《论物质本性》中提到航海者利用水浮磁针指北,要早61年。明代《海道经》中保存了一卷据元人底稿而绘成的《海道指南图》,这是迄今所能见到的中国当代航海图中最早的一幅。到了明初,郑和七下西洋是中国古代先进航海科学技术之集大成。郑和航海术,主要记录在《郑和航海图》中,为最早的远洋航用航图。其中图文记载反映了当时处于世界先进水平的中国地文航海和天文航海科学技术。据航海史学者研究表明,郑和船队中的大型海船叫“宝船”,其“大者长四十四丈四尺,阔一十八丈”;有九桅,张十二帆;足见中国明代造船业的强盛。 在近代和现代史中,中国航海科学技术落后于西方发达国家。新中国成立后,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航海事业有了很大的发展。然而,在航海科学技术方面,则主要是学习、借鉴、引进、消化、吸收西方

发达国家的航海科学技术成果,为我所用。我国原创性的航海科技成果较少,这一状况与我国海洋运输业和船舶制造业在规模上名列世界前列的状况还不相适应。邓小平同志指出“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江泽民同志指出“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 因此,拥有自主发展的先进航海科学技术,中国才能真正成为世界航海强国,而我国的自主发展能力却不尽人意,要想改变这种现状,只有通过培养高素质人才,来带动航海科技的发展! 二、国家投入 无论是在古代还是在现代,航海发达的国家,其经济必然发达,也就是说经济发达必然促进航海的发展,如果想要在短期内,把我国从航海大国转变到航海强国,国家的投入是少不了的,无论是在政策还是经济方面的投入。 自我国实行改革开放政策以来,航海事业迅速发展,在运输航海、渔业航海、科学考察航海、军事航海等各方面都取得了振奋人心、享誉全球的发展成就。中国现已位居世界第三造船大国。中国多年来连续被选为IMOA类理事国,在国际海事界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例如:2002年我国拥有沿海运输船舶7987艘,载重量978万吨;远洋运输船舶2337艘,载重量2316万吨。在世界各国船队中排名第四。作为中国远洋运输“航空母舰”的中远集团(COSCO)现拥有或控制船舶550艘,2560万载重吨,2002年完成海运量1.83亿吨,基本上成为世界一流承运人。中海集团(ChinaShipping)成立5年来发展迅速,

航海小论文范本

毕业论文 船舶置换压载水必要性与可行性分析 学生姓名:王辉 指导教师:王庸凯 合作指导教师: 专业名称:航海技术 所在学院:海洋工程学院 2011 年 6 月

目录 摘要 ...................................................................................................................................... I Abstract .............................................................................................................................. II 前言 ................................................................................................................................ - 1 - 第一章船舶压载理论 .................................................................................................... - 2 - 1.1 船舶稳性 ........................................................................................................... - 2 - 1.2 海水压载必然性 ............................................................................................... - 2 - 1.3 压载水的不利因素 ........................................................................................... - 2 - 第二章船舶压载水对海洋环境的影响 ........................................................................ - 3 - 2.1 船舶压载水对海洋生态的影响 ....................................................................... - 3 - 2.2 船舶压载水对海水盐度的影响 ....................................................................... - 3 - 2.3 船舶压载水对海洋物种的影响 ....................................................................... - 4 - 2.4 含油压载水对海水的污染 ............................................................................... - 4 - 第三章船舶置换压载水的处理方法及预防对策 ........................................................ - 5 - 3.1 处理船舶压载水的一般方法 ........................................................................... - 5 - 3.2 处理船舶压载水的特殊方法 ........................................................................... - 5 - 3.3 预防对策 ........................................................................................................... - 5 - 第四章结论 .................................................................................................................... - 7 - 致谢 .................................................................................................................................. - 8 - 参考文献 .......................................................................................................................... - 9 - 外文文献翻译 ................................................................................................................ - 10 - 外文文献(原文) .........................................................................................................- 11 -

