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工程基本术语[精.选]

工业工程基本术语[精.选]
工业工程基本术语[精.选]

工业工程基本术语

一、劳动定额术语GB/T 14002-92

(一)、劳动定额原理principle of work quota

1、劳动定额work quota

在一定生产技术组织条件下,采用科学合理的方法,对生产单位合格产品或完成一定工作任务的活劳动

...消耗量所预先规定的限额。

活劳动—当前劳动,在物质生产过程中劳动者体力与脑力的消耗。

2、时间定额(同义词:工时定额)time quota

生产单位合格产品或完成一定工作任务的劳动时间消耗的限额。3、看管定额looking after quota

对操作者(一个或一组)在同一时间内照管机器设备的台数或工作岗位所规定的限额。

4、人员定额(同义词:企业定员)personnel quota

为保证企业生产经营活动正常进行,按一定素质要求,对配备各类人员所规定的限额。

5、现行定额quota in force

在报告期内企业正在贯彻实施并进行考核的劳动定额。

6、劳动定额统计statistics of work quota

劳动定额管理信息的反馈过程。通过统计分析,为企业指导生产、组织劳动与分配、评价劳动效率、进行经济核算、修订定额提供依据。

7、劳动定额修订recension of work quota

由于生产技术条件变更,以及生产水平和劳动者技术熟练程度的提高,对现行劳动定额所作的修改。

8、作业operation

为完成某项生产任务而进行的劳动活动的通称,可分为基本作业和辅助作业。它与工序不同之处是没有明确的划分标准,作业可以是工序的一部分,也可由若干工序构成。

9、操作part of the operation

为实现一定目的而进行的独立完整的劳动活动,是加工工序或作业的再分解。

10、动作单元motion uint

构成操作的基本单元,是对手工操作的进一步分解。例如将工件装在夹具上的操作可区分为:拿起工件、将工件移到加剧前、将工件安装在夹具上等三个动作。

11、动素therblig

构成动作的基本单元。例如拿起工件可区分为伸手、抓取、移动等动素。

12、准备与结束时间time for preparation and end

为执行一项作业或加工一批产品,事前准备和事后结束工作。如熟悉图纸和工艺、设备调整、准备专用工艺装备、首件及成批交付检验等消耗的时间。

13、作业时间operation time

直接用于完成生产作业或零件加工所消耗的时间。

14、基本时间basic time

直接用于改变劳动对象的形状、尺寸、性能、外表以及零件组合

.................等所消耗的时间。

15、辅助时间auxiliary time

为执行基本作业而进行的各项辅助操作所消耗的时间。

16、机动时间machine time

在工人看管下由设备自行完成基本工艺过程或辅助操作所消耗的时间。

17、手动时间hand time

由工人手工或借助简单工具完成基本工艺过程或辅助操作所消耗的时间。

18、机手并动时间overlap time of machine and hand

由工人直接操纵设备实现基本工艺过程或辅助操作所消耗的时间。19、作业宽放时间allowed time for operation

完成生产作业和零件加工过程中,由于工作现场组织管理和工艺装

备的技术需要所发生的间接工时消耗。包括组织性宽放时间和技术性宽放时间。

20、作业宽放率allowance rate for operation

作业宽放时间与作业时间的比率。

21、组织性宽放时间allowed time for organization

工作现场组织管理需要所发生的间接工时消耗。

22、组织性宽放率allowance rate for organization

组织性宽放时间与作业时间的比率。

23、技术性宽放时间allowance time for technology

由于工艺装备的技术需要所发生的间接工时消耗。

24、技术性宽放率allowance rate for technology

技术性宽放时间与基本时间的比率。

25、个人需要与休息宽放时间allowance time for individual needs and

relaxation

工作班内满足个人生理需要,以及为消除过分紧张和疲劳所必须的短暂休息时间。

26、个人需要与休息宽放率allowance rate for individual needs and relaxation

个人需要与休息宽放时间与作业时间的比率。

27、非定额时间non-quota time

生产工人在工作班内发生的无效劳动和损失的时间。

28、非生产时间non-production time

在工作班内,由于企业组织管理不善或自身的责任做了非本职或不必要的工作所消耗的时间。如找图纸、物料、工具、寻找管理人员或检验人员,承担部分应由辅助工人完成的工作等。

29、停工时间break down time

工作班内由于组织管理不善或因操作者个人原因而损失的时间。如停电、停工待料、迟到、旷工等。

30、经验估工法empirical evaluation method of working-hours

根据生产实践经验依照有关技术工艺文件或实物,并考虑所使用设备工具、工艺装备、原材料等条件,分析估算定额的方法。

31、 概率估工法probabilistic evaluation method of working-hours

在已知资料不足时,劳动分析人员可预先对工序(作业)完工时间做出先进(a )、落后(b)、最有把握(m)三种估计,再根据公式计算出时间定额。计算公式:λσ+=M T

式中:T —— 时间定额

λ── 概率度

6

4b m a M ++= ()62

2

a b -=σ 32、 统计分析法 statistical analysis method

根据以往生产相同或相似产品工序工时消耗统计资料,经过整理汇总和分析计算确定定额的方法。

33、 类推比较法 analogy and comparison method

以典型零件、工序的工时定额数据为依据,经过对比分析推算出同类零件或工序定额的方法。

34、 工时测定法 working-hours measurement method

通过对生产技术组织条件的分析,在挖掘生产潜力以及操作合理化的基础上,采用实地观测和分析研究确定定额的方法。

35、定额标准资料法 quota standard data method

以系统成套的时间定额标准为基础,通过对作业要素的分解,找出意义对应的项目及时间值,最后求出零件(或工序、工步、操作)时间定额的方法。

(二)、工时测定的方法 working-hours measurement method

36、工作日写时 detailed record of workday

对劳动者整个工作日的时间利用情况,按其时间消耗的顺序,进行

实地观察、记录和分析的一种方法。

37、个人工作日写实 individual workday diary

在工作现场按时间消耗的顺序,对个别劳动者工作时间利用情况进

行观察记录、整理分析、改进工作设计的一种工时研究方法。

38、作业要素 factors

工序的组成部分。通常由定量、变量、重复和间断作业等要素组成。

39、定量作业要素 quantitative operation factors

时间消耗不随作业对象的改变而改变的作业要素。如机床开停时间和作业对象的形状、加工尺寸无关。

40、变量作业要素 variable operation factors

时间消耗随作业对象的改变而改变的作业要素。如装卡工件时间和工件形状、重量有关。

41、重复作业要素 regular operation factors

周期重复发生的作业要素。如装卡工件、移动刀架、自动走刀等。

42、间断作业要素 interval operation factors

不定期间断发生的作业要素。如加工中不定期的测量工件加工尺寸。

43、定时点 appointed time

工序加工过程中相邻操作单元之间的分界标志,当工人按工艺进行

操作到达定时点,标志前一操作的结束,后一操作的开始。

44、测定次数 frequency of measurement

测时过程中对各个操作单元使用秒表测定的次数。测定次数与测时结果的误差成反比,必要的测定次数可采用公式求得。

误差不超过5%时:()????????∑∑-∑=x x x n N i i i 224021

误差不超过10%时:()????????∑∑-∑=x x x n N i i i 222022

式中:N ── 必要测定次数

n ── 预测次数

x i── 预测时间值

45、连续测时法method of continuous measuring time

以秒表为测时工具,按先后顺序对工序的各个单元逐一观察,连续记录其起止时间的一种测时方法。

46、反复测时法method of repeated measurement of time

用秒表对工序各个操作单元独立进行多次反复测定,直接记录操作延续时间的一种测时方法。

47、循环测时法method of cyclical measurement of time

以秒表为测时工具,按操作顺序依次将若干个作业要素合并进行测定,最后获得各个作业要素时间值的一种测时方法。

48、整体测时法method of whole measurement of time

工序不再细分,以工序为一整体采用秒表直接测定其延续时间的一种测时方法。

49、异常值abnormal value

由于不正常因素的影响的影响在测时数列中出现的过大或过小的操作延续时间值。

50、测时数列measuring time data

按固定的定时点对同一作业要素经过多次重复测定而获得的延续时间数列。

51、工作抽样(同义词:瞬间观测法)working sampling

运用统计学中纯随机抽样的原理,通过对工作地的操作者或机器设备进行随机的瞬间观察,调查各类活动事项的发生次数及发生率,并推断总体的一种工时研究方法。

52、事项发生率(P)event probability

某一活动事项的发生次数与总观察次数的比率,事项发生率(%)=某一活动事项发生次数/总观察次数。

53、绝对误差(E)absolute error

直接用调查事项发生率(P)的误差数值表示观察结果准确程度的指标。数值上等于标准差(σ)与概率度(t)的乘积。

54、相对误差(S)relative error

以调查事项发生率(P)的比率,表示观察结果(事项发生率P)准确程度的指标。数值上等于绝对误差(E)与事项发生率(P)的比率。55、必要观察次数(N)necessary observing times