近代物理发展史论文

近代物理发展史论文 ---近代光学发展简史 近代光学发展简史-几何光学时期 在这个时期建立了光的反射定律和折射定律,奠定了几何光学的基础。同时为了提高人眼的观察能力,人们发明了光学仪器,第一架望远镜的诞生促进了天文学和航海事业的发展,显微镜的发明给生物学的研究提供了强有力的工具。 荷兰的李普塞在1608年发明了第一架望远镜。开普勒于1611年发表了他的著作《折光学》,提出照度定律,还设计了几种新型的望远镜,他还发现当光以小角度入射到界面时,入射角和折射角近似地成正比关系。折射定律的精确公式则是斯涅耳和笛卡儿提出的。1621年斯涅耳在他的一篇文章中指出,入射角的余割和折射角的余割之比是常数,而笛卡儿约在1630年在《折光学》中给出了用正弦函数表述的折射定律。接着费马在1657年首先指出光在介质中传播时所走路程取极值的原理,并根据这个原理推出光的反射定律和折射定律。综上所述,到十七世纪中叶,基本上已经奠定了几何光学的基础。 关于光的本性的概念,是以光的直线传播观念为基础的,但从十七世纪开始,就发现有与光的直线传播不完全符合的事实。意大利人格里马第首先观察到光的衍射现象,接着,胡克也观察到衍射现象,并且和波意耳独立地研究了薄膜所产生的彩色干涉条纹,这些都是光的波动理论的萌芽。 十七世纪下半叶,牛顿和惠更斯等把光的研究引向进一步岁展的道路。1672年牛顿完成了著名的三棱镜色散试验,并发现了牛顿圈(但最早发现牛顿圈的却是胡克)。在发现这些现象的同时,牛顿于公元1704年出版的《光学》,提出了光是微粒流的理论,他认为这些微粒从光源飞出来。在真空或均匀物质内由于惯性而作匀速直线运动,并以此观点解释光的反射和折射定律。然而在解释牛顿圈时,却遇到了困难。同时,这种微粒流的假设也难以说明光在绕过障碍物之后所发生的衍射现象。 惠更斯反对光的微粒说,1678年他在《论光》一书中从声和光的某些现象的相似性出发,认为光是在“以太”中传播的波.所谓“以太”则是一种假想的弹性媒质,充满于整个宇宙空间,光的传播取决于“以太”的弹性和密度.运用他的波动理论中的次波原理,惠更斯不仅成功地解释了反射和折射定律,还解释了方解石的双折射现象.但惠更斯没有把波动过程的特性给予足够的说明,他没有指出光现象的周期性,他没有提到波长的概念.他的次波包络面成为新的波面的理论,没有考虑到它们是由波动按一定的位相叠加造成的.归根到底仍旧摆脱不了几何光学的观念,因此不能由此说明光的干涉和衍射等有关光的波动本性的现象.与此相反,坚持微粒说的牛顿却从他发现的牛顿圈的现象中确定光是周期性的.综上所述,这一时期中,在以牛顿为代表的微粒说占统治地位的同时,由于相继发现了干涉、衍射和偏振等光的被动现象,以惠更斯为代表的波动说也初步提出来了,因而这个时期也可以说是几何光学向波动光学过渡的时期,是人们对光的认识逐步深化的时期. 近代光学发展简史-波动光学时期

对航海的认识

浅谈对航海的认识 说实话当初我是莫名其妙来到这个学校,航海专业也是随便写的,根本就没打算要上这所大学,而且这所大学根本在我们那一点名气都没有,而且连全国前一百都没有排上,只是本着不要浪费提前批志愿的想法随手填了一个,当时被这个学校录取了还伤心了好久,因为没去自己想去的大学,每学自己想学的专业。可是被录取了,没办法,又不想再来学一年,就这样懵懵懂懂的上了航海学院,来到了大连海事大学,浪漫之都大连。当时可以说是对航海没有做过一点了解,唯一知道的就是航海累但是工资高。在大连海事大学学习生活的半年,也算是对航海技术这门专业有了点浅薄的理解。下面就说说我在这半年学习中对航海的认识。 第一点:来到这所学校,我的第一印象就是漂亮。学校大门的雕刻栩栩如生,保安挺拔的身姿,优美的校园环境,这一切的一切都深深地吸引着我。最重要的是大学再也不会有高中时的种种束缚。我提着自己的行李开始了在校园的第一次游览。从早上一直到中午,我算是对校园的大体位置和分布有了点认识,其间在路上我问了很多学长和阿姨路怎么走,他们都很热心,耐心的的对我讲解。我的心里感觉暖融融的。上午就这样过去了。于是我决定去报名。寻找了一会就找到了航海学院的报名处。给我报名的是提前来的骨干,他们也很热心,看见我一个人从南方来都很惊讶。接下来就开始报名了,但是从报名后的那一刻起,我知道了,大学生活远没有我想象中的美好。报道完毕之后,我便要求在寝室待着,哪都不能去,当时我的心就凉了半截,这是什么神马情况。我是第一个到寝室的,一个人坐在寝室无聊极了,好在过了几个小时,来了两个室友,通过交谈我知道他们两人是同一个省,更有趣的是他们跟我一样对航海没有一点了解。我们三个也真是奇葩,人都到了这个专业,居然还不知道这个专业是什么情况。 第二点:军训时对航海的看法。来到这个学校之后没几天就开始军训了。其中的苦和累我就不说了,说说在军训中学到了对航海有用的东西。一个就是服从意识,可能很多人跟我一样觉得自己还行,别人不比自己强,凭什么听别人的命令。因此有时候,对一些骨干的话不是很用心。但是教官告诉我们,战士首先要学习的就是服从指挥,要是这个最基本的都做不好,怎么成为一个优秀的战士。我想航海因该也是这样的吧,在危急四伏的大海上与自然坐斗争,唯有听从船长的指挥才能把船顺利的驶进港湾。要是船上的每一个人都各自为政,那样后果将无法想象。第二个就是坚持,这是我在军训中,我认为我学会的最最重要的一样东西。每次我看到有同学们坚持不住喊报告,我也真的很想喊,因为我也坚持不住了,但是我一看身边还有那么多人在坚持我又有什么资格放弃呢?每次我快要坚持不住的时候,我就看看身边的人。他们一个个都在坚持,不知不觉中,我也就跟他们一样坚持下来了。还有在三十公里拉练中,身为尖刀队的一员我感到很荣幸,在拉练的途中我也有想过放弃,因为实在是跑不动了,可是一咬牙,一狠心,想想不就是三十公里吗?有什么了不起,就这样一步一步地朝前跑。最终成功完成任务。我想不管在什么情况下拥有一颗坚强的心是很重要的。 第三点:正式上课后对航海的理解。因为对航海没什么了解,所以就开始在网上查了一些航海的资料。航海在中国发展其实也很早,但是由于种种原因没能传承下来,导致现在的郑和号都出现了几个版本。现在中国的航海还是比较发达的,中国的航海学府也属于世界一流,为世界航海运输业做出了很大的贡献。但是最近几年航海行业经济不景气,航海行业也一蹶不振,不过我倒是不担心就业

中国科学技术史论文

论中国古代科学技术发展 摘要:中国从古至今科学发展的各个时期,发展历程。 关键词:陶器玉器,青铜,数学,医学,农业,天文。 一萌芽时期 中国科学技术的萌芽时期为旧石器时代和新石器时代。中国是世界人类文明最早的发源地之一,是世界上最早使用火的,这一时期人类发明了工具,标志人类文明的开始。这一时期出现了陶器玉器,农牧业,开始观察天文,开创了医学及用蚕丝作丝绸等一系列进步。其中陶器玉器工艺令人惊叹,5300前的人类玉器上的打孔钻头仅有0.07毫米,硬度达到7度(最高8度),其高超技艺令人震撼。 二先秦时期 此时期中夏商周时期奠定了中国科学技术的雏形。这时中国进入青铜时代,青铜技术十分高超,其中以鼎的铸造最具代表性。 到了春秋战国时期中国科学技术体系基本奠定。这时开始广泛使用铁器,其运用于战场,农业等各个方面。同时还出现了炼钢技术和铸铁柔化技术。其中有代表作越王剑,其在地底埋了两千多年仍然不锈,依旧锋利无比。 当时出现了中国现存最早的一部农事历书—《夏小正》。当时还有大规模的水利工程,比如都江堰、郑国渠等。数学上发明了世界上最早的十进制。发明筹算,能进行四则运算以及乘方,开方等较复杂运算,并可以对零、负数和分数作出表示与计算。有学者认为,筹算促成了印度-阿拉伯数字体系。创造九因歌,为世界上最简便的乘法表,直到今日还在使用。出现了世界上最早的星表之一。测定了比较精确的回归年长度。 当时的中医学理论初步建立,出名的医学家有扁鹊等。 三秦汉时期 这一时期中国古代的科学技术已趋于成熟。 农业上轮作制已经确立。其中有著作《氾胜之书》,《汉书》等。 造船技术已经非常成熟。长城的建造体现了中国当时建筑技术的发达。张衡发明候风地动仪,是世界上最早的地震仪。已有牵星导航技术(过洋牵星术)。发明抽水马桶,是世界上最早使用抽水马桶的国家。 此时还出现了青瓷。其中越窑最为成熟。 四魏晋南北朝时期