在一定可靠性(95%)范围内,为了满足一定准确程度要求而必须进行观察的总次数。N=4(1–P)/S2P或N=4P(1–P)/E256、工时评定performance rating

对工人实际作业状态和作业速度按一定标准进行对比和评价,将实测作业的平均延续时间调整为正常时间的技术。

57、正常时间normal time

以实测的作业平均延续时间为基础经过工时评定后所得的结果。58、正常作业速度normal speed

具有平均熟练程度的工人,在一个工作班内积极努力工作所达到的作业速度。按此速度工作,能持续进行操作,又不至产生过度的体力消耗和精神疲劳。

59、速度评定法speed rating

以标准作业速度为尺度衡量工人实际作业的速度,求出评比系数(如50%、75%、100%、125%、150%等),将实测时间值调整为正常时间的方法。

60、综合评定法synthetic rating

采用时间标准对实测值进行工时评定的方法。将作业要素的实测值与时间标准规定的标准时间对比(T b/T sh),求出评定系数,然后再求出全部操作的平均评定系数,最后计算整个作业的正常时间。61、客观评定法objective rating

对作业速度和作业难度进行双重评定的方法。首先对工人作业速度进行评价定出速度评定系数(k s),然后再对工人的工作难度(身体使用部位、足脚动作、手眼配合、双手动作、物体移动、条件和重

量)进行评比,求出难度调整系数(k n ),最后以实测值(T sh )为基础计算正常作业时间(T zch )。k k T T n s SH zch ??=

62、预定时间标准法(PTS 法)method of predetermined motion time standard

是一种作业测定技术。将人所操作的作业分解成几个基本动作,对每个基本动作,根据该动作的性质和所处的条件,代入预先为这些基本动作所规定的时间值而不需进行直接测定,就能得到各种作业的标准时间。

63、时间衡量法(MTM 法)methods time measurement

将人的操作分解为11种基本动作单元,并根据移动距离、工件质量、难易程度、对称性等影响因素分别设定标准时间,以此对现行作业进行衡量确定其标准时间的方法。

64、工作因素分析法(WF 法)work factors system

将人的操作分解为8种基本动作,根据动作移动距离设立基本时间,并设定5种影响操作的不利影响因素及其工时消耗标准。以次为依据,通过对现行操作衡量,计算出作业标准时间的方法。工作因素分析法有:详细法、简易法、预备法等多种具体形式。

65、模特排时法(MOD )modeled arrangement predetermined time standard

将人的操作活动划分为3大类21种基本动作,每一基本动作赋予特定的分类符号,代表动作内容、级别及时间值。以次对现行作业进行衡量,计算出作业标准时间的方法。时间值单位为“MOD (模特)”,1MOD=0.129秒。

(三)、劳动定额标准化 standardization of work quota

66、劳动定额标准 work quota standard

对劳动定额制定、实施、统计分析、考核和修订的各个环节中重复

性事物和概念所作的统一规定。它是以科学技术与生产实践经验的综合成果为基础,经有关方面协调一致,由主管机构批准,以特定形式发布,作为共同遵守的准则。

67、单件时间(同义词:工序单件时间)workpiece time

它等于工序作业时间以及应分摊的作业宽放时间和个人需要与休息宽放时间的总和。

68、标准时间使用系数(K i)use coefficient of standard time

实际的生产技术组织条件不符合标准作业条件时,对标准时间修正的系数。

69、生产技术条件系数coefficient of productive and technical condition

由于实际的生产技术条件,包括加工材质、加工设备、工具和加工要求等方面不符合标准条件,修正标准时间的系数。

70、批量系数batch coefficient

因实际加工批量不符合标准的加工批量,修正标准时间的系数。71、定员系数coefficient of personnel quota

因实际配备人数不符合定员人数,修正标准时间的系数。

72、设备看管系数coefficient of looking equipment

因实际看管设备台数不符合规定看管台数,休整标准时间的系数。

73、劳动定额基础标准fundamental standard of work quota

在一定范围内作为制定劳动定额标准的基础,具有广泛指导意义并普遍使用的共性标准。

74、劳动定额方法标准method standard of work quota

以劳动定额的制定、统计、分析、考核和修订以及完成作业操作等各种方法为对象制定的劳动定额标准。

75、劳动定额管理标准managerial standard of work quota

对劳动定额标准化领域中需要协调统一的管理事项所制定的劳动定额标准。

76、劳动定额工作标准working standard of work quota

对劳动定额工作中劳动分析岗位责任、工作范围、工作程序、作业方法和劳动消耗量等所作的统一规定。

77、图解式定额标准graphical quota standard

在直角坐标中(均等坐标或对数坐标)采用几何图形(直线或曲线)反映工时消耗与影响因素之间函数关系的定额标准。

78、函数式定额标准functional quota standard

采用数学公式反映工时消耗与影响因素之间函数关系的定额标准。

79、表格式定额标准table quota standard

采用表格形式反映工时消耗与影响因素之间函数关系的定额标准。

80、分解时间定额标准decomposition-time quota standard

按定额时间的组成部分如准备结束时间标准、辅助时间标准、各类宽放时间标准等制定的时间定额标准。

81、预定动作时间标准predetermined time standard

在作业程序分析和动作研究基础上,以预先设定基本动作单元为对象制定的时间定额标准。

(四)、工业工程的其它术语

82、工业工程(

.....Industrial Engineering,IE

........................)

综合运用工业专业知识和系统工程的原理与方法,为把人力、物资、装备、技术和信息组成更加有效和更富于生产力的综合系统,所从事的规划、设计、评价和创新活动,同时为科学管理提供决策依据。

83、工作研究(同义词:基础IE)work study

是方法研究和作业测定技术的总称,运用这些技术考察生产和管理工作,系统地调查所有影响效率与经济的因素,以便求得不断改进。

其最终目的是提高生产率。

84、方法研究methods study

运用各种分析技术,对工作方法进行分析、设计和改进,寻求最经济合理的工作方法并使之标准化的一系列活动。分析技术包括:流程分析,作业分析,动作分析。

85、作业测定(同义词:时间研究、工作衡量) work measurement

运用一些技术来确定合格工人,在标准状态下,对一种特定的工作,以正常速度操作所需时间的一种方法。——国际劳工组织的定义

是测定作业时间定额的方法。在方法研究的基础上,运用时间测定技术,确定出完成作业所必须的时间定额,以作为企业计划、控制、预算、考核和工资奖励的基础。——《工业工程原理与应用》定义

86、流程分析

依照工作程序,从第一个工作地到最后一个工作地,全面分析有无多余的、重复的、不合理的作业,程序是否合理,搬运是否太多,延迟等待是否太常等,通过逐步分析整个工作程序,以改进现场空间配置、作业方法、提高工作效率的研究方法。

87、工艺流程分析

是以生产(工作)系统为对象,对生产(工作)的全过程所进行的概略分析。记录技术用“工艺过程简图”表示。

88、生产流程分析

是以产品或零件的加工制造全过程为对象,运用流程分析的方法和工具,把整个工艺流程划分为加工、检查、搬运、等待和贮存等五种状态加以记录和分析的一种方法。记录技术用“工艺(工序)流程图”表示。

89、加工路线分析

在产品流程分析基础上进行的,其重点在于分析厂区布局及车间设备布置的状况,研究原材料和在制品的运送路线,达到缩短加工和运输路线以及缩短生产周期的目的。

90、搬运分析

以加工对象的搬运距离、数量和方式为对象,分析加工对象放置和搬运的合理性,达到改进搬运工作、降低搬运费用、减轻工人劳动强度和提高作业效率的目的。

91、作业分析

通过对以人为主的工序的详细研究,使操作者、操作对象、操作工具三者科学地结合,合理地布置和安排,达到工序结构合理,减轻劳动强度,减少作业的工时消耗,以提高产品的质量和产量为目的而作的分析。

92、人-机作业分析

应用于机械作业的一种分析技术,以记录和考察操作者和机器设备在同一时间内的工作情况,寻求合理的操作方法,使人和机器的配

合更加协调,以充分发挥人和机器的效率。

93、操作者作业分析

对由一名操作者承担的作业的全部操作活动进行详细的记录和分析的技术。通过研究和改进,达到减轻劳动强度、提高工作效率、充分利用加工设备的目的。

94、动作分析

以操作为对象,对它们的动作活动进行详细的分析研究,以达到消除多余笨拙的动作,减轻疲劳,掌握良好操作方法为目的的一种分析技术。

95、动作经济原则

指按疲劳最少、最经济原则进行作业。大致分为三类:与身体有关的原则,与作业场所布置有关的原则,与工具设备有关的原则。96、标准绩效

合格工人坚持规定的方法,在一个工作日或工作班努力工作但未过度疲劳所自然达到的平均生产率。

97、学习曲线

用来表示单台(件)产品生产工时和累积产量之间函数关系的曲线。

通常以横坐标表示累积产量,纵坐标表示单台(件)产品的工时,该曲线为一条工时递减的曲线。

98、精益生产方式

综合运用IE等现代管理思想、技术和方法,以社会需求为依据,以充分发挥人的作用为根本,有效、合理地进行生产资源配置,以达到最高的经济效益的一种生产方式。

99、生产计划

对为一定时期内生产任务所需的各种资源(包括人力、设备、物料、信息等)进行规划和安排的计划,用以指导生产活动,保证经济有效地实现生产经营的目的。

100、生产控制

根据生产计划实施过程中反馈的信息对生产活动与计划的偏差所

进行的修正与调整。

101、生产能力

在一定的时期内,以一定的资源投入所能获取的最大产出量。102、设计能力

指企业在建设时,设计任务书与技术设计文件中规定的生产能力。103、查定能力

按实际现状调查核定的生产能力。

104、计划能力

指企业在计划期内实际可能达到的生产能力。

105、人员生产能力

按人员有效工时计算的生产能力。

106、设备生产能力

按设备有效工时计算的生产能力。

107、工序生产能力

按设备组计算的设备承担某零件工序加工的能力。

108、零件生产能力

由各工序能力平衡后得出的能力。

109、产品生产能力

由各零、部件能力平衡后得出的能力。

110、最大能力

按操作循环时间(纯作业时间)计算的生产能力。

111、设备工作时间

指按全年日历天数扣除节假日,并考虑到设备维修等因素而计算的设备年有效工作时间。

112、设备的生产率定额

指单位设备在单位时间内的产量定额,或者用产品的时间定额表示。113、生产能力分析

在生产能力核算的基础上,进一步利用所核算的数据,采用一定的指标,对生产能力的利用情况进行计算、对比,查找影响生产能力

发挥的因素,并对生产系统提出改进方案和措施,从而提高整体生产能力和效率。

114、强制节拍流水线

严格按照节拍的要求进行加工或装配,工序间靠按规定速度移动的传送带相联系。

115、自由节拍流水线

对节拍要求不是非常严格,通常只是规定一定时间内完成多少零件的加工,工序间用轨道相联系,上下工序的衔接主要靠周转储备量来调节。

116、单一型装配线

在一条装配线上仅装配单一品种的产品。

117、混合型装配线

在同一条装配线上,以相同的生产速度装配一个总产品的不同的部件或作业方式大致相同的几个品种。如果需要的话,这些不同的部件可以随机地投放入线。

118、批量型装配线

不同类型的产品,在同一条装配线上分批地装载入线而不是单个混合地载入。

119、作业站(同义词:作业工序、作业工位)

指在一个位置上完成给定的装配作业。

120、作业站时间

指完成分配给该作业站的全部作业所需要的时间。

121、最低合理作业元素

指不能再分的作业元素或最小自然作业单位。如递过一把工具,握住它,挪到某个位置,执行一项单一作业,再将工具放回原处。实际上,这些作业元素是不考虑再细分的,因为这些动作已经不必要分给两个操作员去做。

122、作业元素时间

指完成一个作业元素所需要的标准时间。

123、周期(同义词:生产节拍)

一个制品花费在每个作业站或作业工序上的时间。实际上就是制品被送出装配线的时间间隔。

124、工序同期化(同义词:装配线平衡)

根据生产节拍,在不违反各作业元素执行的先后顺序的限制下,尽可能紧凑地将装配作业分配给各作业站,使各作业站时间同生产节拍相等或成整倍数关系的工作。

125、平衡延迟时间(同义词:节拍损失时间)

由于装配作业没有均匀地分配给各作业站而产生的线上的空闲时间量。

126、平衡延迟(同义词:节拍损失率)

平衡延迟时间(或总空闲时间)与最大作业时间的百分比。

127、生产率

产出与投入之比,是生产过程中所生产的产量与所消耗的各种资源数量的算术比。

128、劳动生产率

指劳动者在生产中的效果或效率。——中国《经济大辞典》

指每个工人在单位时间内生产的合格产品数量。——中国《词海》

指人们在生产过程中进行劳动的效率,反映劳动者在一定时间内创造使用价值的能力。

129、生产率测定

是对某一个研究对象(如一个生产系统)的生产率进行度量和计算。130、静态生产率

某一给定时期的产出量与投入量之比,也就是一个测定期的绝对生产率。

131、动态生产率指数

一个时期(测定期)的静态生产率被以前某个时期(基准期)静态生产率相除所得的商,它反映不同时期生产率的变化。

132、生产率管理

是对一个生产系统的生产率进行规划、测定、评价、控制和提高的系统管理过程。

二、工时消耗分类和标准时间构成

1、工时消耗分类

生产工人工作班制度工时消耗可分为定额时间和非定额时间,这两类中又可分出若干小类。各类工时消耗在劳动定额及标准的制定中使用频率极高,特赋予固定代号。

⑴定额时间

生产工人在工作班内为完成生产任务,直接和间接的全部工时消耗。

具体结构见下图:

⑵非定额时间

生产工人在工作班内所发生的无效劳动和损失的时间。见下图:

2、标准时间(Tb)

具有平均熟练程度的操作者,在标准作业条件和环境下,以正常的作

业速度和标准的程序方法,完成某一作业所需要的总时间。由完成生产工作的作业时间,作业宽放时间,个人需要与休息宽放时间及准备与结束时间等部分组成。具体结构见下图:

⑴“平均熟练操作者”的含义

①应具备本项操作必要的知识技能和身体素质,并有一定经验。

②能根据要求完成规定的作业,不需要专门指导。

③能按规定的程序和方法进行操作(按操作标准)并符合动作经济原则,

无犹凝和延迟现象。

④能正确使用工具、工装和设备。

⑤工作效率在良好水平。

⑵“标准的作业条件和环境”的含义

①设备和工具均要处在良好状态。

②工艺参数要高效合理。

③工具、辅材、物料的供应和摆放,均要处在良好状态。

④作业空间环境(温度、湿度、照明、噪声、空气清新度和色彩)均处

在标准状态。

⑶“正常的作业速度”含义

①经过积极努力工作所能达到的作业速度。

②应保持在整个工作班内的持久性和稳定性。

③对操作者在生理和心理上不会带来伤害,不致产生过度的体力和精神

疲劳。

作业速度的正常标准:

a、步行:4.8公里/小时。(一个中等身高和体格的人,无负重沿着一

条平直、无障碍的道路行走。)

b、手动作:将52张扑克牌按规定位置(见下图)均匀分为四堆,时间

为30秒。

⑷“标准的程序方法”的含义

①作业程序要通过方法研究(流程分析)达到优化

②操作方法要通过方法研究(作业分析、动作分析)达到优化

③符合动作经济原则,经济省力。

3、标准时间与工时定额的限制

⑴共同点

①两者都用时间消耗表示(活劳动)消耗。

②两者基本构成相同。

⑵不同点

①制定条件不同

a、标准时间—是生产技术组织条件均处在“标准状态”下制定。

b、工时定额—是生产技术组织条件均处在“实际状态”下制定。

②定额水平不同

a、标准时间—定额水平高,不易达到,一经确定不再修改。

b、工时定额—定额水平低,可以达到,随生产实际条件变化修改。

③ 用途不同

a 、标准时间作为一个不变的努力方向,实际使用时采用“使用系数”

修正。

b 、工时定额作为实际生产和管理的重要依据,在生产现场使用。

4、标准时间的计算

⑴、多工序批量生产标准时间计算

① 单件时间的计算(Td )

T T T T gxk zk z d ++=

式中: T d —— 作业时间,min 或s

T zk

—— 作业宽放时间,min 或s

T gxk —— 个人需要与休息宽放时间,min 或s ② 作业时间 (Tz )

T T T f j Z +=

式中: T j —— 基本时间,min 或s

T f —— 辅助时间,min 或s

③ 作业宽放时间(Tzk )

K T T

zk z zk ?= 式中: K zk —— 作业宽放时间与作业时间的百分比。

④ 组织性宽放时间 (Tzzk )

K T T

zz z zzk ?= 式中: K zz —— 组织性宽放时间与作业时间的百分比。

⑤ 技术性宽放时间(Tjk )

K T T jk j jk ?=

式中:K jk —— 技术性宽放时间与基本时间的百分比。

⑥ 个人需要与休息宽放时间(Tgxk )

K T T gxk z gxk ?=

式中:K gxk —— 个人需要与休息宽放时间与作业时间的百分比。

⑦ 个人需要宽放时间(Tgk )