10航海技术毕业论文指导书

10航海技术专业毕业论文 指 导 书 广东交通职业技术学院海事与港航学院 航运工程系 2012年3月

撰写毕业论文是航海技术专业必须完成的一个重要教学环节,是教学理论与生产实践相结合的重要体现。因此,要求本专业毕业论文能够体现理论与实践较好结合的研究过程。撰写毕业论文应注意以下事项。 一、论文选题: 选题是论文撰写成败的关键。它是论文撰写的第一步,即确定“写什么”,也就是确定科学研究的方向。选好课题是毕业论文成功的一半。在选题工作中应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提倡学生和指导教师采用双向选择的选题模式。 (一)、选题基本原则: 1、科学性:选题应符合教育教学规律和基本要求,体现本专业人才培养目标,达到毕业论文教学大纲的基本要求; 2、实践性:选题应体现理论与实践的结合,教育与科研、生产的结合,具有研究价值、现实意义和开拓性; 3、综合性:选题应有利于学生综合运用多学科的理论知识与技能,发挥学生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提倡不同学科专业互相结合,开拓学生知识面,实现学科之间的互相渗透; 4、创新性:选题应是科技、生产和社会领域的前沿课题和急需解决的新问题。综合性较强,有一定的广度和深度; 5、针对性:结合我院系实际情况和本专业特点,选题须具有适宜的工作量和难度,可操作性强,学生在规定的时间内可以完成。 6、原则性:“一人一题”是选题工作的重要原则,对于必须多人共同完成的大型课题,合作的学生必须有自己独立完成的任务,分工要明确,并有确定的分课题名称。 (二)、选题应注意的问题:

毕业论文的选题不同于一般科研选题,毕业生应结合专业方向以及未来的职业生涯和事业领域选题。选题应注意以下三方面: 1、要坚持选择有科学价值和现实意义的课题。 毕业论文课题研究的目的是为了运用学生所学的理论知识去认识社会,改造社会,以推动社会的不断进步和发展。因此,毕业论文的选题,必须紧密结合航海技术发展的社会需要,以促进物流业的发展和解决航海技术现实存在的问题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选题既要观点正确,方向正确,还要尽其所能追求新颖和创新,预见其应具有的理论价值和对现实的指导意义或推动作用。 (1)、从现实存在的问题中选题。 学生要运用所学的航海技术专业理论的科学知识,去寻找和发现航海技术中存在的弊端、谬误和急待解决的问题。 (2)、要从寻找科学研究和实践操作中的空白处或边缘领域中选题。 航海学科是一个新兴的正在完善中的学科,存在许多理论和实践的空白,航海技术专业学生应有独特的眼光和超前的意识去思索,去发现,去研究。 (3)、要从寻找现有理论研究的不足处和错误处选题。 航海技术理论既然是正在不断完善及迅猛发展的学科,在先前学者已提出来的研究成果中,必然存在许多不完善的地方。并且许多理论随着社会的发展,需要不断丰富、完善和发展,这种补充性或纠正性的研究课题,也是有科学价值和现实指导意义的。 2、要根据自己的能力选择切实可行的课题。 撰写毕业论文是一种创造性劳动,毕业生不但要有个人的见解和主张,同时还需要具备一定的主、客观条件。学生在选题时,还应结合自己的特长、能力、兴趣及所具备的客观条件来选题。应从以下三个方面做准备:

航海技术论文

(航海技术专业本科生) 毕业专题论文中文题目 海员心理素质与船舶航行安全关系的探 讨 Research on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Searfarers’ mental Quality and Navigation Safety 英文题目 作者姓名 所在专业航海技术 所在班级班 申请学位工学学士 指导教师