K T T gk z gk ?=

式中:K gk —— 个人需要宽放时间与作业时间的百分比。

⑧ 休息宽放时间(Txk )

K T T

xk sj xk ?= 式中:T sj ─ 手动及机手并动作业时间,min 或s K xk — 休息宽放时间与手动及机手并动作业时间的百分比。

⑨ 工序单件核算时间(Tdh )

N T T T p zj

d dh +=

式中:T ZJ ─ 准备与结束时间,min 或s

N P ─ 批量,件

⑵、单工序专业化生产标准时间计算

① 工作班作业时间(Tgz )

()T T T T gxk

zk b gz +-= 式中: T b —— 工作班制度时间,min 或s

② 工作班产量定额()Q b

()[]T T T T Q dz gxk zk b b +-=

式中: T dz —— 单件作业时间,min 或s

⑶、标准作业时间修正的计算

??? ??=∏=n i i z z K T T 1/

式中: T z /

—— 修正后的作业时间,min 或s T z —— 标准作业时间,min 或s

K i —— 标准时间使用系数

三、劳动力统计的相关术语及统计方法

1、 期末人数 ─ 指报告期最后一天工业企业实有人数,如月末、季末

或年末人数。它是时点性指标,又称时点人数。期末人数是编制和检查职工人数计划、研究劳动力配备和安排职工福利待遇的依据。

基础工业工程试卷A卷

基础工业工程学 课程试卷 2009 ~2010 学年 第 1 学期 开课学院: 机械学院 课程号:11008820 考试日期:2009-11-22 考试方式: 考试时间: 120 分钟 注:1.大标题用四号宋体、小标题及正文推荐用小四号宋体;2.按A4纸缩小打印一、 单项选择题(每题1分,共25分) 1. 目视管理是( )的生产活动: A. 以清晰的、标准化的视觉显示信息,落实定置设计 B. 采用与现场工作状况相适应的信息传导信号,以便能及时地控制生产作业 C. 利用形象直观,色彩适宜的各种视觉感知信息来组织现场 D. 将与现场密切相关的规章制度和工作标准,时间标准公布于众,展示清楚 2. 在进行作业测定时,选择一个( )是很重要的。 A.标准速度 B.标准动作 C. 合格工人 D. 熟练工人 3. 制定标准时间最科学、客观、令人信服的方法是( ) A.经验判断法 B.统计分析法 C.作业测定法 D.工作衡量法 4. 利用手指充分控制物体的动素名称为( )。 A 伸手 B. 移物 C. 握取 D. 持住 5. 利用器具或装置所做的动作,称为( )。 A.握取 B.装配 C.拆卸 D.使用 6. 动素握取的形象符号为( ) A B. C. D . 7. 动素装配的形象符号为( ) A. B. C. D. 8. 动素移动工件的形象符号为( ) A. B. C. D. 9. 消耗性动素为( ) A. 伸手、移物、持住 B. 计划、休息、延迟、故延 C. 装配、检查、使用 D. 检查、寻找、预定位 10. 双手的动作应该( ) A.同时开始并同时完成其动作 B.不同时空闲 C.反向并同时进行 D.同时而对称 11. 工具、物料应( ) A. 放在固定的位置 B.布置在工作者前面近 C. 依最佳之顺序排列 D. 置于固定处所及工作者前面近处,并依最佳的工作顺序排列 12. 在机器加工的过程中,( )的工作是为了保证机器加工得以实现的辅助操作,对 工件本身的变化不直接起作用,因此应尽量减少这部分工作所占的时间。 A. 开机 B.停机 C. 手动 D. 装卸工件 13. 经济学家用( )来衡量生产系统这种转换功能。 A.经济效益 B.效率 C. 生产率 D. 效率 14. 生产就是( ) A.制造产品和提供服务 B.一种转换功能 C. 创造物质和经济财富 D. 人类最基本最重要的一项活动 命题人: 组 题人: 审题人: 命 题时间: 教务处制 学院 专业、班 年级 学号 姓名 公平竞争、诚实守信、严肃考纪、拒绝作弊 封 线 密

工业工程的基本概念

I E(I N D U S T R I A L E N G I N E E R I N G)基本概念和知识一.IE 的起源和发展: 1.20世纪初,美国工程师泰勒发表的《科学管理的原理》代表人类进入“科 学管理时代”. 2.1908年美国宾州州立大学开设工业工程课程. 3.1917年美国成立工业工程师协会. 4.1948年美国成立工业工程师学会,致力于专业发展和学术活动. 5.二战期间,运筹学的发展,加强了工业工程的理论基础,使之成为更加成 熟的学科. 6.1975年美国150所大学开设工业工程课程. 二、IE 的定义: 1.IE 是一门技术与管理相结合的工程学科。 2.美国工业工程师学会(AIIE)1955年提出,后经修改的定义:工业工程是 对人员,物料,设备,能源,和信息所组成的集成系统,进行设计,改善,和设置的一门学科。它综合运用数学,物理学和社会科学的专门知识和技术,以及工程分析和设计的原理和方法,对该系统所取得的成果进行鉴定,预测和评价。该定义被美国国家标准学会(ANSI)作为标准术语,即《工业工程术语》标准(Industrial Engineering Terminology, ANSI Z94,1982) 3.《美国大百科全书》(1982年版)解释: 工业工程是对一个组织中人,物料和设备的使用及其费用作详细分析研究,这种工作由工业工程师完成,目的是使组织能够提高生产率,利润率和效率. 4. 著名工业工程专家P.希克斯(PHILIP.E.HICKS)解释: 工业工程的目标就是设计一个生产系统及该系统的控制方法,使它以最低的成本生产具有特定质量水平的某种或几种产品,并且这种生产必须是在保证工人和最终用户的健康和安全的条件下进行。 三、IE 的基本思想: 1.控潜意识:关注系统,挖掘潜力,提高生产率,降低成本。 2.改革意识:永不自满,永无止境。 3.追求完美意识:坚信任何工作总可以找到更好的方法,只有更好,没有最好。 4.系统意识:从全局出发,追求系统效益。 5.协作意识:提高协作精神,在工作中取得别人的支持。 6.问题意识:凡事要问为什么。 7.浪费意识:不能容忍任何形式的浪费。 8.标准化意识:把一切工作成果制成标准。 四.IE 的作用: 1.提高生产率,提升质量,降低消耗,提高竞争力。 2.基于现代科学技术理论,运用工程分析,设计原理和方法提高科学管理水 平。

基础工业工程试题及答案精

工业工程基础复习 IE 工业工程基础测试题与答案 (考试时间:90分钟 (合格为 90分,满分 160分班组:员工姓名:测试成绩: 一、填空题 : (共 50题,每题 1分 1、标准时间=观测时间 *评比系数 /正常评比 *(1+放宽率 2、 1MOD =0.129 秒 3、测时方法有归零法周程测时法累积计时法连续测时法四种 . 4、动作分析方法有目视动作分析动素分析影片分析三种 . 5、动作经济原则的四大黄金准则 (ECRS取消 , 合并 , 重排 , 简化 . 6、人体的动作分为 5等级 . 人体动作应尽可能用低等级动作得到满意的结果 . 7、动素分析(Therblig 的基本动作元素有 17种 . 8、最早提出科学管理的人是美国的泰勒 ; 9、工业工程 -… IE ?是 INDUSTRIAL ENGINEERING 两英文单词的缩写 ; 10、标准时间由作业时间和宽放时间组成 ; 11、生产的四要素指的是人员 , 机械设备 , 原材料和方法 ; 12、写出以下工程记号分别代表的内容 : ○ ---(加工◇ ----(质量检查﹔ □ ---(数量检查▽ ----(储存

13、美国工业工程师学会 (AIIE于 1955年正式提出,后经修订的定义,其表述为:“ 工业工程是对人员、物料、设备、能源和信息所组成的集成系统进行设计、改善和设置的一门学科,它综合运用数学、物理学和社会科学方面的专门知识和技术,以及工程分析和设计的原理与方法,对该系统所取得的成果进行确定、预测和评价。” 14、 IE 的核心是降低成本、提高质量和生产率。 15、 IE 的功能具体表现为规划、设计、评价和创新等四个方面。 16、模特法 (MOD将人体基本动作划分为两类,它们是移动动作和终结动作。 17、根据不同的调查目的,操作分析可分为人机操作分析、联合操作分析和双手操作分析。 18、基本生产过程包括操作过程、检验过程、运输过程、存储过程。 19、方法研究的内容有程序分析操作分析动作分析。 20、线路图主要用于搬运或移动线路的分析。 21、预定时间标准法简称 PTS 法。 MOD 法中 M4G3=0.903 。 22、所谓标准资料是将直接由作业测定所获得的大量测定值或经验值分析整理, 编制而成的某种结构的作业要素正常时间的数据库。 23、 IE 的最高目标是提高系统的总生产率。 24、通过对以人为主的工序的详细研究﹐使操作者操作对象操作工具三者科学的组 合﹑合理地布置和安排﹐达到工序结构合理﹐减轻劳动强度﹐减少作业的工时消耗﹐以提高产品的质量和产量为目的而作的分析﹐称为操作分析。 25、动作分析方法有目视动作分析﹐动素分析和影片分析。 26、吉尔布雷斯是和泰勒差不多同一时期的另一位工业工程奠基人, 他也是一名工程师,其夫人是心理学家。他们的主要贡献是创造了与时间研究密切相关的动作研究。

工业工程专业教学计划-桂林电子科技大学

工业工程专业 一、业务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具备现代系统管理、工业工程和机电工程等方面知识、素质和能力,具有较高的外语水平和熟练的计算机应用能力,具备良好的综合素质和职业道德,能在制造业、服务业、信息业和政府职能部门,对人员、物料、设备、能源和信息组成的集成系统,进行规划、设计、评价和创新的高级复合型管理人才。 二、业务培养要求使学生具有坚实的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基础理论知识,系统掌握一门工程专门知识和工业工程的基本理论与方法,懂得现代经济和现代管理理论,并能综合应用这些理论和方法分析、解决生产企业提出的实际问题,毕业生应掌握的业务知识和能力: 1. 系统掌握机械、电子信息、计算机相结合的工程专门知识; 2. 系统掌握工业工程的基本理论与方法; 3. 掌握管理科学的基础理论和应用技术; 4. 熟悉工商管理方面的基本知识; 5. 具有较强的组织管理、交往合作和表达沟通能力; 6. 具有较强的系统分析、优化设计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7. 具有获取信息、鉴别选择新技术新方法和进入新领域的能力; 8. 具有较高的外语水平和熟练的计算机应用能力。 三、主干学科、主要课程和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主干学科:管理工程、机械工程、计算机科学和电子信息工程主要课程:运筹学、生产计划与控制、基础工业工程、人因工程、质量工程、物流系统工程、工程制图、工程力学、管理学、模拟电子技术 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金工实习、生产实习、课程设计、毕业设计等。实践性教学环节不少于31 周。 四、毕业合格标准 1. 符合德育培养目标要求。 2. 学生最低毕业学分为197.5 学分。包括:所有课程、实践教学环节、文化素质教育、军训、公益劳动。 3. 符合大学生体育合格标准。 五、标准修业期限和授予学位标准修业期限:四年授予学位:管理学学士六、教学进程计划表(见 附表一)七、各类课程的课内学分分配表(见附表二)八、外语、计算机不断线计划安排表(见附表三)九、本专业供辅助的修心课程(见附表四)十、本专业开出的全院性公共任选课(见附表五)十一、课程拓扑图(见附表六) 附表 工业工程专业教学进程计划表(必修部分)

工业工程、仓储专业英语词汇

Total Quality Management全面质量管理Continuous Improvement持续改进Human Factors人因学、工效学 Man-Machine Systems人机系统 Shop-Floor Activities车间活动Simulation Model仿真模型 Code of Ethics道德标准、职业准则Performance Measure绩效测量Benchmark标杆 performance evaluation绩效评价 zero defects零缺陷 interdisciplinary跨学科manufacturing制造 interaction互动、交互 integration集成 curriculum课程体系 discipline学科 attrition中途退学 multi-disciplinary多学科 flexible simulation柔性仿真 Labor Specialization劳动力专业化standardized parts标准化的零部件moving assembly line装配线 Mass Production Era批量生产Queuing Theory排队理论 Process Analysis流程分析 Statistical Sampling统计采样 Industrial Engineering(IE)工业工程Industrial Engineer工业工程师Simulation仿真 Operations Research 运筹学 Quality Improvement Engineering质量改善工程 Management Services管理服务Engineering Services工程服务Performance Improvement Engineering 绩效改善工程 Material Handling物料搬运Logistics物流(学科) material flow物流Financial Management金融/财务管理 Project Management项目管理 Business Planning and Development商业规划与开发 Information Technology(IT)信息技术Business Process Redesign/Reengineering (BPR)业务流程再设计/再造 Human Resource Management人力资源管理Quality Movement质量运动 Total Order Management(TOM)全面订单管理 Material Requirement Planning(MRP)物料需求计划 companies are flattening corporate structures 企业结构扁平化 accuracy精度functional departments职能部门 mechanical engineering department机械工程

基础工业工程 易树平知识点

21世纪工业工程专业规划教材 基础工业工程

第一章生产与生产率管理 制造过程(也称为生产过程)是将制造资源(原材料、劳动力、能源等,也成为生产要素)转变为有形财富或产品的过程。它涉及国民经济的许多行业,如机械、电子、轻工、化工、食品、军工、航天等。 表生产运作类型及其特点 生产方式概念特点分部行业 离散型制造(Intermittent Manufacturing)指以一个个单独 的零部件组成最 终产品的生产方 式。 车间任务型(Job-Shop)生产是指企业生产的同时在 几个车间交叉进行,生产的零部件最终传送到装配 车间装配,装配好的成品由质量部门监测,合格件 出厂交付市场的一种生产组织方式(主要适用于单 件、小批量)。特点是①每项生产任务仅使用整个企 业的一小部分能力和资源;②生产设备一般按机群 方式布置,将功能相同或类似的设备按空间和行政 管理的隶属关系组建生产组织,形成诸如车、刨、 铣、磨、钻、装配等工段或班组。 流水线型(Flow-Shop)生产是指加工对象按事先设 计的工艺过程依次顺序的经过各个工位(工作地), 并按统一的生产节拍完成每一道工序的加工内容的 一种生产组织方式。其基本特征有:①工作地专业 化程度高,按产品或加工对象生产;②生产按节拍 进行,各工序同时进行作业,重复相同的作业内容; ③各道工序的单件作业时间与相应工作的工作地 (或设备)数比值相等,即流水生产线上各道工序 的生产能力是相等的;④工艺过程是封闭的,即加 工对象全部在线上连续加工,不接收线外加工,且 工作地(设备)按工艺顺序成线状连续排列,加工 对象在工序间单线流动,各工序作业有先后顺序约 束,生产过程连续而均衡地进行。 机械加 工、仪表 仪器、汽 车、服装、 家具、五 金、医疗 设备、玩 具生产 等。 流程型制造 (Flow Manufacturing)指通过对于一些 原材料的加工, 使其形状或化学 属性发生变化, 最终形成新形状 或新材料的生产 包括重复生产(Repetitive Manufacturing,又叫大批量 生产)和连续生产(Continuous Manufacturing),区 别仅在于生产的产品是否可分离。 诸如石 油、化工、 钢铁企 业。

工业工程教学体系构建探索

工业工程教学体系构建探索 工业工程(IndustrialEngineering,简称 IE)在国外已经有一百多年的历史,是美国七大工程学科之一,其融工程和管理于一体,对工业发达国家的经济与社会发展起了巨大的推动作用。工业工程是关于复杂系统有效运作的科学,其将工程技术与管理科学相结合,从系统的角度对制造业、服务业等或组织中的实际工程与管理问题进行定量的分析、优化与设计,是一门以系统效率和效益为目标的、独立的工程学科。 1 工业工程教学现状 工业工程是一门多学科交叉、实践性很强的边缘学科,具有工程性、社会性和创新性等特征。本专业培养具备现代工业工程和系统管理等方面的知识、素质和能力,能在工商从事生产、经营、服务等管理系统的规划、设计、评价和创新工作的高级专门人才。根据目前工业工程专业的课程设置,需要教学实验的专业主干课程有:基础工业工程、人因工程、物流工程、管理信息系统、生产计划与控制、资源计划、质量工程、工程经济学、项目管理、供应链管理和现代制造系统等。现代工业工程是和整个产业经济摆脱困境、赢得竞争优势的有效武器,工业工程学科的发展是决定产业成功与否的重要因素之一,能因应时代变迁的工业工程技术更能提升国家整体竞争力,因此如何有效地发展现代化之工业工程技术,以提升国家竞争力,为当务之急。发展工业工程的一项重要工作是人才培养,我国最早于 1993 年招收工业工程专业的本科生,目前已有 100 余所院校设有工业工程专业。与国外相比,我国工业工程教学体系中实验课程的设置相对较少,手段较为单一,这容易导致学生理论知识充实而实践能力差的情况,不利于推动实用型和创新型工业工程的培养。因此,如何建设工业工程专业实验室、开设实验以及完善教学实践体系,更好地将工业工程教育与社会需求紧密衔接,培育出确实能够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工业工程专业化人才,已成为现代工业工程教育所面临的亟待探讨和解决的问题[2~3]。 2 专业教学实验体系构建的思路 工业工程的特征 (1)IE 是一门集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工程学和管理学等的综合、交叉型科学,其善于兼收并蓄,不断扩展所涉及的领域,因而工业工程师是一种复合型人才。