广东海洋大学2012届本科生毕业专题论文

目录 1 绪论 (1) 2 海员心理素质分析与影响 (2) 2.1 工作环境对海员心理素质的影响 (2) 2.2 个人的性格特点对海员心理素质的影响 (3) 2.3家庭环境、不良嗜好及文化差异对海员心理素质的影响 (3) 2.4 专业技术的掌握及航海英语的应用对海员心理素质的影响 (4) 3 海员心理素质与船舶航行安全的关系 (5) 3.1 海员心理因素对行为的影响 (5) 3.2 海员心理素质对船舶航行安全的影响 (6) 4 良好心理素质在船舶航行安全中的重要性。 (8) 4.1重视海员心理素质的教育 (8) 4.2加强海员的职业心理训练 (8) 4.3自制力 (9) 4.4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 (9) 5 结语 (10) 鸣谢 (11) 参考文献 (11)

海员心理素质与船舶航行安全关系的探讨 (航海技术,200811811304,) 指导老师: 摘要:本文主要分析各种航行环境以及外界和内心因素使得长期生活在船上的海员产生的各种心理障碍以及不良的心理因素,并且着重说明了这种心理障碍和不良的心理因素对船舶航行安全的影响。同时也阐明了海员良好心的理素质的培养的重要性以及良好心理素质在船舶航行安全中起到的作用。通过文献参阅、避碰规则理解及借鉴航海心理学及船舶安全管理理论中的研究成果,结合海船驾驶员职业的特点,对海员的心理素质及对船舶航行安全的影响进行逐一剖析。从而阐述了海员心理素质在船舶航行安全中的重要意义。 关键词:海员心理素质;航海心理学;船舶航行安全 Research on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Searfarers’ mental Quality and Navigation Safety Abstract: This paper mainly analyses navigation environment as well as outside and inside factors, which cause those long-term sailors on board to have various mental disorders and unhealthy psychological factors. Then it discusses impacts of psychological barriers and adverse psychological factors on the safety of sailing. And it explains the importance of fostering a good mental quality and the role of healthy psychological quality in ensuring safe sailing.By referring related documents, understanding rules of collision avoidance, consulting research on marine psychology and security management of vessels, as well as combining professional features, this article discusses the mental quality of sailors so as to point out the significance of sailors’ mental quality on navigation safety. Key words : sailor nautical psychology; psychological quality; ship navigation safety 1 绪论 航行安全在航海的重要性是毋庸置疑的。船舶航行安全主要受到人为的因素,船舶自身因素,环境因素和管理因素的影响和制约。由于海员这一特殊职业使得海上运输工作具有较高的风险,全世界船舶搁浅,碰撞,倾覆,油污,火灾等事故屡有发生,并造成了

航海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航海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Undergraduate Program for Navigation Technology) 专业代码:081803K 授予学位:工学学士 一、专业定位 航海技术专业是具有悠久历史、内容丰富且有很强的实践性和国际竞争力的综合应用型本科专业。本专业按照学校确定的“培养交通事业一线有成长力的工程师和管理者”的办学定位,以交通运输工程、载运工具运用工程等理论为基础,以信息化、数字化、智能化航海为专业发展方向,培养适应海洋运输企事业单位生产和管理第一线需要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 二、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适应经济与社会发展需要,德智体全面发展的,掌握现代航海理论和实践技能,具备船舶驾驶和运输管理能力,能在航运企事业单位、政府主管机关和教育培训机构从事船舶驾驶、航运管理、海事管理或教学等工作,能适任现代航运业发展、具有国际竞争能力的高级应用型航海人才。 三、毕业要求 本专业学生通过4年的学习,应具备以下几方面的知识、能力和素质要求: (一)素质要求 1.热爱祖国,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政治立场正确,思想稳定,具有为国家富强、民族振兴而奋斗的理想。 2.具有良好的思想品德品质、社会公德和海员职业道德,敬业爱岗、艰苦奋斗、遵纪守法、团结合作,有奉献航运事业和航运事业发展的意识和精神。 3.理论联系实际,勤奋好学,掌握基础的科学知识和基本专业技能,得到创新意识、适应能力的初步培养和训练,具有到一线工作的吃苦精神。 4.积极参加体育锻炼,达到大学生体育锻炼标准和国家海事局要求的身体素质;受到必要的军事训练和半军事管理,具有健康的身体、健全的人格、良好的心理素质和行为习惯。 (二)知识要求 1.掌握船舶驾驶及运输管理所必需的较为系统的基础科学理论和必要的专业知识,了解相关的科技发展动向。 2.掌握组织船舶安全航行、货物运输、航运管理等方面的实践知识和技能,具有海洋环境保护观念。 3.熟悉国际、国家关于船舶驾驶,海洋运输、港口贸易等方面的政策和法规。 4.了解基本的军事和国防知识。 (三)能力要求 1.具有较强的分析解决航海技术应用和运行管理实际问题的能力,初步的科技研究和开发能力、组织管理、生产经营能力和自学能力。 2.具有较强的英语和计算机应用能力,能比较熟练地阅读本专业英文图书资料,书写业务函件