最新基础工业工程试题及答案

一、填空题:(共50题,每题1分) 1、标准时间=—观测时间*评比系数/正常评比*(1+放宽率)_______ 2、1M0D =_0.129 _秒 3、测时方法有归零法周程测时法累积计时法连续测时法四种? 4、动作分析方法有目视动作分析动素分析影片分析三种? 5、动作经济原则的四大黄金准则(ECRS)取消,合并,重排,简化. 6、人体的动作分为5等级.人体动作应尽可能用低等级动作得到满意的结果? 7、动素分析(Therblig )的基本动作元素有17种. 8、最早提出科学管理的人是美国的泰勒; 9、工业工程-IE '是INDUSTRIAL ENGINEERING 两英文单词的缩写; 10、标准时间由作业时间和宽放时间组成; 11、生产的四要素指的是人员,机械设备,原材料和方法; 12、写出以下工程记号分别代表的内容: O---(加工)?----(质量检查); □---(数量检查)▽----(储存) 13、美国工业工程师学会(AIIE)于1955年正式提出,后经修订的定义,其表述为:工业工程是对—人员、—物料、设备、能源和信息_所组成 的集成系统进行设计、改善和设置的一门学科,它综合运用—数学、物理学_和_ 社会科学一方面的专门知识和技术,以及工程分析和设计的原理与方法,对该系统所取得的成果进行确定、预测和评价。” 14、IE的核心是降低成本、提高质量和生产率。 15、IE的功能具体表现为规划、设计、评价和创新等四个方面。 16、模特法(MOD)将人体基本动作划分为两类,它们是移动动作和终结动作。 17、根据不同的调查目的,操作分析可分为人机操作分析、联合操作分析和双手操作分析。 18、基本生产过程包括操作过程、检验过程、运输过程、存储过程。 19、方法研究的内容有程序分析操作分析动作分析。 20、线路图主要用于搬运或移动线路的分析。 21、预定时间标准法简称PTS法。MOD法中M4G3 = 0.903 。

基础工业工程期末考试复习小抄(精)

制造过程 (生产过程是将制造资源(生产要素转变为有形财富或产品的过程。生产率实际上就是衡量生产要素(资源使用效率的尺度。衡量生产率主要是为了 通过使用较少的投入生产相同的产出或者通过使用相同的投入生产较多的产出来改善经营。生产率测评的种类静态生产率即某一给定时期的产出量与投入量之比, 即一个测定期的绝对生产率。动态生产率一个时期(测量期的静态生产率与以前 某个时期(基准期静态生产率相除得到的商,能反映不同时期生产率的变化。单要素生产率 :一种生产过程的实际产出量对某一种给定要素的实际投入量之比。多 要素生产率 :一种生产过程的实际产出量对某几种要素的实际投入量之比, 它表明几种要素的综合使用效率。总生产率或全要素生产率 :一个系统的总产出量与全 部生产要素的真实投入量之比狭义生产率只考虑直接的资源 (要素投入产出结果的各种要素生产率。广义生产率指生产系统从投入到产出转换过程的总绩效或效能。提高企业生产率的途径可归纳为两类①企业外部要素 /方法:企业提高生产率的条件和基础,是间接作用的要素。②企业内部方法:提高生产率的直接方法和途径,主要是 IE 范畴的方法 IE 的定义 IE 是对人员、物料、设备、能源和信息所组成的集成系统进行设计、改善和配置的一门学科。它综合运用数学、物理学和社会科学方面的专门知识和技术, 以及工程分析和设计的原理和方法, 对该系统所取得的成果进行确定、预测和评价 IE 的目标就是:使生产系统投入的要素得到有效利用,降低成本,保证质量和安全,提高生产率, 获得最佳效益。 工业工程的产生与发展产生动因?科学技术:20世纪初进入电动机时代?生 产力:福特生产线经济形态:18-19世纪完成工业资本积累?代表人物:泰勒吉尔布雷斯甘特依次经过三个阶段 :科学管理、传统 IE 、现代管理泰勒的时间研究进行了铁锹实验吉尔布雷斯的动作研究进行了砌砖实验 工作研究以生产系统为研究对象。作业系统是为实现预定的功能、达成系统的目标,由许多相互联系的因素所形成的有机整体 工作研究的特点只需很少的投资或不需要投资的情况下, 通过改进作业流程和操作方法, 实行先进合理的工作定额, 充分利用企业自身的人力、物力和财力等资源, 走内涵式发展的道路, 挖掘企业内部潜力, 提高企业的生产效率和效益,降低成本,

基础工业工程试题库.doc

基础工业工程试题库 一?单选题 1. 某一给定时期的产出量与投入量之比是( D )。 A. 资本生产率 B. 总生产率 C. 全要素生产率 D. 静态生产率 2. 工艺流程分析的分析改进物件只包括加工和( B )。 A. 装配 B. 检验 C. 包装 D. 储存 3. 工作评比法的关键是如何确定( D )。 A. 计算公式 B. 作业时间 C. 作业方法 D. 评比系數 4. 标准的物件是重复性的事物和( A )。 A. 概念 B. 产品 C. 服务 D. 工作 5. 人机工程学研究的物件包括人?机和( D )。 A. 产品 B. 品质 C. 服务 D. 环境 6.直线职能制这种组织管理形式的特点是( B )。 A. 分权式管理 B. 集权式管理 C. 民主型管理 D. 放任型管理 7.设施规划与设计的物件应该是( B ) A. 生产工艺 B. 整个系统 C.主要生产设备 D. 产品 8. 手持物品,从一处移至另一处的动作,称为( A ) A. 运输 B. 移动 C. 移物 D. 手动 9. 对制品制造过程进行分析改进的技术是( B )。 A. 操作分析 B. 工艺流程分析 C. 作业流程分析 D. 动作分析 10. 以操作者为物件开展程式分析适宜采用( D )。 A. 人一机操作分析 B. 人型流程图分析 C. 物型流程图分析 D. 双手操作分析 11. ‘不必要的动作要减少’是动作经济原则的( B )之一点。 A. 著眼点 B. 基本思想 C. 基本方法 D. 基本动作 12. 以下关于质量方针和质量目标的关系哪项是错误的( A ) A. 质量方针和质量目标是毫无关系 B. 质量方针可以提供制定质量目标

工业工程术语及解释

IE七大手法 1、程序分析(整个制造程序分析--------工艺程序图;产品或材料或人的流程分析;布置与路线分析------线路图、线图;闲余能量分析-------联合程序分析;工作时双手的移动操作者程序图) 2、操作分析(人机操作分析、联合操作分析-----就是在生产现场中,两个或两个以上操作人员同时对一台设备进行操作;双手操作分析) 3、动作分析(17个基本动作) 4、作业测定(运用各种技术来确定工人按照标准完成基本工作所需的时间) 5、时间研究 6、工作抽样(调查操作者或机器的工作比率与空闲比率,制定时间标准) 7、预定时间标准(主要是用MOD法) 最常用的IE七大手法为:防错法、动改法、流程法、五五法、人机法、双手法和抽样法 泰勒原则 1、观察体力劳动者所执行的工作,然后分析连续的动作. 2、把每一个动作所需要的体力和时间记录下来。不需要的步骤要被淘汰. 3、真正对完成产品有所贡献的步骤,再加以研究,以便利用最单纯、最简单、最快、 体力和心力负担最低的方法来完成. 4、将这些动作按逻辑次序排列,就构成了一件“工作”. 5、重新设计完成这些工作所需的工具。 丰田生产方式(TPS) 对丰田生产方式(TPS,T oyota Production System)加以剖析: 首先是“丰田式制造方法”。这就是在生产现场建立流水作业线。它不像过去那样,把车床和车床、铣床和铣床,都集中在一起,而是按照工艺程序,把车床、铣床、钻床等一台一台地布置起来。按照这种排列,从过去一人管一台过渡到“一人管多台”,准确地说是“一人管数道工序”,以提高生产效率。 第二是“看板”方式,它是为了做到“丰田式制造方法”的非常及时的生产而采取的一种手段。为了在需要的时候只得到需要的数量和需要的物品,“看板”作为取件指令和搬运指令以及在生产时的作业信息而有效地发挥作用。 准时化(JIT) 如果能做到在需要的时候、按需要的数量取得需要的物品,就能够消除生产现场中的无效劳动和浪费、生产不均衡化的状态以及管理不到位的现象,从而提高效率。它是丰田汽车工业公司的创业人丰田喜一郎创造的。他的继承者们发展了这这种思想,总结为生产体系。不仅是适时,而且要适量,这是关键的关键。“准时化”(JIT,Just In Time)和“自动化”思想构成了丰田生产方式的两大支柱。

基础工业工程(易树平)课后习题答案

第二章 #1.什么是工业工程?是简明地表述IE的定义。 答:工业工程是对人、物料、设备、能源、和信息等所组成的集成系统,进行设计、改善和实施的一门学科,它综合运用数学、物理、和社会科学的专门知识和技术,结合工程分析和设计的原理与方法,对该系统所取得的成果进行确认、预测和评价。” IE是这样一种活动,它以科学的方法,有效地利用人、财、物、信息、时间等经营资源,优质、廉价并及时地提供市场所需要的商品和服务,同时探求各种方法给从事这些工作的人们带来满足和幸福。 @#2.如何理解工业工程的内涵? 答:1.IE的核心是降低成本、提高质量和生产率。提高质量是提高生产率的前提和基础,提高生产率是IE的出发点和最终目的。把降低成本、提高质量和生产率联系起来综合研究,追求生产系统的最佳整体效益,是反映IE内涵的重要特点。 2.IE是综合性的应用知识体系。IE是一个包括多种学科知识和技术的庞大体系,实际是把技术和管理有机地结合在一起的科学。 3.IE应用注重人的因素。生产系统的各组成要素中,人是最活跃和不确定性大的因素。 4.IE是系统优化技术。 3.试述经典IE与现代IE的关系。如何理解经典IE是现代IE的基础和主要部分? 答:经典IE重视与工程技术相结合(不知道) 4.如何理解工业工程与生产率工程的关系? 答:工业工程与生产率工程有着共同的目标——提高企业的生产率; 工业工程技术和方法是企业提高生产率的直接途径,即工业工程师生产率工程的基础; 工业工程技术的发展将推动生产率管理和控制方法的改善,而生产率改善方法的创新、发展将促进生产率的发展; 生产率工程的发展将丰富工业工程技术、方法,推动工业工程的发展。 5.IE学科的性质如何,怎样理解这一性质? 答:IE是一门工程学科;为使生产系统有效运行,IE技术人员要不断对其加以改善,因而必须对系统及其控制方法进行模拟、实验、分析研究。选择最好的改进方案。所以,IE是一门工程学科。 6.IE学科与相关学科的关系是什么? 答:1.IE与管理。IE与管理的目的一致,只是做法不同 2.IE与系统工程。系统工程是现代IE的技术基础和方法学。 7.IE的学科范畴包括哪些主要知识领域?企业应用的主要领域是哪些? 答:生物力学;成本管理;数据处理与系统设计;销售与市场;工程经济;设施规划(含工厂设计、维修保养、物料搬运等);材料加工;应用数学;组织规划与理论;实用心理学;人的因素;工资管理;人体测量;安全;职业卫生与医学。 IE的学科范畴:管理科学、系统工程、运筹学、工效学。应用领域:制造业建

基础工业工程-期末全套复习资料-易树平教学提纲

基础工业工程-期末全套复习资料-易树平

第一章生产与生产率管理 第一节.企业生产动作 1.制造过程(生产过程)是将制造资源(原当否,劳动力,能源等)转变为有形财富或产品的过程. 2.离散型机械制造企业:指以一个个单独的零件组成最终成品的生产方式.其生产组织类型按其规模,重复性特点又可分为车间任务型,流水线型 (1)车间任务型生产:企业的生产同时在几个车间交叉进行,生产的零部件最终传送到装配车间装配,装配好的成品由质量部门检测,合格件出厂将会市场的一种生产组织方式.(适用于单件,小批量生产方式的机械制造企业).其特点:是每项生产任务仅使用整个企业的一小部分能力和资源,另一个特点是生产设备一般按机群的方式布置,将功能相同或类似的设置按空间和行政管理的隶属关系组建生产组织,形成诸如车,刨,铣,等工段或班组. (2)流水线型生产:加工对象按事先设计的工艺过程依次顺序地经过各个工 位,并按统一的生产节拍完成每一道工序的加工内容的一种生产组织方式这是一种连续的,不断重复的生产过程. 其流水线生产的基本特点是:工作地专业化程度高,按产品或加工对象组织生产;生产按节拍进行,各工序同期进行作业,重复相同的作业内容;单件作业时间与相应工序的工作地数比值相等;工艺过程是封闭的. 3.流程型钢铁制造企业:包括重复生产(大批量生产),连续生产.其中连续生产与重复生产有很多相同之处,区别仅在于生产的产品是否可分离 流程型制造是指通过对于一些原材料的加工,使其开头或化学属性发生变化,最终形成新开头的新材料的生产方式,它们的产品常常不是以新取胜,而是以质优价廉取胜. 4.重入离散型电子制造企业:产品或零件在制造过程中被藉此机器重复架式次以上的制造过程.其多用于制造现代微电子产品. 5服务型企业:不管是从事制造业还是从事服务娄,都必须为人人们提供服务,以社会服务为中心来组织生产,生产的产品只有让顾客满意,只有得到顾客的承认,才能实现产品的价值,企业才能生

(IE工业工程)IE常用术语

RELAX原则 提高工作效果的RELAX原则: 我们以为忙碌,是表示工作有效率,错以为效率就是有效果,忙碌的结果是否真能达到效果?效果跟效率又有什么不一样,我们怎么样才能够逆向而行,做一个有效率又有效果的人? 我们知道RELAX?字的中文是放松的意思,今天,我用英文字RELAX五个字母来说明五个要点: 1. R(readjust),重新定位我们生命的价值 有一句话「紧急的事经常把重要的事给淹没了。举个例子,每个人都知道健康很重要,可是有多少人每天会去做运动保持健康?不是我们不认同运动对健康的重要,而是它不那么紧急。有一位企业经理人,向公司请了三个月假,只为了带两个儿子,跟着他们最喜欢的棒球队全美跑,亲眼目睹球队的每一场比赛。假期结束,他回到公司,同事问他真的那么喜欢棒球啊?没想到他一点也不喜欢棒球,球赛到底谁赢、谁输,他都不知道,但是他却非常在乎他的儿子。故事让我深受感动,提醒我们,在忙碌的生活中要停下来,重新思考我们的价值定位。 2. E(evaluate),不断地评估所做的。 忙碌了一段时间之后,我常常提醒自己要重新评估自己的价值定位。在忙碌的生活中,一些紧急的事情,会把很重要但是不紧急的事给掩盖了,如果不借着不断地重新评估,我们就无法逆向而行。与我共事的一位经理,他一天工作的时数是十八个小时,在公司是十二小时,回家还要工作五到六个小时,有位同事没有小孩,但是我知道,他实在是希望有一个孩子。我深入观察,发觉他那么辛苦的工作,只是要证明他有能力、他不是一个平凡的人,没有家庭的帮助,他依然可以成就大事。股证明的心,让他没有时间停下来重新去看他生命中急切重要的事。我说这些,绝不是要我们把工作放下,花尽所有的钱去享受、去旅游。而是在烦忙的生活中,不要忘记,停五分钟,去享受你喜欢喝的咖啡,拨个电话给我们亲爱的朋友,说一些想念他的话,或和孩子散步,或听美妙的音乐,或对关怀我们的家人说些感激的话。这些事不会用去太多的时间,却能让我们的生活充满愉快的质量。 3. L(limited and labor),即限制我们每天劳力(工作)的时间。 为要让我们有时间欣赏生活周遭美好的事物,重新定位生命的价值,我们必须要限制每天的劳力(工作)时间。 我们每天都会面临许多的挑战,有许多的事情要做,但是却没有做完,然而我们却有一个很大的诱惑,就是「没有关系,我还是先把事情做完了再说」然而,我们要让生命有效果,真的要对过长的工作时间说「No!」。 4. A(activity),清楚看见一生的目标。 人的一生扮演着许多角色,人的定位并非只在职业上:经理、业务人员、会计师、律师、医师……,生活中,我们同时扮演其它的角色,如:儿女、父母、朋友、小区公民等,在每一个角色上,我们能够带出什么样的价值?譬如,我希望在妈妈?个角色上,留给我儿子的最大的财产不是钱和房子,而是在他成长过程里面,能够尽力的去经历许多不同的事物,让他拥有许多的爱,他也能够去分享?些爱。我对朋