《中国航海》论文类型

《中国航海》 2009年第32卷总目次 导航与通信 海事监控传感网络系统结构及功能研究···································刘克中,谭钦文,严新平,等 (1 1 ) 遗传神经网络在导航传感器故障诊断中的应用········································钱华明,王雯升 (1 6 ) 舰船平台罗经航向误差的标校·········································孔德强,刘作学,崔灿,等 (1 10 ) 一种基于天空光偏振特性的天文导航方式································王光辉,朱海,莫军,等 (1 14 ) 船舶导航系统安全属性约简的研究·················································赵亮,刘聪 (1 17 ) 网位仪设备的仿真研究··················································季凯朋,尹勇,杨晓 (2 1 ) 基于北斗双星系统的模糊度求解算法·······································毛奇凰,孙和成,盛冬冬 (2 5 ) 终端短路式交指带通滤波器仿真设计········································杜勇,郑佳春, 陈智勇 (2 8 ) 中英文奈伏泰斯接收机软件设计和实现·····································金文光,唐少华,张正宇 (3 1 ) 水上甚高频无线电数字通信系统技术特性要求·······································胡菠,王智 (3 6 ) 船用窄带直接印字电报系统仿真···········································肖方兵,尹勇,金一丞 (3 10 ) 无线电导航系统两种迭代伪码捕获算法的研究·······························邓志鑫,郝燕玲,薛冰 (3 16 ) 嵌入式电子海图仪中海图文件的数据结构···········································楼然苗,李光飞 (3 20 ) 基于数字磁力检测仪的磁罗经自差校正方法·················································季本山 (3 24 ) 船用掌上智能设备的设计与实现··········································徐鹏鹏,金良安,涂拥军 (3 28 ) 基于罗兰C信号绝对发射时刻的台链粗同步方法······························曾鹏,贺航海,王海峰 (4 1 )港航设计论证中的电子海图数据生成技术研究·······························关克平,徐铁,肖英杰 (4 4 )基于天线选择的准正交空时码的自适应设计·········································陈强,彭国祥 (4 9 ) 一种提高电子海图上船舶航迹显示速度的方法·······································胡勤友,孟良 (4 13 ) 电子海图显示与信息系统开发库的设计与实现································黄伟,古尚利,陆炜 (4 17 ) 电罗经故障诊断的案例推理原理与方法研究·····························韩云东,袁群哲,尹伟伟,等 (4 22 ) 机电 船舶水下垂直吊放系统动态响应(英文稿)······························朱克强,刘永林,魏跃,等 (1 21 ) 具有电力系统稳定器的船舶发电机励磁设计(英文稿) ·························孙才勤,郭晨,史成军 ( 1 24 ) 无源滤波装置在船舶电力推进系统的应用···················································俞万能 (1 29 ) 船舶主动力装置故障诊断系统设计与实现···········································郑元璋,陈锋 (1 34 ) 船舶货舱通风系统气流组织的数值模拟研究·····························孔丁峰,柳建华,郑光平,等 (1 38 ) 船用分油机仿真系统的设计与实现·····································李世臣,甘辉兵,邹奔腾,等 (1 43 ) 船舶主机遥控系统重要开关量接口的设计···········································许顺隆,郑为民 (2 11 ) BP神经网络对船舶远程监控系统的改进分析(英文)······················张跃文,崔文彬,吴桂涛,等 (2 14 ) 船舶舵鳍联合控制的综述················································王新屏,张显库,关巍 (2 20 ) 船舶状态评估及预算系统················································董建华,吴雨华,郑士君 (2 26 ) 船用低速柴油机变工况性能预测·······································曾鸿,张均东,林叶锦,等 (3 32 ) 船舶电站同步发电机组综合控制算法···································余中毅,张丹瑞,贝兆彧,等 (4 31 ) 自动同步离合器阻尼 时间特性研究···············································林洪贵,蒋德松 (4 36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