基础工业工程知识点

《基础工业工程》课后习题 第一章生产与生产率管理 1、企业的生产运作有哪几种类型?各有什么特点? (一)离散型制造企业:(1)车间任务型生产:①每项生产任务仅使用整个企业的一小部分能力和资源②生产设备一般按机群方式布置。(2)流水线型生产:①工作地专业化程度高,按产品或加工对象组织生产②生产按节拍进行,各个工序同期进行作业,重复相同的作业内容③各道工序的单件作用时间与相应工序的工作地(或设备)数比值相等④工艺过程是封闭的。 (二)流程型制造企业:流程型制造是指通过对于一些原材料的加工,使其形状或化学属性发生变化,最终形成新形状或新材料的生产方式。 (三)重入离散型制造企业:重入型制造是指产品或零件在制造过程中被某些机器(至少一台)重复加工两次以上。 (四)服务型企业:必须以为人们提供服务,以社会服务为中心组织生产,努力使顾客满意。 2、企业生产运作与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是什么? 浪费严重,无效劳动普遍存在,现场环境较差。 3、生产率从本质上讲反映的是什么? 资源的有效利用程度。 4、生产率测评的意义是什么? ①定期或快速评价各种投入资源或生产要素的转换效率及系统效能,确定与调整组织发展的战略目标,制定适宜的资源开发与利用规划和经营管理方针,保证企业或其他组织的可持续发展。②合理确定综合生产率目标水平和相应的评价指标体系及调控系统,制定有效提高现有生产率水平、不断实现目标要求的策略,以确保用尽可能少的投入获得较好或满意的产出。③为企业或组织的诊断分析建立现实可行的“检查点”,提供必要的信息,指出系统绩效的“瓶颈”和发展的障碍,确定需优先改进的领域和方向。④有助于比较某一特定产业部门或地区、国家层次中不同微观组织的生产率水平及发展状况,通过规范而详细的比较研究,提出有针对性的并容易被人们所接受的提高与发展方案和相应的措施,以提高竞争力,求得新的发展。⑤有助于决定微观组织内各部门和工作人员的相对绩效,实现系统内各部分、各行为主体间利益分配的合理化和工作的协同有序,从而保证集体努力的有效性。 5、生产率测评的种类与方法有哪些? (一)按生产系统投入资源或要素范围分类:劳动生产率,资本生产率,设备生产率,能源生产率,原材料生产率,成本生产率。(二)按生产系统的运作结果分类:狭义生产率,广义生产率。(三)按生产率测评层次和对象分类:国民经济生产率等。(四)按生产率测评的方式分类:静态生产率,动态生成率指数。 6、提高生产率的方法有哪些? 外部:①全社会管理者和职工对提高生产率的态度;②提高生产率的经济和环境方面的要素。内部:①工厂布置、机器和设备②成本会计和降低成本的技术③生产的组织、计划和控制④人事策略

工业工程英语词汇

工业工程英语词汇 BS/Brain Storming脑力激荡 Facilities Design and Planning设施规划与设计Material Flow System Analysis物流系统分析Cost Control成本控制 Value Engineering价值工程 Work Assessment工作评价与考核Engineering Economics Analysis工程经济分析Production Planning and Control生产计划与控制Human Engineering人机工程(工效学 PRA-Probabilistic Risk风险率评估 Risk Priority Number(RPN风险关键指数Quality Control Circle品管圈(QCC In-Process Quality Control制程质量管理(IPQC Incoming Quality Control进料质量管理(IQC Finish or Final Quality Control成品质量管理(FQC Activity-Base Management作业制成本管理(ABM Color management颜色管理 Quality Improvement Team质量改善小组(QIT

Statistic Process Control统计制程管制(SPC Total Production Management全面生产管理(TPM Total Quality Management全面质量管理(TQM Zero Defect Quality Control零缺陷质量管理 Product date management产品数据管理(PDM International Organization for Standardization国际标准组织(ISO Business Process Reengineering(BPR企业流程再造 Enterprise Resource Planning ERP企业资源规划 Manufacturing Execution System制造执行系统(MES Master Production Scheduling主生产排程(MPS Master Production Planning主生产计划 Material Requirement Planning物料需求规划(MRP Manufacturing Resource Planning制造资源计划(MRP2 Operation Scheduling作业计划 Optimized Production Technology最佳生产技术 Flexible manufacturing system柔性制造系统 Group technology成组技术(GT Concurrent engineering并行工程(CE Time compression technology时间压缩技术(TCT

基础工业工程读书心得

《基础工业工程》读书心得 工业工程(IE)诞生于二十世纪早期的美国,其不同于机械工程、化学工程、电子工程等专业工程,它是一门技术与管理相结合的工程学科,并且以现代工业化生产为背景,在发达国家得到了广泛应用。而要学习工业工程,《基础工业工程》则是工业工程的入门级书籍,此外还应学习《运筹学》、《人因工程学》、《物流工程》等书籍。 1.定义 对于工业工程,美国工业工程学会对其的定义表述如下:“工业工程(IE),是对人员、物料、设备、能源和信息所组成的集成系统进行设计、改善和设置的一门学科。它综合运用数学、物理学和社会科学方面的专门知识和技术,以及工程分析和设计的原理与方法,对该系统所取得的成果进行确定、预测和评价。” 而日本IE协会对其定义为:“IE是这样一种活动,它以科学的方法,有效地利用人、财、物、信息、时间等经营资源,优质、廉价并及时地提供市场所需要的商品和服务,同时探求各种方法给从事这些工作的人们带来满足和幸福。” 从美国的工业工程定义当中,读者或许可获知一个较为模糊的概念,即所有人类及非人类参与的活动,只要有动作出现的,都可应用工业工程的理论和技术进行分析和改善,使之达到最佳的生产或服务目的。而日本所做的定义则简明扼要、通俗易懂,不仅清楚地说明了IE的性质、目的和方法,而且还体现了“以人为本”的思想,体现出了IE与其它工程学科的不同之处。 2.知识结构 工业工程的核心是降低成本、提高质量和生产率,而工作研究则是其最重要的基础技术。工作研究的主要技术则分为两大部分,即方法研究和作业测定。 方法研究(又称基础IE) 方法研究是以提高生产率和工作效率为目的,以作业系统为对象,研究合理的工作程序和有效的工作方法,并确定标准作业时间的一种技术。其特点包含求新意识、整体优化的意识、寻求最佳的作业方法,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主要分为

基础工业工程复习题 含答案 下载后可见

一. 填空题: 1.标准时间=观测时间*评比系数/正常评比*(1+放宽率) 2.1MOD= 0.129秒 3.平准化法:将熟练,努力,工作环境和一致性四者作为衡量工作的主要评比因素,每个评比因素再分为超佳﹑优﹑良﹑平均﹑可﹑欠佳六个高低程度的等级. 4.测时方法有归零法周程测时法累积计时法连续测时法四种. 5. MOST是Management Operation Standard Technique的缩写,即动作分析方法. 6.动作分析方法有目视动作分析动素分析影片分析三种. 7.动作经济原则的四大黄金准则(ECRS)取消, 合并,重排,简化. 8.人体的动作分为5等级.人体动作应尽可能用低等级动作得到满意的结果. 9. 动素分析(Therblig)的基本动作元素有18种. 10. 工作抽样中获得记录结果的概率分布为正态分布。 11, 最早提出科学管理的人是美国,国的泰勒; 12, 工业工程-‘IE’是INDUSTRIAL ENGINEERING两英文单词的缩写; 13, 标准时间由作业时间和宽放时间组成; 14, 生产的四要素指的是人员,机械设备,原材料和方法; 15, 写出以下工程记号分别代表的内容: ○--- (加工) ◇---- (质量检查)﹔ □--- (数量检查) ▽----- (储存) 16.美国工业工程师学会(AIIE)于1955年正式提出,后经修订的定义,其表述为:“工业工程是对人员、物料、设备、能源和信息所组成的集成系统进行设计、改善和设置的一门学科,它综合运用数学、物理学和社会科学方面的专门知识和技术,以及工程分析和设计的原理与方法,对该系统所取得的成果进行确定、预测和评价。” 17.IE的核心是降低成本、提高质量和生产率。 18.IE的功能具体表现为规划、设计、评价和创新等四个方面。 19.物料需求计划系统,简称_MRP_系统。 20. 模特法(MOD)将人体基本动作划分为两类,它们是移动动作和终结动作。 21.模特法将动作归纳为21种。 22.根据不同的调查目的,操作分析可分为人机操作分析、联合操作分析和双手操作分析。21.基本生产过程包括操作过程、检验过程、运输过程、存储过程。 22.工作抽样中获得记录结果的概率分布为正态分布。 23. 作业宽放包括组织性宽放和技朮性宽放。 24.方法研究的内容有程序分析操作分析动作分析。 25.线路图主要用于搬运或移动线路的分析。 26. 预定时间标准法简称PTS法。MOD法中M4G3=0.903。 27.所谓标准资料是将直接由作业测定所获得的大量测定值或经验值分析整理,编制而成的某种结构的作业要素正常时间的数据库。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